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2017年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

2017年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

發布時間:2021-01-29 08:47:48

㈠ 2014年服務業和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是

A適合題意,2014年與2013年相比,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比重在降低,第三產業比重增加回,這說明該省三次答產業結構趨向優化,轉方式、調結構取得進展;
B表述錯誤,第三產業沒有超過50%;
C不符合題意,材料中沒有提及新興產業;
D不符合題意,材料中只能看出比重的變化,沒有提到規模.
故本題選A.

㈡ 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第三產業應佔GDP的比例是多少

?????????,這是什麼問題????搞不懂,沒有邏輯,統計年鑒只有統計回數據,沒有答規范的應該是多少啊?你想算個最優的比例嗎?那就參考發達國家的比列吧,比如找到美國的資料,然後對比中國哪些不足,急需提高或加強?不過結論很顯然,第三產業佔比重少?恩格爾系數擺在著嗎?不用算!不過恩格爾系數得到的可能只是第二、三產業占支配收入的比重,不知道第三單獨的比列。不過可以推算。

㈢ 2015年中國第三產業佔gdp比重達到多少

【財經網訊】「中國的第三產業或者說服務業可能在2015年的時候會達到GDP的60%,或者說在2035年的時候達到70%」,3月21日,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經濟增長十年展望」分會場做上述表示。
在2012年的時候,第三產業首次超過了製造業和建築業加起來的第二產業的規模。在未來的10到15年的時間中還會逐漸地實現這樣的一個過渡。
中國最終會進入新常態,但現在就慶祝中國進入新常態可能為時過早,史蒂芬·羅奇說,「如果把今天的經濟稱為新常態可能有一點過於樂觀了,甚至有一點點自滿,這恰恰是讓我感到擔憂的。」
以下為史蒂芬·羅奇發言實錄:
史蒂芬·羅奇:非常感謝和高興能夠回到中國發展論壇,在這個房間中可能我也是少數幾個在過去16年當中參加了15年的中國發展論壇為數不多的人之一,今天討論的話題是非常重要的,中國未來十年的增長前景。劉先生剛才給我們一個大的框架,讓我們來了解中國未來十年的前景中一些主要的要素。我在5分半中的時間內說兩點,第一給大家一些新常態的介紹。第二是做一個結論,也就是說我的一個對新常態的評估和劉先生及發展研究中心的評估之間的一些差別。這就是一些新的主要的特徵了,
中國的新常態到底是什麼,我把它稱之為「下一個中國」。首先它是由消費者引導的服務為導向的,而且對中國來說因為服務業所僱傭的勞動力要比整個製造業和建築業多30%的就業,所以它也是勞動密集型的,同時也是資源減少的或者是縮減的一個行業,因為它與建築業製造業相比碳的消耗會減少很多。同時它也是非常有建設性和和諧的,差不多30%的參與過程的人都是來自農村的,所以它將是更加平等和諧的。正如劉先生剛才所說的,我們看到的GDP未來潛在的這種增長率會逐漸地下降,而且不是未來10年是未來20年。隨著經濟從製造業出口和投資轉向服務和消費,對任何的經濟體來說它的增長率都會下降。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新常態或者說下一個中國,因此非常重要的是要執行政策。對全面深化中國改革的一個委員會或者是領導小組來說,它的工作也就是要落實這些改革的舉措。
所以我就想說到我們第二點,也就是說我的觀點和前面發言人的觀點的不同之處,就是我們實現新常態的路線圖。這是中國經濟的三大組成部分,我想大家看的是第三產業或者說服務業的發展的趨勢。現在它已經是中國的最大的經濟的支柱了,在「十二五」規劃中,在今年年底的時候將達到47%,而去年事實上有48%,已經超出了預期。但這其實還是很小很小的一步。在實現經濟新常態的過程中,這只是剛剛開始,我們剛剛起步這樣的一種轉型,根據劉先生的預測以及我個人的評估,可能在2015年的時候會達到GDP的60%,或者說在2035年的時候達到70%。
事實上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現在才剛剛起步,在2012年的時候這是第三產業首次超過了製造業和建築業加起來的第二產業的規模。在未來的10到15年的時間中還會逐漸地實現這樣的一個過渡。
我有時候有一些擔憂,但我是完全尊重中國的同行包括劉先生的觀點,中國已經進入了新常態。事實上我認為還沒有到,中國最終會進入新常態,但現在就慶祝中國進入新常態可能為時過早。因為這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充滿挑戰和困難的轉型和過渡,這個轉型是非常復雜的,需要的不僅僅是將我們的經濟的推動力進行轉變,從非常強勁的這些要素在過去35年當中非常強勁的要素改變成一些新的推動力。在落實的過程中,尤其是在應對這種慣性也就是舊體制的慣性方面,事實上我們將遇到巨大的壓力。歷史最大的挑戰是應對結構性改革的韌性或者是惰性,對我們來說,我們剛剛開始這樣的一種過渡,我們認為已經進入想要到達的程度,這只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想法。
如果把今天的經濟成為新常態可能有一點過於樂觀了,甚至有一點點自滿,這恰恰是讓我感到擔憂的。而事實上這種經濟的轉型在未來的10年中,需要我們花大力氣去實現。我認為我們關注的應該是在更好的管理的過渡,進入新常態的過渡,現在就喝香檳酒來慶祝還是為時過早。謝謝!

㈣ 宏觀經濟學:關於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佔GDP比重的問題

不變,因為第一產業佔GDP沒變,那麼第一產業增長率同GDP增長率!設GDP增長率為版a
則有:
第一年GDP=第一產業權+第二產業+第三產業
第二年GDP=上年第一產業(1+a)+上年第二產業(1+第二產業增長率)+上年第三產業(1+第三產業增長率)=第一年GDP(1+a)
2個增長率相同,可以得增長率都為a!所以,比重沒變!

㈤ 2016年,日本第三產業佔gdp比重是79.9嗎

那是美國,日本是71左右

㈥ 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怎麼計算

每個城市的官方網站都有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中會有第三產業增長加值的統計,或者上統計局的網站上也有,然後用第三產業增加值除以GDP就成了。

㈦ 第三產業佔gdp比重提升,將對我國未來經濟產生哪些影響

第三產業佔GDP比重繼續提高,增速繼續快於工業,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由原來的工業主導回型經濟向答服務主導型經濟轉變,這種趨勢將對中國經濟增長、就業以及各個方面帶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可能使增長速度趨於下滑放緩,就業彈性可能會趨於提高,有利於促進收入的分配。
事實上,服務業增加值這兩年增長速度加快,服務業增速超過工業,而且佔GDP的比重也超過工業。盛來運認為,這是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一個重大變化,也是經濟緩中趨穩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表示,趕超是趨勢性的,這就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由原來的工業主導型經濟向服務主導型經濟轉變,這種趨勢將對中國經濟增長、就業以及各個方面帶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值得高度關注。

㈧ 2018中國三大產業的比重是多少

2018年三大產業佔GDP比重詳情如下:

總體來看,我國三大產業中,第三產業所佔比重最重,成為了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對經濟的主導作用也在日漸增強。

㈨ 宏觀經濟學:關於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佔GDP比重的問題

.一樓的答案是完全錯誤的,這是一道宏觀經濟學問題,不能用簡單地用數學的思維來分析計算回,本題涉及到宏答觀經濟學的專有名詞,因此一樓的理解是錯誤的。
正確答案應該是會變動,且第三產業佔GDP比重增加。
原因是,比重是按當年價格進行計算,而增長率則是按不變價格進行計算的。
隨著經濟增長,製造業即第二產業的價格不斷下跌,服務業即第三產業的價格不斷上升。即第二產業的當年價格低於不變價格,而第三產業的當年價格高於不變價格。因此增長率相同,第三產業的比重更大。

㈩ 中國的服務業佔GDP的比重

2016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384221億元,比上年實際增長7.8%,增速比第二產業高出1.7個百分點內。
服務業佔GDP比重已容上升為51.6%,比上年繼續提高1.4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高出11.8個百分點。服務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2%,比上年提高5.3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高出20.8個百分點。

閱讀全文

與2017年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