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1979年世界各國人均gdp

1979年世界各國人均gdp

發布時間:2021-01-29 10:00:57

㈠ 美國近10年人均gdp是多少

對於發達國家的定義,有多種說法,但公認的標準是: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總量)和社會發展水平。按1995年前後的標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義匯率計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會發展水平就可基本定義為 發達國家。近10年的發展,使8000美元這個標准已經落後了,2005年應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這個定義,在這10年,有8個國家已經加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這8個國家是:塞普勒斯、巴哈馬、斯洛維尼亞 、 以色列、 韓國 、馬爾他、匈牙利 和捷克 。

另外,阿聯酋、科威特等產油國人均GDP很高,但社會發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發達國家之中;摩納哥、列支敦斯登等微型國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灣、荷屬安的列斯等未獲國家地位的經濟體也不列入其中。

2005年世界發達國家新名單(括弧裡面的是按名義匯率計算的人均GDP):

原有的發達國家(共24國):

歐洲(18國): 盧森堡(69,056) 挪威(53,465) 瑞士 (49,246) 愛爾蘭 (46,335) 丹麥(45,015) 冰島 (44,133) 瑞典 (38,451) 英國 (36,977) 奧地利 (35,861) 荷蘭(35,393) 芬蘭 (35,242) 比利時 (34,081) 法國 (33,126) 德國 (33,099) 義大利 (29,648) 西班牙 (24,627) 希臘 (18,995) 葡萄牙 (16,658)

美洲(2國):美國(42,076) 加拿大 (32,073)

亞洲(2國): 日本 (36,486) 新加坡 (25,176)

大洋洲(2國):澳大利亞(29,761) 紐西蘭(23,276)

新增的發達國家(8國):

塞普勒斯 (19,008) 巴哈馬 (18,190) 斯洛維尼亞 (17,660) 以色列(16,987) 韓國 (14,649) 馬爾他(13,144) 匈牙利 (10,896) 捷克(10,708)

從新增的8個發達國家來看,大多是原有發達國家的近鄰,如斯洛維尼亞、馬爾他、匈牙利、捷克、塞普勒斯是歐盟成員國的近鄰,韓國是日本的近鄰,巴哈馬是美國的近鄰。只有以色列是例外。

在發達國家之中,盧森堡仍位居榜首,而且與第二名的差距繼續拉大 ;愛爾蘭的人均GDP在20年前只是發達國家中的中下水平,2005年已躍居世界第5名,是過去20年中經濟最成功的發達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東歐國家在經歷了90年代初轉型期的陣痛之後,在過去10年間紛紛走出低谷,成為經濟增長最強勁的國家。東歐國家中轉型最順利且最靠近歐盟的斯洛維尼亞、捷克、匈牙利已經進入發達國家行列,而愛沙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立陶宛、波蘭、拉脫維亞等國也發展勢頭良好,已經加入了發達國家的預備梯隊中。

在人均GDP 的下一梯隊中(5500-9000美元),有下列國家:

塞席爾(8,892) 愛沙尼亞 (8,885) 斯洛伐克 (7,963) 克羅埃西亞(7,764) 立陶宛(6,796) 墨西哥(6,566) 波蘭 (6,373) 拉脫維亞 (6,150) 智利(5,742)

如能保持發展勁頭,它們有可能在未來10多年內成為新增的發達國家。

人的眼光都向前看的,人們都看到了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但有幾個人注意到最貧窮的國家呢?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表新聞公報宣布,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已達49個。它們是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寮國、馬爾地夫、緬甸、尼泊爾、葉門;安哥拉、貝南、布吉納法索、蒲隆地、維德角、中非、查德、葛摩、剛果(金)、吉布地、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甘比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賴索托、賴比瑞亞、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里、茅利塔尼亞、莫三比克、尼日、盧安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里、蘇丹、多哥、烏干達、坦尚尼亞、尚比亞;薩摩亞、萬那杜、吐瓦魯、吉里巴斯、索羅門群島;拉丁美洲1國:海地。

世界最窮國是莫三比克,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美元,平均每人每天0.2美元,約為瑞士的1/500。瑞士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6410美元,人均每天近100美元。1996年5月17日,世界銀行發表的統計資料表明,盧安達成為世界上最窮的國家,年人均收入為80美元。

這些數字中惟獨沒有提到中國的情況,那是因為,中國既不是最發達的國家,也不是最貧窮的國家。中國仍然屬於經濟欠發達國家,到205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綜合經濟水平相當於2002年美國的水平,進入世界前40名;然後再用50年,進入世界前10名。中國從經濟欠發達國家邁向發達國家仍任重道遠。

㈡ 世界各國人均GDP中國排名能排進前十

人均GDP,既取決於GDP總量增加多少,也取決於人口數量及增長,在我國人口基數龐大情況下進內入前容10並不容易,至少2050年之後延續多少年未知。
以2016年人均GDP處於第10位的澳大利亞看,其人均GDP為51257.338美元。即使其靜止不動,國內在人口沒有變化情況下GDP總量需要達到71.4萬億美元。而目前國內GDP總量才11萬億美元,你可以比較一下其數據差距有多大。

㈢ 從1979年至今,中國每年的人均gdp世界排名是多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0年4月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人均gdp是3678美元,排第100位

㈣ 重獎!!!1979年我國人均GDP的地區分布

中國歷年GDP增長率

先說之後的(1977—-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率。
1977 10.7% 1978 11.7% 1979 7.6% 1980 7.8% 1981 5.2% 1982 9.1% 1983 10.9% 1984 15.2%
1985 13.5% 1986 8.8% 1987 11.6% 1988 11.3% 1989 4.1% 1990 3.8% 1991 9.2% 1992 14.2%
1993 13.5% 1994 12.6% 1995 10.5% 1996 9.6% 1997 8.8% 1998 7.8% 1999 7.1% 2000 8.0%
2001 7.5% 2002 8.3% 2003 9.5% 2004 10.1% 2005 10.4% 2006 11.6% 2007 11.9%
再說建國以來至末期的(1950—-1976)年工農業總產值的增長率。(此時中國官方沒有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工農業總產值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
(1948年沒數據,所以不知道增長率)

1949年 466億元 1950 23.4% 1951 19% 1952 18.3 (73.8%比49年)
1953 30.3% 1954 9.4% 1955 5.6%1956 16.5% 1957 (67.84%比52年)第一個5年計劃

1958 32.2% 1959 19.5%1960 5.4% 1961 -31.0% 1962 -10.1%(3.4%比57年)第二個5年計劃

大躍進、三年人禍-1959年至1961年

1963 9.5% 1964 17.6% 1965 20.4% (55.04%比62年)

1966 17.3% 1967 -9.6%1968 -4.2% 1969 23.8% 1970 25.7% (58.08%比65年)第三個5年計劃

1971 12.2% 1972 4.5% 1973 9.2% 1974 1.4% 1975 11.9% (45.28%比70年)第四個5年計劃

1976 1.7% 1977 10.7% 1978 11.7%(25.75%比75年) 結束到改革開放前夕

(1966年5月-1976年10月)

1949年GDP基數為1.00;1957年為2.91;1978年為13.50;2007年為200.00
1978年GDP基數為1.00;2007年為15.00。

用1978年大陸人均GDP為200美元推算(倒推法沒考慮人口增長):

1975年人均GDP為159美元 1970年人均GDP為109美元

1965年人均GDP為69美元 1962年人均GDP為45美元

1957年人均GDP為43美元 1952年人均GDP為25美元

1949年人均GDP為15美元 按黃金價格計算則約為現在的2000元,當時黃金大概35美元/盎司

1949年-1970年世界石油價格穩定在1.9美元/桶,1973年3美元/桶,74年12美元/桶。

2006年中國大陸人均GDP為 2300 美元,
2006年台灣人均GDP為 16000 美元,
2007年台灣人均GDP是中國大陸人均GDP的7倍
其二,他指出在1820-1952年期間世界經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而中國由於技術落後、內亂和外國列強入侵,人均GDP反而從600美元下降到538美元,中國佔世界GDP的份額從1/3下降到1/20。
其三,他指出中國在1952-1978年期間實行了新的國家治理模式,經濟增長明顯加速,GDP增長了3倍;不過人均收入只增長了80%,年增長率只有 2.3%,慢於世界平均2.6%的水平。屢屢發生的政治運動和種種體制缺陷導致了生產率下降。而1978年以來的30年改革時期中國經歷了高速增長,在世 界GDP中的份額從5%增長到15%,全要素生產率每年增長接近3%,人均收入增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

他指出中國在改革期間的經濟表現相當卓越。他所總結了8條原因:1)農業改革先行;2)保持了國家完整統一;3)海 外華人的投資;4)起點低的後發優勢;5)計劃生育控制了人口出生率;6)防止了俄羅斯那樣的惡性通脹;7)沒有像俄羅斯那樣通過大規模廉價出售國有資 產、創造超級富豪的方法來推進私有化,而是讓非國有企業發展來自然取代國有企業;8)實現了與世界經濟的接軌。

2006年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1448萬人
1949年 54167萬 1953 年58796萬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24時,全國人口總數為601,938,035人
(含大陸港澳台人口),其中28個省、市、自治區為為58260萬人(不含港澳台人
口)

⑵、第二次人口普查。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6月30日24時,全國人口總數為72307萬人,其
中28個省、市、自治區為69,458萬人,性別比為105.5,港澳台和國外華僑為2,849萬人。 ⑶、第三次人口普查。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截止1982年6月30日24時,全國人口為100391萬人(不
含港澳台人口),性別比為106.3。

⑷、第四次人口普查。
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時的113368萬人(不含港澳台人口
),性別比為106.6。 ⑸、第五次人口普查。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0時全國總人口為129533萬人。其
中: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26583萬人,性別比為106.7。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為678萬人
,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為44萬人,台灣省和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人口為2228萬

年份 GDP(億元) GDP指數 GDP增長率 人均GDP(元/人) 美元/人

1978 3645.2億元 100.0 0.0% 381元 226美元

1979 4062.6億元 107.6 7.6% 419元 269

1980 4545.6億元 116.0 7.8% 463元 309

1981 4891.6億元 122.1 5.3% 492元 288

1982 5323.4億元 133.1 9.0% 528元 279

1983 5962.7億元 147.6 10.9% 583元 295

1984 7208.1億元 170.0 15.2% 695元 299

1985 9016.0億元 192.9 13.5% 858元 292

1986 10275.2億元 210.0 8.9% 963元 279

1987 12058.6億元 234.3 11.6% 1112元 299

1988 15042.8億元 260.7 11.3% 1366元 367

1989 16992.3億元 271.3 4.1% 1519元 403

1990 18667.8億元 281.7 3.8% 1644元 343

1991 21781.5億元 307.6 9.2% 1893元 355

1992 26923.5億元 351.4 14.2% 2311元 419

1993 35333.9億元 400.4 14.0% 2998元 520

1994 48197.9億元 452.8 13.1% 4044元 469

1995 60793.7億元 502.3 10.9% 5046元 604

1996 71176.6億元 552.6 10.0% 5846元 703

1997 78973.0億元 603.9 9.3% 6420元 775

1998 84402.3億元 651.2 7.8% 6796元 821

1999 89677.1億元 700.9 7.6% 7159元 864

2000 99214.6億元 759.9 8.4% 7858元 945

2001 109655.2億元 823.0 8.3% 8622元 1041

2002 120332.7億元 897.8 9.1% 9398元 1135

2003 135822.8億元 987.8 10.0% 10542元 1273

2004 159878.3億元 1087.4 10.1% 12336元 1490

2005 183084.8億元 1198.7 10.2% 14040元 1739

2006 211923.8億元 1337.7 11.6% 16024元 2052

2007 249530.6億元 1496.9 11.9% 18868元 2553

註:人均GDP反映一國人們的富裕程度
總量GDP反映一國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1971年以來歷年官方美元兌人民幣均價(1美元兌換)
年份 價格 年份 價格 年份 價格
1971年 2.462 1985年 2.937 1999年 8.278
1972年 2.245 1986年 3.453 2000年 8.279
1973年 1.989 1987年 3.722 2001年 8.277
1974年 1.961 1988年 3.722 2002年 8.277
1975年 1.859 1989年 3.765 2003年 8.277
1976年 1.941 1990年 4.783 2005年 8.0702(年末價)
1977年 1.858 1991年 5.323 2006年 7.8087(年末價)
1978年 1.684 1992年 5.516 2007年 7.39 ?
1979年 1.555 1993年 5.762 2008年 —
1980年 1.498 1994年 8.619 2009年 —
1981年 1.705 1995年 8.351 2010年 —
1982年 1.893 1996年 8.314 2011年 —
1983年 1.976 1997年 8.290 2012年 —
1984年 2.320 1998年 8.279 2013年 —

㈤ 1978年中國GDP世界排名是

1978年中國GDP佔世界排名第9名,當時的國內生產總值為3645億元,人均GDP為381元,外匯儲備是1.67億美元。

同在1978年其它國家的GDP排名依次為美國、日本、蘇聯、西德、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中國、巴西、西班牙、印度、澳大利亞、墨西哥、韓國。

(5)1979年世界各國人均gdp擴展閱讀:

中國GDP是指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1985年之前,中國大陸對國民經濟核算源於前蘇聯與計劃經濟相配套的物質平衡表體系(MPS),1985-1992年逐步與聯合國推薦的源於市場經濟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接軌。

1992年8月,國務院發出《關於實施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方案的通知》,正式開始在中國實行SNA體系,GDP成了中國最為重要的經濟指標。1993年起,國家統計局完全擯棄MPS核算體系徹底轉向SNA,這樣中國經濟增強了與市場經濟國家經濟的可比性。

中國經濟發展主要指標GDP大致經歷幾個階段:

按本幣計算:

1956年突破1千億元,1982年突破5千億元;

1986年中國GDP過萬億元,達到10,309億元;

2001年過10萬億元,達到110,270億元;

2012年過50萬億元,達到534,123億元;

2014年,中國GDP總量達到636,139億元(初步核實數);

2015年,中國GDP總量達到676708億元(初步核實數);

2016年,中國GDP總量達到744127億元;

2017年,中國GDP總量達到82.71萬億元,同比增長6.9%。

GDP總量按美元折算:

1972年首次破千億美元;

1993年破5千億美元;

1998年破1萬億美元,達到10,253億美元;

2009年中國GDP破5萬億,達到50,597億美元;

2010年,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2位;

2014年破10萬億,達到103,588億美元(初步核實數)。

㈥ 1979年中國人均GDP是多少

417元/人,總值為4038.2億元。單位:人民幣。
在國內的統計年鑒中,很少有以美元做單位的,因為有匯率的關系。

㈦ 1979-2011中國和美國的消費和投資佔GDP的比例(不知比例的話可以,把中美消費和投資的數據給我,謝謝)

中國的G D P――同消費一樣――可能比報道的要高很多。摩根士丹利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估計,2008年,中國的實際GDP大約比官方公布的數據要高出約30%,人均消費估計要高出80%。其他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家庭收入被低估了約20%至30%,因此,GDP實際上也比公布的數據要高很多。大體上,GDP可能要比官方數據高出10%至15%,實際的消費佔G DP比例可能為4 0%至4 5%,而投資佔G D P的比例可能是3 5%至40%。
更加重視政府開支
在過去20年裡,中國官方的消費佔GDP比例從50%降至35%,下降了15個百分點。同期,類似的三個經濟體―――日本、台灣和韓國的這一比例下降了20至40個百分點,其間,它們實現了快速工業化。
使中國如今非凡發展的不是其消費佔GDP比例下降的幅度,而是絕對值。中國的這個比例目前比其他國家要低15至20個百分點。
數據有缺陷只是造成這種差距的部分原因,但無可否認,主要還是因為中國的政策。大的房地產企業和工業企業都歸國家所有,因此這些資產產生的收益主要使地方當局和國企受益,並不惠及普通家庭。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指出,在中國,投資收益及政府轉移性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不到1 0%,在其他國家,這個比例為20%至30%。
由此可以得出兩個結論。一是,作出有關中國經濟即將崩盤的預測,證據不可靠。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很脆弱,其中有很多原因,但這並不是其中之一。
二是,應該更加重視政府開支的作用。經濟學家通常依據消費和投資來得出結論,但他們應當看看這個國家的轉移支付制度如何,以及怎樣提供最終成為居民消費的服務。
從理論上來看,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裡,補充居民消費的那部分公共社會開支的比例應該更大。不過,現實情況是,中國的公共社會開支和政府轉移性支出佔G DP的比例遠遠低於人們期望的正常水平,其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中的社會主義部分的收益沒有惠及中國普通家庭。除非中國增加福利開支,政府放棄這些國有資產,不然的話,消費佔GDP的比例不大可能提高到與其他國家一樣的水平。

㈧ 中國歷年GDP總量和人均GDP是多少

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3979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個百分點。
2009
歐盟 European Union 16 4755.80億美元
1 美國 United States 14 2563.00億美元
2 日本 Japan 5 0653.58億美元
3 中國 China 4 9847.31億美元
4 德國 Germany 3 3602.13億美元
5 英國 United Kingdom 2 7870.16億美元
6 法國 France 2 6602.32億美元
7 義大利 Italy 2 1213.09億美元
8 巴西 Brazil 1 5769.48億美元
9 西班牙 Spain 1 4661.27億美元
10 加拿大 Canada 1 3391.13億美元
1980年 世界各國(地區) GDP總值 (除蘇聯外,按當時匯率)
01----美國-----------------2,7956億美元
02----日本-----------------1,0279億美元
03----西德-------------------8261億美元
04----法國-------------------6824億美元
05----英國-------------------5367億美元
06---義大利-----------------4546億美元
07----中國-------------------3015億美元 ★★★
08---加拿大-----------------2689億美元
09---西班牙-----------------2218億美元
10---阿根廷-----------------2090億美元
1990年 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除蘇聯外,按當時匯率)
01----美國---------5,8033億美元
02----日本---------3,0522億美元
03----德國---------1,5470億美元
04----法國---------1,2198億美元
05---義大利--------1,1045億美元
06-----英國-----------9946億美元
07---加拿大----------5827億美元
08---西班牙----------5115億美元
09----巴西-----------4650億美元
10----中國-----------3878億美元
2000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按當時匯率)
01----美國---------9,8247億美元
02----日本---------4,7661億美元
03----德國---------1,8752億美元
04----英國---------1,4409億美元
05----法國---------1,3133億美元
06----中國---------1,0808億美元 ★★★(中國GDP總量首次超過義大利,也進入了「萬億俱樂部」)
07---義大利-------1,0776億美元
09---加拿大----------7242億美元
08----巴西------------5998億美元
10---墨西哥----------5814億美元
2005年 萬億美元 (T$)
1 美國---------14,4866
2 日本---------- 4,6638
3 德國 ----------2,7301
4 英國 ----------2,2275
5 中國 ----------2,0548 (繼超過義大利之後,中國GDP又一次超越「西方七強」中的法國,位列全球第五。)
6 法國-----------1,9727
7 義大利------- 1,7096
8 加拿大------- 1,0345
9 西班牙 -------1,0190
10 印度 ------------7198
2006年,中國官方宣布其已成為第四大經濟體,按照美元匯率計算超過了英國。 排名 國家 06年GDP
1 美國 ---------14,9791
2 日本 ----------5,0833
3 德國 ----------2,8125
4中國 ----------2,5879 (中國經濟總量陸續超過「西方七強」中的義大利、法國、英國,位列全球第四。)
5 英國 ----------2,2921
6 法國 ----------2,1083
7 義大利 -------1,7284
8 西班牙 -------1,0694
9 加拿大------- 1,0572
10 印度 --------- 7785
截止2008年年底 — World 78,360,000
— 歐盟 18,930,000
1 美國 14,330,000
2日本 4,844,000
3 中國 4,222,000 (兩年後的一場經濟危機,中國經濟超越德國,成為第三大經濟體。) 4 德國 3,818,000
5 法國 2,978,000
6 英國 2,787,000
7 義大利 2,399,000
8 俄羅斯 1,757,000
9 西班牙 1,683,000
10 巴西 1,665,000
GDP的貨幣標值再高,如果沒有低工資且節衣縮食的2億民工支持,沒有私營企業節儉積累資本,沒有科技創新和市場經濟的調節,必然是泡沫的GDP
China
2010 397983.00 57080.00
2009 340506.90 26461.50
2008 314045.40 48235.10
2007 265810.30 49495.90
2006 216314.40 31377.00
2005 184937.40 23339.10
2004 159878.30 24055.50
2003 135822.80 15490.10
2002 120332.70 10677.50
2001 109655.20 10440.60
2000 99214.60 9537.50
1999 89677.10 5274.80
1998 84402.30 5429.30
1997 78973.00 7796.40
1996 71176.60 10382.90
1995 60793.70 12595.80
1994 48197.90 12864.00
1993 35333.90 8410.40
1992 26923.50 5142.00
1991 21781.50 3113.70
1990 18667.80 1675.50
1989 16992.30 1949.50
1988 15042.80 2984.20
1987 12058.60 1783.40
1986 10275.20 1259.20
1985 9016.00 1807.90
1984 7208.10 1245.40
1983 5962.70 639.30
1982 5323.40 431.80
1981 4891.60 346.00
1980 4545.60 483.00
1979 4062.60 417.40
1978 3645.20 443.30
1977 3201.90 258.20
1976 2943.70 -53.60
1975 2997.30 207.40
1974 2789.90 69.00
1973 2720.90 202.80
1972 2518.10 91.70
1971 2426.40 173.70
1970 2252.70 314.80
1969 1937.90 214.80
1968 1723.10 -50.80
1967 1773.90 -94.10
1966 1868.00 151.90
1965 1716.10 262.10
1964 1454.00 220.70
1963 1233.30 84.00
1962 1149.30 -70.70
1961 1220.00 -237.00
1960 1457.00 18.00
1959 1439.00 132.00
1958 1307.00 239.00
1957 1068.00 40.00
1956 1028.00 118.00
1955 910.00 51.00
1954 859.00 35.00
1953 824.00 145.00
1952 679.00 0.00

㈨ 中國從1979年至1999年使人均gdp翻了多少倍

㈩ 我國1979年人均國民總值為253美元要在20世紀末達到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000美元試計算每年應平

假設每年增長x,79到99年,總共20年。

那麼(1+)x^20 = 1000/253,解得 x = 7.11%.

閱讀全文

與1979年世界各國人均gd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