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惠州一些在全國各方面的全國排名
最近20年是中國有史以來城市發展最快的時期。
1990—2001年11年間,全國地級城市由188個增加到269個,人口超百萬特大城市由31個增加到41個,城市覆蓋面積佔全國國土面積的比重由1990年的20%增加到42.6%。2001年市
鎮總人口佔全國總人口比重達37.7%,比1990年提高了10.3個百分點。2001年,地級以上城市國內生產總值(不包括市轄縣)由1990年的6708億元,增加到5505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達15.5%。2001年城市市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8322.9元,是1990年的4.8倍,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4倍。
由財貿經濟研究所倪鵬飛博士牽頭,集合南開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數十家國內著名高校、地方院校、權威統計部門、企業研發機構的專家,歷經大半年的時間,通過深入調查和精細研究,運用最新的數據、完善的指標和先進的計量方法,對中國200個主要城市涉及競爭力的主要方面進行了權威、公允的評估,並於今年2月正式發布了《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
按照該報告的比較數據計算,居於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前10位的依次是香港、上海、深圳、北京、澳門、廣州、東莞、蘇州、天津和寧波(不含台灣地區城市)。三大都市圈的代表性城市無疑是當今中國最有競爭力的城市。東部沿海的廣東、浙江、江蘇、山東,一批地級市競爭力較強,提升也較快。相比之下,亟待轉型的礦業城市在市場經濟浪潮中則顯得競爭力明顯不足。
在該報告中,綜合競爭力指標由人力資本競爭力、資本競爭力、科技競爭力等12大類指標綜合而成。該報告在對200個城市綜合競爭力研究的基礎上,又對其中47個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不含港澳和台灣地區城市)進行了分類評估,其各項指標的排名狀況依次如下:
1.人才競爭力
人才競爭力指標由人力資源數量指數、人力資源質量指數、人力資源配置指數、人力資源需求指數和人力資源教育指數綜合而成。
列前10位的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重慶、成都、南京、濟南、武漢。後10名依次是:舟山、湖州、海口、珠海、威海、台州、惠州、泉州、嘉興、秦皇島。在這方面,大城市明顯優於中小規模城市。
2.金融資本競爭力
金融資本競爭力由資本數量指數、資本質量指數、金融控制力指數和資本獲得便利性指數構成。
排名前10名位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蘇州、廈門、大連—青島。後10名的是:煙台、珠海、南通、威海、昆明、合肥、徐州、常州、秦皇島、鄭州—長沙。很明顯,外向度高的大城市擁有明顯領先於其他城市的金融資本競爭優勢。
3.科技競爭力
科技競爭力由科技綜合實力、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轉化能力三類指標組成。
排名前10位是: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南京、青島、武漢、濟南、西安、杭州,後10名是:湖州、舟山、徐州、海口、佛山、秦皇島、南通、南昌、台州、常州。從排名看,大城市的科技競爭力明顯高於中小規模城市。
4.結構競爭力
結構競爭力的構成分別為產業結構高級化程度指數、經濟結構轉化速度指數、經濟體系健全度指數、經濟體系靈活適應性指數、產業聚集程度指數。
排名前10位是:寧波、紹興、廣州、溫州、東莞、湖州、台州、北京、西安、惠州。後10位是:鄭州、珠海、石家莊、徐州、昆明、杭州、秦皇島、南通、威海、泉州。
5.基礎設施競爭力
基礎設施競爭力由對外基礎設施指數、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指數、基礎設施成本指數構成。
排名前10位是:上海、北京、深圳、大連、南京、廈門、無錫、福州、秦皇島、寧波。後10位是:中山、濟南、威海、惠州、長沙、煙台、鄭州、湖州、佛山、東莞。東部城市的基礎設施狀況總體上好於中西部。
6.綜合區位競爭力
綜合區位競爭力指標由自然區位便利度指數、經濟區位優勢度指數、資源區位優勢度指數、政治文化區位優勢指數組合而成。
排名前10位是:上海、北京、廣州、武漢、沈陽、成都、南京、天津、重慶、杭州。後10位是:中山、台州、溫州、舟山、威海、惠州、佛山、煙台、徐州、湖州。大中城市的區位競爭力總體強於小城市。
7.環境競爭力
環境競爭力指標體系包括城市環境質量指數、城市環境舒適度指數、城市自然環境優美度指數和城市人工環境優美度指數四個方面。
排名前10位是:大連、蘇州、廣州、上海、杭州、青島、北京、中山、昆明、廈門。後10名是:石家莊、長春、鄭州、東莞、長沙、南昌、惠州、台州、哈爾濱、湖州。
總體來看,南方城市的環境競爭力明顯強於北方城市,沿海城市的環境競爭力較內陸城市稍強,旅遊城市的環境競爭力一般比較強。但某些城市特別是旅遊城市環境污染嚴重的狀況需要引起注意。
8.文化競爭力
文化競爭力指標體系包括價值取向指數、創業精神指數、創新氛圍指數、交往操守指數。
排名前10位是:深圳、上海、無錫、中山、蘇州、廣州、溫州、紹興、寧波、濟南。後10位是:鄭州、天津、石家莊、舟山、長沙、秦皇島、煙台、長春、威海、合肥。
東南沿海地區、江浙地區在文化競爭力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濃郁的創新氛圍、強烈的創業精神、良好的交往操守使這些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充滿活力,成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最為迅速的地區。
9.制度競爭力
制度競爭力指標體系由產權保護程度指數、個體經濟決策自由度指數、市場發育程度指數、政府審批與管制指數、法制健全程度指數等5個指標組成。
排名前10位是:深圳、溫州、寧波、上海、蘇州、嘉興、紹興、中山、湖州、廈門。排名後10位是:徐州、鄭州、哈爾濱、長春、秦皇島、長沙、武漢、沈陽、福州、昆明。
總體上,江浙沿海地區城市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迅速發展的中小城市制度競爭力較強。與之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雖然城市發展也很迅速,但在制度競爭力方面仍稍弱於江浙地區。
10.政府管理競爭力
政府管理競爭力指標體系包括政府規劃能力指數、政府推銷能力指數、政府社會凝聚力指數、政府財政能力指數、政府執法能力指數、政府服務能力指數和政府創新能力指數。
排名前10位是:上海、蘇州、廣州、北京、寧波、無錫、紹興、嘉興、深圳、青島。後10名是:長春、泉州、徐州、合肥、秦皇島、海口、常州、長沙、福州、鄭州。
一般來說,沿海地區的政府管理競爭力相對較高,江浙地區的政府管理競爭力最高;其次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珠三角地區的城市政府在某些方面仍然需要提高;同時內陸及北方城市政府的管理競爭力也正在得到提高。
11.企業管理競爭力
企業管理競爭力指標體系包括管理應用水平、管理技術和經驗、激勵和約束績效、產品和服務質量、企業管理經濟效益5個方面。
前10名是:深圳、溫州、廣州、蘇州、寧波、杭州、上海、青島、北京、無錫。後10名是:徐州、秦皇島、鄭州、武漢、天津、合肥、台州、沈陽、東莞、昆明。
沿海地區的城市佔有明顯的優勢,尤其是上海及附近的蘇錫常地區和以廣州、深圳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浙江沿海地區;福建沿海城市管理競爭力稍次之;山東沿海城市除青島企業管理競爭力較強外,其他城市還需要加以提高。
12.開放競爭力
開放競爭力指標體系包括經濟國際化程度、經濟區域化程度、人文國際化指數和社會交流指數4個方面。
排名前10位是:深圳、惠州、東莞、中山、上海、廈門、廣州、蘇州、珠海、北京。後10名是:徐州、舟山、石家莊、長沙、秦皇島、長春、煙台、威海、南昌、鄭州。
社會交流指數反映城市對外交流的願望和能力。除沿海地區外,某些崇尚開放、熱衷交流的城市如南京、成都、武漢也具有很強的社會對外交流能力。
總體來看,沿海地區的開放競爭力明顯高於內陸城市。這不僅因為沿海城市開放早、層次高,而且還由於沿海地區歷史上對外交流頻繁,經濟的總體發展水平也比較高。同時,內陸城市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也日漸加強,開放競爭力不斷提高。
⑵ 現在惠州哪裡發展比較好
投資惠州的三條最重要的標准 1、離深圳近。2、離深圳近且交通方便。3、離深圳近交通生專活皆方便。深圳面積小人屬口多產業強房價貴,導致它的購房需求及其容易外溢到周邊。說白了,對於房產投資來說,惠州最大的價值就是它本身的地理位置好靠近深圳。所以,哪些地方越靠深圳,哪裡就越有投資價值。c
⑶ 廣東省各地市2008gdp排名依次是
最新2008年廣東省各市GDP
排名 城市 總量(億元) 增長率%
1 廣州 8200 12
2 深圳 7807 12.1
3 佛山 4300 15.4
4 東莞 3710 14
5 中山 1409 11.1
6 惠州 1280 11.5
7 江門 1277 11.03
8 茂名專 1200 10.1
9 湛江 1050 10.1
10 珠海 992.1 9
11 汕頭 977 10.5
12 清遠 757 18.2
13 肇慶 720 14
14 揭陽 683 16
15 韶關 521.2 10.5
16 潮州屬 435 12
17 陽江 498 12.5
18 梅州 483 10.2
19 河源 368.9 11
20 汕尾 355 16.2
21 雲浮 328 12.8
⑷ 說出廣東省的十大城市各有哪些.或是排名
一、按GDP(排名不分先後):
汕頭、珠海、江門、湛江、茂名、中山、惠州、佛山、深圳、廣州
二、按GDP(排名不分先後):
汕頭、珠海、江門、湛江、茂名、中山、惠州、佛山、深圳、廣州
二、按面積排名:
1、清遠,總面積1.9萬平方公里,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城市。
2、韶關,面積18218平方公里。
3、梅州,位於廣東省東北部,面積15925平方公里。
4、河源,在梅州西邊,面積約為15800平方公里。
5、肇慶,位於廣東省中西部,面積15056平方公里。
6、湛江,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雷州半島上,面積11693平方公里。
7、茂名,位於廣東省西南部,陸地面積11459平方公里。
8、惠州,位於廣東省中南部東江之濱,面積11200平方公里。
9、江門,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部,面積9503平方公里。
10、陽江,位於廣東省西南沿海,面積8005平方公里。
(4)惠州排名gdp排名擴展閱讀:
廣東省境內陸地面積為17.98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1.87%;其中島嶼面積1592.7平方公里,約佔全省陸地面積的0.89%。全省沿海共有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759個(由於歷史原因,東沙群島被台灣當局控制),數量僅次於浙江、福建兩省,居中國第三位。
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個。全省大陸岸線長3368.1公里。按照《聯合國海洋公約》關於領海、大陸架及專屬經濟區歸沿岸國家管轄的規定,全省海域總面積41.9萬平方公里。
廣東省下轄21個地級市,劃分為珠三角、粵東、粵西和粵北四個區域,其中珠三角: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惠州;粵東:汕頭、潮州、揭陽、汕尾;粵西:湛江、茂名、陽江;粵北:韶關、清遠、雲浮、梅州、河源。
廣東省轄市當中,廣州是國家中心城市 ,深圳為計劃單列市,深圳、珠海和汕頭為經濟特區,廣州和湛江為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下分121個縣級行政區,包括62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6個縣、3個自治縣。
其中佛山市順德區被廣東省為省直管縣試點,對順德區實行省直接管理縣財政體制。順德區享有地級市的行政執法許可權,並將接受廣東省的直接考核,分數單列。 20個縣級市法律上直屬省政府,實際上是由地級市暫為代管。
廣東省轄內諸縣,其中南雄、紫金、興寧、封開、龍川、五華、博羅、陽春、徐聞、高州、英德、饒平、普寧、羅定、南澳、仁化、豐順、陸河、懷集、揭西、乳源、大埔、陸豐、廉江、化州、德慶、連山、連南、新興是財政省直管縣。
參考資料:網路-廣東
⑸ 廣東經濟城市排名
我這里有17年年末出的排名
依次是深圳,廣州,佛山,東莞,惠州,
中山,茂名,湛江,江門,珠海,
汕頭,肇慶,揭陽,清遠,陽江,
韶關,梅州,潮州,河源,汕尾,雲浮。
而GDP增速前十是珠海和汕頭(並列第一),深圳,佛山,
東莞、江門和汕尾(並列第四),惠州,
茂名,廣州和潮州(並列第七),湛江和梅州(並列第八),
中山,陽江。
2017年整個廣東省的GDP增速約為7.5%
。
⑹ 廣東各市的GDP多少排名
2013年,廣東經濟總量達到62163.97億,全省人均GDP58760.45元,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從各地級市內來看,珠三角容城市GDP領先,廣州和深圳GDP均超過14000億。
2013年廣東各市GDP如下:
2013年GDP排名 地級市 2013年GDP(億元)
1 廣州 15420.14
2 深圳 14500.23
3 佛山 7010.17
4 東莞 5490.02
5 惠州 2678.35
6 中山 2638.93
7 茂名 2160.17
8 湛江 2060.01
9 江門 2000.18
10 珠海 1662.38
11 肇慶 1660.07
12 揭陽 1605.35
13 汕頭 1565.9
14 清遠 1093.04
15 陽江 1039.84
16 韶關 1010.07
17 梅州 800.01
18 潮州 780.34
19 河源 680.33
20 汕尾 671.75
21 雲浮 602.3
全省 62163.97
⑺ 廣東惠州算是發達城市嗎
2017年1月,國家統計局公布了
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名
廣東GDP連續年全國第一!
在全省21個地市中,有9個市進入全國百強!
在廣東省內,
各個城市發展情況如何呢?
趕緊來看看廣東省21市的GDP排名吧!
NO.1 廣州市GDP收入:19610.94億 增長:8.20%
在廣東,廣州是省政治中心。在2016年GDP總值上,廣州GDP嚇死人,達到19610.94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領先全國6.7%及全省7.5%的增速!老大地位杠杠的!
NO.2 深圳市GDP收入:19492.6億 增長:9.00%
2016年深圳GDP增速達到9%,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城市最高!在2016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中,深圳超越北京廣州排名第三。
NO.3 佛山市GDP收入:8630億 增長:8.30%
佛山作為廣東三巨頭之一,五年來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地區生產總值從2011年6580.28億元預計提高到2016年8600億元,五年跨越兩個千億元台階。美的、碧桂園、格蘭仕、聯塑、利泰、順德農商銀行、海天7家企業入圍「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NO.4 東莞市GDP收入:6827.67億 增長:8.10%
2016年,東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27.67億元,比上年增長8.1%;同時誕生首家營業收入「千億企業」、成為繼蘇州之後,全國第二個國稅收入突破千億地級市、鎮街400億元「俱樂部」再添新成員……
NO.5 惠州市GDP收入:3412.17億 增長:8.20%
惠州有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培育出TCL、德賽、華陽集團等一批大型企業集團,經濟發展不容小覷的。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12.17億元。
從GDP總量看各縣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可謂「你追我趕」,競爭比2015年更「激烈」。2016年,惠州有三個縣區的GDP總量進入了「600億元俱樂部」,分別是惠城區(649.77億元)、博羅縣(613.62億元)和惠東縣(611.71億元)。
⑻ 為什麼惠州GDP沒有進全國前50名
人口過少,人均GDO也不是很高。
只能算個三線中型城市,二線都是省會副省級級別的城市
⑼ 貴陽 江門 惠州 海口 這四個城市綜合實力排名分別是
如果按照國家統計局的百強城市排的話
44 惠 州
59 貴 陽
69 江 門
70 海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