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2018年的國內GDP是多少
國家統計局2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90萬億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經濟總量達到13.6萬億美元。根據2018年末中國大陸人口數139538萬人計算,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
經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中國GDP同比增速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並且按總量看,這是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大關,經濟總量穩居全球第二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GDP增速的放緩也不容忽視,6.6%的GDP同比增速是創下28年來新低。
綜合來看,2018年大家都覺得經濟很差,但從數據上看,我們認為結果尚可,2019年經濟仍然有很大的下行壓力,但是我們的態度明顯不同,如果2018年還有去杠桿的任務,2019年可能會重新回到穩增長的軌道上來,從年初央行、財政和發改委的幾個動作就能看出,現在高層已經全面啟動了逆周期調控,而調控的主要手段就是投資,所以今年投資方面,相信會有明顯啟動的跡象。
經濟就三駕馬車,投資,消費,進出口,消費是間接的影響,而且已經穩中向好,進出口這塊我們單方面說的根本不算,所以能夠做到的只有投資,而在投資中,前幾年我們基本使用的都是房地產投資,作為拉動經濟的手段,但是現在,房地產的邊際效應已經嚴重不足,這種投資變得不可持續,所以這次拉投資,我們可能會選擇全新的思路,一個是基礎設施,另一個就是高端製造。這很可能是2019年經濟發展的主題。而房地產投資,從趨勢上來看,其實已經被決策層所拋棄。
『貳』 中國2019年gdp總量是多少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8日訊 國家統計局28日發布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534233億元,增長6.9%。
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7.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9.0%,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3.9%。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7.8%,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為31.2%,貨物和服務凈出口的貢獻率為11.0%。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長5.7%。國民總收入988458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6%。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15009元/人,比上年提高6.2%。
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
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4.38%,比上年末提高1.01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死亡率為7.14‰;自然增長率為3.34‰。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2.80億人,其中流動人口2.36億人。
『叄』 中國人均GDP高達6.5萬元,為什麼從2005-2018年上升的最快呢
最近30年,不論全球經濟如何變化,但中國的經濟整體均保持了較高的增速。從GDP總量來看,中國GDP由1989年的不到1.72萬億元人民幣(具體為17179.7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90.03萬億元,增長了51.4倍。仔細回顧這30年,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經濟總量在1991年突破了2萬億元人民幣,在1995年直接邁過5萬億登上了6萬億元,在2000年突破了10萬億元,在2006年突破了20萬億元,在2012年突破了50萬億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GDP--國家統計局
『肆』 中國人均GDP排名
截止到2020年8月7日,中國人均GDP排名為第72位。
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比回上年增長6.1%。人均國答內生產總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長5.7%。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4)中國2018年人均gdp總量擴展閱讀: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總產出(GDP總額,即社會產品和服務的產出總額)/總人口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通常為一年)實現的生產總值與所屬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的比值(當前流動人口成為全國或地區經濟貢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決不能忽視,故用戶籍人口作為比較指標是不科學的)。
『伍』 2018年中國gdp多少美元
2018年中國GDP總量超過90萬億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總量達到13.6萬億美元。根據2018年末中國大陸人口數139538萬人計算,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
『陸』 中國2019年gdp總量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 年我國國內生產總 值達 99.09 萬億元,比上年增長 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70,467 億元,同 比增長 3.1%;第二產業增加值 386,165 億元,同比增長 5.7%;第三產業增加值 534,233 億元,同比增長 6.9%。
『柒』 2018年我國的GDP大概超過90萬億人民幣,人均GDP接近多少美元。
去年GDP82萬億,今年90萬億,比上年增長10%,注意這裡面是包含了通貨膨脹的,如果按可比價格扣除價格變動因素的價格計算則為6.6%
可比價格:可比價格(又稱可比價值)指計算各種總量指標所採用的扣除了價格變動因素的價格。不變價格主要是為進行歷年對比和地區之間對比而設,它可以消除價格變動因素的影響,所以又稱可比價格。不變價格主要用於統計工業總產值而由國家統一編制的。
可比價格可進行不同時期總量指標的對比。是為了計算不同時期的價值指標而採用的某一固定時間的價格。又稱「固定價格」或「不變價格」。這種不變價格計算的總產值指標,可以消除價格變動因素的影響,便於對不同時期進行歷史對比,以觀察國民經濟的發展情況。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1%;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3.5%;
2018年GDP總量是90萬億人民幣,2018年單純看物價漲幅,就要比2017年高出好個幾個百分點,這不是增加值再計算增長率時應該扣除。
『捌』 2018年中國GDP總量是多少
2018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
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四季度增長6.4%。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4734億元,比上年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366001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469575億元,增長7.6%。
(8)中國2018年人均gdp總量擴展閱讀
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5789萬噸,比上年下降0.6%,仍是歷史高產年,連續4年保持在65000萬噸以上。其中,夏糧產量13878萬噸,早稻產量2859萬噸,秋糧產量49052萬噸。棉花產量610萬噸,比上年增長7.8%。
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優質稻穀播種面積擴大,玉米播種面積繼續調減,大豆種植面積增加,棉花、糖料、中草葯材作物種植面積增加。
2018年豬牛羊禽肉產量8517萬噸,比上年略降0.3%。其中,豬肉產量5404萬噸,下降0.9%;牛肉產量644萬噸,增長1.5%;羊肉產量475萬噸,增長0.8%;禽肉產量1994萬噸,增長0.6%。生豬存欄42817萬頭,比上年下降3.0%;生豬出欄69382萬頭,下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