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南省各城市GDP排名
2014年河南省完成生產總值34939.38億元,同比增長8.9%,18個地級市數據排名如下:
1.鄭州市6783.0億元,增長9.5%
2.洛陽市3284.6億元,增長9.0%
3.南陽市2676.9億元,增長8.6%
4.許昌市2108.0億元,增長9.3%
5.周口市1992.1億元,增長9.1%
6.新鄉市1918.0億元,增長9.3%
7.焦作市1846.3億元,增長8.8%
8.安陽市1791.9億元,增長8.7%
9.信陽市1757.3億元,增長8.9%
10.商丘市1697.6億元,增長9.2%
11.駐馬店市1691.3億元,增長8.4%
12.平頂山市1637.1億元,增長8.1%
13.開封市1492.1億元,增長9.5%
14.濮陽市1253.6億元,增長10.0%
15.三門峽市1240.1億元,增長9.1%
16.漯河市952.3億元,增長9.2%
17.鶴壁市682.2億元,增長10.1%
18.濟源市480.5億元,增長10.0%
B. 2019河南gdp城市排名
2019年河南GDP排名前五的城市是:鄭州、洛陽、南陽、許昌、周口。
註:回以上信息僅供答參考。
應答時間:2020-08-1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C. 河南各市2019gdp是多少
河南各市2019GDP如下:
1、鄭州:11191.13億元;
2、洛陽:5019.93億元;
3、南陽:3802.89億元;
4、許昌:3043.20億元;
5、周口:2935.79億元;
6、新鄉:2707.45億元;
7、安陽:2545.67億元;
8、商丘:2599.51億元;
9、信陽:2598.17億元;
10、焦作:2466.60億元;
11、駐馬店:2583.18億元;
12、平頂山:2285.76億元;
13、開封:2123.97億元;
14、濮陽:1736.88億元;
15、三門峽:1718.97億元;
16、漯河:1312.72億元;
17、鶴壁:897.58億元;
18、省直管濟源:682.60億元。
(3)2018河南省gdp排行榜擴展閱讀
1、河南省統計局公布的上半年全省GDP同比增長為7.7%,下半年河南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最終實現了同比增長7.0%的好成績。
2、河南是人口大省,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38.30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6.0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2.8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17%。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76萬人,年末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3040.89萬人,其中省內轉移1826.01萬人,省外輸出1214.88萬人。
3、2018年年末河南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2995.14萬人,2019年,該數據首次突破3千萬人。同時,省內轉移數量也有大幅增長,可見越來越多河南「勞動力」走向城市掙錢,也更願意到省內大城市工作。
D. 河南城市經濟排名
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上看,河南省18地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9948.05億元。排名前三為鄭州市、洛陽市、南陽市,分別為2091.06億元、1013.8億元、917.6億元。
河南經濟前四名為鄭州市、洛陽市、南陽市、許昌市
河南省18地市以GDP排名,18地市中排名第一為鄭州市4611.4億元,佔全省GDP的20.7%,增速8.5%;排名第二為洛陽市2159.31億元,增速8.8%。南陽市以1725.66億元排名第三,增速7.6%。GDP前三名地市合計GDP為8496.37億元,佔到全省GDP的38.19%。
初步核算,2017年河南生產總值44988.16億元,比上年增長7.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339.49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21449.99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增加值19198.68億元,增長9.2%。三次產業結構為9.6:47.7:42.7,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47130.00元,增長7.4%。
E. 河南是經濟大省,那麼它下轄的地級市分別是幾線城市
河南是中原腹地,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到處都是古跡遺址,名人典故,近代以來雖然多災多難,但是多難興邦,底蘊猶在。
總結:河南經濟體量巨大,全國第五位,人口基數也多,發展水平在全國大概是中等水平,但是近年來的經濟增速很快,已經超過全國平均速度過年,而且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17個地級市,除了省會鄭州外,都集中在三線城市、四線城市和五線城市。河南正在快速的發展中,未來會有一番新 的面貌。
F. 河南省GDP全國第幾
河南省GDP全國第五
以下是數據來源
最權威數據(已經經過國家統計局初步核實)
GDP總量排名 省份 億元 常住人口(億) 人均GDP(元) 美元(2010)
1 廣東 45472.83 0.97 46990.63 6941.52
2 江蘇 40903.34 0.79 52106.17 7697.20
3 山東 39416.20 0.95 41710.26 6161.50
4 浙江 27226.75 0.52 52058.80 7690.20
5 河南 22942.68 0.96 23898.63 3530.34
6 河北 20197.09 0.72 28247.68 4172.79
7 遼寧 18278.29 0.44 42019.06 6207.11
8 四川 16898.59 0.83 20408.93 3014.83
9 上海 16872.42 0.21 80344.86 11868.65
10 湖南 15902.12 0.69 23046.55 3404.47
11 湖北 15806.09 0.59 26609.58 3930.80
12 福建 14357.12 0.38 37981.80 5610.72
13 北京 13777.94 0.18 76544.11 11307.20
14 安徽 12263.36 0.62 19684.37 2907.80
15 內蒙 11655.00 0.24 47766.39 7056.12
16 黑龍江 10235.00 0.39 26243.59 3876.74
17 陝西 10021.53 0.39 25828.69 3815.45
18 廣西 9502.39 0.52 18451.24 2725.64
19 江西 9435.01 0.44 21210.37 3133.23
20 天津 9108.83 0.13 71723.07 10595.03
21 山西 9088.06 0.36 25244.61 3729.17
22 吉林 8577.06 0.30 28590.20 4223.38
23 重慶 7894.24 0.29 27410.56 4049.13
24 雲南 7220.14 0.46 15628.01 2308.59
25 新疆 5418.81 0.22 24978.38 3689.84
26 貴州 4593.97 0.39 11749.28 1735.62
27 甘肅 4119.46 0.29 14403.71 2127.74
28 海南 2052.12 0.09 23861.86 3524.91
29 寧夏 1643.41 0.06 26085.87 3853.44
30 青海 1350.43 0.06 24114.82 3562.28
31 西藏 507.46 0.03 16915.33 2498.76
G. 河南省GDP排名倒數第一的城市,究竟是哪個城市
河南省,位於我國的中原地區,不僅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同時還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由於河南省自然風光獨特,人文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傳統旅遊大省,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來到河南省觀光旅遊。
難怪有很多人又說濟源應該是河南省“最牛”的城市,明明只有縣級市的規模,卻被寄予了地級市的重任。那麼,你有沒有來過河南省的濟源市旅遊?對濟源的印象怎麼樣?你知道濟源是河南省唯一的省轄縣級市嗎?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你還想不想到濟源來走走看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
H. 河南省各地區市2019年GDP排名情況怎樣
600萬人口,至於GDP是多少,
我就在
不太清楚
,但是你可以到
槐蔭論壇
上去看看.那邊數據應該更清淅一些,因為那上面都是孝感本地人.
I. 2018年上半年GDP河南以多少暫時居首
隨著全國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出爐,各省份也陸續發布了2018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成績單」。據中新經緯客戶端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20日,已有15個省份公布2018年上半年GDP數據。
江西上半年GDP總量趕超天津
在已公布2018年上半年GDP數據的15個省份中,河南、四川、湖北、湖南、上海、福建、安徽、北京、陝西、江西等10個省份GDP總量超萬億,河南以2.22萬億暫時居首。上海GDP總量突破1.5萬億,達到1.56億元,同比增長6.9%。
江西、陝西上半年GDP總量均首次突破萬億。陝西上半年GDP達1.07萬億元,同比增長8.6%,高於全國1.8個百分點;江西上半年GDP達到1.01萬億元,同比增長9.0%,高於全國水平2.2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江西2018年上半年GDP總量已趕超天津,2017年上半年江西還比天津少425.7億元。
J. 28省GDP排行榜哪個省第一
7月31日報道,近日,31個省(市、區)中除了吉林、新疆、西藏外,其他28個省(市、區)已陸續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這些地方上半年GDP增速整體呈現「三升六平十九降」的趨勢。其中,GDP增速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貴州、雲南、江西,同比增幅分別為:10.0%、9.2%、9.0%,天津以GDP同比增速3.4%居末位。
記者梳理發現,2018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前十位中,中部六省有五省列席其中,分別是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而2016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排名GDP增速排名前十位中均佔3席,西部地區均佔有5席。值得注意的是,與2017年上半年相比,正向變動幅度最大的是遼寧,從GDP增長2.1%到2018年上半年的5.6%,上升3.5個百分點。負向變動最大的是重慶,從10.5%到2018年上半年6.5%,下降了4個百分點。
與之相對應的是,遼寧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達到10.3%排名第二,僅次於陝西。重慶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出現了「斷崖式」下滑,同比增長幅度僅為1.8%,而2017年上半年重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4%,去年全年的同比增長速度也達到了9.6%。
「上半年中國經濟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2018年已經過半,這是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對今年上半年經濟運行基本情況的總結,今年上半年全國GDP同比增長6.8%。但是,從各省(市、區)的情況來看,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
其中,11省(市、區)GDP增速達不到6.8%的「國家線」,GDP增速最快的是貴州,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速達到10.0%,天津以3.4%的同比增速墊底。
今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前十的省(市、區)分別為:貴州(10.0%)、雲南(9.2%)、江西(9.0%)、陝西(8.6%)、安徽(8.3%)、四川(8.2%)、福建(8.2%)、湖北(7.8%)、湖南(7.8%)、河南(7.8%)。
以湖南省為例,今年上半年,在技術含量高的高端產品中,新能源汽車增長113%,微型計算機設備增長49.8%,數控金屬切削機床增長43.2%,集成電路增長21.7%,機械式遙控操作裝置(遙控機械手)增長15.1%。
同時,在投資方面,今年上半年,湖南產業投資方面,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3.4%,增速比全部投資快13.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快18.4個百分點。工業投資佔全部投資的比重逾三成,對全部投資的增長貢獻率逾六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20.7%,比上年同期加快19.3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3.4%,增速同比加快9.8個百分點。
今年7月20日,湖南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產業建設扎實推進,質量效益穩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勢頭,高質量發展的態勢和效果進一步顯現。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徐逢賢告訴記者,這些主要得益於地區對外開放帶來的出口增速加快,比如陝西、湖南都是出口同比增長非常快的省份。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被認為是很多年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今年上半年一些地區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排名和GDP增速排名保持了較高的一致性。
徐逢賢認為,規模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與GDP增速非常緊密,近年來,二者相關聯的緊密程度甚至在不斷加強。
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幅排名前十位的分別為:陝西、遼寧、貴州、江西、安徽、福建、青海、北京、浙江、四川。
在GDP增速排名前十的省(市、區)中,貴州、雲南、江西、陝西、安徽、四川、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其對應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分別為:9.6%(第3名)、6.7%(第14名)、9.1%(第4名)、14.1%(第1名)、8.9%(第5名)、8.0%(第10名)、8.9%(第6名)、7.8%(第11名)、7.0%(第13名)、7.7%(第12名)。
在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幅較快的遼寧省和增幅墊底的重慶市都呈現出較為典型的特點。
其中,遼寧省2018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6%,是GDP同比增速正向變動幅度最大的省份。
據《吉林日報》報道,上半年,吉林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299.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
在東北三省中,今年上半年,遼寧省GDP同比增速壓過黑龍江的5.5%和吉林的2.5%,成為東北三省中增速最快的地區。然而,在2016年上半年和2017年上半年東北三省GDP同比增幅排名中,遼寧省均位居末位。
此外,重慶市在2016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第一,2017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第二的情況下,在2018年上半年,重慶市GDP從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0.5%下降為同比增長6.5%,排名跌至第19位,與河北並列。
與此同時,重慶市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幅也出現了「斷崖式」下滑,2016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0.2%,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0.4%,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