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是哪些城市來著
這個是2017年的人均GDP排名前十,僅作參考。
2. 2017年GDP最高的城市是哪一個
最近幾天,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天津、成都、武漢、蘇州等「新一線」城市陸續公布2017年經濟數據,中國前10強城市的排名也逐漸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GDP總量相加達到10.16萬億元,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GDP總量為82.71萬億元,也就是說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GDP總量佔全國GDP總量的1/8左右。
3. 2019年全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前十名的城市是哪幾個
你好。
據了解,2019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榜單分別根據各個城市的經濟表專現以及對於增長衡量屬的重點分析,對中國264個一、二、三線城市進行排名。排名指數包括人均一年(2017—2018)和人均五年(2013—2018)的就業、工資和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三年外商直接投資的增長(2015—2018),2018年度外國直接投資和地區生產總值的比率,以及2018年高附加產業就業的區位商。
2019年中國最佳表現城市前十排名:1.成都、2.深圳、3.北京、4.蘭州市、5.鄭州市、6.西安
7.貴陽、8.長春、.武漢、10.廈門
4. 至2017年人均GDP前幾位是那幾個國家
還是美國、中國、日本是世界經濟前三強。格局不變。其餘國家差額太大,別國在幾年內不可能超越。
5. GDP最高的10座城市出爐有哪些
最近幾天,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天津、成都、武漢、蘇州等「新一線」城市陸續公布2017年經濟數據,中國前10強城市的排名也逐漸清晰。
其中,上海GDP總量首次突破3萬億,在全國城市中穩居第一位。北京、深圳、廣州成為「2萬億俱樂部」成員,這四座城市的經濟總量破10萬億元,佔全國GDP總量1/8。
可現在,中國正在告別「唯GDP論」的時代,GDP到底應該如何解讀呢?
北上廣深經濟總量佔全國1/8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近日,地方兩會陸續召開,各地相繼公布本地區2017年經濟運行情況,目前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經濟發展「成績單」均已公布,
初步核算,北京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00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
上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133.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
廣州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1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以上;
深圳預計2017年生產總值超過2.2萬億元,同比增長約8.8%。
值得注意的是,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GDP總量相加達到10.16萬億元,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GDP總量為82.71萬億元,也就是說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GDP總量佔全國GDP總量的1/8左右。
城市進化論發現,天津、成都、武漢、蘇州等「新一線」城市已公布2017年經濟數據,而重慶和杭州尚未公布。統計如下:
▲2016年各城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GDP之比排名(數據來源:各城市統計部門)(註:由於深圳、天津兩市公報中未區分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因此採用全市居民可支配收入)
GDP衡量的是一個地區經濟總量的規模,不過,一個城市發展得好壞,不能只靠GDP來衡量的,而是還要看效率、看質量。
6. 中國人均GDP哪個省份最高
以2017年為例,天津的人均GDP高居榜首,達到115613元。
經濟的高速增長僅是一個方面,天津人均GDP高的原因還在於天津的人口數量少,工業基礎雄厚,加上對外合資合作獲得的技術優勢,以及近年來天津港口工業、重化工業發展得比較快,直接導致了天津的人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人均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並不是一回事,兩者有差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剔除了固定資產折舊和各項稅收之後的收入,而GDP產值主要靠投資拉動,此外還受消費和出口因素影響。
因此,計算出來的人均GDP某種程度上說跟老百姓關系並不是很大。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能比較准確反映老百姓的現實收入差距。
(6)2017人均gdp前十的城市擴展閱讀:
以2017年為例,天津的人均GDP高居榜首,達到115613元。因為從2006年開始,天津加足馬力發展,經濟實力不斷壯大。尤其在2006年5月26日國務院頒布的《關於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批准天津作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後,天津經濟呈現高速增長之勢。
2008年和2009年GDP增速均為16.5%,名列全國第二;從2010年後取代內蒙古,連續4年增速領跑全國。自2014年開始,天津的GDP增速開始有所回落,為10%,僅次於重慶、西藏、貴州,排名全國第四;2015年為9.3%,也是僅次於重慶、西藏、貴州,排名全國第四。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31省份GDP總量、GDP增速、人均GDP三指標大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