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貴州的人均GDP是全國倒數第一嗎
應該不是吧!
② 貴州2010年的人均GDP是多少
2010年貴州GDP4593億 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為14142元
排名 地區 各地區GDP總量 年末常住人口 人均GDP
(2010)專 (2010) (2010)
(億元)屬 (萬人) (元)
1. 貴陽 1121.82 432.45 25941
2. 六盤水 500.64 285.11 17559
3. 遵義 908.76 612.70 14832
4. 黔西南 324.52 280.58 11566
5. 黔南 356 323.11 11017
6. 安順 232.92 229.73 10138
7. 銅仁 296.9 309.23 9601
8. 畢節 600.85 653.63 9192
9. 黔東南 312.57 348.06 8980
常住人口根據貴州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
③ 請問2008年貴州gdp是多少
2008年全國GDP排名 名次GDP(億元) 人均GDP(元) 26 貴州 3025 7264
希望採納
④ 重獎!!!1979年我國人均GDP的地區分布
中國歷年GDP增長率
先說之後的(1977—-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率。
1977 10.7% 1978 11.7% 1979 7.6% 1980 7.8% 1981 5.2% 1982 9.1% 1983 10.9% 1984 15.2%
1985 13.5% 1986 8.8% 1987 11.6% 1988 11.3% 1989 4.1% 1990 3.8% 1991 9.2% 1992 14.2%
1993 13.5% 1994 12.6% 1995 10.5% 1996 9.6% 1997 8.8% 1998 7.8% 1999 7.1% 2000 8.0%
2001 7.5% 2002 8.3% 2003 9.5% 2004 10.1% 2005 10.4% 2006 11.6% 2007 11.9%
再說建國以來至末期的(1950—-1976)年工農業總產值的增長率。(此時中國官方沒有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工農業總產值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
(1948年沒數據,所以不知道增長率)
1949年 466億元 1950 23.4% 1951 19% 1952 18.3 (73.8%比49年)
1953 30.3% 1954 9.4% 1955 5.6%1956 16.5% 1957 (67.84%比52年)第一個5年計劃
1958 32.2% 1959 19.5%1960 5.4% 1961 -31.0% 1962 -10.1%(3.4%比57年)第二個5年計劃
大躍進、三年人禍-1959年至1961年
1963 9.5% 1964 17.6% 1965 20.4% (55.04%比62年)
1966 17.3% 1967 -9.6%1968 -4.2% 1969 23.8% 1970 25.7% (58.08%比65年)第三個5年計劃
1971 12.2% 1972 4.5% 1973 9.2% 1974 1.4% 1975 11.9% (45.28%比70年)第四個5年計劃
1976 1.7% 1977 10.7% 1978 11.7%(25.75%比75年) 結束到改革開放前夕
(1966年5月-1976年10月)
1949年GDP基數為1.00;1957年為2.91;1978年為13.50;2007年為200.00
1978年GDP基數為1.00;2007年為15.00。
用1978年大陸人均GDP為200美元推算(倒推法沒考慮人口增長):
1975年人均GDP為159美元 1970年人均GDP為109美元
1965年人均GDP為69美元 1962年人均GDP為45美元
1957年人均GDP為43美元 1952年人均GDP為25美元
1949年人均GDP為15美元 按黃金價格計算則約為現在的2000元,當時黃金大概35美元/盎司
1949年-1970年世界石油價格穩定在1.9美元/桶,1973年3美元/桶,74年12美元/桶。
2006年中國大陸人均GDP為 2300 美元,
2006年台灣人均GDP為 16000 美元,
2007年台灣人均GDP是中國大陸人均GDP的7倍
其二,他指出在1820-1952年期間世界經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而中國由於技術落後、內亂和外國列強入侵,人均GDP反而從600美元下降到538美元,中國佔世界GDP的份額從1/3下降到1/20。
其三,他指出中國在1952-1978年期間實行了新的國家治理模式,經濟增長明顯加速,GDP增長了3倍;不過人均收入只增長了80%,年增長率只有 2.3%,慢於世界平均2.6%的水平。屢屢發生的政治運動和種種體制缺陷導致了生產率下降。而1978年以來的30年改革時期中國經歷了高速增長,在世 界GDP中的份額從5%增長到15%,全要素生產率每年增長接近3%,人均收入增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
他指出中國在改革期間的經濟表現相當卓越。他所總結了8條原因:1)農業改革先行;2)保持了國家完整統一;3)海 外華人的投資;4)起點低的後發優勢;5)計劃生育控制了人口出生率;6)防止了俄羅斯那樣的惡性通脹;7)沒有像俄羅斯那樣通過大規模廉價出售國有資 產、創造超級富豪的方法來推進私有化,而是讓非國有企業發展來自然取代國有企業;8)實現了與世界經濟的接軌。
2006年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1448萬人
1949年 54167萬 1953 年58796萬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24時,全國人口總數為601,938,035人
(含大陸港澳台人口),其中28個省、市、自治區為為58260萬人(不含港澳台人
口)
⑵、第二次人口普查。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6月30日24時,全國人口總數為72307萬人,其
中28個省、市、自治區為69,458萬人,性別比為105.5,港澳台和國外華僑為2,849萬人。 ⑶、第三次人口普查。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截止1982年6月30日24時,全國人口為100391萬人(不
含港澳台人口),性別比為106.3。
⑷、第四次人口普查。
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時的113368萬人(不含港澳台人口
),性別比為106.6。 ⑸、第五次人口普查。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0時全國總人口為129533萬人。其
中: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26583萬人,性別比為106.7。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為678萬人
,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為44萬人,台灣省和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人口為2228萬
年份 GDP(億元) GDP指數 GDP增長率 人均GDP(元/人) 美元/人
1978 3645.2億元 100.0 0.0% 381元 226美元
1979 4062.6億元 107.6 7.6% 419元 269
1980 4545.6億元 116.0 7.8% 463元 309
1981 4891.6億元 122.1 5.3% 492元 288
1982 5323.4億元 133.1 9.0% 528元 279
1983 5962.7億元 147.6 10.9% 583元 295
1984 7208.1億元 170.0 15.2% 695元 299
1985 9016.0億元 192.9 13.5% 858元 292
1986 10275.2億元 210.0 8.9% 963元 279
1987 12058.6億元 234.3 11.6% 1112元 299
1988 15042.8億元 260.7 11.3% 1366元 367
1989 16992.3億元 271.3 4.1% 1519元 403
1990 18667.8億元 281.7 3.8% 1644元 343
1991 21781.5億元 307.6 9.2% 1893元 355
1992 26923.5億元 351.4 14.2% 2311元 419
1993 35333.9億元 400.4 14.0% 2998元 520
1994 48197.9億元 452.8 13.1% 4044元 469
1995 60793.7億元 502.3 10.9% 5046元 604
1996 71176.6億元 552.6 10.0% 5846元 703
1997 78973.0億元 603.9 9.3% 6420元 775
1998 84402.3億元 651.2 7.8% 6796元 821
1999 89677.1億元 700.9 7.6% 7159元 864
2000 99214.6億元 759.9 8.4% 7858元 945
2001 109655.2億元 823.0 8.3% 8622元 1041
2002 120332.7億元 897.8 9.1% 9398元 1135
2003 135822.8億元 987.8 10.0% 10542元 1273
2004 159878.3億元 1087.4 10.1% 12336元 1490
2005 183084.8億元 1198.7 10.2% 14040元 1739
2006 211923.8億元 1337.7 11.6% 16024元 2052
2007 249530.6億元 1496.9 11.9% 18868元 2553
註:人均GDP反映一國人們的富裕程度
總量GDP反映一國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1971年以來歷年官方美元兌人民幣均價(1美元兌換)
年份 價格 年份 價格 年份 價格
1971年 2.462 1985年 2.937 1999年 8.278
1972年 2.245 1986年 3.453 2000年 8.279
1973年 1.989 1987年 3.722 2001年 8.277
1974年 1.961 1988年 3.722 2002年 8.277
1975年 1.859 1989年 3.765 2003年 8.277
1976年 1.941 1990年 4.783 2005年 8.0702(年末價)
1977年 1.858 1991年 5.323 2006年 7.8087(年末價)
1978年 1.684 1992年 5.516 2007年 7.39 ?
1979年 1.555 1993年 5.762 2008年 —
1980年 1.498 1994年 8.619 2009年 —
1981年 1.705 1995年 8.351 2010年 —
1982年 1.893 1996年 8.314 2011年 —
1983年 1.976 1997年 8.290 2012年 —
1984年 2.320 1998年 8.279 2013年 —
⑤ 貴州省2010年人均生產總值是多少美元
省份---2010GDP總量---總量名次---常駐人口(萬人)---人均GDP(元)---人均名次
貴州---
4593.97
---
26---
3975---
11557.16
---
31
⑥ 2008貴州人均生產總值突破多少美元大神們幫幫忙
2008年,貴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0美元:在2008年以前,該省是我國唯一一個回人均GDP沒有超過答1000美元的省區,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000美元,是該省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階段性成果。 http://www.nxein.com/zhjj/xbjj/200901/38236.html
⑦ 改革開放以來貴州經濟年平均增長速度已連續十幾年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所以經濟發展已經擺脫了相對落後的地
增長速度而已,還是要看進度的
⑧ 貴州的人均GDP是多少呀
2008年的數據還沒有出來,但2007年貴州的人均GDP是6742元。
參考:
國內各省GDP排名:
名次省區 GDP(億元)人均GDP(元)
1 廣東 29863 32142
2 山東 25326 27148
3 江蘇 24738 32985
4 浙江 17633 35730
5 河南 14234 15056
6 河北 13387 19363
7 上海 11658 65473
8 遼寧 10418 24645
9 四川 9657 11708
10 北京 8879 57431
11 湖北 8451 14733
12 福建 8440 23663
13 湖南 8366 13123
14 黑龍江 7081 18463
15 安徽 6906 11180
16 內蒙古 6140 25558
17 山西 5465 16143
18 廣西 5386 11417
19 江西 5323 12204
20 天津 5014 47972
21 陝西 4806 12843
22 吉林 4693 17211
23 雲南 4260 9459
24 重慶 3938 14011
25 新疆 3305 16164
26 貴州 2543 6742
27 甘肅 2494 9527
28 海南 1121 13361
29 寧夏 769 12695
30 青海 706 12809
31 西藏 326 11567
⑨ 2007年貴州的人均GDP是多少
貴州省GDP:2710.3億元/3980萬人=6810元 貴陽市實行"市帶縣"體制八年來的基本情況 1995年市帶縣前,貴陽市是一個只有五個城區的"大城市、小郊區"的格局。1996年省委省政府將修文、開陽、息烽、清鎮三縣一市劃入貴陽後,全市總人口凈增141.11萬人,達309.57萬人,僅農村人口就凈增了120.47萬人,達173.94萬人;地域面積凈增了5631平方公里,達到8034平方公里,僅農村面積就擴大了4倍多。但全市GDP總量僅增加了52.79億元,達到171.9億元,其中農業增加值就達20.66億元,所佔比重達12.1%;城市化率從68.3%降至43.7%,下降了24.5個百分點,人均GDP從7116元降至5560元,下降了1556元;城鄉收入差距從2894元擴大到3216元;貧困人口從1.5萬人增至31.58萬人,使貴陽市的綜合實力大幅度下降。 二、貴陽市城鄉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差距 綜上所述,經過八年的努力,城鄉一體化的進程加快,,經歷了一條V字型的發展道路。現在在V字型的右頂端,又再次出現了差距進一步拉大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矛盾突出,發展不平衡。 2001年全市小康水平總體實現程度達95.5%,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向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但農村的小康水平總體實現程度僅為85.1%,距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還差4.9個百分點。佔全市人口53%的農業人口,創造的第一產業增加值僅佔全市生產總值的7.9%,勞動生產率過低。 2003年,貴陽市市區人均GDP為16253元,而三縣一市人均GDP只有5933元,僅有市區的36.5%;人均財政收入最高的小河區達1371元,比最低的修文縣242元高出1129元,人均財政支出最高的白雲區1269元,比最低的開陽縣560元高出709元。
⑩ 貴州省各市人均GDP排名
第31名 也就是最後一名1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