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國各市gdp排名(含香港、澳門)
不包括,因為統計數據是根據不同的經濟體,不是根據不同的國家。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澳門分別屬於不同的經濟體,所以不納入一起統計。一、定義: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國界范圍內)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二、局限性:1、由於GDP用市場價格來評價物品與勞務,它就沒有把幾乎所有在市場之外進行的活動的價值包括進來。特別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產的物品與勞務的價值。2、GDP沒有包括環境質量。設想廢除了所有環境管制,那麼就可以不考慮他們所引起的污染而生產物品與勞務。在這種情況下,GDP會增加,但福利很可能會下降。空氣和水質量的惡化要大於更多生產所帶來的福利利益。3、GDP也沒有涉及收入與分配。人均GDP告訴我們平均每個人的情況,但平均量的背後是個人收入的巨大差異。由此可見,就大多數情況,但不是對所有情況而言,GDP是衡量經濟福利的一個好指標。4、GDP概念是源自於交換產生財富的原理。三、參考資料:1、2015年1季度我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15-04-17];2、中國GDP核算開始「國際化」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11-1];3、國家統計局:2015年將正式實施全國統一核算GDP .網[引用日期2015-04-17]。
B. GDp排名前十的中國城市是(包括香港、澳門)
2016中國城市GDP排名
1.上海26688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415萬)
2.北京24541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171萬)
3.廣州(廣東1)20004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667萬)
4.深圳(廣東2)193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077萬)
5.天津178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547萬)
6.重慶17010億元,同比增長10.7%(人口:3372萬)
7.蘇州(江蘇1)1540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1060萬)
8.武漢(湖北1)11756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1061萬)
9.成都(四川1)11721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萬1573)
10.杭州(浙江1)1170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889萬)
2017年上半年作的預測
C.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包含香港和台灣嗎
中國國內生復產總值是指內地的,不含香港製,澳門,台灣。
中國GDP指的是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1985年之前,中國大陸對國民經濟核算源於前蘇聯與計劃經濟相配套的物質平衡表體系(MPS),1985-1992年逐步與聯合國推薦的源於市場經濟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接軌。
1992年8月,國務院發出《關於實施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方案的通知》,正式開始在中國實行SNA體系,GDP成了中國最為重要的經濟指標。1993年起,國家統計局完全擯棄MPS核算體系徹底轉向SNA,這樣中國經濟增強了與市場經濟國家經濟的可比性。
政經結合及官員無風險操作國家投資是GDP增長的絕對力量。
復制先進的科學技術、學習市場經濟的管理方法和融入世界、引進外資是GDP增長的高平台新起點。
農民及廉價民工等絕對多數人的勤儉節約和國家資源存量變現、高物價是GDP增長的實質所在。
汽車住房帶動的路橋建設和造城運動所形成的公共規模消費是GDP進入高速增長的新龍頭力量。
D. 中國GDP 包括 台灣香港嗎
就從來沒有包括過, 這是常識, 還用得著標明出處嗎?
E. 中國的GDP 包括 台灣 香港 澳門了嗎
不包括,因為統計數據是根據不同的經濟體,不是根據不同的國家。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澳門分別屬於不同的經濟體,所以不納入一起統計。
F. 中國的GDp包括香港、台灣、澳門嗎
不包括香港、台灣、澳門。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經濟數據一般指除港澳台以外的中國大陸。GDP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
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創造並分配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從產品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出產的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價值。
在季度GDP核算時,將所有可以在核算時獲得的、適用的經濟統計調查數據都用於GDP核算。資料來源主要包括兩部分:
一是國家統計調查資料,指由國家統計系統實施的統計調查獲得的各種統計資料,如農林牧漁業、工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等統計調查資料、服務業抽樣調查資料、人口與勞動工資統計資料、價格統計資料等。
二是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記錄資料,主要包括: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保監會、證監會等行政管理部門的相關數據,例如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機構本外幣信貸收支情況、國家稅務總局分行業的稅收資料等。
G. 2004中國各省市GDP排名
2004中國各省(31個)GDP排名
2004年中國各省市自治區GDP總量排名 (香港澳門台灣除外)
名次 名稱 GDP總量(RMB) 比上年增長
1 廣東 16040億元 14.2%
2 山東 15490.7億元 15.3%
3 江蘇 15512.35億元 14%以上
4 浙江 11243億元 14.3%
5 河北 8836.9億元 12.9%
6 河南 8815.09億元 13.7%
7 上海 7450.27億元 13.6%
8 遼寧 6872.65億元 12.8%
9 四川 6556億元 12.7%
10 湖北 6320億元 11.5%
11 福建 6053億元 12.1%
12 湖南 5612.26億元 12.0%
13 黑龍江 5303億元 11.7%
14 安徽 4812.7億元 12.5%
15 北京 4283.3億元 13.2%
16 江西 3500億元 13.2%
17 廣西 3320.10億元 11.8%
18 山西 3042.4億元 14.1%
19 雲南 2959.48億元 11.5%
20 吉林 2958.21億元 12.2%
21 天津 2931.88億元 15.7%
22 陝西 2883.5億元 12.9%
23 內蒙古 2700億元 20.0%
24 重慶 2650億元 12.0%
25 新疆 2203億元 11.4%
26 貴州 1591.9億元 11.4%
27 甘肅 1540億元 11%
28 海南 790.12億元 10.4%
29 青海 465.73億元 12.3%
30 寧夏 460.3億元 11.%
31 西藏 200億元 2003年為150億元
題目和問題是2個!!!
你的問題建議你去河北省統計局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