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國gdp十強城市有哪些
截至目前,2019年GDP十強城市數據均已揭曉。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了各地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和官方資料,2019年GDP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武漢、成都、杭州和天津。
北深廣四個一線城市仍然位居前四,其中上海和北京經濟遙遙領先,2019年上海GDP總量38155.32億元,比上年增長6.0%。2019年,北京GDP總量35371.3億元,比上年增長6.1%。
深圳、廣州緊隨其後,GDP總量分別為26927.09億元、23628.6億元。2016年深圳GDP總量趕超廣州,2019年深圳經濟總量比廣州多3298.4億元,近幾年兩城經濟差距越來越大。
不僅如此,2019年重慶GDP僅比廣州少22.83億元,未來重慶或趕超廣州。中部的武漢、成都總量優勢凸顯,兩城呈現你追我趕的勢頭。
此前武漢市一直領先於成都,2016年成都代管簡陽市,其GDP總量超越武漢,隨後一直領先,2019年武漢略超成都,上升至全國第七。
2019年的GDP十強城市包括了上海、北京、重慶、天津四大直轄市。
以及深圳、廣州、武漢、成都和杭州這5個副省級城市。
只有第六名的蘇州是普通地級市。從區域分布上看,十強城市中,有7個城市位居東部沿海,其中長三角3個,珠三角和京津冀各2個。
2. 杭州各地級市下面各鎮級GDP排名
按2010年平來均匯率6.7695計,有21個地級以上自城市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r\n1 克拉瑪依市 181637 新疆01\r\n2 鄂爾多斯市 136200 內蒙古01\r\n3 阿拉善盟 132248 內蒙古02\r\n4 東營市 115950 山東01\r\n5 大慶市 99849 黑龍江01\r\n6 包頭市 92846 內蒙古03\r\n7 無錫市 90356 江蘇01\r\n8 深圳市 88521 廣東01\r\n9 蘇州市 87607 江蘇02\r\n10 廣州市 83495 廣東02\r\n11 嘉峪關市 79306 甘肅01\r\n12 佛山市 78374 廣東03\r\n13 大連市 77096 遼寧01\r\n14 珠海市 77079 廣東04\r\n15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74697 青海01\r\n16 烏海市 73395 內蒙古04\r\n17 上海市 73297 —\r\n18 天津市 70403 —\r\n19 北京市 70253 —\r\n20 威海市 69335 山東02\r\n21 杭州市 68340 浙江01
3. 杭州在經濟方面比不過廣州和深圳,那什麼比得過廣州深圳呢
安全,旅遊,美食,交通,教育,氣候,環境,
4. 杭州在中國的經濟排名排名
2006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排名
第一集團 前三位城市
1上海市:+13.6% 滬
2北京市:4283+13.2% 京
3廣州市:4116+15.0% 粵
第二集團第一等 (第4位到第12位,2000億以上)
4蘇州市:3450+17.6% 蘇
5深圳市:3423+17.3% 粵
6天津市:2932+15.7% 津
7重慶市:2665+12.2% 渝-
8杭州市:2515+15.0% 浙
9無錫市:2350+17.4% 蘇
10成都市:2186+13.6% 川
11青島市:2164+16.8% 魯
12寧波市:2158+15.5% 浙
第二集團第二等 (第13位到第25位,1500億以上)
13大連市:1962+16.2% 遼
14武漢市:1956+14.5% 鄂
15南京市:1910+17.3% 蘇
16沈陽市:1896+15.5% 遼
17哈爾濱:1681+14.7% 黑
18佛山市:+16.3% 粵
19煙台市:1643+18.5% 魯
20石家莊:1633+14.1% 冀
21濟南市:1619+15.3% 魯
22唐山市:1606+14.8% 冀
23泉州市:1603+14.2% 閩
24福州市:1548+13.0% 閩
25長春市:1535+13.5% 吉
第二集團第三等 (第26位到第44位,1000億以上)
26溫州市:1403+14.1% 浙
27鄭州市:1375+15.5% 豫
28紹興市:1314+15.3% 浙
29濰坊市:1246+16.9% 魯
30大慶市:1240+10.2% 黑
31淄博市:1231+17.0% 魯
32南通市:1220+15.6% 蘇
33台州市:1174+13.6% 浙
34東莞市:1155+19.6% 粵
35長沙市:1108+14.8% 湘
36保定市:1107+14.0% 冀
37濟寧市:1102+ 魯
38常州市:1101+15.5% 蘇
39徐州市:1096+14.0% 蘇
40西安市:1096+13.5% 陝
41嘉興市:1051+16.5% 浙
42臨沂市:1012+17.0% 魯
43威海市:1009+17.1% 魯
44鞍山市:1006+15.8% 遼
第三集團第一等(第45位到第53位,800億以上)
45金華市: 978+16.2% 浙
46昆明市: 930+10.7% 雲
47洛陽市: 908+15.9% 豫
48邯鄲市: 900+ 冀
49南陽市: 892+14.5% 豫
50廈門市: 883+16.0% 閩
51鹽城市: 871+14.3% 蘇
52東營市: 856+17.5% 魯
53江門市: 830+12.0% 粵
第三集團第二等(第53位到第89位,500億以上)
54揚州市: 788+14.7% 蘇
55鎮江市: 781+14.7% 蘇
56滄州市: 774+ 冀
57南昌市: 770+ 贛
58茂名市: 750+14.2% 粵
59泰安市: 732+ 魯
60泰州市: 705+14.7% 蘇
61吉林市: 703+17.1% 吉
62漳州市: 702+11.6% 閩
63惠州市: 685+15.1% 粵
64德州市: 680+ 魯
65太原市: 643+15.7% 晉
66邢台市: 628+13.5% 冀
67中山市: 610+18.7% 粵
68廊坊市: 605+12.5% 冀
69汕頭市: 604+11.1% 粵
70湛江市: 604+10.8% 粵
71包頭市: 600+ 蒙
72呼和浩特 600+ 蒙
73岳陽市: 591+ 湘
74湖州市: 591+15.4% 浙
75合肥市: 590+ 皖
76南寧市: 589+13.2% 桂
77宜昌市: 589+17.5% 鄂
78常德市: 588+ 湘
79聊城市: 570+ 魯
80襄樊市: 558+10.9% 鄂
81肇慶市: 549+13.2% 粵
82珠海市: 546+13.8% 粵
83衡陽市: 542+ 湘
83揭陽市: 541+ 7.2% 粵
84周口市: 531+15.5% 豫
85濱州市: 519+ 魯
86蘭州市: 504+ 甘
87棗庄市: 503+ 魯
88淮安市: 501+13.8% 蘇
89許昌市: 500+ 豫
第三集團第三等 (第90位到第110位,400億以上)
90烏魯木齊 477+13.1% 新
91衡水市: 474+14.5% 冀
92平頂山: 474+15.0% 豫
93新鄉市: 463+ 豫
94商丘市: 460+25.0% 豫
95桂林市: 456+ 桂
96綿陽市: 455+11.0% 川
97駐馬店: 454+ 豫
98秦皇島: 453+12.8% 冀
99株州市: 453+ 湘
100安陽市: 450+ 豫
101焦作市: 448+ 豫
102信陽市: 440+ 豫
103貴陽市: 438+ 貴[
104黃岡市: 432+ 9.3% 鄂
105荊州市: 430+ 8.5% 鄂
106德陽市: 425+13.7% 川
107連雲港: 416+13.9% 蘇
108齊齊哈爾 403+ 黑
109張家口: 400+13.0% 冀
110柳州市: 400+14.3% 桂
5. 副省級城市GDP排名
1.上海2.66萬億元,(人口:2400萬)直轄市
2.北京2.45萬億元內,(人口:2100萬)容直轄市
3.廣州(廣東1)2萬億元(人口:1600萬)
4.深圳(廣東2)1.9萬億元(人口:1000萬)
5.天津1.7萬億元(人口:1500萬)直轄市
6.重慶1.7萬億元(人口:3300萬)直轄市
7.蘇州(江蘇1)1.5萬億元(人口:1000萬)
8.武漢(湖北1)1.1萬億元(人口:1000萬)
9.成都(四川1)1.1萬億元(人口:1500萬)
10.杭州(浙江1)1.1萬億元(人口:900萬)
6. 五年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天津、杭州誰是GDP第一城
從目前的經濟增長看,5年內北上廣深的GDP排名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但深圳有可能會超過廣州上升至第三,但5年後這7個城市誰是第一,個人覺得短期內北上廣深地位繼續保持不變,上海依然是老大,我們用排除法嘗試一下5年後這7個城市的排名:
三、產業結構:北上廣深屬於公認的一線城市,不止體現在經濟總量上,更體現在產業結構的發展,北上廣深第三產業特別是服務業發達,第三產業佔比均超過60%以上,第三產業的佔比很大程度決定了其經濟的穩定性。
天津和重慶目前還是以投資驅動增長,特別是天津,前幾年以火箭等一大批軍工及重工業的落戶,天津增速一騎絕塵,一度領跑全國,GDP甚至出現17%的不可思議增速,直逼廣州深圳,但這些都是不可持續的,天津增速近年也逐步回落,重慶的高增長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大概會在2020年超過天津。這一輪天津出局。
四、創新能力: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放緩,上海北京現在就處於這個階段,要想保持持續高增長只能依靠創新。
剩下的5個城市中創新指數最高的是北京和深圳,我國最好的科技企業和互聯網公司都在這兩個城市(北京:網路、京東、小米、聯想、搜狐、京東方等,深圳:騰訊、華為、中興、大疆、華大基因等),上海和廣州在創新能力不如北京深圳,但還是可以拋重慶一條街的,雖說重慶的增速取代天津領跑全國,先不說這個增速能保持多久,就按現在的增速不變,重慶5年也無法挑戰北上廣深的地位,而且每年大量重慶的務工人員要到北上廣深工作,留下大量留守老人和兒童,經濟活力明顯無法和北上廣深比。這一輪,重慶出局。
說了這里,有些夥伴會問,說了那麼多還是北上廣深在玩,大家洗洗睡吧,我想說的是,短期內還真的是北上廣深在玩
有些夥伴也會問,其它城市就真的不能超越北上廣深嗎?小編想說的是,有,但很難,雖說排名這東西實質意義不大,但它確實是一種地位的象徵,誰不是俺家鄉好呢,大家可以說說重慶、天津和杭州有哪些條件可以超過北上廣深呢?
7. 深圳和杭州哪個城市的工業經濟發達有具體數據為佳!
杭州的工業多點
8. 2020年GDP十強城市公布!你所在的城市上榜了嗎
2020年是比較艱難的一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全球的經濟都衰退不少,不少商業品牌紛紛倒閉,撤銷在別國的店鋪。但是我國的GDP總和仍然突破了一百億,隨後,在公布的全國GDP城市排名中,也出現了GDP前十強的城市名單。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和南京。小編的城市很遺憾沒有上榜。
成都、蘇州、杭州以及南京是全國最厲害的地級城市。由於近來網路新科技的迅速發展,這幾大城市的數字經濟發展的勢頭非常的好,後勁非常的足。南京作為江蘇的省會,而江蘇是全國的第二經濟大省,有很強的經濟發展潛力。並且南京也作為中國高等教育資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其高等教育基礎設施非常的雄厚,能形成非常強大的創新力量。並且,南京的科學教育資源僅次於上海和北京,位居全國第三位。
9. 杭州與深圳的經濟差距有多大
杭州:
地區生產總值 9201.16億元人民幣(2014年)
人均生產總值 103757元人民幣(2014年)
深圳回:
地區生答產總值16001.98億元(2014年)
人均生產總值149497元(2014年)
差距還是蠻大的
10. 除去杭州與深圳後的浙江和廣東,誰的經濟數據比較低
除去杭州與深圳後的浙江和廣東,誰的經濟數據比較低?
我感覺這兩個地方總體的發展水平是差不多的。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浙江還是廣東,他們的整體的經濟技術水平以及交通設施的水平,人才資源的水平都是差不多的,這也使得這兩個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達到了差不多的一個總體的經濟體系水平。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喜歡的朋友可以在相關平台去點贊關注,我將會和大家積極互動,積極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