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蒙和內蒙的人均gdp各是多少
2007年
蒙古人民共和國的人均GDP是1470美元
中國內蒙為25558人民幣,合3758美元,這是一個人均很富裕的省區。
2. 外蒙古國力經濟,人口,軍事如何
蒙古國是僅次於哈薩克的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之一。蒙古國可耕地較少,大部分國土被草原覆蓋。北部和西部多山脈,南部為戈壁沙漠。蒙古國的礦產極為豐富,也是世界上平均年齡最年輕的國家之一,近幾年開始,蒙古國快速發展。
人口290萬。喀爾喀蒙古族約佔全國人口的80%,此外還有哈薩克等少數民族。主要語言為喀爾喀蒙古語。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
蒙古人民軍,有四個分支:一般意義部隊,邊防部隊,內部安全部隊和空軍。這是和平時期的結構,在戰爭或類似戰爭的情況下,可以改變結構和重組。現役常備兵力約191,500名,儲備兵力約707,000人。
蒙古國經濟以畜牧業和采礦業為主,曾長期實行計劃經濟,1991年開始向市場經濟過渡。1997年7月,政府通過「1997年~2000年國有資產私有化方案」,目標是使私營經濟成分在國家經濟中佔主導地位。2007年,蒙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宏觀經濟指標穩步增長,財政收入增加,匯率基本保持穩定。2007年,蒙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8.35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9.9%。2008年,蒙古國GDP為149.91億美元,列世界87位;人均GDP為2480美元,列位102。2012年蒙古GDP人均3042美元,排名87。
3. 外蒙古現在經濟怎樣
礦產資源較豐富,煤、螢石、鎢、金、鐵、錫、鈾等蘊藏量較大。銅、鉬礦儲存量居亞洲之首。森林覆蓋率為8.2%(2004年12月24日蒙古自然環境部公布)。工業以肉、乳、皮革等畜產品加工業為主,木材加工、電力、紡織、縫紉和采礦業也具一定規模。畜牧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主要飼養羊、牛、馬、駱駝。農業以種植麥類、蔬菜、薯類和飼料作物為主。庫蘇古爾湖盛產魚類。
哈拉和林古都、庫蘇古爾湖和阿爾泰狩獵區等是著名旅遊點。
蒙古經濟相對落後,人均gdp(2011年)在世界上排名第118。蘇聯解體前,蒙古接受蘇聯大量援助。蘇聯解體後,外蒙古的工業基礎薄弱、生產技術落後、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荒漠化嚴重、基礎建設不足等問題浮現。近年來,自2002年起,蒙古的經濟持續發展,每年的gdp成長6%左右;2007年gdp成長有9%。與此同時,約36%的國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目前高居不下。
近年來隨著礦產的開發,經濟成長快速。2011年經濟成長率達17%,高居世界第一。
蒙古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中國。在2006年,蒙古的出口有68.4%是到中國,而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佔全部進口的29.8%。主要出口畜產品,進口機器設備、燃料、工業原料和生活日用品等。蒙古國的石油產品進口80%以上來自俄國。
在蒙古投資和幫助蒙古建設的國家多為其周邊國家,包括中國、日本、韓國、俄國等。
4. 如果外蒙古是中國的一個省,它現在的GDP總量和人均GDP在中國各省中排第幾位`
蒙古現在窮是由於本身沒有資金的支持也不願意附加政治等原因的投資去開發資源。如果在中國,有中央財政支持,它的礦產資源肯定會被開發利用的,總的可能不是很高,但由於人少,人均收入肯定不低,甚至高於中部省份都是極有可能!
5. 內蒙古和外蒙古經濟比較,為什麼外蒙古不如內蒙古
最主要的原因是外蒙古人口總量少,人口又非常稀少。既沒有人口總量的規模效益,又沒有人口的密度效益,這對外蒙古的經濟發展很不利。
外蒙古(西里爾蒙古文:Ар Монгол )是一個歷史名稱,總面積約180萬平方公里,包括今日的蒙古國(佔地156.65萬平方公里)和俄羅斯聯邦圖瓦共和國(佔地17.05萬平方公里)等地區。
外蒙古1921年宣布脫離中華民國獨立後,1924年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國,1944年所轄的唐努烏梁海地區大部分並入蘇聯。
1946年中華民國政府根據國際條約承認外蒙古獨立,國民黨當局赴台後聲稱蘇聯背信棄義取消承認其獨立, 1961年蒙古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 1992年改制後國號變更為蒙古國。 在中國民間有人用「外蒙古」一詞稱呼現代的蒙古國,作為非官方稱呼該詞實際並不準確。
(5)外蒙人均gdp擴展閱讀:
自然資源豐富
蒙古國地下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有煤、銅、鎢、瑩石、金、銀、鋁、錫、鐵、鉛、鋅、石油等80多種礦產。其中石油、天然氣、黃金、銅的儲量列入世界前十位。煤礦達250多個,蘊藏量約500-1520億噸。
此外,瑩石、鐵、磷、銅、鋅、金、銀、鈾、石油的蘊藏量也相當豐富,目前,已經有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3家國際公司投資,外方可以分得開採石油總量的40%,其餘的60%各得一半,實際蒙方只拿30%。
據有關情況反映,蒙古國非常希望用本國的原油換取中國的石油產品。森林面積為1830萬公頃,全國森林覆蓋率為8.2%,木材蓄積量為12億立方米,水蘊藏量為60億立方米。1997年1月,蒙古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蒙古國工業體系尚未建立,主要產業是采礦和牧業,煤、鐵、金、有色金屬等儲量豐富。額爾登特的銅鉬礦年產銅精粉約51萬噸左右,95%出口中國,全部出口的收入約占蒙古國財政收入的40%。
2004年6月底的牲畜存欄數為3000萬頭(只),每年出口我國約300萬張皮革,1500多噸羊絨和少量的牛、馬和羊肉。 2004年,蒙古國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5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為6億美元,進口總額為9億美元。
6. 內蒙、外蒙誰更富裕,2012年GDP總量和人均分別是多少
內蒙富裕。總GDP14000億人均10896美元 蒙古國總 GDP527億人均3042美元(蒙古國是以畜牧業為支柱)內蒙古以礦產為主要經濟支柱
7. 外蒙古的國家GDP是多少人均GDP是多少
8. 現在的內蒙與外蒙,誰的經濟人均gdp基礎建設上更好呀,聽說外蒙想回歸我國中央沒同意
不可能,那個皇帝不想開江闊土或收復失地,那怕是不毛之地,這與經濟無關。
9. 外蒙古的經濟情況
1990年以後蒙古國經濟體制開始了從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的進程。隨著財產私有化、物價放開、外貿開放、改革銀行體制等重大措施的實施,舊的經濟體制完全解體,同時也導致了生產大幅下降。經濟部門中畜牧業、礦山工業、商業和服務業相對穩定增長,因此保障了的幾年來gdp的增長。但是該國主要工業部門之一的加工農畜產品的輕工、食品工業仍在疲軟之中。從1997年開始國際市場上銅、黃金和羊絨跌價後蒙古的經濟發展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因為蒙古國經濟不景氣,所以社會問題比較嚴重。 1990年以後蒙古國經濟體制開始了從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的進程。隨著財產私有化、物價放開、外貿開放、改革銀行體制等重大措施的實施,舊的經濟體制完全解體,同時也導致了生產大幅下降。 1993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以下簡寫gdp)比1989年下降了28%,1989~1993年間平均下降7.9%。從1994年開始蒙古國gdp才有所回升。1998年蒙古國人均gdp按美元計算相當於433美元,比1990年下降了20%。 經濟部門中畜牧業、礦山工業、商業和服務業相對穩定增長,因此保障了的幾年來gdp的增長,特別是1990年後畜牧業得以迅速發展。但是該國主要工業部門之一的加工農畜產品的輕工、食品工業仍在疲軟之中。1995年加工企業產值佔gdp的26%,1998年則下降到7.5%。1998年農牧業的產值佔gdp的32.8%,而畜牧業占農牧業總產值的87.6%。1998年的工業產值佔gdp的24.l%。 1992年1月通過新憲法,2月2日將「蒙古人民共和國」改名為「蒙古國」,去掉國旗、國徽上的紅五星,以如意寶和法論圖案代替齒輪和麥穗。改變大呼拉爾(行使國家最高權力)和小呼拉爾(行使立法和監督權)並存的兩院制議會,實行設有總統的議員議會(及國家大呼拉爾)制。新憲法使業已形成的多元政治體製得到進一步鞏固。 1992年初以來,蒙古政局相對穩定,改年6月8日,全國舉行由3個政黨參加角逐的國家大呼拉爾選舉,26各選區選擇產生76名國家國家大呼拉爾委員,人民革命黨獲得絕對勝利,得到了71席。7月20日,新選出的國家大呼拉爾會議開幕,選舉了大呼拉爾主席、副主席和各黨設委員會,任命了總理和新政府成員。新的國家大呼拉爾任期為4年。 1992年7月由人民革命黨單獨組成政府。1996年6月30日有民族民主黨和社會民主黨組成的「民主聯盟」執政。恩和賽漢出任總理。下設16各部委、11個直屬局、2個研究中心。 蒙古全國共分21個省和一個市,省下縣,縣下設鄉,直轄市下設區,區下設里。根據憲法,省、首都、縣、區實行地方自治和國家領導相結合,自治機構是公民代表呼拉爾。地方行政首長--各級扎薩克主席,由公民代表呼拉爾提名、各自的上級任命,任期為4年。司法機構由國家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構成。另設有憲法法庭,是監督憲法實施的最高機構,具有獨立地位。國家監察總署檢察長和各級地方檢察長,行使法律的檢察權。 政黨實行多黨制。目前共有12個注冊政黨,即: 蒙古社會民主黨 執政黨。1990年3月2日成立,黨員2萬多名。 蒙古民族民主黨 執政黨。1992年10月25日成立,黨員4萬多名。該黨由民主黨、民族進步黨、復興黨和聯合黨和合並而成。 蒙古人民革命黨 在野黨。1921年3月1日成立,原稱蒙古人民黨,1925年3月改稱現名。黨員8萬多名。 此外,還有綠黨、宗教民主黨、工人黨、傳統統一黨、人民黨、資本家黨、民主復興黨、民族團結黨、民族民主社會黨。 國防體制 :憲法規定,總統為武裝力量總司令,總統通過國防部長會議對軍隊實施指揮。國防部長會議由國防部長、總參謀長、邊防局長、民防局長、國防部政策與規劃局長、行政管理與協調局長、外事與信息研究局長等人組成,國防部長任主席。國防部長會議負責制定和實施國防政策,完善軍隊的編制,管理國防經費,配備領導幹部以及負責軍隊對外關系。國防部是最高軍事行政機關,統管武裝力量,下轄戰略指揮規劃局、行政管理局、政策執行協調局、信息監督分析評估局等。武裝力量由現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現役部隊包括陸軍 (即—般任務部隊)、國土防空軍、民防部隊、建築部隊等。總參謀部是最高軍事指揮機構,下轄武裝力量後勤部、國土防空軍司令部,建築兵管理局等。 武裝力量 現役部隊1.1萬人(含建築部隊和民防部隊)。 預備役部隊 陸軍l3.7萬人。 准軍事部隊 邊防部隊5000人,內衛部隊900 人,建築部隊1500人,民防部隊500人。 兵役制度 實行義務兵與職業准尉相結合,現役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徵兵年齡18—28歲,士兵服役年限1年。軍官最高服役年齡:尉官45歲,校官50歲,將官55歲。 軍銜 軍官軍銜分3等9級,即將官3級(上將、中將、少將),校官3級(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級(大尉、上尉、中尉)。准尉軍銜設一級准尉、二級准尉、三級准尉。士兵軍銜分軍士和兵兩等,軍士設上士、中士、下士;兵設上等兵、列兵。 蒙古陸軍 蒙古陸軍兵力8500人。編有7個摩步旅,1個炮兵旅, 1個輕步兵營,1個獨立營。 坦克:T-54/-55/-62型650輛。 裝甲偵察車:БΡДM-2型l20輛。 步兵戰車:БM∏-1型400輛。 裝甲輸送車:300輛。 牽引炮:300門。 火箭炮:130門。 迫擊炮:140門。 反坦克炮:200門。 蒙古國土防空軍 蒙古國土防空軍兵力500人。編有1個殲擊機中隊。作戰飛機9架,武裝直升機12架。 殲擊機:米格-21型8架,米格-21U型1架。 武裝直升機:米-24型12架。 運輸機:42架。 高炮:150門。 地空導彈:SA-7型300部。 雖然蒙古人民共和國的戰斗軍隊只有10多萬,但是備用軍隊還有幾十萬呢,一旦遇到容易滅國的侵略戰爭,蒙古國最少能拿出七十到八十萬的軍隊
10. 如果外蒙古是中國的一個省,它現在的GDP總量和人均GDP在中國各省中排第幾位
2008年-2009年各省GDP排名
排名 2009-06-23 10:45
以下數據均摘自網上最新發布得GDP數據:
名次 GDP(億元) 人均GDP(元) GDP增長率
1 廣東 35696 37588 10.1%
2 山東 31072 33083 12.1%
3 江蘇 30024 33089 12.5
4 台灣 27110 110663 0.12%
5 浙江 21486 42214 10.1%
6 河南 18200 18322 12%
7 河北 16188 19588 10.1%
8 香港 15442 198213 3.0%
9 上海 13698 73124 9.7%
10 遼寧 13461 24945 13.1%
11 四川 12506 11008 9.5%
12 湖北 11330 18786 13.4%
13 湖南 11156 17521 12.8%
14 福建 10863 30255 13%
15 北京 10488 63029 9%
16 安徽 8874 14249 12.7%
17 黑龍江 8310 18763 11.8%
18 內蒙古 7761 26128 17.2%,
19 廣西 7171 14786 12.8%
20 山西 7028 21103 10%
21 陝西 6812 18386 15%
22 江西 6480 14727 12.6%
23 吉林 6424 18126 16%
24 天津 6354 53175 16.5%
25 雲南 5700 12809 11%
26 重慶 5098 16014 14.3%
27 新疆 4203 17616 11.0%
28 甘肅 3100 11961 10%
29 貴州 3350 7264 10%
30 澳門 1710 235452 20%
31 海南 1459 13361 9.8%,
32 寧夏 1070 17540 12%
33 青海 960 18940 12.5%
34 西藏 392 13754 10.1%
2009年外蒙古國內生產總值約為42.08億美元,,人均GDP為1537美元.
如果要排名的話,那就是在西藏後面。換成RMB總值就是260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