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羊口鎮的城鎮建設
該鎮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高質量服務」的原則,突出特色,加大投入,城鎮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大搞城鎮建設。在資金融集上堅持創新思維、市場模式,投資1800萬元建設了小清河跨河大橋;投資1500萬元對太平路、聖海路進行高標准硬化,硬化面積達14萬平方米;投資1000萬元新建三陽廣場、府前廣場、醫院廣場,為居民休閑、娛樂、健身提供一個良好場所;農村方面,採取集體出一塊,群眾捐一塊,在外人士幫一塊的辦法,籌集資金2000萬元,對全鎮35個村村內道路進行硬化整修,對村內衛生進行綜合整治,目前全鎮所有村莊主幹道路全部進行了硬化,80%以上都進行了美化、亮化。其中齊庄村投資70萬元新修7條柏油路,整修下水道5000米,投資10萬元安裝路燈50盞,投資30萬元新建4000平方米的休閑廣場,並規劃了樓房區、佔地30畝的植物園、佔地150畝的人工湖;楊庄村總投入120多萬元,其中投資40萬元修建1萬米的下水道,投資25萬元修建5000平方米的混凝土路,投資20萬元安裝路沿石6000米,新鋪彩磚3800平方米,投資40多萬元對村內道路進行了柏油罩面,安裝了路燈,建設了文化活動場所;宅五村投資23萬元新建了村委辦公室,投資70萬元修建了柏油路;侯辛村投資30萬元修建了柏油路,投資20萬元安裝了路燈,修建了2000多米的下水道,其它村文明村鎮建設也是力度大,效果明顯。
加強群眾文化建設一是大力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2005年新建三陽廣場、府前廣場、醫院廣場,廣場內新上多種健身、娛樂設施,整修了寧海公園內部設施,2005年總投資已達5000萬元;投資4萬元購置了圖書、音像資料、教學設施等相關物品,進一步充實鎮黨校、電教中心、圖書館;農村每個村設置了科普宣傳欄,建立了文化大院。通過加強建設,使這些地方真正成為老百姓學文化、學知識、休閑娛樂的主陣地。二是大力營造濃厚文化氛圍。鎮上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成立了鎮戲曲協會,購置了音響、樂器,提供了場所。在壽光市組織的「文明之夏」晚會活動中,羊口鎮榮獲組織工作一等獎。在壽光市2005年全運會上,羊口代表團以總分第一、金牌數第一獲第一名。
幾年來,羊口鎮獲得了多項榮譽:2002年羊口鎮被評為省二級科技事業檔案管理單位;2003年度全省中心鎮建設動態考評列濰坊市第一名;2004年被建設部、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農業部、科技部、民政部六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2005年被評為「濰坊市小城鎮建設管理先進單位」;2004年被山東省文明委評為「省級文明村鎮」;2005年被山東省人事廳、建設廳評為「山東省小城鎮建設示範鎮」。
㈡ 壽光羊口鎮將來會有什麼樣的發展
羊口是壽光三大開發區之一,是壽光重點發展的海洋類生產基地,曾經壽光也重點發展了大家窪之後被濰坊政府強行並到了濰坊濱海開發區,從這點看可以說,壽光的錢景有多廣,羊口佔到1/3的作用。
㈢ 羊口鎮的第三產業
該鎮在建設鑫源水產品加工園和靖海門鮮活水產市場的基礎上,積極引進外資規劃建設佔地畝、投資2.5億元的渤海水產城,該項目建成後,集倉儲、冷凍、加工、銷售於一體,將成為中國第一大水產批發市場及集散地。截止2005年底,全鎮個體經商戶發展到1500餘戶,從業人員6000多人,各類旅館飯店68家,可提供住宿床位1260個。
第三產業。隨著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個體工商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全鎮到199 5年共有個體工商戶873家,從業人員4148人,其中從事個體生產船350條,9395HP, 從業人員960人,從事個體運輸車輛75部,1993年根據市政府安排辦理了農轉非地方 戶口5188人,為振興羊口經濟起到了積極作用。 繁榮的綜合貿易市場。於1992年7月建成,佔地總面積1.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 5088平方米,總投資250萬元。該市場的建立,方便了群眾,繁榮了市場。 社會各項事業。交通運輸業:羊口鎮根據自然優勢,大力發展了海陸運輸,當益 羊鐵路開通和羊口港被列為二類國家開放口岸後,促進了羊口地區海陸運輸業的大發 展,國家也在此開設了火車站、汽車站、港務局、交通管理所、航運管理所、公路站 等單位,以管理海陸交通運輸。郵電通訊業:1993年羊口安裝了海貝爾S1240數字程 控交換機,到1995年,羊口郵電分局電話機容量達3000門,羊口鎮裝機量達2100門, 建成電話鎮。 科教文衛事業。羊口鎮組織推廣科學新技術、新成果,改造傳統產業,在漁業生 產方面推廣應用了4項新技術,實現了漁業捕撈由木殼小馬力船到鋼殼大馬力船,由 經驗捕撈到現代化捕撈,由單一底拖網作業到上、中、下結合拖網作業,由小目網到 大目網的轉變。漁業生產不斷發展壯大,經濟效益逐年提高。1995年底漁業生產總收 入在全鎮經濟總收入中的比重達到46%以上。在陸地企業方面實施了科技項目攻關和 新技術推廣,5年來培訓了各類技術人才450人。
㈣ 山東省壽光羊口鎮羊口鎮集市中心中心店鋪租金貴嗎
這是青州吧「棒棒棒天乾物燥 小心火燭,鐺!
㈤ 羊口鎮的經濟概況
羊口鎮駐有國家大型企業勝利油田清河採油廠、菜央子鹽場、衛東鹽場和國家、省 市縣個企事業單位。羊口港1995年被列為二類國家開放口岸,郵電通訊有2500 門自動電話交換機可與國內外直接撥通。 羊口鎮是一個以漁鹽經濟為主的濱海城鎮,有天然的地理優勢。1995年,完 成國民生產總值1.8億元, 比上年增長38.5%;工漁業總產值10.8億元,比上年 增長104%; 實現利稅2167萬元,完成稅收906.6萬元,地方財政收入652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3300元, 比上年增長700元;居民儲蓄余額1.55億元。1995年跨 入「全省綜合實力200強鄉鎮」 行列,被濰坊市委、市政府確定為濰坊市小城鎮 建設重點鎮。 漁業生產是該鎮的一大支柱產業, 擁有海洋捕撈船隻95艘,16250HP。1995 年黨委政府轉變漁業經營機制,漁業生產增長迅速,漁業捕撈收入達到4.9億元, 水產捕獲量9萬噸, 分別比上年增長114%和40%;漁工人均分配達到2.5萬元。 漁業帶動了各業的發展,到1995年底水產冷藏廠發展到8家,庫位容量達2300噸, 日速凍能力118噸,魚粉廠5處,年生產魚粉8000噸,網具生產1000噸,水貂和水 產養殖業有了較大發展。1995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水產先進單位」稱號。 工業企業有了較大發展。有中外合資企業服裝廠、噴膠棉廠兩家,股份合作 制企業兩家, 1995年企業發展到42家,固定資產23748萬元,職工人數7659人, 工業銷售收入2.94億元。主要產品有:服裝、橡膠、製鞋、石油機件、噴膠棉、 滌綸長絲、魚粉、造船、網具、各種水產品和鹽等。 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全鎮以漁業為依託,大力發展了第三產業,全鎮共有個 體工商戶873家,從業人員4148人,總收入56750萬元。
羊口鎮2001年3月,經省政府批准,原楊庄鄉劃歸羊口鎮。全鎮總面積315平方公里,4.5萬人,轄6個居民委員會、16個行政村。現有耕地6.1萬畝,鹼窪地、灘塗和海域15萬畝,鹽田面積10萬公畝。 2000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5億元,較1995年增長7.8倍;國民生產總值實現5.86億元,5年平均增長15.8%,人均GDP超過1.6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996萬元,年均增長30.8%,各類存款余額超過4.5億元,農民、漁民人均純收入4280元,年均增長8%。1996年被評為濰坊市農村工作模範鎮,被國家建設部列為小城鎮建設試點鎮;1997年被命名為省級精神文明建設示範點和安全文明鎮;1998年被評為濰坊市農村工作先進鄉鎮和發展鄉鎮企業十強鄉鎮;1999年被評為省級文明鎮和全省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全國村鎮建設先進單位;2000年被確定為省中心鎮和全省城市化工作試點單位。 漁業生產。海洋捕撈是全鎮的重要經濟支柱,全鎮共有大小漁船397隻,年捕撈能力30萬噸,捕撈收入2億多元。在穩固近海作業的基礎上,現在已經發展到舟山、南海漁場,遠洋船隊揚帆全國四大海域。為加大捕撈能力,全鎮5年投資6000多萬元,購進及更新50多艘遠洋船隻,進行遠洋作業,進軍國際市場。 農業生產。在穩定3.2萬畝糧食生產的基礎上,構建了「南菜北鹽,養殖種棉」的生產格局,形成「棉、菜、果、牧、水產養殖」五大支柱產業。棉花生產。一直是全鎮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
羊口鎮2002年有鎮政府的領導下,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6.7億元, 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8.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00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600萬元。先後被評為省文明鎮和全國村鎮建設先進單位。 全鎮新發展冬棗種植面積8000多畝, 蘆竹6500畝、速生楊300畝、苜蓿5420畝,開發鹽田5.3萬公畝,改造舊鹽田1萬公畝,開發沿海灘塗2.3萬畝。投資1.1億元, 更新改造18對大馬力鋼殼漁船,對船平均收入406萬元。聖海集團和北海灘塗開發公司投資2000萬元, 新建蝦池249個,育苗4600立方水體,新開發養殖面積1.5萬畝,全鎮養殖利用面積達到4.8萬畝,養殖總收入6000多萬元。新引進東營冬映紅、黃驊三利、濰坊三友等3家農業龍頭企業,糧經比例達到4∶6。 2002年,全鎮工業先後引進投資5000萬元的廣東俊富紡織品項目、投資2000萬元的泉州自動閥門項目、投資4000萬元的黃驊三利苜蓿加工項目、投資7000萬元的金瀚冬棗加工項目、 投資5000萬元的海源勝德三苯醚項目、投資500萬元的濰坊三友食品加工等11個工業項目, 合同利用外資2.5億元。以環渤海精細化工園建設為重點, 先後投資500萬元完成一期工程和服務中心的建設,進園工業項目已有9個,正式投入運營的項目2個,總投資1億元,實現稅收352萬元。
該鎮加大工業投入,著力開發以原鹽為原料的化工產品。其中,2001年規劃的渤海精細化工產業區,是濰坊市重點規劃的沿海經濟產業帶,重點發展鹽及鹽化工、溴素深加工、醫葯及其中間體、日用化學、塗裝化學、顏料染料、紡織染整、無機化工及其它專用化學品。截至2005年,該項目區正在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2005年全鎮實際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85億元,完成工業投入10億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5600元,地方財政收入2462萬元。鎮區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5.6平方公里,鎮區內設有國家、省、市、鄉鎮企事業單位100多家。
羊口鎮2005年在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改革開放政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實業經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 13.7億元,比上年增長40%;地方財政收入2462萬元,比上年增長44.6%;工業實現銷售收入46億元, 利稅58870萬元,分別增長19%和23%。第三產業增加值達296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600元。 羊口鎮先後被評為全國重點鎮、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國村鎮建設先進單位、全省文明鄉鎮、省政府「百新工程」試點鎮、省中心鎮、省城市化試點單位等。2004年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2005年被山東省文明委評為「省級文明村鎮」,被省人事廳、建設廳評為「小城鎮建設示範鎮」。 羊口鎮歷史悠久,依河靠海,是海運、河運、公路、鐵路四聯網的交通樞紐。是重要的原鹽產區, 年原鹽產量達300萬噸以上,地下鹵水儲量為40億立方,年產溴素2萬噸,原油100萬噸。全鎮有水產加工、漁船修造、網具製造、石油配件製造、 服裝鞋帽、精細化工、化纖等為主的工業企業100多家,渤海化工園位於羊口鎮羊臨路以西,菜央子鹽場以南。鎮區駐有國家、省、市、縣級單位38個,其中清河採油廠、菜央子鹽場、衛東鹽場等大型企業座落鎮區。
㈥ 羊口的簡介
羊口港位於渤海的萊州灣西南角,壽光市羊口鎮以東小清河南岸。地理坐回標:東經118º58'38'',北緯37º16』12。水答路:載重10噸以下的內河駁船可沿小清河上溯直達濟南市,全長197公里;海龍口港72海里,大連港184海里。陸上依靠公路、鐵路集散物資,有省干線030(羊角溝一臨沂)公路經過壽光市區省干線OlO(濰坊一高青)公路相接。公路距壽光市47.8公里,青州市79.3公里,濰坊88.1公里,至濟青高速公路壽光入口為58公里。青(州)羊(口鹽場)鐵路宅羊段直通貨場,並與膠濟線連通。
㈦ 壽光市上口鎮與羊口鎮距離多少
公交線路:壽光101路 → 壽光117路 → 壽光103路 → 羊口5路,全程約67.0公里
1、從上口鎮步行約70米,到達上口醫院站
2、乘坐壽光101路,經過11站, 到達復興(寒橋東)站
3、步行約10米,到達復興站
4、乘坐壽光117路,經過7站, 到達北關小學人醫南門站
5、步行約90米,到達北關小學人醫南們站
6、乘坐壽光103路,經過24站, 到達楊庄站
7、步行約30米,到達楊庄村站
8、乘坐羊口5路,經過8站, 到達便民服務中心站
9、步行約420米,到達羊口鎮
㈧ 羊口鎮有什麼好玩的
2001年投資146萬元修建了抄聖海廣場,佔地31.5畝,內有健身器材、擁抱未來雕塑、日月譚等景觀。2005年投資600萬元新建三羊廣場,總長1180米,面積82600平方米,包括三個龍形湖以及太陽廣場、舵形廣場、風帆廣場三個廣場,5月份開工建設,8月份建成。同年以通園游園為基礎,投資70萬元,高標准硬化面積6276平方米,建設了府前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