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光澤人均gdp

光澤人均gdp

發布時間:2021-02-28 11:34:47

1. 福建最窮的十大縣有哪些

單從GDP角度來看,福建省最窮的十個縣級單位分別是,柘榮縣、周寧縣、松溪縣、屏南縣、政和縣、泰寧縣、壽寧縣、明溪縣、光澤縣、建寧縣等縣級單位。這些縣主要集中在寧德市、南平市、三明市等,畢竟這些地區市一直福建省GDP排名靠後的市。

詔安縣是漳州市下轄縣,陸域面積1293.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73平方公里,下轄16個鄉鎮(區)、7個國營農林場,231個村(社區),人口61.3萬,其中農業人口佔80%以上。2018年末全縣戶籍總戶數16.67萬戶,戶籍人口68.34萬人。詔安縣之所以人均gdp比較低,主要是因為他人口比較多,而且每年還在正增長,所以人均GDP較低也屬於情理之中的事情。

2. 多個問題`請朋友你幫我``

天啊~!你的問題真的是又多又雜~!!!你的分可真是不好賺啊!
答案1:要知道如何瘦臉,首先要搞清楚形成胖臉的四大原因:脂肪、面部骨骼、肌肉、水腫。針對不同的臉胖原因有不同的瘦臉方法。
1.脂肪堆積:身體的肥胖不僅會體現在腰腹和四肢,臉部也是最顯而易見的地方。面部脂肪過多,而又極少運動,很容易變成胖嘟嘟的蘋果臉!
2.面部骨骼:如果你生就是張「大臉龐」、「大骨骼」,那麼無論你有多麼瘦,也不可能變成一個小臉美人了。
3.肌肉發達:面部咬肌發達,也是導致你胖臉的一大因素。
4.面部水腫:面部浮腫多發時期是月經來潮前的2天。在此期間,體內雌性激素異常的高,淋巴系統出現功能性障礙,水分和毒素排泄困難,導致血管擴張,使水分自血管滲出並滯留於組織內。當然,如果你平日疏於飲食,貪食高鹽、辛辣食物等,浮腫隨時都將困擾你。
這里將各種瘦臉方法匯集如下:
1.運動法:運動也可瘦臉!運動減肥的效果是全方位的,劇烈運動後的大量排汗,可有助於水分迅速排出體外。
2.飲食法:平日三餐中多吃那些可以消腫利濕的蔬果,如冬瓜等。如果你的臉是因肌肉碩大引起的肥胖,就請拒絕口香糖、甘蔗等鍛煉咀嚼肌的食品,因為它們只能促使你的面部肌肉更加健碩。
3.沐浴法:高溫沐浴是瘦身好方法,同樣高溫沐浴也可以瘦臉。你可以每天在38℃的水溫中坐在浴缸里沐浴,水深達心窩處,並配合瘦臉霜按摩面部,浸浴時間以20分鍾為宜。
4.面部減肥操:實施面部有氧按摩。按摩過程中著重刺激睛明、太陽、四下關、頰車幾個穴位,能有效預防面部贅肉橫生。
5.面部吸脂術:同身體其它部位的吸脂差不多,從耳後插入吸脂管,吸除面部多餘脂肪。
6.面部整形術:比如說將圓臉矯正為鴨蛋臉或瓜子臉,醫生會將你的臉頰兩側多切去一小塊骨頭,這樣原本過圓的下頜變尖了,整個臉型就變成了鴨蛋臉。聽起來似乎很容易,但切記慎重而為之。
7.面部注射肉毒素:這是一種使肌肉萎縮的毒素,見效快,對身體的健康雖無大礙,但它的缺點是:半年左右易恢復。
8.指壓消腫法:使臉頰消腫的穴道有「聽會穴」、「大迎穴」、「頰車穴」等。
9.化妝瘦臉法:如果你覺得運動按摩太辛苦,又覺得吸脂手術太痛苦,就用這種方法好了,除了比較麻煩外,效果也是不錯的!
10.淋巴推拿瘦臉法:面部浮腫,是由於氣脈不通引起的肥胖,可以在專業的美容院通過對淋巴推拿打通堵塞的通道,消除浮腫。
11.洗臉:改變平常洗臉的方式,用溫水冷水交互洗臉,來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
12.其它:飲茶:喝杯利尿的烏龍茶(或咖啡)將臉上多餘的水分迅速排出;冷敷:用手巾包住冰塊,敷在浮腫的眼皮上3分鍾,以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消腫。

答案2:頭發變軟
茶水護發 在洗完頭發以後,再用茶水沖洗,可使頭發烏黑柔軟,富有光澤。
啤酒護發 先將頭發洗凈,擦乾,然後將啤酒均勻地塗搽在頭發上,並進行揉搓按摩,使其滲透根。10分鍾後用清水洗凈,這樣不僅使頭發光亮,而且能防止頭發乾枯脫落,促進頭發生長。
醋蛋護發 先在洗發液中加入少許蛋白,調勻後洗發,並輕輕按摩頭皮。然後洗凈,用新鮮蛋黃調入少量醋,使其充分混合,順發絲慢慢塗抹,用濕毛巾包1小時,再用清水洗凈。此法最適宜於乾性和發質較硬的頭發。
蔥泥護發 先將圓蔥搗成泥狀,用紗布包好,用它輕輕拍打頭皮,使圓蔥汁液均勻地敷在頭皮和頭發上。過幾小時後,再將頭發洗凈,這樣能消除令人討厭的頭皮屑。
蜜蛋油護發 用一匙蜂蜜,一個生雞蛋蛋黃、一匙植物油、兩匙洗發液和適量蔥頭汁放在一起,充分攪勻,塗抹在頭皮上。戴上塑料薄膜帽子,再在帽子外不斷用濕毛巾熱敷。過一兩個小時,將頭發洗凈。如果堅持每天一次,過一段時間,可以緩解頭發稀疏症狀。
柚子核護發 用柚子核25克,開水浸泡,晾乾,將其汁塗抹於發根,也可配合生薑塗搽,每天二三次,可以治療禿發、黃發,加快毛發生長。陳醋護發取陳醋150毫升,加溫水1公斤,攪勻。用此液每天洗頭一次,能去屑去癢,防止脫發,還能有效減少頭發分杈。
另外,在理發吹風前,往頭發上噴一些陳醋,可使發型耐久,並使頭發柔軟潤澤。
至於去理發店做的話,那麼第一次最好去好點的理發店,讓發型師給你設計適合你的發型,以後你就可以按照哪個發型去做拉!

答案3:你現在才18歲,做生意也許並不太適合你,因為不知道你的社會知識怎麼樣?一個人從商能否最終取得成功,其實個人魅力是很重要的!可以多看些成功人士的傳記!學習他們精神和一些經驗!還可以看些關於成功人士的采訪節目,比如波士堂等,可以下載網路電視,那裡面都有分類,關於財富故事的!我很喜歡看,收益非淺!
還有多看一些關於富人應該具有那裡品質方面的書!多看些別人如何創業的書!
http://www.youthren.com/
(這是一個青年創業網站,我想會有你想要的內容!)
http://www.globrand.com/list/9-4.shtml (名人傳記)
創業靠的是一種精神!

答案4.
投稿要對路

每種報刊雜志都有自己特定的辦報(刊)方針和宗旨,有自己的讀者對象,投稿前必須先對此進行了解,搞清它的發行出版周期是雙月刊、季刊、月刊還是半月刊、周刊,如果是報紙的話,是日報、周二報、周報還是半月報、月報,接下來要了解各種報刊都開設了哪些欄目,各欄目都發表些什麼樣的文章,可能的話還應該了解一下報刊的辦刊歷史,看看近年都發表過什麼樣的文章,對照一下你研究的問題以及撰寫的論文原來有沒有人研究過寫過,研究現狀如何,原來發表過的此類文章是從哪些角度寫的,你的文章有無創新發展。此外,還應對報刊的發稿動態和走向以及下一步熱點稿件是哪一類進行研究,最後看看你撰寫的文章適合於哪些報刊的哪些欄目,投寄時最好在信封上註明欄目名稱,以便於編輯人員及時准確地處理稿件。要做到這一點,平時對有關報刊必須多看、多翻閱, 至少對近期目錄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投稿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致於把中學化學教學方面的稿件寄給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報刊。

例如:中學化學教學研究的權威雜志——《化學教育》是中國化學會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月刊。經常在每年第一期刊登《化學教育》欄目簡介,《化學教育》徵稿簡則。如果要向這家雜志投稿,就必須仔細研究這兩篇文章。其它幾家雜志如:中學化學教學參考、中學化學等也會對其讀者對象、投稿要求、雜志欄目等方面進行介紹。

2.注意把握時機

教研論文按時效性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時效性強,與教學進度配合(例如《中學化學教學參考》的新教材教學參考,各種同步練習等),另一類時效性不強,與教學進度無關。後者什麼時候投稿都行, 而前者必須掌握一定的提前量,到底提前多長時間投稿,一般報刊都會通過報刊啟示提醒讀者和作者。正常情況下,如果報刊沒有規定,與教學進度配合的稿件,雙月刊、月刊應提前4—6個月。總的說來,新聞類稿件越及時越好,報刊發行周期越短,提前量相應要小些。投稿最忌諱「馬後炮」,一般不是很出色的稿子,「馬後炮」是很難發表的,比如:與下學期一開學要學的內容有關的稿件, 一般在上學期期末最遲在假期當中就要發,這樣才能給教師備課提供借鑒和參考,如果你等到教完這部分內容後再寫出來投出去,那就成了「馬後炮」,這類稿件不是極有價值一般不會保留到第二年再發。這便產生了矛盾,因為大多數與教學進度有關的稿件都是在教學後發現了問題才研究撰寫出來的,而此時已經錯過了投稿時機。怎麼辦?筆者的經驗是可以先寫出來慢慢加工仔細斟酌,到第二年合適的時候再投出去,這樣經過冷加工後,稿件會更成熟。有些報刊採用期長達幾個月甚至半年,即使只有一個月,由於不能一稿多投,等到收到答復,再投給其它報刊也已錯過了時機。這種情況下也可以採用上述辦法,只是最好有個發稿記錄,記下何時發給誰?結果如何?再投稿時心中有數。

3.注意格式要規范

如果稿件是手寫的,要注意書寫認真規范,整潔清楚,無錯別字,標點符號准確無誤,而且必須使用方格稿紙謄清,註明每頁字數。如果是列印稿,還應注意字不可太小,一般正文部分以三號字或小三號字為宜,頁腳須註明頁數與字數,便於編輯排版時參考。一般報刊編輯部都不收復寫稿和復印稿。不少報刊編輯部對稿件格式都有詳細而明確的要求,投稿前要認真研究。正規論文的格式應該是標題、標題之下是通訊地址、通訊地址之後是加小括弧的郵政編碼,然後空格後是作者姓名。較長的論文在正文之前應有200—300字的「摘要」,和不超過5個的關鍵詞,以便於編輯閱稿時節約時間,了解要點,通常正文之後還應註明「引文出處」或「備注」以及主要參考書目,參考書目要寫清書名、出版社名、版本、編著者等。如果是第一次投稿,最好文後加「作者簡介」,以方便編輯了解情況,建立作者檔案,同時這也是自我推銷的需要。當然,簡介必須實事求是,不可海吹,因為稿件最後能否採用,不是看你的簡介來決定,關鍵還是稿件的質量,提高命中率的根本還在於稿件質量。

4.適當控制字數

不同的刊物,對論文字數的要求不同,而且差別很大,有的喜歡長篇大論,有的喜歡短小精悍,投稿時應對各刊物發表的文章進行研究,總結歸納出一些規律,這樣投稿才有針對性。一般說來,寄給報刊發表的文章,應盡量短些,選題最好小一點,內容實用些,可操作一些,讓別人看了能受到啟發教育或拿過來就可以用;而參加評選的論文,理論性應強些,選題可稍大點,字數亦應適當多一些,這樣才能將問題說清說透。通常組織論文評選的部門下通知或發啟示時,對論文選題、格式、字數都有明確要求,撰寫時應充分注意,如果沒有要求,筆者以為參加評選的論文字數以3000- 5000字為宜,一般不要少於3000字,也不要多於7000字,根據選題只要論述清楚了就行,不必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字數多少上。就發表的文章來看,字數多少的差別亦很大,這主要與選題性質、報刊容量、些讀者對象等因素有關,一般理論性較強的選題可稍長些,應用性較強的選題應短些,投給雜志的稿件可稍長些,而投給報紙的稿件應盡量短些,面向教師及研究工作者的論文可稍長些,面向學生的作品應盡量短些,選題較大的、學術性強的論文可稍長些,選題很小、學術性不強的、普及性的作品應盡量短些。這里的「稍長」或「稍短」是相對而言,沒有嚴格規定,在筆者看來,「稍長」一些的文章可掌握在 3000-5000字之間,當然,如果1500-2000字能解決問題則最好;「 稍短」一的文章以不超過2000字為宜,如果500-1000字頂多1500 字能說清問題則最好。不論哪類文章,在控制字數的同時應十分注意文章的科學性和可讀性。所謂科學性是指文章的觀點不能出錯,引用的論據資料應准確無誤,論證過程應經得住推敲;所謂可讀性主要是指文字表述要讓人喜聞樂讀,一看題目就想看內容,一看內容就讓人愛不釋手,非一口氣讀完不可,當然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長時間磨煉,文字功底是練出來的。

例如:《化學教育》的「化學與社會」欄目字數應在5000字以內,「復習指導」字數應在3000字內,「調查報告」字數在3000字內,「實驗教學與教具研製」字數在500—2000。

5.講究投稿策略

剛開始投稿的人,將稿子投出後總希望盡快得到編輯部的迴音。事實上,由於編輯部每天要處理的稿件無以數計,所以,不少刊物收到稿件後常常連收稿通知都懶得發,這挫傷了不少作者的積極性,甚至有人從此不再寫稿。還有個別刊物大量地照顧「關系稿件」,眼睛只盯住幾個「名人」,結果使很多新人退避三舍。但應該承認,任何刊物都會考慮自己的信譽,真正有生命力的刊物在用稿上一定會堅持認稿不認人的原則,只要稿件對路時機合適,質量屬於上乘之作,任何編輯部都沒有舍優求次的道理。基於這種考慮,從撰稿者角度出發,筆者以為,投稿時應注意以下策略:一是持之以恆,管寄不管發,即經常投稿,投出後就不要再去想它,不要指望它一定能發表,壓低期望值,用不用讓編輯部去考慮,事實上你想也沒有用;二是猛打猛沖,以多取勝,越不發越寄,時間長了,編輯就會有印象,特別是一些稿源充足級別較高的刊物,很可能你寄的稿子連仔細看都未來得及就提出了處理意見,「屢投屢退,屢退屢投」就可能感動上帝,如果你寫的稿件確有水平,不用說,只仔細看一次就可能改變你的命運,甚至連你以前投的稿子都會引起編輯的注意; 三是認準的路走到底,只要你感到你的稿件確有價值,就可以反復投,也可以轉投其它同類刊物,相信是金子就一定有被人發現認可的時候;四是由低到高,循序漸進,一般來說,刊物的級別越低,發行范圍越小,稿源越不足,同樣質量的稿件投給這樣的刊物就可能增加命中的機會,剛開始寫稿打知名度的新人尤其應注意這一點,夢想一鳴驚人一口吃成個胖子是不現實的;五是趁熱打鐵,即收到刊物的採用通知後馬上再寄,趁編輯部對你的稿子還有印象,繼續開拓。六是注意對准檔次,即投稿時注意稿件的質量與刊物的級別影響對應一致,這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原來發表過文章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可以「好稿子」對「高級別」刊物,這樣可以擴大影響、創牌子、打名聲,提高知名度,當然作品一定是「 拳頭產品」,如刊物多次發表過你的稿子屬於「熟門熟路」,可採取中檔稿子對高級刊物的策略;第二種情況是原來未發表過文章,沒有什麼名氣,門路不熟,屬於淌路子的作者,可採用「田忌賽馬」的辦法,以好對中、以中對低,如此可取得「三局二勝」的效果。
最後說一下「一稿多投」。各刊物都有自己的規定,都反對「 一稿多投」,都要求過了採用期之後再改投它刊。但是很多稿子時效性很強,特別是配合教學進度的稿件常常是「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了。在這種情況下,有兩個辦法:一是按規定辦,過期改投或留待明年再投,二是採取變相的「一稿多投」,變通的辦法就是作好投稿記錄,收到採用通知後立即通知其它刊物,不要再發。一般說來,知名度不大、剛開始寫稿的作者,特別是質量一般的稿件,即使一稿多投,也很少會出現幾家刊物同時採用的情況。從這個角度出發,從維護作者權益的角度出發,筆者贊成第二種辦法,各報刊雜志編輯部似亦不應反對這種辦法。要說責任的話,作者寫稿很不容易,你不用又不及時通知作者,耽誤了用稿時機,這個責任編輯部應該負,不知筆者的看法是否正確。

從事文學刊物編輯工作十五餘年,對作者不規范的投稿感觸頗深,現將投稿應該注意的事項告訴廣大作者,以便提高投稿命中率。
一、 稿件首先要書寫整齊,字跡不要潦草,稿紙要用方格紙。不少作者在這一方面不太注意,抄寫得亂七八糟,字跡潦草。更有甚者,隨便將一首詩抄在煙盒上或寫在用過的稿紙背面。有些作者雖然用稿紙抄寫但未用方格稿紙等等。對於這一類來稿,編輯一般都不會認真去閱讀。一是閱讀起來太費勁。二是編輯感覺到作者創作不嚴謹,投來的稿件質量肯定好不到那裡去。三是不用方格稿紙抄寫,若稿件刊用修改起來也不方便,算行距,字數也不好計算。
二、 投稿時作者要謙虛。不少作者投稿時總愛附言。作者附言可以說五花八門。附言適當地介紹一下自己未嘗不可,但要言簡意賅,謙虛有禮。記得我剛參加工作在一家市級文學刊物作編輯工作時看到過不少類似的附言:我是某協會會員,某華人文學聯誼會會員``````在全國各地文學大賽中多次獲獎,可以說我是有一定影響的作家、詩人。今寄詩作幾首,在你們這類市級刊物上發表應該是綽綽有餘吧``````。誠想,有哪一位編輯願發這種驕傲自大的作者稿件。你既然這么高的水平,既然眼中沒市級刊物,何以給市級刊物投稿呢!當時,我還年輕,耐著性子看完詩作,其實所謂的詩作連上縣級刊物的水平都達不到,純粹是作者自吹自擂罷了。再者作者往往不了解自己的創作水平,總認為自己的稿件水平高,真應了那句「孩子是自己的好」的諺語,來稿時總是過高地估計自己的稿件,甚至講已得到了某主編的肯定或得到了某位作家的賞識。其實,稿件的好與壞,編輯閱完便知,作者沒有必要畫蛇添足,往往適得其反。因此,投稿時作者一定要謙虛,不要過高地宣傳自己。 三、投稿要有的放矢。目前,國內報刊林立,據不完全統計,文學報刊在國內有一千餘家,再加上各類報紙的文學副刊,那就數不勝數。經常有作者埋怨自己的稿件得不到編輯的賞識,除了質量外,不外乎是作者沒找對投稿的報刊。其實,每一家報刊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用稿的標准,不能寫完稿不加選擇就投,那肯定是不容易投中。一般來講,報紙副刊發表的文章都要比純文學刊物發表的作品水平低,而且報紙副刊發表的文學作品一般都要配合本時期報紙宣傳主題,也可以說是應景之作。如果是這種稿件,一般不易在純文學刊物發表。當然,也有一些大報副刊發表的文學作品水平並不低,這要看是什麼報了。文學刊物一般分為市級、省級、中央級。通常來講,級別的不同,所選稿件質量就不同,比如說《小說月報》、《小說選刊》可以說選載的都是小說精萃,一般作者的作品不易被選中。如何讓自己的稿件提高命中率,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創作水平,根據自己的創作水平向相應的報刊投稿,這樣就容易投中。
四、 稿件最好不要寄給某一位編輯。作編輯久了,認識的文友也就多了。因此,編輯的私人信件或寄給編輯的稿件就多了,案頭上壓滿了來信、來稿,處理都處理不完。編輯部都有專門的收發人員,來稿及時登記,及時分發,一般都不會積壓,反而寄給某一位編輯的稿件常常會積壓,得不到及時處理。
五、 稿件要自留底稿,便於一稿多投。現在所有報刊都不退稿,一是工作量大;二是支付不起大量的郵費。一般來講二個月(有約定的除外)內未見採用通知可另投它刊。稿件還是要多投幾家報刊(同一時間不要一稿兩投),說不定被哪一家報刊選上了。未發表不一定就是水平低,關鍵是要有的放矢的投稿。
六、給報紙副刊投稿切忌投長稿。眾所周知,報紙副刊的容量極其有限,稿件字數太多,版面無法容納,編輯修改起來費時費腦,在這種情況下,編輯一般都會選擇其它稿件,稿件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
七、 寄稿時要在稿末寫清固定地址、郵編、姓名,以便編輯聯系。不要認為這是一件小事,有不少作者往往忘了在稿末寫地址,使編輯無法與作者取得聯系.

答案5:塑料製品是可以在利用的!像日本是做高溫處理的!但是國內可能還沒有全面到此步,對環境的污染是很大的!

答案6

3. 福建最窮的十大縣有哪些

福建最窮的十大縣如下:

10、寧德古田縣

GDP 168.8億元 人均 5.12萬元。

9、泉州安溪縣

GDP 515.3億元 人均 5.11萬元。

泉州要早日迎頭趕上,變雙子星為三子星,將閩南經濟帶繼續擴大。可以加強閩台合作,互利共贏(但估計很難……)二是福州要帶著莆田寧德一起玩,形成閩東經濟帶。最後和閩南經濟帶匯合,這樣還比較要前景可言。

福建省縣域經濟實力「十強」縣(市):晉江市、石獅市、福清市、閩侯縣、南安市、惠安縣、龍海市、上杭縣、永安市、連江縣

經濟發展「十佳」縣(市):雲霄縣、詔安縣、建寧縣、長汀縣、南靖縣、永泰縣、武平縣、長泰縣、閩清縣、連城縣

4. 孟加拉國的主要經濟作物是什麼

孟加拉國農產品主要有茶葉、稻米、小麥、甘蔗、黃麻及其製品、白糖、棉紗、豆油。孟內加拉國的容氣候極適於黃麻的生長,在孟加拉國於1971年獨立之初,當地農民就大量種植黃麻。它的黃麻不僅產量高,而且質地優良,纖維綿長柔韌而有光澤,尤其經過布拉馬普特拉河清澈河水浸過的黃麻,產量高,質地優,色澤美觀柔軟,被譽為「金色纖維」。黃麻曾是孟加拉國的主要創匯產品,黃麻出口收入一度占其出口總收入的80%。黃麻的生產是孟加拉國的經濟命脈,平均年產量約佔世界產量的1/3。

5. 汽車美容都有什麼項目

汽車美容項目根據汽車美容的服務部位分為車身美容、內飾美容、漆面美容。

1,汽車車身美容項目

包括高壓洗車,去除瀝青、焦油等污物,上蠟增艷與鏡面處理,新車開蠟,鋼圈、輪胎、保險杠翻新與底盤防腐塗膠處理等。還包括車身的外部裝飾,如對汽車頂蓋、車窗、車身周圍及車輪等部位進行裝飾。車表美容主要是貼膜、底盤裝甲、發動機護板、裝飾條、裝飾件等。

2,汽車內飾美容項目

可分為車飾美容、發動機美容及行李箱清潔等項目。其中,車飾美容包括儀表台、頂棚、地毯。腳墊、座椅、座套、車門內飾的吸塵清潔保護,以及蒸汽殺菌、冷暖風口除臭、室內空氣凈化、內飾清潔、表盤上光、包真皮、車內除味等項目。

3,汽車漆面美容項目

漆面美容包括洗車、打蠟拋光、封釉、鍍膜、噴漆,可分為氧化膜、飛漆、酸雨處理、漆面深淺劃痕處理,漆面部分板面破損處理及整車噴漆等。

(5)光澤人均gdp擴展閱讀

美容流程

洗車

目前一般會分為精洗和普通洗車,看似簡單的洗車,粗略也可以分為以下步驟,車身內部檢查和清潔,清水淋洗車身外部,車身外部清洗,車身漆面深度清潔,車身乾燥,玻璃清洗,腳墊和地毯預處理,車內內飾清洗,輪胎上光,車身表面上光。

砂紙研磨

通過判斷油漆的硬度和漆面缺陷的嚴重程度,選用(P1500/P2000)水砂紙或者(P1000/P3000)金字塔砂紙研磨漆面劃痕處,砂紙主要去除桔皮、斑點、垂流、針眼、輕微劃痕等缺陷,砂紙研磨時應均勻用力。

一般研磨後的漆面呈啞光,同時應注意邊角部,帶筋的部位和桔皮輕的部位,該類部位由於本身漆面的厚度較薄,容易磨穿清漆,應適當減輕研磨力度。特別注意的是,研磨時,不要磨到裝飾條、密封條、鍍鉻條、門把手等部位,以免造成不必要損傷,必要時要可以遮蔽膠帶將以上部位進行保護。

6. 南平的經濟概況

2015年全市GDP完成1339.51億元,增長9.1%,增幅與1-11月持平,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四位。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9.23億元,增長4.5%,增幅比1-11月上升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578.16億元,增長8.6%,增幅比1-11月下降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472.12億元,增長12.3%,增幅比1-11月上升0.5個百分點;全部工業增加值428.05億元,增長8.2%,增幅與1-11月持平。三次產業結構為:21.6:43.2:35.2。 增強工業發展支撐力,加快閩北產業集中區、南平工業園區、榮華山產業組團等三大產業組團建設。著眼於提升產業競爭力,依託資源優勢,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全面展開產業調研論證,編制旅遊、養生、生物、創意、礦產等特色產業發展規劃,項目加緊生成。堅持抓大扶小,修訂工業發展扶持政策,出台扶持重點工業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確定培育首批31家新「五南」式重點工業企業。精細化工、紡織服裝、汽車及配件、紙及紙製品、電線電纜、食品加工、竹木加工等七大產業加快集聚發展,2012年實現產值252.78億元,增長29.2%。實施工業「四個一批」項目,南紙、南鋁、太陽電纜、中竹紙業、王斌裝飾、聖農產業化等一批重大技改和擴建項目有序推進,工業項目投資占重點項目投資比重35.9%,比上年提高16.7個百分點。全市產值上億元企業達67家,新創國家級品牌4個、省級品牌32個。工業化帶動了旅遊產業發展,旅遊接待人數、旅遊總收入分別增長17.17%和21.87%,是「十五」以來增速最快的年份。
南平是福建的一個重要工業區。2012年有工業企業3289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44家。工業行業比較齊全,分布在36個行業大類(全國共有39個行業大類)中。初步形成了以機電器材業,紡織服裝業,林產工業,食品加工業,化工醫葯業,冶金建材業,電力、蒸汽、自來水生產供應業等重點行業為支撐的工業體系。
2012年有大中型企業36家,四家上市公司,分別是福建南紡、福建南紙、太陽電纜、聖農發展,南紙是全國三大新聞紙生產企業之一,南鋁為福建唯一一家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太陽電纜公司是全省最大的電纜生產企業,聖農發展是光澤縣雞業公司。南孚鹼性電池生產量和出口量居全國第一,南紡公司連續十幾年為全國紡織行業效益最好的企業之一,1999年被評為全國黨建先進單位,「學南紡,創五好」活動在全市乃至於全省展開。主要名優產品有:「南孚」牌高能鹼性電池,「星光」牌新聞紙,「太陽」牌電線電纜,閩牌PU革基布,「長富」、「大乘」牌乳製品,閩鋁牌鋁型材,南亞牌振流器、觸發器,師豪牌飼料金黴素等22種。 在長富集團、大乘公司的帶動下,該市乳品業發展迅猛,成為全省最大的新興乳品產區。已發展奶牛基地牧場50個,奶牛存欄4.5萬頭,比1996年底增長56.2倍;奶類產量12.17萬噸,比1996年增長60倍,帶動農戶種植牧草繼續擴大。「長富」、「大乘」牌鮮奶榮獲綠色食品標志,成為福建暢銷品牌。2004年畜牧業產值32.18億元,占該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24.1%,其中,延平、光澤畜牧業占農業的比重接近40%。肉蛋奶總產量36.92萬噸,比上年增長11.4%;人均擁有肉蛋奶129公斤。爐下母豬基地是全省最大的母豬生產鄉鎮,光澤聖農肉雞暢銷海內外,「大禾」「丕哥」牌種豬、建陽將口蛋品、建甌板鴨等產品品質優良,暢銷市場。南平還是全省最大的庫灣養殖區,2004年水產品產量9.85萬噸,比上年增長5.6%;漁業產值13.59億元,比上年增長6.9%,畜牧水產業已成為南平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主攻方向。
2012年生豬出欄242.92萬頭,比上年增加9.17萬頭;家禽出欄19766.77萬羽,比上年增加6390.06萬羽;兔出欄247.44萬只,比上年減少90.14萬只;羊出欄17.66萬只,比上年增加0.08萬只。奶牛存欄2.89萬頭,牛奶產量9.76萬噸,比上年增加0.005萬噸;禽蛋產量4.85萬噸,比上年增加0.17萬噸;肉類總產量41.87萬噸,比上年增加8.0萬噸。
2012年全市水產養殖面積18.35萬畝,比上年增加0.53萬畝。其中,池塘養殖面積7.56萬畝,比上年增加0.28萬畝;水庫養殖面積8.37萬畝,比上年增加0.01萬畝;網箱養殖1.50萬個、37.73萬平方米。水產品總產量10.12萬噸,增長7.4%。

7. 肯亞的經濟

肯亞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基礎較好的國家之一。實行以私營經濟為主、多種經濟形式並存的「混合經濟」體制,私營經濟占整體經濟的70%。農業、服務業和工業是國民經濟三大支柱,茶葉、咖啡和花卉是農業三大創匯項目。旅遊業較發達,為主要創匯行業之一。工業在東非地區相對發達,日用品基本自給。肯獨立後,經濟一度發展較快。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受世界經濟形勢影響,經濟陷入困境,80年代中期得到恢復。90年代初因政局動盪、西方停援及自然災害等原因,經濟滑坡。1991年起實施結構調整計劃並取得成效。1994年至1996年,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5%。1997年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腐敗為由中止對肯貸款,加之受自然災害影響,經濟每況愈下。2000年,肯經濟負增長,陷入獨立以來最困難時期。2001年以來,肯經濟止跌並開始微弱增長。2003年,肯新政府出台經濟復興戰略,將支持農業和旅遊業作為重點,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外援開始恢復,製造業和農業均比上年有所增長。一段時期內,肯經濟仍將面臨資金不足和電力、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落後等問題的制約。
2011年主要經濟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337.14億美元貨幣名稱肯亞先令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4%匯率1美元=86.5236肯亞先令
1人民幣=14.1344肯亞先令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911.95美元通貨膨脹率1.9% 肯亞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以旅遊業為主。年收入均在3億美元左右,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0%。2002年接待遊客101.34萬人次。旅遊業職工佔全國職工總數的9.1%。主要旅遊點有內羅畢、察沃、安博塞利、納庫魯、馬賽馬拉等地的國家公園、湖泊風景區及東非大裂谷、肯亞山和蒙巴薩海濱等。2003年,因受恐怖主義襲擊威脅,肯旅遊業受到影響。
2013年9月21日,肯亞首都內羅畢韋斯特蓋特購物中心遭受恐怖襲擊一年多,肯政府著力加強安保,以保證國民經濟不受安全形勢影響,但安全狀況惡化、襲擊事件頻發還是給肯亞經濟尤其是旅遊業蒙上陰影。特別是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的旅遊業頹勢。 2007/2008財年肯中央政府財政收入(含外國無償援助)增長21.4%,達4733億肯先令;支出增長39%,達5992億肯先令。2010/2011財年政府支出9983億肯先令,同比增長24%。2012/2013年度財政預算總額1.4599萬億肯先令(約合176億美元),同比增加26.5%,赤字2503億肯先令(約合30億美元),佔GDP的6.5%。
2009年底,國際儲備40億美元,債務總額8603億肯先令,以長期債務為主,其中外債4297億肯先令,佔GDP的21%。2010年,債務總額佔GDP的42.3%,同比上漲4.7個百分點,其中外債5345億肯先令,占債務總額的50.2%。
2008年,肯共有42家商業銀行、1家非銀行金融機構、2家抵押金融公司、2家住宅協會和95家匯兌機構,其中四大商業銀行——巴克萊銀行、渣打銀行、肯亞商業銀行和肯亞國民銀行業務總量占肯金融業的60%。2010年銀行借貸利差為12.4%。
2013年5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17%,通脹率4.05%。 在國家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2011年出口額增長24.7%,為5110億肯先令,進口額增長39.8%,為1.3萬億肯先令,貿易逆差繼續擴大至7890億肯先令,同比上升49.7%。2010年經常項目赤字1992億肯先令,同比上漲54%。
主要出口商品為茶葉、咖啡、花卉、水泥、劍麻、除蟲菊、純鹼、皮革、肉類和石油產品等;主要進口商品為原油、機械、鋼鐵、車輛、葯品、化肥等。2007年主要出口國為烏干達(16.6%)、英國(9.8%)、荷蘭(8.3%)、坦尚尼亞(8%);主要進口國為阿聯酋(11%)、中國(10%)、印度(8.6%)和沙烏地阿拉伯(7.7%)。 肯亞的商業習慣、法律、規章等都以舊宗主國的英國為准。官僚機構衍生,機關部門的事務大多繁文縟節,有關的公職人員都需一一打點來建立人際關系,這方面挺重要。此外,由於部族主義盛行,國內政治復雜的人事背景,需要加以了解。
在肯亞勿談膚色問題,一切語言行為都不可觸犯國旗和總統。部族意識強烈,排外情緒強。肯亞有9個自然動物園,從事狩獵行時要嚴守規定。參觀的旅客並不攜槍獵獸,而是搭上狩獵車,馳騁於草原,大拍生動物的照片。旅客必須絕對遵守他們的規定。這是保護自身安全的需要,也是一種禮貌。
在肯亞,7和以7結尾的任何數字都是不吉利的。當地人性格溫和,很容易與人交朋友。
一夫多妻制
肯亞總統肯亞塔2014年4月29日簽署了一夫多妻法案,將一夫多妻制婚姻合法化,以配合一些地方的傳統。 肯亞自然物產豐富,大裂谷中肥沃的火山土壤出產眾多的新鮮蔬菜,而沿海地區則有豐富的熱帶水果以及新鮮的海鮮。歷史上肯亞曾長期作為歐洲國家的殖民地,因此西式餐點相當普遍而且正宗。大量的亞洲裔居民又為這里帶來了為數眾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其他次大陸風味的飯店。沿海地區還是著名的斯瓦希里烹飪的發源地,這是一種中東及非洲烹飪的結合,又含有沿海地區的風味。
RiftValley(里夫特山谷)肥沃的火山土壤,出產眾多的新鮮蔬菜,而沿海地區則有豐富的熱帶水果,以及新鮮的海鮮。沿海地區還是舉世聞名的斯瓦希里烹飪的發源地,這是一種中東及非洲烹飪的結合,又含有沿海地區的風味。
肯亞人喜愛肉食。納亞瑪楚瑪是肯亞最出名的菜餚之一,簡單的字義就是『烤肉』。通常在篝火或炭火上緩慢烤制,裝盤時加上混合的綠色蔬菜,(被稱為SukumaWiki蘇庫瑪威克)以及Ugali(烏伽黎)。
Ugali(烏伽黎)是在肯亞非常受歡迎的主食。這基本上是一種稠密的玉米糊,Ugali(烏伽黎)上桌的時候是大塊、新鮮燒煮的磚塊狀。把Ugali(烏伽黎)掰碎,與肉,燉菜或蔬菜一起食用。
肯亞大量的亞洲裔居民為這里帶來了為數眾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其他次大陸風味的飯店。 手工編織品
在眾多的非洲藝術品中,尤以木雕、石雕、手工編製品,蠟染紡織品及各類繪畫最為突出。
東非木雕
東非木雕藝術既是部落文化的精髓,又是傳承文明的載體。用烏木(黑檀木)雕刻的精良作品,既有青銅般的尊貴氣質,又有玉石般的珠寶光澤。
咖啡
肯亞的咖啡豆屬於阿拉比卡種,咖啡因比較低,酸度適中,特別適合做冰咖啡,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每年都大量出口到非常注重品質的德國、法國和日本。
紅茶
1903年英國人凱納(Caine)將茶樹引進肯亞,在之後不到100年的時間里,肯亞發展成為世界第4大產茶國,年產量達到30萬噸,佔全世界茶葉產量的十分之一。此外,肯亞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紅茶出口國,肯2006年的茶葉出口為其帶來了7億多美元的外匯收入。
寶石
去肯亞的話,可以看到坦桑藍和其他寶石,貓眼石價格很便宜。

8. 鄂爾多斯的GDP怎麼這么高,有多少人啊

內蒙古副主席稱內蒙古已經連續七年在中國這個大的經濟體里全國第一,人均水平已經回進入全國前答八位,世界增速最快的是中國,中國增速最快的是內蒙,內蒙增速最快的是鄂爾多斯。今年,鄂爾多斯的人均GDP將超過香港。2000年鄂爾多斯地區GDP僅僅為150億元,到了2009年的將超過2000億元,當然這個聽上去有點不可思議,但我們考慮到香港的人口達700萬以上,而鄂爾多斯常住人口159.13萬人,由於標的不同,因此可比性並不大,而且香港的經濟地位是目前無法比擬的,但中國經濟的增速還是得到了世界的肯定。目前指數仍是震盪格局,銀行股還是獨角戲,就連老戰友地產股似乎也默默無聞,一邊觀戰,中國武夷繼續穩健步伐,今天沒放量,很好,蓄勢待發狀態。 他是粗放型經濟,靠賣資源的

9. 南通的經濟

解放後較長一段時期內,南通以農村經濟為主要特徵的產業結構引領南通經濟走過了漫長而短暫的歲月。直至1978年改革開放,南通方有機會和可能及時將工作重點全部轉移到經濟工作上來,一心一意發展生產力,很快將自身濱江臨海的區位優勢轉化為社會經濟發展優勢,結束了窮過渡,外向型經濟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創造了一個個經濟奇跡,社會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79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1984年,對外開放進一步發展和深化,全國由南方的幾個試驗點,迅速擴展到整個沿海地區。黨中央決定,包括南通在內的十四個沿海城市為對外開放城市,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決策再一次大大推進了沿海地區現代化建設和走向世界經濟舞台的進程,加速了南通社會經濟的歷史性巨變。
改革開放後,生產關系的大膽調整和改善,市場競爭機制引入後對勞動者積極性和創造力的充分激勵和調動,再加上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這一切都使社會生產力得以獲得空前的發展活力。以社會經濟活動發展規模的主要衡量指標——地區生產總值而言,1978年南通南通市僅為29.4億元,2004年超過千億元(1195.7億元),2008年達到2510億元,2012年達到4559億元。人均GDP1978年南通市為408元,1986年超過千元(1055元),2001年超過萬元(10078元),2008年達到35040元,2012年達到65222元。改革開放30年南通年度地區生產總值和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扶搖直上,均翻了六番多,呈幾何級數趨勢加速度擴張。 30年來,南通堅持內外向型經濟兩個「引擎」並舉,經濟內生動力充足。南通利用外資連年實現增長,2007年開始躋身全國前十位。「十一五」期間,實際利用外資累計突破130億美元,是改革開放到「十五」期末總和的1.8倍。
2011年,南通地區生產總值超過4000億元,人均超過5.6萬元,均比2007年翻了近一番。財政總收入超過950億元,是2007年的3.2倍;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超過370億元、佔GDP比重比2007年提高3.3個百分點,進入全國地級市十強。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近2400億元、1500億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左右。2011年,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7∶54.5∶38.5,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比2007年提高3個百分點。
2012年南通市生產總值4558.7億元, 2013年,南通實現生產總值5038.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1.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5.4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2623.5億元,增長12.0%;第三產業增加值2070億元,增長12.9%。人均GDP達到69050元,按2013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平均匯率計算,人均GDP達到11150美元。
2014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②565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67.1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2873.8億元,增長10.3%;第三產業增加值2411.8億元,增長11.9%。人均GDP達到77457元。 1978年以來,隨著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大包乾的實行,南通市農村有一半以上的勞動力已脫離了種植業,其中,除一部分流向城市外,許多在鄉村企業和建築業中就業。改革開放30年間,南通市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比重下降了60個百分點。與此同時,農業內部結構也出現了多元化趨勢。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中,種植業比重不斷下降,林、牧、漁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以2008年統計資料與1978年比,南通市種植業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下降了30.4個百分點,牧業比重增加了10.7個百分點,漁業比重增加了16個百分點。
改革開放以來,南通在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征途上頗多探索,在江蘇兩個「率先」的戰略布局中屢有創新。至2010年底,南通農業基本現代化指標實現值總分達67.3分,居蘇中蘇北第一位。 一方面,南通是江蘇乃至全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要突破耕地資源制約、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另一方面,南通「東抵黃海,南望長江」,在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要利用好和凸顯出這一地域資源稟賦。因此, 經過多年探索,南通人作出了解答:「以項目農業為抓手,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發展。」
「十一五」以來,圍繞「爭創全省高效農業規模化第一市」的目標,南通大力實施高效農業「133」行動計劃和設施農業「863工程」,高效農業規模化發展取得較大成效。南通以佔全省9.9%的耕地,生產出佔全省11%的糧食、17%的油料和35%的蠶繭,復種指數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0個百分點,畝均農業GDP超過3000元。可以說,南通農民歷來的精耕細作傳統,為南通發展高效設施農業創造了先決條件。
2012年,南通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48.9億元; 2013年,南通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94.8億元。 1978年改革開放前夕,南通市工業基本呈國有、集體「一統天下」。改革開放以來,南通非國有工業取得長足發展,2008年與1990年相比,非公有制規模以上企業單位數由72家增加到5210家;企業職工由2.1萬人增加到62.1萬人;產值由6.9億元增加到4541億元;利稅由0.45億元增加到412.6億元。
2008年南通市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產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已從1978年佔59.9%下降至5.3%,下降了54.6個百分點。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比的下降和非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比的大幅度上升,使南通工業經濟的所有制結構發生了重大調整。2008年南通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5162.4億元,是2000年(697.1億元)的7.4倍,是1978年(29.94億元,鄉及鄉以上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統計口徑)的172倍。效益指標方面,2008年南通市規模以上工業利稅總額達到470.5億元,是2000年(57.28億元)的8.2倍,是1978年(5.06億元)的93倍。
2012年,南通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73.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101.2億元。 2013年,南通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583.9億元,其中,輕重工業分別增長10.8%和13.6%。工業產值中,裝備製造業5222.3億元,增長14.1%,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46.0%,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南通主城區主要百貨及購物場所商圈 購物場所 地址 南大街商圈 ★文峰大世界 崇川區南大街3-21號 蘇寧生活廣場 崇川區南大街2號 金鷹特惠折扣中心 南大街28號金樹銀花大廈 南通八佰伴 崇川區人民中路與南大街交叉口 大潤發超級購物中心 人民中路27號交通銀行大廈 工農路商圈 ★圓融廣場&金鷹全生活中心工農路與青年路交匯處★南通印象城(2017年)崇川區工農南路與洪江路交匯東側 ★中南城購物中心 桃園路12號 樂購(工農路店) 工農路515號 文峰城市廣場工農路虹橋路口(通啟路高架)星光耀廣場工農路與桃園路交匯處西五水商圈歐尚超市(港閘店)深南路(江海大道高架出口)迪卡儂(港閘店) 江海大道高架與深南路交匯處北 ★港閘萬達廣場深南路與江海大道高架交匯處南★IKEA宜家家居(2017年)江海大道高架與黃海路交匯處北北大街商圈★圓融水墨江南(2017年) 通寧大道高架與永怡路交匯處 萬科金域廣場港閘區永怡路與北大街交匯處★華潤萬象城(2016年) 港閘區北大街與永和路交界處 主要休閑娛樂場所飛越網路文化廣場 任港路44號 南通探險王國港閘區北大街1號(華強城對面)三鮮街(本土美食街)長江南路與紫琅路交叉口江海風情街工農北路99號(鴻運裝飾城對面)2013年,南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27.1億元,增長12.8%。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402.6億元,增長13.7%;農村消費品零售額524.5億元,增長10.3%。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消費品零售額1775.3億元,增長12.6%;住宿和餐飲業消費品零售額151.8億元,增長14.8%。
【對外經濟】
1984年南通外貿出口幾乎微不足道,90年代後出口扶搖直上,1984-1999年南通市年平均出口額為7.24億美元,2000-2008年南通市年平均出口額為53.4億美元,後9年南通市的年平均出口額為前14年的7.4倍。2008年南通市進出口總額達166.88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117.5億美元。現出口貿易已擴展到全世界9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商品結構基本實現了以初級產品出口為主到工業製成品出口為主的重大轉變。一些資金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出口產品已形成一定生產規模,增強了南通出口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推動了南通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升級優化。
2012年,南通進出口總值263.0億美元。 2013年,南通全年進出口總值298.1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13.4%,其中,出口總值212.8億美元,增長13.3%;進口總值85.4億美元,增長13.6%。2013年末與南通市建立進出口貿易關系的國家和地區196個,全市有進出口業績的企業4639家,增加6.5%。 1978年南通市年財政收入僅為5.5億元,1988年超過十億元(11.1億元),2003年超過百億元(117億元),2008年達到390.2億元。改革開放30年南通市年度財政收入翻了六番多,與地區生產總值同步呈幾何級數增長。
1978年南通市的年財政支出僅為1.6億元,基本只能維持公職人員的辦公及工資等基本支出,難有剩餘財力考慮社會和公共事業的發展。改革開放後,政府財政拮據的狀況有了根本性扭轉,年度財政支出持續出現高增長。 1993年全市財政支出首次超過10億元(10.86億元),2004年超過百億元(101.46億元),2008年南通市財政支出高達292.53億元。改革開放30年南通市年度財政支出翻了七番多。
2012年,南通財政總收入1055.9億元,其中各項稅收567.8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19.7億元,其中,營業稅增長56.5%,增值稅下降0.1%。全年財政總支出937.6億元。
2013年,財政總收入1216.7億元,比2012年增長15.2%,其中,各項稅收653.7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85.9億元,其中,營業稅增長12.6%,增值稅增長8.3%。全年財政總支出1060.7億元,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576.4億元。 2013年,南通市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485.88億元,增長15.8%,稅收佔比82.3%。財政收入的總量、增幅、稅佔比在江蘇省分別處於第4、第5、第4位。 1983年地市行政機構改革至八十年代末期,農民經濟收入逐步提高,一部分初步富裕起來的農民翻建了住房蓋起了簡陋的樓房,農民建房呈現緩慢增長的態勢,人均建築面積由1983年的17㎡增加至1990年的23㎡。 進入九十年代後,各級政府進一步重視村鎮建設工作,更加註重小城鎮建設和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十年中共建新房(樓房)1078.83萬㎡,共計投資45.48億。其中僅1997年就建新房191.77萬㎡,投資8.09億元。農村人均建築面積由1990年的23㎡增加至2000年的32.34㎡,農民的居住條件有了很大改善。
「十五」期間,南通切實抓緊了小城鎮的規劃,重點搞好10個全國重點鎮和24個省重點中心鎮的規劃,在規劃指導下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行綜合開發,走集中統一建設的路子。「十五」期間,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起好步開好頭。城鎮數量逐步減少,城鎮規模趨向合理。全力推進區域供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迅速提高,有60個建制鎮建成區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強化農村建築市場管理,加強鄉鎮建設(管)服務站所建設。
2013年,南通年市區(含通州區)新增綠地780.1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42.2%;日供水能力達到160萬立方米,水質綜合指標合格率100%;市區燃氣普及率、用水普及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全年市區新增路燈、景觀燈24180盞,城市道路亮燈率達到99%。 (圖冊圖片來源 )
2006年10月15日至22日,江蘇省第十六屆運動會在江蘇南通舉行。
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上,全市有10名健兒參加了7個項目的比賽,獲得了4金1銀1銅,共6枚獎牌。
2012年,南通籍運動員在世界比賽中獲5個世界冠軍,在倫敦奧運會,南通籍運動員獲獎牌3枚,其中金牌2枚;倫敦殘奧會,南通籍運動員獲得銀牌1枚。 中國遠古傳說中的五帝時代,蘇中(蘇北)境內的部落經常與中原各部落爭戰,世居淮、沂地區的東夷部落曾為中原部落所敗,為避戰亂,東夷部落不得不進行遷移,古青墩人就是其中的一個分支,他們是南通最早的先民,也是最早的移民,他們在南通這塊大地最早播下了北方文化的種子,並烙下了北方文化的印記。
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滅邢(海安西部,如皋西北部當年屬邢國地),北霸中原,「封其民江淮間」。公元前506年,吳楚交戰,吳破鄭城(湖北江陵縣東北),鄖國遺民在吳國發動下參加了復國斗爭。不久楚敗吳,鄖民隨吳軍東撤,後安置於海安縣立發鄉一帶。前473年,越滅吳,都城北遷琅琊(今山東膠南縣境),大舉向北移民。漢初,東甌王舉國徙江淮間。幾次移民都有一部分散落到海陵(時稱海陽今天泰州市)一帶,他們將吳越文化帶到了這里,形成了一種南方文化北上的趨勢。
晉時戰亂,北方人口大舉南遷,至東晉,南朝三百年間陸續遷至長江下游,其時海陵一帶移民人口猛增幾十倍,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在這里相遇。
約六朝梁元帝時(552年),長江口出現的壺豆洲(又名胡逗洲)便有流人煮鹽為業,這些流人大抵指流放犯人也有無業遊民,主要來自江南常州(今常州、武進、宜興、無錫、錫山、江陰一帶),這些人基本上保留了吳越文化的特性。隋時胡逗洲屬海陵,唐玄宗時因軍事上的需要,狼山成為浙江西道節度使管轄下的一個軍事據點,胡逗洲成了浙江西道常州的轄地。唐末軍閥割據,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姚氏家族三代(姚存制、姚廷、姚彥洪)統治胡逗洲(其時稱靜海)、東布州達半個世紀之久,其軍隊和家屬有萬人之多,多為吳興人,其時南方文化佔了統治地位。
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周師克淮南,取南唐長江以北地區,升靜海都鎮為靜海軍,屬揚州,不久改為通州,設靜海、海門二縣,由於靜海島與大陸漲接並改屬海陵郡管轄,靜海人與如皋等地的居民交往日漸頻繁,同時又有大量的海陵人來往於兩地之間或定居。至元初,北方又有犯人流放到通州,南方文化的影響似乎逐漸減弱。但元末張士誠起兵江南,明永樂初燕兵之亂,使大批江南居民移居如皋。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時期,不少江南商賈和手工業者紛紛來如皋安家落戶。
由東布洲形成的海門島,當初亦為流放犯人之地,流人亦來自常州一帶,由於隔了130多年才與靜海縣漲接而造成的文化隔離,使海門人始終保持了吳文化的特色。至明初,一部分擁戴過張士誠的江南士民,被懲罰性地強迫遷移到呂四港一帶。他們於常熟白茹港集結,渡江來到呂四,這就是民間所說的「白茹抽丁」,他們同樣保留了江南文化的風土人情。至18世紀初,崇明人陳朝玉(1688一1761)率妻來到海門,沿江岸墾殖,並帶動了大批崇明人遷來江北。他們辛勤墾殖,使沿江新墾地漸成村落。其時海門境內一萬多人,崇明人近三千人,以後200年間不斷有崇明人遷至海門。至近代紡織工業的形成和興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安徽、浙江、廣東、上海、鎮江等地工商戶和其他人至南通定居、經商和進行文化交流。南方文化的影響幾乎一直延續著。
南方文化對南通的影響較大,南通方言中,說吳方言的人最多,南通京劇屬於南派京劇,老百姓普遍供奉「觀世音菩薩」。北方人往往把南通人看作是江南人,而南方人則常常把南通人視為北方人(江北人),這一錯位恰恰顯示了南通作為南北過渡地帶的文化特徵,南北文化兼而有之———南風北韻。 通劇:通劇是南通地方戲曲劇種。原為僮子戲,它源於上僮子。所謂「僮子」即民間職業巫師,發源於楚越的「以舞降神」的巫覡與當地的方言、文化、風俗、民情交融,同化逐漸形成了有鮮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古巫覡的另一個分支——南通僮子。建國後,僮子摒棄其祭神驅鬼的迷信內容,利用其說唱形式,演現代劇,推陳出新,逐步改造成為通劇在編導、表演、音樂、舞美等方面都有提高。現在南通僮子不僅被列為專門課題重點研究,而且越來越引起國內外學者的注重和興趣。
南通侗子會:從前,南通郊鄉每年秋熟登場之後,總要舉行「侗子會」,又叫「圩塘會」,由圩塘中德高望重的老者主持,選定在月中望日,邀請侗子演戲,藉助「天燈」,尋求歡愉。建國後,「侗子會」風俗不復存在,侗子也轉為通劇藝人。
海安花鼓:流行於400年前時嘉靖年間的江淮大地。經過海安一代又一代民文工作者的幾經挖掘,幾經整理,不斷揉進時代精神,刻意進行藝術創新,1978年以《迎春花鼓》為題參加江蘇歌舞會演,1987年以《花鼓情》為題晉京獻藝,1998年又以《迎春》為題參加江蘇群文會演,融進江蘇《漁籃花鼓》、《淮揚花鼓》、《泰興花鼓》之特色,以320名女舞演員之陣容,再度編排成廣場舞蹈,編入首者國慶50周年聯歡晚會第一板塊「賀神州普天同慶」。
海門山歌:主要流傳於海門地區以及啟東和通州部分地區,與江南吳歌一脈相承,是吳歌伸向蘇北的一個分支。1955年發展成舞台劇。海門山歌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即興山歌,多為農民在勞動中或勞動之餘隨口編唱的山歌,歌詞有四句、六句或八句之分,內容大都反映勞動生活和男女愛情;另一類是敘事山歌,歌詞長達數十句或數百句,有完整的故事情節,生動的人物形象和豐富的思想感情。民間音樂《海門山歌》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南通的西部及北部地區:海安縣、如皋市以及如東縣的大部分地區的方言——屬於江淮官話通泰片/泰如片,又可分為兩種小方言片:如東東部地區的如東口音和其他地區的如海口音兩種,可以分別稱為如東話和如海話。
南通城周邊地區:港閘區、崇川區西北部及通州區中西部的方言——南通話,南通話是毗陵片吳語向江淮官話通泰片/泰如話的過渡方言。
南通的東南部地區:崇川區的東南部、通州區西南部、海門市南部、啟東市南部、如東縣東南部和通州區的東部沿海地區的方言——沙地話(崇明話、海門話、也叫啟海話),屬於吳語。
南通的東部地區:通州區東部、海門市的北部、啟東市的北部的方言——通東話呂四分支和東社分支——通東話(亦可叫古常州語,或稱江北話),屬於吳語。
通州城周邊地區:通州區的中部方言——金沙話,屬於吳語。
如東話是如海話向通東話的過渡口音、南通話是是古吳語區向江淮官話的過渡區、金沙話是通東話向南通話的過渡區。
如東話和如海話互通、金沙話和南通話可交流、南通話和(除金沙話外的)其它方言很難交流、金沙話和(除南通話外的)其它方言很難交流,通東話及沙地話和其它方言很難交流,如東話和如海話(除互通外)和其它方言很難交流。 燈節:舊歷正月十三日「上燈」,十八日「落燈」,這六天謂之燈節。燈節期間,南通城裡城外,有好多廟宇裝燈。十五、十六兩夜,有好多店家在店門口放煙火,看的人也不少。自正月初一起,十字街一帶,有許多賣燈的。,賣的是馬燈、獅子燈、兔兒燈、蝦蟆燈、走馬燈、球燈等等,都是以蔑為骨,以彩色紙糊的,至遲賣到十五、十六日結束。民間所掛的神子,有人家正月十八落,也有二月初一日落。
二月二:農歷二月初二,有家家帶女兒之俗,諺雲:「二月二,家家人家帶女兒,不帶女兒是窮鬼兒,女兒不來要爛腿兒,女婿不許她家來是肉龜兒。」殷富之家帶女兒要辦起豐盛的家宴,即使是家境窘迫的娘家,也得象徵性地小酌一番,沒有親生女兒的還得請「乾女」。此俗沿襲至今。
元宵節:亦稱上元節,俗稱正月半。南通舊時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有「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之說,並有「上燈圓子落燈面」之舉。
元宵鑼鼓:舊時民俗公約,日常敲鑼視為報警,故兒童平時不得敲鑼戲弄,但到春節期間則可盡興玩耍,天黑亦無防,尤其正月燈節期間,更不受時間限制了。每到元宵節,城內東大街小關帝廟(在南通電影院附近,今已建為證券大樓),自發舉行鑼鼓比賽。昔日元宵節那一浪高一浪的鑼鼓聲,震撼著通城的夜空,全城充滿對新—年希望的激昂的氣氛,是小伢兒和大人們最快活的節日。
「放燒火」:南通民間「放燒火」的風俗,起源於遠古人們對火和火神的崇拜。遠一點的可以翻翻《詩經》:「去其螟塍,及其蟊賊,無害我田雅。田祖有神,重畀炎火。」說的就是鄉野阡陌農夫手執火把驅蟲趕獸,護衛田禾的情形。近一點的可以看看我們的老前輩、清道光初南通詩人李琪的《崇川竹枝詞》:「山村好是晚風初,燒火連天錦不如,但祝麻蟲能照盡,歸來沽酒膾池魚。」詩後原註:「元夕放燒火,謂之照麻蟲。」這首民歌體的小詩告訴我們,當年南通民間 「放燒火」的場面十分宏大壯觀,連城裡的紅男綠女、騷人墨客都要趕去爭看熱鬧。「放燒火」的時間有多種說法,俗諺有雲:「三十夜子送百蟲,一送永無蹤」,農人們回憶的日子有正月半、正月十八、二月二、二月十三、二月十九等等。形式大致相似。2003年,央視和南通市政府聯合組織拍攝《正大綜藝》欄目《節日繽紛》把它搬上熒屏,讓更多的人了解南通,了解這一奇俗。 市花:菊花是南通市的市花,每年秋天,文峰公園、人民公園都要舉行菊花展覽。
市樹:廣玉蘭是南通市的市樹,廣玉蘭屬木蘭科,又名荷花玉蘭,洋玉蘭。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米,樹冠卵狀圓錐形。小枝和芽均有銹色柔毛。葉革質,長橢圓形,長10-20厘米,表面有光澤,背面有銹色柔毛,邊緣微反卷。花白色,花的直徑達20-30厘米,花通常6瓣,有時多為9瓣,花大如荷花,故又名荷花玉蘭,芳香。花期5-7月。種子外皮紅色,9-10月果熟。廣玉蘭樹姿雄偉壯麗,葉厚光亮,花大芳香,為城鎮綠化的重要觀賞樹種。

10. 江西鄱陽的經濟現在怎麼樣我只要確切的數據,比如人均收入是多少網路覆蓋率情況

基本內容
鄱陽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總面積4215公里。全人口約近150萬(其中農業人口110萬), 鄱陽縣是江西省面積第二大縣,人口最多縣,縣政府所在地為鄱陽鎮。著名的鄱陽湖即在此。鄱陽縣1957年更名為波陽縣,2003年12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改回鄱陽縣。著名的鄱陽湖即在此,鄱陽也因此有了中國湖城的美譽。鄱陽縣1957年更名為波陽縣,2003年12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改回鄱陽縣。境內東北依山,西南瀕湖,自東北向西南傾斜,依次形成低山、丘陵、湖區、平原兼有多地貌地形,屬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6.9℃-17.7℃,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達274天。

全縣轄14個鎮、15個鄉:鄱陽鎮、田畈街鎮、謝家灘鎮、石門街鎮、四十里街鎮、油墩街鎮、金盤嶺鎮、高家嶺鎮、凰崗鎮、雙港鎮、古縣渡鎮、饒豐鎮、樂豐鎮、饒埠鎮、侯家崗鄉、蓮花山鄉、響水灘鄉、梘田街鄉、柘港鄉、鴉鵲湖鄉、銀寶湖鄉、游城鄉、珠湖

鄉、白沙洲鄉、團林鄉、昌洲鄉、三廟前鄉、蓮湖鄉、蘆田鄉。共有32個居委會、495個行政村。縣政府駐鄱陽鎮。

境內東北依山,西南瀕湖,自東北向西南傾斜,依次形成低山、丘陵、湖區、平原兼有多地貌地形,其中低山丘陵佔全縣總面積的45%。西部屬鄱陽湖平原,北部贛、皖省界低山綿延,中部及東南為廣袤的低丘崗地。水域面積948.7平方千米,佔全縣國土面積的22.5%,其中鄱陽湖約有313平方千米水域在該縣范圍內。昌江、樂安河分別自縣東、南入境,西至鄱陽鎮匯合成饒河;漳田河、潼津河斜貫境北,西向匯入鄱陽湖;濱田、游城2水南入昌江。有軍民、濱田等大、中、小型水庫359座。屬亞熱帶地區,天氣溫順,年均勻氣溫16.9℃-17.7℃,年降水量1608毫米,無霜期長達274天。

全國商品糧、棉基地縣,油料出產百強縣,水產量居全省第一。有金、銀、鉛、鋅、煤碳、螢石等礦產資源。農業主產水稻、棉花、油菜,兼產芝麻、花生、籽瓜。水產豐碩,特產銀魚、珍珠。產業有機械、造船、化肥、水泥、電力、紡織、陶瓷、煤炭、釀酒、食物等廠礦。名產脫胎漆器。有珠湖銀魚、東湖鯽魚、鄱湖鱖魚以及藜蒿、春不老菜等特產。

杭瑞高速公路九景段、濟廣高速公路景鷹段,即將開通的昌德高速公路在鄱陽與上述高速公路形成環城高速公路網,209省道縱橫交錯貫串縣內。昌江、潼津河、樂安河、西河四大水系和鄱陽湖與黃金水道長江貫通,鄱陽港是江西省六大港口之一。永福寺塔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勝古跡有芝山、東湖、蓮山漢墓群、鄱陽湖長山島、內珠湖瓢里山、東湖十景等。

編輯本段鄱陽概況
鄱陽縣古稱番(pO)邑,饒州,漢時更名鄱陽縣,素有「魚米之鄉」、「富饒之州」、「銀鄱陽」的美譽。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因縣而得名,鄱陽縣地處全國第一大水湖鄱陽湖東岸,昌(南昌)九(九江)景(景德鎮)鷹(鷹潭)腹地。東達景德鎮市,西瀕鄱陽湖與九江市都昌縣、彭澤縣及南昌新建縣交界,北接安徽東至縣直達安慶,南鄰樂平市、余干縣、萬年縣,直通南昌、上饒、鷹潭。全縣東西寬71.8公里,南北長90.2公里,國土總面積4215平方公里。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全境以丘陵、平原、水面為主,其中耕地114萬多畝,山地234.1萬畝,水面141萬畝,湖灘草洲27.81萬畝,概稱「四山二水二分田,二分草洲和庄園」。

編輯本段鄱陽風貌——歷史悠久、人文蔚起
鄱陽縣於公元前221年建縣,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長沙王吳芮、晉太尉陶侃(也即陶淵明曾祖父)為世人稱道。陶母訓子,開教育先河,其教育方法惠及後人。唐「大

歷十大才子」吉中孚飲譽江南。羈金15年的「蘇武第二」洪皓,堅貞不渝,精忠報國。洪邁著《容齋隨筆》,被毛澤東隨身攜帶四十春秋。工詩善詞的南宋詞人姜夔,開音樂先河。南宋節烈丞相江萬里在芝山止水池以身殉國,一直激勵後世。中國科學院院士石屏等專家學者學有所成,聲名遠播。歷史名人顏真卿、范仲淹、等都在鄱陽留下千古佳話。 鄱陽贛劇是鄱陽湖畔一朵文化奇葩,被周恩來總理稱贊為「美、秀、嬌、甜」,不僅唱遍饒河兩岸,大江南北,而且遠征江浙等地,久演不衰,鄱陽贛劇團也因此多次受到國家表彰,由鄱陽贛劇團承演的新編贛劇《詹天佑》催人淚激人奮進,已獲中國文華新劇目獎。

編輯本段鄱陽風貌——資源豐富、物產眾多
鄱陽得鄱陽湖滋潤,飽汲天地之精瑞。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山林綿亘,江湖密布,234萬畝山地鬱郁蔥蔥,141萬畝水域流金淌銀。鄱陽縣擁有鄱陽湖捕撈面積111萬畝,內陸可養水面30萬畝,可漁低窪農田34萬畝,是全國第二大水產縣,是全國水產百強縣、重點縣。鄱陽有悠久的漁業生產歷史,有浩大的漁業生產隊伍,魚類品種繁多,水產資源極為豐富,尤其以珠湖銀魚,鄱陽湖蝦蟹,鄱陽湖水生植物藜蒿、白蓮等享譽全國。

鄱陽有耕地面積110萬畝,山地面積234萬畝,特色農業發展迅猛,是我國糧、棉、油、豬重點生產區。近年來,鄱陽縣借倡導環保春風,揚優成勢,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產業

,並按照農業產業化的要求作好農業工作,基本實現了「縣有主導產業,鄉有經濟強項,村有骨幹品種,戶有主營項目。」湖濱地區養殖甲魚、銀魚、鱖魚、青蝦、河蟹等。山區種植黑芝麻、百合、煙葉、蓮子、蔬菜、葯材、板栗。全縣突出抓好「二水」(水產、水禽)「一葯」(中葯材),水禽畜禽及牛羊工程已具規模效益。全縣還有瑩石礦儲量70萬噸,花崗石存量1億方,瓷土、石灰、煤、金、鎢等礦產具有較高開采價值,是一座待人開發的寶庫。

編輯本段鄱陽風貌——風光旖旎、名跡眾多
鄱陽縣有曾產靈芝的芝山,有晉文學家郭璞尖五峰,有范仲淹稱為的「小海南」——湖中鳥島瓢里山,有朱元璋大戰陳友諒的遺址——巍峰峭壁的獅子疊嶂、雲霧繚繞的避暑勝地蓮花山。蓮花山風景區內既有豐富的森林植被,各種天然名貴樹種保存完好,又有全國大二型水庫——軍民水庫,此地居民皆為典江南民居造型,依山傍水,真可謂是山清水秀,好一個世外桃源。 鄱陽縣擁有鄱陽湖較大的水面,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鶴越冬地,聚集了世界上98%的濕地候鳥種類,是世界重要保護濕地。豐水期,湖上「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湖面浩浩盪盪,滾滾東去;枯水期,草洲遼闊,芳草萋萋,蘆花飛舞,候鳥出沒期間,或聞鵝嘶鳴,或觀鶴舞白。盪舟碧波,可觀鄱最湖日落日勝古跡眾多,有宋朝年間的永福寺塔,有江萬里率全家投河以身殉國的止水亭,有陶侃衣冠冢,有古老的文廟,有可與西湖媲美的十景東湖,有全省最大的蓮山古漢墓群等。

編輯本段鄱陽風貌——區位獨特、交通便利
鄱陽地處「昌九景」金三角腹地,它西接廬山,北望黃山,東依三清山,南靠龍虎山,是環鄱陽湖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鄱陽湖畔正在建設中的區域中心城市。在東部開放和西部開發中,具有重要的承接和中轉作用,周邊輻射十餘縣市近千萬人口,市場空間,充滿無限生機。鄱陽縣史有「舟車四達」、「百貨歸墟」之美譽。縣城距景德鎮、九江機場、南昌昌北機場分別為半小時、1小時、2小時車程,一小時經濟圈已基本形成。境內樂安河、西河、潼津河、昌江經鄱陽湖直通長江,鄱陽港是江

西省重要港口,千噸貨輪可直達長江。「兩高一鐵」(景婺衢鐵路)建成後,鄱陽將進入江浙滬4小時經濟圈。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鄱陽縣科學規劃,認真按照全面開發東湖,快速建設「城北」,有序改造「老城」的總體思路。加大市場化運作力度,創新城市經營理論,通過招商引資,城市經營廣開渠聚集資金,促進城鄉良性互動,進一步突出擴大就業空間、擴大人居空間、擴大親水空間、擴大旅遊休閑空間這四條「主線」,進行城市建設和發展。充分依託縣城山水環繞、依山襟湖、古跡留痕的優勢,構建「一湖(東湖)二帶(饒河景觀帶、中心大道影觀帶)、三環(一環路、二環路、三環路)、四區(城北區、城東區、老城區、風景區)」,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縣城主幹道美化亮化,引資建設了饒州大道、鄱陽商貿市場、饒州小商貿市場、建材大市場等,逐步建成「水陸交通便捷,集居人口眾多,水鄉韻味濃郁,工貿旅遊發達,片區功能齊全」的生態水城。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鄱陽縣總面積4215平方千米。全人口約近160萬(其中農業人口110萬),毗鄰皖南。鄱陽縣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型。氣候溫和,全年平均氣溫17.60度;日照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時數達2000小時以上,日照百分率為40%以上;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608毫米;四季分明,無霜期達274天。山脈為黃山余支,縣域經地勢自東北向西南逐漸傾欹,低山、丘陵、湖區平原兼有。擁有234萬畝山地經濟、野生、珍貴樹和113萬畝寬的水域,其中30萬畝優質可養水面。是江西省面積第二大縣、人口最多縣。縣政府所在地為鄱陽鎮。

鄱陽縣位於江西省的東北部,鄱陽湖的東岸,北與彭澤縣和安徽省東至縣交界;南同餘干、萬年接壤;東於景德鎮、樂平市為鄰;西北同都昌縣山水相連。

水域面積948.7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22.5%,其中鄱陽湖約有313平方公里水域在該縣范圍內,境內大小河流225條,總長2070公里,大、中、小型水庫359座,總庫容6.5億立方米,水資源非常豐富;

縣境內東北高為低山,向西南方向漸變為丘陵和湖區平原,東西寬71.8公里,南北長90.2公里,總面積為4215平方公里。

全縣土地總面積達4215平方公里,其中低山丘陵佔全縣總面積的45%。耕地總面積108.02萬畝,其中水田81.74萬畝,旱地26.28萬畝,山地面積234萬畝;林地面積14萬余公頃,覆蓋率達29%。

鄱陽縣屬典型的中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數達2098小時,平均氣溫在16.9℃-17.7℃,1-2月為最冷天氣,月平均氣溫為4℃-5℃,極冷最低溫度日為零下8℃,7-8月份平均氣溫高達28.8℃-30℃,一年中極端最高溫度為39.9℃。年平均降雨量1300-1700毫米,4-6月為集中雨季佔全年降水量50%以上, 7-9月為台風雨季帶,全年無霜期274天,太陽輻射數為115千卡/平方厘米。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鄱陽縣2010年GDP達到80.5億,增長率達15.7%鄱陽得鄱陽湖。滋潤,飽汲天地之精瑞。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山林綿亘,江湖密布,234萬畝山地鬱郁蔥蔥,141萬畝水域流金淌銀。鄱陽縣擁有鄱陽湖捕撈面積111萬畝,內陸可養水面30萬畝,可漁低窪農田34萬畝,是全國第二大水產縣,是全國水產百強縣、重點縣。鄱陽有悠久的漁業生產歷史,有浩大的漁業生產隊伍,魚類品種繁多,水產資源極為豐富,尤其以珠湖銀

魚、鄱陽湖蝦蟹、鄱陽湖水生植物藜蒿、白蓮等享譽全國。

鄱陽有耕地面積110萬畝,山地面積34萬畝,特色農業發展迅猛,是我國糧、棉、油、豬重點生產區。近年來,鄱陽縣借倡導環保春風,揚優成勢,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產業,並按照農業產業化的要求作好農業工作,基本實現了「縣有主導產業,鄉有經濟強項,村有骨幹品種,戶有主營項目。」湖濱地區養殖甲魚、銀魚、鱖魚、青蝦、河蟹等。山區種植黑芝麻、百合、煙葉、蓮子、蔬菜、葯材、板栗。全縣突出抓好「二水」(水產、水禽)「一葯」(中葯材),水禽畜禽及牛羊工程已具規模效益。全縣還有瑩石礦儲量70萬噸,花崗石存量1億方,瓷土、石灰、煤、金、鎢等礦產具有較高開采價值,是一座待人開發的寶庫。

編輯本段地方特色
四季時魚
鄱陽自古「稻飯魚羹」,是江南有名的「魚米之鄉」。地處鄱陽湖濱,魚是除稻之外的主食之一,長此以往,食有所擇,燴有所究,於是有「春鯰、夏鯉、秋鱖、冬鯿」四季時魚之分。

春鯰:鯰者,粘也。鯰魚有涎遍布全身,腥滑粘膩,所以有此雅名。做為底層魚類,喜性葷食,常棲深水污泥之中。入秋則蟄伏泥淖,春時非常活躍,進食日增,體膘時長。魚的味在其脂肪,這時候的鯰魚,鰭刺皆被厚厚的黃油包裹,食後讓人加倍感到肥美鮮香。據《本草綱目》說, 鯰有和脾養血之功,春食鯰魚,不僅鮮美無比,更使人精力倍增。

夏鯉:鯉為廣食性魚類。長期以來,鯉為吉祥的象徵,"鯉魚跳龍門",使鯉在人們眼中有著升騰的隱喻,年節婚慶,紅白喜事,都喜歡以鯉魚入席。然而,鯉魚味道真正鮮美,唯有夏季。這種魚仲春產卵,消耗較大。只有隨著水溫上升,食物增多,因為產卵而消瘦的鯉魚,才會漸漸變得背圓體豐,肉脂明顯增多,味道愈顯鮮美。

秋鱖:在一些地區,因為唐人張志和"桃花流水鱖魚肥"的詩而有了歧誤,認為鱖魚是春時的寵食。而積累幾千年食魚歷史的鄱陽人,根據魚的生長習性斷言,此魚秋天吃食是最佳季節。鱖在農歷三、四月產卵,是嗜葷魚類,隨著它的長大,食慾也逐日增大,憑著它的闊嘴堅齶和一個特殊的胃囊,饕餐不息,吞食不已,魚膘也逐日增厚,肉質鮮嫩,皮緊若麵筋,味美如子雞。當然,鱖魚是四時佳魚,而這個季節食用尤為上乘。

冬鯿:鯿魚的正名叫魴。「魴者,腹內有肪也。」《詩經》說:「豈其食魚,必河之魴。」此魚為中水魚群,農歷四、五月產卵,入秋後喜在河港深潭集群越冬,因而並沒有進人冬休狀態,不像別的魚,冬休後食慾減少,體膘下降。所以有漁俚說:「入冬之魴,美如牛羊」。冬鯿,依然是其肪如凝,肉嫩味美。加上這種魚有調胃氣,利五臟,去胃風、消谷的功效,非常有益於人體在冬天的養護。

鄱陽三鮮
四季時魚為大多數人所知,鄱陽三鮮的稱謂很多人不大清楚。不過把這三種魚說出,人們也就不感到生疏了,這就是銀魚、鰻鱺和鱭(即鳳尾魚)。

銀魚:古稱膾殘魚,又名白小。唐代大詩人杜甫曾有《白小》詩說:「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魚。細微沾水族,風俗當園蔬。人肆銀花亂,傾箱雪片虛。生成猶拾卵,盡其義何如。」這詩寫得很概括,很形象。這種魚小而剔透,潔白晶瑩,纖柔圓嫩,渾體透明。雖然,銀魚並非鄱陽特有,但鄱陽銀魚名揚遐邇,獨享盛名。說鄱陽銀魚之所以獨特,主要是品質上乘,體長6厘米左右,農歷九月出水,它與其它銀魚品種「面條」和「銹花針」不同。鄱陽銀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綉花針」肥度不夠,干癟味淡;「面條」肉老筋硬,入口不適。當然這里所指的鄱陽銀魚,實際上是鄱陽珠湖銀魚。珠湖為內湖,水肥草豐,餌料生物極為豐富,加上極少污染,水溫正常,是銀魚最理想的繁殖場。所以,珠湖銀魚是鄱陽湖銀魚的上品。銀魚是極富鈣質的魚類,營養學家將它列為長壽食品,它的「補肺清金、滋陰補虛」的功效,成為水中珍品。

鰻鱺:又稱白鱔,簡稱鰻,洄遊性魚類。此魚在秋季游入深海產卵,幼魚變態後,進入淡水生長。形狀如蛇,肉鬣連尾,無鱗有舌,大者長數尺。肉嫩如豆腐,味美似河豚,為葷食屬性魚類。營養豐富,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尼克酸含量較高,有補虛羸、怯風濕、治虛勞骨蒸、風濕痹痛等功效。

鱭:俗名鳳尾、刨花魚,是名貴的經濟魚類,食用歷史悠久,知名度高,倍受美食家青睞,曾有這樣的詩句稱贊它:「聳肩下驚雷,腮紅新出水。尾似薑桂椒,半熟香浮鼻。河豚愧有毒,江鱸漸寡味。」正是如此,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才有這樣的詩:「還有江南風物否,桃花流水鱭魚肥。」這種魚無論是煎是炸或作魚鮮,都令人舔唇咋舌,贊不絕口。

鄱陽三鮮除鰻鱺稍稍稀疏之外,銀魚和鳳尾都是鄱陽大宗出口的特產。

獨特蟲魚
蟲魚學名暇虎魚,亦稱春魚,端午節前後才有;體長約15-20毫米,通體晶瑩,散有黑點。蟲魚是世界上體長最小的魚種,「小魚一斤千頭」。所以唐代有人這樣記述:「魚大如針,易以為醬也。」蟲魚生長在有岩洞的水中,春汛時,隨水至洞產卵,初夏長成復出。有詩這樣描寫它的生長習性:「牛湖洞口水痕平,飛雲洞里蟲魚生。傾筐莫待日停午,翠釜烹米味自清。」對於這種小魚,古人一直看重。南宋范成大說:「肉白而豐,味似蝦而松美。」鄱陽人以它為待客珍品,或佐以炒蛋,炒春不老腌菜,炒辣椒以及作羹、或為面的底湯,無不鮮美。由於這種魚在初夏才有,本縣均以它焙或曬干食用。蟲魚「和中益氣,令人喜悅」,為縣內一大特產。

少刺黃頰
黃頰魚古稱鯊,俗稱黃牙頭,又名黃刺魚、黃骨魚。青黃色,腹部淡黃,頭大扁平,全身無鱗,胸鰭的後上方與腹鰭的前上方有硬棘,棘後緣有鋸齒。黃頰魚白天棲於江河湖水的底層,夜晚則浮在水面,食性較廣。此魚以肉質細嫩無軟刺而著稱。用本縣特產春不老腌菜相煮,味道尤美。此魚祛風、醒酒、消水腫、利小便,益胃和五臟。

肥裙甲魚
中華鱉,團魚、腳魚,因背有甲,故名甲魚。鄱陽多湖塘河汊,此魚尤多。相傳,宋孝宗年間,鄱陽人洪邁在朝為官,一次宮筵,孝宗問及洪邁家鄉有何特產,洪邁回答:「沙地馬蹄鱉,雪天牛尾狸。」從此這兩種動物都成為本縣特產。鱉營養豐富,肉質鮮美,有滋陰壯陽,軟堅散結之功效,深得人們喜愛。

東湖黑鯽
鯽魚古稱鮒魚,屬鯉科。東湖水草叢生,有各種微生物和藻類植物,極宜鯽魚生長。此湖所產鯽魚因此而個大體肥,鱗呈黑色而著名。大者1.5千克,小者0.5千克,肉嫩味鮮,格外清香。如清燉食之,口感尤佳,綿長而略帶甜味。此魚健脾利濕,溫中下氣、下乳汁,是四時皆宜的魚類。

鮮嫩蝦仁
蝦仁,又稱蝦米,有干鮮兩種,是鄱陽湖大鮮蝦去殼擠制而成。干蝦仁柔韌鮮美,色澤粉紅,是本縣歷朝貢品。鮮蝦仁白嫩微紅,鮮嫩爽口,一度成為酒樓賓館的主要佳餚用料。

上等珍珠
鄱陽在唐朝貞觀年間便有人采擷珍珠。本縣中部的珠湖,便因歷史盛產天然珍珠而得名。此地所產蚌珠粒大色艷,光澤照人,多為貢品。建國後,本縣各地廣泛開展人工培殖,不僅產量大增,而且質優珠美,深受青睞。

廟前白蓮
白蓮,又稱家蓮,主產於鄱陽三廟前。白蓮是人工栽培的水生植物,開白花,藕細實多,蓮果殼薄仁大,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和各種維生素。廟前白蓮,栽培歷史悠久,不但栽培面積多、產量高,而且以質量上乘與廣昌白蓮齊名。產品曾遠銷港澳、東南亞和日本、美國。

蓮湖瓜子
鄱陽種植瓜子的歷史悠久,早在南宋時,有鄱陽人洪皓帶來西瓜種子回鄉種植。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培育,鄱陽瓜子以殼薄肉厚味香而享譽省內外。鄱陽瓜子產地較多,以蓮湖為著名:片張中等,平正無紋,色黑光滑,仁粒飽滿,甘香可口。

橫溪大豆
橫溪為鄱陽縣拓港鄉所屬,這一帶所產大豆以顆粒大、色澤好、出漿多、味鮮美而聞名遠近,稱之為「溪豆」。據傳,溪豆始於東晉後期南北朝時,一千多年經久不衰。自清代起開始銷往上海、祁門等地。近年來種植面積有所擴大。

清塘蓮藕
鄱陽縣凰崗鎮太陽埠鄉清塘村,有塘因盛產蓮藕而著名。此塘之藕既不要種植,又不用施肥,所以藕實,根莖肥大,潔白如玉,嫩甜香脆,如同水果。當地廣為流傳諺語說:「清塘藕、贛州梨,彼此難分高和低。」

鄱陽「春不老」
「春不老」為鄱陽名菜,僅產於東湖四岸及上土湖的西門、高門一帶,也就是在鄱陽鎮舊城周邊生長,出城數里則變為芥。「春不老」雖為芥菜的一種,但生在鄱陽鎮卻與芥菜有了很大差異。其色如墨,葉片較芥為小,且肉質緊密,有茸毛,葉莖肥大如菘(白菜),呈羽狀或不整齊羽狀分裂。葉片辛香濃烈,八、九月種,初春收割。製成齏,本地稱之為「春不老腌菜」;有蒸曬為霉乾菜,稱之為「春不老鹽菜」。或漚肉、或煮黃頰魚、或作羹、或獨炒,香脆爽口,健脾開胃,回味綿長。

藜蒿
藜蒿學名白蒿,菊科多年生野草,古代稱之為蘩。明代李時珍說:「白蒿處處有之,有水陸二種,陸生辛味重,不及水生者鮮美爾。」 藜蒿惟鄱陽湖13點高程的濕地才為正宗。以藜蒿嫩莖炒食,為時尚佳餚。鄱陽濕地面積大,野生藜蒿產量大。

脫胎漆器
鄱陽髹漆工藝傳承久遠,到明清時日漸顯著。1914年,張席珍老先生,仿景德鎮瓷器帽筒,製作出黑退光脫胎漆器帽筒一對,被湖北客商買走。次年,這對帽筒送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參展,獲四等褒獎。此後,鄱陽髹漆工藝更上一層樓,不但製作出不少器具出口創匯,而且先後兩次承製了北京人民大會堂江西廳的全部脫胎漆器。 鄱陽脫胎漆產品有300多種,花色達2000多件,曾遠銷港、澳、東南亞、日本、歐洲和北美,是我國髹漆工藝品的重要產地。

驛前漁鉤
鄱陽是淡水魚的重要產地,漁具生產工藝先進,其中用鐵絲製作的漁鉤,至今仍是鄱陽縣的獨特產品。相傳,這種手工技藝是在一百多年前從湖北大冶傳入並繼承下來的。驛前魚鉤向以鋼火適度,鉤刃鋒利,價格低廉著稱。 近年來,除生產捕撈天然魚的漁鉤之外,還研製出適合休閑垂釣的系列玩具漁鉤,受到世界各國垂釣者的青睞。

饒州漁卡
饒州漁卡,揚名國內。這種用毛竹椏削製成的漁具,品種眾多,工藝精緻,對保護魚類資源和發展漁業生產,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相傳,漁卡是姜太公發明的,直鉤釣直魚,說的就是漁卡。漁卡削成後,如同竹針,捕撈時彎成弓形,套上蘆葦製成的筒筒,插上魚餌,才能發揮它的作用。

漁卡雖冠饒州,實際上卻是鄱陽鎮管驛前村的重要特產。

饒河戲
宋朝以南戲為基礎,經過元、明兩個朝代,饒河(鄱陽)人在南戲和弋陽腔的基礎上經過改造發展,變一唱眾和、鑼鼓伴奏、以板擊節的高腔,與亂彈、徽劇、秦腔、崑曲等皮黃聲腔溶融揉合,形成了唱腔豐富、劇目眾多,鄉土氣息濃郁的饒河戲。因此,鄱陽被文化部授予國家級「戲劇之鄉」的稱號。

閱讀全文

與光澤人均gd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