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考慮外貿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只考慮凈出口額,而不考慮進口的
有的學者在進口產品與國內產品完全可替代的假設下,得出進口對經濟只起負貢獻作用的結論;而在進口產品與國內產品完全不可替代假設下,假定進口全用於中間投入,把進口產品佔全部中間投入的比重作為進口對GDP的貢獻。這種計算方法既缺少理論上的支持,也過於簡單,沒有考慮各種進口產品在生產過程中與國內產品的各種聯系及其對增加值的影響。
判斷外貿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必須把外貿產品放到整個國民經濟系統中來考察,根據各種外貿產品在生產過程中與國內產品的聯系和作用,來分析其對經濟的影響,所以,順理成章的就是利用投入產出模型和相應的分析方法。出口產品和進口產品對經濟系統有著不同的作用,應分別予以考慮。在出口方面,出口產品是最終產品的一部分,從需求方面拉動經濟。通過嚴格的數學公式推導,可以計算由出口拉動的總產出,根據總產出與增加值的關系即可計算由出口拉動產生的增加值以及出口對經濟的貢獻和出口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進口方面,進口作為初始投入的一部分,從供給方面推動經濟。在定義了供給系數以後,通過嚴格的數學公式推導,可以計算由進口推動的總投入;根據總投入與增加值的關系,可以計算由進口推動產生的增加值以及進口對經濟的貢獻和進口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❷ 外貿對經濟增長是「負貢獻」嗎
有人據此認為,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為負,說明外貿拖了GDP增長的後腿,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負的。對這種觀點,有必要加以分析和澄清。
我們先來看看凈出口負貢獻率的含義是什麼。按照經濟學理論,從總需求角度,一國的GDP可以分解為總投資、總消費和凈出口三個部分,凈出口是指出口額與進口額之差,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凈出口增量/GDP增量×100%。因此,凈出口指標以及凈出口貢獻率,表示的是外貿對GDP的統計貢獻度。凈出口貢獻率是負數,表明外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在減弱,但並不表明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起了負的拉動作用。
假設一種極端的情況,一國採取閉關鎖國政策,沒有對外貿易,那麼,外貿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就等於零,不會產生負作用。再假設一國開展了對外貿易,但進口額和出口額相等,凈出口為零,這能說明該國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等於零嗎?顯然不能。即使凈出口是負的,也不能說明外貿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是負的。多年來,美國存在巨額貿易逆差,凈出口當然是負的,難道可以說外貿發展拖累了美國經濟嗎?事實上,美國利用國際貿易,從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進口本國已經喪失競爭力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和資源產品,為本國產業升級、占據產業高端提供了條件;價廉質優的進口產品,降低了本國的通貨膨脹率;等等。可見,美國從外貿中獲得了巨大經濟利益,美國長期貿易逆差並沒有吃虧。國際貿易發展的基礎是國際分工。國際貿易發展了,貿易參與國可以本國的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分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出口貿易的增長,能夠帶動一國經濟增長,增加社會財富,創造就業,增加居民收入。
發展開放型經濟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引擎,而對外貿易在開放型經濟中起著基礎性、關鍵性作用。我國對外貿易已經發展到出口和進口並重的新階段。「凈出口負貢獻」的觀點掩蓋了進口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巨大作用。進口對一國的經濟增長至少具有以下幾方面作用:第一,進口貿易可以緩解供給約束,從而促進經濟增長。一國的產品生產會涉及多種生產要素的投入,通過進口國內短缺的原材料、能源、關鍵設備等要素,可以緩解國內短缺要素約束,彌補國內生產要素供給缺口。第二,進口貿易可以創造有效需求,從而促進經濟增長。進口國外的商品尤其是進口國外的新產品,會培育國內消費者對該種商品的需求,當需求擴大到一定規模時,就會刺激國內企業生產該種商品、形成新的產業。第三,進口貿易可以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從而促進經濟增長。通過進口,可以獲得更為先進的技術設備等,進一步提高生產力。第四,通過進口獲得技術,可以節省研發時間和資源,加速本國技術進步,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❸ 中國2019年gdp總量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 年我國國內生產總 值達 99.09 萬億元,比上年增長 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70,467 億元,同 比增長 3.1%;第二產業增加值 386,165 億元,同比增長 5.7%;第三產業增加值 534,233 億元,同比增長 6.9%。
❹ 中國2019年進出口貿易總額30萬億佔gdp多少
2019年我國gdp是99.0865萬億元。30萬的進出口總額,占當年gdp的大約30.27%。
❺ 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已穩居全球第一位了嗎
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穩居第一位。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在壓力挑戰下實現平穩開局,居民消費持續旺盛,投資增速平穩回升,凸顯出強大的國內市場在經濟運行中的作用和意義。中國大市場潛力加速釋放,不僅為中國經濟發展增添底氣,也將在中國和世界進一步加深融合過程中為全球經濟帶來更多紅利。
消費已成為中國經濟的主引擎。今年第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5.1%,消費需求繼續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
一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790億元,同比增長8.3%。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系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家詹姆斯·勞倫斯森評價說,中國零售業「蓬勃發展表現突出」。
強勁內需產生積極外溢效應。美國經濟學家戴維·戈德曼注意到,今年年初,中國幾乎所有的亞洲貿易夥伴都增加了對中國的出口。這一勢頭還在延續,4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2.51萬億元,增長6.5%,其中進口1.21萬億元,增長10.3%。
除商品消費外,旅遊、休閑、餐飲、文化、體育等服務消費也亮點紛呈。一季度,在全部居民最終消費支出中,服務消費佔比為47.7%,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在這樣的關鍵年份,國際社會期待從兩會中讀懂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的內在邏輯,從中國理念、中國智慧中探尋破解時代難題的信心與啟示。
當前,全球經濟承壓下行。世界銀行認為,世界經濟或將從2019年開始踏入一段低增長、高系統性風險里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在近期下調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新的一年,發展問題無疑仍是世界普遍關注的熱點。
面對穩中有變的挑戰,2018年的中國經濟交出了一份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成績單。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9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6%,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中居首位。
中國的經濟數據引發外媒普遍關注,他們認為,中國經濟走勢平穩,內需和創新驅動持續增長,發展後勁十足,對世界的積極影響仍在增加。
「中國已經成為創新型經濟大國,高科技製造業保持高速發展。」希臘《新聞報》援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稱,中國躋身世界上最具創新性的前20個經濟體之列。
創新在中國發展的引領作用增強,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數字消費、電子商務、現代化供應鏈、互聯網金融等新技術相互融合,有效帶動了平台經濟、共享經濟、智能經濟發展。
中國經濟正在由高速增長階段穩步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發展的質量持續改善。《聯合早報》稱,雖然外部環境復雜嚴峻,但中國經濟難得地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產業結構持續升級,需求結構調整優化。「轉型調整期的中國,舊的產能正在退出,新的產能在不斷形成,讓市場看到曙光。」路透社的報道稱。
義大利「投資今天」網站稱,中國經濟釋放出的積極信號是,服務和消費正在經濟增長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電子通信、互聯網、醫葯等領域的企業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更加關注可持續的長期發展,中國經濟充滿新機遇。
聯合國近日發布的《2019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指出,中國全領域的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將對亞太地區的經濟增長、進出口貿易和財富增加發揮積極作用。
過去一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持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希臘《新聞報》認為,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為世界經濟提供了強勁動力。
❻ 2019年推動經濟增長最大的引擎是
消費仍然是引領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動力。從需求結構看,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實施,國內消費保持平穩增長,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1%,拉動經濟增長3.8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自2015年以來一直保持在50%以上,對促進經濟穩定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中國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一方面表現為實物消費里升級類商品增長速度加快,另一方面服務消費保持比較快的增長。與投資拉動型經濟不同,消費拉動型經濟更具發展潛力。消費對於經濟最突出的貢獻在於激活了產業端。不僅如此,消費還能引入競爭機制,助力產業結構調整。
一方面,隨著科技水平與互聯網飛速發展,再加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大眾消費觀念和模式不斷更新和升級。傳統的消費需求結構面臨重大挑戰。在消費端的壓力下,供給端不得不加速科技更新,發展出以消費需求為主的生產方式。
另一方面,消費強化價格機制。在消費需求的變化下,市場通過價格的引導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價格機制能夠向生產者傳遞出市場中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力度,同時也向生產者傳遞著生產該類產品所需要的成本。
從根本上來講,消費拉動經濟的路徑還是通過擴大消費需求—經濟增長(GDP增長)—擴大消費需求,但消費拉動的經濟增長其發展模式更為主動。
其一,消費拉動型經濟是以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消費水平為導向,這符合經濟發展的初衷,更具內生發展動力。
其二,消費需求對產業結構的升級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於政策效力,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居民對於新消費需求的願望迫使企業更為積極地處理過剩產能,這無疑完善了市場的淘汰機制。
其三,消費需求提升對社會發展的意義是全方位的,消費不僅對產業提出了高要求,對生產者、從業者以及服務提供者也都提出了要求,這意味著社會的教育、創新、保障都需同步跟進,而這些都是經濟發展的要素之一。
「足不出戶、網購天下」。網購早已成為我國居民消費的主要方式。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經濟正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❼ 什麼是外貿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
外貿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必須把外貿產品放到整個國民經濟系統中來考察,根據版各種外貿產品在生權產過程中與國內產品的聯系和作用,來分析其對經濟的影響,所以,順理成章的就是利用投入產出模型和相應的分析方法。出口產品和進口產品對經濟系統有著不同的作用,應分別予以考慮。在出口方面,出口產品是最終產品的一部分,從需求方面拉動經濟。通過嚴格的數學公式推導,可以計算由出口拉動的總產出,根據總產出與增加值的關系即可計算由出口拉動產生的增加值以及出口對經濟的貢獻和出口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進口方面,進口作為初始投入的一部分,從供給方面推動經濟。在定義了供給系數以後,通過嚴格的數學公式推導,可以計算由進口推動的總投入;根據總投入與增加值的關系,可以計算由進口推動產生的增加值以及進口對經濟的貢獻和進口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❽ 求解 外貿貢獻率 怎麼計算
gdp是一國在一年內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用支出法進行核算時,使用公式Y=C+I+G+(X-M)。y即gdp,國民收入。c為消費, 為投資,G為政府購買,X是出口,M是進口,(X-M)就是凈出口。
(2)分別計算gdp、消費、凈出口等的變動率,根據上式,變動率加總仍然滿足上式,再用上式右邊的例如消費的變動率除以左邊的GDP變動率,可以得到消費對於GDP的貢獻率。其他的一樣求
參考資料:sername
pengfld | 2010-12-04
❾ 消費,凈出口對 GDP貢獻率怎麼計算
(1)gdp是一國在一年內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用支出法進行核算時,使用公式Y=C+I+G+(回X-M)。答y即gdp,國民收入。c為消費,I為投資,G為政府購買,X是出口,M是進口,(X-M)就是凈出口。
(2)分別計算gdp、消費、凈出口等的變動率,根據上式,變動率加總仍然滿足上式,再用上式右邊的例如消費的變動率除以左邊的GDP變動率,可以得到消費對於GDP的貢獻率。其他的一樣求
❿ 出口對gdp的貢獻率為負 什麼意思
實質指凈出口對GDP貢獻率為負,指凈出口為負數,進口大於出口,處於貿易逆專差地位。
屬按照經濟學理論,從總需求角度,一國的GDP可以分解為總投資、總消費和凈出口三個部分,凈出口是指出口額與進口額之差,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凈出口增量/GDP增量×100%。因此,凈出口指標以及凈出口貢獻率,表示的是外貿對GDP的統計貢獻度。凈出口貢獻率是負數,表明外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在減弱,但並不表明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起了負的拉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