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6年人均gdpgdp多少美元
2016年.中國經濟總量應當有14.5萬億美元了。2018年達到18萬億美元,剛好超過米國。再大膽預專測一屬下,到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達到23萬億美元也是可以預期的。所以估計到2022年,中國經濟總量就可以達到28萬億美元,人均2萬美元。真正成為准發達國
『貳』 2016年中國人均GDP多少,要權威的
2017年1月2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
2016年中國GDP為744127億元,人均GDP為55412元,換算美元為8866美元,世界排名為69位,
其實人均GDP沒啥意義,小國,人口少的國家和地區,有幾個大企業一平均,人均GDP就上去了,許多非洲和南美小國都比中國的人均GDP高,難道說這些國家和地區比中國發達?生活水平比中國還高?如果中國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那中國必須是一個28萬億美元的經濟體,那是不可想像的,到時候還是有很多小國比中國的人均GDP高,人均GDP只能表示人均經濟規模,本身沒有意義,人均GDP必須與PPP,也就是購買力平價結合起來,才能比較客觀的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單講人均GDP或者只論PPP都是不科學的!
『叄』 2016年人均GDP是多少
2016GDP74萬億除以14億人均5萬多塊錢了
『肆』 上海的人均gdp被蘇州超過了嗎
2007年上海人均GDP達8594美元,同時期蘇州人均GDP為5596美元。上海官方說法是上海人內均GDP為中國城市之首。
蘇州容的GDP演算法不同,超過上海的數字是蘇州戶籍人口人均GDP,2007年為12500美元,沒有把所有常住人口算進去。還有蘇州工業園區人均GDP達36000美元,接近新加坡,這數字也是很虛的。。。
上海是按照常住人口計算並公布人均GDP,常住人口是指居住上海半年以上的人口,這是國際上通用的演算法。如果按常住上海1年以上的人口計算,那麼2007年上海人均GDP是8949美元。
把外地人的貢獻全部平均給戶籍人口,這種數字是無意義的。GDP數字高的同時,收入不高。
『伍』 為什麼蘇州的人均GDP那麼高而人均年收入卻那麼低
因為蘇州和浙江不同,蘇州的GDP都是靠外來的工廠,法人都是台灣人或者外國人。員工大多都是外地人。所以GDP都是給外國人台灣人賺走了,工資也都是發給外地人的
本地人一般都是靠拆遷拿地租賺錢,少數本地人上班,工資也都不高 ,尤其是蘇州市區。
相對說,張家港和常熟、太倉、吳江外企相對崑山、市區較少,本地人做生意的較多,人均收入就比蘇州市區好。
『陸』 2015-2016年蘇州GDP排名最新,蘇州GDP增長率是多少
江蘇GDP含金量的具體數值,尚未被測算出來,但有一個數據,是含金量不斷提高的表現,根據夏心旻的表述,2015年,消費成了「三駕馬車」的主動力,江蘇的產業結構由「二三一」變為「三二一」,服務業佔GDP比重已經達到48.6%。一旦三產比重超過二產,經濟結構會發生質的飛躍。江蘇服務業提升以後,對先進製造業有促進作用,如生產性服務業會帶動製造業發展,提升「微笑曲線」兩端。此外,生活性服務業的檔次和質量也會進一步提升,如健康、文化服務業將直接提升百姓生活質量。
長期以來,江蘇的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名要低於江蘇的人均GDP排名,2015年,江蘇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國列第五,而人均GDP在全國居第四位,在全國僅次於京津滬三市,在大陸省區排第一位。而在2015年全年,全省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為8.7%,沒有達到全國8.9%的平均增速,而同年GDP增速卻高出全國GDP平均增速1.6個百分點。
『柒』 2016年中國全國人均gdp是多少
2016年中國全國人均GDP8865.999美元,按人民幣人均55412.49375元,排全球第69位。
『捌』 蘇州地區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2016年一季度,蘇州城鎮常住居民收入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人均可支配收入16060元,同比增長7.9%,比去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891元,同比增長7.0%。
『玖』 蘇州人均GDP和世界哪個國家相當
由於2011年的數據還沒完全出來,這里用2010年的數據說明一下,並預估一下2011年的。
2010年,蘇州市人均GDP為87292元,按當時匯率算約合1.22萬美元,和當時的拉脫維亞(東歐國家)差不多,拉脫維亞也是1.22萬美元。
2011年,蘇州市人均GDP預計能達到104000元,以目前匯率算約合1.64萬美元,和愛沙尼亞(東歐國家)差不多。
此外,新加坡人均GDP高達5萬美元,韓國也有2.37萬美元,沒辦法,咱們人多。
『拾』 蘇州市的人均GDP是多少
中華工商時報4月11日報道據長三角統計快報顯示,2004年長江三角洲地區16城市GDP總值達到28775億元,人均GDP(按戶籍人口計算)35147元,按現行匯率折算約為4247美元。根據世界銀行的發展報告,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被認為是現代化的門檻,也是我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要標志。
2004年長三角地區人均GDP達到35147元,比2003年增加了5914元。從江浙滬三個板塊看,上海穩坐老大位置,人均GDP達到55306元,比上年增加8589元;浙江7市人均GDP31363元,比上年增加5164元;江蘇8市為31042元,比上年增加5542元。江浙差距正逐步縮小。分城市看,人均GDP蘇州位居榜首,達到57992元,上海退居次席,無錫以52825元排第3位。杭州(39174元)、寧波(38858元)名列4、5位。16個城市中有9個城市人均GDP超過30000元。
人均財力,江蘇不敵浙江。2004年長三角16城市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420億元,比上年凈增447億元。人均財力方面,按戶籍人口計算,2004年長三角地區人均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955元,比上年增加532元。從江浙完成情況看,浙江總量明顯好於江蘇,江蘇增量快於浙江。江蘇8市實現人均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898元,比上年增加370元;浙江7市實現人均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904元,比上年增加257元。從16個城市人均情況看,上海、蘇州、杭州分列前3位。
人均消費性支出,江蘇落後2004年,長三角16城市居民家庭的消費支出呈穩步上升態勢,但各城市在消費水平及增長幅度上存在較大差異。16個城市人均消費性支出均值接近萬元,達到9685元。消費支出最高的為台州市,人均達13052元,消費支出超過萬元的還有上海、寧波、杭州、嘉興、紹興和舟山6市。受收入影響,江蘇多數城市的人均消費支出低於浙江。
據統計人員分析,人均GDP江蘇處於領先位置,而收入卻落後於浙江,主要是由於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十運會場館的建設拉動了全省GDP走高,但由於去年物價上漲幅度高,民營企業不如周邊地區發達,江蘇人的收入水平和浙滬還是拉開了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