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人均gdp與農村人口比率的關系分析

人均gdp與農村人口比率的關系分析

發布時間:2021-03-01 08:44:01

A. 到底什麼叫人均gdp,這個統計有何意義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它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人均GDP的意義:

一、除資源國以外的絕大多數工業化國家,人均GDP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定國家社會的發展水平和發展程度。一方面,就中日比較而論,人均GDP雖不能正確反映中日兩國綜合國力,但確實表明日本在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和人口壽命以及環境和生態建設等方面的發展水平要高於中國,尤其是日本城鄉發展的相對均衡以及農村農業基本上「水旱無憂」的抗災能力與抗災水平,更是讓中國望塵莫及。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農村農業的滯後發展恰恰拖了我國人均GDP的後腿,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最終也深刻影響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以閻教授提出的2009年人均GDP排名前八位的盧森堡等經濟體為例,盡管它們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能與排在第137位的印度相比,但是就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指標而言,盧森堡等國家的社會發展水平及其城鄉均衡發展程度卻是印度所不可企及的。
二、人均GDP本身具有社會公平和平等的含義。人均GDP雖然不能直接等同於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構成了一國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質基礎,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參照指標。事實上,強調人均GDP的國家,一般也比較注重提高本國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會公平程度。人均GDP觀念及其人均GDP狀況直接決定和影響著一個國家在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社會建設方面的投入取向、投入能力與投入水平。
三、人均GDP與工業化進程和社會穩定,具有一定內在聯系。據亨廷頓分析,在一定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與社會安定、社會和諧成正比。發展理論也把人均1000-3000美元認定為工業化起飛階段,4000-6000美元為工業化中期。工業化起飛後,相對於傳統社會,社會不安定因素增加,尤其在人均GDP達到4000-6000美元時,一些現代化進程中國家往往進入高危階段。但人均GDP一旦達到6000-8000美元,尤其在8000美元以後,除阿根廷以外,基本都進入一種新的社會穩定狀態。閻文提到人均GDP在3萬美元以上的法國和義大利似乎並不比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36個國家更穩定,顯然混淆了國家基本政治穩定與領導更換政府更迭之間的巨大差別。不論左派還是右派,只要不抱偏見,應該承認,包括西歐國家在內的這種民主政治條件下的某些不穩定表現,與轉型社會民主化進程中的社會不穩定,存在本質不同。

B. 中國人均收入佔GDP比例到底為多少

隨著中國這幾年的發展,「某些人」口中的這個收入比例從8%、11%、一直上升到了最近的22%,增速不可謂不迅猛。而(8%、11%、22%)這三個數字,這些年也無數次的出現在經濟領域的話題之中,被各路豪傑引用,成為了批判當局只會做蛋糕、不會分蛋糕的鐵證,也引得無數國人心中郁悶,甚至怒發沖冠。這其中就包括曾經初入網路的Ismaire,也不禁為自己的悲慘處境黯然神傷。。。
但本人有個毛病就是多疑,東西看得多了,問題和疑惑也就多了。對這幾個數字開始心生疑問。。。因為似乎明顯和身邊的例子不符,經過一番查證,對「中國人均收入佔GDP比例」這個問題,就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今天在這里隨便說一說:
如果簡單地說,人均收入佔GDP確實有一個大致的比例:市場經濟國家一般是40%-50%之間。而不是某些人口中的100%。
這個比例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比例高一些,低的就少一些。以發達國家的美國為例,美國2011年人口普查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美國家庭中位收入為50054美元。那麼就算美國每個家庭平均為2個人(很難再少了),人均收入大概是25000美元,和美國人均50000美元的GDP相比較,佔GDP比例為50%。也大概符合這個比例。
那麼回過頭來看中國,2011年中國的人均GDP為5432美元,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http://www.gov.cn/gzdt/2012-01/20/content_2050056.htm):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23979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稅後);2011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977元。而中國截至2011年,城鎮化比例已經超過50%,保守估計城鎮和農村人口比例也是基本持平。則中國的人均收入約為(21810+6977)除以2,為14393元,約為2281美元。佔GDP比例為41%。這個數字,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但也基本符合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
說到這里各路精英先別急著拍磚頭,這里需要強調的是:人均收入和人均在崗工資是不一樣的的,在崗工資要明顯高於人均收入。道理很簡單:一個國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工作,西方有的家庭夫妻只有一個人上班,還有老年人、失業者、未成年的孩子。這些人沒有工作的人,會拉低平均數。而有的地區,在崗工資可以達到、甚至超過人均GDP的100%。
人均收入絕不等於人均GDP,也不等同於在崗平均工資。三者的關系應該是:人均GDP≥在崗平均工資,在崗平均工資>人均收入。
雖然有人故意混淆其中的差別,但即便以常識分析:一個國家產生的財富,也不可能100%轉化為國民收入,其中還要有相當比例進行再生產、科研、基礎建設、軍事開支等等。。。而每個國家公布的在崗工資和家庭年收入,則往往能更精確的反映出各個國家的收入水平。

C. 人口和人均gdp的關系

在社會整體財富增加有限的情況下,人口增長率的增加會攤薄人均GDP水平。隨著更多的勞動人口進入勞動力市場,會使GDP增長有顯著增加,從而帶動人均GDP水平提升。整個發展曲線呈V型或U型。

D. 人均收入與人均gdp是怎樣的比例關系

兩者比例關系說明了兩個反應生活水平狀況的標准之間的差距。

以上述的深圳為例,人均收入和人均GDP的比例為1:6.33.說明人均實際收入反應的生活水平遠沒有達到人均GDP反應的生活水平程度。主要原因資源不能公平、平等、有效的配置。人們沒有享受到經濟迅速發展的紅利。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gdp)= 總產出(即GDP總額,社會產品和服務的產出總額)/總人口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通常為一年)實現的生產總值與所屬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的比值(當前流動人口成為全國或地區經濟貢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決不能忽視,故用戶籍人口作為比較指標是不科學的)。

(4)人均gdp與農村人口比率的關系分析擴展閱讀: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住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簡稱GNP)。一個國家常住機構單位從事生產活動所創造的增加值(國內生產總值)在初次分配過程中主要分配給這個國家的常住機構單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等形式分配給該國的非常住機構單位。

同時,國外生產單位所創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等形式分配給該國的常住機構單位。從而產生了國民生產總值概念,它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勞動報酬和財產收入減去支付給國外的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

參考資料: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網路

E. 如何運用數據分析區域人口密度與經濟發展水平(人均GDP)的關系

用Origin75吧,專門處理數據關系的,一次二次的關系都很方便解決。我本科的時候一直用這個。

F. 人均GDP怎麼計算

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

G. GDP和人口到底有什麼關系GDP越高,人口越多,還是GDP越多,人口越少啊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關系

GDP增長率和人口有一定的關系,美國的3億人,他們的GDP增長率平均為3%,中國人口10億多,平均接近10%,還有印度也是,日本二戰後發展高峰時也很高的增長,不過現在也降得和他們人口差不多的比率了。

H. 研究gdp與人口之間的關系可不可以用線性回歸分析法

當然可以了,這是最常用的方法。(南心網 SPSS回歸分析)

I. 人均GDP與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什麼關系

人均和人均收入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指標。

人均GDP是反映按人口計算的全社會新創造的價值,從分配的角度來說,它包括國家收入(也就是各項稅收)、企業收入(也就是企業利潤以及固定資產折舊)和勞動者收入,因此人均GDP的概念要大於人均收入,也就是說,個人收入(包括城市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只是GDP中的一個構成要素。

舉例說明:

2014年,中國人均GDP排名最高的是克拉瑪依、鄂爾多斯、阿拉善三個資源型城市,人均GDP分別為22萬元、20萬元、19萬元,大大高於深圳的15.5萬元。

其中,克拉瑪依產石油,鄂爾多斯產煤炭,阿拉善產煤炭。

克拉瑪依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3萬元,鄂爾多斯不到4萬元,阿拉善不到3萬元,均低於深圳。

一個地方的GDP=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查看等式發現,人均GDP和人均勞動者報酬,兩者並不具有一致性。因為還有「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三個變數。

人均GDP與人均收入不一致或者嚴重背離,說明經濟的循環效率低。

(9)人均gdp與農村人口比率的關系分析擴展閱讀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常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指標。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但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74412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長6.1%。

國家統計局2018年1月5日發布公告,經最終核實,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總量為743585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5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與初步核算數一致。

2017年中國GDP總量為827122億元,首次登上80萬億元的門檻;GDP同比增長6.9%,增速較2016年提高0.2個百分點。這是自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首次加速。

J. 人口會對GDP總量產生影響嗎

人口會對GDP總量產生影響。
首先看
人口紅利對經濟增長、結構的影響能反映人口會對GDP總量產生影響
人口因素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學者們做了許多研究,基本共識是人口老化會降低經濟增長的潛力。從1981年到2011年的30年時間內,中國的人口因素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是正向的。從工資的角度來看,因為當時中國的勞動人口越來越多,勞動供給的充足使得中國的工資增長速度遠遠低於名義GDP的增長率,工資的增長也低於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率。這樣,中國的出口產品就非常便宜,不斷提升了中國出口的競爭力,帶動了經濟的增長。但是,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已經從2011年開始下降,勞動力供給不足導致工資增長超過勞動生產率,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就必然下降,經濟增長因此下滑。
關於人口因素對經濟增長潛力的影響機制,也可以從人均產出的角度來看。我們都知道,經濟增長率由人均產出(人均GDP)的增長和人口增長兩個因素構成。而全國的人均產出等於勞動年齡人口的人均產出率與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的乘積。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撫養率上升,勞動年齡人口與總人口的比率就必然下降,因而導致全國人均產出的下降。撫養率上升伴隨著經濟增長率下降的這個關系,也被計量經濟學的國際實證研究所證實。
人口結構對經濟結構的影響
我們再看看人口結構變化對經濟結構的影響。
我們用了一個可計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分兩種情景進行模擬。基準情景是今後10年內人口結構不發生變化, 第二種情景是今後10年內人口結構按我們的預測發生變化。比較這兩種情景下的中國的消費、投資、出口和進口,就知道經濟結構是如何變化的。
研究發現,人口結構的變化,會導致經濟結構的幾個方向性的變化。第一個就是消費比基準情景要高,第二是投資比基準情景要低,第三是出口比基準情景要低,第四是進口要比基準更高。
出口的變化是最容易解釋的,為什麼?因為中國勞動人口下降以後,中國勞動力的工資就增長很快,工資快速增長會使中國的出口競爭力下降。
為什麼又會出現消費上升的趨勢呢?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老齡化。分析一個老人的消費收入的比例,你會發現事實上老人基本不「掙錢」。他(她)雖然每個月都有收入,但收入的主要部分是養老金和子女贍養費,屬於社會收入的二次分配,不是一次分配意義上的收入。從國民經濟賬戶的角度來講,老人基本沒有「創造」收入,老人的角色是消費者。因此,老人的真實消費率(消費與老人從生產所得收入之比)是非常高的,或者說老人的真實儲蓄率(=100%-消費/生產所得收入)是十分低的。
由於老人的真實儲蓄率很低 (或真實消費率很高),所以老人占人口的比重越大,整個國家的消費率就越高。
如果消費率變高,GDP的其他組成部分所佔的比率就要萎縮。比如,投資佔GDP的比重就會下降。投資比重下降的一個具體原因也與老齡化有關,即勞動人口的下降意味著對住宅地產需求的減速,而住宅需求的減速就會降低投資的增長。最後,由於消費的一部分是進口消費,所以消費率的提高也會促進進口的提升。
通過提高退休年齡、劃撥國有股份來彌補養老金缺口
如果測算養老金在今後38年當中(從現在到2050年之間)的變化,就會發現有兩個因素將導致很大的養老金收支的缺口:一是轉軌成本。所謂轉軌成本,就是在從以前的現收現付體制轉變為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部分基金積累制過程中,統籌賬戶由於部分繳費分流到個人賬戶,但仍要繼續向養老金領取者中的老人和中人支付所承諾的退休金而出現的融資缺口。二是由於撫養率提高,導致繳費人口與領取養老金人口之比下降,從而導致的養老金收支缺口。我們的研究發現,在今後38年中的前半段,養老金的收支缺口主要來自轉軌成本;而在後半段,收支缺口的更主要原因是老齡化。現在約3個勞動年齡的人繳納養老金來養活一個老人,而到2050年就是約一個人勞動年齡的人的養老金繳費供養一個老人,所以要保持目前所承諾的35%的養老金的替代率,肯定會出現很大的缺口。我們估算,在目前的養老金政策不變、沒有其他資產注入養老金體系的情況下,今後38年累計的養老金收支缺口的現值(用名義GDP增長率作為折現率)可以達到75%的GDP。

閱讀全文

與人均gdp與農村人口比率的關系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