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近十年GDP數據
英國是資本主義,民主主義和世界現代化社會的發源地,它促進了世界的工業化,經濟化,城市化和軍事化。 17世紀中期,英國的兩次內戰推翻了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從此在世界首次出現,它也漸漸改變了世界的格局,它使世界更現代化,更文明化,蒸汽機和物理的出現,使得全世界人民擁有了現代化,快捷化,文明化的工具.還有我們中國人生活中最常用的自行單車也是英國人發明。 雖然英國是世界上最晚進入封建時代的國家之一,封建時代的初期在世界上是領先的,而在漫長的歲月里,封建思想,封建禮教,封建政治和制度已十分閉塞,人民生活水平得不提高,思想的落後,貧富兩極分化嚴重,土地兼並愈演愈烈,英國人民需要一種平等,開放,民主,自由的制度來解放他們,這就是資本主義.18世紀末與19世紀初,英國兩次的工業革命,使得封建殘余完全滅亡,工業化和城市化使國家富強,使得英國殘剩的貧困人口過上了好日子,經濟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僅次於中國.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環球經濟實體。擴張是資本主義的實質之一。通過工業改革後的英國,生產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為了實現: 1)開辟歐洲以外的貿易點,可外銷商品,加大資本迴流; 2)尋找歐洲以外的新陸地,以方便采購生產商品的原始材料,和 能源,可降低成本,謀取資本利益最大化。 等原因,英國開始了海外殖民。 但是,兩次世界大戰極大的削弱了英國的實力,英國損失極其慘重,德國,日本,義大利的入侵使英國欠美國許多債務,並動搖了大英帝國這所殖民大廈,兩次世界大戰後,絕大多數殖民地紛紛獨立,1997年中國政府也通過談判(1984中英聯合聲明)收復了香港. 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由於各方面實力的下降,經濟地位日趨下滑:二戰結束後,美國,蘇聯實力越過英國;60年代後,日本經濟實力超過英國;90年代,韓國汽車生產量超過英國.英國的軍力也大幅度下降,兩次世界大戰使得英國海軍折損竟然過半,已喪失做海洋帝國,和控制世界廣大殖民領地的能力. 它的綜合國力,近兩年也有所回升,僅次於美國,為世界第二強國.英國在世界上影響力極強,英聯邦組織有54個成員國,它們大多看好英國,支持英國政見.英國經過兩次世界大戰,早已是美國最親密的同盟國,兩國文化同源,交往密切.而且兩國軍事合作也十分好,朝鮮戰爭,科索沃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是典範.目前,由於美國大量援助英國,英國也由於自己的努力,抵制住了法國,德國,日本的經濟入侵,也一直在工業七國中位居第二位,雖經濟地位緩慢下降,但因自身是資本主義的發源地,工業力量雖無法趕超美國,但和法國,德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等國比仍比較強大. 在政府強力主導的創新戰略推動之下,10餘年來,英國在能源、生命科學、ict產業等幾大領域取得迅速突破,確立了全球優勢。「生命科學產業是一個英國式的成功故事,自從50年前在劍橋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之後,英國就一直處在世界生命科學的前沿。」英國首相布萊爾在2003年宣稱。2005年,這一產業的市場規模已達到850億美元,比布萊爾發話時猛漲了37.1%。 英國生命科學產業主要分為兩大領域:在具有傳統優勢的制葯業,有6.5萬名直接從業人員,並創造了25萬個相關就業機會;在基因、幹細胞、生物信息工程等新興研發領域,有480多家私人公司,24000名雇員。兩大領域實際上構成了一個上下游齊全的產業鏈。目前,英國生命科學產業以公司總數、進入市場和開發的產品數量以及豐富的管理經驗,在世界上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 英國是世界第二大新葯研發中心,英國自身也擁有葛蘭素-史克和阿斯特拉-捷立康(astrazeneca)等制葯巨頭。12家世界最大制葯商均在此有主要工廠或研發中心,全球制葯公司每年在英國的研發投入超過60億美元,世界上最暢銷的75種葯品中有15種是在英國開發的,包括美國輝瑞的著名產品「偉哥」(viagra)。據統計,英國葯品研發的投入產出率世界最高,平均每100萬美元的投入能催生16份研究報告,而美國為9.2份,日本為3.6份。 目前英國已經形成幾個規模巨大的生命科學產業帶。以倫敦為中心,牛津、劍橋為兩翼的地區是最大的綜合性研發中心,大約1/3的人類基因研究項目在劍橋的桑格研究院(sanger institute)進行;以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為中心,鄧迪、格拉斯哥為兩翼的地區是最大的農業生物技術研發和製造中心,並在克隆技術、幹細胞和癌症研究方面獨樹一幟;此外,肯特郡、約克郡和曼徹斯特的技術水平也很發達。 政府的長期支持,寬松的法律和完善的市場環境,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是英國生命科學產業持續高速增長的主要促進因素。 2003年3月,英國政府通過了克隆和幹細胞研究合法化的法律,為再生葯物的研究鋪平了道路。政府還不斷完善資金和市場管理政策,以保護知識產權和鼓勵企業研發。而倫敦也擁有歐洲最大的股票交易所,數量最多的生物技術財務分析師以及歐洲最具實力的風險投資組織,為從事生命科學的企業募集資金提供了良好的途徑。各地的地區發展局(rads)也為當地頂尖大學引入了新的風險投資。此外,始建於1990年代中期的歐洲醫葯鑒定局總部就在倫敦,也為英國的新葯開發及臨床實驗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英國在創新領域的一個重要貢獻,在於它首倡並推行了風靡全球的「創意產業(creative instry)」概念。1997年5月,剛剛上任的英國首相布萊爾成立了「創意產業特別工作小組」,首次提出將發展「創意產業」作為一種國家產業政策和戰略。歷時8年,英國創意產業平均年增長率達到6%,比英國整體經濟增長速度高出一倍多,相關從業人員超過200萬人,成為英國僱傭就業人口最多的產業。2003年,英國首相戰略小組指出,用就業和產出衡量,倫敦創意產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已經超過金融業。目前創意產業對英國gdp的貢獻率已達8%。 雖然國家創新戰略實施10餘年來取得巨大成效,英國經濟已基本實現從製造型向知識服務型的轉變,但是「英國式創新」依然面臨不少問題。 其一是全民研發投入佔gdp比例偏低。10年來,盡管英國政府在研發方面的投資年增長率達到7%,但由於企業投入不足,其全民研發投入佔gdp的比例在西方七國中居於倒數第二,僅比義大利好一點。據東南英格蘭發展局創新部負責人戴維德哈里斯介紹,英國的這一數字在2004年為1.9%。如果按照國際上「創新型國家」的標准,這一比例要達2%以上。為此,英國政府在《2004~2014科學與創新投入十年框架》中提出:政府對科學的總投入到2007~2008年財年增加到53.6億英鎊;全民研發總投入到2014年增加到225億英鎊(以2004年為基準);全民研發投資佔gdp的比重到2014年提高到2.5%。 其二是如何持續增強企業的創新競爭力。2005年初,英國設計協會主席喬治考克斯發布了其研究小組6個月考察的結果:在訪問的300家英國公司中,只有不到1/3在過去兩年中推出了新產品或服務。盡管英國的創新能力仍很強,但並不均衡。 其三雖創新行為和產品如何持續獲得公眾支持。要使創新對短期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的長期發展有益,國家的戰略與政策必須讓公眾充分參與創新的決策過程。這需要制度和組織上的更大創新作為保證。在此意義上,「創新型國家」的內涵也得到了更深入和廣泛的延展。 布萊爾改變了英國 他改變英國的還包括解決了持續數十年的北愛爾蘭和平,讓敵對雙方坐在一個屋子裡謀劃北愛爾蘭的未來;他改變了英國的政治版圖,分權運動政策的落實給蘇格蘭高度自治、給威爾士中度自治,不管是否埋下聯合王國分裂的「禍根」,英格蘭國家議會決定蘇格蘭、威爾士命運的歷史終結了。他同樣終結了英國的政治傳統,取消上院議員世襲制顛覆了歷史,推進了民主改革進程。 布萊爾在內政上頗多建樹,把市場化策略應用到教育和醫療改革中,提高了攸關民生的這兩大領域的效率,形成「政府投資增加與公共服務質量提高同步」的良性循環,以致以削減公共開支為傳統政綱的保守黨也不得不「蕭規曹隨」。 他領導的政府實現了保守黨的主張,把利率調整權從政府轉移給中央銀行,規定通貨膨脹率不能超過3%。對各類專業人士的高度信任,使得英國經濟在過去10年一直處於增長的良好態勢。 實行最低工資制,採取政府出資和企業聯合培訓失業人員技能的「新政」,靈活就業機制的強化,以及大力推動創意產業的發展,使得英國的失業率保持在4%以下,是歐洲面對全球化挑戰中應變能力最強、政策最成功的國家。
⑵ 英國GDP和英國人均gdp各是多少
英國人均GDP
1997........22781
1998........24383
1999........24998
2000........24542
2001........24286
2002........26541
2003........30470
2004........36019
2005.......37042
2006........39213
資料來源:IMF網站 單位:美元
英國GDP
2005英國2.192萬億美元
2007英國2.570萬億美元
⑶ 美國歷年人均GDP
美國歷年國內生產總值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00—1999
國內生產總值(英語:Gross Domestic Proct,縮寫:GDP)亦稱國內生產毛額或本地生產總值,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區域內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market value)。國內生產總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在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亦有相當重要性。它與國民生產總值不同之處在於,國內生產總值不將國與國之間的收入轉移計算在內,即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的是一個地區內生產的產品價值,而國民生產總值則計算一個地區實際獲得的生產性收入。再簡單的來說本地生產總值是屬地主義,GNP是屬人主義;舉例來說,無論台灣、香港、韓國、美國等廠商在中國大陸生產的最終財貨,都包括在中國大陸的本地生產總值內,此一數值亦包括移住勞工的薪資在內。
⑷ 英國人均GDP為什麼那麼高
英國高科技厲害,他不怎麼生產汽車,但是他搞賽車運動,賽車科技是汽車工業的源頭技術,英國航空機械 賽車頂尖技術都很發達,可以說英國和美國一樣占據了工業的最高端領域,小日本和德國只佔據中低端的民用領域 ,還有一點畢竟他是老牌殖民國家 很多國際貿易他都有做,他有占據很多國際商路的優勢,英國政府全世界人脈關系很廣很復雜的,畢竟積累了幾百年的國際貿易經驗,不是我們中國這新興國家可以比的,中國人多產值大,中國都做利潤低的生意,但是英國玩的都是高端 最賺錢的生意 還有跟在美國後面 靠打仗占據的壟斷資源資本巨大優勢,是無法想像的,中國人在外面是孫子得縮著頭,英國人在外面和美國人一樣都是爺,明白沒,落後國家誰要是不聽話他們的炸彈導彈就揍誰,明白了么,人家是地球的統治階層,咱是螞蟻階層,雖然總體力量沒咱大,但是人家統治方式經驗比咱先進100倍,中國人幫德國人日本人打工,德國人和日本人再幫美國人和英國人打工,咱的技術地位不如人家,英國人和美國人一樣只要造好了飛機導彈炸彈,就能免費用全世界的資源,人家不需要打工
⑸ 1991年英國人均GDP多少
19955美元
⑹ 英國的人均GDP達到了多少
2001年,中國GDP超過義大利,成為世界第六;2005年,中國GDP超過法國,成為世界第五;2006年,中國GDP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四;2007年,中國GDP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預計到2025年左右,中國GDP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⑺ 現在的英國人均GDP是多少
英國人均GDP:
39899美元 (2016年,國際匯率)
2017的數據還未出來
⑻ 英法德意的經濟實力對比和GDP、人均GDP資料
2010年四國人均GDP比較(美元):法國第18位,40591;德國第19位,40512;英國第21位,36298;義大利第22位,33828。
2010年四國GDP比較:德法英意分別為4到7名
2010年綜合國力排名:德國第三名,法國第五名,英國第八名,義大利第十名
2010年前幾位經濟體國家:1、美國146578億美元 2、中國58790.61億美元 3、日本 54607.30億美元 4、德國33115.99億美元 5、法國25795.21億美元 6、英國22508.32億美元 7、巴西20867.75億美元 8、義大利 20517.08億美元 9、印度16245.52億美元10、加拿大15743.93億美元 11、俄羅斯14647億美元 12、西班牙14086.77億美元 13、澳大利亞 12362.81億美元
經濟實力:德>英法》義大利
德國第一是無可厚非的,工業實力強勁,這一點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及二戰後就體現的非常明顯了。
⑼ 2017年世界平均人均gdp多少
2017年尚未結束,可運用2016年數值了解概況。
2016年全世界GDP(nominal),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資料,分別為752,780/755,435億美元。
2016年全世界人口,為7,466,964,280人。(2017年迄今日,約為757,596萬人)
因此,2016年世界平均人均,約為10,100美元。
但世界各國差異極大,如2016年人均最高的盧森堡,約為10萬3千美元。人均最低的蒲隆地共和國,人均約為300美元左右。
⑽ 從1997-2017英國人的經濟生活狀況怎麼樣
97年的金融危機是針對性的,就是有人在控制的,當時只發生在亞洲國家專,並且發生在七月以後,讓很多屬人都認為是中國回收香港的後果,現在回想起來非常明顯,是美國人在故意攪局;08年的金融危機就不同了,是因為美國人花全球的錢,花得太多,銀行無法承受而引發的,這次影響了全球,尤其是歐洲國家,以前我們出口衣服、玩具、鞋、皮包等給歐洲,現在這些廠幾乎全部都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