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GDP圖表(93年到07年的)權威部門發布的數據及來源
2000年到2007年
http://www.cnsphoto.com/CNSPhotoUse/PicLib/MidPic/08p/PhotoN/080221/080221112a_2.jpg
93年到07年的自己到國家統計局網站看
http://219.235.129.54/cx/index.jsp
選擇專指標查詢
最後在選擇制屬作統計圖
⑵ 中國2018年的國內GDP是多少
國家統計局2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90萬億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經濟總量達到13.6萬億美元。根據2018年末中國大陸人口數139538萬人計算,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
經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中國GDP同比增速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並且按總量看,這是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大關,經濟總量穩居全球第二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GDP增速的放緩也不容忽視,6.6%的GDP同比增速是創下28年來新低。
綜合來看,2018年大家都覺得經濟很差,但從數據上看,我們認為結果尚可,2019年經濟仍然有很大的下行壓力,但是我們的態度明顯不同,如果2018年還有去杠桿的任務,2019年可能會重新回到穩增長的軌道上來,從年初央行、財政和發改委的幾個動作就能看出,現在高層已經全面啟動了逆周期調控,而調控的主要手段就是投資,所以今年投資方面,相信會有明顯啟動的跡象。
經濟就三駕馬車,投資,消費,進出口,消費是間接的影響,而且已經穩中向好,進出口這塊我們單方面說的根本不算,所以能夠做到的只有投資,而在投資中,前幾年我們基本使用的都是房地產投資,作為拉動經濟的手段,但是現在,房地產的邊際效應已經嚴重不足,這種投資變得不可持續,所以這次拉投資,我們可能會選擇全新的思路,一個是基礎設施,另一個就是高端製造。這很可能是2019年經濟發展的主題。而房地產投資,從趨勢上來看,其實已經被決策層所拋棄。
⑶ 2018年中國GDP總量是多少
2018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
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四季度增長6.4%。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4734億元,比上年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366001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469575億元,增長7.6%。
(3)2018中國gdp數據圖表擴展閱讀
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5789萬噸,比上年下降0.6%,仍是歷史高產年,連續4年保持在65000萬噸以上。其中,夏糧產量13878萬噸,早稻產量2859萬噸,秋糧產量49052萬噸。棉花產量610萬噸,比上年增長7.8%。
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優質稻穀播種面積擴大,玉米播種面積繼續調減,大豆種植面積增加,棉花、糖料、中草葯材作物種植面積增加。
2018年豬牛羊禽肉產量8517萬噸,比上年略降0.3%。其中,豬肉產量5404萬噸,下降0.9%;牛肉產量644萬噸,增長1.5%;羊肉產量475萬噸,增長0.8%;禽肉產量1994萬噸,增長0.6%。生豬存欄42817萬頭,比上年下降3.0%;生豬出欄69382萬頭,下降1.2%。
⑷ 中國近10年來的GDP數據(1998-2007)
分部門儲蓄占總儲蓄的比重
年度 國民..率 居民..率 政府..率 居民 政府 非金融業 金融業
1992 40.3 31.1 31.0 52.3 14.6 30.5 2.5
1993 41.7 29.9 32.4 46.3 15.0 36.0 2.8
1994 42.7 32.6 29.0 50.3 12.2 35.4 2.1
1995 41.6 30.0 29.6 48.2 11.7 38.3 1.8
1996 40.3 30.8 31.7 52.9 13.5 31.4 2.2
1997 40.8 30.5 32.3 50.9 13.8 34.3 1.0
1998 40.0 29.9 30.0 51.0 13.2 34.3 1.5
1999 38.6 27.6 31.0 48.0 14.9 35.6 1.4
2000 38.5 25.5 32.5 42.8 16.5 39.1 1.5
2001 38.9 25.4 35.9 41.6 19.5 38.2 0.8
資料來源:1999-2004 年《中國統計年鑒》資金流量表(實物交易)
要求:
試根據上述資料,分析儲蓄結構的變化,並指出儲蓄率維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5-22 17:01:05編輯過]
--------------------------------------------------------------------------------
-- 作者:sz-kzg
-- 發布時間:2006-5-20 23:06:02
-- 中國儲蓄率過高原因(康治國 答題)
儲蓄=可支配收入-消費支出
國民儲蓄=國民可支配收入-總消費支出(包括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
按四部分劃分,儲蓄為居民儲蓄、政府儲蓄、非金融業和金融業儲蓄。
居民儲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支出
政府儲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費支出
其中,非金融業和金融業的儲蓄分別等於他們的可支配收入。
國民儲蓄(總儲蓄)是上述四部分儲蓄之和。
一、 從表中可以看出,10年來,中國國民儲蓄率維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上。
10年來,居民儲蓄占國民儲蓄(總儲蓄)的比重卻呈下降趨勢,從1992年的52.3%下降到2001年的41.6%,同時期非金融業和政府儲蓄占國民儲蓄的比重不斷上升,分別比初期增加7.7和4.9個百分點。因此,中國國民儲蓄率維持在高水平的原因不完全因為居民儲蓄率過高,而要歸結到非金融業和政府儲蓄的不斷增長。
政府儲蓄增長的原因:政府可支配收入隨著稅收增強、國庫收入提高而增加,同時由於政府機構改革,政府的日常支出有一定程度縮減。表中可以看出,1998年以來,隨著機構改革不斷深入,政府儲蓄率由30%增長到2001年的35.9%,政府儲蓄率上升使得政府儲蓄占國民儲蓄的比重由1998年13.2%增長到2001年的19.5%。
由於非金融業的可支配收入全部納入國民儲蓄(總儲蓄),因此其占國民儲蓄比重增長也達到了較高水平。這主要是中國總體經濟環境的改善,企業的整體效益提升。
二、雖然,國民儲蓄占總儲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居民儲蓄率還是保持較高水平。
這符合我國的國情。
1、國內由於養老、醫療等制度的不完善,教育支出的不斷提高,使得居民必須保持較高預防性的儲蓄,以維持基本生活和解決子女及將來的養老問題。
2、國內投資渠道狹窄也限制了居民的投資。
3、中國銀行中80%的儲蓄集中在20%的富裕階層手中,而富裕階層的消費已經飽和,目前政策無法刺激消費的繼續增長。
因此,政府應調節國民收入向居民傾斜,進一步完善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增加轉移支付,解決居民的後顧之憂。
--------------------------------------------------------------------------------
-- 作者:sz-jiangweimin
-- 發布時間:2006-5-23 21:13:10
--
宏觀經濟案例分析
【摘錄】
基本概念:
儲蓄指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費的部分; 儲蓄=可支配收入-消費
國民儲蓄指國民可支配收入與總消費之差; 國民儲蓄= 國民可支配收入-總消費
政府儲蓄指政府的支配收入與其消費之差; 政府儲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費
居民儲蓄指居民可支配收入與其消費之差; 居民儲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
國民儲蓄為居民儲蓄、政府儲蓄、非金融企業和金融企業的可支配收入各自儲蓄之和
儲蓄率=(1 - 消費支出/可支配收入)*100%
【分析】
根據所給資料,分析儲蓄結構的變化,並指出儲蓄率維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 儲蓄結構的變化
由上述資料可知,近十年,由於我國城鎮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居民儲蓄率呈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 ,而居民儲蓄
在國民儲蓄中所佔的比重已從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大幅下降超過十個百分點;同時,國民儲蓄中政府
儲蓄所佔的比重卻在上升,大致從1992年的14.6%非持續上升到2001年的19.5%,相應政府儲蓄率上升到2001年的35.9%,
比1992年的31%上升達4.9個百分點,期間1994與1995年略有所偏軟約為29%;非金融企業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比重也從
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7.7 個百分點。由此可見,1992年至2001年十年時間雖然居民儲蓄在下降,
但是由於政府及企業儲蓄的迅速增長,導致國民儲蓄率整體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2) 儲蓄率維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 高儲蓄率與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結構、家庭觀念等諸多因素有關,現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健全,導致居民不敢花錢,
出現大量的「預防性儲蓄」。
2. 當前中國維持在高儲蓄率能為經濟增長提供大量資金來源;而更重要的是,源源不斷的資金流保證了金融機構的流
動性,增強了銀行的穩定性。
3. 中國資本產出彈性、對工資的預期形式、中國居民的高主觀貼現率和高風險規避性以及高經濟增長率是導致中國儲
蓄率維持在高水平的重要原因。
江偉軍 2006年5月23日
--------------------------------------------------------------------------------
-- 作者:sz-glj
-- 發布時間:2006-5-24 9:31:22
--
宏觀經濟案例分析
【基本概念】
國民儲蓄=國民可支配收入-總消費支出=居民儲蓄 + 政府儲蓄 + 金融業儲蓄 + 非金融業儲蓄
居民儲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支出
政府儲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
金融業儲蓄=金融業可支配收入
非金融業儲蓄=非金融業可支配收入(即企業存款、留存收益等)
【儲蓄結構變化】
從以上資料可知,從1992~2001的近10年中,我國國民儲蓄率一直維持近40%的高儲蓄率,其中居民儲蓄占國民儲蓄的總體比重從1992年的52.3%下降到41.6%。與此對應,政府儲蓄所佔比重則由1992年的14.6%提高到2001年的19.5,上升了近5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的儲蓄也佔到國民儲蓄的比重的38.2%,比1992時大幅上升。由此可見,在1992~2001的10年中,居民儲蓄率不斷下降,而政府儲蓄和非金融業儲蓄則不斷上升,導致我國國民儲蓄率一直維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原因分析】
(1)社保體系不健全。養老、醫保和教育消費支出增加了居民大量的預期消費支出,導致「預期儲蓄」和「被動性儲 蓄」,這是造成我國居民儲蓄偏高的主要原因。
(2)投資渠道不足。直接資本市場特別是股市的低迷導致居民對投資缺乏熱情,直接融資市場無法有效分流大量的儲蓄資金。
(3)政府在稅收大幅增加的情況下,財政性公共支出嚴重不足。大量基建支出擠佔了教育、衛生等領域的支出,導致公共領域只能尋求民間集資。
(4)中產階層遲遲不能形成,社會財富被少數人掌握。富裕階層消費飽和。
高良驥 2006-5-24
--------------------------------------------------------------------------------
-- 作者:sz-lhaifeng
-- 發布時間:2006-5-24 16:01:50
--
宏觀經濟學案例(劉海鳳)
一、 國民儲蓄=政府儲蓄+私人儲蓄
私人儲蓄=企業儲蓄+個人儲蓄(居民儲蓄)
個人儲蓄=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支出
政府儲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
(1) 從以上算式及題中表1所給資料,可以看出政府儲蓄率平均為14.49%,私人儲蓄率為85.51%;私人儲蓄率中個人儲蓄率平均為48.44%,企業儲蓄率為37.07%。
(2) 國民儲蓄率從1992年到2001年呈下降趨勢,最高與最低差額為4.2%;居民儲蓄率從1992年到2001年呈下降趨勢,最高與最低差額為7.2%;政府儲蓄率從1992年到2001年呈上升趨勢,最高與最低差額為7.8%;企業儲蓄率從1992年到2001年整體呈上升趨勢,非金融企業最高與最低差額7.6%,而金融企業呈下降趨勢,最高與最低差額為2%。
--------------------------------------------------------------------------------
-- 作者:sz-lhaifeng
-- 發布時間:2006-5-24 16:03:35
--
宏觀經濟學案例(劉海鳳)
(3) 從國民整體來看,整體儲蓄仍然維持在40%的較高水平上。主要是由於私人儲蓄佔85%導致。雖然居民儲蓄呈下降趨勢,但在儲蓄中平均仍為48%的較高水平,企業儲蓄率平均在37.07%呈上升趨勢,這些都導致國民儲蓄居高不下。
一、 儲蓄居高不下的具體原因
(1) 當政府出現預算盈餘時,政府就要進行儲蓄。由於多年來政府機關的整頓,人員精減,支出緊縮,所以就出現了政府儲蓄呈上升趨勢。
(2) 居民儲蓄雖然呈下降趨勢,但在整體儲蓄中仍然較高,這與中國本身的國情相關。中國經濟增長率在世界排名居前列,但人口多,13億人口8億在農村,這部分居民的社會保障仍然沒有解決。其次,中國人一向做事比較謹慎,所以收入的大部分用來儲蓄。
(3) 按宏觀經濟理論分析,利率越低儲蓄越少,但中國儲蓄仍然較高,主要是近幾年股市低迷,與之相關的政策還在進一步完善。其他的金融投資收益較低,這也是國民儲蓄居高不下的原因。
(4) 貧富差距加大,社會保障體制不完善,教育支出越來越高,住房商品化的房價越來越高等,不可預測的市場風險,迫使儲蓄增加,這也是國民儲蓄居高部下的原因。
因此通過以上分析,國家應該加快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盡快控制房價過高,提高居民收入,控制失業率,創造新的就業增長點。
--------------------------------------------------------------------------------
-- 作者:sz-liuhb
-- 發布時間:2006-5-25 15:55:35
--
宏觀經濟學案例分析
【基本經濟學概念】
國民儲蓄=國民可支配收入-總消費支出
居民儲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支出
政府儲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
儲蓄率=(1 - 消費支出/可支配收入)*100%
【數據結構變化】
從表中數據可看出,我國的國民儲蓄率雖然略微下降,但仍保持保持一個較高的比率,基本上保持40%左右。居民儲蓄比率呈略微下降,從92年的31.1%下降到01年的25.4%, 但政府儲蓄率從31%上升到35.9%。從儲蓄的比重來看,居民儲蓄、金融業儲蓄呈下降趨勢,政府儲蓄和非金融類儲蓄比例逐漸上升。
【具體原因分析】
我國儲蓄率持續維持高水平的原因如下:
1)節儉持家的傳統消費習慣;貧富差距增大,大部分儲蓄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國家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居民醫療、養老等預期支出壓力較大;教育,住房等當前生活支出壓力巨大,居民儲蓄防備意識較強,居民儲蓄率維持高水平。
3)政府財政持續增長,外匯儲備年年遞增,而另一面,政府對社會保障、教育等投入比例偏。一般市場經濟成熟國家,在社會保障方面的投入,占財政收入的35%以上,而我國政府僅佔12%左右。可支配收入增加和部分支出偏低使得政府儲蓄保持高水平。
4)私營企業在國民經濟的結構中比例越來越大,但是其融資渠道狹窄,銀行支持不夠,申請貸款相對困難,使得更多以在經營中以積累利潤留存的方式,儲備未來用於擴大生產的投資,導致非金融業儲蓄增加。
5)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較,國內金融市場投資產品不足,使得投資渠道狹窄,儲蓄率偏高。
儲蓄過大,必然導致國內資金流向投資變小,會導致社會總需求不足,總產出下降。我們在努力吸收國外的投資時,卻有大量國內資本閑置,造成投資率低下。要改變當前儲蓄過大的狀況,政府應該抑止教育、住房等價格的過分增長,增加居民平均收入,減少貧富差距;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加社會保障支出;加快金融市場改革創新,吸引投資,給予私營企業足夠支持。
劉斐 2006-5-25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5-25 16:05:36編輯過]
--------------------------------------------------------------------------------
-- 作者:sz-lipin
-- 發布時間:2006-5-25 16:27:07
--
深圳市區班: 李平
一、儲蓄結構的變化情況:
由上述資料可知,近十年,我國居民儲蓄率呈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 ,在國民儲蓄中所佔的比重已從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大幅下降超過十個百分點;同時,國民儲蓄中政府儲蓄所佔的比重卻在上升,大致從1992年的14.6%非持續上升到2001年的19.5%,相應政府儲蓄率上升到2001年的35.9%, 比1992年的31%上升達4.9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比重也從 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7.7 個百分點。由此可見,1992年至2001年十年時間雖然居民儲蓄在下降, 但是由於政府及企業儲蓄的迅速增長,導致國民儲蓄率整體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二、儲蓄率維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高儲蓄率與中國消費習慣以及特殊的國情等諸多因素有關,
1、我們的文化傳統或者說是我們的消費習慣促進了儲蓄行為,「有錢要存起來」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居民已經習慣了儲蓄這樣的理財方式。
2、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健全,在醫療、教育、養老等方面甚至可以說是比較落後,導致居民不敢花錢, 存在存錢養老,存錢防生病,存錢供孩子上大學等普遍性的行為,即大量出現「預防性儲蓄」。
3、投資渠道不足也是導致儲蓄率偏高的重要原因。我們的金融市場還處於發展階段,股市已經起步但情況非常慘淡導致居民缺乏投資熱情,期貨等市場還沒有完全開放無法進行投資,導致直接融資市場無法有效分流大量的儲蓄資金。
4、大量的財務掌握在少量的人手中,少量有錢人的消費已基本飽和,出現了「想消費的人沒錢多消費,有富裕錢的人也不會增加消費的」現象,導致儲蓄維持在一個較高的穩定的水平。
--------------------------------------------------------------------------------
-- 作者:sz-hzh
-- 發布時間:2006-5-26 11:03:03
--
市區班 何振華
儲蓄結構的變化
由上述資料可知,近十年,而居民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的比重已從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同時,國民儲蓄中政府儲蓄所佔的比重卻在上升,大致從1992年的14.6%非持續上升到2001年的19.5%,相應政府儲蓄率上升到2001年的35.9%, 比1992年的31%上升達4.9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比重也從 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7.7 個百分點。由此可見,1992年至2001年十年時間雖然居民儲蓄在下降,但是由於政府及企業儲蓄的迅速增長,導致國民儲蓄率整體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儲蓄率維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 現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健全,醫療等制度的不完善,教育支出的不斷提高, 下崗失業人員增多, 導致居民不敢花錢, 出現大量的「預防性儲蓄」 。
2. 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結構、家庭觀念等諸多因素有關。
3. 雖然居民儲蓄率高,實際上80%的財富掌握在少量的人手中,少量有錢人的消費已基本飽和,大部分手中並不是很寬裕,不敢消費。
4. 投資渠道不足,市場動作不規范, 也導致儲蓄率偏高。
--------------------------------------------------------------------------------
-- 作者:sz-wjh
-- 發布時間:2006-5-26 17:29:58
-- 宏觀經濟學案例作業提交
市區班 吳建華
根據國民經濟核算原理(見聯合國,1995;趙彥雲,2000;邱東等,2002),儲蓄系指
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費的部分。在國民收入的使用核算中,將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費之後的部
分稱之為儲蓄。因而,從國家的角度看,國民可支配收入與總消費之差為國民儲蓄。其中總
消費又細分為住戶(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國民可支配收入等於國內生產總值與來自國外
的凈經常轉移之和,當按住戶、政府、非金融企業、金融企業進行部門劃分時,住戶的可支
配收入與其消費之差為住戶的儲蓄;政府的支配收入與其消費之差為政府的儲蓄;非金融企
業和金融企業的可支配收入分別為各自的儲蓄,國民儲蓄等於上述四項儲蓄之和。
從上述定義可知,國民儲蓄是經濟學意義上一個國家的儲蓄;居民儲蓄僅是住戶部門的儲蓄;
而居民儲蓄存款則僅指居民儲蓄中存入銀行的部分。因而國內通常所談論的居民儲蓄過高系
因個人投資渠道狹窄或缺少多元化投資方式的論點,其實僅適用於討論居民儲蓄的構成,而
不適於對中國的高儲蓄進行分析。
從表中可以看出,在過去十年中,居民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比重已從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 年的41.6%,降幅達到了10.7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非金融企業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比重卻從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達7.7 個百分點。另外政府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比重1992-2001 年也增加了4.9 個百分點。因此,中國過去十年來國民儲蓄率之所以保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並不在於通常所認為的居民儲蓄率過高,而在於企業及政府儲蓄的迅速增長。
從可支配收入的部門分布可以看出,從1996 年開始,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比重出現了持續下降的態勢,降幅達5.5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比重則不斷上升,升幅近4 個百分點。另外,非金融企業可支配收入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比重也有所上升(2.2 個百分點)。
1998 年以來,隨著政府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化,公務員隊伍得到精簡,作為政府消費重要組成部分的政府日常開支得到一定程度的壓縮;同時,由於稅收征管力度的加強,增加了國庫收入,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的比重加大,因而使政府儲蓄率迅速上升。表 中的數據表明,1998 年政府儲蓄率為30%,而2001 年政府儲蓄率已上升至35.9%。政府儲蓄率的上升使政府儲蓄在國民總儲蓄中所佔比重從1998 年的13.2%上升至2001 年的19.5,增幅高達6.3 個百分點。
非金融企業可支配收入盡管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比重上升幅度有限,但由於其全部歸入國民總儲蓄,所以從其占國民總儲蓄的比重看,增長幅度也很可觀。1998-2001 年,增幅也達到了3.9 個百分點。Kuijs(2005)認為,企業可支配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在於國有企業效益的改善。但是,國有企業效益的改善只是原因之一.1998 年以來,所有工業企業的效益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股份有限公司類工業企業效益增長最為明顯,同時股份有限公司類工業企業在全部工業企業中所佔的比重上升幅度也是最大的。因而企業可支配收入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比重的加大,企業整體效益的改善而非僅國有企業效益的改善應是主要原因。
綜合上述,從儲蓄結構的變化來看,國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業傾斜,以及政府消費率的降低是過去十年間我國國民儲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5-26 17:48:55編輯過]
--------------------------------------------------------------------------------
-- 作者:sz-lshengyan
-- 發布時間:2006-5-27 8:39:32
--
深圳市區班(劉申艷)
一、圖表數據分析
從長期看,國民儲蓄(總儲蓄)按四部分劃分為:居民儲蓄、政府儲蓄、非金融業和金融業儲蓄,並為這四個部分的總和。
由上表可見,從1992年到2001年,在我國國民儲蓄率下降了1.4%的情況下我國居民儲蓄率卻下降了5.7%,政府儲蓄率則上升了4.9%。在我國國民儲蓄中,居民儲蓄下降了10.7%和金融業儲蓄下降了1.7%;而非金融業儲蓄和政府儲蓄卻呈現上升趨勢,非金融業儲蓄上升了7.7%,政府儲蓄上升了4.9%。
由此可見,1992年至2001年十年時間雖然居民儲蓄在下降, 但是由於政府及企業儲蓄的迅速增長,導致國民儲蓄率整體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二. 儲蓄率維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私營企業在國民經濟的結構中比例越來越大,但是其融資渠道狹窄,銀行支持不夠,申請貸款相對困難,使得更多以在經營中以積累利潤留存的方式,儲備未來用於擴大生產的投資,導致非金融業儲蓄增加。
2、國家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居民醫療、養老等預期支出壓力較大;教育,住房等當期支出壓力巨大;個人收入增加,金融投資渠道少,導致居民儲蓄維持高水平,另外人口老齡化會明顯地影響居民儲蓄率。
3、隨著政府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化,公務員隊伍得到精簡,作為政府消費重要組成部分的政府日常開支得到一定程度的壓縮;同時,由於稅收征管力度的加強,增加了國庫收入,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的比重加大,因而使政府儲蓄率迅速上升。
--------------------------------------------------------------------------------
-- 作者:sz-lshengyan
-- 發布時間:2006-5-27 8:40:56
--
深圳市區班(黃志堅)
根據資金流量表中提供的數據,在過去十年中,居民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比重已從1992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降幅達到了10.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非金融企業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比重卻從1992年的30.5%上升至2001年的38.2%,增幅達7.7個百分點。另外政府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比重1992—2001年也增加了4.9個百分點。因此,中國過去十年來國民儲蓄率之所以保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並不在於通常所認為的居民儲蓄率過高,而在於企業及政府儲蓄的迅速增長。
隨著政府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化,公務員隊伍得到精簡,作為政府消費重要組成部分的政府日常開支得到一定程度的壓縮;同時,由於稅收征管力度的加強,增加了國庫收入,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的比重加大,因而使政府儲蓄率迅速上升。1998年政府儲蓄率為30%,而2001年政府儲蓄率已上升至35.9%。政府儲蓄率的上升使政府儲蓄在國民總儲蓄中所佔比重從1998年的13.2%上升至2001年的19.5%,增幅高達6.3個百分點。
非金融企業可支配收入盡管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比重上升幅度有限,但由於其全部歸入國民總儲蓄,所以從其占國民總儲蓄的比重看,增長幅度也很可觀。1992—2001年,增幅也達到了 7.7個百分點。現在所有工業企業的效益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股份有限公司類工業企業效益增長最為明顯,同時股份有限公司類工業企業在全部工業企業中所佔的比重上升幅度也是最大的。因而企業可支配收入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比重的加大,企業整體效益的改善而非僅國有企業效益的改善應是主要原因。
綜合上述,國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業傾斜,以及政府消費率的降低是過去十年間中國國民儲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
-- 作者:sz-ywenfa
-- 發布時間:2006-5-28 11:02:27
--
【摘錄】基本概念: (姚文法 市區班)
儲蓄指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費的部分; 儲蓄=可支配收入-消費
國民儲蓄指國民可支配收入與總消費之差; 國民儲蓄= 國民可支配收入-總消費
政府儲蓄指政府的支配收入與其消費之差; 政府儲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費
居民儲蓄指居民可支配收入與其消費之差; 居民儲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
國民儲蓄為居民儲
⑸ 2018年中國gdp多少美元
2018年中國GDP總量超過90萬億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總量達到13.6萬億美元。根據2018年末中國大陸人口數139538萬人計算,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
⑹ 哪裡能找到gdp,cpi 中國各年等數據做成的圖表
到國家統計局網站:http://www.stats.gov.cn/
統計局資料庫:http://www.stats.gov.cn/tjsj/
05年經濟: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node_5636108.htm
06年經濟:http://..com/question/18524989.html
07年經濟數據: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2007yearjjsj/
08年經濟數據: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Decjjsj/
09上半年:http://finance.qq.com/zt/2009/Q2shuju/
⑺ 中國歷年gdp一覽表
中國最近5年的GDP為:
2019年14.34萬億美元,
2018年13.89萬億美元,
2017年12.31萬億美元,
2016年11.23萬億美元,
2015年11.06萬億美元。
註:以上數據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08-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⑻ 為什麼1961和1967年gdp下降
1961和1967年這兩個年份的GDP下降,主要原因是1961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三年自然災害」,農作物專嚴屬重減產,而農作物是許多工業的生產資料和原料,所以,工業生產也受到了巨大影響,導致GDP下降。而1976年的GDP下降,則是因為當時都去搞鬥批改了,工廠大量停產,就跟前幾個月我們不能復工類似,所以GDP也下降了。好在隨後都陸續恢復了工業生產,後幾年的GDP就重新恢復了正增長。
⑼ 2018年中國GDP多少
據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8年GDP是90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