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7年前三季度哪些省份的GDP增速高於全國
據報道,截止到10月25日,已有21個省市對外公布了2017前三季度本地的GDP數據,從目前21個省市GDP增速的排名來看,貴州、重慶、雲南、江西、安徽、四川、陝西、河南、福建、寧夏等在內的18個省市增幅超過了全國水平,且同比增幅均不低於7%。
除了貴州,重慶在2013年-2016年,GDP增速連續4年保持10%以上。而前三季度,貴州經濟繼續保持了高速增長,並且在GDP層面超越了天津,成為僅次於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四座一線城市的中國GDP第五城。
專家表示,支撐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有利因素在不斷積累增多,未來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還將持續發展,全年有望更好實現預期發展目標。
⑵ 為什麼各省GDP加起來大於國家總的GDP
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的三種表現形態表現為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1)從生產角度來說,國內生產總值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總產出扣除中間消耗後的差額。總產出是指各部門在一定時期(如1年)內進行的物質生產活動和非物質生產活動的總成果;中間消耗是指在相應的生產活動中所消耗的物質產品和勞務的價值。(2)從要素收入角度來說,國內生產總值是各部門勞動者收入、稅金、利潤、固定資產折舊等項目之和。(3)從最終使用的角度來說,國內生產總值等於國內投資加消費加凈出口(出口減進口的差額)。
國內生產總值不同於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中的國民收入。國民收入只是反映物質生產部門物質產品生產的成果,而國內生產總值則包括全部生產活動的成果,既包括物質生產成果,也包括勞務活動成果。
國內生產總值能夠全面反映全社會經濟活動的總規模,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實力,評價經濟形勢的重要綜合指標,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這一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 (gdp,gross domestic proct)是一個領土面積內的經濟情況的度量。
它被定義為所有在一個國家內一段特定時間(一般為一年)里所有生產產品和貨物的總值。它與國民生產總值(gnp)不同之處在於,gdp不將國與國之間的收入轉移計算在內。也就是說,gdp計算的是一個地區內生產的產品價值,而gnp則計算一個地區實際獲得的收入。
gdp最常見的計算公式是:
gdp = 消費 + 投資 + 政府支出 + 出口 - 進口
不同國家間的gdp比較需要轉換各國貨幣,轉換方式主要有兩種:(1)使用各國貨幣的國際匯率轉換,或(2)根據各國貨幣與一選定標准(一般為美元)的購買力平價(ppp)。
通過兩種方式得到的各國gdp排名會有很大不同(見下),因為如果使用國際匯率,就會由於發展中國家的貨幣在國際市場過弱,而低估國內消費者與生產商的購買力50~60%;但是如果使用購買力平價,則又無法精確計算該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產品與服務。
國內生產總值分為名義gdp與實際gdp。
⑶ 31省份2017年GDP是什麼情況
31省份2017年GDP:22地增速超全國 東北經濟回暖。
1月29日消息, 隨著全國2017年經濟數據公布,各省份也陸續揭曉了本地的2017經濟「成績單」。從經濟總量來看,2017年多地邁上新台階,廣東、江蘇位列「8萬億俱樂部」;從經濟增速來看,22省份GDP增速超過全國增速;從區域格局來看,西部地區搶眼,東北經濟出現回暖跡象;從未來發展來看,各地紛紛布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部分地區下調了GDP目標。
資料圖:北京的藍天。
未來發展
——多地下調GDP目標 布局高質量發展
記者注意到,在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大背景下,「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各省份在當地兩會上頻繁提到的關鍵詞,而對於GDP增速,不少地方主動下調了預期目標。
天津2018年的GDP預期目標則由2017年的8%下調至5%。天津代市長張國清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是天津實現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生死攸關的一年,將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靠創新形成新動能、激發新動力,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在加快發展中補齊短板,在提升質量中擴大總量。」甘肅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實際執行時只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也可以低一些。
山東省省長龔正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8年,山東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並強調高質量發展,不為增長速度高低困擾。他指出,要深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進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在「破」「立」「降」上下功夫。設立6000億元新舊動能轉換基金。
遼寧則從十個方面部署了2018年政府重點工作,狠抓深化改革、狠抓全面開放、狠抓優化營商環境等位列其中。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對中新網記者表示,新時代的根本特徵之一就是追求高質量發展。下調GDP增長目標,體現出淡化GDP,更關注增長質量和效益的導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在此背景下,單一的經濟增長指標的重要性正在下降,地方政府不必過於在意GDP,忙於搞「GDP競賽」,從而有助於減少造假和摻水的沖動。
⑷ 2017全國各地GDP年報出爐各省份排名如何
2017各地經制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份GDP邁上新台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⑸ 我看新聞說:各省GDP之和超過全國GDP總量,是什麼意思難道全國的GDP不是各省GDP加起來嗎
地方GDP之和為何總是超越全國總量?
一是跨地區的生產經營活動在核算中的地區歸屬問題。在核算地區生產總值的時候,是把地區的一產、二產、三產的生產總值,扣除中間成本之後,進行增加值核算,這個過程中,沒有一個很嚴格的辦法來完全確定跨地區的生產經營活動的增加值歸屬,一些跨地區的生產經營活動容易產生重復計算的問題。在國家GDP核算過程當中,因為跨國界流動的商品和服務在海關有很詳細的統計,所以很少有各國GDP加起來比全球GDP要大的問題。
二是各地的價格計算可能會有所差異。同樣一個東西在河北可能是一個價格,拉到北京後又是另外一個價格,各地的價格差異也會導致各地GDP最後加總比全國核算數要大一些。
三是部分統計標准,各省份與國家層面有差異。例如對於覆蓋面較廣的第三產業,地區統計往往會統計得更充分,而國家層面則有相對不完善的地方,對於個體戶及部分建築行業無法做到全面統計,在資料來源方面差異很大。
此外,有一些地方為了追求政績,在GDP核算當中多多少少有一些水分。比如,國家統計局去年6月曾在其官方網站曝光了廣東省中山市橫欄鎮在統計上弄虛作假。該鎮絕大部分工業企業的統計數據都是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在辦公室編造出來的,然後以企業名義採用電話撥號上網的方式將虛假數據填入企業調查表並上報。這導致當地工業統計數據至少有近63億元的水分。當地有關領導在知道數據造假的情況下,並未予以制止。
⑹ 2017中國各省gdp相當哪些國家
江蘇、廣東,摺合1.1萬億,相當於墨西哥。世界排名14位。
香港,3300億,相當於以色列3200億
山東。一萬億,相當於瑞典(4900億)+波蘭(5000億)
⑺ 誰學過宏觀經濟學麻煩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為什麼各省GDP加起來大於國家總的GDP國家總的GDP
幫你轉一個。說的挺全面的。
導致各省GDP總量之和大於全國GDP總量主要原因有以專下四點:
1、政績考核體制屬下
的數據做假。目前政績考核體制下的人為因素,造成數據的虛報和水分。GDP增長相對於其他經濟、社會指標更能夠使地方官獲得提拔機會。
2、統計層面的重復計算問題。國家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區,而各省之間存在著相對的流動,統計起來存在重復因素。例如:國內某省的最終產品可能是另外一個省的中間產品。這就存在著重復統計因素,各省反映到GDP,而國家最終計算GDP時剔出了。
3、GDP核算基礎數據來源不同。GDP數據計算,涉及的行業很多,有些是層層匯總、有些是抽樣調查、有些是部門數據推算。除了層層匯總,其他基礎數據取數各省和國家存在差異。
4、適度從緊的核算
原則和各地應統盡統的矛盾。國家對各省GDP核算標准採取了嚴格的審核標准,從外交、政治層面考量,以及統計誤差、GDP與
用電量、投資、金融、外貿等指標的匹配上對GDP各省GDP規模進行控制。各地方因為GDP指標的關注度,應統盡統,有增加GDP規模的需求。國家和地方
寨GDP規模上的意願是矛盾的。
⑻ 2016年gdp明明有27個省份高於全國水平為什麼
按城市人口與經濟gdp綜合排名
排名城市名稱人口數量(萬人)gdp(億美元)綜合值
⑼ 為什麼各省GDP相加與國家GDP不符
計算方法不同
GDP有兩種計算方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兩者計算劫奪在理論上是相等的但實際上專有誤差。
這是一個屬方面。
另一個方面:
GDP是指在某一特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年)該地區所有最終產品和勞務價值的總和。
所謂最終產品,就是指最終生產出來用於消費而非再生產的產品。 例如:棉花可以紡成線,線又可以做成布,布又能製成衣。但在計算GDP時,只算衣服的價值,即衣服是最終產品。
這樣就可以看出:
當省在計算GDP時,會把一些一些在本省屬於最終產品的原料計算在內。
這樣的話,單純的把各省GDP相加,就會造成一些重復計算,也就要高於國家GDP了
⑽ 為什麼絕大部分省市的GDP高於全國的GDP
1.
2011年位列109位
2.
及時採納滿意回答並感謝回答者,可獲得2分經驗值獎勵。 還可以補充內容或提高懸賞吸引更多。相信樓主是一位善解人意的人!願我的回答對你有一點點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