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上海歷年gdp排名數據分析

上海歷年gdp排名數據分析

發布時間:2021-03-05 12:44:47

Ⅰ 求近幾年上海GDP的四個組成部分的比例,和各個數據,全點!!

首先我國按支出復法核制算GDP時只有三項,即GDP=C+I+NX,政府購買包含在那三項中,並沒有單列出來。

以上數據2010年的,來自於國家統計局。其他年份的你自己動手查一下吧,查找方法為登錄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統計數據表——年度數據——分別點開各年份的表格——國民經濟核算科目下的「支出法地區生產總值」。

Ⅱ 各省市(特別是上海,北京)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GDP的增長情況,最好是有完整的數據和表格

噢噢

Ⅲ 上海市歷年GDP至少10年的,最好一天之內解決,急啊!!!

http://news.163.com/09/0910/22/5ISOM71600013NET.html

Ⅳ 上海1997到2018年來GDP相關數據分析

上海1997到2018年來基地並相關數據分析。宏觀經濟。還好的。

Ⅳ 上海市各區經濟GDP排名

目前只有2013年數據
013年,上海市生產總值(GDP)為21602.12億,人均生版產總值(GDP)89444.22元權,摺合14442.33美元(按2013常住人口計算)。從各區縣來看,浦東新區、閔行區和黃浦區生產總值(GDP)領先,崇明縣生產總值(GDP)最低;從人均生產總值(GDP)來看,靜安區人均生產總值(GDP)為41726.11美元,位居第一,黃浦區和浦東新區分列第二、第三位,人均生產總值(GDP)分別為33791.78美元和 19098.53美元,崇明縣人均生產總值(GDP)最低,為5593.61美元。截止到2013年,上海市僅有崇明縣人均生產總值(GDP)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Ⅵ 高分求我國上海市歷年m2/gdp數據 去哪裡能找到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09/9/10/2009091022062755917.jpg
以下表格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局資料庫及國際最權威的三大統計機構:聯合國統計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 三大機構的數據更新時間為2009年10月: 聯合國資料庫(1970-2008)、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資料庫(1980-2008)、世界銀行資料庫(1960-2008) 1952-1977年中國GDP及人均GDP 數據
來源 中國
統計局 中國
統計局
中國
統計局 中國
統計局
聯合國
統計司 聯合國 統計司
世 界銀 行 世 界 銀 行
年份 GDP
(億元) 人 均GDP (元)
GDP
(億美元) 人 均GDP
(美元)
GDP
(億美元) 人 均GDP
(美元)
GDP
(億美元) 人 均GDP
(美元)
1952 679 119
354 62
缺 缺
缺 缺
1953 824 142
416 72
缺 缺
缺 缺
1954 859 144
308 52
缺 缺
缺 缺
1955 911 150
285 47
缺 缺
缺 缺
1956 1029 166
277 45
缺 缺
缺 缺
1957 1069 168
435 68
缺 缺
缺 缺
1958 1308 200
532 81
缺 缺
缺 缺
1959 1440 216
586 88
缺 缺
缺 缺
1960 1457 218
592 89
缺 缺
614 92
1961 1221 185
496 75
缺 缺
501 76
1962 1151 173
468 70
缺 缺
465 70
1963 1236 181
503 74
缺 缺
503 74
1964 1456 208
592 85
缺 缺
586 84
1965 1717 240
698 98
缺 缺
697 97
1966 1873 255
761 104
缺 缺
759 103
1967 1780 236
724 96
缺 缺
721 95
1968 1730 223
703 91
缺 缺
700 90
1969 1946 244
791 99
缺 缺
787 99
1970 2261 276
919 112
915 112
915 112
1971 2435 290
990 118
986 118
986 117
1972 2530 294
1130 131
1122 131
1122 130
1973 2733 310
1353 153
1368 156
1368 155
1974 2804 311
1524 169
1423 159
1423 158
1975 3013 329
1529 167
1612 177
1612 176
1976 2961 318
1575 169
1516 164
1516 163
1977 3221 341
1862 197
1723 183
1723 183
1978-2008年中國GDP及人均GDP(生產法) 數據
來源 中國
統計局 中國
統計局
中國
統計局 中國
統計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世 界銀 行 世 界銀 行
年份 GDP
(億元) 人 均GDP(元)
GDP(億美元) 人均GDP(美元)
GDP
(億美元) 人均GDP(美元)
GDP
(億美元) 人均GDP(美元)
1978 3645 381
2307 241
缺 缺
1482 155
1979 4063 419
2709 279
缺 缺
1766 182
1980 4546 463
2971 303
3093 313
1894 193
1981 4892 492
2795 281
2926 292
1941 195
1982 5323 528
2772 275
2813 277
2032 201
1983 5963 583
3012 294
3018 293
2285 223
1984 7208 695
2574 248
3107 298
2574 248
1985 9016 858
2818 268
3070 290
3067 292
1986 10275 963
2762 259
2976 277
2978 279
1987 12059 1112
3242 299
3240 296
2704 249
1988 15043 1366
4044 367
4041 364
3095 281
1989 16992 1519
3600 322
4513 400
3440 307
1990 18668 1644
3576 315
3903 341
3569 314
1991 21781 1893
4011 349
4092 353
3795 330
1992 26923 2311
4682 402
4882 417
4227 363
1993 35334 2998
6092 517
6132 517
4405 374
1994 48198 4044
5704 479
5592 467
5592 469
1995 60794 5046
7307 606
7279 601
7280 604
1996 71177 5846
8576 704
8560 699
8561 703
1997 78973 6420
9538 775
9526 771
9527 774
1998 84402 6796
10193 821
10195 817
10195 821
1999 89677 7159
10831 865
10833 861
10833 864
2000 99215 7858
11982 949
11985 946
11985 949
2001 109655 8622
13243 1041
13248 1038
13248 1042
2002 120333 9398
14533 1135
14538 1132
14538 1135
2003 135823 10542
16404 1273
16410 1270
16410 1274
2004 159878 12336
19309 1490
19316 1486
19316 1490
2005 184937 14053
22703 1741
22358 1710
22359 1715
2006 216314 16165
27135 2070
26578 2022
26579 2027
2007 265810 19524
35247 2675
33824 2560
33823 2566
2008 314045 23648
45200 3452
43274 3259
43262 3263
1978-2008年中國支出法GDP及人均GDP 數據
來源 中國
統計局 中國
統計局
中國
統計局 中國
統計局
聯合國
統計司 聯合國
統計司
年份 GDP
(億元) 人 均GDP(元)
GDP
(億美元) 人 均GDP(美元)
GDP
(億美元) 人 均GDP(美元)
1978 3606 377
2282 239
2142 224
1979 4093 422
2728 281
2632 272
1980 4593 468
3002 306
3065 312
1981 5009 504
2862 288
2939 296
1982 5590 554
2911 289
2954 293
1983 6216 608
3139 307
3146 309
1984 7363 710
2630 254
3174 307
1985 9077 864
2836 270
3091 295
1986 10509 985
2825 265
3043 286
1987 12277 1132
3300 304
3299 305
1988 15389 1397
4137 376
4134 377
1989 17311 1548
3668 328
4598 413
1990 19348 1704
3706 326
4045 358
1991 22577 1962
4158 361
4241 371
1992 27565 2366
4794 411
4999 432
1993 36938 3134
6369 540
6411 549
1994 50217 4213
5943 499
5827 494
1995 63217 5247
7598 631
7570 635
1996 74164 6091
8935 734
8920 741
1997 81659 6638
9862 802
9850 810
1998 86532 6967
10451 841
10452 852
1999 91125 7275
11005 879
11008 889
2000 98749 7821
11926 945
11928 956
2001 108972 8568
13161 1035
13166 1047
2002 120350 9399
14535 1135
14540 1149
2003 136399 10587
16473 1279
16479 1293
2004 160280 12367
19358 1494
19365 1510
2005 188692 14473
23382 1793
23027 1785
2006 221651 16907
28380 2165
27799 2142
2007 263094 19963
36040 2735
34603 2650
2008 306860 23106
44928 3383
43270 3292
2008中國內地經濟區城市GDP排名前二十(單位:億)(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省) 1 上海市 13698 10.4% 滬01
2 北京市 10488 10.3% 京01
3 廣州市 8212 12.5% 粵01
4 深圳市 7950 12.3% 粵02
5 蘇州市 6800 13.3% 蘇01
6 天津市 6300 15.4% 津01
7 重慶市 5120 16.6% 渝01
8 杭州市 4970 12.2% 浙01
9 青島市 4480 13.5% 魯01
10 無錫市 4460 13.1% 蘇02
11 佛山市 4450 15.6% 粵03
12 武漢市 3960 15.1% 鄂01
13 寧波市 3940 11% 浙02
14 南京市 3930 13% 蘇03
15 沈陽市 3880 16.5% 遼01
16 大連市 3810 17% 遼02
17 成都市 3785 10.4% 川01
18 東莞市 3730 14.1% 粵04
19 煙台市 3630 14% 魯02
20 唐山市 3550 13.4% 冀01
2009年全國各大城市GDP數據: 1、上海市 14900.93億元 8.2% 上海 2、北京市 11865.9億元 10.1% 北京 3、廣州市 9118.6億元 11% 廣東1 4、深圳市 8245億元 10.5% 廣東2 5、天津市 7500億元 16.5% 天津 6、蘇州市 7400億元 11% 江蘇1 7、重慶市 5856億元 14.9% 重慶 8、杭州市 5098.66億元 10% 浙江1 9、無錫市 5000億元 11.5% 江蘇2 10、青島市 4900億元 11%山東1 11、佛山市 4742.6億 元 13 .5% 廣東3 12、成都市 4502.60億元 14.7% 四川1 13、武漢市 4500億元 13% 湖北1 14、大連市 4410億元 15% 遼寧1 15、沈陽市 4350億元 14.1% 遼寧2 16、寧波市 4214.6億元 8.6% 浙江2 17、南京市 4170億元 11.5% 江蘇3 18、東莞市 4080 億元 10% 廣東4 19、唐山市 3951.6 億元 11% 河北1 20、煙台市 3720億元 12.4% 山東2 21、長沙市 3370 億元 14.7% 湖南1 22、鄭州市 3362.24 12% 河南1 23、濟南市 3350億元 12% 山東3 24、哈爾濱市 3258.1億元 13% 黑龍江1 25、石家莊市 3063.62億元 10.6% 河北2 26、泉州市 3002億元 11.2%福建1 27、長春市 2919億元 15% 吉林1 28、南通市 2907億元 14% 江蘇4 29、西安市 2791億元 14.5%陝西1 30、濰坊市 2775億元 11% 山東4 31、淄博市 2572億元 12% 山東5 32、溫州市 2570億元 6% 浙江3 33、福州市 2520.7億元 12.6% 福建2 34、常州市 2430億元 11.4% 江蘇5 35、紹興市 2375.5億元 6.9% 浙江4 36、徐州市 2260億元 13% 江蘇6 37、東營市 2257.88億元 9.2% 山東6 38、濟寧市 2240億元 12% 山東7 39、臨沂市 2214.09億元 13% 山東8 40、台州市 2200億元 12% 浙江5 41、邯鄲市 2150億元 11% 河北3 42、大慶市 2120億元 12.1% 黑龍江2 43、洛陽市 2074億元 13% 河南2 44、威海市 2034.03億元 13.3% 山東9 45、鞍山市 1950億元 23% 遼寧3 46、合肥市 1948億元 17% 安徽1 47、嘉興市 1917.96億元 9.3% 浙江6 48、滄州市 1894億元 12.9% 河北4 49、鄂爾多斯市 1872億元 20% 內蒙古1 50、包頭市 1870億元 10% 內蒙古2 51、鹽城市 1860億元 13.5% 江蘇7 52、南昌市 1837.5億元 13.1% 江西1 53、揚州市 1800億元 13.5% 江蘇8 54、昆明市 1792億元 12% 雲南1 55、南陽市 1780億元 11% 河南3 56、金華市 1765.94億元 9.0% 浙江7 57、保定市 1702億元 11% 河北5 58、泰州市 1650億元 14% 江蘇9 59、廈門市 1616億元 8% 福建3 60、鎮江市 1580億元 13.5% 江蘇10
2010年GDP最新情況
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979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11.9%,二季度增長10.3%,三季度增長9.6%,四季度增長9.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0497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86481億元,增長12.2%;第三產業增加值171005億元,增長9.5%。
2011年一季度GDP增長情況
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環比增長2.1%(上季環比增長2.4%);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環比增長1.19%(上月環比增長1.02%),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環比增長1.73%(上月環比增長1.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增長1.34%(上月環比增長1.33%);
世界歷年數據

2008年世界各國GDP地圖-來自數據地圖網
1970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聯合國資料庫數據;單位:億美元;當時匯率) 1 美國 10250
2 蘇聯 6150
3 德國 2089
4 日本 2030
5 法國 1470
6 英國 1237
7 義大利 1093
8 中國 915
9 加拿大 863
10 印度 615
11 澳大利亞 443
12 巴西 423
13 西班牙 398
14 墨西哥 396
15 瑞典 354
16 荷蘭 354
17 波蘭 277
18 比利時 264
19 阿根廷 231
20 瑞士 229

Ⅶ 分析1997年至2018年上海人均GDP的變化

按照2018年上海人均GDP的變化,在不斷的增長,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

Ⅷ 上海市十年的GDP

2008年國民生產總值(gdp)6701億元
1、上海市
13698億元(滬)
2、北京市
10488億元
(京)
3、廣州市回
8215億元
(廣東1)
4、深答圳市
7806億元
(廣東2)
5、蘇州市
6701億元
(江蘇1)
6、天津市
6354億元
(津)
7、重慶市
5096億元
(渝)
8、杭州市
4781億元
(浙江1)
9、青島市
4409億元
(山東1)
10、無錫市
4400億元
(江蘇2)

Ⅸ 中國近10年來的GDP數據(1998-2007)

分部門儲蓄占總儲蓄的比重

年度 國民..率 居民..率 政府..率 居民 政府 非金融業 金融業

1992 40.3 31.1 31.0 52.3 14.6 30.5 2.5

1993 41.7 29.9 32.4 46.3 15.0 36.0 2.8

1994 42.7 32.6 29.0 50.3 12.2 35.4 2.1

1995 41.6 30.0 29.6 48.2 11.7 38.3 1.8

1996 40.3 30.8 31.7 52.9 13.5 31.4 2.2

1997 40.8 30.5 32.3 50.9 13.8 34.3 1.0

1998 40.0 29.9 30.0 51.0 13.2 34.3 1.5

1999 38.6 27.6 31.0 48.0 14.9 35.6 1.4

2000 38.5 25.5 32.5 42.8 16.5 39.1 1.5

2001 38.9 25.4 35.9 41.6 19.5 38.2 0.8

資料來源:1999-2004 年《中國統計年鑒》資金流量表(實物交易)

要求:

試根據上述資料,分析儲蓄結構的變化,並指出儲蓄率維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5-22 17:01:05編輯過]
--------------------------------------------------------------------------------

-- 作者:sz-kzg
-- 發布時間:2006-5-20 23:06:02

-- 中國儲蓄率過高原因(康治國 答題)
儲蓄=可支配收入-消費支出

國民儲蓄=國民可支配收入-總消費支出(包括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

按四部分劃分,儲蓄為居民儲蓄、政府儲蓄、非金融業和金融業儲蓄。

居民儲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支出

政府儲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費支出

其中,非金融業和金融業的儲蓄分別等於他們的可支配收入。

國民儲蓄(總儲蓄)是上述四部分儲蓄之和。

一、 從表中可以看出,10年來,中國國民儲蓄率維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上。

10年來,居民儲蓄占國民儲蓄(總儲蓄)的比重卻呈下降趨勢,從1992年的52.3%下降到2001年的41.6%,同時期非金融業和政府儲蓄占國民儲蓄的比重不斷上升,分別比初期增加7.7和4.9個百分點。因此,中國國民儲蓄率維持在高水平的原因不完全因為居民儲蓄率過高,而要歸結到非金融業和政府儲蓄的不斷增長。

政府儲蓄增長的原因:政府可支配收入隨著稅收增強、國庫收入提高而增加,同時由於政府機構改革,政府的日常支出有一定程度縮減。表中可以看出,1998年以來,隨著機構改革不斷深入,政府儲蓄率由30%增長到2001年的35.9%,政府儲蓄率上升使得政府儲蓄占國民儲蓄的比重由1998年13.2%增長到2001年的19.5%。

由於非金融業的可支配收入全部納入國民儲蓄(總儲蓄),因此其占國民儲蓄比重增長也達到了較高水平。這主要是中國總體經濟環境的改善,企業的整體效益提升。

二、雖然,國民儲蓄占總儲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居民儲蓄率還是保持較高水平。

這符合我國的國情。

1、國內由於養老、醫療等制度的不完善,教育支出的不斷提高,使得居民必須保持較高預防性的儲蓄,以維持基本生活和解決子女及將來的養老問題。

2、國內投資渠道狹窄也限制了居民的投資。

3、中國銀行中80%的儲蓄集中在20%的富裕階層手中,而富裕階層的消費已經飽和,目前政策無法刺激消費的繼續增長。

因此,政府應調節國民收入向居民傾斜,進一步完善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增加轉移支付,解決居民的後顧之憂。

--------------------------------------------------------------------------------

-- 作者:sz-jiangweimin
-- 發布時間:2006-5-23 21:13:10

--
宏觀經濟案例分析
【摘錄】

基本概念:

儲蓄指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費的部分; 儲蓄=可支配收入-消費

國民儲蓄指國民可支配收入與總消費之差; 國民儲蓄= 國民可支配收入-總消費

政府儲蓄指政府的支配收入與其消費之差; 政府儲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費

居民儲蓄指居民可支配收入與其消費之差; 居民儲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

國民儲蓄為居民儲蓄、政府儲蓄、非金融企業和金融企業的可支配收入各自儲蓄之和

儲蓄率=(1 - 消費支出/可支配收入)*100%

【分析】

根據所給資料,分析儲蓄結構的變化,並指出儲蓄率維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 儲蓄結構的變化

由上述資料可知,近十年,由於我國城鎮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居民儲蓄率呈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 ,而居民儲蓄

在國民儲蓄中所佔的比重已從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大幅下降超過十個百分點;同時,國民儲蓄中政府

儲蓄所佔的比重卻在上升,大致從1992年的14.6%非持續上升到2001年的19.5%,相應政府儲蓄率上升到2001年的35.9%,

比1992年的31%上升達4.9個百分點,期間1994與1995年略有所偏軟約為29%;非金融企業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比重也從

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7.7 個百分點。由此可見,1992年至2001年十年時間雖然居民儲蓄在下降,

但是由於政府及企業儲蓄的迅速增長,導致國民儲蓄率整體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2) 儲蓄率維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 高儲蓄率與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結構、家庭觀念等諸多因素有關,現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健全,導致居民不敢花錢,

出現大量的「預防性儲蓄」。

2. 當前中國維持在高儲蓄率能為經濟增長提供大量資金來源;而更重要的是,源源不斷的資金流保證了金融機構的流

動性,增強了銀行的穩定性。

3. 中國資本產出彈性、對工資的預期形式、中國居民的高主觀貼現率和高風險規避性以及高經濟增長率是導致中國儲

蓄率維持在高水平的重要原因。

江偉軍 2006年5月23日

--------------------------------------------------------------------------------

-- 作者:sz-glj
-- 發布時間:2006-5-24 9:31:22

--

宏觀經濟案例分析

【基本概念】

國民儲蓄=國民可支配收入-總消費支出=居民儲蓄 + 政府儲蓄 + 金融業儲蓄 + 非金融業儲蓄

居民儲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支出

政府儲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

金融業儲蓄=金融業可支配收入

非金融業儲蓄=非金融業可支配收入(即企業存款、留存收益等)

【儲蓄結構變化】

從以上資料可知,從1992~2001的近10年中,我國國民儲蓄率一直維持近40%的高儲蓄率,其中居民儲蓄占國民儲蓄的總體比重從1992年的52.3%下降到41.6%。與此對應,政府儲蓄所佔比重則由1992年的14.6%提高到2001年的19.5,上升了近5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的儲蓄也佔到國民儲蓄的比重的38.2%,比1992時大幅上升。由此可見,在1992~2001的10年中,居民儲蓄率不斷下降,而政府儲蓄和非金融業儲蓄則不斷上升,導致我國國民儲蓄率一直維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原因分析】

(1)社保體系不健全。養老、醫保和教育消費支出增加了居民大量的預期消費支出,導致「預期儲蓄」和「被動性儲 蓄」,這是造成我國居民儲蓄偏高的主要原因。

(2)投資渠道不足。直接資本市場特別是股市的低迷導致居民對投資缺乏熱情,直接融資市場無法有效分流大量的儲蓄資金。

(3)政府在稅收大幅增加的情況下,財政性公共支出嚴重不足。大量基建支出擠佔了教育、衛生等領域的支出,導致公共領域只能尋求民間集資。

(4)中產階層遲遲不能形成,社會財富被少數人掌握。富裕階層消費飽和。

高良驥 2006-5-24

--------------------------------------------------------------------------------

-- 作者:sz-lhaifeng
-- 發布時間:2006-5-24 16:01:50

--
宏觀經濟學案例(劉海鳳)

一、 國民儲蓄=政府儲蓄+私人儲蓄

私人儲蓄=企業儲蓄+個人儲蓄(居民儲蓄)

個人儲蓄=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支出

政府儲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

(1) 從以上算式及題中表1所給資料,可以看出政府儲蓄率平均為14.49%,私人儲蓄率為85.51%;私人儲蓄率中個人儲蓄率平均為48.44%,企業儲蓄率為37.07%。

(2) 國民儲蓄率從1992年到2001年呈下降趨勢,最高與最低差額為4.2%;居民儲蓄率從1992年到2001年呈下降趨勢,最高與最低差額為7.2%;政府儲蓄率從1992年到2001年呈上升趨勢,最高與最低差額為7.8%;企業儲蓄率從1992年到2001年整體呈上升趨勢,非金融企業最高與最低差額7.6%,而金融企業呈下降趨勢,最高與最低差額為2%。

--------------------------------------------------------------------------------

-- 作者:sz-lhaifeng
-- 發布時間:2006-5-24 16:03:35

--
宏觀經濟學案例(劉海鳳)

(3) 從國民整體來看,整體儲蓄仍然維持在40%的較高水平上。主要是由於私人儲蓄佔85%導致。雖然居民儲蓄呈下降趨勢,但在儲蓄中平均仍為48%的較高水平,企業儲蓄率平均在37.07%呈上升趨勢,這些都導致國民儲蓄居高不下。

一、 儲蓄居高不下的具體原因

(1) 當政府出現預算盈餘時,政府就要進行儲蓄。由於多年來政府機關的整頓,人員精減,支出緊縮,所以就出現了政府儲蓄呈上升趨勢。

(2) 居民儲蓄雖然呈下降趨勢,但在整體儲蓄中仍然較高,這與中國本身的國情相關。中國經濟增長率在世界排名居前列,但人口多,13億人口8億在農村,這部分居民的社會保障仍然沒有解決。其次,中國人一向做事比較謹慎,所以收入的大部分用來儲蓄。

(3) 按宏觀經濟理論分析,利率越低儲蓄越少,但中國儲蓄仍然較高,主要是近幾年股市低迷,與之相關的政策還在進一步完善。其他的金融投資收益較低,這也是國民儲蓄居高不下的原因。

(4) 貧富差距加大,社會保障體制不完善,教育支出越來越高,住房商品化的房價越來越高等,不可預測的市場風險,迫使儲蓄增加,這也是國民儲蓄居高部下的原因。

因此通過以上分析,國家應該加快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盡快控制房價過高,提高居民收入,控制失業率,創造新的就業增長點。

--------------------------------------------------------------------------------

-- 作者:sz-liuhb
-- 發布時間:2006-5-25 15:55:35

--

宏觀經濟學案例分析

【基本經濟學概念】
國民儲蓄=國民可支配收入-總消費支出

居民儲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支出

政府儲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

儲蓄率=(1 - 消費支出/可支配收入)*100%

【數據結構變化】
從表中數據可看出,我國的國民儲蓄率雖然略微下降,但仍保持保持一個較高的比率,基本上保持40%左右。居民儲蓄比率呈略微下降,從92年的31.1%下降到01年的25.4%, 但政府儲蓄率從31%上升到35.9%。從儲蓄的比重來看,居民儲蓄、金融業儲蓄呈下降趨勢,政府儲蓄和非金融類儲蓄比例逐漸上升。

【具體原因分析】
我國儲蓄率持續維持高水平的原因如下:
1)節儉持家的傳統消費習慣;貧富差距增大,大部分儲蓄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國家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居民醫療、養老等預期支出壓力較大;教育,住房等當前生活支出壓力巨大,居民儲蓄防備意識較強,居民儲蓄率維持高水平。

3)政府財政持續增長,外匯儲備年年遞增,而另一面,政府對社會保障、教育等投入比例偏。一般市場經濟成熟國家,在社會保障方面的投入,占財政收入的35%以上,而我國政府僅佔12%左右。可支配收入增加和部分支出偏低使得政府儲蓄保持高水平。

4)私營企業在國民經濟的結構中比例越來越大,但是其融資渠道狹窄,銀行支持不夠,申請貸款相對困難,使得更多以在經營中以積累利潤留存的方式,儲備未來用於擴大生產的投資,導致非金融業儲蓄增加。

5)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較,國內金融市場投資產品不足,使得投資渠道狹窄,儲蓄率偏高。

儲蓄過大,必然導致國內資金流向投資變小,會導致社會總需求不足,總產出下降。我們在努力吸收國外的投資時,卻有大量國內資本閑置,造成投資率低下。要改變當前儲蓄過大的狀況,政府應該抑止教育、住房等價格的過分增長,增加居民平均收入,減少貧富差距;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加社會保障支出;加快金融市場改革創新,吸引投資,給予私營企業足夠支持。

劉斐 2006-5-25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5-25 16:05:36編輯過]
--------------------------------------------------------------------------------

-- 作者:sz-lipin
-- 發布時間:2006-5-25 16:27:07

--

深圳市區班: 李平

一、儲蓄結構的變化情況:

由上述資料可知,近十年,我國居民儲蓄率呈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 ,在國民儲蓄中所佔的比重已從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大幅下降超過十個百分點;同時,國民儲蓄中政府儲蓄所佔的比重卻在上升,大致從1992年的14.6%非持續上升到2001年的19.5%,相應政府儲蓄率上升到2001年的35.9%, 比1992年的31%上升達4.9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比重也從 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7.7 個百分點。由此可見,1992年至2001年十年時間雖然居民儲蓄在下降, 但是由於政府及企業儲蓄的迅速增長,導致國民儲蓄率整體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二、儲蓄率維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高儲蓄率與中國消費習慣以及特殊的國情等諸多因素有關,

1、我們的文化傳統或者說是我們的消費習慣促進了儲蓄行為,「有錢要存起來」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居民已經習慣了儲蓄這樣的理財方式。

2、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健全,在醫療、教育、養老等方面甚至可以說是比較落後,導致居民不敢花錢, 存在存錢養老,存錢防生病,存錢供孩子上大學等普遍性的行為,即大量出現「預防性儲蓄」。

3、投資渠道不足也是導致儲蓄率偏高的重要原因。我們的金融市場還處於發展階段,股市已經起步但情況非常慘淡導致居民缺乏投資熱情,期貨等市場還沒有完全開放無法進行投資,導致直接融資市場無法有效分流大量的儲蓄資金。

4、大量的財務掌握在少量的人手中,少量有錢人的消費已基本飽和,出現了「想消費的人沒錢多消費,有富裕錢的人也不會增加消費的」現象,導致儲蓄維持在一個較高的穩定的水平。

--------------------------------------------------------------------------------

-- 作者:sz-hzh
-- 發布時間:2006-5-26 11:03:03

--
市區班 何振華

儲蓄結構的變化

由上述資料可知,近十年,而居民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的比重已從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同時,國民儲蓄中政府儲蓄所佔的比重卻在上升,大致從1992年的14.6%非持續上升到2001年的19.5%,相應政府儲蓄率上升到2001年的35.9%, 比1992年的31%上升達4.9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比重也從 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7.7 個百分點。由此可見,1992年至2001年十年時間雖然居民儲蓄在下降,但是由於政府及企業儲蓄的迅速增長,導致國民儲蓄率整體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儲蓄率維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 現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健全,醫療等制度的不完善,教育支出的不斷提高, 下崗失業人員增多, 導致居民不敢花錢, 出現大量的「預防性儲蓄」 。

2. 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結構、家庭觀念等諸多因素有關。

3. 雖然居民儲蓄率高,實際上80%的財富掌握在少量的人手中,少量有錢人的消費已基本飽和,大部分手中並不是很寬裕,不敢消費。

4. 投資渠道不足,市場動作不規范, 也導致儲蓄率偏高。

--------------------------------------------------------------------------------

-- 作者:sz-wjh
-- 發布時間:2006-5-26 17:29:58

-- 宏觀經濟學案例作業提交
市區班 吳建華

根據國民經濟核算原理(見聯合國,1995;趙彥雲,2000;邱東等,2002),儲蓄系指

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費的部分。在國民收入的使用核算中,將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費之後的部

分稱之為儲蓄。因而,從國家的角度看,國民可支配收入與總消費之差為國民儲蓄。其中總

消費又細分為住戶(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國民可支配收入等於國內生產總值與來自國外

的凈經常轉移之和,當按住戶、政府、非金融企業、金融企業進行部門劃分時,住戶的可支

配收入與其消費之差為住戶的儲蓄;政府的支配收入與其消費之差為政府的儲蓄;非金融企

業和金融企業的可支配收入分別為各自的儲蓄,國民儲蓄等於上述四項儲蓄之和。

從上述定義可知,國民儲蓄是經濟學意義上一個國家的儲蓄;居民儲蓄僅是住戶部門的儲蓄;

而居民儲蓄存款則僅指居民儲蓄中存入銀行的部分。因而國內通常所談論的居民儲蓄過高系

因個人投資渠道狹窄或缺少多元化投資方式的論點,其實僅適用於討論居民儲蓄的構成,而

不適於對中國的高儲蓄進行分析。

從表中可以看出,在過去十年中,居民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比重已從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 年的41.6%,降幅達到了10.7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非金融企業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比重卻從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達7.7 個百分點。另外政府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比重1992-2001 年也增加了4.9 個百分點。因此,中國過去十年來國民儲蓄率之所以保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並不在於通常所認為的居民儲蓄率過高,而在於企業及政府儲蓄的迅速增長。

從可支配收入的部門分布可以看出,從1996 年開始,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比重出現了持續下降的態勢,降幅達5.5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比重則不斷上升,升幅近4 個百分點。另外,非金融企業可支配收入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比重也有所上升(2.2 個百分點)。

1998 年以來,隨著政府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化,公務員隊伍得到精簡,作為政府消費重要組成部分的政府日常開支得到一定程度的壓縮;同時,由於稅收征管力度的加強,增加了國庫收入,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的比重加大,因而使政府儲蓄率迅速上升。表 中的數據表明,1998 年政府儲蓄率為30%,而2001 年政府儲蓄率已上升至35.9%。政府儲蓄率的上升使政府儲蓄在國民總儲蓄中所佔比重從1998 年的13.2%上升至2001 年的19.5,增幅高達6.3 個百分點。

非金融企業可支配收入盡管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比重上升幅度有限,但由於其全部歸入國民總儲蓄,所以從其占國民總儲蓄的比重看,增長幅度也很可觀。1998-2001 年,增幅也達到了3.9 個百分點。Kuijs(2005)認為,企業可支配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在於國有企業效益的改善。但是,國有企業效益的改善只是原因之一.1998 年以來,所有工業企業的效益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股份有限公司類工業企業效益增長最為明顯,同時股份有限公司類工業企業在全部工業企業中所佔的比重上升幅度也是最大的。因而企業可支配收入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比重的加大,企業整體效益的改善而非僅國有企業效益的改善應是主要原因。

綜合上述,從儲蓄結構的變化來看,國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業傾斜,以及政府消費率的降低是過去十年間我國國民儲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5-26 17:48:55編輯過]
--------------------------------------------------------------------------------

-- 作者:sz-lshengyan
-- 發布時間:2006-5-27 8:39:32

--
深圳市區班(劉申艷)

一、圖表數據分析

從長期看,國民儲蓄(總儲蓄)按四部分劃分為:居民儲蓄、政府儲蓄、非金融業和金融業儲蓄,並為這四個部分的總和。

由上表可見,從1992年到2001年,在我國國民儲蓄率下降了1.4%的情況下我國居民儲蓄率卻下降了5.7%,政府儲蓄率則上升了4.9%。在我國國民儲蓄中,居民儲蓄下降了10.7%和金融業儲蓄下降了1.7%;而非金融業儲蓄和政府儲蓄卻呈現上升趨勢,非金融業儲蓄上升了7.7%,政府儲蓄上升了4.9%。

由此可見,1992年至2001年十年時間雖然居民儲蓄在下降, 但是由於政府及企業儲蓄的迅速增長,導致國民儲蓄率整體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二. 儲蓄率維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私營企業在國民經濟的結構中比例越來越大,但是其融資渠道狹窄,銀行支持不夠,申請貸款相對困難,使得更多以在經營中以積累利潤留存的方式,儲備未來用於擴大生產的投資,導致非金融業儲蓄增加。

2、國家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居民醫療、養老等預期支出壓力較大;教育,住房等當期支出壓力巨大;個人收入增加,金融投資渠道少,導致居民儲蓄維持高水平,另外人口老齡化會明顯地影響居民儲蓄率。

3、隨著政府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化,公務員隊伍得到精簡,作為政府消費重要組成部分的政府日常開支得到一定程度的壓縮;同時,由於稅收征管力度的加強,增加了國庫收入,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的比重加大,因而使政府儲蓄率迅速上升。

--------------------------------------------------------------------------------

-- 作者:sz-lshengyan
-- 發布時間:2006-5-27 8:40:56

--
深圳市區班(黃志堅)

根據資金流量表中提供的數據,在過去十年中,居民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比重已從1992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降幅達到了10.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非金融企業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比重卻從1992年的30.5%上升至2001年的38.2%,增幅達7.7個百分點。另外政府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佔比重1992—2001年也增加了4.9個百分點。因此,中國過去十年來國民儲蓄率之所以保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並不在於通常所認為的居民儲蓄率過高,而在於企業及政府儲蓄的迅速增長。

隨著政府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化,公務員隊伍得到精簡,作為政府消費重要組成部分的政府日常開支得到一定程度的壓縮;同時,由於稅收征管力度的加強,增加了國庫收入,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的比重加大,因而使政府儲蓄率迅速上升。1998年政府儲蓄率為30%,而2001年政府儲蓄率已上升至35.9%。政府儲蓄率的上升使政府儲蓄在國民總儲蓄中所佔比重從1998年的13.2%上升至2001年的19.5%,增幅高達6.3個百分點。

非金融企業可支配收入盡管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比重上升幅度有限,但由於其全部歸入國民總儲蓄,所以從其占國民總儲蓄的比重看,增長幅度也很可觀。1992—2001年,增幅也達到了 7.7個百分點。現在所有工業企業的效益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股份有限公司類工業企業效益增長最為明顯,同時股份有限公司類工業企業在全部工業企業中所佔的比重上升幅度也是最大的。因而企業可支配收入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佔比重的加大,企業整體效益的改善而非僅國有企業效益的改善應是主要原因。
綜合上述,國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業傾斜,以及政府消費率的降低是過去十年間中國國民儲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

-- 作者:sz-ywenfa
-- 發布時間:2006-5-28 11:02:27

--
【摘錄】基本概念: (姚文法 市區班)

儲蓄指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費的部分; 儲蓄=可支配收入-消費

國民儲蓄指國民可支配收入與總消費之差; 國民儲蓄= 國民可支配收入-總消費

政府儲蓄指政府的支配收入與其消費之差; 政府儲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費

居民儲蓄指居民可支配收入與其消費之差; 居民儲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

國民儲蓄為居民儲

閱讀全文

與上海歷年gdp排名數據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