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07年江浙地區各主要城市的GDP產值都是多少啊南京和杭州哪個多啊
2007年
江蘇省排入全國前100強的城市:
蘇州市回 5700億元
無錫市答 3858億元
南京市 3275億元
南通市 2111.82億元
常州市 1880億元
徐州市 1679.56億元
鹽城市 1368億元
揚州市 1311億元
鎮江市 1213億元
泰州市 1202.2億元
淮安市 765.23億元
浙江省排入全國前100強的城市:
杭州市 4103.89億元
寧波市 3433.08億元
溫州市 2157億元
紹興市 1971億元
台州市 1722.89億元
嘉興市 1585.18億元
金華市 1462.45億元
湖州市 895.94億元
所以經過對比,顯然杭州的GDP比南京多
⑵ 江浙最發達的城市是哪個
江浙還是分開來說比較好。
江蘇:
第一:蘇州 (江蘇最拽的城市。中國最發達的地級市。GDP嚇人,一個區的經濟能飆過整個海南省,一條觀前街的產值可以頂上一座中等城市。外資企業在國內僅次於上海深圳
)2016年GDP:15475億
第二:南京 (省會的優勢,但擁有其它市所沒有的優勢,如省級機關在南京。高校眾多,科技教育實力強。江蘇最大的城市,最沒號召力的省會。在省內被蘇州無錫看不起。經濟每況愈下,靠吃老本度日。)2016年GDP:10503億
第三:無錫 (工業城市,旅遊資源靠人工現造但也不可小覷。喜歡跟蘇州飆經濟,和南京比大小。最近被蘇州逐漸拉開差距。)2016年GDP:9210億
浙江:
第一:杭州(省會,浙江經濟、政治、文化、交通、金融...中心)2016年GDP:11050.5億
2008年5月29日,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正式批復了杭州市政府有關申請,決定授予杭州市「中國電子商務之都」稱號,從此開始打造電商之都
第二:寧波(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城市、世界著名港口、浙江貿易、航運中心)2016年GDP:8541.1億
第三:溫州(浙南經濟、交通、金融、貿易、航運中心,民營經濟繁榮,與杭州、寧波構成浙江三大經濟中心)2016年GDP:5045.4億
⑶ 江浙都是經濟強省,兩省的第一強縣為什麼有這么大的差距
江蘇和浙江歷來都是魚米之鄉,被大家稱為中國最富裕的兩個地區之一,去過這兩個省旅遊的朋友都知道,江浙不僅風景優美而且經濟也十分發達,兩者都是中國的經濟強省,光GDP破萬億的城市就有5座,江浙兩省城市之間的實力也不分伯仲,但是細心的朋友一定會發現,在兩省第一強縣的比較中,江蘇是碾壓浙江的,兩地之間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一個是GDP極高的江蘇,一個是老百姓有錢的浙江,你更看好哪個省呢?浙江和江蘇在第一強縣上的差距,是否等於浙江和江蘇之間的差距呢?談談您的看法,期待您的精彩點評。
⑷ 有誰知道,浙江省各市的人口及GDP,人均GDP
一、引 言
近年來,隨著中外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深入研究,學界和公眾逐漸認識到這種增長實際上是一種不平衡的增長,其代價是不斷擴大的地區經濟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目前,已經有學者指出如果地區經濟差距進一步擴大可能會影響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勢,甚至更嚴重的後果(如Yang,1999;Yao 和Zhang ,2001)。Jones 、Li和Owen(2003)利用中國城市一級數據深入研究了導致地區經濟差距和收入差距擴大的真實原因,研究發現,中國地區經濟增長率差異比早期的研究結果大得多,其中政府區位優勢和政府優惠政策對區域經濟差異有重要影響。王小魯和樊綱(2004)全面研究了我國地區差距變動的趨勢和影響因素,他們發現,市場導向的外商直接投資以及民間資本流動使資金大量流向東部地區,導致東部和其他地區的差距增大。但東部持續的資金流入導致東西部資本邊際生產率差距縮小,從長期看可能降低地區間的差距,盡管勞動力流動有助於縮小地區間的收入差距,但中西部的制度落後(如科技成果市場化程度低)、城市化程度低、非國有經濟發展落後、要素市場發育滯後等導致這些地區和東部差距明顯。
不過,目前關於地區經濟發展差距的研究絕大多數是關注中東西部以及省際之間的差距,省內各地區之間的差距往往被忽視。從現有數據分析來看,省內各地區之間的差距比東西部地區和城鄉之間的差距還要大。一些學者根據2001年的統計數據,將各省省會城市所在地區與該省人均GDP最低的地區進行了對比,平均差距為4.45倍。而東西部平均差距為1.44倍,城鄉之間差距平均差距為3.1倍(2002年數據)。以經濟大省浙江為例,2001年杭州市人均GDP24923元,麗水市僅為6391元。前者是後者的3.9倍。1998年,杭州的GDP總量為1134.88億元,寧波為973.44億元,而衢州僅為140.82億元,麗水為116.05億元。衢州和麗水行政區域面積佔全省25.7%,人口佔10.9%,2003年兩城市實現的生產總值分別為234億元和220億元合計454億元,僅佔全省的4.6%,人均生產總值分別為9560元和8835元,不到全省一半,僅為杭州的28%左右。①浙江經濟在90年代崛起以後,各界人士普遍將私營企業和民間資本視為其崛起的重要原因。同時,在省內我們也應該看到各市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仍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表1.國家統計局首次公布的2003年度中國綜合實力地級以上百強城市名單
城市 杭州 寧波 紹興 溫州 嘉興 台州 金華 湖州 舟山
城市綜合實力 8 18 42 45 56 57 82 91 97
人口和勞動力子系統 28 45 92 95 94 100 93 97 91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註:麗水、衢州兩市未上榜)
表2.浙江省各市1999年——2003年GDP水平
市地名稱 1999 GDP 2000 GDP 2001 GDP 2002 GDP 2003 GDP
杭州市 1225.28 1382.56 1568.01 1781.83 2099.77
寧波市 1041.74 1175.75 1312.69 1500.34 1786.85
嘉興市 471.89 541.02 604.26 706.43 858.03
湖州市 342.62 377.88 385 422.5 490.75
紹興市 705.06 779.76 822.54 928.15 1089.28
舟山市 101.37 114.03 126.69 146.01 172.27
溫州市 733.19 828.12 932.08 1060.97 1226.44
金華市 500.03 546.52 597.34 680.41 801.6
衢州市 147.49 161.9 176.28 200.31 233.73
台州市 605.00 674.99 747.51 858.31 995.03
麗水市 122.17 136.76 158.97 185.1 220.29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資料庫,筆者整理而成。)
二、影響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因素分析
(一)變數解釋
私營企業密集度:我們認為在一定地域內私營企業密集度的大小決定著該地區的市場競爭程度,市場競爭強度越大那麼經濟相應的就比較繁榮。所以我們選擇了1997年的各市私營企業數(單位:萬戶)和當時當地的總人口數(萬人),兩者相除得出私營企業密集度。單位是每人擁有企業數,由於數值很小在數據輸入時各乘以1000。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課題組(2002)認為,隨著民營經濟資本積累能力的增強,自籌資金已經成為民營投資擴張的主要資金來源。國家計委經濟政策協調司赴江浙調研組(2002)使用了「內源性融資」的概念,認為內源性融資是江蘇、浙江中小企業發展的基礎性資金來源。「內源性融資說」也暗示了這樣一個積累性因果關系:人均GDP水平高——資本的可獲得性好——非國有投資水平高——人均GDP水平高;反之,人均GDP水平低——資本的可獲得性差——非國有投資水平低——人均GDP水平低。
居民存款儲蓄:居民儲蓄存款的多少決定了民間私人投資的力度。我們這里選擇了2000~2003年城鄉居民儲蓄年末余額的平均值。計算方法如下:AVER(S)=∑(S)/n
初始人力資本:資源稟賦論認為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與資源稟賦具有很密切的關系,尤其是人力資源的作用變得日益重要。人力資本理論認為,從宏觀上看,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力資本投資有很高的相關,舒爾茨發現,從1929年到1957年間的美國國民收入增長額中,作為人力資本主要形式的教育投資的增加在國民收入增長額中所起的作用達到33%,另一個美國經濟學家丹尼森也對人力資本投資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進行分析,發現美國1929-1957年間由於教育投資增長而引起的國民收入的增長占整個國民收入增長的23%。從微觀上看,具有不同人力資本含量的勞動者其獲得的收益也各不相同。根據這種理論,浙江各地的人力資本存在差異,因而必然影響到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我們把教育水平作為人力資本存量的重要水平。在模型中,我們選取了1997年的在校大學生,普通中學和小學人數。這三個值的權重分別為3,2,1。所以,初始人力資本=3*每萬人中的在校大學生+2*每萬人中的普通中學人數+1*每萬人中的小學人數。
實際利用外資:實際利用外資是影響一個地區經濟增長的外生因素。外資不僅僅作為資本留入,它同時還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因此在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選取了1997——2003年浙江各市實際利用外資的金額,將歷年數額相加。由於數字較大,我們選取了實際利用外資的自然對數。具體演算法如下:TAFC=ln∑(TAFC)
城鎮化水平: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該國的城市化水平。同樣,城鎮化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增長中心總是大小不一的城市,我們大體可用城市化水平來表示增長中心的總體數量和總體水平。錢納里等人對90個國家統計資料的計量分析證明,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與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之間,具有穩定的正相關關系。②浙江省內大城市並不多,不過,浙江的小城鎮建設相當出色。80年代以來國家一直在提倡發展小城鎮,一方面小城鎮可以轉移相當數量的農村勞動力,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大城市的一些通病,非常適合我國的國情。因此我們選取了城鎮化指標,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城市化水平。具體演算法如下:城鎮人口/總人口。(由於資料的限制我們選取了1997年的數據,此外還可以用非農業戶口/總人口的演算法,但是目前我省人口流動相當大,一部分農業戶口居住在城鎮當中,事實上已經不能再簡單計算為農業戶口,因此用這個數據衡量城鎮化水平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
GDP:盡管以GDP為中心的經濟發展戰略遭到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批評。不過,應該加以區別的是我們反對的只是忽略環境、人文等因素一味追求GDP數量的行為,而不是GDP本身。事實上,GDP是一個很好的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因素。我們選取了1998年浙江省各市間的GDP數額。
(二)數據收集和處理
我們主要利用了中國統計資料庫。主要數據有:浙江省1997——2003年各市、地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情況統計;浙江省1997——2003年各市、地各類學校在校學生數統計;浙江省1997——2003年各市、地工業企業單位數統計;浙江省1997——2003年各市、縣總戶數和總人口數統計等統計數據。筆者根據前述變數解釋中給出的計算方法對數據進行處理。最終數據處理結果如下:
城市 私營企業密集度(×1000) 居民儲蓄存款
(億元) 初始人力資本 實際利用外資(億美元) 城鎮化水平% GDP
(億美元)
杭州市 5.399 865.2 2109.22 12.82 95 1134.88
寧波市 6.544 642.76 1857.05 13.29 96 973.44
嘉興市 1.472 349.66 1623.23 12.25 82 445.03
湖州市 1.98 171.145 1731.29 11.83 93 324.54
紹興市 4.574 427.795 1744.11 12.05 77 651.25
舟山市 0.462 91.075 1987.15 8.95 97 93.56
溫州市 3.317 523.53 2169.75 10.78 91 677.18
金華市 6.325 330.21 1881.47 10.86 74 484.48
衢州市 6.491 103.64 1740.65 9.37 92 140.82
台州市 ? 321.16 1933.88 10.93 92 554.63
麗水市 1.808 102.05 1823.52 8.66 67 116.05
(三)研究方法
影響浙江省內各市經濟差距的因素到底是什麼?筆者認為造成這種差距的主要因素是各地資本投入、私營企業發達程度不同。因此,我們選取五個因素做線性回歸模型,以此來分析影響省內各市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的原因。這些因素包括私營企業密集度,居民儲蓄存款,初始人力資本,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城鎮化水平。在模型中,我們把這五個因素作為變數,GDP作為因變數。根據經濟學理論,我們認為這五個變數對經濟的影響是較大的,而且應該是正相關的。本文根據1999年和2003年各市統計資料,試圖通過多元回歸分析,對各地資本投入、私營企業發達程度與地區經濟差距的關系進行探析,並針對模型的計量結果提出縮小各地差異的建議。
(四)模型的建立和處理
我們將其建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GDP=b+b1x1+b2x2+b3x3+b4x4+x5b5+є,x1、x2、x3、x4、x5分別代表私營企業密集度、居民存款儲蓄、實際利用外資、初始人力資本、城鎮化水平等五項解釋變數;b1、b2、b3、b4、b5分別是解釋變數的系數;є為干擾項,GDP為被解釋變數。我們用SPSS對數據進行處理,計算相關系數,再回歸分析,得出以下結果:
三、模型的結論和改進
(一)回歸結果解讀與政策建議
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模型的R2=0.994,修正後的R2為0.987,P值為0.00a。擬合度較好,該模型是有效的。在這五個變數中我們可以看出初始人力資本、城鎮化水平的P值為0.250,0.501,說明這兩個解釋變數還存在一些問題,對模型的解釋力度不夠,需要改進。在結果中我們看到居民儲蓄水平、私營企業的P值分別是0.012、0.110,B值分別為0.883、14.457,正和我們的預期一樣,存在著正的相關作用。
從上述的回歸分析中,我們認為造成浙江省內各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的因素較大的是居民儲蓄存款。這與經濟運行的實際相符合。浙江省的經濟尤其是溫台地區主要是內生型經濟發展模式,民間資本、私人的投入是影響經濟的重要因素。所以居民儲蓄存款在模型中擬合的最好,令我們感到詫異的是城鎮化水平的擬合度很差,這可能在省內城鎮化水平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不是很大,相反可能是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城鎮化進程。我們在數據整理中發現1997年鄉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值都很大,除了麗水是0.67以外,其餘都在0.77以上。按這種分析,城鎮人口對經濟影響應該是有的,出現偏差的原因我們認為可能是數據處理的不當;二是省內各市城鎮化水平差異不大造成的,我們將做進一步的研究。初始人力資本在模型中反映出來是正相關的,但數據擬合度不如居民儲蓄來得好,我們認為可能是數據選取太接近,初始人力資本的效果還沒有發揮出來。這里可做改進。
根據這種分析來看,為了減少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當地政府可以從幾個方面著力:
1、支持省內欠發達地區發展,加大投資和政府間轉移支付。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受布局戰略等的一些政策因素及人們思想觀念等的原因,在政府、社會投入和積累方面,發達地區遠高於欠發達地區,造成區域經濟發展差距明顯。欠發達地區要充分利用資源、區位等優勢,特別是勞動成本低的優勢,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梯度轉移,建成資源加工型和勞動密集型為主體的浙西產業加工密集帶,調整優化產業和產品結構,大力發展有市場前景的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及時抓住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結構重組的關鍵時期,積極融入長三角,實現與長三角經濟區的對接和聯動,不斷拓展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空間,分享現代區際的分工利益,努力縮小與發達城市的差距。
2、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軟硬體發展環境,加大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尤其要注重金融支持。各級政府要在相應的適合地區經濟發展的產業政策下,一手抓農業,一手抓民營企業,提倡不同組織形式的民營企業共同發展,支持、鼓勵各類人才開發,並在財力上給以必要的支持。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改革開放20多年的實踐表明,東部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民營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杭州、溫州、台州等地經濟發展的各項指標之所以能夠在領先其他縣市,與這些地方民營經濟的大規模發展是分不開的。
3、提高人力資本的存量。從地區經濟差異影響的回歸分析看,各地人力資本的狀況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大小存在著很明顯的正相關關系,特別是近年來,人力資本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有了明顯的增加。 勞動力市場分割狀況的逐步消除,地區人力資本含量對經濟發展的作用還會加大。現有的資料已經明確低表示了這種趨勢,在政策傾斜對地區經濟差距擴大的影響減小的時候,人力資本的作用增長了。在發展落後地區經濟的時候,如果不在人力資本的改善上盡心努力,那麼經濟發展必將缺乏動力。應該充分意識到人力資本對改善地區經濟差距的作用,落後地區要通過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加快科技與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現代人觀念的培育等使自己的人力資本含量得以提升,使自己能夠在進一步的發展中與先進地區的發展縮小差距。
此外,欠發達地區的文化教育事業、基礎設施建設也需要當地政府努力,同時省政府要大力幫助。
(二)模型的改進
模型可以從數據分析上加以改進,我們所選用的居民儲蓄是一個總體水平,它受到地區大小和人口多少的影響,如果能將其處理為居民平均儲蓄水平將更加客觀。我們所選用的GDP水平是1998的數據,顯然有點陳舊,如果能選用近幾年的數據,相信初始人力資本(1997年數據)的作用將發揮出來。
此外,我們可以借鑒中山大學的徐現祥博士和李郇教授「中國省區經濟差距的內生制度根源」這一報告的研究方法。我們的研究主要採用回歸方程定量分析浙江省各市經濟增長差異的決定因素。盡管數量分析有助於精確分析各種因素的重要程度,但這種分析方法忽視了制度變遷的內生性問題,從而導致估計結果可能是有偏的。基於此,提出了一個分析浙江省各市經濟發展程度差異的制度性假說,即當今各市內生的社會基礎設施(即由制度、政策等構成的經濟發展的軟環境)的差異決定了其當今經濟績效的差
⑸ 長三角16城市2010年人均gdp排名
2010年長三角城抄市,城鎮人均收入排襲名
(非統計局數據,江浙滬民間機構調查報告)
排名 城市 城鎮人均收入(元)
1 台州市 33870
2 上海市 32150
3 杭州市 31530
4 寧波市 30820
5 蘇州市 28290
6 紹興市 27860
7 舟山市 27120
8 無錫市 26750
9 嘉興市 25830
10 湖州市 25660
11 南京市 24770
12 常州市 24590
13 南通市 24350
14 鎮江市 23120
15 揚州市 22730
16 泰州市 21380
⑹ 江浙滬一線城市有哪些
只有上海是一線城市,准一線城市-杭州、南京、寧波。
一線城市是指對本國的經濟版和政治具有重要作用的權大都市。在城市規模、基建、財政收入、消費、對人才吸引力等各層面,一線城市一般均領先於其他城市。在商業活動中,企業也會將具有重要市場地位的城市稱為一線城市。
一線城市的劃分沒有固定的標准。既可按行政級別劃分,也可按城市規模、人口數量劃分、經濟發展水平和GDP總量等標准劃分。 中國目前被普遍公認的一線城市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
(6)江浙地區各市gdp排名擴展閱讀:
一線城市的劃分並沒有公開的標准,屬於媒體或專家分析常用,從而形成一種大眾認知習慣。社會評判一線城市的常見標准包括:房價、城市發展水平、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的吸引力、國際知名度等等。
其主要體現在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科技創新能力、交通通達能力等各層面,一線城市在生產、服務、金融、創新、流通、綜合商業指數等全國社會活動中起到引領和輻射等主導功能。
⑺ 浙江省哪些城市的經濟比較發達詳細點,謝謝
1,杭州市,2017年,杭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556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38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857億元,分別增長1.9%、5.3%和10.0%。全市常住人口人均GDP為134607元,比上年提高10321元,增長5.4%。
浙江是中國省內經濟發展程度差異最小的省份之一,杭州、寧波、紹興、溫州是浙江的四大經濟支柱。其中杭州和寧波經濟實力長期位居中國前20位。2014年11月,浙江省區被列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
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GDP)51768億元,比上年增長7.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1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247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7279億元,分別增長2.8%、7.0%和8.8%,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7.0%。
浙江-網路
⑻ 全國各省經濟實力及綜合實力排名
網路知道
我國各省重要排行
全國各省經濟實力及綜合實力排名
我來答有獎勵
匿名用戶
2018-08-07
中國各省經濟狀況比較
第一層:人均40000+的
1 上海 65473
2 北京 57431
3 天津 47972
第二層 人均30000--40000的
4 浙江 35730
5 江蘇 32985
6 廣東 32142
第三層 人均20000--30000的
7 山東 27148
8 內蒙古 25558
9 遼寧 24645
10 福建 23663
第四層 人均15000--20000的
11 河北 19363
12 黑龍江 18463
13 吉林 17211
14 新疆 16164
15 山西 16143
16 河南 15056
第五層 人均10000--15000的
17 湖北 14733
18 重慶 14011
19 海南 13361
20 湖南 13123
21 陝西 12843
22 青海 12809
23 寧夏 12695
24 江西 12204
25 四川 11708
26 西藏 11567
27 安徽 11180
28 廣西 11417
第六層 人均10000以下的
29 甘肅 9527
30 雲南 9459
31 貴州 6742
有幾個看點:
一,內蒙古以25558排名第8進入前10,是一個被人們忘記的種子選手,進步神速。
二,河南以15056排第16,已經進入全國中游水準,進步很快。
三,人們印象中南方富裕省份福建以23663排第十,並沒有北方的山東,內蒙,遼寧發達。
四,人們印象中富裕的海南以13361僅排19,屬於較不發達省份,需要努力發展。
五,同為東北三省的黑龍江和吉林已被遼寧拉開,已分屬於不同的發展水平了,遼寧已經達到新的層次
六,人口大省四川和重慶人均GDP靠後,雖然成都和重慶市區發達繁華,但並不能掩蓋周邊縣市的經濟相 對落後的問題,但在國家新批准了成渝經濟特區後,有很大可能在近期崛起,成為與環渤海灣,長 三角,珠三角並列的經濟第四極。
七,26 西藏 11567
27 安徽 11180
28 廣西 11417
29 甘肅 9527
30 雲南 9459
31 貴州 6742
由上表看出,排名26---31最後六位的五個省中,除安徽以外,西藏 廣西 甘肅 雲南 貴州 均為
多少數民族的省份,以致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國家應加大對少數民族省份的扶植。
而做為東部省份的安徽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原因,我也不知道,可能跟該省政府及各地市政府的行事風格有關,以安徽的優異位置(緊鄰長三角,又有長江過境),豐富的資源(煤,電,水利),應該是發達省份才對,需要從自身找原因。
八 三大直轄市依然佔領前三,由於天津今年開始受到中央重視,這兩年應該會重新崛起,直指京滬。
九 粵江浙依然排在4,5,6位, 只是廣東的人均GDP已經被另江浙超過,珠三角的金融服務系統的不完 善已經成為廣東發展的瓶頸,但由於有香港和澳門在,廣東和港澳經濟完全對接之後,後勢依然強勁 ,重新拿回省人均GDP第一的位置也非難事。
GDP雖然不能代表各省市的人均收入狀況,但對人均收入構成直接影響,也直接反映了各地區的綜合實力和經濟發展程度,以上的評述完全客觀!
⑼ 全國各城市經濟排名
2016中國城市GDP詳細排名:
1.上海26688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415萬)
2.北京24541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171萬)
3.廣州(廣東1)20004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667萬)
4.深圳(廣東2)193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077萬)
5.天津178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547萬)
6.重慶17010億元,同比增長10.7%(人口:3372萬)
7.蘇州(江蘇1)1540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1060萬)
8.武漢(湖北1)11756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1061萬)
9.成都(四川1)11721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萬1573)
10.杭州(浙江1)1170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889萬)
區間分析: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化,作為前沿陣地的廣東經濟活力進一步增強;前幾年發展迅猛的成都進入經濟結構調整階段,經濟增速有所放緩;杭州在長三角地區率先完成經濟轉型升級,進入新一輪高速發展期,未來幾年在全國的排名有望繼續前移。
11.南京(江蘇2)1045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24萬)
12.青島(山東1)1010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71萬)
13.長沙(湖南1)9309億元,同比增長9.4%(人口:743萬)
14.無錫(江蘇3)9157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651萬)
15.佛山(廣東3)860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735萬)
16.寧波(浙江2)8560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783萬)
17.大連(遼寧1)8150億元,同比增長6.5%(人口:669萬)
18.鄭州(河南1)792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957萬)
19.沈陽(遼寧2)7644億元,同比增長3%(人口:829萬)
20.煙台(山東2)7003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702萬)
區間分析:南京、青島前幾年受舉辦國際盛會利好而發展迅速,但隨著盛會結束,經濟增速也隨之放緩,進入相對平穩期;大連、沈陽受東北地區整體經濟形勢影響,發展速度相對緩慢。
21.濟南(山東3)680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706萬)
22.東莞(廣東4)6770億元,同比增長8.1%(人口:832萬)
23.泉州(福建1)661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51萬)
24.南通(江蘇4)6607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730萬)
25.唐山(河北1)6474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780萬)
26.西安(陝西1)648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71萬)
27.哈爾濱(黑龍江1)627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001萬)
28.合肥(安徽1)620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779萬)
29.福州(福建2)6050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734萬)
30.長春(吉林1)586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767萬)
區間分析:濟南最大發展障礙是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但一直沒下定決心根治。號稱第二條經十路的劉長山路二期工程一再推諉,如同「血栓於腦、偏癱在身」,成為阻礙其快速發展的首要因素;泉州、福州受「一帶一路」政策帶動,短期內還將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
31.石家莊(河北2)5822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049萬)
32.濰坊(山東4)5746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927萬)
33.徐州(江蘇5)572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67萬)
34.常州(江蘇6)570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470萬)
35.溫州(浙江3)5110億元,同比增長8%(919萬)
36.紹興(浙江4)4800億元,同比增長5%(501萬)
37.鄂爾多斯(內蒙古1)4678億元,同比增長7.3%(人口:201萬)
38.濟寧(山東5)462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08萬)
39.淄博(山東6)4400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464萬)
40.大慶(黑龍江2)4350億元,同比增長1.5%(人口:281萬)
區間分析:合肥承接江浙滬產業轉移的同時,匯集安徽全省優質資源,提升了經濟增速,未來幾年仍有望保持;濰坊曾經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城市,隨著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經濟增速放緩;大慶石油資源日益枯竭,發展趨緩,迫切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41.鹽城(江蘇7)438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721萬)
42.揚州(江蘇8)4375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461萬)
43.昆明(雲南1)4370億元,同比增長6.4%(人口:726萬)
44.南昌(江西1)436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530萬)
45.臨沂(山東7)4305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124萬)
46.東營(山東8)4013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209萬)
47.包頭(內蒙古2)3969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276萬)
48.台州(浙江5)3930億元,同比增長6.8%(人口:603萬)
49.泰州(江蘇9)3924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508萬)
50.嘉興(浙江6)3836億元,同比增長6.8%(人口:455萬)
區間分析:揚州近年來的經濟增速一直位居江蘇省前列,良好的區位優勢使其在省內的城市地位逐步提升。南昌、臨沂作為紅色旅遊目的地城市,日益受到國內外遊客的青睞,經濟增速持續高位運行。
51.洛陽(河南2)3795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662萬)
52.廈門(福建3)3737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367萬)
53.鎮江(江蘇10)3706億元,同比增長9.1%(人口:311萬)
54.金華(浙江7)3662億元,同比增長7.9%(人口:536萬)
55.泰安(山東9)3630億元,同比增長9.3%(人口:556萬)
56.南寧(廣西1)3629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666萬)
57.滄州(河北3)3620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680萬)
58.襄陽(湖北2)3600億元,同比增長8.6%(人口:550萬)
59.宜昌(湖北3)3591億元,同比增長8.8%(人口:405萬)
60.邯鄲(河北4)3500億元,同比增長6.5%(人口:917萬)
區間分析:廈門近年來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增速有所放緩,但發展質量顯著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已躍居副省級城市前列;泰安是中國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地級市之一,隨著「中外著名旅遊目的地」品牌和旅遊大項目建設,其經濟增速在未來很長時間都有望高位運行。
61.榆林(陝西2)3412億元,同比增長5%(人口:375萬)
62.惠州(廣東5)3390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476萬)
63.呼和浩特(內蒙古3)3319億元,同比增長7.1%(人口:300萬)
64.威海(山東10)3257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280萬)
65.中山(廣東6)3213億元,同比增長7.1%(人口:312萬)
66.保定(河北5)3150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1017萬)
67.漳州(福建4)3111億元,同比增長9.3%(人口:496萬)
68.貴陽(貴州1)3077億元,同比增長11%(人口:468萬)
69.吉林(吉林2)3001億元,同比增長6%(人口:441萬)
70.德州(山東11)299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650萬)
區間分析:威海作為世界宜居之都和中國首個國家衛生城市,其環保至上的發展思路帶給今天的中國以深刻啟示,其絕佳的城市環境未來將更好地推動實體經濟增長。鞍山是老牌工業強市,在國家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政策帶動下,未來幾年的經濟發展有望提速。
71.鞍山(遼寧3)2988億元,同比增長3%(人口:364萬)
72.太原(山西1)2985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429萬)
73.聊城(山東12)2905億元,同比增長7.4%(人口:591萬)
74.烏魯木齊(新疆1)2824億元,同比增長10.1%(人口:353萬)
75.衡陽(湖南4)282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734萬)
76.常德(湖南3)2819億元,同比增長8.9%(人口:607萬)
77.岳陽(湖南2)2735億元,同比增長7.9%(人口:559萬)
78.南陽(河南3)2720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1009萬)
79.淮安(江蘇11)2717億元,同比增長8.9%(人口:564萬)
80.茂名(廣東7)2679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601萬)
區間分析:烏魯木齊受益於「一帶一路」政策利好,近年來經濟增速不斷走高,並且還將長期保持這一勢頭。貴陽自從開始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其經濟增速就不斷提升,這給很多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落後的城市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81.濱州(山東13)2587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380萬)
82.蕪湖(安徽2)2571億元,同比增長9.5%(人口:365萬)
83.湛江(廣東8)257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716萬)
84.菏澤(山東14)255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843萬)
85.江門(廣東9)2406億元,同比增長7.4%(人口:448萬)
86.柳州(廣西2)2401億元,同比增長7.2%(人口:375萬)。
87.株洲(湖南5)2395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395萬)。
88.許昌(河南4)2385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431萬)。
89.咸陽(陝西3)2362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527萬)
90.棗庄(山東15)2357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394萬)
區間分析:蕪湖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相對滯後,隨著其加快融入長三角城市群的步伐,未來幾年還會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咸陽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但並未像西安那樣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發展仍有跨越式提升的潛力。
90.廊坊(河北5)2312億元,同比增長8.6%(人口:450萬)
91宿遷(江蘇12)2306億元,同比增長9.3%(人口:485萬)
92.周口(河南5)2299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80萬)
93.連雲港(江蘇13)2297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507萬)
94.湖州(浙江8)2238億元,同比增長7.7%(人口:262萬)
96.蘭州(甘肅1)2220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401萬)
97.郴州(湖南6)217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469萬)
98.新鄉(河南6)2133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600萬)
99.通遼(內蒙古4)2112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313萬)
100.遵義(貴州2)2100億元,同比增長12%(人口:800萬)
區間分析:連雲港的經濟發展水平處於華東沿海地區墊底水平,因此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間;遵義隨著紅色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經濟總量的提升;蘭州作為西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近年來發展速度較快,經濟總量連續多年維持在全國100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