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中印歷年人均gdp對比快易數據

中印歷年人均gdp對比快易數據

發布時間:2021-03-08 05:24:39

⑴ 中國和印度經濟增長比較

中國與印度既是鄰國,又是人口大國,目前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兩個國家,兩國國情有很多共同之處,兩國經濟發展模式為世界矚目。印度學術界愛把中國作為重要參照對象來研究印度經濟,我國學術界對中印綜合國力比較也情有獨鍾。現對比兩國經濟狀況,把兩國納入全球坐標中衡量,著重比較兩國國際競爭力與經濟全球化程度。 1 各自名義GDP和實際GDP的數據和比較 資本是經濟增長的基本要素,儲蓄與投資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繫到經濟增長速度快慢。中國在1997—1999年期間國內總儲蓄佔GDP的比例為42.5%, 國內總投資占 GDP的比例是36.6%,印度同期分別是20.3%、23.9%。中國在1990-1999 年期間國內總投資年均增長率為12.8%,印度只有7.4%。1997年中國股票市場融資佔GDP的比例是22.9%,印度為33.7%,1999年中國股票市場融資達3307 億美元, 印度為 1846億美元。19 98年中國國內投資佔世界比重為17.59%,印度僅佔5.74%。1995 年中國資本市場佔世界比重只有0.2 4%,印度為0.71%,而 1998年中國上升到0 .840/o,印度則降至0.38%。1975年中國資本資源佔世界比重僅為1.73%,印度占 1.74%,1998年中國升至9.4%,印度為2.5%,1998年中國資本資源佔世界比重比印度要高3.8倍。2001年中國國內儲蓄率為3 8.9%,投資率為67.4%,印度分別為22. 4%、22.7%。可見,無論是國內儲蓄率或投資率,還是在世界資本資源中的地位,中國比印度高得多,這也是造成中印經濟增長速度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資本市場歷史比中國早,但現在中國資本市場融資規模也超過了印度。 2 生活水平的比較 7月31日亞洲開發銀行公布《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國際比較方案: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初步報告》,以人均「家庭實際最終消費」(afch)數據比較亞太地區23個經濟體人民的經濟福址與生活水平。香港、台灣、新加坡分列前三名,尼泊爾、孟加拉、寮國、柬埔寨和越南分列倒數一至五名,印度和蒙古與人均gdp超出其一倍的中國,榮列倒數第六、七、八名。而人均gdp低於中國的不丹、斯里蘭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等國,其人民的經濟福址,平均生活水平均高於中國。 3 各自政策優缺點 人力資源發展 經濟增長的目的在於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國際競爭力很大程度取決於一個國家人力資源的競爭,人們獲得教育的機會和能力在經濟增長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2001年中國總人口數量12.7億,印度為10.3億。1999年中國勞動力人口數(15--64歲)佔世界比重為22.4%,印度佔16.2%。我國人力資源比印度更具有競爭優勢。下面主要從教育水平與健康狀況來比較兩國人力資源發展。 人們技能與知識的提高依靠教育,以下根據世界銀行《人力資源發展報告》從 4個方面指標來衡量兩國教育水平。(1)教育費用。1995-1997年公共教育費用佔GDP 的比例中國為2.3%,印度3.2%,印度高於中國;公共教育費用占政府費用比例中國為12.2%,印度11.6%,我國略高。(2)教育比例。1994 —1997年學前教育, 小學中學占總教育比例中國69.6%,印度96%。(3)平均受教育年數。1999年中國 15 歲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數7.11年,印度為5.06年。(4)識字率。1998 年中國成人識字率、青年識字率分別為82.8%、97.2%,印度相應為55.7%、70.9%。 健康衛生狀況關繫到人的生活質量,我們從7個方面數據進行比對。(1)健康費用。1990--1998年健康方面公共費用佔GOP的比例中國2.3%,印度僅0.6%。(2)獲得安全水源與擁有衛生設施人口。1990-1996 年中國獲得安全水源與擁有衛生設施人口分別為9 0%、21%,印度各為81%、16%,兩國衛生條件欠佳。(3)嬰兒死亡率。1998年中國每千人嬰兒死亡率為31,印度卻達70。(4)預期壽命。中國70.1歲,印度62.9歲。(5) 營養狀況。 1997 年每人每天攝入熱量與攝取蛋白質中國分別為 2897卡、78克,印度相應為2496卡、59克。(6)擁有醫生數。1992-1995年中國每10 萬人擁有醫生數115個,印度只有48個,中國比印度高2.3倍。(7)疾病情況。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暑(UNAIDS)《2002巴塞羅那報告》,2001 年中國成人感染 HIV / AIDS人數為85萬人,印度競達580萬人;成人患流行病比例中國0.1%,印度0.8%。 中國教育水平與健康狀況明顯好於印度,說明在人力資源發展方面中國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4 展望兩國未來經濟發展趨勢 中國與印度都建立起相對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和產業經濟體系,通過比較兩國的產業結構構成,可發現兩國經濟發展的不同特點。1970年中國農業、工業與服務業佔GDP的比例分別為34%、38%與28%,印度則分別為45%、22%和33%,這一期間印度第一產業比重過大,第二產業比重太小,第三產業比重兩國接近。1998年中國農業、工業與服務業佔GDP的比例分別是18.4%, 48.7%、52.9%, 印度各占 29.S%、24.7%、45.9%,而世界產業構成為5%、34%、61%,我國第一、第二產業比例過高,第三產業比重太小,印度第一產業比例太大,第二產業比例過小,第三產業比重比我國大,但比世界水平低,兩國產業結構都存在不合理之處,都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1990-2000年期間中國農業、工業、服務業年均增長率分別為4. 1%、13.5%、9%,印度相應為3%、6.7%、8%,從各產業發展速度看我國要快於印度,我國農業與工業總產值的規模也比印度大得多,對世界農業增長與工業增長的貢獻十分顯著。

⑵ 中印國力對比要求詳細

中國與印度既是鄰國,又是人口大國,目前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兩個國家,兩國國情有很多共同之處,兩國經濟發展模式為世界矚目。印度學術界愛把中國作為重要參照對象來研究印度經濟,我國學術界對中印綜合國力比較也情有獨鍾。本文不僅對比兩國經濟狀況,還把兩國納入全球坐標中衡量,著重比較兩國國際競爭力與經濟全球化程度。基礎設施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密切,我們選擇一些指標進行比對就會發現兩國的差距。據世界銀行數據,人均用電量,1997 年中國為714 KWH牗千瓦小時牘,印度僅次363 KWH 。在1998 年中國電力生產佔世界比重為8.2%,印度只佔3.47%。電力系統的損耗在1997 年中國8%,印度卻高達18%。中國在1998 年擁有電話主線70條,印度只有22條,1997 年中國電話裝機等待的時間不到一個月,印度需一年。印度公路狀況極差,缺少高速公路,港口與機場設施陳舊,交通運輸極端落後,能源嚴重短缺,尤其是石油,基礎設施的滯後影響了外國投資環境,嚴重製約了印度經濟的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領先的優勢十分明顯。資本資源資本是經濟增長的基本要素,儲蓄與投資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繫到經濟增長速度快慢。中國在1997-1999 年期間國內總儲蓄GDP的比例為42.5%,國內總投資佔GDP的比例是38.8 T ,印度同期分別是20.3%、23.9%。中國在1990-1999 年期間國內總投資年均增長率為12.8%,印度只有7.4%。1997 年中國股票市場融資佔GDP的比例是22.9%,印度為33.7%,1995 年中國資本市場佔世界比重只有0.24%,印度為0.71%,而1998 年中國上升到0.84%,印度降至0.38%。1975 年中國資本資源佔世界比重僅為1.73%,印度佔1.74%,1998 年中國升至9.4%,印度為2.5%,1998 年中國資本資源佔世界比重比印度要高3.8倍。2001 年中國國內儲蓄率為38.9%、投資率為37.4%,印度分別為22.4%、22.7%。可見,無論是國內儲蓄率或投資率,還是在世界資本資源中的地位,中國比印度高得多,這也是造成中印經濟增長速度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資本市場歷史比中國早,但現在中國資本市場融資規模也超過了印度。經濟規模與發展水平G NP 牗國民生產總值牘、 GDP牗國內生產總值牘與G NI牗國民總收入牘是考察一個國家經濟整體實力的重要指標。首先,看GNP:據世界銀行《2000

⑶ 中印被殖民之區別的原因

正當我國熱烈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比我國同一時期建國的印度也在比較、反思過去70年中印兩個國家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兩個國家幾乎在同一時間從殖民世界的廢墟中誕生,採取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體系,70年過去了,兩個國家在經濟、軍事和社會發展各個方面的差距卻越來越大。

中印兩個文明古國在19世紀都遭受了巨大的苦難。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國家。據印度經濟學家兩國一直遵循相反的軌跡。根據英國經濟史學家麥迪遜的估計,1820年-1913年,印度人均國民收入從533美元增加到673美元,在同一時期,中國的人均收入從600美元下降到552美元。在20世紀上半葉,兩國的人均國民收入繼續下降。1913年-1950年,印度的人均收入從673美元降至619美元,而中國的人均收入從552美元降至439美元。也就是說,在1950年1月印度正式宣布成立共和國時,其經濟是領先中國的,而且領先的幅度還比較大。

兩國建國後都經歷了一個時期的快速增長,到1978年中國的人均GDP達到979美元,翻了一番還多,而印度則達到966美元,經濟成績中規中矩。不過僅從數據上看,這時兩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還大體相當。但是1978年後40年的改革開放,徹底改變了中印兩個國家的實力對比。今天中國人均GDP是印度的4.6倍,兩個國家已經處在兩個完全不同的發展層面了。

兩個國家發展成績的巨大差異有很多很多原因,比如兩個國家社會革命的徹底性不同、社會治理體系不同、發展方式不同等等,而印度經濟學家則重點關注到3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國從一開始就更加關注人的發展。新中國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視全民教育和基本醫療設施的建設,而印度在70年後在這兩個方面的差距依然很大。印度經濟學家用人類發展指數(HDI)的計算方法,估算了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在1950年和1973年的HDI得分。1950年,兩個國家的HDI得分幾乎一樣,但到了1973年中國的得分達到0.407,遠超印度的0.289。人的素質的提高為此後中國推動改革開放做好了人力資源的准備。

二是中印兩國對工業化的道路選擇不同。新中國立國之初,把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和就業作為推進工業化的重要目標,更加關注發展與紡織、輕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輕工業、重化工業的工業體系完備,比例更加合理。而印度從立國之初就不太重視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他們更關注重工業等資本密集型產業,即便是在上世紀90年代推動經濟改革之後,印度也是把服務業作為主導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並不理想。印度鄰國孟加拉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增長速度,甚至從2017年開始都超過了印度。

三是印度推動經濟改革比中國晚不少。中國從1978年開始推動經濟改革,1980年就開始設立經濟特區,推動製造業升級革新並發展出口導向型產業。而印度的經濟改革在前蘇聯解體後的上世紀90年代才全面展開,比中國晚了10多年。按照麥迪森的估算,到1998年,中國人均外國直接投資為183美元,而印度僅為14美元。

近兩年,印度經濟改革的成效逐步顯現,經濟增速逐步提升,成為全球矚目的經濟明星。明年1月26日印度也將迎來建國70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印度人也懷揣著許多夢想,在下一個70年印度的經濟總量和人均GDP能追上中國,站回同一條起跑線嗎?

⑷ 中印對外貿易

中印確定重啟邊境貿易古道的具體時段

新華網拉薩6月19日電(記者馮雷 李建敏)中國和印度將於7月6日重新開放連接西藏和印度錫金段的乃堆拉山口邊貿通道,恢復兩國中斷40多年的邊境貿易。

中印兩國官員18日在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舉行會談,會後簽署的會談紀要公布了重啟乃堆拉山口邊境貿易的時間。

根據會談紀要,此次重新開放的乃堆拉山口還屬臨時邊貿市場,即位於乃堆拉山口16公里左右山路上的洞青崗臨時邊貿市場,開放時間為每年6月1日到9月30日之間的周一至周四,每天上午10點到下午6點。

「兩國邊境貿易的發展將成為改變邊境地區經濟封閉狀態、發展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並帶動交通、建築、服務等產業的發展,為兩國實現連接南亞貿易大通道的構想創造條件。」西藏自治區主管商務工作的副主席郝鵬說。

「通過雙方邊境貿易合作,將實現以貿易帶動兩國政治外交關系的穩定和發展,改善雙邊的貿易環境、疏通貿易渠道。這是中印兩國政治外交發展的需要,也是中印兩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兩國邊境地區人民的需要。」他說。

參加會談的印度代表團團長、印度商工部輔秘克里斯緹·費爾南德斯表示:「乃堆拉山口貿易通道和邊貿市場的恢復是一件偉大的歷史事件,它揭開了印中經貿關系的新篇章。它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擴大雙邊貿易,而且有助於兩個偉大國家之間建立更加良好的雙邊關系。」

乃堆拉山口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亞東縣與印度錫金段的交界處,海拔4545米,距拉薩460公里,距印度沿海城市加爾各答約550公里,曾是中印之間主要的陸路貿易通道。

20世紀初,這里的年交易額最高時達到上億銀元,占當時中印邊境貿易總額的80%以上。但自1962年中印邊境沖突後,兩國相繼撤銷了原邊貿市場的海關等機構,乃堆拉山口由軍隊把守,邊貿通道被鐵絲網隔離。重新開放乃堆拉山口,將會對構建中國通向印度及南亞陸路大通道,擴大中印邊境貿易,造福兩國人民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亞東口岸雖未正式恢復開放,但邊民互市貿易近年趨於活躍。亞東縣政府部門統計數字顯示,每年到亞東經商的邊民達5000多人次,民間互市貿易額達360多萬元。2004年,中印兩國簽署了經由乃堆拉山口進行邊境貿易的備忘錄;2005年,中國國務院正式批准了西藏在亞東縣建設邊貿市場的總體方案,亞東口岸恢復開放的事宜進入組織實施階段。

郝鵬說,亞東邊貿市場的開放,將大大促進中印貿易發展。從印度進口鐵礦石、農畜產品可通過這個便捷的陸路通道,中國的羊絨、家電、中葯材也有望通過這個口岸進入印度市場。

「去年西藏進出口總額才兩億美元,中印亞東邊貿開通後,即使中印貿易額的10%通過這個山口,西藏的外貿額也會增加十幾億美元,這對西藏的帶動太大了。」他說。

目前中印貿易大部分通過海運,而西藏的外貿絕大部分經由天津港,兩地相距數千公里。「由於青藏鐵路即將於7月1日通車運行,因而一旦走乃堆拉山口,拉薩經亞東至加爾各答等印度港口的距離就可縮短至約1200公里,這將有利於促進從中國西藏和內地通往南亞陸路大通道的形成。」郝鵬說。

中國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中印貿易額去年達187.3億美元,比上年增加37.5%,預計今年將會突破200億美元。中國已成為印度第二大貿易夥伴。

⑸ 解放初中國與印度經濟對比

去年印度經濟提速,增長率超過8%,這立即在中印兩國乃至世界上激起討論。「印度將超過中國」、「21世紀是印度世紀」等言論和認為印度經濟積重難返不可能趕上中國的言論形成了一次小論戰。今年印度大選,執政以來取得經濟高增長的人民黨政府卻「意外地」敗選下台,兩國與世界又是一陣議論。 ( http://www.tecn.cn )
然而以中印這樣兩個歷史悠久的大國,展望前景豈能以一日論短長?漫道印度不能僅以一兩年的時段、IT軟體等一兩個產業而樂觀,就是中國已持續20年的高增長也只是歷史之一瞬。比較這樣兩個大國,不能不「風物長宜放眼量」。

一、中印農業:百年興衰

如今中國人到了印度,總會對那裡的「落後」印象深刻。簡陋的基礎設施、堵塞的交通、滿街低檔國產車、大城市的貧民窟、隨處可見的乞丐,加上德里大街上悠閑自得的「神牛」,作為孟買一景的多比哈特露天大洗衣場……都給人以一種「窮國」的強烈觀感。與文化歷史背景差異較大的西方國家和地狹而殊、人稠而不眾的東亞龍虎相比,印度作為我們的鄰邦,同為第三世界中的大國,人口眾多文明古老、當代政統(印度獨立與新中國誕生)也幾乎同時建立,不是更好的比較對象嗎? ( http://www.tecn.cn )
於是國內通行如下說法:1949年時印度的經濟水平明顯高於中國,後來由於兩國選擇了一「資」一「社」的不同發展道路,結果中國很快超過了印度,而且現在已經把印度遠遠甩在了後面。於是在不少場合人們都看到這樣的論戰模式:你要與東亞新興工業化地區相比嗎?我就以與印度的對比來反駁你。 ( http://www.tecn.cn )
無疑,就上述說法而言,有兩點的確是事實:1949年時中國的經濟狀況的確不如印度。而在改革開放時代的經濟高速增長中,我們現在在經濟的基本面上(盡管不是在所有方面)已經明顯地超過了印度。但這兩個事實如果不加以如下的兩個補充,那是很容易導致誤解的:第一,1949年時中國十餘年戰爭廢墟上的經濟不如印度,但這在中印經濟比較史上只是個短暫的插曲,而在長時段歷史中,不僅農業時代中國經濟一般都超過印度,就是在工業化問題上,雖然英國殖民印度要早於中國的洋務運動一個世紀,因此印度的近代工業起步也早,但是從清末到抗戰前的中國工業起步後發展就比印度快,民國時期中國工業水平已經一度高於印度,只是後來陷入毀滅性戰禍才又垮了下來。第二,中國經濟如今的確趕上並超過(確切地說是再次超過)了印度,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改革時代,而不是在改革前達到的成績。換句話說,民國時代中國經濟曾經領先於、至少不亞於印度。而改革前中國經濟是否領先於印度,是大可懷疑的。 ( http://www.tecn.cn )
1980年代中國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門關於民國史上相對和平時期中國農業經濟水平曾經有過一個估價。當時由杜潤生班子中的研究人員完成的這項研究表明:如果把戰亂中的生產劇降與戰後的恢復性劇升排除不計,以1921-1936年15年間中國糧食產量平均每年增長1.76%視為比較正常的狀況,則這個增長率要比同期未經戰禍的印度高得多。民國時期正常(即相對和平)年份中國農業雖然遠遠稱不上發達,與先進國家無法相比,但多數指標並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更不低於發展中國家一般水平,尤其是明顯高於印度。1936年中國人均佔有標准糧529斤,當年世界平均水平為502斤,而印度僅為309斤,相當於中國水平的58.4%。1934-1938年間中國糧食平均畝產213斤(標准糧,下同),世界平均為163斤,而印度僅為86斤。如果以勞動生產率計,則中國每個農業勞動者產糧在1921-1936年間增長了35.2%,增幅高於總產增長。1936年中國勞均產糧1725斤,比1951年還高出14.3%(盡管1951年的總產已經超過1936年)。這個生產率低於當時的世界平均水平,但位次是趨於上升的:在11個對照的發展中國家中,中國1926年的水平占第九位,1936年第八位,1946年第七位。而且中國這一水平通常高於印度:按每個男性農業勞動者平均年產食物摺合百萬凈直接卡路里計,1934-1938年中國平均為5.3,印度僅3.9;考慮到印度在牛奶等若干畜產品中的優勢,中國在糧食生產中對印度的優勢應當更高。(註:文潔、高山:《20世紀上半葉中國的糧食生產效率和水平》,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編:《農村·經濟·社會》,第1卷,知識出版社,1985年,第326-335頁。) ( http://www.tecn.cn )
總之,只要沒有大戰亂,中國農業從傳統時代以來,無論在什麼制度下一直都是領先於印度的。這種領先不僅體現於人均、畝均與勞均糧食產量,而且體現於包括牧漁諸業在內的大農業綜合指標如總卡路里生產率。 ( http://www.tecn.cn )
而1949年以後到改革前的命令經濟時代,中國農業生產的總量雖有一定的增長,但在最能反映經濟進步本質的勞動生產率方面表現很差:由於中國農業產量與農業勞動者數量在此期間幾乎同步上升,因而勞均產值在這二十多年中幾乎沒有任何增長:從「一五」時期到「四五」時期,平均每個農業勞動力年產值僅由263元微升至276元。1966年時,中國農業勞均產糧僅1162.8斤,遠比1936年低;時至1975年,勞均產糧也只有1931.5斤,比1936年高不了多少。(註:趙德馨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1967-1984》,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58頁。) ( http://www.tecn.cn )
當然,由於印度的農業從來就不行,這樣的水平仍然高於印度——即使在戰爭廢墟上的1949年,中國的工業固然是毀得不如印度了,而農業雖然比抗戰前明顯衰退,仍然還比印度強。因此新中國的農業水平一直高於印度是毫不足奇的。 ( http://www.tecn.cn )
但是在改革前的20多年間,中國農業對印度的優勢不是在擴大,而是在縮小。中國放棄了城市化,把農民禁錮在農村,靠人海戰術增加了產量,卻犧牲了勞動生產率。而印度這期間城市化比中國快(當然,大量農民進城也擴大了貧民窟,就像我們這次在孟買和浦那看到的那樣),並且靠綠色革命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總產量的增長也快於中國。20世紀80年代中國世界經濟研究領域的一批學者在莫干山舉行「中印經濟發展比較研究討論會」,會後發表的《紀要》提出以下共識:解放後至改革前,印度糧食年總產量與人均產量一直低於中國(按:這實際上是延續民國時代已經形成的局面),但兩項差距都在縮小,即印度的兩項增長率都高於中國:1952-1981年間,中國糧食總產增長1.04倍,年均增長2.5%,而印度增長1.19倍,年均增長2.75%。1952-1978年間,中國年人均糧食產量增長15.2%,年均遞增0.55%;而印度年人均增長23.7%,年均遞增0.8%。而且這三十年間中國糧食生產商品率在下降,印度則在提高。50年代中國糧食凈征購量占總產量17.4%,1982年則降為15%左右。印度同期的糧食商品率卻從7%上升到33%。結果,中國從50年代的糧食出口國變成70年代的糧食進口國,而印度則相反,從五六十年代的糧食進口國到70年代破天荒地變成了糧食出口國。(註:王紅生:《關於1950-1980年間中印糧食生產狀況的一些思考》,2002年北京大學《中國現代化論壇》創刊學術討論會論文。) ( http://www.tecn.cn )
至於非糧食作物,這一時期中國棉、油增長快於印度,印度乳產品及水果增長高於中國。綜合而論,據印度學者斯瓦米《中印的經濟增長:1953-1970》一書計算,也是印度增長更快:1952-1965年間,印度非糧食作物生產年均增長2.9%,中國只有2.3%。合計糧食與非糧食作物,整個農業的純新增價值增長率,在此期間中國也低於印度。(註:SubramanianSwamy.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nd India,1952-1970:a comparative appraisal.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3.) ( http://www.tecn.cn )
最後,在農業方面,甚至不僅關乎農業而且實際上涉及基本人道的方面,改革前中國與印度之比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阿馬蒂亞·森提到的那個著名的事實:改革前中國發生過慘絕人寰的和平時期大飢荒,而歷史上飢荒比中國更頻繁的印渡,獨立後盡管農業產量仍然低於中國,卻在憲政民主體制下成功地消除了飢荒現象。 ( http://www.tecn.cn )

二、中印工業:世紀沉浮

在工業方面,其實中國超過印度也並不始於解放後。中國近代工業盡管起步晚於殖民地印度,但在正常條件下(即沒有大戰亂時)的發展速度卻快於印度,到30-40年代民國時期絕大多數工業品最高年產量均已明顯超過印度在1949年達到的水平。而這期間印度並無大的動亂,工業基本是持續發展的。中國卻在1949年前受到毀滅性的戰爭破壞,1949年當年的產量自然低於印度。但這與農業的情況類似:「產量的下落並不是由於經濟原因所致,而是由於戰爭的摧殘。一旦這些不正常的外生因素消除後,情況馬上就得到了扭轉」。 ( http://www.tecn.cn )
從那時到中國改革前的20世紀70年代,在工業與交通運輸業方面,筆者能夠找到的24種主要製造業產品產量,和7項運輸指標,它們展示了一幅復雜的圖景:(參見表1) ( http://www.tecn.cn )
表1民國年間與1970年代中印工交經濟發展對比(註:除註明者外,本表中中印民國時數據據馬洪主編:《中國工業經濟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10、11頁各表數據合編;1970年數據,中國見汪海波:《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經濟史》,山西經濟出版社,1998年,第857-874頁;國家經貿委編:《中國工業五十年》,第五部,下卷,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年,第1258-1259頁。印度見(無署名)《世界經濟統計簡編》,三聯書店,1974年,第72-121頁;《世界經濟統計簡編,1987》,東方出版社,1990年,第128-265頁;國家統計局國際統計信息中心:《亞洲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經濟和社會統計資料匯編,1992》,中國統計出版社,1992年,第180-183頁;本書編輯小組:《國外經濟統計資料》,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79年;以及魯達爾·達特、K ·P ·M ·桑達拉姆:《印度經濟》,四川大學出版社,1994年,各章附表。) ( http://www.tecn.cn )

a 1965年數字b 1969年數字c 1978年數字
(註:②據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編:《世界經濟統計簡編1987》,東方出版社1990年,第9頁:1970年中國人口82992萬,印度53396萬,計得印中之比為0.643.) ( http://www.tecn.cn )
(註:③殷永林:《獨立以來的印度經濟》,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127頁。)
其中,在民國年間可比的14種產品中,中國佔有優勢的10種到1970年時都仍然保持優勢,而且除2種(純鹼、燒鹼)外,有8種優勢擴大。而4種民國時代印度佔有優勢的產品,到1970年除糖一項外,餘三項優勢都轉到中國一邊。(但按人均產量則布的生產仍是印度為多,印度產糖的優勢也擴大了)因此在上列基礎工業領域,改革前中國的發展總的來說是明顯快於印度的。這使得民國相對和平時代中國已經存在的優勢在經歷戰亂一度失去後,隨著新中國的和平發展不僅重新得到恢復,而且似乎進一步發展了。 ( http://www.tecn.cn )
但同表也顯示了事情的另一方面:在民國時期不列入統計的10項製造業產品與7項交通運輸業指標中,1970年中國只有3項產品與一項運輸指標產量高於印度,而且如果按人均產量,鐵路貨車製造與石油加工也是印度領先,只有塑料產量與鐵路貨運的優勢屬於中國。此外的9種工業品和6項運輸指標印度的人均產量都高於中國,其中有的(如核電)中國當時還是空白。有12項指標按人均計印度超過中國都達一倍以上,其中民航客運、電氣化鐵路、電冰箱、乙烯等印度都超過當時的中國十倍乃至數十倍。公路、鐵路、航空、家電、汽車、石化等等印度不是總量領先,就是人均領先。而這些產業大都是20世紀下半葉的新興產業。可見當時印度工交部門的產業結構實比中國先進。今天印度軟體業之類的新興產業活躍,或許是有其傳統的。 ( http://www.tecn.cn )
其次,同表還顯示印度工業中,低附加值的上游產業、初級產品相對落後,而高附加值的下游產業、終端產品相對發達,而改革前中國工業則有相反的特徵。例如:1970年中國人均原油產量差不多是印度的三倍,但人均石油加工量卻只有印度的四分之三,而新興石化產品如乙烯的人均產量還不到印度的十分之一。中國棉紗的產量是印度的兩倍多,而棉布產量卻與印度大致持平。中國生鐵產量是印度的236%,而鋼產量只是印度的190%。1970年印度成品鋼材產量是原鋼產量的75.6%,(註:殷永林:《獨立以來的印度經濟》,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127頁。)而同年中國成品鋼材產量只有原鋼產量的66.8%。(註:國家經貿委編:《中國工業五十年》,第五部,下卷,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年,第1259頁。)尤其是高檔軋材的數據表中闕如,但據筆者了解,當時中國在這方面對印度基本上沒什麼優勢。 ( http://www.tecn.cn )
由於當時中國優勢明顯的基礎工業初級產品附加值低,而高附加值工業品的生產中國卻很少乃至並無優勢。加之當時中國第三產業的發展極為落後,交通運輸、高等教育、通訊、電影、旅遊等等都比印度差得很遠,因此當時雖然中國的著述常以鋼煤油電等基礎工業的優勢傲視印度,並引以為體制優越性的證明,實際上其總體經濟水平是很難說比印度領先的。 ( http://www.tecn.cn )

三、中印經濟:200年間總體水平比較

綜上所述,由於傳統優勢,即使在1949年中國農業生產總量仍然大於印度,國民經濟恢復後更是如此,但自國民經濟恢復至改革前,20多年間中國農業發展慢於印度,導致優勢變小。工業則因戰爭破壞,1949年時中國一度喪失曾取得的優勢,變得不如印度。後來在和平時期中國恢復了原有優勢,而且與以往的和平年代一樣,基礎工業發展快於印度,使這方面的優勢有所擴大。但是改革前中國工業產業結構比印度落後,基礎產品以外的深加工、高增值、消費品與新興產業大都屈居印度之下,因而整體工業水平與印度相比是否領先尚難斷言。而第三產業的發展,改革前中國不如印度應當是眾所周知的。這樣,綜合各部門而言,當時的中國國民經濟在總體上比印度如何? ( http://www.tecn.cn )
關於這個問題,目前的研究似乎有兩種判斷,一是認為中國經濟水平當時不如印度。中國的經濟起飛和把印度甩在後面都是改革年代的事。二是認為歷史上和平時期的中國經濟一向強於印度,20世紀50-70年代也如此,但是這個時期中國經濟比此前及此後的和平年代都更糟,因此成為中國經濟相對於印度而言優勢最小的時期,或者說是印度經濟最接近於追上中國的時期。不過上述兩個說法也有一個共識,即這個時期是中國近兩百年來和平時期經濟與印度相比最不利的時期。 ( http://www.tecn.cn )
第一個說法來源於世界銀行。近年來,以購買力平價(PPP )計算的國內總產值日益受到重視,它被認為可以矯正以往用官方匯率美元計值的GDP.不少人根據這項指標興奮地認為中國實際經濟水平比過去流行的說法要高。但是,這個新演算法算出的印度經濟指標比過去的演算法高得更多。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如果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國內總產值作為總體經濟指標來衡量,在整個改革前時期中國經濟實際上始終明顯落後於印度: ( http://www.tecn.cn )
據表2,改革前中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的國內總產值只相當於印度的五分之四不到。再考慮到當時中國人口不僅多於印度,而且(由於那時中國尚未厲行計劃生育)多出的幅度比今天為大,人均GDP 之低於印度就更加明顯了。按照這一指標,甚至在改革之初的1980年,中國總體經濟仍然落後於印度,只是差距已經很小。隨著1980年代中國改革對舊體制積弊的逐步消除,此後的中國經濟逐漸轉為領先於印度,而且由於印度的市場化改革舉步維艱,中國的優勢也越來越明顯,到1995年,中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的國內總產值已經高出印度77%了。 ( http://www.tecn.cn )
表2中印按購買力平價計的國內總產值變化(註: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2001.New York :Oxford,轉引自胡鞍鋼:《中美日餓印有形戰略資源比較——兼論旨在「富民強國」的中國大戰略》,《戰略與管理》2000年第2期,第28頁。) ( http://www.tecn.cn )

第二個說法可以麥迪森為代表。近年來國外中國經濟史研究中出現所謂「加州學派革命」。一些學者以高度評價亞洲傳統經濟來批判過去強調歐洲先進的所謂「西方中心論」。這些學者「重新面向東方」的眼光也包括印度,看看他們的中印比較是頗有意思的。其中,A ·麥迪森的《世界經濟二百年回顧,1820-1992》據說曾被行內評價為:「經濟學家們都將死去,惟有這本書是不朽的」(註:見該書中譯本卷首,「譯者的話」。)。該書在以若干方法(主要也是購買力平價等)對現有的各種統計作了一番考證修訂後給出如下情況: ( http://www.tecn.cn )
表3中印經濟長時段相關數據比較(註:A ·麥迪森:《世界經濟二百年回顧,1820-1992》,改革出版社,1997年,第109-144頁。中印之比值為筆者算出。) ( http://www.tecn.cn )

從上表看,中國經濟總量自清代、民國以迄新中國200年來一直大於印度,但1980年代以前其比值並沒有明顯的升高趨勢。尤其與1820年及1936年的比值相較,改革前中國對印的相對比較優勢明顯地低了一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比值相對最低之時不在清末也不在民國,甚至不在戰後廢墟上的1950年(當年中國GDP 為印度的156.6%),而是在三年飢荒之後的1962年(當年僅為印度的139.9%)。只是在改革後,這個比值才持續上升,在20世紀90年代已經達到三倍於印度。 ( http://www.tecn.cn )
但由於中國人口更多,人均產值與印度相比優勢要小許多。上表顯示清代中國的人均產值略少於印度,到清末則開始超過印度,1936年中國這項指標比印度要高出26.3%。進入大規模戰爭時代後,中國經濟滑坡,但根據麥迪森的計算即使在百廢待興的1950年,中國人均GDP 仍略高於印度,而到1956年,中國在人均GDP 方面相對於印度的優勢恢復到1936年的水平。然而很快中國經濟又陷於混亂,到1962年人均GDP 一度低於印度,甚至低於清代的中印比值,是兩百年間中國經濟相對於印度而言最糟的時期。以後中國經濟復甦,人均GDP 自然又超過了印度。但直到改革前夕的70年代中期,中印之間的這項比值才達到與超過1936年水平。而進入改革時代後,中印的距離才明顯拉開,到90年代中國的人均GDP 已超過印度一倍以上。當然,這一方面反映了中國經濟的提速,另一方面也與中國此期內嚴格計劃生育而印度則保持著高於中國的人口增速有關。 ( http://www.tecn.cn )
就純粹反映經濟增長速度的GDP 指數而言,上表顯示清代中國經濟增長率明顯低於印度:以1913年水平為100,印度從1820年的55.8增至這一水平,中國只從66.2增至這一水平。進入民國後,在1913-1936年間中國經濟增長明顯快於印度:中國增長了將近四成,而印度增長還不到兩成。1936-1950年間,中國經濟因戰爭而大滑坡,印度經濟仍保持增長,GDP指數也出現印度高於中國的局面。1952年後,中國GDP 指數再度領先於印度,但大躍進的後果與文化大革命使這一趨勢再次逆轉,60年代印度的GDP 指數又高於中國。70年代雖然中國又一次恢復領先,但直到改革前夕的1977年,中印GDP 指數之比仍然沒有達到1936年時的水平。只是在改革年代,中國的GDP 指數才穩定地超過印度,而且超過的幅度也大大突破了1936年水平。 ( http://www.tecn.cn )
總而言之,無論是麥迪森的計算還是世界銀行的統計,都顯示出中國長時段(例如200年)的經濟發展能力明顯優於印度,但1950年後至改革前這一時段的經濟發展績效,則不能說比印度更好。 ( http://www.tecn.cn )

⑹ 中印差距到底有多大,日本一席話令印度人崩潰中印對比

以下是有關這件事的新聞報道,僅供參考:

外媒稱,印度西部商業城市孟買班德拉一帶雲集了施華洛世奇、勞力士等著名品牌專賣店。孟買市內有幾個區域居住著許多窮人,這里的景象完全不一樣。富裕階層常常購買奢侈品。這情景似曾相識,對了,很像21世紀初的上海和北京。

《日本經濟新聞》以《印度比肩中國的那一天》為題報道稱,2002年英國高檔車賓利在中國開設專賣店後,中國成為該品牌最高端汽車銷量最多的國家之一。當時人們認為這不過是少數人的奢侈行為,但回過頭去看,這正是富裕階層開啟消費熱的徵兆。

報道稱,阻礙印度經濟增長的因素也不少,比如基礎設施不足、貧富差距大、國有企業效率低、行政許可權不透明等等。不過,中國也被認為有同樣的缺點。印度經濟會像昔日中國那樣起飛,進而出現兩國並駕齊驅那一天嗎?

中國軍事的強勢崛起,不再只是說說而已了,中國軍事力量全線崛起,代表著中國軍事已經走向世界領先的地位!

印度到底有多害怕中國?看完就徹底明白了。

印度對中國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感覺?羨慕?仇恨?還是?

目前一種普遍的看法認為,自從1969年那場戰爭之後。中國軍隊以極少的人員橫掃了印度人,差點直插印度首都。雖然中國人已經忘了,但對印度人來說那可是刻骨銘心的記憶。印度人絕對不會忘記了中國軍隊強大的武力帶給他們的教訓。

印度士兵

印度人這種記仇的心態導致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的爆發,中印長期陷入對峙狀態。中國目前的國民任務是發展經濟 所以在邊境僅僅放了不到5萬的兵力。而印度呢?而印軍已多達36萬人!雙方的兵力對比高達1:6。

印度忌憚中國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中印邊境的局勢您看看地圖就明白了,印軍的布置全是在喜馬拉雅山以北,僅僅是三十多萬人的吃喝拉撒,其後勤保障都是件多少可怕的事情,並且許多基地在連公路都不暢通,保障完全靠空運,細算起來保障成本何等驚人!有這樣的對手真是我中華家之幸!

中印軍隊對峙

印度認為部署這樣強大的兵力應對中國依然不保險,還在不斷的增兵。印度軍方如此,印度社會就更害怕中國了。印度報紙和電視新聞幾乎幾個小時就發出一篇關於中國的報道。時刻把62年的那場戰爭掛在嘴邊,彷彿一時不注意中國就會在背後捅他們一刀的樣子。

曾經有個在印度工作多年的朋友講道 :有一次經過德里的一座大橋時,印度老闆突然問他我,"你知道這橋是怎麼來的嗎?",當時我心想,我他媽怎麼能知道離我家這么遠的這地方的一座什麼什麼橋是怎麼來的,我要是問你我家鄉的某座建築怎麼來的,我就不信你小子能知道。

看我一臉懵逼,該老闆接著說:"這橋原來就有,但沒這么大,也不像現在這么好,但仍是連接德里與現在新德里所在地的交通要道,後來你們中國人發兵打我們,佔了我們的首都德里,為了阻止你們的繼續推進,我們當時不得不炸毀這座大橋,並在對岸繼續駐扎防守,後來你們撤走之後,對岸就變成了現在的新德里,我們也重修了大橋,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大橋"。

解放軍俘虜的印度士兵

我當時的感覺真的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因為一直以來我只知道日本人對中國人罪大惡極,我從沒意識到原來隔壁的某個國家的人民,把中國也視為入侵者。這對當時的我是一種震驚。印度對中國的這種恐懼就像中國人對日本的仇恨——同樣來源於幾十年前的戰爭!!同樣一大塊領土的歸屬未定!!!同樣還有一場戰爭等著兩國!

印度這回是攤上大事了!北京一招就要了莫迪的命。

蒙古國喜歡"作死"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身為一個蕞爾小國,屢次觸犯我國底線,不僅公然邀請達賴訪蒙,還背著中國向印度求援,此等小人行徑,實在罪不可赦。當然,不要臉的不止蒙古,還有印度。

這個跟中國當了千年之久的"老鄰居"不僅沒念著我們的好,還專門對我們干一些壞事。據媒體報道,這次達賴訪蒙的幕後黑手不是別人,就是印度。就在前幾天,自稱因達賴竄訪被"中國封鎖",蒙古大使"緊急"向印度尋求支持。

蒙古大使"緊急"向印度尋求支持

沒想到的是,印度方面居然沒有保持沉默,而是非常"大方"的承認此事,甚至還提供蒙古10億美元貸款。不得不說,阿三民族不愧為"作死"小能手,在這個節骨眼都敢得罪中國,勇氣可嘉啊!中國聽聞這個消息,當然不可能坐視不理。

一、尼泊爾上的中國快遞

眾所周知,前不久的"廢鈔運動"導致印度經濟一度出現崩潰,即使到現在也沒有恢復過來。換句話說,現在的印度經濟相當脆弱,經不起半點折騰。而就在此時,小編恰好聽聞一則重大消息,而這消息就跟印度有關。

⑺ 中印兩國的耕地和糧產量各是多少

我國和印度是亞洲比鄰的兩個人口最多的國家,土地資源和糧食市場均為兩國國計民生中最重要的問題。同為發展中國家,面對土地有限和人口增長的雙重壓力,在發展中有許多共同的困難。對兩國有關農業及糧食市場進行相互比較和研究,對發現問題,相互借鑒,會有一定幫助或啟發。

一、耕地和人口

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國土面積328.7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0.5億。人口密度為319人/平方公里,相當於我國(134人/平方公里)的2.38倍。但印度國土可利用率遠高於我國,印度耕地約1.2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45%,而我國耕地僅占國土的13.54%。按國家統計局的數字,我國耕地面積1996年為1.30039億公頃,2001年已降至1.27億公頃,而且其中常用耕地為1.05826億公頃,臨時性耕地為0.21256億公頃。由於兩國均為國土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土地和耕地資源統計困難,要做到十分精確有相當的難度。所以,模糊一些看,我國國土面積雖然遠大於印度,但可利用的耕地面積,基本與印度相同。那麼由於我國人口多於印度,人均擁有的耕地面積就明顯小於印度。我國人均耕地為0.1公頃,印度為0.15公頃。中印兩國均為農業大國,農村人口眾多。據國家統計局資料,我國鄉村人口為7.6851億,占人口總數的59.47%。中國農村統計年鑒中,我國2003年農村在冊人口為9.3751億,占人口總數的72.55%。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大量農村人口進城上學、務工,或開辦鄉鎮企業,脫離了農業生產,這部分人生活狀況已基本城鎮化了。國家統計局的鄉村人口數據,就是考慮到這一基本事實,在鄉村人口數中,減去了長期脫離農業生產的這部分人,因此,鄉村實際人口數遠低於在冊人口。即使如此,我國農村人口也高於印度。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2002年的數據,印度農村人口為5.5328億,占人口總量的52.7%。按國家統計局的較低數據,我國農村人口比印度多2.1523億。農村人口多於印度,而耕地面積基本持平,可見,我國農業生產所面臨的窘境要甚於印度。

印度穀物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少的年份有0.9億多公頃,多的時候也不過1億多公頃,幾十年來變化不大。而我國近幾十年來穀物種植面積有減少趨勢。可以稍感欣慰的是我國貧困人口遠少於印度,印度貧困人口為3.2億,而我國僅為3000多萬。但據我國專家介紹,我國有很大數量的人口處於貧困邊緣,在農產品生產可以增收時,他們就處於貧困線之上,當市場情況不利於農產品生產增收時,這部分人就可能掉到貧困線之下。加上這部分處於邊緣的人口,我國的數字就高達7000萬人以上。

我國GDP遠高於印度,2003年為1.4082萬億美元,同期印度只有0.558萬億美元,我國是印度的2.5倍。人均GDP我國為1089.9美元,印度為531.6美元,印度只相當於我國的1/2。

二、糧食產量

中印兩國糧食產量十分懸殊,據國家統計局及其引用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即使是2003年我國糧食產量比較低時也相當於印度的近兩倍。我國為4.307億噸,印度為2.49億噸。當然,我國人口也多於印度,產量多一些是應當的。但不能忽視的是,我國是在耕地面積與印度基本相同的條件下生產了如此高數量的糧食。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我國農業的生產技術高於印度,同時要清醒地看到,印度產量低,說明其生產力發展還有巨大潛力;我國產量高,繼續在有限耕地上再提高產量難度就相對較大。

分品種看,2003年我國稻穀產量為1.6066億噸,印度為1.3351億噸。我國小麥產量為0.8648億噸,印度為0.6932億噸。我國玉米產量為1.1583億噸,印度為0.147億噸。我國大豆產量為0.1539億噸,印度為0.068億噸。兩國稻穀和小麥的差距並不大,考慮到中國人口較多,生產量略多一些是正常的。差距比較大的是玉米產量,我國相當於印度的10倍;其次是大豆產量,我國是印度的2.26倍。

按人均佔有的糧食產量,我國高於印度。上世紀80年代後,我國糧食產量人均佔有量上升較快,1980年我國人均佔有糧食產量為326.7公斤,而印度同期只有216.2公斤。1990年我國人均糧食產量升至393.1公斤,比1980年增加了66.4公斤,增幅為20.32%。同期印度也有所增長,人均為235.7公斤,比1980年增加了19.5公斤,增幅為9.02%。2003年我國人均糧食產量為334.3公斤,比90年代有所減少。同期印度為237.7公斤,也略有減少。總體看,我國人均糧食產量比印度多100公斤左右。我國上世紀90年代末的1996-1999年曾連續4年人均糧食產量超過400公斤,而印度從未達到過300公斤。

分析上述數字,中印兩國糧食供應量的巨大差異給人以深刻印象。一般認為,糧食的消費基本是一個常量,有一定剛性,過快增加或過快減少都是不現實的。如果說中印兩國因人的特殊性使消費有一定差距,還可以理解,但差距達100公斤是難以理解的。那麼是否印度人除糧食外還有其他大量的食物供給辦法呢。答案是否定的。除糧食外的主要食物應包括肉類、禽蛋、水產品、水果、牛奶及蔬菜等。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我國2003年肉類、禽蛋、水產品、水果產量均大大超過印度,只有牛奶產量印度是我國的兩倍多。有資料顯示,印度是養牛大國,2003年印度牛存欄數高達2.261億頭,奶牛佔有相當大比例,所以牛奶產量高,但牛肉產量僅為150萬噸左右。我國牛肉產量達到630.4萬噸。由於我國豬肉產量是世界第一,家禽養殖數量也十分巨大,而豬和家禽所用飼料以糧食為主。所以我國飼養業消耗了大量糧食。而印度以養牛業為主,牛的飼料用糧食較少,所以印度糧食消費量比中國少得多。

三、糧食進出口貿易情況

就2003年的情況看,中國大米出口量為234.4萬噸,同期印度出口了280萬噸。中國出口小麥181.33萬噸,印度出口了500萬噸。中國出口玉米1639萬噸,印度幾乎沒有出口。中國進口大豆2047萬噸,印度沒有進口。中國糧食凈出口為7.73萬噸,而印度凈出口780萬噸。進入2004年中國由於糧食市場價格原因,出口進一步減少,進口進一步擴大,糧食凈進口量達到1930萬噸。而印度盡管大米庫存減少了10%,仍將出口250萬噸;小麥庫存有690萬噸降至550萬噸,仍將保持100萬噸出口量。預計2004年度印度糧食凈出口為350萬噸。

四、幾點結論

1.就農業和糧食生產發展潛力來講,中印兩國各有所長。印度糧食生產的單位面積產量目前較低,提高的潛力很大。由於庫存和財政壓力,印度目前並不急於提高糧食總產水平,而是在保證國內消費的情況下,爭取擴大出口。對此,國家提供一些優惠政策給予鼓勵。印度畜牧業發展受到糧食供給的制約,偏重於消耗糧食少的產業。而我國由於糧食供應充足,繼續發展畜牧業,繼續擴大糧食轉化的規模,仍有很大潛力和市場。

2.印度在相對較低的糧食供給能力和較低的糧食庫存水平下,仍能大規模出口糧食,值得思考和研究。印度對糧食安全的理解和做法均有其獨特性。

3.就貧困人口問題來看,印度雖然多於我國,但我國農村人口比印度多2.16億人,說明我國工業化進程面臨的困難並不比印度小。而且由於我國可利用耕地較少,人均耕地較少,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的國策決不應有絲毫動搖。

4.印度上世紀60年代前還是一個糧食極度短缺的國家,有飢荒之國之稱。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努力發展,農業取得較大成功,由糧食短缺變為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國之一。對於這樣一個人口大國、農業大國來說,的確是了不起的成就。我國也走過了類似的經歷。我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取得的經濟快速發展也是以農業為基礎的。沒有農業的穩定發展,國民經濟整體快速持續發展是不可能的。當然,我國在發展中主要應瞄準世界發達國家有益的經驗,在發展中盡量起點高一些,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對印度這樣與我國有許多共同之處、可比之處的國家發展情況加強研究與借鑒,是很有意義的。本文所作研究和比較其實還只是初步的,許多問題有待於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閱讀全文

與中印歷年人均gdp對比快易數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