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蘇格蘭人均gdp

蘇格蘭人均gdp

發布時間:2021-03-09 12:56:22

『壹』 北愛爾蘭和英國其他三個地區相比經濟狀況如何啊

從經濟上來說。北愛爾蘭相對蘇格蘭英格蘭和威爾士要差異些。至於為什麼很簡單我就不說了。

『貳』 GDP是什麼東西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回工具,即「答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叄』 蘇格蘭會獨立嗎

民意調查顯示,蘇格蘭民眾支持獨立的不足三成,反對者超過五成,這是因為在民主體制下,英國並不存在地域間的嚴重沖突。雖然有些蘇格蘭人對英國政府的一些政策很不滿,認為蘇格蘭擁有的資源沒給蘇格蘭帶來應有的財富,但情況並未嚴重到一定要從英國分裂出去的地步,這與其他國家內部某個地區要求獨立的情況不同。

『肆』 瑞典,丹麥,芬蘭,挪威,冰島,哪個發達

挪威,芬蘭,瑞典,挪威,冰島
挪威

北歐國家,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從9世紀開始,威被許多小王國統治而且侵略集團到達諾曼底,冰島,格陵蘭,蘇格蘭和愛爾蘭以外的島嶼,及新世界海岸,挪威最終於12世紀統一並在13 世紀到達它中世紀繁榮的高度。1397年後它被丹麥和瑞典輪流控制。1905年獲得獨立。奧斯陸為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4,122,707。
國花:石南花 國鳥:河鳥
挪威(Norwy)——國名原是「通往北方之路」,據傳說古代北歐人來往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有一條沿島北部海岸的「北路」,故名。挪威是世界重要的海事國之一,其海岸線曲折,近海島嶼達15萬多個,既是優良港口,又是風景優美的游覽區。
在位於其西海岸的貝根,可欣賞到由百萬年冰川地形變動而形成的峽灣景色,遠眺群山環抱兩岸風光美麗,令人目不暇給。奧斯陸是挪威的著名港口,四周山水環抱,風光如畫,亦是全國最大的經濟文化中心。福洛格納公園、維京船博物館等都是這里的著名游覽區,還有一座滑雪博物館,詳細介紹關於滑雪的歷史。
挪威地處偏北,其最南點(北緯約58度)比中國最北點(不到北緯54度)還要北。北極圈橫穿挪威北部,北部一些城市到了6、7月份根本沒有夜,可以看到午夜的太陽以及美麗的北極光。最北端的北角也是歐洲大陸的最點。
許多人把木製狹板教堂看成是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特色,如今,這類教堂在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主要是在挪威。挪威現存30座木製教堂,而奧爾內斯木製教堂則是它們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座。它位於西海岸的松恩-菲尤拉訥郡,建於12世紀。教堂是一個四方形的三層建築,全部用木材建成,每層都有陡峭的披檐,上為尖頂,外形頗似東方的神廟。教堂的山牆上刻有各種圖案。教堂內的陳設至今仍保持著中世紀時的風格。教堂目前保存完好,觀光者絡繹不絕。1979年,奧爾內斯木製教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滑雪聖地霍爾門考倫山霍爾門考山是挪威的滑雪聖地。它位於奧斯陸東北約13公里處,海拔371米,風景優美。從1892年起,每年3月,世界聞名的滑雪大賽都在此舉行。如果從遠處眺望奧斯陸城市的輪廓,你會看到霍爾門考倫跳雪台非常醒目地高高聳立在奧斯陸霍爾門考倫山上。它也是這項最具有挪威特色的體育項目的非常生動、形象的一種標志。霍爾門考倫山下還有一個滑雪博物館。

奧斯陸
挪威首都奧斯陸是北方之路上的都城。這座城市正如北歐人直爽的性格,透徹而奔放。遠古時代,巨大的冰川使不堪重負的山體一點點下沉,最終與海洋連通而形成了今天的峽灣。奧斯陸市南側的阿布列格區是觀賞峽灣絕好去處,可乘班輪在峽灣是暢游。碼頭最北端,專辟為露天魚市。不知是因為魚市的吸引,還是良港的天然特徵,奧斯陸峽灣可稱得上水鳥的世界,很遠處就能聽到鳥兒的叫聲。
峽灣之旅之後,再乘船約20分鍾可抵達對面的比格島,島上有著名的海盜船博物館和民俗博物館。民俗博物館是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博物館,這里集中展示了整個挪威的民風民情。能在一天內「走遍」挪威全國。民俗博物館展出從全國各地原物移來的153座古式房屋,還有1700年至1800年的城市建築如舊式加油站等。
民俗博物館邊的海盜博物館是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中最受歡迎的海盜文化寶庫之一。展品均是從奧斯陸峽灣地區維京人墓穴中發現的,其中最為壯觀的是兩艘世界上保護得最好的建於公元9世紀的木製海盜船。博物館中還展示了維京人的許多出土用品,包括馬車、炊具等,遊人可根據它們遙想「海盜歲月」。
島上有公共汽車返回市區,奧市中心不大,可徒步游覽。從旅遊資訊中心出發,先去對面的市政廳,這座磚紅色的建築於1950年為慶祝奧斯陸建城900年而建,布局為凹字形,周圍有大量雕塑,表現了挪威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市政廳廣場港東邊是臨海而立的阿克斯胡斯城堡,建於700年前。從這里可以俯瞰峽灣。出城堡北行10分鍾,就可到達奧斯陸最繁華的卡爾·約翰大街。大街東起奧斯陸最大的基督教堂,橫貫市中心。在每年五月十七日的挪威國慶節時,街邊豪華旅店的陽台就成了最佳的觀景點。
沿街而行,在國家劇院前,可以看到舉世聞名的戲劇大師易卜生的雕像。兩年一度的易卜生戲劇節使這里成為奧斯陸重要的文化展場。繼續西行,路北廣場上有一組仿古羅馬風格的建築,這就是著名的奧斯陸大學,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每年就在這時舉行。在大街的盡頭,是氣度不凡的皇宮,後面是古木參天的國王花園。公園南側的大街上有易卜生博物館和諾貝爾學院,前方不遠處著名的雕塑--「加萊義民」群雕中的「拿鑰匙的人」是羅凡贈送給奧斯陸的珍貴禮物。
提起奧斯陸和名勝,最著名的要算是維吉蘭雕塑公園了。它是以弗洛格納公園的綠地、湖泊為自然背景,由挪威著名雕塑家古斯塔夫·維吉蘭用40年時間精心設計建造的,整個公園以人生為主題,用鑄鐵、銅和花崗岩三種材料雕成500多座雕像。公園中最有名的雕像是「生氣的男孩」、「人生噴泉」和「生命之柱」。
喜愛運動的朋友自然不會錯過有100多年歷史的侯門庫倫跳雪台。這座位於奧斯陸北面山坡上的高大建築物造型優美,雪白的台體高達百米以上,用藍色繪的是挪威北部的馴鹿,紅色繪著夏季挪威北部特有的奇妙自然景觀「午夜太陽」。雪原上的馴鹿用角頂起不落和太陽,挪威人以此詮釋冰雪運動的含義。從市內任何一點都可以看到它,而從高高的跳台上也可將整個奧斯陸市區一覽無余。每年3月的跳雪節都吸引了成千上萬滑雪者,在此驚人一跳的記錄有113米遠。

羅弗敦群島
羅弗敦在挪威語中是「山貓腳」的意思,同時也暗指其領海拔地而起的一列險峻的島嶼——「羅弗敦之牆」。這堵「羅弗敦之牆」在西部峽灣與北海之間形成了一道長達160公里的屏障。墨西哥灣暖流使得這里的冬季相對比較溫暖濕潤,每年從1月到4月末,大批的魚群會匯集到羅弗敦的淺岸水域產卵,每年這時就會有大量漁民湧入。
近年來,羅弗敦海島上的漁民少了,旅遊者和藝術家的數量卻增加了。那些創造了羅弗敦歷史的漁民的棚屋,現在成了前來度假的遊客們的假日居所。被羅弗敦日光所吸引的畫家們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在靠近斯沃爾瓦的斯維內亞,人們新近為六位瑞典畫家和兩位挪威畫家建造了一所「藝術之家」。挪威中部的特隆赫姆(Trondheim),是個小小的城市,從這里坐火車向北穿過北極圈到博德,從博德再乘渡船就可到達對面的羅弗敦群島。由莫斯肯內斯碼頭上岸,離碼頭不到100米的漁屋,這是一些由木柱子架在海邊上的紅色木房子,有的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羅弗敦一帶沒有那種有服務員和總台的旅館,全是清一色的自助式漁民屋。夏季供遊人小住,冬天供漁民長租。

芬蘭
獨立日:12月6日(1917年) 政體:共和制
面積:337030平方公里
人口:519.1萬(2003.7)
民族:Finn@93%,Swede@6%。 語言: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宗教:基督新教@89.0%,東正教@1.0%
首都:Helsinki 二城:Espoo
貨幣:EUR(歐元)
時區:GMT+02,使用夏令時
國慶:12月6日
國花:鈴蘭、綉球菊
國鳥:大天鵝
國歌:《祖國》.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8∶11。旗地為白色。稍偏左側的十字形藍色寬條將旗面分為四個白色長方形。芬蘭以「千湖之國」著稱,西南臨波羅的海,旗上的藍色象徵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說象徵藍天。芬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領土在北極圈內,氣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徵白雪覆蓋著的國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蘭歷史上與北歐其他國家的密切關系。該國旗是1860年前後根據芬蘭詩人托查里斯·托佩利烏斯的建議製作的

行政區劃 :全國分為五個省和一個自治區:南芬蘭省、東芬蘭省、西芬蘭省、奧魯省、拉畢省和奧蘭島自治區。

自然地理:面積為33.8145萬平方公里。位於歐洲北部,北面與挪威接壤,西北與瑞典為鄰,東面是俄羅斯,南臨芬蘭灣,西瀕沒有潮汐的波的尼亞灣。地勢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亞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為200—300米的冰磧丘陵,沿海地區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芬蘭境內擁有極其豐富的森林資源。全國森林面積達2600萬公頃,人均林地5公頃,居世界人均林地的第二位。全國有69%的土地被森林覆蓋,其覆蓋率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樹種以雲杉林、松樹林和白樺林居多,茂密的叢林中到處是鮮花和漿果。南部的塞馬湖面積達4400平方公里,是芬蘭第一大湖。芬蘭的湖泊與狹窄的水道、短河、急流相連,從而形成互相溝通的水路。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芬蘭的海岸線曲折,長達1100公里。魚類資源豐富。芬蘭有1/3地區位於北極圈內,北部氣候寒冷、多積雪。在最北部,冬季有40—50天看不到太陽,夏季5月底至7月底晝夜都可見到太陽。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冬季-14 ℃至3℃,夏季13℃至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
歷史
約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蘭人的祖先從南方和東南方遷居至此。12世紀前,芬蘭為原始公社社會時期。12世紀後半葉開始隸屬於瑞典,1581年起成為瑞典的一個公國。1809年俄國、瑞典戰爭後,被俄國佔領並成為沙俄統治下的一個大公國,沙皇兼任芬蘭大公。1917年10月革命後,芬蘭於同年12月6日宣布獨立,1919年成立共和國。1939年至1940年芬蘇戰爭(芬稱「冬戰」)之後,芬被迫同前蘇聯簽訂了向蘇聯割讓領土的芬蘇和約。1941年至1944年納粹德國進攻蘇聯,芬參與了對蘇戰爭(芬稱「續戰」)。1944年2月,芬作為戰敗國與蘇聯等國簽訂了巴黎和約。1948年4月,又與蘇聯簽訂了「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冷戰後,芬蘭於1995年加入歐盟。1999年創始加入歐元區。
政治:憲法規定,國家立法權由議會和共和國總統共同行使;總統是國家元首,擁有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統帥三軍等實權,每6年選舉一次。1999年芬議會通過新憲法,名稱由《政府組織法》改為《憲法》。新憲法加強了議會和政府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削減了總統部分權力。議會為一院制,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立法機關。由選民直接選舉的200名議員組成,任期4年。主要職能是立法、監督政府、監督財政。最高司法機關為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最高法院由院長和19名法官組成,負責審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最高行政法院由院長和20名法官組成,負責審理政府機構和省、市(縣)機構的行政案件。起訴機關是各級檢察院。另設有國家法律監察官,有權出席內閣會議,監督總統、內閣和政府各部門的決定是否符合憲法規定。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的院長、法官以及最高檢察長均由總統任命。

地理
基本位置:地球/東半球-北半球/歐洲/北歐
地理區劃:
1)本土 2)Aaland群島(位於波羅的海)
陸地界:729公里對挪威,586公里對瑞典1313公里對俄斯。
海岸線:1126公里(不包括島嶼)
海佔有:領海12海里對波的尼亞灣,4海里對芬蘭灣,專屬漁區12海里。
氣候:屬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2月平均氣溫-14~-6℃,7月平均氣溫13~18℃,年降水量400~600毫米。
耕地面積:640平方公里
人口壯丁率:66.9% 壯丁性別比:1.02男/1女
人口增長率:0.14% 平均壽命:女81.68歲,男74.28歲
平均母嬰率:1母/1.7嬰
國民識字率:100%
主要國民外語:
1)瑞典語 2)英語 3)德語
政治
建國:
1917年12月6日從俄國獨立。
憲法:1919年制定。
國家元首:總統,Tarja HALONEN(女),2000年3月1日就任。
政府首腦:首相,Matti VANHANNEN,2003年6月24日上任。
議會:一院制,共200個議席,任期四年。
行政區劃:設省(Lääni)、道(Maakunta)、縣(Kunna)三級,共有6省,20道。
經濟
人均GDP:26200美元(2002)
三率:
(2002)經濟增長率:1.1% 通貨膨脹率:1.9% 失業率:8.5%
(2001)經濟增長率:0.6% 通貨膨脹率:2.6% 失業率:9.4%
(2000)經濟增長率:5.6% 通貨膨脹率:3.4% 失業率:9.8%
(1999)經濟增長率:4.0% 通貨膨脹率:1.4% 失業率:10.2%
三大出口夥伴:德國@12.4%,美國@9.7%, 英國@9.6%
三大進口夥伴:德國@14.5%, 瑞典@10.2%, 俄羅斯@9.4%
貨幣:EUR(歐元)
兌換率:1EUR兌?美元,?=1.0626 (@2002), 1.1175 (@2001), 1.0854 (@2000), 0.9386 (@1999)
交通
鐵路:5850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2400公里。
公路:77831公里,其中有路面公路4978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44公里。
水路:6675公里。
管道:原油0公里;石油0公里;天然氣580公里。
機場:159個,其中有路面機場74個,其中主跑道3047米以上機場2個。

特色:首都赫爾辛基有地鐵和有軌電車。
傳媒
最大通訊社:芬蘭通訊社
最大報紙:Helsingin Sanomat
國家廣播台:YLE
國家電視台:YLE
國家窗口網站:www.finland.fi
其他
最大城市:Helsinki
地名<SUO>Helsingfors

地名<SSK>
城市人口55.5萬
Espoo Esbo 21.3萬
Tampere Tammerfors 19.5萬
Vantaa 17.8萬
TurkoÅbo16.7萬
Oulu Uleåborg
12.0萬

採摘採摘
到野外採摘野漿果和野蘑菇,是領略芬蘭清純大自然的途徑之一。在其他國家,你可能需要繳費,並且有地區限制,但在芬蘭國家法規Everyman's Rights的保障下,可以隨意採摘。在芬蘭,有67%的人會以此作為夏季的活動項目。

天文景觀
極夜與極晝
由於芬蘭的拉普蘭省的大部分位於北極圈內,所以可以看到極夜與極晝,在極晝中,午夜的天空也不會灰暗,即使在南部海岸,也有19-20個小時的日照。

北極光
在寒冷、乾燥的夜晚,緯度越大,越有多的機會看到北極光,北部的烏茨約基,每年觀賞北極光的日期為11月25日到1月17日

芬蘭Finland
位於歐洲北部的共和國。全稱芬蘭共和國。面積33.81萬平方千米;人口504萬(1992)。其中,芬蘭人佔93.6%,瑞典人6.2% ,還有少數薩米人(以前曾稱拉普人)。芬蘭語與瑞典 語均為官方語言 。 88.4% 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 ,1.1%信奉東正教。首都赫爾辛基。

芬蘭國旗 國徽
地理 北接挪威,東界俄羅斯,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西北與瑞典接壤。海岸線長1100千米。地勢北高南低。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9%強 ,有千湖之國之稱 。西南部的塞馬湖最大,約4400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帕茨、凱米、科凱邁基等河。全國1/4領土在北極圈內。屬溫帶針葉林氣候。平均氣溫冬季-14~-3℃;夏季13~17℃ 。從北至南年均降水量在400~700毫米之間。

歷史 12世紀前處於原始社會。12世紀後半期開始隸屬於瑞典。14世紀中葉正式成為瑞典王國的一部分。1809年俄瑞戰爭後淪為俄國的大公國 。 1917 年 12 月6日宣布獨立 。1918年工人階級發動武裝起義,成立革命政權,後遭鎮壓 。1939~1940 年芬蘇戰爭之後 , 芬蘭被迫同蘇聯簽訂向蘇割讓領土的和約 。1941~1944 年納粹德國進攻蘇聯 ,芬蘭參與對蘇戰爭 。 1944年2月芬蘭作為戰敗國與蘇聯等國簽訂了巴黎和約 。 1948年4月芬蘇簽訂「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帕西基維、吉科寧先後擔任總統。1966年社民黨在大選中獲勝,從此開始了以社民黨、中間黨為主的聯合執政局面,總理基本上由兩黨人士擔任 。 1979年3月議會選舉後,保守的聯合黨開始成為議會第二大黨,但未入閣。1981 年吉科寧總統因病辭職 。1982 年提前進行總統選舉 ,科伊維斯托當選總統。在1987年議會選舉中,聯合黨獲勝 ,與社民黨、瑞典人民黨組成「藍紅」政府,改變了戰後40多年來主要由「中左派」政黨執政及20年來一直以社民黨中間力量為主體組閣的局面。1988年的總統選舉,科伊維斯托再度當選總統。1991年3月議會選舉後,在野4年的中間黨獲勝,與聯合黨、瑞典人民黨和基督教聯盟組成4黨聯合政府。1994年1月 ,芬蘭總統選舉,M.阿赫蒂薩里當選總統 ,3月1日就任。
政治 芬蘭憲法於1919年7月17日頒布生效。它規定 :國家立法權由議會和共和國總統共同行使;總統是國家元首,擁有解散議會,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統帥三軍等實權。每6年選舉一次。議會為最高立法機構 ,一院制 ,由選民直接選出的200名議員組成,任期4年。主要職能是立法、監督政府、監督財政。1991年4月26日由中間黨 、聯合黨 、瑞典人民黨和基督教聯盟組成聯合政府。總理E.阿霍。
芬蘭主要政黨有:①芬蘭中間力量,簡稱中間黨,1906年成立。②芬蘭社會民主黨,簡稱社民黨,1899年成立。③民族聯合黨,簡稱聯合黨 ,1918年成立 。④ 瑞典人民黨 。1906年成立,由芬蘭的瑞典人組成。還有芬蘭基督教聯盟 、芬蘭左派聯盟、綠色聯盟、芬蘭農村黨、芬蘭共產黨(團結)等。
經濟 20世紀80年代 ,芬蘭經濟以年均增長3.7%的速度持續發展 。1989 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第四位 。 自1990年下半年起出現嚴重衰退 。1991 年4月上台的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緊縮政策,採取節約措施。1993年國內生產總值為4787億芬蘭馬克(按當年價格計算)。貨幣單位為芬蘭馬克,匯率為5.71芬蘭馬克兌1美元(1993)。
芬蘭自然資 源最豐富的 為森林 , 覆蓋率達 66 % , 約2006.5萬公頃 ,木材儲積量18.8億立方米 。 礦業資源以銅較多,還有少量鐵、鎳、釩、鈷等。煤炭資源豐富,能量相當於40億噸石油 。 有兩座核電站(4個核反應堆),核能相當於453.2萬噸石油 。 木材加工和金屬工業為經濟兩大支柱。化工、電子工業部門迅速發展。造紙工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是世界第二大紙張、紙板出口國和世界第四大紙漿出口國 ,新聞紙佔世界新聞紙總產量的6% 。 芬蘭農業與林業密切結合,幾乎所有農民都經營一定數量的林地。森林管理、育苗、栽植、采運等均居世界先進行列。農畜產品自給有餘。主要農畜產品有小麥、大麥 、燕麥 、黑麥 、黃油 、肉類、雞蛋、牛奶等。
芬蘭服務業發達,包括商業、貿易、旅館、飯店、銀行、保險、社會性服務業和公共服務業。主要旅遊點為赫爾辛基、土爾庫、中部湖泊地帶、北部拉畢地區和阿蘭島。

芬蘭小景
交通運輸發達。1991年有公路7.64萬千米 ; 鐵路5874千米,28%已電氣化。港口近30個 。有4家航空公司 ,國際機場有赫爾辛基、土爾庫和坦佩累。
芬蘭出口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3強。約80%的木材加工產品和40%金屬工業產品供出口。所需能源的80%和許多工業原料均需進口。主要貿易夥伴是歐洲共同體國家和歐洲自由聯盟國家。主要投資對象為上述兩個歐洲組織的成員國。芬蘭主要外援對象為坦尚尼亞、埃及、肯亞、尚比亞、斯里蘭卡和尼泊爾。重點項目為農業、水利、交通等。在芬蘭的主要投資國為瑞典、德國和英國。
文化教育 芬蘭教育事業發達 。 實行9年一貫制的義務、免費教育。高等學校有赫爾辛基大學、赫爾辛基科技大學 、坦佩累大學等。主要報刊有《 赫爾辛基報 》、《晨報》、《新芬蘭報》、《首都日報》、《國土報》和《芬蘭社會民主黨人報》。芬蘭有5家通訊社 , 最大的為半官方的芬蘭通訊社,1915年創立。芬蘭廣播公司於1926年成立。芬蘭電視 台1958年開始播送節目。
對外關系 芬蘭戰後一直奉行同蘇聯保持友好睦鄰關系、不介入大國沖突、同各國友好的「 積極的和平中立政策」 。為適應歐洲形勢變化,逐漸調整外交政策,在繼續與俄羅斯保持睦鄰關系的同時,強調芬蘭中立的核心是軍事不結盟和防務獨立。
芬蘭與中國於1950 年10月28日建交 。 建交以來兩國關系一直正常友好。1992年兩國貿易額為3.45億美元。
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後,芬蘭在繼續發展同它們的關系的同時,發展同歐共體關系,歐共體已成為芬蘭的投資和貿易的重要市場。1995年,芬蘭成為歐洲經濟和貨幣聯盟的成員國。同北歐國家的傳統合作是芬蘭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柱。芬蘭重視同美國發展關系。同第三世界關系發展較快。

芬蘭歷史

芬蘭又稱「千湖之國」,在瑞典的埃里克國王(King Erik)1154年將基督教帶入芬蘭之後,兩國在700年間就一直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瑞典語一直是行政、教育機構的第一語言,而芬蘭語直到19世紀芬蘭民族主義高漲以及芬蘭的第一篇民族詩史《卡勒瓦拉》(Kalevala)發表後才受到重視。
1808年芬蘭被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軍隊佔領,此後芬蘭就一直就是俄羅斯帝國內的自治大公國,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十月革命)後不久,芬蘭宣布獨立。1918年這個國家經歷了一次簡短但卻刻骨銘心的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芬蘭與蘇聯兩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戰爭(這場戰爭中瑞典提供了芬蘭部分協助)以及1941~1944年的繼續戰爭(納粹德國對芬蘭提供了重要幫助)。1944年~1945年間的拉普蘭之戰中,芬蘭又將德國人趕出了芬蘭北部地區。
1947年和1948年與蘇聯簽署的多份條約規定了芬蘭對蘇聯的義務與限制,芬蘭也在1940年和約的基礎上作出了更多的領土讓步。1991年蘇聯解體後芬蘭終於可以自己決定命運,並且在1995年加入歐盟。

政治
芬蘭的政治體制以議會為主,雖然總統也有較大的權力。多數行政權力控制在由總理領導的內閣中,而總理由議會選出。內閣由中央政府各個部門的部長、總理本人與一名大法官組成。
憲法規定,200人的一院制議會(芬蘭語:Eskunta;瑞典語:Riksdag)是芬蘭的最高權力機關。議會可以修改憲法,解散內閣或否決總統的決定;但議會無權改變司法決議。內閣或任意一名議員都可以提出立法動議。議員任期4年,按比例選出。
司法體系分為一個負責民事以及刑事司法爭議的法庭,以及一個專門負責公眾與行政部分訴訟的特別法庭。芬蘭為明文法國家,法庭分為地方法院、地區上訴法院及最高法院。

行政區
芬蘭最早有12個省份(芬蘭語:單數lääni,復數läänit;瑞典語:län),1997年重新劃定行政區後現有省份減少到6個:

奧蘭府 (芬蘭語:Ahvenanmaan maakunta;瑞典語:Åland)
東芬蘭省 (芬蘭語:Itä-Suomen lääni;瑞典語:Östra Finlands län)
拉普蘭省 (芬蘭語:Lapin lääni;瑞典語:Lapplands län)
奧盧省 (芬蘭語:Oulun lääni;瑞典語:Uleåborgs län)
南芬蘭省 (芬蘭語:Etelä-Suomen lääni;瑞典語:Södra Finlands län)
西芬蘭省 (芬蘭語:Länsi-Suomen lääni;瑞典語:Västra Finlands län)
其中奧蘭府(Åland)享有高度自治。

地理

芬蘭被譽為「千島之國」與「千湖之國」:精確來說全國共有187,888個湖泊和179,584個島嶼。芬蘭地勢平坦,拉普蘭北部地區位於芬蘭、挪威邊界的哈爾蒂亞峰海拔1,328米,為芬蘭最高點。除了湖泊之外,全國為大片森林覆蓋,可耕種面積較少。島嶼大多在西南部以及芬蘭半島南岸地區,著名的有奧蘭群島。
芬蘭地處北溫帶,冬天寒冷,有時嚴寒,夏天則比較溫暖。芬蘭有四分之一的地方處在北極圈內,這些地區夏天有73天,冬天有51天不出太陽。

經濟
芬蘭是一個高度工業化、自由化的市場經濟體,人均產出大約與英國、法國、德國或義大利持平。經濟的主要支柱是製造業――主要以木材、金屬、工程、電訊和電子工業為主。芬蘭的通信產業以諾基亞為代表非常發達,芬蘭是號稱網際網路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機持有量最高的國家。貿易對芬蘭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約三分之一來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數礦產,芬蘭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業組件都倚賴進口。
由於天氣的原因,芬蘭的農業僅維持在基本農產品自給自足的水平。林木業作為出口的主要支柱,為農村人口提供了第二個工作選擇。芬蘭在1999年加入歐元體制,在未來幾年芬蘭將更快地於西歐經濟一體化。
芬蘭的玻璃工藝製造世界聞名,金屬處理工藝也相當精細。由於盛產木材,芬蘭的傢具設計和製造業在世界享有盛譽,20世紀初芬蘭設計的傢具現在看起來依然非常現代。

人口

芬蘭有兩種官方語言:93%的人口所使用的芬蘭語和6%人口的母語瑞典語。少數人口包括了薩米人、俄羅斯人、猶太人等。
大多數芬蘭人(89%)信奉基督教路德宗,大約1%的人口則信奉東正教。其餘包括了少部分基督教新教其他教派的教徒、羅馬天主教徒、穆斯林和猶太教徒。
冬季戰爭後大約有12%的人口需要被安置。戰爭賠款、失業問題以及對芬蘭保持獨立前景的不確定曾導致了大批的移民在1970年代離開芬蘭。而到了1990年代,芬蘭又開始接收大批難民與移民。

文化
芬蘭嚴峻的氣候條件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使芬蘭人形成了極富北歐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芬蘭人性格內斂,行事低調,但實際上內心充滿民族自豪感,在全球化的今天並不隨波逐流,而是堅定的維護著自己的傳統文化。
芬蘭有很多著名的藝術家:偉大的音樂家西貝柳斯開創了民族音樂的新紀元,被譽為芬蘭民族音樂之父;語言學家倫洛特搜集編撰的充滿傳奇色彩的民族史詩《卡勒瓦拉》成為世界文學史中最偉大的史詩之一;著名建築大師阿爾瓦·阿爾托以充滿芬蘭本土傳統浪漫風格的設計在現代主義建築設計潮流中獨樹一幟。芬蘭還有一批世界一流的藝術家。尤為特別的是,芬蘭極具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設計風格使許多幾十年前的工藝品和建築物在現代人眼中仍是新穎別致、富有想像力的傑作。出自芬蘭設計大師之手的作品大都以簡潔實用的設計風格、優質的材料和精美的做工而享譽世界。
芬蘭還是聖誕老人的故鄉

『伍』 蘇格蘭做了三百年的英國人,為何最近卻要鬧獨立呢

我覺得原因也是比較簡單的,就是之前跟著「日不落」帝國,可以發大財,全天下都是當時英國的殖民地,而現在的英國雖然也比較強,但是在所有的方面可以說都是與之前相比是一落千丈,蘇格蘭當然不願意了,就想自己單獨發財。

蘇格蘭自己也是測算過,那就是如果自己獨自占據石油資源,那麼他的人均GDP立刻就會成為西方數一數二,甚至將會比美國還要高,比英格蘭更是高出不少。所以在英國衰弱後,沒有任何好處的蘇格蘭自然是不願意繼續做英國人了,而成為蘇格蘭人自己獨自發財,那要實際的多,所以這個原因那是十分現實的。

『陸』 蘇格蘭做了三百年英國人,為何現在卻不願意做了呢

蘇格蘭雖然做了300多年的英國人,但是現在卻不願意做,自然是英國的衰落其利益驅動驅使。

正如中國一樣,在國富民強的時代中萬國來朝。紛紛願意做中國的附屬和中國人做生意。而一旦國力衰弱,就會立刻有大量國家歧視中國甚至侵略中國。而當英格蘭吞並蘇格蘭的時候,也就有了大不列顛,英國。此時便有了英國人引以為傲的大英帝國時期。

而從歷史的角度來說,蘇格蘭與英國本身就不是一家人,甚至彼此間還發生過戰爭。由此可見國際關系是非常現實主義的。國與國之間都是以自身利益為重。這種原因雖然殘酷,但是卻非常實際。

『柒』 蘇格蘭作為英國的一部分,為何卻一直想獨立

裡面有歷史原因來,但更自多的是經濟和權力原因。英國有個外號叫「英倫三島」,是指英國主體由蘇格蘭、英格蘭和威爾士組成,這下我們就知道蘇格蘭在英國最北部,於是就涉及到資源分配了。



而且鬧獨立也是爭權的一個籌碼,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英國為了讓蘇格蘭不獨立,下放了很多權力給蘇格蘭地方議會,比如蘇格蘭議會將獲得設定收入所得稅、航空旅客稅以及部分增值稅的權力,相應稅收由蘇格蘭自行保留。也就是這些稅收蘇格蘭不用上交中央,可以自己留著用。

『捌』 英格蘭約有多少人

首都 倫敦
最大城市 倫敦
總人口:60,587,300(世界第22名)
人口密度:246.5/km2(世界第33名)
國土面積:244,820平方公里(世界第78名)
水域率:1.3%
政治體制 君主立憲制
國家元首:國王:伊莉莎白二世
政府首腦:首相:戈登·布朗
GDP: 2.661 萬億美元
人均GDP: 38,624美元
HDI: 0.940(高,2006年)
中央銀行: 英格蘭銀行
貨幣單位: 英鎊(£,GBP)
國家代碼: GB,GBR
國際域名縮寫: .uk
國際電話區號: +44
官方語言:英語 國家簡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威爾士語:Teyrnas Unedig Prydain Fawra Gogledd Iwerddon;蘇格蘭蓋爾語:An Rìoghachd Aonaichte na Breatainn Mhòr agus Eirinn mu Thuath;愛爾蘭語:Ríocht Aontaithe na Breataine Móire agus Thuaisceart Éireann;低地蘇格蘭語: Unitit Kingdom o Great Britain an Norlin Airlann;簡稱聯合王國(英語:The United Kingdom)或英國(英語:Britain)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共同組成的一個歐洲島國。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除了英國本土之外,還包括一些海外領地。

『玖』 澳大利亞的人口,面積,GDP等的最新數據。

澳大利亞(Australia),全稱為澳大利亞聯邦(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其領土面積7,686,850平方公里,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土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擁有很多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
澳大利亞是典型的移民國家,被社會學家喻為「民族的拼盤」。自英國移民踏上這片美麗的土地之日起,已先後有來自世界120個國家、140個民族的移民到澳大利亞謀生和發展。例如歐洲的德國、希臘、義大利和一些亞洲國家和地區,如日本、中國、台灣地區和越南。其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多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亞社會一個顯著特徵。據統計,澳大利亞的亞裔人口正在迅速增長。
澳大利亞最早的原住民如今不及總人口的1%。2006年人口普查中,白人佔92%,多數澳大利亞人的祖先是19、20世紀的英國移民,來自其他國家者也很多。有37.13%的人自稱為澳大利亞人,接著是英格蘭裔澳大利亞人的31.65%、愛爾蘭裔澳大利亞人9.08%、蘇格蘭裔澳大利亞人7.56%、義大利裔澳大利亞人4.29%、德裔澳大利亞人4.09%、華裔3.37%以及希臘裔1.84%。根據澳大利亞移民局的數據,2006年澳大利亞公民海外出生地前三名的國家為:英國1153264、紐西蘭476719和義大利220469。居民中63.9%信奉基督教,5.9%信奉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和猶太教等。無宗教信仰或宗教信仰不明人口佔30.2%。
2009年11月1日,澳大利亞人口為2203萬9500人。2013年6月,人口約達2305萬。其中英國及愛爾蘭後裔佔74%,亞裔佔5%,土著居民佔2.7%,其他民族佔18.8%,英語為官方語言。約63.9%的居民信仰基督教,5.9%的居民信仰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其他宗教。無宗教信仰或宗教信仰不明人口佔30.2%。
2012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約1.6萬億美元。
經濟增長率:3.1%。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6.8萬美元。
貨幣名稱:澳元。
失業率:5.5%(2013年5月)。
貨幣匯率
1澳元=0.72美元(2015年9月)
1澳元=4.57人民幣元(2015年9月)

閱讀全文

與蘇格蘭人均gd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