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導致人均gdp上升的原因,產生了什麼影響,有多大同時對某地區的經濟
我#威 new206
2. 影響GDP的因素有哪些GDP有什麼作用
濟增長通常來是指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自跨度上,一個國家人均產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續增加。經濟增長率的高低體現了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經濟總量的增長速度,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總體經濟實力增長速度的標志。決定經濟增長的直接因素:投資量、勞動量、生產率水平。用現價計算的GDP,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規模,用不變價計算的GDP可以用來計算經濟增長的速度。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資本、勞動力素質、科學技術水平、經濟基礎
3. 到底什麼叫人均GDP,這個統計有何意義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它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人均GDP的意義:
一、除資源國以外的絕大多數工業化國家,人均GDP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定國家社會的發展水平和發展程度。一方面,就中日比較而論,人均GDP雖不能正確反映中日兩國綜合國力,但確實表明日本在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和人口壽命以及環境和生態建設等方面的發展水平要高於中國,尤其是日本城鄉發展的相對均衡以及農村農業基本上「水旱無憂」的抗災能力與抗災水平,更是讓中國望塵莫及。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農村農業的滯後發展恰恰拖了我國人均GDP的後腿,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最終也深刻影響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以閻教授提出的2009年人均GDP排名前八位的盧森堡等經濟體為例,盡管它們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能與排在第137位的印度相比,但是就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指標而言,盧森堡等國家的社會發展水平及其城鄉均衡發展程度卻是印度所不可企及的。
二、人均GDP本身具有社會公平和平等的含義。人均GDP雖然不能直接等同於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構成了一國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質基礎,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參照指標。事實上,強調人均GDP的國家,一般也比較注重提高本國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會公平程度。人均GDP觀念及其人均GDP狀況直接決定和影響著一個國家在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社會建設方面的投入取向、投入能力與投入水平。
三、人均GDP與工業化進程和社會穩定,具有一定內在聯系。據亨廷頓分析,在一定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與社會安定、社會和諧成正比。發展理論也把人均1000-3000美元認定為工業化起飛階段,4000-6000美元為工業化中期。工業化起飛後,相對於傳統社會,社會不安定因素增加,尤其在人均GDP達到4000-6000美元時,一些現代化進程中國家往往進入高危階段。但人均GDP一旦達到6000-8000美元,尤其在8000美元以後,除阿根廷以外,基本都進入一種新的社會穩定狀態。閻文提到人均GDP在3萬美元以上的法國和義大利似乎並不比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36個國家更穩定,顯然混淆了國家基本政治穩定與領導更換政府更迭之間的巨大差別。不論左派還是右派,只要不抱偏見,應該承認,包括西歐國家在內的這種民主政治條件下的某些不穩定表現,與轉型社會民主化進程中的社會不穩定,存在本質不同。
4. 什麼是人均gdp 人均gdp的意義作用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它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人均GDP的意義:
一、除資源國以外的絕大多數工業化國家,人均GDP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定國家社會的發展水平和發展程度。一方面,就中日比較而論,人均GDP雖不能正確反映中日兩國綜合國力,但確實表明日本在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和人口壽命以及環境和生態建設等方面的發展水平要高於中國,尤其是日本城鄉發展的相對均衡以及農村農業基本上「水旱無憂」的抗災能力與抗災水平,更是讓中國望塵莫及。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農村農業的滯後發展恰恰拖了我國人均GDP的後腿,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最終也深刻影響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以閻教授提出的2009年人均GDP排名前八位的盧森堡等經濟體為例,盡管它們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能與排在第137位的印度相比,但是就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指標而言,盧森堡等國家的社會發展水平及其城鄉均衡發展程度卻是印度所不可企及的。
二、人均GDP本身具有社會公平和平等的含義。人均GDP雖然不能直接等同於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構成了一國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質基礎,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參照指標。事實上,強調人均GDP的國家,一般也比較注重提高本國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會公平程度。人均GDP觀念及其人均GDP狀況直接決定和影響著一個國家在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社會建設方面的投入取向、投入能力與投入水平。
三、人均GDP與工業化進程和社會穩定,具有一定內在聯系。據亨廷頓分析,在一定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與社會安定、社會和諧成正比。發展理論也把人均1000-3000美元認定為工業化起飛階段,4000-6000美元為工業化中期。工業化起飛後,相對於傳統社會,社會不安定因素增加,尤其在人均GDP達到4000-6000美元時,一些現代化進程中國家往往進入高危階段。但人均GDP一旦達到6000-8000美元,尤其在8000美元以後,除阿根廷以外,基本都進入一種新的社會穩定狀態。閻文提到人均GDP在3萬美元以上的法國和義大利似乎並不比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36個國家更穩定,顯然混淆了國家基本政治穩定與領導更換政府更迭之間的巨大差別。不論左派還是右派,只要不抱偏見,應該承認,包括西歐國家在內的這種民主政治條件下的某些不穩定表現,與轉型社會民主化進程中的社會不穩定,存在本質不同。
5. 影響GDP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GDP的因素:
1、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是制約稅制結構的生產力要素,兩者之間的相關程度較高。這種相關性主要表現為經濟發展水平規定著稅收參與社會產品分配的比例,決定著稅制結構的選擇。
2、經濟結構。經濟結構即國民經濟各部門、各環節相互聯系的總體構成形式。它所包含的范圍十分廣泛,具體包括諸如部門結構、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所有制結構、企業組織結構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對稅制結構的形成產生影響。
3、經濟運行機制。不同的經濟運行制度,要求有與之相適應的稅制結構,這種制約關系,在社會主義轉型國家中的稅制結構選擇問題上表現得十分明顯。自1978年以來,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推動著稅制結構的變革與完善。
4、國家政策取向。稅收是國家聚財的主要手段,也是宏觀調控的工具,國家政策目標需要通過稅收來實現。為此,稅制結構會做出相應反應。
5、政治和傳統習慣。稅收對於各利益主體而言是利益消長的調節器。不同稅種,由於其課征對象不同,作用力度不同,會對不同利益主體產生不同的影響,如社會各階層、中央和地方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等等。
6、其他因素。稅制結構的正常運行,並達到設定的預期目標,還需要一定其他因素的配合。這些因素包括稅收征管水平、納稅意識、國際稅收協調等。
(5)人均gdp的影響因素擴展閱讀: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核算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統計指標,也是中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核
心指標。它反映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究竟處於增長抑或衰退階段,從這個數字的變化便可以觀察到。一般而言,GDP公布的形式不外乎兩種,以總額和百分比率為計算單位。當GDP的增長數字處於正數時,即顯示該地區經濟處於擴張階段;反之,如果處於負數,即表示該地區的經濟進入衰退時期了。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定時間內所生產的商品與勞務的總量乘以「貨幣價格」或「市價」而得到的數字,即名義國內生產總值,而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等於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與通貨膨脹率之和。因此,即使總產量沒有增加,僅價格水平上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仍然是會上升的。
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國內生產總值的上升只是一種假象,有實質性影響的還是實際國內生產總值變化率,所以使用國內生產總值這個指標時,還必須通過GDP縮減指數,對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做出調整,從而精確地反映產出的實際變動。
因此,一個季度GDP縮減指數的增加,便足以表明當季的通貨膨脹狀況。如果GDP縮減指數大幅度地增加,便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同時也是貨幣供給緊縮、利率上升、進而外匯匯率上升的先兆。
參考資料:
網路-GDP
6. 人均GDP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而發生改變(上升、下降)
主要是政策
這也是中國的主要經濟影響因素
7. 如果用人均GDP來衡量,決定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
A,C
8. 什麼影響人均GDP
影響人均GDP,很簡單的吧..
第一是GDP總量,總量越大,分母也越大,自然人均GDP越大,反之亦然;
第二就是總人口,人口越多,分子也越大,人均GDP的值也就越小,反之亦然。
9. 北京人均GDP約2.4萬美元,影響著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城市經濟發展的因素有教育科研水平、城市人才引進策略、地理位置等等
北京市的科研教育水平吸引了外來人員,給城市經濟帶來了新活力。提到北京,它除了是中國的首都,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之外,北京還有著在中國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清華、北大兩所中國頂級高校,根據有關數據表明,北京共有高等學校數量174所,研究生培養機構147所,北京市佔全國高校數量的百分之十左右,有著全國最多的985211高校,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大學坐落於北京,毋庸置疑,北京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水平名列全國第一。並且北京高校用於科研的經費投入遠大於其他普通高校,實驗設施也向國家前列水平靠齊,有著高端的科研教育水平,吸引了高知識分子,高技術水平人員來北京發展,進一步推動了北京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
目前北京人均GDP約2.4萬美元,相信未來,這個數字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