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餘杭2018年一季度gdp

餘杭2018年一季度gdp

發布時間:2021-03-13 11:29:44

『壹』 為什麼杭州GDP總量最高的區是郊區的餘杭和蕭山,而不是市中心的上城和下城

現在發展方向不會已市中心開始發展的。今後幾年餘杭會發展的更好。

『貳』 2019年第一季度gdp

初步核算,2019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134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4%,與上年四季度相比持平,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別回落0.4和0.2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769億元,同比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82346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122317億元,增長7.0%。
應答時間:2020-08-1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叄』 2020一季度GDP降多少

國家統計局: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望採納

『肆』 各省份第一季度的GDP發生了哪些變化

據報道,自4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後,全國各省份陸續公布了回一季度成績答單。

國家統計局負責人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進中育新,國民經濟延續了穩中向好的態勢,轉型升級深入推進、質量效益持續提升,經濟發展開局良好。

文章來源:央廣網

『伍』 浙江省2018年第一季度GDP是

一季度,浙江省生產總值11691億元,詳細如下所示:

『陸』 2019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4%可以記作()

2019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4%可以記作(+6.4%)。

『柒』 2018第一季度GDP增速達到了6.8%嗎

據報道,最新的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增速為6.8%的背後,多項具體經濟數據顯示出了良好的走勢。

本次國家統計局首次正式向社會公開發布了基於勞動力調查獲得的失業率——城鎮調查失業率。數據顯示,今年1-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0%、5.0%和5.1%,分別比上年同月下降0.2、0.4和0.1個百分點。

文章來源:央廣網

『捌』 杭州市餘杭區被稱為「浙江經濟第一區」,為何能引來眾多職場精英爭相應聘

杭州市杭州餘杭區的第三產業已經佔到了8成左右。這里招聘的農村職業經理人的職位開出了最高百萬年薪的績效獎勵,以及解決子女在當地就學等各種福利待遇,這么好的薪資待遇和福利待遇,當然引來眾多的職場精英爭相應聘。

大家都知道“杭州山水甲天下”,能夠去杭州生活,曾經是很多人的夢想,但是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只能望洋興嘆。但是現在機會來了,只要你有能力,就有機會去那裡生活。杭州的山好水好,現在,再加上薪資好,各項福利待遇好,而且發展前景好,這就吸引了眾多的職場精英,展開激烈的競爭,競相前去應聘。

『玖』 餘杭縣的經濟發展

一、經濟總情?
餘杭縣自隋以來,即為中國生產發達、物產豐富的地區之一。但清末以後的近半個世紀內,由於政治腐敗,列強侵凌,戰爭頻仍,經濟發展滯緩。尤其是日軍侵佔期間,破壞慘重,直至縣境解放,尚未復元。1949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為6968萬元(1980年不變價)。其中工業總產值767萬元,佔11%;農業總產值6201萬元,佔8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生產發展雖屢經曲折,但工農業總產值仍不斷上升,至1978年工農業總產值已達到4.3億元。1979年起,全縣農村和城鎮先後實行經濟體制改革,生產力得到了新的解放。1980年,工農業總產值6.09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7億元,佔60.85%,開始超過農業。1985年,工農業總產值16.57億元。
由於經濟建設全面發展,社會總產值(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較快,構成比重也迭有變化。1978年以後,工業明顯上升,郵電運輸業增長也較快,建築業基本保持穩定,農業比重相對下降,商業穩中有降。1985年,社會總產值22.65億元,而其中在農工建運商五業比例則變化較大,農業在社會總產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42.61%,下降到17.3%;工業由43.58%,上升到68.74%;建築業由5.64%略增至5.95%;運輸郵電業由0.84%增至2.34%;商業由7.33%,下降到5.17%。人均社會總產值由730元增加到2754元。
國民生產總值的絕對值不斷上升,1985年達到10.4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由1978年的1.3億元增至2.82億元;第二產業由1.1億元增至5.87億元;第三產業由6928萬元增至1.77億元。
國民收入也逐年提高,1978年國民收入3.03億元,1985年增至9.26億元;人均國民收入由378元增至1126元。
二、所有制變化?
土地改革?
1950年土地改革前,占總農戶84.6%的貧、雇、中農只佔土地的59%,而只佔總農戶3.3%的地主,卻佔有20.9%的土地。1950年8月起,逐步開展土地改革運動,次年初基本結束,6月發放《土地房產所有證》。兩縣沒收徵收土地2萬余公頃,分配給無地少地的農民,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農業社會主義改造?
土改後,不少農戶缺乏生產資料,勞力不足,貽誤農時,少數農戶開始出賣土地,重淪貧窮。兩縣縣委根據農民要求,及時引導農民組織起來,開展互助合作運動,逐步進行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0年,餘杭縣最早的塘埠鄉尉德順互助組建立,1951年臨時互助組大批建立,並試辦常年互助組,1953年60.1%的農戶參加了互助組。1952年兩縣又試辦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5年初級社已發展到1529個,入社農戶45,548戶。後一度收縮。8月,又全面擴社建社出現合作化高潮,入社農戶超過60%,同時試辦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兩縣有高級社529個,95%以上農戶入社。1958年10月,兩縣成立17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公社化初期,實行許多違反群眾意願的「左」的錯誤做法,挫傷了社員生產積極性。以後調整社隊規模,下放核算單位、恢復自留地、恢復供銷社和集市貿易、停辦公共食堂,使生產得到恢復。1968年,再度出現獻自留地、合並生產隊的「左」傾做法。以後雖有所糾正,但平均主義、吃大鍋飯的問題沒有徹底解決,社員實際收入增加不多,1977年人均分配收入125元,只比1967年增加1元。1984年,政社分設,恢復鄉鎮建制,取消人民公社。
私營工業、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
縣境解放前夕,有工業企業20餘家,手工業作坊250餘家、從業人員5000餘人。解放後,人民政府通過委託加工、計劃訂貨、統購包銷等形式,予以支持引導。1953年起對私營工業和手工業分別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於1956年3月和6月先後完成。餘杭縣和杭縣共組織手工業生產合作社144個、合作小組29個、社(組)員6881人,占手工業工人總數的97%。同年,兩縣先後成立縣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聯合社。1957年,兩縣私營工業有46家實行公私合營。
私營商業社會主義改造?
餘杭縣鎮區建築規劃圖
解放初,餘杭、杭縣有私營商業4000餘戶。1953年11月,國家實行糧食統購統銷,72家糧商轉業。次年9月,棉布實行統銷,61家棉布零售商合並為20家經銷店。1955年8月起,全面開展對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至1956年10月基本完成。接受改造的私營商業3899戶,從業人員6214人,占總戶數和從業人員總數的比例都在90%以上,除少數公私合營外,組成合作商店、小組1000餘個,分別由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按城鄉分工管理。 三、經濟體制改革?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從農村開始逐步實行經濟體制改革。1983年,全縣99.2%的生產隊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次年,又將大田承包期延長到15年以上。接著又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糧棉面積減少,油料、蔬菜、瓜果面積增加,提高農業商品化程度。同時,涌現了大批專業戶和經濟聯合體,從事家禽、水產、蔬果、牛奶等生產,進入工業、建築、運輸、商業和服務性行業。1985年專業戶已超過萬戶,各種聯合體有81個。種糧大戶和各類服務站也開始出現。
工業體制改革
1983年開始,圍繞克服平均主義,解決企業吃國家大鍋飯,職工吃企業大鍋飯,逐步開展經濟體制改革。當年,二輕工業系統首先推行經營承包責任制,1985年在國營、二輕和鄉鎮企業中普遍實行。同時根據開放搞活的需要,逐步開展橫向聯系。1985年7月,縣人民政府建立經濟與技術協作辦公室。8月,餘杭製冷機廠在深圳興辦第一家聯營企業。第一家中港合資企業——三聯電子有限公司開始籌建。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迅速壯大,1985年總產值9.59億元,占縣工業總產值69.37%。.
商業體制改革
流通領域體制改革,從供銷社開始。1983年,全縣供銷社通過體制改革,恢復組織上的群眾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經營上的靈活性,又將按鄉建社改為按經濟區建社,縣聯社和各供銷社都召開社員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理事會和監事會。以後國營商業和供銷社商業普遍推行各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多方開辟流通渠道,減少流動環節,生產資料也陸續進入流通領域。並放手發展個體商業,興辦各類市場,交流暢通,購銷活躍。1985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4.82億元,農副產品采購總值1.57億元,比1978年分別增長2.12倍和1.15倍。
四、農業?
餘杭縣農林牧漁副五業俱全,是浙江省和杭州市糧、油、絲、麻、菜、果、魚、茶的供應基地。1985年農業總產值2.75億元,其中農業(種植業)產值1.8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8.4%;林業產值1104萬元,占總產值的4%;牧業產值5520萬元,占總產值的20.1%;副業產值598萬元,占總產值的2.2%;漁業產值1471萬元,占總產值的5.3%。
種植業以糧為主,是浙江省重點產糧縣之一。1949年種糧2.64萬公頃,總產5.95萬噸,畝產150.5公斤。1964年,畝產443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間,糧食年總產徘徊在25萬噸上下。1979年、1982年、1984年3年,糧食總產均超過40萬噸,以1979年為最高,總產42.3萬噸,畝產865公斤。1985年種植糧食3萬余公頃,總產34.8萬噸,畝產762.5公斤。
經濟作物品類繁多,其中蠶繭、絡麻、油菜籽、茶葉、果蔬等,是全國或全省重點產區。蠶桑生產,歷史悠久,始於秦漢,盛於晉後,明初縣境內「桑樹蔽野、戶戶皆蠶」,「公私仰給,維蠶桑是賴」,歷清至民國不衰。抗戰時期,遭到嚴重破壞。1949年桑園面積6573公頃,產繭815噸。1962年後,建立專業桑園,推廣科學技術,蠶繭產量持續增長,1970年達到3000噸,1974年增至3759噸,為解放後蠶繭總產量最高的年份。1985年,因價格因素等原因,桑園面積減至4293公頃,產繭2090噸。茶葉生產始自唐代,歷史悠久,1985年產茶3460噸。水果蔬菜資源豐富,名產甚眾。林地集中於縣境西北、西南丘陵山地。1970年後,提倡平原綠化,營造農田防護林,全縣已有50餘個村先後建成網、帶、片相結合的農田防護林體系,成為浙江省平原綠化先進縣。1985年,全縣有林業用地4.687萬公頃,有林地面積3.43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4.5%。其中竹林1.593萬公頃,佔46.39%;用材林、經濟林等1.84萬公頃,佔53.61%。林木總蓄積量48.94萬立方米,毛竹立竹量3748.18萬枝。
餘杭縣是杭州市的畜禽蛋副食品商品生產基地縣。畜牧業在農業中佔有重要地位。飼養種類歷史上以羊為主,為聞名的湖羊羔皮的主要產地。解放後,飼養以豬為主,80年代,奶牛和家禽飼養量迅速增長,出現許多飼養專業戶。湖羊飼養量大減,代之以產毛為主的綿羊。1985年,全縣共飼養畜禽種類50餘種,其中生豬全年飼養量51.75萬頭,年終存欄23.26萬頭,羊全年飼養量19.63萬只,年終存欄15.71萬只;家禽全年飼養量281.4萬羽,年終存欄122.84萬羽。
淡水魚
縣內水域廣闊,是省淡水魚商品生產基地縣。水產資源豐富,湖泊定居性、半回遊性、河口性及山溪性魚類均有,養殖魚類主要為鰱、鱅、青、草、鯉、鯿、鯽。1949年,全縣魚類養殖面積2986公頃,鮮魚年產量6100噸。1955年養殖面積增至4313公頃,產量增至7910噸。1960年以後,養殖面積和鮮魚產量逐年下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產量回升。.1985年養殖面積5026公頃,鮮魚產量1.19萬噸。並逐步發展了鰻、蝦等優質魚類的飼養和灘塗養殖。 餘杭人多地少,素重精耕細作和水利建設。1949年全縣有耕地4.95萬公頃,人均1. 99畝,復種指數131.1%。1985年全縣有耕地4.45萬公頃,人均0.98畝,復種指數250.1%。1949~1985年,全縣共投放水利建設資金5959.04萬元,其中國家投資2399.60萬元。先後建成蓄水百萬立方米以上水庫5座,10~100萬立方米水庫23座,機電排灌機埠2155座(裝機3964台、55,549千瓦)。至1985年末,全縣共有各種蓄水工程1673處,有效灌溉面積65.63萬畝,比1949年增長15.5倍,佔耕地面積的98%,旱澇保收面積45.16萬畝,佔67.4%。
農業機械化程度也逐年提高,1985年,耕作、排灌、脫粒的機械化程度已分別達到57.6%、94%、80.6%,全年農業用電平均每畝耕地203千瓦小時,化學肥料施用量,平均每畝耕地117.5公斤。
五、工業?
秦漢時,縣內已有繅絲、織綢等手工業,至晚清手工作坊的規模和數量都有了較大發展,開始引入機器繅絲。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在塘棲鎮創辦的大綸絲廠,為清末浙江三大機械繅絲廠之一。而後工業發展緩慢,抗戰中又遭日軍破壞。至解放前夕,縣內工業仍以手工業為主,有絲綢、土紙、雨傘、扇子、筆桿、造紙、服裝、鞋革、鐵器、竹器、木器等手工作坊250餘家,私營工業企業有繅絲、釀造、小火電等20餘家。
解放後,憑借地處杭州近郊、交通便利的優勢,以滬杭等大中城市為依託,工業得到較快發展。1978年,工業產值開始接近農業產值。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工業發展速度加快,鄉鎮工業異軍突起。1985年,全縣有工業企業2207家。年末職工149,974人,全年總產值13.82億元。其中國營企業91家,職工9576人,產值1.79億元,占總產值的12.94%;縣屬集體企業213家,職工21,524人,產值2.99億元,占總產值的21.68%;鄉鎮辦企業598家,職工58,297人,產值5.62億元,占總產值的40.67%;村及村以下的企業1305家,職工60,577人,產值3.42億元,占總產值的24.71%。?工業以絲綢紡織、機械五金、建築材料、食品飲料四業為支柱,包括化工、造紙、冶金、電子儀表、塑料製品、服裝皮革、工藝美術製品等32個行業。1985年工業總產值中,輕重工業比例為74.40∶25.60。絲綢紡織業已形成繅絲、織綢、紡機製造、花本設計、印染、絲綢服裝加工系列生產。1985年,全縣絲綢紡織業年產值36,757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26.59%。
六、商業?
瓶窯鎮住宅區
餘杭地處杭州市近郊,商業歷來發達。宋時,臨平為杭州東郊著名市鎮。明代中葉,塘棲鎮已是江南大集。餘杭鎮和瓶窯鎮則是浙西山貨集散之地,山貨行、過塘行曾盛極一時,「四時茶、紙、鹽、米諸貨畢集」。民國初,縣境內已有集鎮49處,商店3000餘家。據《中國實業志·浙江省》記載,民國21年(1932年)環繞杭州的塘棲、臨平、瓶窯、三墩、留下、喬司、良渚等市鎮,商店都在50家以上,多者數百家。抗戰期間,正常流通受阻,但在敵占區和游擊區的結合部,如三墩、南澗、何家陡門等地,商業一時畸形發展,商賈雲集,運銷山貨、土紙等商品。抗戰勝利後,縣內商業有所恢復,但未達戰前水平。1949年解放時,共有大小商店4201家,資本總額301.7萬元。50年代初,國營商店、供銷合作社逐步佔領市場。1979年以後,商業體制進行改革,流通領域開放。至1985年,全縣有10,510個商業機構,從業人員26,364人,其中國營商業276個,3513人;供銷社商業1080個,5665人;其他集體商業1469個,7900人;私營商業4727個,9286人。有各類集市貿易市場73個,全年成交額6922萬元。?對外貿易始於宋代,有茶繭出口。民國時期,出口產品有蠶繭、廠絲、茶葉、葯材、絲綿、土紙等,多由本地私商辦理,亦有外地客商就地設行收購,轉運出口。50年代,出口貨源由縣供銷社和農產品采購局組織。60年代,由縣供銷社、商業局經營。1978年,建外貿公司專業經營。1985年出口農產品36個品種、工業品80個品種、工藝品10個品種,以絲綢產品為大宗,外貿收購額2543萬元。
七、交通運輸?
餘杭縣河道縱橫,水路交通發達。境內主要航道有錢塘江、運河、東苕溪、餘杭塘河、上塘河等航道以及縣境內的王獐、武獐奉、閑林港、和睦港等航道。民國時期,只能通行50噸以下船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結合興修水利,分期分批整治航道,提高航行能力。其中錢塘江可通150噸級船舶,運河可通120噸級,餘杭塘河等四條可通百噸級。1985年全縣航運量298.26萬噸,周轉量45,335.5萬公里。?
公路建設始於民國11年(1922年)的杭余公路,這是省內第一條公路,以後杭徽、杭寧、杭滬、杭孝等公路先後建成,途經縣境。抗日戰爭中,公路遭到嚴重破壞。解放時,境內僅臨平、塘棲、餘杭、瓶窯、黃湖等地通客車,通車里程130公里。1984年實現鄉鄉通公路。1985年通車里程535.9公里,其中國道2條,長52.9公里;省道6條,長108.52公里;專用線2條,長8.28公里;縣鄉道70條,長358.801公里。全年公路客運量122萬人,周轉量2133萬人公里;貨運153.46萬噸,周轉量5618.71萬噸公里。1982年,縣內出現個體運輸專業戶,1985年有汽車及大小拖拉機6249輛,貨運量53.66萬噸,周轉量1300.71萬噸公里。
境內鐵路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985年貫穿縣境的有滬杭與杭長兩線,經過4個區14個鄉鎮,總長50.42公里,設有臨平、喬司、三墩、倉前、石瀨5個車站。
八、郵政電信?
餘杭縣花園酒店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塘棲始設郵局,餘杭設郵政代辦分局。三十三年,塘棲設電報局。民國15年(1926年),餘杭設電話公司。35年9月設杭縣鄉村電話管理所,37年設餘杭縣鄉村電話管理所。至1949年,有郵電局所41處,郵路及投遞線路單程總長182公里,並代辦電報業務。長話電路5對,市話交換機容量90門;農村電話交換機容量107門。?
1951年,郵政、電信合並為郵電局。1969年,郵、電分設,1977年7月,再度合並為郵電局。1985年,有郵電局所72處,其中支局8個,郵電所6個,代辦所52個。郵路和農村投遞線路共139條,單程總長3940公里。全年出口函件、包件、匯票共391.22萬張(件),訂銷報刊2248.66萬份。有長話電路55條,市話交換機1000門,農話交換機103部,6420門,電報電路6條,全年郵電業務收入301.35萬元。
九、財政稅收?
民國時期,財政歲入以田賦及附加為主,歲出則以行政經費為主。1949年,全縣財政收入525.52萬元,其中農業稅收入522.66萬元,佔99.46%。以後企業收入和工商稅收不斷增加,成為財政收入的主體,農業稅收則相對比較穩定。1985年,財政收入超億元,達到14,050.6萬元。其中農業稅收入752.7萬元,佔5.36%;工商各稅收入12,327.4萬元,佔87.74%;企事業收入921.6萬元,佔6.57%;其他收入48.9萬元,佔0.35%。財政支出,1952年前行政經費平均佔80%以上。1953年後,文教衛生、工農業建設投資逐步增長。1985年,財政支出4124.2萬元,其中文教、科學、衛生支出1526.8萬元,佔37.02%;農業、林業、水利支出667.8萬元,佔16.19%;行政管理支出560萬元,佔13.58%;基本建設投資195.3萬元,佔4.74%;撫恤、社救、福利支出150.5萬元,佔3.65%;工業、交通、商業支出39.7萬元,佔0.96%;其他支出984.1萬元,佔23.86%。
十、金融保險?
民國前期,以民營典當、錢庄為主調節融通商業資金,發放平民質押貸款。開設最早的錢庄是創設於民國5年(1916年)的餘杭鎮永記錢庄。7年,杭縣農工銀行成立。以後在縣內先後設立的銀行有省級銀行分支機構10家,縣級銀行5家,私營銀行1家。1949年7月,人民銀行餘杭支行、杭縣辦事處先後成立,以後又發展了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專業金融機構。1985年,全縣有金融機構114個。年末,銀行、信用社存款總額39,577.6萬元,其中城鄉儲蓄存款16,837.3萬元,占存款總額的42.54%,人均儲蓄存款204.83元。貸款余額41,181.6萬元。
民國35年(1946年),浙江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浙江地方銀行杭縣、餘杭縣辦事處設立保險特約代理處,經營火險、運輸險業務,臨平郵局兼辦儲金壽險業務,至解放前夕終止。1951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餘杭支公司、杭縣特約代理處成立,辦理財產強制保險、普通火險、運輸火險、運輸險和絡麻、耕牛保險等險種。1959年機構撤銷,1981年7月復建。1985年,共開辦企業財產險、家庭財產險、運輸工具險、農業險、貨運險、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養老金等7個險種,各類承保戶數99,660戶,保險額96,467.5萬元,保險費收入226.76萬元,理賠支出119.14萬元。
十一、名優特產?
塘棲枇杷塘棲枇杷
塘棲枇杷以質優、量多而聞名中外。塘棲和江蘇吳縣洞庭山、福建莆田的寶坑、安徽歙縣的三潭,並稱為中國四大枇杷產地。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塘棲產枇杷,勝於他處,白色者上,黃次之」的記載。塘棲枇杷現有草種、白沙、紅種三大類,40個品種。其中以軟條白沙、紅毛丫頭、大紅袍等品種為優。軟條白沙肉厚而糯,汁多味甘,堪稱枇杷之珍品,惜近來產量減少。大紅袍果大肉厚,甜多酸少,種植廣,產量穩,耐貯運。1980年,在第一屆中國枇杷品比會上,「大紅袍」名列紅沙類鮮食和制罐兩項第一,「軟條白沙」名列白沙類枇杷鮮食之冠。塘棲枇杷在三四十年代時,年產一萬噸上下。1952年,仍有面積1.37萬畝,產量4775噸。70年代初,僅存4200畝左右,年產500噸上下,1985年面積回升至7352畝,年產675噸。
超山青梅?超山青梅素以果色碧綠,個大核小,味酸質脆,汁多爽口著名。除少數鮮食外,極大部分用來加工成鹽梅干、青梅酒、梅醬、梅膏、梅醋及梅干、糖青梅、話梅、陳皮梅等蜜餞,早在民國初年就出口東南亞,是出口換匯價值較高的果品。民國22年(1933年),杭縣超山一帶,產梅2200噸。1953年產梅3355噸。以後因大氣污染和價格等原因,大幅度減產,1985年僅產梅213噸。縣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採取措施,鞏固超山青梅基地,有計劃地開辟新的基地。
小林黃姜?
小林黃姜產於小林、乾元、雙林、塘南等鄉。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小林已盛產黃姜,並因姜塊大、肉質黃、辣汁濃、味清香而著名,以形如爪、皮淡黃、芽及分枝節處淡紅、纖維少的紅爪姜為最佳。解放初期,每年種植約2000畝左右,年產鮮姜1500噸。1985年種植3031畝,總產鮮姜約2000噸。
大紅袍荸薺
沾駕橋鄉一帶出產的荸薺,以其個大、質脆、汁多、味甜、無渣而聞名。立春前挖取的荸薺,全身通紅,色澤艷麗,故名大紅袍荸薺,是傳統特產。大紅袍荸薺果菜兼用、生熟皆宜。1985年,種植26,551畝,總產3萬噸。
湖羊羔皮
俗稱「小湖羊皮」是餘杭縣傳統特產。其皮板輕柔,毛色潔白,毛絲光亮,富有彈性。並可根據消費者的愛好,染成各種獸皮花紋。民國12年(1923年)即開始出口,許多國家的富豪巨賈,都把它視為珍品,有「世界軟寶石」之稱。西歐女士喜用來製作翻毛長短大衣、披肩、圍巾、帽子。1957~1985年,全縣共收購湖羊羔皮125.32萬張,用以出口。?徑山茶
徑山茶是餘杭縣傳統名茶,南宋吳自牧《夢粱錄》載:「徑山采穀雨茗,用小缶貯以饋人」。南宋後期,日本佛學界名僧圓爾辨圓、南浦紹明等先後來徑山參研佛學,回國時帶去徑山茶種和種茶、制茶技術,在日本推廣。同時傳去飲茶儀式,在日本傳播,演變成為日本今日的「茶道」。1978年,縣農業局幫助徑山村恢復擴大生產。徑山茶採制工藝精細,原料取穀雨前後一芽二葉初展,每制0.5公斤干茶通常需要2萬至3萬個茶芽。徑山茶的特點是:外形細嫩顯毫,色澤翠綠,茶香持久,滋味鮮醇,湯色嫩綠,葉底明亮成朵。1979年全省名茶評比,被評為第一名,後連續3年評為一類名茶。1985年參加中國名茶評比,被評為商業部優質名茶。
三家村藕粉
沾駕橋鄉三家村藕粉素以製作考究,色澤白里透微紅,質地細膩,潔凈清香著稱。形呈片狀,用兩指捻之呈銀光色,他處產的則為白色。沖泡後,呈藕紅色,半透明狀,晶瑩似玉,味醇清香,是含多種營養成分、易消化吸收的滋補佳品。
臨平甘蔗?臨平一帶種植甘蔗已有千餘年歷史,早在南宋,就已被列為貢品。臨平甘蔗從顏色分,有青皮和紫皮兩大類,以紫皮為佳。具有桿粗、皮薄、汁多、肉質細、渣如絮、無碎屑、味鮮美、耐貯藏等特點。解放初,年種1.5萬畝,以後一度減至5000畝以下。農村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後,蔗農競相種植,1985年種植2.6萬畝。?
此外,尚有「東塘草魚」、「三墩春筍」、「蔣村柿子」、「太山楊梅」、「餘杭清水絲綿」等特產。

『拾』 2020第一季度gdp

根據國家統計局,2020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不變價)為183669.3億元版。
參考鏈接權:http://data.stats.gov.cn/search.htm?s=GDP。

閱讀全文

與餘杭2018年一季度gd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