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縣級市經濟實力100強
2014年全國百強縣排名(10月17日發布)
1 江蘇江陰市 51 江西南昌縣
2 江蘇張家港市 52 河南禹州市
3 江蘇常熟市 53 江蘇邳州市
4 江蘇太倉市 54 新疆庫爾勒市
5 浙江慈溪市 55 黑龍江安達市
6 江蘇宜興市 56 河北遵化市
7 湖南長沙縣 57 內蒙古托克托縣
8 福建晉江市 58 浙江象山縣
9 浙江義烏市 59 陝西神木縣
10 遼寧海城市 60 江蘇句容市
11 山東龍口市 61 河南滎陽市
12 浙江餘姚市 62 吉林前郭縣
13 山東榮成市 63 遼寧東港市
14 內蒙古准格爾旗 64 浙江永康市
15 四川雙流縣 65 吉林延吉市
16 浙江諸暨市 66 山東蓬萊市
17 山東鄒平縣 67 廣東高要市
18 遼寧瓦房店市 68 江蘇高郵市
19 河北遷安市 69 陝西府谷縣
20 福建石獅市 70 安徽寧國市
21 江蘇丹陽市 71 福建安溪縣
22 浙江富陽市 72 江蘇儀征市
23 浙江瑞安市 73 安徽肥西縣
24 浙江海寧市 74 浙江平陽縣
25 江蘇揚中市 75 山東茌平縣
26 山東壽光市 76 山東青州市
27 山東滕州市 77 江蘇沛縣
28 福建福清市 78 安徽當塗縣
29 浙江玉環縣 79 江西廣豐縣
30 遼寧庄河市 80 內蒙古霍林郭勒市
31 山東章丘市 81 陝西吳起縣
32 江蘇海安縣 82 安徽肥東縣
33 福建南安市 83 江蘇沭陽縣
34 山東萊西市 84 江蘇贛榆縣
35 福建惠安縣 85 雲南安寧市
36 山東萊州市 86 山東昌邑市
37 黑龍江肇東市 87 山東桓台縣
38 山東招遠市 88 山東乳山市
39 江蘇如皋市 89 江西豐城市
40 山東新泰市 90 廣西平果縣
41 浙江德清縣 91 湖南醴陵市
42 浙江溫嶺市 92 寧夏靈武市
43 江蘇啟東市 93 貴州仁懷市
44 浙江長興縣 94 湖北大冶市
45 四川郫縣 95 山東齊河縣
46 河南義馬市 96 山西柳林縣
47 山東肥城市 97 廣東四會市
48 河南新鄭市 98 山西高平市
49 遼寧大石橋市 99 貴州盤縣
50 河北任丘市 100 安徽天長市
2. 2011全國經濟十百強縣排名
1 江蘇江陰市 R1T2005 相對穩定 A級
2 江蘇崑山市 R2T2005 相對穩定 A級
3 江蘇張家港市 R3T2005 相對穩定 A級
4 江蘇常熟市 R4T2005 相對穩定 A級
5 福建晉江市 R5T2005 相對穩定 A級
6 江蘇吳江市 R6T2005 相對穩定 A級
7 浙江慈溪市 R7T2005 相對穩定 A級
8 浙江紹興縣 R8T2005 相對穩定 A級
9 江蘇宜興市 R9T2005 相對穩定 A級
10山東榮成市 R10T2005 相對穩定 A級
11浙江餘姚市 R11T2005 相對穩定 A級
12浙江義烏市 R12T2005 相對穩定 A級
13江蘇太倉市 R13T2005 相對穩定 A級
14浙江諸暨市 R14T2005 相對穩定 A級
15浙江溫嶺市 R15T2005 相對穩定 A級
16山東文登市 R16T2005 相對穩定 A級
17福建福清市 R17T2005 相對穩定 A級
18浙江樂清市 R18T2005 相對穩定 A級
19廣東增城市 R19T2005 相對穩定 A級
20浙江瑞安市 R20T2005 相對穩定 A級
21浙江海寧市 R21T2005 相對穩定 A級
22山東鄒城市 R22T2005 相對穩定 A級
23山東龍口市 R23T2005 相對穩定 A級
24浙江桐鄉市 R24T2005 相對穩定 A級
25山東膠南市 R25T2005 相對穩定 A級
26江蘇丹陽市 R26T2005 相對穩定 A級
27山東即墨市 R27T2005 相對穩定 A級
28浙江富陽市 R28T2005 相對穩定 A級
29山東壽光市 R29T2005 相對穩定 A級
30山東膠州市 R30T2005 相對穩定 A級
31山東滕州市 R31T2005 相對穩定 A級
32福建南安市 R32T2005 相對穩定 A級
33山東章丘市 R33T2005 相對穩定 A級
34山東平度市 R34T2005 相對穩定 A級
35福建惠安縣 R35T2005 相對穩定 A級
36江蘇海門市 R36T2005 相對穩定 A級
37遼寧海城市 R37T2005 相對穩定 A級
38山東萊州市 R38T2005 相對穩定 A級
39江蘇通州市 R39T2005 相對穩定 A級
40山東新泰市 R40T2005 相對穩定 A級
41新疆庫爾勒市 R41T2005 相對穩定 A級
42浙江上虞市 R42T2005 相對穩定 A級
43河北遷安市 R43T2005 相對穩定 A級
44四川雙流縣 R44T2005 相對穩定 A級
45河南鞏義市 R45T2005 相對穩定 A級
46遼寧瓦房店市 R46T2005 相對穩定 A級
47浙江平湖市 R47T2005 相對穩定 A級
48福建石獅市 R48T2005 相對穩定 A級
49山東兗州市 R49T2005 相對穩定 A級
50山東諸城市 R50T2005 相對穩定 A級
51江蘇泰興市 R51T2005 相對穩定 A級
52江蘇啟東市 R52T2005 相對穩定 A級
53湖南長沙縣 R53T2005 相對穩定 A級
54江蘇溧陽市 R54T2005 相對穩定 A級
55河北遵化市 R55T2005 相對穩定 A級
56江蘇江都市 R56T2005 相對穩定 A級
57山東招遠市 R57T2005 相對穩定 A級
58上海崇明縣 R58T2005 相對穩定 A級
59浙江東陽市 R59T2005 相對穩定 A級
60浙江臨海市 R60T2005 相對穩定 A級
61福建長樂市 R61T2005 相對穩定 A級
62山東鄒平縣 R62T2005 相對穩定 A級
63山東肥城市 R63T2005 相對穩定 A級
64浙江嘉善縣 R64T2005 相對穩定 A級
65浙江長興縣 R65T2005 相對穩定 A級
66江蘇東台市 R66T2005 相對穩定 A級
67浙江海鹽縣 R67T2005 相對穩定 A級
68福建龍海市 R68T2005 相對穩定 A級
69遼寧普蘭店市 R69T2005 相對穩定 A級
70山東乳山市 R70T2005 相對穩定 A級
71遼寧庄河市 R71T2005 相對穩定 A級
72浙江寧海縣 R72T2005 相對穩定 A級
73河南偃師市 R73T2005 相對穩定 A級
74浙江永康市 R74T2005 相對穩定 A級
75浙江玉環縣 R75T2005 相對穩定 A級
76北京密雲縣 R76T2005 相對穩定 A級
77江蘇金壇市 R77T2005 相對穩定 A級
78山東蓬萊市 R78T2005 相對穩定 A級
79浙江象山縣 R79T2005 相對穩定 A級
80浙江臨安市 R80T2005 相對穩定 A級
81山西河津市 R81T2005 相對穩定 A級
82河北武安市 R82T2005 相對穩定 A級
83浙江德清縣 R83T2005 相對穩定 A級
84山東萊西市 R84T2005 相對穩定 A級
85遼寧大石橋市 R85T2005 相對穩定 A級
86江蘇靖江市 R86T2005 相對穩定 A級
87江蘇如東縣 R87T2005 相對穩定 A級
88廣東高要市 R88T2005 相對穩定 A級
89內蒙古准格爾旗 R89T2005 相對穩定 A級
90浙江嵊州市 R90T2005 相對穩定 A級
91浙江奉化市 R91T2005 相對穩定 A級
92廣東開平市 R92T2005 相對穩定 A級
93江蘇儀征市 R93T2005 相對穩定 A級
94江蘇銅山縣 R94T2005 相對穩定 A級
95山東桓台縣 R95T2005 相對穩定 A級
96江蘇海安縣 R96T2005 相對穩定 A級
97浙江蒼南縣 R97T2005 相對穩定 A級
98江蘇大豐市 R98T2005 相對穩定 A級
99山東曲阜市 R99T2005 相對穩定 A級
100福建安溪縣 R100T2005 相對穩定 A級
3. 全國GDP十強縣 是哪十個縣
2009全國百強縣排名:
1.江蘇江陰市 R1T2005 相對穩定 A級
2 江蘇崑山市 R2T2005 相對穩定 A級
3 江蘇張家港市 R3T2005 相對穩定 A級
4 江蘇常熟市 R4T2005 相對穩定 A級
5 福建晉江市 R5T2005 相對穩定 A級
6 江蘇吳江市 R6T2005 相對穩定 A級
7 浙江慈溪市 R7T2005 相對穩定 A級
8 浙江紹興縣 R8T2005 相對穩定 A級
9 江蘇宜興市 R9T2005 相對穩定 A級
10山東榮成市 R10T2005 相對穩定 A級
4. 2020年中國百強縣,哪個縣第一
2020年中國百強縣,湖南省長沙縣排名第一。
根據賽迪顧問最近發布的《2020中國百強縣域經濟研究》百強縣域GDP(2019年,下同)千億縣域超過33個;此外,全國百強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09萬元,遠遠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
從區域來看,前100個縣中有68個位於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其中大多數位於長江三角洲、京津冀和粵港澳大灣區周圍。報告顯示,排名前100位的縣僅佔全國土地的不到2%,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十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所有縣的土地不到3%,人口不到11%,它創造了該縣約四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
(4)全國百強縣及gdp排名擴展閱讀:
前十江蘇佔一半
報告顯示,百強縣以佔全國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十分之一的GDP;以佔全部縣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創造了縣域約四分之一的GDP。
從區域分布看,百強縣整體上呈現東多西少的趨勢,其中東部地區佔68席,約七成;中部地區佔21席,約兩成;西部地區穩中有進,占據8個席位;東北地區保持平穩,保持3個席位。與2019年相比,東部地區席位減少3位,中部地區增加2席,西部地區增加1席位。
5. 中國百強縣GDP各多少
中國百強縣GDP:
6. 2019年百強縣排名是怎樣得
2019年百強縣排名是:
崑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宜興市、太倉市、海門市、丹陽市、如皋市、泰興市、啟東市、靖江市、海安市、如東縣、邳州市、溧陽市、東台市、興化市、揚中市。
儀征市、沛縣、沭陽縣、新沂市、射陽縣、句容市、高郵市、龍口市、膠州市、榮成市、廣饒縣、滕州。萊西市、壽光市、招遠市、諸城市、平度市、萊州市、鄒城市、新泰市、肥城市、青州乳山市、鄒平縣、蓬萊市、高密市、慈溪市、義烏市、樂清市、餘姚市、諸暨市。
海寧市、溫嶺市、瑞安市、桐鄉市、平湖市、玉環市、長興縣、嘉善縣、東陽市、寧海縣、蒼南縣、海鹽縣、永康市、新鄭市、鞏義市、滎陽市、新密市、永城市、濟源市。
登封市、汝州市、晉江市、福清市、石獅市、南安市、閩侯縣、大冶市、宜都市、仙桃市、潛江市、棗陽市、長沙縣、瀏陽市、寧鄉市、醴陵市、瓦房店市、海城市、庄河市、遷安市、三河市;准格爾旗、伊金霍洛旗、仁懷市、盤州市、庫爾勒市、昌吉市;南昌縣、神木市、肥西縣、惠東縣。
(6)全國百強縣及gdp排名擴展閱讀:
據《人民日報》今天公布的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顯示,江蘇共有24個縣市躋身2019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數量居全國第一。其中,崑山連續15年衛冕榜首,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和宜興位居前十。同時還有21個區入圍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該榜單是中小城市發展戰略研究院等機構構建的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研究系統工程,已經持續15年發布成果。
7. 2020年中國百強縣中33個縣GDP破千億了
2020年中國百強縣中33個縣GDP破千億。
根據賽迪顧問近日發布的《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下稱「報告」),百強縣中GDP(2019年,下同)千億縣域突破33個。
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馬承恩表示,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礎在縣域,難點在縣域,活力也在縣域。該項研究聚焦了新時代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新機制,全面解讀了縣域百強的區域格局和發展特徵。
據介紹,本次評價指標體系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從經濟實力、增長潛力、富裕程度、綠色發展四個方面對縣域經濟發展進行評價。
「在評選中遵循科學、系統、客觀、可操作、可對比的基本原則,建立地區生產總值>4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億元『雙門檻』,從全國(不包括港澳台)除市轄區、林區特區外的1879個縣級行政區劃中篩選出230多個縣(縣級市、旗)進入2020年賽迪百強縣候選庫。」馬承恩說。
(7)全國百強縣及gdp排名擴展閱讀
百強縣東多西少 2%的土地創造全國1/10的GDP
研究表明,百強縣東多西少、強省強縣,平衡、充分發展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旋律。百強縣東部地區佔68席,中部地區佔21席、西部地區佔8席,東北地區有3席。與2019年相比,東部地區席位減少3位,中部地區增加2席,西部地區增加1席位。
其中,在百強縣前10名中,江蘇省獨佔一半,並包攬前3位。江蘇、浙江、山東三省表現搶眼,分別佔25席、18席和15席。
8. 全國百強縣排名是看什麼的
全國百強縣(市)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
發布時間:-5-10 被閱覽數:658 次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2000年以來,關於縣域經濟「百強縣」的評價,國內有兩個最權威的排名。即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評出的中國最發達100名縣(市、區)和《經濟日報》與中國區域經濟學會評出的我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即「經濟百強縣」,至今已進行到了第四屆。
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的「百強縣」評價,主要採用發展水平、發展活力、發展潛力三個方面的33個指標,分別計算出發展水平指數、發展活力指數、發展潛力指數和綜合發展指數,根據測算和統計結果,每年公布綜合發展指數前100位縣以及重要單項指標前100位縣。該評價指標體系中,發展水平主要反映縣(市)的發展程度,它包括經濟發展規模、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發展水平四個方面。發展活力主要反映縣(市)社會經濟發展的活躍程度,包括經濟發展速度、貿易、外資、投資等。發展潛力主要反映縣(市)的發展後勁,它包括資金、生產效率、基礎設施、自然環境、文化教育。各方面具體指標:
發展水平
(1)經濟規模
地區生產總值
地方財政收入
(2)產業結構
非農產業比重
(3)經濟發展水平
經濟密度
人均GDP
人均地方財政收入
農民人均純收入
城鎮職工平均工資水平
(4)社會發展水平
每萬人擁有社會福利院床位數
每萬人中的醫院、衛生院床位數
每萬人擁有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數
發展活力
(1)發展速度
地區生產總值指數
工業企業增長速度
(2)貿易與外資
實際利用外資額與GDP之比
出口總額與GDP之比
外資企業比重
(3)投資
每百戶居民民用汽車擁有量
每百戶的電話擁有量
人均各項貸款
人均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
投資變動率
發展潛力
(1)財政
地方財政收入佔GDP比重
人均科教文衛事業費支出
(2)生產效率
農業勞動生產率
工業勞動生產率
耕地產出率
(3)資源環境與基礎設施
人均耕地面積
公路密度
有效灌溉面積佔耕地面積的比重
(4)文化教育
每萬人中的中學生人數
每萬人中的小學生人數
小學密度
每個教師負擔學生數
指數含義及計算過程為:
1、指數所反映的經濟意義
每個指數值的范圍是介於0到100之間,在單項指數中,每一個指數值代表一個縣在該方面的水平高低,指數為100代表基期年度的最好水平。在綜合發展指數值中,每個指數值代表一個縣在該年度綜合發展的水平和程度,指數的高低反映的是一個縣(市)發展的綜合水平的高低,在年度和年度之間,該指數既可以進行橫向比較,又可以進行縱向比較,既可以反映它的相對變化程度,又可以反映它的絕對變化程度。
2、指數的計算過程
主要根據主成分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辦法,對每一個縣(市)的綜合發展指數進行測評,主要計算過程如下:
第一步,對原始數據進行標准化處理。將原始數據同趨化和無量綱化;
第二步,計算相關系數。對標准化後的每兩個指標變數間計算相關系數,這樣就可以得到一個相關系數矩陣。
第三步,計算其相關系數矩陣的特徵值和特徵向量;
第四步,選擇綜合反映該經濟現象的主分量;
第五步,確定該主分量對應的特徵向量的元素值為各變數的權數;
第六步,計算指數值。以以上確定的權數對經過標准化後的數據進行加權合成,從而得到反映各因素發展水平的綜合指數;
最後,以各因素的指數值進行加權合成,計算出縣(市)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指數。
綜合指數 =0.5×發展水平指數 +0.2×根號下(發展水平指數×發展活力指數)+0.3× 根號下(發展水平指數×發展活力指數)+
9. 全國百強縣排名第一是哪裡當地的經濟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