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亞洲四小龍的各自主要GDP拉動產業與比例`
亞洲四小龍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韓國、中國台灣、新加坡及香港(香港當時還未回歸)四個國家或地區先後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所謂「東亞模式」引起全世界關注,它們也因此被稱為「亞洲四小龍」。
圖為這四個國家或地區的標志性建築,自上而下依次為中國台灣台北101大樓、韓國首爾63大廈、中國香港中銀大廈、新加坡魚尾獅像。
四小龍經濟發展特點:
韓國、中國台灣、新加坡、中國香港都屬於幅員不大、工礦資源不多,但地理位置優越且同西方發達國家有特殊關系的國家或地區。它們的經濟發展具有一些鮮明的特點:
①增長速度快。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 ,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速度都接近或超過10%。
②出口擴張迅速 。中國台灣1970年出口總值是1960年的9倍,1980年為1970年的13倍;韓國1980年出口總值是1960年的534倍;新加坡1980年出口總值是1965年的20多倍。
③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韓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從1961年的47.4%降為1985年的15% ,工礦業從16.5%上升為33.4% ;中國台灣農業比重從1952年的35.7%降為1978年12.1%,工業比重從17.9%上升為40.3%。中國香港與新加坡也從轉口港變為工業城市。
④人均國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
⑤失業減少,收入分配相對平均。80年代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失業率都降到4%以下,收入分配與美、日等國相比較為平均。
對韓國、中國台灣、新加坡、中國香港的經濟發展起促進作用的有以下因素:
①外部世界比較有利的發展環境。上世紀50~70年代,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為亞洲四小龍的出口導向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科學技術革命使發達國家生產轉向技術和資本密集工業,亞洲四小龍擁有質高價廉的勞動力資源,正好發展勞動密集工業。東亞地區的穩定也使它們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經濟發展上。
②實行正確的經濟政策。中國台灣從50年代後期開始,放棄凱恩斯主義政策,採用貨幣貶值以利出口,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貨膨脹,並刺激居民儲蓄以開投資來源等政策。韓國也仿效中國台灣貨幣貶值提高利率等方法。新加坡與中國香港則抓住有利時機,將消費城市轉變為工業城市。
③發揮政府的積極作用。亞洲四小龍的政府都為經濟發展創造各方面的有利條件,並積極參予投資,適當進行經濟管理。
④中國優良的文化傳統。亞洲四小龍同屬中華文化區(也稱漢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都注意發揚了注重教育、甘於吃苦、勤儉節約等傳統。
世界排名 國家或地區 國民生產總值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美元)
11 韓國 7684.58億美元 15731美元
20 中國台灣 3539.17億美元 15361美元
34 中國香港 1871.12億美元 26961美元
--- 新加坡 1254.16億美元 27932美元
『貳』 台灣還是亞洲四小龍之首時的GDP為整個大陸的幾分之一
曾幾何時,台灣還是亞洲四小龍之首,彈丸之地的GDP一度是整個大陸的三分之一。如今台灣早已經是亞洲四小龍之末,其GDP只有大陸的二十分之一。
『叄』 亞洲四小龍近20年的GDP增長率過程
數據來源:CEIC 付費資料庫
台灣的數據從2002年才有,韓國從1970年開始。下了很久 希望能有幫助,給加分。2009年的數據,只有韓國和台灣的。
香港 新加坡 韓國 台灣
單位 HKD bn USD KRW bn TWD mn
1961 7.434 447.000
1962 8.656 469.000
1963 10.393 508.000
1964 11.853 482.000
1965 13.911 512.000
1966 14.234 561.000
1967 15.427 619.000
1968 16.475 701.000
1969 19.359 803.000
1970 23.015 914.000 61,851.100
1971 26.532 1,061.000 68,309.100
1972 31.973 1,354.000 72,756.700
1973 41.043 1,903.000 83,515.600
1974 46.900 2,321.000 91,350.900
1975 49.255 2,506.000 98,053.800
1976 62.751 2,587.000 111,247.500
1977 72.724 2,829.000 124,394.400
1978 85.206 3,334.000 137,204.000
1979 111.754 3,963.000 148,715.100
1980 142.202 4,859.000 145,903.200
1981 171.242 5,490.000 156,705.900
1982 193.086 5,779.000 169,698.900
1983 213.478 6,495.000 190,371.700
1984 257.473 6,890.000 209,140.700
1985 272.886 6,484.000 224,765.500
1986 314.001 6,588.000 252,276.200
1987 386.327 7,414.000 283,220.200
1988 457.248 8,932.000 316,245.200
1989 527.080 10,275.000 337,598.100
1990 587.620 12,091.000 368,985.900
1991 677.247 13,768.000 404,825.000
1992 791.319 15,388.000 428,164.000
1993 927.996 17,552.000 455,264.200
1994 1,047.470 20,672.000 495,199.300
1995 1,115.740 23,915.000 539,424.000
1996 1,229.480 25,212.000 578,186.400
1997 1,365.020 25,255.000 611,528.900
1998 1,292.760 20,982.000 576,586.800
1999 1,266.670 20,869.000 638,458.000
2000 1,317.650 23,019.000 694,628.100
2001 1,299.220 20,700.000 722,228.900
2002 1,277.310 21,152.000 773,868.400 2,595,812.000
2003 1,234.760 22,651.000 795,558.200 2,801,855.000
2004 1,291.920 26,319.000 832,305.300 3,047,086.000
2005 1,382.590 28,350.000 865,240.900 3,120,118.000
2006 1,475.360 31,622.000 910,048.900 3,239,070.000
2007 1,615.430 36,384.000 956,514.500 3,405,858.000
2008 1,676.930 37,597.000 977,786.500 3,162,151.000
2009 979,508.000 3,115,845.000
『肆』 亞洲四小龍各自的人均GDP.
新加坡5萬美元
香港3.5萬美元
韓國2.3萬美元
台灣2萬美元
『伍』 曾經的亞洲四小龍現在GDP對比
香港和新加坡最高,韓國次之,台灣最次
採納哦
『陸』 亞洲四小龍那個科技實力最強那個經濟實力最強
台灣,是四小龍最垃圾的,好不好,還台灣第一。民進黨對,馬英九抗議的時候都說,台灣,總量最低,人均第三,個煞比
『柒』 亞洲四小龍的經濟排名
亞洲四小龍按照排名先後分別為新加坡、中國香港、韓國和中國台灣。版其中排名的根據則是該國權家或地區的經濟實力,香港雖然總體經濟實力居於第二位,但其人均GDP在亞洲四小龍中是排名第一的。據世界銀行2006年《東亞經濟半年報告》預測,東亞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繼2005年經濟平均增長8.2%之後,2006年將繼續保持在7.8%水平上。其中,亞洲四小龍平均增長4.9%,略高於去年4.8%;東盟4國平均增長5.3%,略高於去年5.1%。據亞洲開發銀行預測,2006年亞洲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7.2%,略低於2005年的7.4%。
『捌』 曾幾何時,台灣還是亞洲四小龍之首,彈丸之地的gdp一度是整個大陸的
台灣的經濟在90年代達到頂峰,當時的確十分富有。但連續十幾年,近20年來,發展很慢,尤其是薪資,一直沒有增長。
『玖』 去年亞洲四小龍的GDP與人均GDP分別是多少
香港和新加坡最高,韓國次之,台灣最次
『拾』 亞洲四小龍之中誰最發達
亞洲四小龍按照排名先後分別為韓國,台灣,香港,新加坡。其中排名的根據則是該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實力,香港雖然總體經濟實力居於第三位,但其人均GDP在亞洲四小龍中是排名第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