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2017年一季度Gdp台州

2017年一季度Gdp台州

發布時間:2020-11-25 06:32:44

⑴ 浙江台州市的經濟發展在浙江省內有什麼成績

據去年數據表明,台州的經濟發展很快,排名省內第六名,成績相當傲人,後期還會有不錯的發展。

⑵ 浙江台州經濟主要以什麼產業為主

按照台州經濟主管部門的說法,台州工業經濟以製造業為主,分布行業很多,但主要有六專大行業,屬加三個新興行業,共九大行業:汽摩配、縫制設備、橡膠塑料、醫葯化工、工藝品、家用電器、塑料模具、船舶行業、固廢金屬。

⑶ 台州GDP全國排名幾位

2019年,台州全市生產總值初步核算為5134.05億元,增速5.1%,全國排名第43位。

⑷ 台州各縣市經濟排名

⑸ 各省份第一季度的GDP發生了哪些變化

據報道,自4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後,全國各省份陸續公布了回一季度成績答單。

國家統計局負責人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進中育新,國民經濟延續了穩中向好的態勢,轉型升級深入推進、質量效益持續提升,經濟發展開局良好。

文章來源:央廣網

⑹ 台州經濟在浙江排第幾

總體實力的比較?
根據浙江省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隊綜合城市人口和勞動力競爭力、城市經濟社會競爭力、城市社會發展競爭力、城市環境與基礎設施競爭力等四大要素和44個基本衡量指標評價分析得出,浙江省11個地級市的城市競爭力排序依次為杭州、寧波、溫州、紹興、台州、嘉興、湖州、舟山、金華、衢州、麗水,台州居第5位(前5位的具體數據見表6-4)。杭、甬、溫長期以來一直是區域性中心城市,經濟存量優勢和區位優勢明顯,開放程度高,融資能力強,創新水平突出,產業分布廣,結構競爭力強。紹興由於毗鄰寧波與杭州,文化競爭力強、產業特色明顯,開放程度較高,有較強的資本實力,發展較快,城市競爭力提升迅速。台州與嘉興、湖州排位居中,相比較來說,有較好的區位條件,交通發達,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特別是台州市場發達,市場意識強,開拓精神好,發展潛力大。?

⑺ 台州最發達的縣市區

溫嶺的總GDP最大,溫嶺共有十幾個鎮,單從地稅徵收來看,新河鎮地稅收入達6000萬/年,松門鎮4000萬/年,溫嶺最發達的當數太平鎮,應該更高;玉環的人均GDP高;路橋是個大的商品集散批發地,幾乎能買到所有的東西,目前該地區唯一的機場也在那兒;椒江好象不咋樣吧,不過這幾年發展得還不錯。

⑻ 浙江的經濟在全國排第幾台州是較富的吧

很好很強大!在全國也算數一數二了
台州是股份制經濟的發源地,是中國當前兩大經濟模式之一的「溫台模式」的創始者。其中,台州民營經濟的比重佔了台州經濟總量的97%以上,高於同省的寧波70%,紹興96%的比重水平。高程度的私有劃也促使台州擁有了雄厚的民間資本和發達的金融放貸業。據十年前有關部門統計,僅路橋小小一個區的私人企業,總資產上億元的有18家,上千萬的有2800多家,至於那一些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更是多如牛毛。台州雖然是個新興的城市,名氣不大,但起點高,發展迅猛。僅2002年,台州就以13.8%的增速名列浙江省首位。2003年年,台州的人均收入水平超過杭州、寧波、上海、北京,躋身浙江省上半人均收入第二,全國人均收入前十名的位置,成為了繼杭州、寧波、溫州後的浙江又一大城市 。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列長三角地區第一位。最後入隊的「小弟」最有錢,浙江省台州市後來居上,以居民人均收入9940元居位長三角16城市之首。台州是2005年4月份才被正式接納為長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然而,台州市這個最後入隊的長三角16城市中的「小弟弟」,卻在今年上半年長三角16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排行中排在了首位。今年上半年,台州市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高達9940元,比排在第二名的上海市高出280多元,居長三角地區16個城市首位。今年上半年,台州市實現生產總值600億元,同比增長13%。生產總值的增長帶來了居民收入平穩增長,台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10.7%,達到了9940元,其中,溫嶺和玉環的居民收入都超過了1萬元,分別為11908元和10503元。上半年,長三角城市居民收入平穩快速增長,16個城市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12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千餘元,增速均值達到14.5%。在長三角16個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排行中,除上海外,前七位均為浙江省的城市。它們分別是紹興(9425元)、寧波(9381元)、杭州(9055元)、舟山(8665元)、湖州(8645元)。

⑼ 浙江省2018年第一季度GDP是

一季度,浙江省生產總值11691億元,詳細如下所示:

⑽ 浙江台州經濟情況

我是溫嶺的,台州經濟最好的就是溫嶺了!2008年中國城市GDP排名

1.上海 直轄市 上海 10296.97 中國第一個GDP過萬億的城市

2 北京 直轄市 北京 7870

3 廣州 副省級 廣東 6068.41 廣東省GDP最高的城市,同時也是GDP最高的中國副省級城市

4 深圳 副省級 廣東 5684.39 中國GDP最高的非直轄市及省會城市

5 蘇州 地級市 江蘇 4820.26 江蘇省GDP最高的城市,中國GDP最高的地級城市

6 天津 直轄市 天津4337.73

7 重慶 直轄市 重慶 3486.2

8 杭州 副省級 浙江 3440.99 浙江省GDP最高的城市

9 無錫 地級市 江蘇 3300

10 青島 副省級 山東 3206.58 山東省GDP最高的城市

11 佛山 地級市 廣東 2926.72

12 寧波 副省級 浙江 2864.5

13 南京 副省級江蘇 2774

14 成都 副省級 四川 2750 四川省GDP最高的城市

15 東莞 地級市 廣東 2624.63

16 武漢 副省級 湖北 2590 湖北省GDP最高的城市

17 大連 副省級 遼寧 2569.7 東北地區及遼寧省GDP最高的城市

18 沈陽 副省級 遼寧 2482.5

19 煙台 地級市 山東 2402.1 山東省GDP最高的地級城市

20 唐山 地級市 河北 2362 河北省GDP最高的城市

21 濟南 副省級 山東 2185.1

22 哈爾濱 副省級 黑龍江 2094 黑龍江省GDP最高的城市

23 石家莊 地級市 河北 2064 河北省GDP最高的地級城市

24 鄭州 地級市 河南 2001.5 河南省GDP最高的城市

25 泉州 地級市 福建 1901.42 福建省GDP最高的城市

26 溫州 地級市 浙江 1834.38 浙江省GDP最高的地級城市

27 長沙 地級市 湖南 1790.66 湖南省GDP最高的城市

28 南通 地級市 江蘇 1758.34

29 長春 副省級 吉林 1741.2 吉林省GDP最高的城市

30 濰坊 地級市 山東 1720.88

31 紹興 地級市 浙江 1678.19

32 福州 地級市 福建 1656.94

33 淄博 地級市 山東 1645.16

34 大慶 地級市 黑龍江 1620.3

35 常州 地級市 江蘇 1560

36 台州 地級市 浙江1467.48 台州民營經濟的比重佔了台州經濟總量的97%以上,高於同省的 寧波70%,紹興96%的比重水平。高程度的私有化也促使台州擁有了雄厚的民間資本和發達的金融放貸業。據十年前有關部門統計,僅路橋小小一個區的私人企業,總資產上億元的有18家,上千萬的有2800多家,至於那一些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更是多如牛毛。台州雖然是個新興的城市,名氣不大,但起點高,發展迅猛。僅2002年,台州就以13.8%的增速名列浙江省首位。2003年年,台州的人均收入水平超過杭州、寧波、上海、北京,躋身浙江省上半人均收入第二,全國人均收入前十名的位置,成為了繼杭州、寧波、溫州後的浙江又一大城市 。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列長三角地區第一位。
最後入隊的「小弟」最有錢,浙江省台州市後來居上,以居民人均收入9940元居位長三角16城市之首。台州是2005年4月份才被正式接納為長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然而,台州市這個最後入隊的長三角16城市中的「小弟弟」,卻在今年上半年長三角16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排行中排在了首位。今年上半年,台州市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高達9940元,比排在第二名的上海市高出280多元,居長三角地區16個城市首位。
今年上半年,台州市實現生產總值600億元,同比增長13%。生產總值的增長帶來了居民收入平穩增長,台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10.7%,達到了9940元,其中,溫嶺和玉環的居民收入都超過了1萬元,分別為11908元和10503元。
上半年,長三角城市居民收入平穩快速增長,16個城市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12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千餘元,增速均值達到14.5%。在長三角16個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排行中,除上海外,前七位均為浙江省的城市。它們分別是紹興(9425元)、寧波(9381元)、杭州(9055元)、舟山(8665元)、湖州(8645元)。
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965.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3.54億元,增長2.4%;第二產業增加值1037.47億元,增長8.3%;第三產業增加值794.26億元,增長12.4%;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6.6:53.9:39.5調整為6.8:52.8:40.4。全市人均生產總值為34374元,比上年增長8.7%,按年平均匯率折算已達4949美元。
2008年,市區實現生產總值714.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4%。市區人均生產總值達到46983元,比上年增長7.5%。
2008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935.9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1%,增幅比上年回落7.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060.86億元,比上年增長13.2%。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59.58億元,比上年增長4.4%,增幅比上年回落12.3個百分點。
2008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9.71億元,比上年增長1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1%。
全年共接待旅遊總人數2605.2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3%,其中入境旅遊人數10.38萬人次,增長11.5%。實現旅遊總收入208.59億元,比上年增長19.0%,其中旅遊外匯收入7047萬美元,增長13.7%。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138.1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4.5%。
全年新簽外資項目38個,項目總投資4.35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2.73億美元,比上年下降66.6%,實際利用外資2.39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3.3%。
2008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574.06萬人,其中男性人口295.38萬人,女性人口278.68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6.0:100。全年共出生6.53萬人,死亡3.4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1.42%,比上年回落0.53個千分點,死亡率為6.0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39%,比上年回落0.8個千分點。總人口中市區人口152.75萬人。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38元,比上年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5%。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180元,比上年增長10.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1%。鄉鎮街道資料截至2005年12月31日;面積、人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7)》,人口截至2007年底。
台州市 面積9413平方千米,人口560萬人。轄3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椒江區市府大道市民廣場東100米。
椒江區 318000面積 276平方千米,人口 48萬人。區人民政府駐海門街道青年路404號。
黃岩區 318020面積 988平方千米,人口 58萬人。區人民政府駐東城街道縣前街22號。
路橋區 318050面積 274平方千米,人口 43萬人。區人民政府駐路北街道管淋村。
臨海市 317000面積 2171平方千米,人口112萬人。市人民政府駐古城街道東方大道。
溫嶺市 317500面積 836平方千米,人口115萬人。市人民政府駐太平街道人民東路128號。
三門縣 317100面積 1072平方千米,人口 41萬人。縣人民政府駐三門縣海游鎮湫水大道9號。
天台縣 317200面積 1426平方千米,人口 56萬人。縣人民政府駐始豐街道玉龍路1號。
仙居縣 317300面積 1992平方千米,人口 47萬人。縣人民政府駐環城西路50號。
玉環縣 317600面積 378平方千米,人口 40萬人。縣人民政府駐珠港鎮東城路6號。改革開放以來,溫嶺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形成了機制靈活、市場活躍、民資豐厚等鮮明的區域經濟發展特色,是浙江省優先培育的中等城市,省 17 個擴權縣之一,先後獲「 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國明星縣(市)」、「全國農民收入先進縣市」、「全國科技先進縣市」、「全國質量興市先進縣市」和全省目前唯一的 「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稱號。 2004 年, 全市實現生產總值 291.8 億元,增長 13% ,居全省第 4 位;財政總收入 20.32 億元,增長 13.8% ,居全省第 7 位,其中地方財政收入 10.46 億元,增長 20.3% ,居全省第 10 位;農民人均純收入 7026 元,增長 6.6% 。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和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位居全國百強縣市 33 位和 11 位。 2005 年第一季度全市生產總值 64.44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11.2% ;今年 1-5 月份財政總收入 9.77 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 5.02 億元,同比增長 1.8% 。轄太平、城東、城西、城北、橫峰 5 個街道,澤國、大溪、松門、箬橫、新河、石塘、濱海、溫嶠、城南、石橋頭、塢根 11 個鎮,面積925.8平方公里,人口 116 萬,是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縣市之一。

閱讀全文

與2017年一季度Gdp台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