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泉州2017gdp

泉州2017gdp

發布時間:2020-11-25 06:36:50

Ⅰ 一直不明白,泉州GDP那麼高,為什麼在福建沒地位

你好,泉州民營企業較多,而且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做大做強,
體現在GDP上就是高速增長,
但是經濟和政治是兩個概念,就好比上海和深圳的經濟遠比北京強,但是政治地位遠不如北京。

Ⅱ 泉州GDP在全國地級市中排第幾

|01上海市:10297+12.0%| 18645 8342 滬
02北京市: 7720+12.0%| 19978 8620 京
03廣州市: 6068+14.7%| 19850 7788 粵
04深圳市: 5684+15.0%| 22567 粵
05蘇州市: 4820+15.5%| 18532 9316 蘇
06天津市: 4338+14.4%| 14283 7942 津
07重慶市: 3486+12.2%| 11570 2874 渝
08杭州市: 3441+14.3%| 19027 8460 浙
09無錫市: 3360+15.0%| 蘇
10青島市: 3207+15.7%| 15116 6500 魯
11佛山市: 2927+19.3%| 18800 8000 粵+2
12寧波市: 2864+13.4%| 19693 浙-1
13南京市: 2774+15.1%| 17538 7070 蘇-1
14成都市: 2750+13.8%| 12789 4905 川
15東莞市: 2624+19.1%| 25320 10530 粵+3
16武漢市: 2590+14.8%| 12360 4748 鄂+1
17大連市: 2568+16.4%| 13350 6900 遼-2
18沈陽市: 2483+16.5%| 11651 5709 遼-2
19煙台市: 2402+17.0%| 魯+1
20唐山市: 2362+14.8%| 冀-1
21濟南市: 2185+15.7%| 魯
22哈爾濱: 2094+13.5%| 11230 4405 黑+1
23石家莊: 2064+13.2%| 11495 4486 冀-1
24鄭州市: 2002+15.7%| 11800 5476 豫+1
25長春市: 1934+13.1%| 11350 4480 吉-1
26泉州市: 1901+15.0%| 15972 6606 閩

Ⅲ 人口的GDP都超過東莞的泉州,為何不是新一線城市

目前我國共有15個新一線城市,每年的排行榜都變動不居,根據2020年最新榜單,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沈陽、青島、合肥、佛山光榮上榜。成都依舊穩居龍頭地位不倒,昆明、寧波不幸出局被合肥和佛山後來者居上。對此,福建人卻有不同看法,泉州GDP總量和人口總量都超過東莞,卻不能入選新一線,福建人表示不服。


縱觀新一線15個城市,幾乎都是所在區域的交通樞紐,成都如此,武漢如此,沈陽亦是如此,反觀泉州自己,因為地處東南沿海地區,即使有高鐵通過,但是卻依舊沒有形成通達的交通網路,且泉州晉州國際機場就運載量還需要再不斷提升,完全無法支撐起一座新一線城市的客運需求。綜合來說,泉州想要進入新一線,還需要多方面全面提升才行。

Ⅳ 泉州市是福建省經濟總量排名第一的城市嗎

是的,泉州市的經濟總量省內第一,超過了9900億。

Ⅳ 福建省哪個城市GDP最高,元朝曾超廣州,連續21年領跑第一

如果要問福建省GDP最高的城市是誰,相信很多人都會條件反射地想到省會福州市和廈門市。雖然這兩座城市發展強勁,但卻不是全省GDP最高的城市,福建省GDP常年位居榜首的則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全國著名的華僑之鄉泉州市,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福建省這座“低調”的城市吧。


泉州著名的景點有開元寺、府文廟、清源山等等,如今的已經泉州變成了一個非常適合生活的城市。它少了一絲北上廣深廈的激烈競爭,但又同時不失生活樂趣。在泉州你既可以選擇打拚事業,同樣也不會讓你感覺特別乏累,周末閑暇的時候再約上三五好友去清源山采風踏青,實在是舒服至極。另外泉州作為福建省的重要城市,交通自然也是沒話說,他擁有自己獨立的國際機場,想要出國旅遊辦事都非常方便。這樣的一座城市,你愛了嗎?

Ⅵ 為什麼福建省GDP最高的不是省會福州也不是廈門,而是泉州

因為泉州的製造業多,所以GDP也就相應的領先了。
福州第二,廈門第三
給你一個數據分析,看看就清楚了。
福建省有9個地級市,其中整體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分別為泉州、福州以及廈門,而且泉州多年以來GDP總量都屬於最高的,這跟泉州較為發達的工業密切相關,因為在三大產業當中,以工業、建築業為主的第二產業所佔地區生產總值(GDP)比例最高,17年工業實現增加值3926.19億元,增長7.7%,建築業實現增加值474.19億元,比上年增長3.5%;而同年第一、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98.03億元和2952.19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為2.6:58.3:39.1,促使泉州經濟增長較快。
其次,福州去年GDP總量為7856.81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94.66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3204.90億元,增長8.4%;第三產業增加值4157.26億元,增長9.2%。由此可見,工業的發達程度不如泉州,從而相對應第二產業創造的經濟收益遠低於泉州,而福州以國內貿易、對外經濟、金融業、服務業以及旅遊業等為主第三產業增加值超過泉州,從整體來看,泉州三大產業增加值依然超過福州,從而經濟總量去年約達8468億元,同時比福州多出800多億元。
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茂興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認為,以體制機制改革激發新活力,福建成為深化改革的「試驗田」和「苗圃地」,「多區疊加」優勢正逐漸轉化為發展優勢,高質量發展支撐有力。
就2019年而言,張國旺表示,福建省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三次產業運行平穩。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96.23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20581.74億元,增長8.3%,收入超百億元的工業企業達45家,產值超千億的產業集群達18個;第三產業增加值19217.03億元,增長7.3%,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
製造業依舊是福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張國旺指出,2019年,福建新舊動能加快轉換,製造業投資增長16.2%。全省高成長企業超過4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4500家,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3%,高技術製造業投資、製造業技改投資分別增長17.0%和22.2%;新型功能材料、生物醫葯等4個集群入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智能手錶、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新產品產量增速迅猛,互聯網、商務服務、科研服務、教育衛生等服務業快速增長。

Ⅶ 福建新崛起的「黑馬」城市泉州市,有望躋身於新一線城市嗎

作為一個省的政治、經濟、交通、文化中心,省會城市一般而言在其省內的綜合實力是最強的,也可以說是一個省份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當然也有個例,在我國有不少地級市的經濟和知名度都蓋過了其省會城市,例如山東的青島市;河南的洛陽市等,讓很多人誤以為這些城市就是省會城市。

而泉州的標志性景點清源山,也是當地唯一的一座5A級景區,其最大的亮點在於景區山下的老君岩,古代工匠巧奪天工的技藝將老子像打造的栩栩如生,盡管已經過去了數千年的時間,但是雕像依然富有神韻,也成為遊客日常觀光打卡的必去之地。

一座城市能否躋身於新一線,其經濟發展只是其中的一環,想要真正的崛起,還是需要綜合性的進步,在每一個領域都有所建樹,這樣才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而這些點,泉州基本都符合了,未來的泉州,將會大有所為。

Ⅷ 福建省泉州市整個經濟狀況怎麼樣

泉州市2010年GDP首次跨越2000億元大關,預計達到2276億元,增長15.7%,增幅創1998年以來新高,經濟總量連續9年居全省首位。
2010年,泉州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多項經濟指標創下10年最佳。財政總收入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達到225.06億元,增長22.8%。晉江、惠安、石獅、南安、安溪5縣(市)進入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所有縣(市)均保持全省經濟實力十強或經濟發展十佳。
過去一年,泉州五大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步伐加快,完成產值2160億元,現價增長30.6%。石油化工、電子信息、修船造船、汽車製造、生物醫葯五大新興產業產值達446億元,泉州人首次在自己的家門口製造出輪船、汽車。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5%;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學需氧量分別削減4.2%和1.1%。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深化,全程式網上審批、並聯審批等使項目審批時限縮短了近五分之四。
泉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7936元和7240元。全市有11.24萬人享受了城鄉低保,30萬外來務工人員、農民工參加職工醫療互助。
改革開放以來,泉州市把握機遇,發揮優勢,銳意創新,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0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02.29億元,,財政總收入316.15億元,經濟總量連續11年位居福建省第一,所轄縣(市)全部躋身福建省經濟實力「十強」或經濟發展「十佳」行列,其中5個縣(市)進入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
民營經濟獨領風騷,全市現有工業企業2萬家,個體工業戶7.5萬家,商業戶近25萬家;全市100家重點企業中,民營企業佔98家,民營企業無論是企業數量、產值還是就業人數均佔全市九成以上。
開放型經濟生機勃勃,累計批准外商投資企業12388家,外商實際到資202.7億美元.累計批准台資企業1372家,實際到資17.06億美元。2009年,外貿出口總值達58.9億美元,在中國城市外貿綜合競爭力100強中居第29位。
集群經濟支撐帶動,形成了紡織鞋服、建築建材、食品飲料、工藝製品、機械製造五大傳統產業,培育了石油化工、電子信息、修船造船、汽車製造、生物醫葯、旅遊服務「5+1」新興產業,成就了紡織服裝、鞋業、石化3個超千億元產業集群和石材、機械製造、食品飲料等超百億元產業集群,是海峽西岸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國家能源九大基地之一。
品牌經濟再造實力,全市共擁有中國名牌產品46枚、中國馳名商標51件、國家免檢產品139項,總數位居全國地級市前列,榮膺「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範城市」、「中國十大品牌城市」、「中國品牌經濟城市」、「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稱號。
投資環境日臻完善,福廈高速鐵路貫穿境內,公路通車總里程位居福建省第一位,公路密度分別是全國和全省的3.5倍和1.76倍,泉州晉江機場獲批對外開放,躋身全國50強,港口貨物吞吐量7666萬噸、集裝箱吞吐量125萬標箱,中心城市面積擴展到9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達57.5%,海灣型大城市框架逐步構成。
創新創業轉變提升,我市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推出「調結構、降能耗、優能源、促循環、推交易、增碳匯」六項工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力爭到2012年,新能源產業實現產值150億元以上,培育扶持壯大一批新能源骨幹企業,形成 1~2家年產值50億元以上企業,3~5家年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初步建成特色鮮明、重點突出的專業園區,形成在國際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集群;改革開放以來,泉州市第二、三產業分別以年均21.6%、17.1%的速度快速增長,三次產業結構從1978年的38.6∶32.8∶28.6調整為2009年的3.9∶59.9∶36.2;2009年我市萬元GDP能耗0.795噸標准煤,比2005年萬元GDP能耗0.90噸標准煤下降11.5%。
政通人和民生寬裕。2009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22913元、8563元,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均居全省第二位。先後榮膺最佳中國魅力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秀創新型城市、中國十大和諧城市和中國人居環境獎等稱號和榮譽。
科學發展風光無限。泉州市圍繞「先行先試、加快轉變、民生優先、黨建科學」和現代化泉州建設的總要求,聚焦980平方公里中心城區,統籌2980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發展,實施「一環(環泉州灣核心地區)引領、兩灣(泉州灣地區<不含一環>、湄洲灣南岸地區)聯動、三軸(以沿海交通干線、長泉鐵路、泉三高速公路為發展軸)拓展、多區(泉州開發區、泉州出口加工區等國家級開發區以及泉州台商投資區等各類工業園區)支撐」的產業布局戰略,全力實施「百千萬億倍增計劃」(力爭在5年內實現超百億企業15家,形成5個超千億產業集群,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萬億元以上),努力把泉州建設成為經濟總量大、產業結構優、綜合效益好、發展後勁足和人民生活質量好、受教育程度高,城市宜居宜業,公共服務和管理水平高的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

Ⅸ 泉州GDP超過東莞,福建省第一大市,為什麼不是新一線

Ⅹ 福建最發達的城市,真的是GDP超7000億的泉州嗎

說到福建經濟最強的城市,大家都知道,泉州是福建經濟總量最高的城市,2017年的GDP超過了7000億,內甚至幾乎都容要達到廈門的兩倍了。按常理來說,泉州屬福建最發達的城市無疑了,可以真的是這樣嗎?GDP高就代表發達嗎?GDP能代表居民收入嗎?嚴格來說,福建最富,最發達的應該還是廈門這座城市!
廈門被譽為宜居城市,廈門具有豐富的灘塗等濕地資源,是國際遷徙候鳥非常重要的「驛站」和越冬地。光是東北部濕地,就分布有野生鳥類16目50科170種!這里樂趣多:在海滄,還有一個全國面積最大設備最豐富的非動力兒童公園——廈門兒童公園,遊玩項目達74個,一到節假日,這里就成了孩子們的天下!不過,盡管廈門被看成宜居城市的代表,但近年來,這個城市的房價卻越來越讓人難以「宜居」。
廈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之一,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廈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五個開發開放類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這座城市知道度高,經濟也比較強,且這里旅遊資源豐富,有時間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閱讀全文

與泉州2017gd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