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3年中國各省市GDP總量及排名
中國2013年各省市GDP總量及排名詳細見下表。
2013年全國31個省區gdp排名,廣東率先突破六萬億大關,排在榜首。各省總量及排名見下表。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2018年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9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
『貳』 中國各省人均gdp排名 看看哪個省份最富裕
最新公布的數據。中國最富裕地方是在沿海省份看看數據比較,只看富裕,不看發達。人均GDP:1浙江,2江蘇,3廣東,4山東,5遼寧,6河北,7福建城鎮收入:1浙江,2廣東,3江蘇,4福建,5山東,6遼寧,7河北農村收入:1浙江,2江蘇,3廣東,4福建,5山東,6遼寧,7河北貧富差距:1浙江,2江蘇,3廣東,4山東,5福建,6遼寧,7河北 綜合起來,看哪些省份富裕,富裕省份:1浙江,2,江蘇,3廣東,4福建,5山東,6遼寧, 如果看發達省份:1廣東,2江蘇,3浙江,4山東,5遼寧,6福建。
『叄』 GDP排名全國各省
截止2020年2月29日,GDP排名全國各省:第一名廣東、第二名江蘇、第三名山東、第四名浙江、第五名河南、第六名四川、第七名湖北、第八名湖南、第九名河北、第十名福建。
1、廣東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作政府工作報告宣布,2019年,廣東省GDP預計為10.5萬億元以上,同比增長6.3%左右。廣東以「一省之力」就足以位列全球第13位,緊追韓國(1.62萬億美元),且領先於澳大利亞、西班牙、荷蘭、瑞士等一眾發達國家。
2、江蘇
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廣東省省長馬興瑞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宣布,預計2019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0.5萬億元以上,同比增長6.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89萬元、增長8.6%左右。位居全國GDP第二。
5、河南
河南,古稱中原、豫州、中州,簡稱「豫」,因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大省,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中國第5位、中西部地區首位。鄭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國首家內陸唯一一家期貨交易所。鄭州航空港區為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實驗區。
『肆』 中國各省份經濟排名
目前廣東省經濟相對較強。
介紹:
廣東是經濟大省,總量全國第一,以製造和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強省,走在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前列。連續十幾年經濟總量領先於中國其他省份,如地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民儲蓄存款、專利申請量、稅收、進出口總額、旅遊總收入、行動電話擁有量、互聯網用戶、貨物運輸周轉總量等。其中進出口總額年均佔全國約1/4,從1985年至2008年連續23年居全國第一;年財政總收入佔全國約1/7;累計吸引外商投資佔全國約1/4;GDP從1989年至2011年連續23年居全國第一。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35696.46億元,連續20年保持全國經濟總量第一位置,繼超過亞洲「四小龍」中的新加坡,後又超越香港和台灣。2009生產總值為39081.59億元,人均GDP40748元,摺合為5965億美元。財政總收入完成8620億元。
以製造業為主,具有食品、紡織業、機械、家用電器、汽車、醫葯、建材、冶金工業體系。擁有銀行業金融機構機構網點和從業人員總數均居全國首位。率先成立中國第一家證券公司、第一家金融電子結算中心、第一個外匯調劑中心,發行了中國銀行第一張信用卡等,廣發銀行1993年11月8日在澳門開設分行,並作為中國商業銀行在境外開設的首家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是中國第一家面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商業銀行。廣東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優勢,深化區域金融合作,全力建設金融強省,對周邊地區的金融輻射力越來越強。目前,廣東已基本形成了以貨幣、外匯、產權等市場為主體的金融市場體系。上市公司股權分置基本完成,地方金融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現與港澳合作打造粵港澳都市圈。各省區市GDP含金量中次於上海北京位居前三,廣東省成為首個5萬億元俱樂部成員,江蘇、山東緊隨其後,突破4萬億元。以廣州、深圳為中心,以珠江口東岸、西岸為重點,2020年粵港澳建成全球最具競爭力大都市圈,打造一個具有綜合競爭力的世界級的城市群。
『伍』 2019全國gdp排名100強是哪些城市
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天津、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無錫、長沙、寧波、鄭州、佛山、濟南、南通、東莞。
廣深持續反彈,實際增速雙雙超過7%。名義增速廣州更是高達10.35%,領跑一線。成都無論名義增速(12.1%)還是實際增速(8.2%)都位居20強榜首,長沙、武漢、鄭州也較為突出,凸顯出中西部地區的「強省會」特徵。重慶、天津兩個直轄市經濟企穩復甦,GDP總量歷史首次在半年內突破萬億元大關。其中,天津雖然在TOP20城市中增速墊底,但同比已提升1.2個百分點。
受進出口拖累,外向型經濟較為明顯的上海、蘇州上半年出現降速,GDP增速分別為5.9%和6.0%,在TOP20城市中僅高於天津,低於全國水平(6.3%)。繼去年代替東莞入圍20強後,濟南今年繼續朝前。合並萊蕪之後,新濟南上半年GDP達到4791.7億元,排在第18位,相比去年上升2個名次。
『陸』 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截止年2月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1、江蘇省,GDP排名第二,高校數量167所,江蘇省排名第一位,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教育上都沒有太大異議,並且江蘇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沿海省份,長江出海口,省內各市發展相對均衡,綜合實力排名第一。
2、廣東省,GDP排名第一,高校數量151所,廣東的很的GDP長期排名第一位,尤其是珠三角區域十分發達,未來珠三角可能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大灣區,廣東省的高校數量也很多,但是因為省內發展不均衡,還有很多落後的地方,所以綜合實力排名第二。
3、山東省,GDP排名第三,高校數量145所,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高校數量也很多。地理位置上和遼寧省公共拱衛京畿,作為工業大省,山東的經濟雖然集中在傳統領域,轉型比較慢,但是山東是全國省內城市發展最均衡的省份,綜合實力仍然排在第三位
4、浙江省,GDP排名第四,高校數量107所,浙江省地域面積不大,但是浙江省是一個富藏於民的省份,杭州、溫州、寧波等城市發展非常迅速。在我國浙江是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人均可支配收入長期位居第一位。綜合排名第四。
5、台灣省,GDP排名第五,高校數量162所(數據不一定完全准確),台灣省在以前稱之為亞洲四小龍,雖然目前經濟增長乏力,但是台灣的各項實力不容小噓,尤其高校、醫療等建設水平,還是十分有實力的,綜合排名第五。
6、河南省,GDP排名第六,高校數量134所,河南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作為人口大省,很多人對河南存在不好的印象,其實河南絕對屬於一個好地方,是中國中部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也是一個糧食大省,高校數量也名列前茅。作為中部大宗商品的集散地,河南工業實力很發達,綜合實力第六。
7、湖北省,GDP排名第八,高校數量129所,湖北位居洞庭湖以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稱號,而且武漢有九省通衢的稱號,而且湖北也是我國重要的科教省份,工業發達,近今年也在尋求轉型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七。
『柒』 2008年中國GDP是多少各省份排名各城市排名感謝大家!
據國家統計局消息,依據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核算制度和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國家統計局對2008年GDP初步核算數據進行了修訂。
主要結果為:2008年全國GDP總量為31404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3702億元,比重為10.7%,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49003億元,比重47.5%,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31340億元,比重為41.8%。
2008中國GDP排名
1、廣東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35696億元 同比增10.1%
2、山東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31072億元 同比增12.1%
3、江蘇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萬億 同比增12.5%
4、浙江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21487億元 同比增10.1%
5、河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8200億元 同比增長12%
6、河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6188億元 同比增10.1%
7、上海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3698億元 同比增9.7%
8、遼寧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3461億元 同比增13.1%
9、四川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2506億元 同比增9.5%
10、湖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1330億元 同比增13.4%
11、湖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1156億元 同比增12.8%
12、福建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0823億元 同比增13%
13、北京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0488億元 同比增長9%
14、安徽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8874億元 同比增12.7%
15、黑龍江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8310億 同比增11.8%
16、內蒙古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7762億 同比增17.2%
17、廣西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7171億元 同比增12.8%
18、山西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6938.7億元 同比增長8.3%
19、陝西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6851億元 同比增15.6%
20、江西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6480億元 同比增12.6%
21、吉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6424億元 同比增長16%
22、天津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6354億元 同比增16.5%
23、雲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4721.77億 同比增長11%
24、重慶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5096億元 同比增14.3%
25、新疆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4203億元 同比增長11%
26、貴州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3333億元 同比增長10.2%
27、甘肅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3176億元 同比增10.1%
28、海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459億元 同比增長9.8%
29、寧夏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098.51億元 同比增12.2%
30、青海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961億元 同比增長12.7%
31、西藏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395.91億 同比增長10.1%
(7)全國gdp排名省份擴展閱讀:
GDP數據來源
在季度GDP核算時,將所有可以在核算時獲得的、適用的經濟統計調查數據都用於GDP核算。資料來源主要包括兩部分:
一、是國家統計調查資料,指由國家統計系統實施的統計調查獲得的各種統計資料,如農林牧漁業、工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等統計調查資料、服務業抽樣調查資料、人口與勞動工資統計資料、價格統計資料等。
二、是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記錄資料,主要包括: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保監會、證監會等行政管理部門的相關數據,例如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機構本外幣信貸收支情況、國家稅務總局分行業的稅收資料等。
參考資料:中國網——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發布 2008年GDP數據修
中國網——2008年中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GDP排行
網路——國內生產總值
『捌』 2018上半年GDP哪些省份排名前十
2017各地經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份GDP邁上新台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東北、山西等地的經濟增長已開始呈現回暖態勢。 2017年,多個省份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邁上新台階,目前,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江蘇、山東、浙江分別首次突破8萬億、7萬億、5萬億元的大關;四川和湖北均超過3.65萬億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過3萬億元,從城市經濟來看,上海是我國首個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城市。而在山東省,經初步核算,2017年青島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1037.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5%。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7.1億元,增長7.1%。 2017年31個省份經濟增速一覽 2017年31個省份GDP總量一覽
『玖』 中國28省GDP排行榜前幾名是什麼地方
截至目前,除新疆、西藏和吉林省三個省份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未公布, 全國已有28個省份交出上半年GDP成績單。總量上,廣東省和江蘇省經濟總量均為4萬億元級別,位居全國第一和第二。山東省、浙江省和河南省緊隨其後。五省份經濟總量排名與去年同期保持一致。
四川省和湖北省總量排名趕超河北省,位居全國第6和第7。河北省排名同比下降兩名,位居第8。天津市和重慶市總量排名同比去年都下滑一名,分別位列第17和18,兩省份被江西省趕超。
增速上,貴州省是目前唯一一個兩位數增長的省份,以10.0%的成績暫居全國第一。在全國經濟增速較去年同期放緩0.1個百分點的環境下,19省份增速同比放緩。其中,重慶市增速放緩幅度最大,達4個百分點。GDP增速放緩幅度較大的還有天津市,同比回落3.5個百分點。
2018上半年,全國GDP同比增長6.8%,較去年同期放緩0.1個百分點。已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的28個省份中,17省份經濟增速超越或持平全國平均成績。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貴州省經濟增速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今年上半年,貴州省經濟增速達10.0%,居全國第一。
對於上半年經濟增速遙遙領先的原因,貴州省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近期表示,貴州以穩生產調結構為目標,農業經濟呈現新氣象,以現代化信息化為方向,服務業發展實現新提升,以補短板優長板為重點,投資增長注入新動力。上半年,貴州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17.4%,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1.4個百分點。
增速較高的還有雲南省和江西省,分別以9.2%和9.0%的成績位居第二和第三。這三個省份的增速去年也保持在全國前列。
另外可以看到,湖北的增速和湖南、河南持平,都為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