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江蘇經濟城市排名
2016年江蘇省內各市GDP總量前十排名分別是蘇州市、南京市、無錫市、南通市、徐州市、常州市、鹽城市、揚州市、泰州市和鎮江市。
『貳』 江蘇揚州在全國排第幾強
2011年數據如下:
城市排序 2011年GDP 較2010年增長率 省排名 城市級別
1 上海市 19500.00億元 增長 8.0% 滬 直轄市
2 北京市 16000.00億元 增長 8.0% 京 直轄市
3 廣州市 12380.00億元 增長11.0% 廣東1 副省級城市
4 天津市 11300.00億元 增長16.5% 津 直轄市
5 深圳市11000.00億元 增長10.0% 廣東2 副省級城市
6 蘇州市 10500.00億元 增長12.0% 江蘇1 地級市
7 重慶市10000.00億元 增長16.7% 渝 直轄市
8 杭州市7000.00億元 增長10.0% 浙江1 副省級城市
9 無錫市 6900.00億元 增長11.5% 江蘇2 地級市
10 成都市 6800.00億元 增長15.0% 四川1 副省級城市
11 佛山市 6613.00億元 增長12.0% 廣東3 地級市
12 青島市 6600.00億元 增長--.-% 山東1 副省級城市
13 武漢市 6500.00億元 增長12.0% 湖北1 副省級城市
14 南京市 6140.00億元 增長12.0% 江蘇3 副省級城市
15 大連市 6100.00億元 增長14.0% 遼寧1 副省級城市
16 寧波市 6000.00億元 增長10.0% 浙江2 副省級城市
17 沈陽市 5950.00億元 增長12.6% 遼寧2 副省級城市
18 長沙市 5600.00億元 增長14.0% 湖南1 省會城市
19 唐山市 5400.00億元 增長11.3% 河北1 地級市
20 煙台市 4906.8億元 增長12.5% 山東2 地級市
21 鄭州市 4900.00億元 增長13.0% 河南1 地級市
22 東莞市 4735.00億元 增長11.1% 廣東4 地級市
23 濟南市 4400.00億元 增長10.5% 山東3 副省級城市
24 泉州市 4270.00億元 增長13.5% 福建1 地級市
25 南通市 4100.00億元 增長12.0% 江蘇4 地級市
26 長春市 4040.00億元 增長15.2% 吉林1 副省級城市
27 哈爾濱市 4000.00億元 增長12.5% 黑龍江1 副省級城市
28 石家莊市 4000.00億元 增長12.0% 河北2 省會城市
29 西安市 3800.00億元 增長14.9% 陝西1 副省級城市
30 大慶市 3737.00億元 增長12.0% 黑龍江2 地級市
31 福州市 3705.00億元 增長13.0% 福建2 地級市
32 濰坊市 2615.45億元 增長11.2% 山東4 地級市
33 常州市 3600.00億元 增長12.0% 江蘇5 地級市
34 徐州市 3600.00億元 增長13.0% 江蘇6 地級市
35 合肥市 3600.00億元 增長16.0% 安徽1 省會城市
36 溫州市 3337.14億元 增長9.5% 浙江3 地級市
37 淄博市 3280.00億元 增長12.0% 山東5 地級市
38 紹興市 3200.00億元 增長--.-% 浙江4 地級市
39 鄂爾多斯 3000.00億元 增長--.-% 內蒙古1 地級市
40 包頭市 2150.85億元 增長15.6% 內蒙古2 地級市
41 濟寧市 2820.00億元 增長11.0% 山東6 地級市
42 邯鄲市 2800.00億元 增長--.-% 河北3 地級市
43 東營市 2057.58億元 增長12.8% 山東7 地級市
44 鹽城市 2760.00億元 增長13.0% 江蘇7 地級市
45 台州市 1951.79億元 增長8.6% 浙江5 地級市
46 洛陽市 2723.00億元 增長12.8% 河南2 地級市
47 臨沂市 2700.00億元 增長12.0% 山東8 地級市
48 嘉興市 1871.96億元 增長11.0% 浙江6 地級市
49 揚州市 2630.00億元 增長12.0% 江蘇8 地級市
50 南昌市 2610.00億元 增長13.0% 江西1 地級市
『叄』 2010年全國城市GDP的排行。
1、上海市 16872.42億元 增9.9% (滬)
2、北京市 13777.9億元 增10.2% (京)
3、廣州市 10604.48億元 增13.0% (廣東1)
4、深圳市 9510.91億元 增12.0% (廣東2)
5、蘇州市 9168.91億元 增13.2% (江蘇1)
6、天津市 9108.83億元 增17.4% (津)
7、重慶市 7894.24億元 增17.1% (渝)
8、杭州市 5945.82億元 增12.0% (浙江1)
9、無錫市 5758.00億元 增13.1% (江蘇2)
10、青島市 5666.2億元 12.9%(山東1)
11、佛山市 5638.47億元 14.0% (廣東3)
12、武漢市 5515.76億元 14.7% (湖北1)
13、成都市 5508.30億元 15.0% (四川1)
14、大連市 5150億元 15.2%(遼寧1)
15、寧波市 5125.82億元 12.4% (浙江2)+2
16、沈陽市 5015億元 14%(遼寧2)-1
17、南京市 5010.36億元 13.1% (江蘇3)-1
18、長沙市 4547.06億元 15.5%(湖南1)+2
19、煙台市 4358.46億元 14.1%(山東2)+2
20、唐山市 4300億元 13% (河北1)-2
21、東莞市 4246.25億元 10.3% (廣東4)-2
22、鄭州市 4000億元 13%(河南1)+1
23、濟南市 3910.80億元 12.7%(山東3)-1
24、哈爾濱市 3665.9億元 14.0%(黑龍江1)
25、泉州市 3564.76億元 12.8% (福建1)+1
26、南通市 3417.88億元 13.0%(江蘇4)+1
27、石家莊市 3401億元 12.7%(河北2)-2
28、長春市 3369.7億元 15.6%(吉林1)
29、西安市 3241.49億元 14.5%(陝西1)
30、濰坊市 3090.9億元 12.9%(山東4)
31、福州市 3068.21億元 14.0%(福建2)
32、常州市 2976.68億元 13.1%(江蘇5)+1
33、溫州市 2925.57億元 11.1% (浙江3)-1
34、大慶市 2900億元 %(黑龍江2)+6
35、徐州市 2866.93億元 13.9%(江蘇6)
36、淄博市 2866.75億元 13.7%(山東5)-2
37、紹興市 2782.74億元 11.0% (浙江4)-1
38、合肥市 2702.5億元 17.5%(安徽1)+3
39、鄂爾多斯2580億元 22%(內蒙古1)
40、濟寧市 2542.80億元 12.9%(山東6)-3
41、台州市 2415.12億元 13.1%(浙江5)+3
42、包頭市 2400億元 16%(內蒙古2)-4
43、臨沂市 2400.0億元 12.9%(山東7)-1
44、東營市 2359.94億元 13.2%(山東8)-1
45、洛陽市 2321億元 %(河南2)+1
46、嘉興市 2296.00億元 13.7%(浙江6)+1
47、邯鄲市 2250億元 %(河北3)-2
48、鹽城市 2250億元 13%(江蘇7)
49、揚州市 2207.99億元 13.4%(江蘇8)+1
50、南昌市 2207.11億元 14.0%(江西1)+1
『肆』 2009年蘇州和揚州的GDP,GDP增長率,在江蘇省排名;人均GDP,人均GDP增長率,在江蘇省排名;投資總額,消
南通仗著自己的縣級市比較多、人口較多,GDP總量大一點就很囂張,連人家常州都不放在眼裡了,一比較人均GDP他就傻眼了,根本不如揚州,更別說常州跟鎮江了。
口說無憑是沒用的,所以,附帶如下證據:
2011年江蘇13大市人均GDP
按各市官方給出預計數據 常住人口按六普數據 折算美元按2011年平均匯率6.4588計
(泰州、連雲港兩座預計數據未出城市名次暫按2010年排名)
1.無錫 人均16771美元(GDP預計6900億,常住人口637萬,人均108320元)
2.蘇州 人均15542美元(GDP預計10500億,常住人口1046萬,人均100382元)
3.常州 人均12143美元(GDP預計3600億,常住人口459萬,人均78431元)
4.南京 人均11883美元(GDP預計6140億,常住人口800萬,人均76750元)
5.鎮江 人均11450美元(GDP預計2300億,常住人口311萬,人均73955元)
6.揚州 人均9130美元(GDP預計2630億,常住人口446萬,人均58969元)
7.南通 人均8720美元(GDP預計4100億,常住人口728萬,人均56319元)
8.泰州
9.徐州 人均6496美元(GDP預計3600億,常住人口858萬,人均41958元)
10.鹽城 人均5886美元(GDP預計2760億,常住人口726萬,人均38017元)
11.淮安 人均5380美元(GDP預計1668億,常住人口480萬,人均34750元)
12.連雲港
13.宿遷 人均4294美元(GDP預計1309億,常住人口472萬,人均27733元)
『伍』 有全國103重點地級市排名嗎
2011年中國各市gdp排名(前120)
1、上海市 16872.42億元 增9.9% (滬)
香港 15196.31億元 增6.8% (港)
2、北京市 13777.94億元 增10.2% (京)
3、廣州市 10604.48億元 增13.0%(廣東1)
4、深圳市 9510.91億元 增12.0% (廣東2)
5、蘇州市 9168.91億元 增13.2% (江蘇1)
6、天津市 9108.83億元 增17.4% (津)
7、重慶市 7894.24億元 增17.1% (渝)
8、杭州市 5945.82億元 增12.0% (浙江1)
9、無錫市 5758.00億元 增13.1% (江蘇2)
10、青島市 5666.19億元 12.9%(山東1)
11、佛山市 5651.52億元 14.3% (廣東3)
12、成都市 5551.3億元 15.0% (四川1)+1
13、武漢市 5515.76億元 14.7%(湖北1)-1
14、大連市 5158.06億元 15.2%(遼寧1)
15、寧波市 5125.82億元 12.4%(浙江2)+2
16、沈陽市 5016.97億元 14.1%(遼寧2)-1
17、南京市 5010.36億元 13.1%(江蘇3)-1
18、長沙市 4547.06億元 15.5%(湖南1)+2
19、唐山市 4469.08億元 13.1%(河北1)-1
20、煙台市 4358.46億元 14.1%(山東2)+1
21、東莞市 4246.25億元 10.3% (廣東4)-2
22、鄭州市 4002.90億元 12.5%(河南1)
23、濟南市 3910.80億元 12.7%(山東3)
24、哈爾濱市 3665.9億元 14.0%(黑龍江1)
25、泉州市 3564.76億元 12.8% (福建1)
26、南通市 3417.88億元 13.0%(江蘇4)
27、石家莊市 3401.02億元 12.2%(河北2)
28、長春市 3369.7億元 15.6%(吉林1)
29、西安市 3241.49億元 14.5%(陝西1)
30、濰坊市 3090.92億元 13.3%(山東4)
31、福州市 3068.21億元 14.0%(福建2)
32、常州市 2976.68億元 13.1%(江蘇5)
33、溫州市 2925.57億元 11.1% (浙江3)
34、大慶市 2900.1億元 12.0%(黑龍江2)
35、徐州市 2866.93億元 13.9%(江蘇6)
36、淄博市 2866.75億元 13.7%(山東5)
37、紹興市 2782.74億元 11.0% (浙江4)
38、合肥市 2702.5億元 17.5%(安徽1)
39、鄂爾多斯 2643.23億元 19.2%(內蒙古1)
40、濟寧市 2542.80億元 12.9%(山東6)
41、包頭市 2460.80億元 16.0%(內蒙古2)
42、台州市 2415.12億元 13.1%(浙江5)
43、臨沂市 2398.98億元 12.9%(山東7)
44、東營市 2359.94億元 13.2%(山東8)
45、邯鄲市 2342.2億元 13.1%(河北3)
46、洛陽市 2321.2億元 13.2%(河南2)
47、嘉興市 2296.00億元 13.7%(浙江6)
48、鹽城市 2266.26億元 13.6%(江蘇7)
49、揚州市 2207.99億元 13.4%(江蘇8)
50、南昌市 2207.11億元 14.0%(江西1)
51、滄州市 2203億元 14.5%(河北4)
52、鞍山市 2125.42億元 16.0%(遼寧3)
53、昆明市 2120.37億元 14.0%(雲南1)
54、金華市 2094.70億元 12.5% (浙江7)
55、廈門市 2053.74億元 15.1%(福建3)
56、泰安市 2051.68億元 13.7%(山東9)
57、保定市 2050.3億元 14% (河北5)
58、泰州市 2002.58億元 13.5%(江蘇9)
59、鎮江市 1956.64億元 13.3%(江蘇10)
60、南陽市 1955.84億元 11.6%(河南3 )
61、威海市 1944.70億元 12.7%(山東10)
62、呼和浩特1865.71億元 13.0%(內蒙古3)
63、中山市 1826.32億元 13.5%(廣東5)
64、吉林市 1800.6億元 12.3%(吉林2)
65、南寧市 1800.43億元 14.2% (廣西1)
66、太原市 1778.05億元 11.0%(山西1)
67、榆林市 1756.67億元 18.3% (陝西2)
68、惠州市 1729.90億元 18.0% (廣東6)
69、德州市 1657.82億元 12.9%(山東11)
70、聊城市 1606.51億元 13.1%(山東12)
71、濱州市 1551.52億元 13.5%(山東13)
72、江門市 1550.37億元 14.3% (廣東7)
73、宜昌市 1547.3億元 15.8%(湖北2)
74、岳陽市 1539.36億元 14.8%(湖南2)
75、襄陽市 1538.3億元 16.2%(湖北3)
76、茂名市 1492.09億元 14.1% (廣東8)
77、常德市 1491.57億元 15.2% (湖南3)
78、衡陽市 1420.34億元 15.1%(湖南4)
79、湛江市 1402.77億元 14.2%(廣東9)
80、漳州市 1400.71億元 14.9%(福建4)
81、棗庄市 1362.04億元 12.6%(山東14)
82、淮安市 1345.07億元 13.8%(江蘇11)
83、廊坊市 1331.1億元 12.5% (河北6)
84、許昌市 1312.78億元 13.3%(河南4)
85、安陽市 1311.3億元 13.1% (河南5)
86、烏魯木齊 1311億元 12.2% (新疆1)
87、湖州市 1301.56億元 12.1%(浙江8)
88、平頂山 1300億元 12.1%(河南6)
89、柳州市 1275.74億元 15.8%(廣西2)
90、株洲市 1274.85億元 15.3%(湖南5)
91、焦作市 1247.61億元 11.9%(河南7)
92、周口市 1227.9億元 11.1% (河南8)
93、邢台市 1210.62億元 12.2%(河北7)
94、汕頭市 1203.25億元 13.7%(廣東10)
95、珠海市 1202.58億元 12.8%(廣東11)
96、新鄉市 1181.45億元 14.2% (河南9)
97、通遼市 1176.23億元 16.0%(內蒙古4)
98、菏澤市 1151.58億元 14.3%(山東15)
99、連雲港 1150.81億元 13.6%(江蘇12)
100、商丘市 1140億元 12% (河南10)
101、貴陽市 1121.82億元 14.3%(貴州1)
102、贛州市 1119.47億元 13.8%(江西2)
103、清遠市 1112.53億元 20.8%(廣東12)
104、桂林市 1108.63億元 13.8%(廣西3)
104、蕪湖市 1108.63億元 18.2%(安徽2)
106、松原市 1102.8億元 12.7%(吉林3)人均38200
107、蘭州市 1100.39億元 12.8%(甘肅1)
108、咸陽市 1098.68億元 14.5%(陝西3)
109、信陽市 1092.23億元 11.8%(河南11)
110、郴州市 1081.76億元 15.2%(湖南6)
111、赤峰市 1080.18億元 15.0%(內蒙古5)
112、肇慶市 1065.90億元 17.1%(廣東13)
113、駐馬店 1055.45億元 11.6%(河南12)
114、九江市 1032.06億元 14.3%(江西3)
115、日照市 1025.08億元 12.5%(山東16)
116、宿遷市 1015.21億元 13.7%(江蘇13)
117、揭陽市 1008.99億元 19.6%(廣東14)
118、曲靖市 1005.50億元 13.1%(雲南2)
119、營口市 1002.43億元 17.8%(遼寧4)
120、龍岩市 991.49億元 13.9%(福建5)
『陸』 2019全國gdp排名100強是哪些城市
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天津、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無錫、長沙、寧波、鄭州、佛山、濟南、南通、東莞。
廣深持續反彈,實際增速雙雙超過7%。名義增速廣州更是高達10.35%,領跑一線。成都無論名義增速(12.1%)還是實際增速(8.2%)都位居20強榜首,長沙、武漢、鄭州也較為突出,凸顯出中西部地區的「強省會」特徵。重慶、天津兩個直轄市經濟企穩復甦,GDP總量歷史首次在半年內突破萬億元大關。其中,天津雖然在TOP20城市中增速墊底,但同比已提升1.2個百分點。
受進出口拖累,外向型經濟較為明顯的上海、蘇州上半年出現降速,GDP增速分別為5.9%和6.0%,在TOP20城市中僅高於天津,低於全國水平(6.3%)。繼去年代替東莞入圍20強後,濟南今年繼續朝前。合並萊蕪之後,新濟南上半年GDP達到4791.7億元,排在第18位,相比去年上升2個名次。
『柒』 中國各省份經濟排名
名次 GDP(億元) 人均GDP(元) GDP增長率
1 廣東 35696 37588
2 山東 31072 33083
3 江蘇 30024 33089 12.5
4 台灣 27110 110663
5 浙江 21486 42214
6 河南 18200 18322 12%
7 河北 16188 19588
8 香港 15442 198213
9 上海 13698 73124
10 遼寧 13461 24945 13.1%
11 四川 12506 11008
12 湖北 11330 18786
13 湖南 11156 17521
14 福建 10863 30255 13%
15 北京 10488 63029 9%
16 安徽 8874 14249
17 黑龍江 8310 18763
18 內蒙古 7761 26128 ,
19 廣西 7171 14786
20 山西 7028 21103 10%
21 陝西 6812 18386 15%
22 江西 6480 14727
23 吉林 6424 18126 16%
24 天津 6354 53175 16.5%
25 雲南 5700 12809 11%
26 重慶 5098 16014
27 新疆 4203 17616
28 甘肅 3100 11961 10%
29 貴州 3350 7264 10%
30 澳門 1710 235452 20%
31 海南 1459 13361 ,
32 寧夏 1070 17540 12%
33 青海 960 18940
34 西藏 392 13754 1、上海市 13698億元 增 (滬) 中國經濟中心依然領先
2、北京市 10488億元 增長9% (京) 第二個過萬億的城市,首都的轉型是成功的
3、廣州市 8215億元 增 (廣東1)副省級中最高
4、深圳市 7806億元 增 (廣東2)計劃單列中最高,特區中最高的,深港一體化將推動其繼續更好的發展
5、蘇州市 6701億元 增長13% (江蘇1)地級市中最高,外資集中地
6、天津市 6354億元 增 (津) 環渤海中心城市
7、重慶市 5096億元 增 (渝) 依然是中西部唯一進全國十強的城市,在直轄市中最低,發展速度驚人
8、杭州市 4781億元 增11% (浙江1)隨著長三角滬寧杭的繼續融合,杭州的地位將繼續保持
9、青島市 4409億元 增13.5% (山東1) 山東的經濟中心已經拉開了和省會濟南的距離
10、無錫市 4400億元 13.1%(江蘇2) 今年增速放緩了一點
11、佛山市 4300億元 (廣東3)國務院點名批評的經濟結構不合理,該慢下來,好好打好基礎
12、寧波市 3964億元 (浙江2)
13、武漢市 3960億元 (湖北1)
14、成都市 3901億元 (四川1) 受地震影響增速減緩,排名繼續下滑,預計將被東莞超過
15、大連市 3858.2億元 增(遼寧1) 直逼省會沈陽 經濟發展相當快
16、沈陽市 3855億元 (遼寧2)
17、南京市 3775億元 增 (江蘇3)
18、東莞市 3710億元 (廣東4)
19、唐山市 3560億元 增13% (河北1)
20、煙台市 3460億元 (山東2)
21、濟南市 3017億元 同比增13%(山東3)
22、鄭州市 3002億 同比增 (河南1)
23、長沙市 3000億元 同比增15%(湖南1)
24、哈爾濱市 2800億元 增長(黑龍江1)
25、石家莊市 2770億元 同比增11%(河北2)
26、泉州市 2700 同比增14% (福建1)
27、長春市 2588億元 (吉林1)
28、南通市 2550億元 (江蘇4)
29、濰坊市 2500億元 (山東4)
30、溫州市 2430億元 8% (浙江3)
31、淄博市 2300億元 (山東5)
32、福州市 2296億元 同比增 (福建2)
33、紹興市 2223億元 (浙江4)
34、大慶市 2220億元 (黑龍江2)
35、常州市 2200億元 (江蘇5)
36、西安市 2190億元 同比增 (陝西1)
37、東營市 2065億元 (山東6)
38、徐州市 2000億元 (江蘇6)
39、濟寧市 2000億元 (山東7)
40、邯鄲市 2000億元 (河北3)
41、台州市 1965.2億元 10% (浙江5)
42、臨沂市 1958億元 (山東8)
43、洛陽市 1919億元 (河南2)
44、嘉興市 1815.3億元 (浙江6)
45、威海市 1795億元 (山東9)
46、包頭市 1700億元 (內蒙古1)
47、金華市 1681.8億元 10% (浙江7)
48、滄州市 1678億元 13% (河北4)
49、南昌市1650億元 (江西1)
50、合肥市 億元 增 (安徽1)
51、南陽市 1620億元 (河南3)
52、鞍山市 1608億元 (遼寧3)
53、鹽城市 1600億元 (江蘇7)
54、昆明市 1600億元 12% ()
55、揚州市 1580億元 (江蘇8)
56、廈門市 1560億元 (福建3)
57、鄂爾多斯 1560億元 (內蒙古2)
58、保定市 1534億元 (河北5)
59、太原市 1468億元 增 (山西1)
60、鎮江市 1421億元 (江蘇9)
61、中山市 1409億元 (廣東5)
62、德州市 1400億元 (山東10)
63、泰安市 1398億元 (山東11)
64、泰州市 1394億元 (江蘇10)
65、南寧市 1300億元 同比增 (廣西1)
66、吉林市 1300億元 (吉林2)
67、呼和浩特1294億元 (內蒙古3)
68、惠州市 1280億元 (廣東6)
69、江門市 1277億元 11% (廣東7)
70、濱州市 1230億元 (山東12)
71、茂名市1200億元 (廣東8)
72、聊城市1200億元 (山東13)
73、岳陽市 1140.3億元 (湖南2)
74、棗庄市 1100億元 (山東14)
75、湛江市1050億元 (廣東9)
76、許昌市 1050億元 (河南4)
77、常德市 1050億元 13% (湖南3)
78、廊坊市 1050 12% (河北6)
79、平頂山 1050億元 (河南5)
80、安陽市 1036億元 (河南6)
81、湖州市 1034.9億元 (浙江8)
82、焦作市 1031億元 15% (河南7)
83、宜昌市 億元 (湖北2)
84、衡陽市 1020.4億元 (湖南4)
85、烏魯木齊 1020億元 增長15% (新疆1)
86、襄樊市 1020億元 (湖北3)
87、漳州市 億元 (福建4)
88、榆林市 1010億元 24% (陝西2)
『捌』 近十年揚州人均GDP以及在江蘇的排名
第7位
『玖』 中國所有的城市經濟實力排名
2010中國城市GDP排名
1、上海市 14900.93億元 增長8.2% (滬)
2、北京市 11865.9億元 增長10.1% (京)
3、廣州市 9112.76億元 增長11.5% (廣東1)
4、深圳市 8201.24億元 增長10.5% (廣東2)
5、天津市 7500.8億元 增長16.5% (津)
6、蘇州市 7400億元 增長11% (江蘇1)
7、重慶市 6527億元 增長14.9% (渝)
8、杭州市 5098.66億元 增長10% (浙江1)
9、無錫市 5000億元 增長11.5%(江蘇2)
10、青島市 4900億元 增長11%(山東1)
11、佛山市 4814.50億元 增長13.5% (廣東3)
12、武漢市 4500億元 增長13% (湖北1)
13、大連市 4410億元 增長15%(遼寧1)
14、成都市 4380億元 增長10% (四川1)
15、沈陽市 4350億元 增長14.1%(遼寧2)
16、寧波市 4214.6億元 增長8.6% (浙江2)
17、南京市 4170億元 增長11.5% (江蘇3)
18、唐山市 3800億元 增長11% (河北1)
19、東莞市 3763.26億元 增長5.3%(廣東4)
20、煙台市 3720億元 增長12.4%(山東2)
21、鄭州市 3365億 增長12% (河南1)
22、濟南市 3350億元 增長12%(山東3)
23、長沙市 3300億元 增長14.5%(湖南1)
24、哈爾濱市 3258.1億元 增長13%(黑龍江1)
25、石家莊市 3110億元 增長11.1%(河北2)
26、泉州市 3002.12 增長12.5% (福建1)
27、長春市 2919億元 增長15%(吉林1)
28、濰坊市 2791億元 增長12%(山東4)
29、南通市 2760億元 增長14%(江蘇4)
30、西安市 2719.1億元 增長14.5% (陝西1)
31、淄博市 2576億元 增長12%(山東5)
32、溫州市 2527.88億元 增長8.5% (浙江3)
33、福州市 2520.69億元 增長12% (福建2)
34、常州市 2430億元 增長11.4%(江蘇5)
35、紹興市 2375.46億元 增長9.3%(浙江4)
36、濟寧市 2280億元 增長14% (山東6)
37、徐州市 2220億元 增長13.5%(江蘇6)
38、邯鄲市 2220億元 增長11% (河北3)
39、大慶市 2120億元 增長12.1%(黑龍江2)
40、臨沂市 2110.18億元 增長13.4%(山東7)
41、鄂爾多斯 2100億元 增長23% (內蒙古1)
42、洛陽市 2074億元 增長13% (河南2)
43、東營市 2060億元 增長11.8%(山東8)
44、台州市 2025.47億元 增長8.5% (浙江5)
45、包頭市 2000億元 增長18%(內蒙古2)
46、合肥市 2000億元 增長17% (安徽1)
47、威海市 1970億元 增長11% (山東9)
48、嘉興市 1917.96億元 增長9.3% (浙江6)
49、鞍山市 1915億元 增長12%(遼寧3)
50、滄州市 1862.5億元 增長11% (河北4)
51、鹽城市 1860億元 增長13.5%(江蘇7)
52、南昌市 1820億元 增長13% (江西1)
53、昆明市 1808億元 增長12% (雲南1)
54、揚州市 1800億元 增長13.5%(江蘇8)
55、保定市 1790億元 增長12% (河北5)
56、南陽市 1780億元 增長11% (河南3)
57、金華市 1765.94億元 增長9% (浙江7)
58、泰安市 1700億元 增長13%(山東10)
59、泰州市 1650億元 增長14%(江蘇9)
60、廈門市 1619億元 增長8%(福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