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7年美國的稅收收入佔gdp的比重
美國的稅收佔GDP 28%
加拿大的稅收佔GDP 38%
中國的稅收佔GDP17%。
㈡ 2017年農業保費占農業生產總值的多少
初步核算的2014年中國經濟數據顯示農業佔GDP比重進一步降至9.2%。在此前的2013年,此項數據初步核算為10.0%,在2014年12月調整後下降為9.4%。中國已經穩步進入第一產業佔比在10%以下的新階段,下降趨勢還會繼續。
㈢ 2017年GDP增速超預期是因為什麼
國家統計局公來布數據顯示,初源步核算,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8271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對此,專家表示,2017年GDP增速完全超出年初各研究機構的預測,可以說穩中向好、好於預期,是2017年世界經濟發展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談到2017年中國經濟為什麼能夠有6.9%增速的好成績時,專家表示,「主動作為」是2017年中國經濟實現穩中向好、好於預期的主要因素。從政策規劃制定、落實到市場主體發揮活力,從中央到地方、到各經濟主體,全社會秉持「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主動作為,全方位系統性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實現了2017年經濟好成績。
㈣ 2017年各國在教育醫療支出佔全國GDP百分之多少
根據你的簡單描述答復如下: 當今美國的gdp為19,5.萬億,中國為13,1萬億,中國佔美國的70%
㈤ 實力排名榜:中國經濟最強的是哪個省
一直以來我國經濟以東部最強,中部次之,西部較為落後。主要原因是世界經濟全球化,海洋經濟越來越發達,一些沿海城市容易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形成東部帶動西部的局面,所以要論中國哪個省經濟最強?當屬沿海省份莫屬,比如廣東、漸江、江蘇等。
判斷一個地區的經濟狀況,我們通常都採用四個經濟指標來衡量,一個是GDP總量,一個是人均GDP,一個是GDP增速,一個是GDP結構。
第一,從GDP總量來看,廣東無疑是所有省份中經濟最強的;
數據顯示,從1989年起,廣東省的GDP總產值已經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在2017年,廣東繼續領跑全國,GDP總產值高達8.99萬億,佔全國總產出的10.5%。
但這里有個問題也值得警惕,廣東省並不是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江蘇省2017年GDP總產值也高達8.59萬億,和廣東省僅一步之遙。
第二,從人均GDP來看,江蘇省無疑是全國省份中經濟最強的,其次是浙江省,福建省和廣東省。
2017年末,江蘇省常住人口8029.3萬人,實現GDP總產值85900.9億元,全省人均生產總值10.7189萬元;
浙江省雖然GDP總產值才51768億元,但由於常住人口僅僅5657萬人,全省人均GDP為9.2057萬元;
福建省常住人口3911萬人,則人均GDP為8.2976萬元;廣東省雖然GDP總值高居榜首,但常住人口1.1169億人,則人均GDP為8.1089萬元;
總結:從GDP總量和人均GDP來看,可以稱得上經濟實力最強省份的,當屬廣東省和江蘇省,接下來,我們重點分析這兩個省份的GDP增速和GDP結構。
第三,從江蘇省和廣東省的GDP增速來看,廣東省2017年增速為7.5%,而江蘇增速為7.2%,廣東略勝一籌。
第四,從GDP的構成成分來看,廣東省的服務業確實略微強於江蘇。
廣東省GDP總產值8.9879萬億,其中第一產業佔比3792.4億元,第二產業佔比38598.55億元,第三產業佔比47488.28億元。
江蘇省GDP總產值8.59萬億,其中第一產業佔比4076.7億元,第二產業佔比38654.9億元,第三產業佔比43169.4億元。
從GDP的構成數據來看,廣東省的服務業確實略微強於江蘇。
在最新公布的2017年中國500強企業名單中來看,廣東省上榜51家,江蘇省上榜47家,也是不相上下,但從全國獨角獸來說,廣東省有12家,而江蘇省只有廣東省的零頭。
在全國影響力方面來看,不論是北上深廣,還是北上廣深,毋庸置疑,廣東省都獨佔了一線城市兩席。在金融領域,其中的深圳更是深交所的所在地,影響不可小覷。
不偏不倚的來講,江蘇省在人均GDP中占據優勢,廣東省在GDP總量,增量,構成,以及影響力方面都稍稍略勝一籌。
㈥ 湖南省桃源縣2017年GDP 是多少是多少個億了是升了還是降了
桃源縣2017年全縣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496736萬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751670萬元,下降3.8%;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228148萬元,增長10.9%;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516918萬元,增長13.5%。三次產業結構比由上年的26.0:34.1:39.9 調整為21.5:35.1:43.4。第一產業對GDP的貢獻率下降15.3%,同比下降41.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為43.3%,提高9.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為72.0%,提高32.1個百分點。工業對GDP的貢獻率為38.1%,同比提高8.3個百分點。
㈦ 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的國內生產總值約為1.39萬億元,2018年上半年上海市的國內
2018上半年上海市GDP:15558.15億元
2018年上海全年GDP:32679.87億元
㈧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什麼時候
在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經過三十年的壯觀增長,中國終於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日本內閣府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2010年名義GDP(國內生產總值)為54742億美元,比中國少4044億美元,中國GDP超過日本正式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2000年,中國還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2007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中國經濟規模何時能超越日本一直是近些年來國內外經濟學家關注的話題。
美國《華爾街日報》用「一個時代的結束」來形容這一歷史性時刻。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日本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袁鋼明昨天再次強調,國際上衡量國富國窮的指標是人均GDP,「目前中國人均GDP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中國還是一個『窮國』的事實並沒有改變,國內媒體應該淡化這一變化,避免國際輿論借機再度炒作『中國經濟威脅論』」。
(8)湖南2017gdp擴展閱讀:
有這樣幾個事實反映了中國地位的凸顯:
第一,在金融危機條件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保持了高速增長。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第二,2010年10月,G20財長會議決定IMF將向中國等新興大國轉讓6%的投票權,其中,中國的份額將由3.72%躍升至6.39%,投票權也將從目前的3.65%升至6.07%,一舉超過英、法、德成為IMF第三大股東。
中國投票權的上升並沒有動搖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擁有的否決權,也沒有動搖發達經濟體的主導權。
第三,中國研製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其速度比原本位居世界首位的美國「美洲虎號」快47%,被認為是走向科技大國的重要表現。
第四,中國海軍艦隊多次遠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執行護航任務。
第五,在全球治理層面,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發揮重要作用,作為G20和「金磚四國」成員參與制定和協調國際經濟規則,作為基礎四國的成員參與氣候變化談判,中國的國際話語權顯著提升。
㈨ 2017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國家最新統計人均GDP是:7575美元《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披露,2014年全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億元人民幣。當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為萬人。按照「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1美元緝嘩光狙叱繳癸斜含鉚兌6.1428元人民幣」的標准換算可知,2014年,中國人均GDP已上升至757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