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國際貿易課題

國際貿易課題

發布時間:2020-11-25 10:27:11

1. 為什麼香港會成為國際貿易中心 (研究性學習課題 望詳細)

1997年7月1日以來,在香港企業層面發生的所有風雲變化中,最顯著的大概是投資銀行領域的變化。

掃一眼1997年的投資銀行業排名,一些久違的名字赫然在目。在這些最大的大鱷中,有施羅德(Schroders)、弗萊明斯(Flemings)、巴林銀行(Barings)等英國銀行業的藍籌公司,還有一夜成名的本地公司百富勤(Peregrine)。

香港主權交接後,這些傳統名號開始迅速銷聲匿跡,因為它們都被全球巨頭收購了。

花旗集團(Citigroup)亞太市場與銀行業首席執行官麥睿彬(Robert Morse)等資深亞洲銀行家,證實了所發生的這些變化。

1997年,他是所羅門兄弟(Salomon Brothers)亞洲公司駐香港首席執行官。

他表示:「今天的香港比主權交接時更像國際金融中心。縱觀整個地區,公司和投資銀行業的規模、復雜程度及范圍都有了明顯提升。」

投資銀行家如今一般都以香港為基地,開展大規模擴張的區域業務,而不僅限於為本地集團企業服務,也沒有大批穿梭於周邊經濟體的「皮包銀行家」。

對香港的投資銀行家來說,1997年是喧囂的一年——而且不僅僅是因為交接。

銀行家們表示,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後,這個特別行政區與中國內地之間的業務可能會興旺起來。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亞太區投行部主管、自1992年開始成為香港居民的金仕浦(Matthew Ginsburg)指出:「交接之後,香港成為中國更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讓投資銀行在中國內地做生意變得更容易了。」

時機也正好。中國剛剛開始改革國有企業,目標是提高能源和電信等領域公司的商業生存能力。

對投資銀行至關重要的是,改革動力提供了大批希望在香港或海外上市的候選企業。中國當時還在艱苦談判,以期加入世貿組織(WTO),此舉最終將使中國實現現代化,開放國內市場。

入世進展能讓香港的投資銀行雙重受益:它們既可以為海外公司在中國內地的並購提供建議,也可以親自投資於中國的銀行和保險公司。

由於香港主權交接第二天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1997年7月也成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個月。7月2日,泰國讓本國貨幣貶值,引發了整個東南亞的大規模金融危機,也波及到大中華地區。

東南亞各國政府為了挺過這場危機、振興低迷的經濟,紛紛啟動雄心勃勃的私有化計劃,為投資銀行家帶來了很多新的機遇,開放了許多新的市場。

金仕浦表示:「亞洲金融危機暴露出金融和企業結構方面的弱點,激起了廣泛的改革。」

該地區的其它市場也逐漸吸引了香港銀行家的眼球,特別是印度——該國正在迅速打造世界一流的IT服務業。

在亞洲擁有豐富經驗的瑞銀(UBS)亞洲區投行業務主席賀利華(Rodney Ward)表示,IT業的成功,使其它領域的印度企業擁有了尋求海外銷售和收購的信心。

他表示:「與1997年不同的是,和印度一樣,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其它市場現在也在對該地區的投資銀行業務做出巨大貢獻。」

當然,香港的銀行家從全球化的巨大浪潮中獲得了益處,這一浪潮推動了亞太地區以及跨境並購交易。有雄心的全球企業都有亞洲戰略,而那總是意味著香港的銀行家在積極尋找交易,為外國同行提供建議。

現在,香港的投資銀行業已經變得與其它任何全球性金融中心一樣復雜。

10年過去了,銀行家們如今擁有各種各樣的客戶,從對沖基金到私人股本機構,不一而足。產品范圍也明顯擴大,大批銀行家設計出衍生品和結構融資等領域的各種最新產品。

賀利華表示:「10年前,亞洲不過是一潭死水。現在,在香港乃至整個地區開展的業務,已是一體化的全球業務的一部分。」

賀利華表示,香港境內外的客戶比以往更具識別能力,投資銀行家必須為業務展開激烈競爭。

然而,伴隨著香港投資銀行業的成功轉變,也帶來了自滿和過於依賴內地企業上市的危險。香港以成功催生了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首次公開發行而自豪。去年10月,內地最大的銀行中國工商銀行(In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在香港和上海同步上市,籌集資金219億美元。

在香港籌集的161億美元,證明了亞洲的流動性,以及投資者對香港交易所上市企業的公司治理水平的信心。但是,完美的狀況不會永遠持續下去,銀行家和官員們現在都在私下討論香港維持其全球金融中心優勢的下一步——與上海證交所融合。

印度和新加坡等亞洲本土市場的深度和規模都在擴大,由香港投資銀行家做出的決定可能將越來越少。

對香港來說,未來10年必將出現和過去10年同樣多的變化

2. 張家港外貿發展研究的課題要點寫點什麼啊

很辛苦找到的!
(一)課題的提出

1、經濟的發展促使人們對服裝的需求從溫暖型向審美型轉變,同時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我國紡織服裝業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少服裝企業也由過去傳統的以來料加工為主的小作坊逐步發展成集面料研發、產品設計、生產製作、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此外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對外聯系合作的增多,不少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逐漸被運用到服裝設計、生產、銷售過程中。服裝企業的蓬勃發展迫切呼喚高素質的勞動者。因此職業教育必須要正視企業發展的對人才需求的變化,通過多途徑探索來提高服裝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以滿足企業的要求。

2、職業學校學生文化基礎普遍較差,厭學情緒普遍存在。要通過兩年的在校學習使他們成為企業歡迎的人才有一定的難度。作為學校而言,必須要認真研究學生現狀和企業要求,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因此傳統意義上的照本宣科、過分追求專業大而全、各學科自成體系、重理論教學等教學觀點與教學理念必然受到了沖擊,我們必須要著重研究學生的特點,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從多種途徑出發努力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本課題產生於職業教育實際,是學校走內涵發展的必然要求,是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的內在需要,其研究成果直接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必將能促進服裝專業的發展,有利於品牌專業的打造,為學校發展贏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二、相關概念的界定

1、「技能」,指掌握並能運用專門技術的能力。

2、「職業技能」,指為從事某一專業職業而必須具備的能力。它包括職業素養、操作技能等,與職業素質密不可分。

3、「服裝專業學生職業技能」,指將來能專業從事服裝設計、生產、銷售以及服裝企業各項管理的學生所應具有的職業能力。

三、研究的內容及目標

1、提高服裝專業學生職業技能水平的途徑研究.

2、提高服裝專業學生職業技能水平的方法研究.

四、研究的過程和方法

(一)研究的過程

本課題是2001年6月經通州市教育科研領導小組批准立項的。立項後,課題組在學校教科室的指導、幫助下,認真設計了研究方案。之後課題組對整個研究進行了任務分解,做到任務落實到人。全體成員按照分工和時間部署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工作。2001年9月,學校對校內中層幹部的工作崗位進行調整,原課題負責人李培西同志調離服裝工藝部。課題組隨即明確由服裝工藝部主任姜漢榮同志任課題組負責人,具體負責本課題的研究工作。2005年8月,姜漢榮同志調離服裝工藝部,隨後由校長助理、服裝工藝部主任顧強同志及服裝工藝部副主任高飛同志負責課題的後期組織工作。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我們重點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1、加強了對課題組成員的業務培訓。課題立項初期,不少同志是帶著對教育科研的美好憧憬而加入到課題組的。但他們對教育科研的內涵、教育科研的方法知之甚少,對與課題相關的教育理論特別是支撐性理論也了解得比較少。這些都成了推進課題研究的阻礙。為保證課題研究的正常進行,我們以課題組為單位積極組織全體成員集體學習相關理論,幫助大家提升理論素養。課題組負責人姜漢榮同志曾參與過南通市教科研培訓班的學習,是我校南通市級「九五」立項課題的主要參與者,對教科研工作有一定的了解。為此該同志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多次為課題組成員舉辦講座,尤其就教科研方法進行了指導。對學校組織的相關教科研講座則是全員認真參加,切實提高了課題組成員的業務水平。

2、加強了對課題的整體駕馭。開展本課題研究是服裝專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它產生於實際,服務於實際。要使課題研究真正為教育教學服務,整體駕馭非常重要。為此我們從兩個方面進行了努力。一是切實加強了對當今服裝行業市場的調查分析。我們組織專人多次到企業進行調查,了解當前的企業發展動態,尤其了解新形勢下品牌營銷戰略,進而對服裝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方向進行預測。從企業現狀的調查中了解服裝企業所需的人才規格,結合現有服裝專業培養目標進行分析,明確本課題所要解決的問題。而且調查分析貫穿了整個研究過程之中,提高了研究的時效性和針對性。二是切實加強了課題研究的協調。課題研究一開始我們就對課題研究進行了任務分解,明確了工作分工。但課題研究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部分、各個環節通力配合,因此分工不分家。在研究過程中我們注重了子課題與子課題之間的協調。我們根據子課題研究的推進情況,不定期地召開課題組會議,通報各自的研究進展情況、研究成果和研究體會,相互借鑒,共同研究下一步課題推進的辦法,提高了研究的效率。

3、加強了改革試點。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把改革試點貫穿其中,特別是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上進行了積極的嘗試。我們先後啟動了文化課的「分層式」教學改革和專業課的「項目教學」改革。尤其是「項目教學」改革,我們進行了大力度的推進、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全體服裝專業的專業教師都參與了實踐,僅配合改革的校本教材就編寫了十多部,在學校組織的「項目教學」改革試點匯報會上我們充分展示了改革成果,學校組織「項目教學」改革論文評比,本課題組的所有成員都撰寫了論文並全部獲獎。

(二)研究的方法

在本課題研究中,我們主要運用了以下方法:

1、調查研究法

我們有計劃有步驟地就企業生產現狀、企業發展前景、畢業生就業現狀、用人單位人才使用與需求情況等方面進行了較為廣泛的調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數據,真正了解到了社會的需求,為整個課題的推進提供了充足的事實依據。

2、行動研究法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就如何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進行了廣泛的實踐,邊研究邊改革邊試點,在行動中尋找提高學生職業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教育教學。

3、文獻研究法

在操作過程中我們藉助網路、期刊搜集、整理了不少與本課題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以及其他專家在這方面已取得研究成果,進行了一定的借鑒。這些資料為課題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撐,有效地推進了課題研究的開展,提高了研究的效率。

五、研究成果的概述

1、理論成果

冷靜回顧整個研究過程,我們一方面回答了實踐中的許多問題,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課題組成員牢牢把握職教規律,瞄準企業需求,就服裝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內涵、標准、「項目教學」改革的組織等方面做了積極的探討。我們認為:

(一)在人才培養途徑上應注重培養復合型人才

在我國,服裝行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行業。同時服裝學科是一門邊緣性學科,涉及到美術、化工、紡織、視覺傳達、營銷、管理、計算機等多方面的知識,這就要求從業者需具備復合型的知識結構,較強的綜合能力。傳統的服裝教學則是一種典型的師傅帶徒弟模式;當時的國內服裝企業則從事簡單的來料加工,因此招收的工人僅僅需要懂得縫制就行,即傳統意義上的縫工。但隨著我國加入WTO,服裝企業從原有的來料加工向自我研發、自創品牌、自重營銷的綜合性企業過渡,服裝企業對人才的則是能從事設計研發、生產管理、策劃營銷等綜合性的服裝人才,加之中職服裝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面向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術藍領,就要求我們服裝專業人才的培養從傳統的簡單操作型向復合型、綜合型人才轉變,因此需要學生在校期間除懂得基本的制圖及縫制工藝以外,還需掌握面料學、美術學、設計學、計算機、營銷管理、紡織等多方面的知識,同時還需掌握工業化生產流程管理知識及在工業化生產中相關關鍵崗位製版、質檢等工種技術要領。

(二)在服裝課程的設置上應當互相穿插、相互滲透

傳統的服裝類學科的設置如下:人體素描、服裝色彩設計學、服飾圖案、服裝概論、服裝設計、時裝畫技法、服裝材料、結構制圖、服裝工藝等,各門學科之間相互分類比較明確。例如,教師在講工藝時,由於結構、材料等學科的教學進度或教學內容有所偏差,往往無法按計劃正常開展。出現相互扯皮的現象;另外,服裝設計的學生在進行創作時有可能涉及到面料設計、家居設計、服飾品設計,運這時因為所進行的課程是服裝設計,各門課程又比較孤立,學生無法在面料設計、家居設計、服飾品設計等方面繼續發展只好轉到服裝設計上來,長此以往,無形中扼殺了學生在面料設計、家居設計、服飾品設計方面的特長。為此,我們在服裝類課程設置方面充分考慮到項目教學的特點,將二個學期所涉及的主要教學內容編定項目,並根據學期順序編排項目表,根據項目的實施來選擇教材內容,編排綜合 性校本教材。例如:針對女式襯衫領的款式變化這一項目,我們根據不同的款式變化來組織材料、結構、工藝課程內容,並引入生產一線用的新工藝、新技術的內容,從而達到了各學科的街接與融合。教師在教學生在學某一項目時,各門學科的老師都會根據項目類綜合教材的內容要求積極配合,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更全面特長也得到充分發揮。正由於學科上的相互滲透,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思維,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學生的潛力,也充分發揮了教師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

(三)盡最大可能的縮短服裝教育與服裝行業之間的距離

在課題研究前,我們學校的服裝教育始終沒有改變「普教」的身份,始終游離於行業之外,處於一種較為封閉的狀況。要改變服裝教育目前所處的尷尬狀態,必須採取以下途徑:

1、改革教師聘任機制: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師聘任形式,聘任部分在行業第一線,具有較高水準的從業人員充實教師隊伍,另外我校為了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使教師更適應企業及行業的發展,要求教師定期下企業鍛煉,教學以外的時間深入到企業中,從而既給企業注入了新的理念與活力也給學校帶來了行業中的最新動態。到企業兼職。

2、加大產學研力度:與企業合作,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活動,並以學生為主體,使這種活動深入到課堂,在教學中實現,讓學生動手,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具體操作時會根據不同企業需要而確定不同的運作方式。

3、加強服裝教育教學改革的力度,適度的開展就業前的頂崗培訓,使我們培養的學生一經就業就能服務於行業、達到學校教育目標與單位用人標準的對工銜接。

(四)注重課堂教學的途徑研究

途徑1:注重教師示範講解、巡迴指導、作業批改的主導作用。

教師實訓教學中只有通過示範講解這種有效形式,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形象直觀的表現出來,教師可以控制自如,易於學生理解。這種示範教學的途徑,通過教師直接示範,並加之講解與引導,從示範中讓學生了解操作要點、操作規程,同時了解一些基本手法及常見問題。是目前在實訓教學中最常規易行的一種方式。

途徑2:項目教學模式探索

即在教學中注重改革以往的教師一言堂,從項目的提出到學生的分組設計、互動,讓學生在動手做的過程中來探索,在活動中教師僅僅起到一種組織者和指導者,允許學生在項目框架內開展自主學習,從而加強學生的主體作用,也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

途徑3:分層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探索

「互助合作小組」是一種新型的結構——功能聯合體,由兩名以上(通常6名左右)學生根據性別、才能傾向、個性將征、學業成績、家庭社會背景、特長愛好、能力等方面的合理差異組建相對穩定的學習小組。

作用一:分小組優差學生進行組合,進行一對一,或叫一幫一的互助學習活動,從而讓教學能充分關心到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要。

作用二:各小組可以搞成1個學習的小團隊,多個學生有各自的特長與想法,在學習與創作中可以進行共同交流、討論、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途徑4:工作室制的教學模式改革:

為了加強教學科研力度,提高產、學、研成果,適度的開展以各教師帶名學生的工作室制,效仿大學教授帶研究生的形式,以1個教師加幾個學生為一個團隊,學生與教師一起參加某個課題,或某個產品的設計,研發與生產任務,從而讓學生在老師一起動手做的同時,提高了眼界,增長了學識,同時也能由點及面的輻射全班。

基於這些認識,課題組成員撰寫了不少論文和教學隨筆。其中有不少文章在有關刊物發表或在省市論文評比中獲獎。

2、應用成果

通過五年的探索和實踐,我校服裝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突出表現在:一是職業素養明顯提高。課題研究之前,我校服裝專業學生對服裝專業的理解始終比較粗淺,總喜歡把自己與「縫工」劃等號,對服裝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職業素養知之甚少,因此學習較為盲目。通過研究,我們幫助學生了解了「什麼是服裝專業?」、「中等職業學校服裝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什麼?」、「職業素養的內涵是什麼?」等問題,使學生明確了目標和努力的方向。絕大多數學生能主動努力,千方百計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學生的整體職業素養水平得到提高。二是操作技能明顯提高。過去由於認識上的問題,我們對服裝專業學生的操作技能標準定位不夠准確,過於注重學生縫制速度、質量的培養,與服裝短訓班教學區別不大。通過研究,我們對操作技能標准做了較為准確的定位,即學生既要具備熟練的縫制技能,還要掌握製版、編寫工藝單、服裝CAD等技能。認識上的到位再加上「項目教學」等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僅用一年時間學生就達到中級工水平,而過去是兩年),服裝生產中的不少關鍵技術得到了掌握,學生的技能水平受到了用人單位一致認可。這兩年我校服裝專業畢業生以較高的職業技能水平受到了眾多服裝企業的青睞,學生供不應求。良好的就業形勢也促進了我校服裝專業的發展。在包括蘇南在內的眾多職業學校服裝專業普遍不景氣,招生人數逐年下降的情況下,我校服裝專業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招收人數逐年增加,成為學校的重點骨幹專業,2004年1月該專業還通過了江蘇省示範專業的驗收。

3、初步效應

通過課題的研究,我們不僅解決了提高服裝專業學生職業技能水平的若干問題,而且充分調動了廣大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積極性、主動性。課題研究後,教師的科研意識大大增強,學校科研氛圍日趨濃厚,教師參與課題研究逐步變成了一種自覺行為。同時教師的科研素質在實踐中得到了提高,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面,加速了教師從教書匠向學者的轉變,加快了教師的成長。

六、需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1、提高服裝專業學生技能水平的途徑是多方面的,包括實習設備、實習材料及相應的課堂環境與組織模式、學生的基礎、學習動機、學習方式、教師的業務水平、教學思想、企業需要等等,只有正確協調好以上因素,方能有效的提高服裝專業學生技能水平。但如何協調這些因素還需在實踐中進一步摸索。

2、教師的教學觀念及個人業務水平是影響學生技能水平的關鍵因素。教師應主動適應企業工藝及技術的變化,及時吸收新知識,確立現代教育觀念,自覺的轉換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指導者、幫助者。如何提高教師的素質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將為之作出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以找准結合點和載體。

3. 求「論品牌戰略與對外貿易的發展」這個課題的研究內容

從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立新中國的三大戰役看我國外貿與國際化並軌成正規軍打攻堅戰勝大戰役意與天下

4. 要寫一篇與外貿會計有關的論文選什麼課題好些不是畢業論文。至少期中的論文而已。求課題。

採納以後來拿。
典型的論據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與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實,切合題旨。其次,選用的論據要棄舊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學作文,記住幾個經典論據,如司馬遷、居里夫人、張海迪,變換著角度使用,把它們當做萬花油。其實,這些論據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選取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論據說理,使閱卷者在閱讀時產生新鮮感,效果會更好。另外,有些同學習慣用古代事例闡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聯系實際,無時代的活水,也不能達到充分說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時尚言論和當前媒體普遍關注的事例輔助說理,加強說理的針對性、時代感,使文章更具說服力。

5. 為企業外貿業務培訓橫向課題驗收報告怎麼填寫

暈~你至少給個表看一下吧,就這么問個名字,這又不是全國性的東西,誰曉得啊。

6. 大家好,當前(近一兩年)國際貿易領域的熱點問題及主要課題有哪些呢

走出去
新新貿易理論
低碳
服務貿易

7. 誰能給幾個國際貿易研究課題名稱

淺談國際貿易中得新規則
國際貿易與綠色壁壘
出口企業遭遇「反傾銷」的對策思考
國際貿易糾紛的處置策略
中國對外貿易體制改革現狀和發展趨勢

8. 國際貿易欺詐

你們太大意了,我身邊也有朋友被騙,不過比你慘痛的多,別騙了7個貨櫃的服裝,然後找不到客戶了,付款方式一定要把握住啊,而且一定要完善單據方面的東西,尤其是是合同,L/C等能直接帶來風險的單據。
你們肯定為了向合理避稅而簡化了進口發票的內容了吧?這種國際騙子公司就是抓住中國人有時會貪圖小便宜的心理。

9. 「電子商務在中小型外貿企業中的應用」論文的課題簡介,約300字。急~~~~~ 有加分。

在傳復統的國際貿易中,中小型外貿制企業由於其自身固有的缺陷而缺乏競 爭優勢。但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不僅改變了傳統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 的形式和結構,還改變了對外貿易的形式和結構。電子商務的發展正引起國 際貿易的一場重大變革。中小型外貿企業通過發展電子商務不僅能彌補不足 還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 本文通過分析中小型外貿企業的現狀及電子商務對中小型外貿企業的影 響, 指出中小型外貿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十分必要,中小型外貿企業的當務之急 就是要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將電子商務廣泛的應用於業務中。然後通過分析 中小型外貿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現狀,提出了中小型外貿企業發展電子商務 應先解決內部信息化再制定符合實際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並從網路營銷、客 戶關系管理、 安全防範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發展電子商務, 最後以贛州 PX 金屬 材料有限公司為例具體闡述了中小外貿企業應如何開展電子商務。

閱讀全文

與國際貿易課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