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做國際貿易時,為什麼要學習國際文化差異
國際貿易,顧名思義是與國際友人之間的貿易活動。
其實在交易過程中,雙方的溝通與協調能力很重要的。
如果你不懂得對方的風俗習慣以及一些特有文化的話,可能或觸及對方的敏感點,這樣很容易讓對方覺得你是一個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那樣人家就會慎重考慮與你的合作了哦!
所以還是需要了解你的合作夥伴的文化背景比較好的。
② 急求 案例 關於文化差異對國際貿易產生的影響
摘 要:伴隨著貿易的發展,文化差異對貿易的影響也越發突顯。這體現在語言、宗教、社會習慣、政治哲學、社會結構、教育等文化構成的各個層面。必須培養跨文化意識,加強跨文化商務交往能力,進行文化交流與展示,注重文化的融合和變遷,以此推動世界貿易的發展。
關鍵詞:國際貿易;文化差異;貿易擴展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歷史的積淀,同時是不同地域、不同國家和不同民族特質的一種載體。雖然歷史的進程中不同文化也相互影響和滲透,但是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卻依然保持了各自獨特的一面。因此,文化具有差異性,一種文化認為是至關重要的東西,對於其他文化來說,就可能並不會受到如此的重視。但隨著世界經濟結構的變化和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際貿易不斷發展,並且不斷深入。可是伴隨著貿易的發展,文化差異的影響也越發地突顯。世界貿易中文化差異的存在已影響到國際間的貿易活動。
一、文化差異的類型及其影響
1.語言的差異。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用來表達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種特殊而又普遍的社會現象。語言是文化的根本。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內涵。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開展國際間的貿易活動,不同語言之間的交流轉換是必不可少的。但由於文化差異的存在導致了不同語言之間交流轉換的困難,從而影響到了國際商務交往。
通用汽車公司的廣告語:「身在比利時」(BodyinBelgium)譯作法蘭克斯語則為「漁夫旁的屍體」 (CorpsebyFisher)。一個非常有創意的廣告因為語言的差異導致了拓展市場的不利。同樣,一巴西的航空公司有則廣告說她有一個「很舒適的機艙」(comfortablerendezvous),但將此換作葡萄牙語則為「非法的性服務場所」(aroomforillicitsexualen counters)。由此可見,語言對國際貿易的開展具有很大的影響。
2.宗教的差異。宗教是一種社會現象和社會行為,它包括指導思想,組織,行動,文化等方面的內容。宗教是一種對社群所認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風俗的教化,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自從人類成為一種群體活動的生物,成為具有社會性的群體以來,宗教就是作為具有培養和加強人的社會性作用的一種重要的社會行為而成為社會的必需。
因此作為意識形態層面的宗教,也對國際貿易的運行產生影響。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世界上的主要宗教有猶太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儒教、道教、神道教、本教、錫克教、瑣羅亞斯德教等。所以在國際交往中應注意不同的宗教信仰,如日本人多信奉神道教,阿拉伯國家多信奉伊斯蘭教,英國人絕大多數信奉基督教[1]。
一國際公司在卡達進行談判時,由於負責人忽略宗教因素,基於對成功的信念,攜帶了白蘭地准備在儀式上與同事慶祝,結果他不但被嚴謹的回教國家裡的一個對習俗虔誠的男子立刻趕走,而且使公司成為了不受歡迎的公司。就是這樣一個文化細節上的失誤,導致了貿易合約的損失。
3.社會習慣的差異。社會習慣是在長時期里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傾向或社會風尚。它不僅會影響到消費者的消費價值觀,而且會影響到人們的工作和思維模式。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深入,帶動了跨國公司的發展。一個成熟的跨國公司必定是一個了解目標國文化的公司,一個注重文化差異的公司。
希爾頓酒店是世界著名的酒店,重視社會習慣的差異是其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希爾頓強調每個酒店必須要有個性,針對其所在地區或國家市場的需要,來進行具有個性的裝潢和服務。同時鼓勵廚師利用當地的原料作出具有地方風味的飯菜[2]。
同樣,跨國公司的成功運作還需尊重當地的工作模式。一個北加州廠商收購了英國伯明翰市一家公司,希望藉此打開歐洲市場。但在接管公司後不久,美國的管理人員就准備矯正下午茶點的休息時間問題。在英國,每人可以有半小時的下午茶點時間,然而管理層希望將此縮短為十分鍾。結果是工人們罷工,最終該公司倒閉。所以在國際貿易中,如果對海外工作的文化現實反應遲鈍將會招致悲慘的後果。
4.政治哲學的差異。政治是上層建築領域中各種權力主體維護自身利益的特定行為以及由此結成的特定關系。它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時期產生的一種重要社會現象。政治對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都有重大影響和作用。國際貿易由於是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開展的,因此必然要受到政治哲學的影響和作用。
在國際貿易中,由於各國國情不同、政治因素不同,對商品的包裝材料、結構、圖案以及文字標識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如阿拉伯國家規定進口商品的包裝禁用六角星圖案,因為六角星與以色列國旗中的圖案相似。由此可見,只有認識到政治上的不同,了解相關的歷史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促進外貿出口。
5.社會結構的差異。社會結構是某一社會制度的基本成分之間有組織的關系。社會結構包含社會分層,並且伴隨著階級等級和種性等級。社會結構極大地影響著國際貿易的運行和跨國公司的目標市場定位。
麗晶集團根據目標顧客年齡層次的不同,作出了准確的市場定位,對酒店進行了不同的裝潢設計。設在紐約的MAYFAIR酒店,其建築風格主要吸引有較強安全意識、保守、傳統的老年顧客,而紐約麗晶酒店則具有現代的氣息,吸引年輕、好動的商務旅行者[2]。
俄羅斯國民的支出結構方面,各個階層存在著明顯的區分。比如中產階級上層,他們很少在食物、醫療服務、招待客人方面節省開支,去國外觀光旅遊及教育旅行也無疑是屬於上層人士的支出,建築或購買房屋、成年人健康服務及教育服務則屬於上層及中層人士,盡管一些項目的數量比例相差一倍或至少1/3以上。而中產階級下層在服裝、鞋類、日常生活服務、文化娛樂、休假旅行等方面都要節省開支,中層則常常節約休假的開支。在使用物品的分化方面,其意義並不在於是否擁有物品本身,而更多表現為品牌和價格上的區別。因此,開展國際貿易活動一定要准確把握目標市場的社會等級結構,進行有針對性的生產,使用不同的營銷策略。
6.教育的差異。教育作為文化的一個分支,通過改變一個國家的比較優勢或營銷方式影響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貿易往來。如果一國國民的整體受教育水平和程度較低,則其比較優勢更多地向勞動力密集型傾斜。但若一國重視教育,公民受教育水平較高,則該國技術先進、創新能力強,比較優勢主要為技術密集型或資金密集型。
同樣,教育也影響著營銷方式。一方面,對於實施營銷策略的公司來說,員工的教育培訓對於公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如沃爾瑪、通用電氣、IBM等都非常重視員工的教育培訓,甚至建立專門性的學校培養自己的管理人員。另一方面,對於營銷策略的接受者即顧客來說,不同教育層次的顧客其需求不同,因此開展國際貿易活動時就應制定不同的營銷策略。
二、應對國際貿易中文化差異的建議
1.培養跨文化意識。跨文化意識是指商務人員對文化差異的理解並作出適當反應的一種商務意識。換言之,反映國際貿易者本土文化的價值觀的行為標准已不能滿足跨國公司發展的需要了。國際化的企業運作的各個環節,如國際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等都需要較高的跨文化意識。因此,從事國際貿易的人員必須擁有基本的跨文化意識。
2.掌握跨文化商務技巧。跨文化商務交往中應當具備的能力有對文化和組織的理解力、適應能力、建立關系能力、系統和多視角的思維能力、態度、敏感性、語言能力、文化影響下的決策能力、外交能力和跨文化能力[3]。這些能力與國際貿易的成功與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然而這些能力需要在商務環境中得到磨練,實踐經驗和大量的在職培訓起著很大的作用。因此對於在職人員來說,應該加強相關能力的培訓;對於接受高等教育的商務人才來說,應加強跨文化商務交往意識的培養,同時學校應提供相關的課程以及實踐機會。
3.在策略制定上注重文化的融合。一個跨國公司跨國投資經營時,往往需要融合三種文化:自己國家的文化、目標市場國家的文化、企業的文化。只有注重文化的融合,才能深入地適應市場,進而拓展市場。肯得基早期推出了「墨西哥雞肉卷」,在該產品投入市場後不久,肯得基又推出了一款融合了中國文化的「老北京雞肉卷」,該產品添加了中國傳統的甜面醬、蔥絲等原料,因此銷量可觀。同樣,摩托羅拉公司制定的中國投資戰略強調管理本土化、配套產品國產化。同時還大力支持中國的公益事業,因而在中國市場上獲得成功[4]。
4.加強文化交流與展示。進行多層次、多形式的文化交流與展示,是一個了解文化差異的有效途徑。它不僅有利於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還有力地推動了經貿合作,已成功舉辦的中法文化年就是一個展示文化、交流文化的平台。2006年我國對外文化交流內容和形式不斷創新,「相約北京」聯歡活動、上海國際藝術節、武漢國際雜技藝術節等項目已經形成品牌,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四海賓朋。繼中法互辦文化年之後,中俄互辦「國家年」再次掀起兩國文化交流的熱潮。駐法國、德國、模里西斯等中國文化中心工程進展順利,成為文化交流的亮點。
5.在國際貿易中注意文化的變遷。任何文化都不是一灘死水,隨著時代的變化,文化也在不斷地發展,不斷地變遷。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然而咖啡文化則相對受到冷落。但改革開放以來,在過去被認為是「小資情調」的咖啡文化開始大舉進入中國,咖啡吧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大街小巷,咖啡也進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國際貿易者必須適時改變貿易策略,以適應文化變遷後的新特點。
貿易全球化和自由化使跨國公司越來越多,這意味著企業更需要跨文化的管理。然而文化的差異已影響到國際間的貿易活動,這體現在文化構成要素的各個層面,尤其是意識形態方面。為進一步推動世界貿易的自由發展,促進貿易環境法制化、規范化,我們應進行國際性的文化展示與交流,在國際貿易策略制定上注意與當地文化的融合,進行多種方式的文化培訓,培養跨文化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 曹浩文.如何掌握商務禮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207.
[2] 鄒統釺.酒店經營戰略[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83.
[3] [荷]豐斯·特龍彭納斯.在文化的波濤中沖浪[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189-190.
[4] 王志樂.2004跨國公司在中國報告[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299-307.
③ 文化對國際貿易的重要性 找什麼書看
國際貿易離不開溝通,各國情況不同,文化對溝通效果影響很大。
先要知道各國的國際貿易法規和慣例,在要了解文化差異,建議找一些跨文化交流之類的書看看,網上和書店有賣的,或者參加一些培訓。
④ 「國際文化貿易」這一專業的情況如何
不錯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了解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經濟狀況,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具有從事對外經濟貿易工作的基本技能。學生畢業後可在外向型企業、外貿公司、政府對外經濟貿易管理部門、相關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WTO方向)本科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較系統地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中國對外貿易和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慣例與WTO規則,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對外貿易狀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和科研院所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業務、管理、調研與教學科研等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方法;
2. 掌握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
3. 能運用計量、統計、會計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
4. 了解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及其貿易政策;
5. 了解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動態;
6. 能夠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計算機從事涉外經濟工作。
編輯本段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經濟學、統計學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社會調查和專業實習等,一般安排6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相近專業:經濟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財政學 金融學 國民經濟管理 貿易經濟 保險 金融工程 信用管理 網路經濟學 體育經濟 投資學 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 房地產經營與估計 統計學 國際文化貿易 稅務 稅收
現今國內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排名(2008):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1 湖南大學 A+
2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A+
3 廈門大學 A+
4 中國人民大學 A+
5 南開大學 A+
6 暨南大學 A+
7 浙江大學 A+
8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A+
9 中央財經大學 A+
10 遼寧大學 A+
11 武漢大學 A+
12 上海財經大學 A+
13 東北財經大學 A+
14 西安交通大學 A+
15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A+
16 安徽財經大學 A+
17 復旦大學 A+
18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A+
19 河海大學 A+
20 河南大學 A+
21 西南財經大學 A
22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23 華東理工大學 A
24 上海外國語大學 A
25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A
26 東華大學 A
27 上海大學 A
28 江西財經大學 A
29 青島大學 A
30 華南農業大學 A
⑤ 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文化差異對國際貿易有什麼影響
文化差異的類型及其影響:
1、語言的差異。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用來表達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種特殊而又普遍的社會現象。語言是文化的根本。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內涵。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開展國際間的貿易活動,不同語言之間的交流轉換是必不可少的。但由於文化差異的存在導致了不同語言之間交流轉換的困難,從而影響到了國際商務交往。
2、宗教的差異。宗教是一種社會現象和社會行為,它包括指導思想,組織,行動,文化等方面的內容。宗教是一種對社群所認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風俗的教化,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
(5)文化國際貿易擴展閱讀:
通過對上述文化四維度調查數據的分析,霍夫斯坦特證實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間確實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而且這種差異性是根植在人們的頭腦中的,很難輕易被改變。文化差異是由各國的歷史傳統以及不同的社會發展進程所產生的,表現在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
從霍氏的各文化維度指標值中,可得出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是十分明顯的,就是在同為東方文化圈的中國大陸、日本、中國香港、新加坡等也是較明顯的。就如中日兩國文化都是一種集體主義導向,但兩種集體主義卻有較大的不同。
此外,除了民族、地域文化差異之外,不可否認,還有投資合作夥伴「公司文化」的風格差異。可以說,公司內文化差距越大,產生文化沖突與困惑的可能性與強度就會越來越大。
當然,文化差異的指標不會只有四個。但即使只考慮這四個文化差異指標,且認為每個指標也都只有兩種情況,按照排列組合來分析,也可能有68種不同的民族文化類型。霍夫斯坦特的研究方法,和企業文化類型的多樣性相兼容。
⑥ 請問文化貿易是什麼意思
國際文化貿易是一個嶄新的,集傳媒經濟、國際貿易、文化研究、經濟學、傳播學等知識為一體的跨專業學科領域,瞄準國際文化貿易發展的前沿問題和最新動向。以國際文化貿易理論、文化市場理論、國際傳播、傳媒與文化經濟學、影視貿易、WTO與國際文化貿易等為主幹專業課程,重點培養掌握國際文化貿易基本理論與方法,廣泛了解國際文化貿易前沿問題,熟練掌握國際文化營銷與策劃、市場運作、談判技巧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能在文化部門、媒體機構、涉外經濟貿易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機構從事文化外貿管理、調研、開發和策劃等方面工作的專業型、實用型、創新型高級人才。
⑦ 國際文化貿易專業的就業前景
由於經濟改革初期社會上需要的經貿人才急速增長,使得該類人才非常吃香,於是許多高校基本都開設了經貿專業,在幾年的時間內造成了功過於求,再加上東南亞的金融危機、全球經濟的增長放慢等原因,經貿專業火爆的景象已經時過境遷,但是隨著中國加入WTO,一些中美、日本等地區有較多的知名零售業巨頭進入我國,給國際經貿專業人才提供了機會。在銀行、保險、財務、管理等許多服務領域,均需大量熟練掌握國際貿易慣例,能利用網路營銷進行全球溝通的人才。據有關專家保守估計,即使仍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五年內國內擁有外貿進出口權的企業數量將達到36萬家,是現在外貿企業數量的兩倍,僅按每家新增企業需要十位外貿專才計算就需要180萬人,而根據國家教育部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統計,我國每年高校經濟類畢業生在13萬人左右,即使13萬人全部從事國際貿易工作五年內也只能培養出65萬名該行業人才,尚有一百萬人才的大缺口。
雖然我國的外貿行業又遇到一個發展良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國際經貿人才都能受到企業的吹捧,這是因為我國對外經濟貿易行業已不再是改革開放初期的低水平運行狀態,如今對人才的要求有了全面提升,不僅要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實物操作經驗,同時必須持有國家頒發的資格證書、就業資格證書是最重要的崗位敲門磚,懂得國內外貿易法規和操作慣例,從業經驗豐富是獲得高薪的關鍵,比如目前具有單證員證書者非常少,有證書者月薪一般可達五千元,而國際貿易單證操作技能是每個從事國際貿易業務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大學生進入外貿、外資企業工作,一般都是從單證操作員做起,因此如果大學畢業生求職前取得單證員證書第一份工作的收入就比一般白領高得多。
有業內人士估計,現在全國能熟練運用外語和法律知識與國外客戶洽談業務、簽定合同的僅有2000人左右。涉及國際法、國際貿易法和WTO規則的律師尤其稀缺,上海五千多名律師中只有50名左右的律師具備這樣的素質和能力,根本做不到每個企業在對外經濟活動中都有律師的協助,而涉外律師的收入相當可觀,除了涉外法律案件一小時的咨詢費可達數百美金。根據近兩年的行業發展當前急需的國際商務談判人才主要涉及的領域有信息通訊、生物工程與醫葯、環境保護、新材料與新能源、現代農業、地球空間信息技術等專業,以及與奧運、世博會相關的建設,與市場開發領域的招商引資、海外融資、上市與開拓海外市場等活動。國際貿易的成交金額動輒數百萬美元,對企業來說國際商務談判師是外貿企業中不可或缺的人物,特別是有職業證書和實際經驗的國際商務談判人才在獵頭市場中往往是有價無市。
⑧ 做外貿,需要了解各國的文化嗎
是需要了解各國文化的,至少要了解你的目標市場的文化。
比如:
1、對方國家是否有什麼禁忌,比如西方人基本上都忌諱「13」和「星期五」,西方人不喜歡別人說自己老,「old」等。
2、需要注意對方國家都喜歡什麼事情,可以以此讓你們之間有更愉快的交流。
以上。
⑨ 國際文化貿易專業就業方向與就業前景好不好
國際文化貿易是一個嶄新的,集傳媒經濟、國際貿易、文化研究、經濟學、傳播學等知識為一體的跨專業學科領域,瞄準國際文化貿易發展的前沿問題和最新動向。
以國際文化貿易理論、文化市場理論、國際傳播、傳媒與文化經濟學、影視貿易、WTO與國際文化貿易等為主幹專業課程,重點培養掌握國際文化貿易基本理論與方法,廣泛了解國際文化貿易前沿問題,熟練掌握國際文化營銷與策劃、市場運作、談判技巧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
主要課程:除公共基礎課外,本專業方向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文化概論、藝術概論、經濟學、(國際電影與電視節目貿易、文化產業概論、傳媒經濟學、文化市場營銷學、知識產權法)、國際傳播學、國際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財政學、計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文化政策與法規、國際貿易理論、國際文化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國際市場營銷、中國對外文化貿易、國際商務談判等。
培養目標
本專業方向培養具備經濟、貿易、文化、傳播、法律、管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掌握當代國際文化貿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熟悉通行的國際文化貿易規則、慣例以及中國對外文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文化產業的發展特點和運行機制,能在廣播電視機構或其他文化機構、涉外經濟貿易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機 構從事對外文化貿易、管理、研究、發行和策劃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國際文化貿易專業就業方向
國際文化貿易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選擇是開放的、多元的。可以去廣播電視機構或其他文化機構,從事影視文化作品、藝術作品、文學作品的海外發行;也可以到涉外經濟貿易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機構,從事對外經濟與貿易、對外文化交流工作;還可以在文化產業的其他領域為其商業發展創造機會,如采購、發行、營銷、策劃、教學、研究、公關、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