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國際貿易外來風險包括

國際貿易外來風險包括

發布時間:2021-01-21 08:55:19

國際貿易實務是什麼

國際貿易實務是涉外經濟與貿易各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與發展,我國的涉外經濟與貿易活動更加活躍,只有掌握了國際貿易的實務知識,才能在進出口業務活動中,正確貫徹我國對外貿易的方針政策和經營意圖,確保最佳經濟效益,並且能按國際規范辦事,使我們的基本做法能為國際社會普遍接受。

在我國加入」 WTO「後,隨著我國外貿經營權的進一步開放,我國對外貿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學好國際貿易理論和實務課程是當務之急。

1、 課程的性質與特點

國際貿易實務是一門專門研究國際間商品交換具體過程的學科,是一門具有涉外活動特點的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應用科學。它涉及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貿易法律與慣例、國際金融、國際運輸與保險等學科的基本原理與基本知識的運用。

國際貿易具有不同於國內貿易的特點,其交易過程、交易條件、貿易做法及所涉及的問題,都遠比國內貿易復雜。具體表現:①交易雙方處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在洽商交易和履約的過程中,涉及到各自不同的制度、政策措施、法律、慣例和習慣做法,情況錯綜復雜。稍有疏忽,就可能影響經濟利益的順利實現。② 國際貿易的中間環節多,涉及面廣,除交易雙方當事人外,還涉及商檢、運輸、保險、金融、車站、港口和海關等部門以及各種中間商和代理商。如果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影響整筆交易的正常進行,並有可能引起法律上的糾紛。另外,在國際貿易中,交易雙方的成交量通常都比較大,而且交易的商品在運輸過程中可能遭到各種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和其它外來風險。所以通常還需要辦理各種保險,以避免或減少經濟損失。③國際市場廣闊,交易雙方相距遙遠,加之國際貿易界的從業機構和人員情況復雜,故易產生欺詐活動,稍有不慎,就可能受騙上當,貨款兩空,蒙受嚴重的經濟損失。④國際貿易易受政策、經濟形勢和其它客觀條件變化的影響,尤其在當前國際局勢動盪不定、國際市場競爭和貿易磨擦愈演愈烈以及國際市場匯率經常浮動和貨價瞬息萬變的情況下,國際貿易的不穩定性更為明顯,從事國際貿易的難度也更大。

可見,國際貿易具有線長、面廣、環節多、難度大、變化快的特點。因此,凡從事國際貿易的人員,不僅必須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原理、知識和技能與方法,而且還應學會分析和處理實際業務問題的能力,以確保社會經濟效益的順利實現。這樣就要求任課教師必須採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講授專業知識,培養合格、優秀的外貿專業人才。

2、 教學方法

( 1) 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在學習本課程時,要以國際貿易基本原理和國家對外方針政策為指導,將《國際貿易》、《中國對外貿易概論》等先行課程中所學到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政策加以具體運用。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對涉及到的內容,可有針對性地帶領學生回顧一下,力求做到理論與實踐、政策與業務有效地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2) 注意業務同法律的聯系

國際貿易法律課的內容同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內容關系密切,因為,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成立,必須經過一定的法律步驟,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是對合同當事人雙方有約束力的法律文件。履行合同是一種法律行為,處理履約當中的爭議實際上是解決法律糾紛問題。而且,不同法系的國家,具體裁決的結果還不一樣。這就要求從實踐和法律兩個側面來研究本課程的內容。

( 3) 加強英語的學習

對於外貿專業人員而言,不僅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而且還必須會用英語與外商交流、談判及寫傳真、書信。如果專業英語知識掌握不好,就很難勝任工作,甚至會影響業務的順利進行。因此,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加強英語的學習,掌握外貿專業術語。基礎。

( 4)注意本課程同其他相關課程的聯系

國際貿易實務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與其他課程內容緊密相聯。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應該將各們知識綜合運用。比如講到商品的品質、數量和包裝內容時就應去了解商品學科的知識;講到商品的價格時,就應去了解價格學、國際金融及貨幣銀行學的內容;講到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內容時,就應去了解運輸學、保險學科的內容;講到爭議、違約、索賠、不可抗力等內容時,就應去了解有關法律的知識等等。

( 5) 貫徹「洋為中用」的原則

為了適應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國際商會等國際組織相繼制定了有關國際貿易方面的各種規則,如《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托收統一規則》、《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等。這些規則已成為當前國際貿易中公認的一般國際貿易慣例,被人們普遍接受和經常使用,並成為國際貿易界從業人員遵守的行為准則。因此,在學習本課程時,必須根據「洋為中用」的原則,結合我國國情來研究國際上一些通行的慣例和普遍實行的原則,並學會靈活運用國際上一些行之有效的貿易方式和習慣做法,以便按國際規范辦事,在貿易做法上加速同國際市場接軌。

( 6)堅持學以致用原則

本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在學習過程中,要重視案例、實例分析和平時的操作練習,並組織學生結合到校外參觀、實習,以增加感性知識,加強基本技能的訓練,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在培養規模上突出應用性,加強實踐性,注意靈活性。

3、實踐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本門課程的內容、特點,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精心組織實施教學計劃。通過聽、看、做使一些看起來繁雜的專業知識很快被學生理解和掌握。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將理論聯系實際,教學與實際相結合,才是培養新型外貿專業人員的一種有效形式。

❷ 國際貿易中,如何理解 信用風險、運輸風險、價格風險、外匯風險、政 策風險等

信用風險是指交易對方不履行到期債務的風險。由於結算方式的不同,場內衍生交易和場外衍生交易各自所涉的信用風險也有所不同。
————
國際貿易運輸風險一:海上風險

海洋運輸的過程中,一旦出現天氣變化或者因為其他一些什麼因素,就很容易出現風險。這些風險就被統稱為海上風險,在海上風險中,還可以具體分為因自然環境發生改變引起的自然災害,比如說雷電、海嘯、雷電、洪水、火山爆發等,以及因人為因素導致的擱淺、觸礁、碰撞、火災等意外事故。一般來說,意外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海運保險中,很多險種也可以有效地對這些意外事故進行保險。

國際貿易運輸風險二:外來風險

外來風險和海上風險很容易被人混淆。一般來說,海上風險是直接作用於船隻,導致貨物發生意外情況,而外來風險則是直接作用於貨物,即在船隻正常的情況下,貨物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在外來風險中,主要分為一般外來風險和特殊外來風險,一般外來風險是指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由於船員的偷竊造成的貨物丟失,因為下雨、受潮、受熱、霉變、生銹等原因造成的貨物損壞的風險。特殊外來風險主要是指起運港或者目的港發生一些大規模的突發事件,比如說由於戰爭、罷工或者其他管制措施導致船隻無法出入港口或者進出口貿易無法繼續進行所造成的風險。

國際貿易運輸風險三:欺詐風險

國際貿易運輸過程中的欺詐風險是危害最大的風險,欺詐風險的種類非常多,有單證欺詐、繞航非法銷售貨物、沉船等類型。一般來說,欺詐風險存在於交易商、船東和租船人之間,是一種具有主觀意識的商業行為,這一點要和外來風險中的船員盜竊相區分。在諸多欺詐事件中,根據參與者的不同,主要分成貿易商自謀的國際海事欺詐、貿易商與船東共謀的國際海事欺詐以及船東自謀的國際海事欺詐,因為參與者不同,所以三種欺詐行為的受害人也各不相同。

————

❸ 國際貿易實務的相關特點

國際貿易具有不同於國內貿易的特點,其交易過程、交易條件、貿易做法及所涉及的問題,都遠比國內貿易復雜。具體表現:
①交易雙方處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在洽商交易和履約的過程中,涉及到各自不同的制度、政策措施、法律、慣例和習慣做法,情況錯綜復雜。稍有疏忽,就可能影響經濟利益的順利實現。
② 國際貿易的中間環節多,涉及面廣,除交易雙方當事人外,還涉及商檢、運輸、保險、金融、車站、港口和海關等部門以及各種中間商和代理商。如果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影響整筆交易的正常進行,並有可能引起法律上的糾紛。另外,在國際貿易中,交易雙方的成交量通常都比較大,而且交易的商品在運輸過程中可能遭到各種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和其它外來風險。所以通常還需要辦理各種保險,以避免或減少經濟損失。
③國際市場廣闊,交易雙方相距遙遠,加之國際貿易界的從業機構和人員情況復雜,故易產生欺詐活動,稍有不慎,就可能受騙上當,貨款兩空,蒙受嚴重的經濟損失。
④國際貿易易受政策、經濟形勢和其它客觀條件變化的影響,尤其在當前國際局勢動盪不定、國際市場競爭和貿易摩擦愈演愈烈以及國際市場匯率經常浮動和貨價瞬息萬變的情況下,國際貿易的不穩定性更為明顯,從事國際貿易的難度也更大。
可見,國際貿易具有線長、面廣、環節多、難度大、變化快的特點。因此,凡從事國際貿易的人員,不僅必須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原理、知識和技能與方法,而且還應學會分析和處理實際業務問題的能力,以確保社會經濟效益的順利實現。這樣就要求任課教師必須採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講授專業知識,培養合格、優秀的外貿專業人才。

❹ 國際貿易實務是干什麼的

1、物色貿易夥伴

在開展國際貿易之前,准確和清晰的物色貿易夥伴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電子商務作為現今企業發展中最為重要的因素,在物色貿易夥伴的時候,由於電子商務在開展中,不會因為地域和時間的因素而有所影響,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此外,企業還可以建立屬於自己的網站,並利用電子商務這樣一個有效的平台,來把自己本企業的基本信息和產品向全球的客戶展現,從中獲取相應的合作夥伴,也可以在其中選擇自己滿意的貿易夥伴來開展貿易合作關系。

2、網上咨詢與洽談

每一筆國際貿易都不可能洽談一次就成功,需要合作商之間反復的溝通,咨詢的,這也是構成一筆國際貿易所必須具備的條件。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電腦已經成為千家萬戶實現信息交流的有效手段,在國際貿易中也是,企業可以運用網際網路來實現國際商務之間的咨詢和洽談。

作為買賣雙方可以運用郵件或者新聞組的作用來對市場的動態了解的一清二楚,如果買賣雙方在交流過程中,需要對產品的信息進一步的了解,可以運用遠程視像來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由此可見,電子商務給國家貿易帶來了許多的便捷服務。

3、網上訂購與支付

電子商務可以運用網站中信息來了解訂購商品的基本情況,了解清楚後可以實現網上訂購,客戶可以通過網上支付來完成貨物的訂購,當客戶填寫完訂購單以後,系統就會用交易確認信息來保證整個訂購信息,並且訂購的信息具備加密,這樣就可以很好的保護商家和客戶之間的商業信息。

除此之外,在國際貿易中網上訂購可以快速,便捷的傳遞客戶所需的無形產品,例如軟體,音像等,這樣就可以極大程度的節約時間和人員的開銷問題。

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了國際市場環境的新變化,促進中小企業更好地進入國際市場。電子商務擴大和深化了國際分工。

(4)國際貿易外來風險包括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實務專業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國際商法、外貿函電、國際市場營銷學、市場調查與預測、電子商務概論、外貿談判技巧、模擬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開設課程

國際貿易、進出口業務、國際營銷、市場商品與國際服務、國際市場研究、具體分析國際市場消費者行為、創新與變革、客戶服務策略、進出口單證實務、國際商法、電子商務概論、國際商務等。

❺ 國際貿易運輸與保險,多選題

AB
CDE
AB
ABE
BD
ABC
BD
ABC
ABC
AB

❻ 國際貿易實務是什麼專業(專科)

國際貿易實務即國際貿易專業;
國際貿易具有不同於國內貿易的特點,其交易過程、交易條件、貿易做法及所涉及的問題,都遠比國內貿易復雜。具體表現:

①交易雙方處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在洽商交易和履約的過程中,涉及到各自不同的制度、政策措施、法律、慣例和習慣做法,情況錯綜復雜。稍有疏忽,就可能影響經濟利益的順利實現。

② 國際貿易的中間環節多,涉及面廣,除交易雙方當事人外,還涉及商檢、運輸、保險、金融、車站、港口和海關等部門以及各種中間商和代理商。如果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影響整筆交易的正常進行,並有可能引起法律上的糾紛。另外,在國際貿易中,交易雙方的成交量通常都比較大,而且交易的商品在運輸過程中可能遭到各種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和其它外來風險。所以通常還需要辦理各種保險,以避免或減少經濟損失。

③國際市場廣闊,交易雙方相距遙遠,加之國際貿易界的從業機構和人員情況復雜,故易產生欺詐活動,稍有不慎,就可能受騙上當,貨款兩空,蒙受嚴重的經濟損失。

④國際貿易易受政策、經濟形勢和其它客觀條件變化的影響,尤其在當前國際局勢動盪不定、國際市場競爭和貿易摩擦愈演愈烈以及國際市場匯率經常浮動和貨價瞬息萬變的情況下,國際貿易的不穩定性更為明顯,從事國際貿易的難度也更大。

可見,國際貿易具有線長、面廣、環節多、難度大、變化快的特點。因此,凡從事國際貿易的人員,不僅必須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原理、知識和技能與方法,而且還應學會分析和處理實際業務問題的能力,以確保社會經濟效益的順利實現。這樣就要求任課教師必須採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講授專業知識,培養合格、優秀的外貿專業人才。

❼ 國際貿易中全部損失具體分為哪些種類

國際貿易中全部損失具體分:

1、實際全損:指保險標的發生保險事故後滅失,或者受到嚴重損壞完全失去原有形體,效用,或者不能再歸被保險人所擁有。 

2、推定全損:指貨物發生保險事故後,認為實際全損已經不可避免,或者為避免發生實際全損所需要支付的費用與繼續將貨物運抵目的地的費用之和,將超過保險價值的損失。 

3、共同海損:指在海洋運輸途中,當船舶,貨物或其他財產遭遇共同危險時,為了解除共同危險,有意採取合理的救難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犧牲和支付的特殊費用,稱為共同海損。

4、單獨海損:保險標的在運輸過程中遭遇海上風險直接造成船舶或貨物的部分損失,屬於這種特定利益方的部分損失,即為單獨海損。

(7)國際貿易外來風險包括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特點:

1、交易雙方處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在洽商交易和履約的過程中,涉及到各自不同的制度、政策措施、法律、慣例和習慣做法,情況錯綜復雜。稍有疏忽,就可能影響經濟利益的順利實現。

2、國際貿易的中間環節多,涉及面廣,除交易雙方當事人外,還涉及商檢、運輸、保險、金融、車站、港口和海關等部門以及各種中間商和代理商。如果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影響整筆交易的正常進行,並有可能引起法律上的糾紛。

另外,在國際貿易中,交易雙方的成交量通常都比較大,而且交易的商品在運輸過程中可能遭到各種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和其它外來風險。所以通常還需要辦理各種保險,以避免或減少經濟損失。

3、國際市場廣闊,交易雙方相距遙遠,加之國際貿易界的從業機構和人員情況復雜,故易產生欺詐活動,稍有不慎,就可能受騙上當,貨款兩空,蒙受嚴重的經濟損失。

4、國際貿易易受政策、經濟形勢和其它客觀條件變化的影響,尤其在當前國際局勢動盪不定、國際市場競爭和貿易摩擦愈演愈烈以及國際市場匯率經常浮動和貨價瞬息萬變的情況下,國際貿易的不穩定性更為明顯,從事國際貿易的難度也更大。

❽ 影響國際貿易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詳細點的你可以搜索其他人復制粘貼的回答,不過我還是覺得你自己答要好一點,內給你個我的提綱:容
1、匯率。這個是關鍵,也是最重要的內容
2、大國關系。你可以聯系三個世界理論、關稅壁壘
3、跨國公司的發達程度
4、區域經濟發展程度
5、金融發展(這個可以充分發揮一下,結合當前的金融危機為例,關鍵說明資金融通對於貿易發展的推動作用)
希望採納

❾ 我國應採取什麼措施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

應對措施貿易壁壘,自古有之,對貿易的影響顯而易見。與傳統貿易保護主義相比,新貿易保護主義具有名義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隱蔽性,政治上的便利性,技術上的歧視性和實際效果的有效性等特點。目的在於鼓勵出口,限制進口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外貿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居重要地位,但各地的經濟因歷史的、地理的、人文的、或社會的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各具特點,由東向西,呈梯度發展態勢 ,因此,需相應的機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給予不同的產業必要的政策傾斜。就我國目前而言,農業是根本,需重點扶持與保護;汽車工業因其前向效應和後向效應 的關聯性而對我國的未來發展具戰略價值,需從市場的角度給予必要的扶持與保護;而高科技產業則事關我國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應基於未來發展的角度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必要的扶持與鼓勵。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提出政策建議如下:
1.強化理論研究,建有自我特色的壁壘體系
研究表明,發達國家針對發展中國家在產品出口中的致命弱點而提出的各類壁壘措施,盡管從靜態的角度上看有失公允,但從動態的角度上看則不失公平,因為它在規范貿易行為,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推動經濟發展上有積極的作用,但發展中國家的問題是不僅無法從自己的致命弱點中擺脫出來,反而進一步加深了對發達國家市場的依賴。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經濟發展有別於一般的發展中國家。在如何應對或利用貿易壁壘措施的問題上應有自己的特點。筆者認為,①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強化職能部門的管理職能,利用其在人才,技術和信息上的優勢,加強理論研究,力使自己的思想脈絡與國際思潮保持一致;②及時歸納、總結和提升過去50多年來我國在工業化進程中在控制管理方面所出現的好的經驗和好的做法,在與國際慣例相融的基礎上,力使其上升到理論,並指導實踐;③在明確指導思想的基礎上,整合現有的資源,理清職責,分頭把關,共同維護市場的經濟秩序。
2.加強宏觀調控,強化進出口企業的分類與指導
設立壁壘機制的目的有二,即「一是確保商品質量,促進商品出口;二是對特定商品的進口實行控制和變相控制,以達到國家的政治目的和經濟目的」 。不同商業背景的進出口企業對此會有不同的反應。如何使政策效用最大化是我們致力於壁壘體系建設的目標之一。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在遵循貿易基本原則 的基礎上,加強對進出口企業的分類與指導便有了現實的意義,有利於相關的職能部門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
3. 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加強對貿易規則技術創新體制的建設
新貿易保護主義盡管其歷史不長,但為各國政府所青睞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其形式的多樣性,手段的有效性和技術法規的合理性,其政策對經濟福利損失的影響往往難以估量 。我國雖已初步地建立起了有自我特色的壁壘體系,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體系的系統性、規范性和差異性有待完善和提高,政策的藝術性有待加強,技術手段的多樣性則有待進一步地提高。就我國目前而言,應著眼於未來,在尊重、理解和吸收國外有益經驗的基礎上,加快我國貿易規則技術創新體制的建設步伐。通過規則的不斷創新,使不同的政策能有效地疊加,從而達到維持市場秩序之目的,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
4.夯實認證、認可體系,力促國民經濟健康、有序、快速地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貿易區域一體化的背景下,用技術性的共同語言 來維持世界經濟的共同發展成了各國政府的必然選擇。技術上的認證與認可在維持市場秩序,推動經濟發展等方面有其獨特的市場效應而備受各國政府的青睞。它以產品的安全、衛生和健康為目標,涉及產品的認證(如,UL或CE)、標識的認可(如,綠色標志)、以及生產體系(ISO9000)或環境體系(ISO14000)的認證、認可幾方面,具有很強的市場壁壘效應,對一國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目前,我國的經濟正處於轉型期,正面臨來自多方的壓力。這些壓力既有來自市場方面的,也有來自花樣不斷翻新貿易壁壘方面的,更有自身競爭力缺陷等方面的。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強化認證、認可體系的建設,夯實其基礎是舒緩上述壓力,有效抵禦外來風險,規范貿易行為,提高自身競爭力,維持經濟秩序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確保我國經濟安全的重要前提與保證。
5.重視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作用
市場運作,政府主導是我國市場壁壘體系建設的前提與保障,也是依照「關鍵的少數,次要的多數」之技術經濟原理 而做出的必然選擇。惟有有所為,才能有所不為,才能集中必要的優勢資源於重要的少數,以最小的代價發揮最大的效用。目前,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但現實的問題是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雖然在市場壁壘體系建設方面,中國政府在遵循國際慣例的基礎上已經,正在或將會發揮主導作用,但是在經濟全球化、貿易一體化的背景下,僅有政府的主導是不夠的,還需要相應的市場機制與之相配套,發揮政府、市場或政府與市場的梯度效應。無數的實踐證明,政府與市場是互為而非獨占的關系。惟有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才能實現政策壁壘效用的最大化,因此,時刻牢記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的名句,即 「無論結果是好,還是壞,政府的當務之急,不是要去做那些人們已經在做的事,而是要去做那些迄今為止還根本不曾為人們付諸行動的事情 」就顯得很重要了。

❿ 國際貿易2

根據倉至倉條款:自被保險貨物保險單所載明的起運地發貨人倉庫或儲存處內所開始生效,包括容正常運輸過程中的海上、陸上、內河和駁船運輸在內,直至該項貨物到達保險單所載明目的地收貨人的倉庫為止,但最長不超過被保險貨物卸離海輪後60天。
但是還要根據意外的具體內容,因為一切險包括平安險、水漬險和一般外來所有風險,但是不包括特殊外來風險,如果這里所說的意外是一切險的內容,保險公司應該賠付,如果屬於特殊外來風險,保險公司有權拒賠!

閱讀全文

與國際貿易外來風險包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