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外貿公司如何出口退稅
外貿企來業辦理出口退稅自需要的條件:
1、企業需要具備一般納稅人資質;
2、企業需要有進出口經營權資質;
3、企業需要有真實的外貿出口;
4、企業需要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
5、企業需要提供增值稅普通發票;
6、企業需要有對應的外匯入賬
7、企業需要提供出口報關需要的整套資料:報關單、裝箱單、發票、合同及代理報關委託書
8、企業需要提供稅局需要的整套資料:如退稅申請表、報關單、放行條、提單等相關資料。
B. 老師您好,有關外貿商貿企業出口退稅問題求助,有些思路不清晰。
與普通的國內貿易相比,外貿確實是一個截然不同的行業,繁雜的手續和流程讓很多想投入到外貿大家庭的盆友們望而生畏~
涉足外貿代理這段時間,不能說每個流程都透透的,但是根據自己操作的經驗和跟客戶的交流中發現,外貿無外乎三個關鍵特點:單證、退稅和收取貨款。如果新人們弄懂這三個,開展業務也會輕松一些。
下面我就班門弄斧,拋磚引玉,說說自己的一些觀點,福友們輕噴~
一.單證交易
所謂單證交易,就是用一套單證文件來代表貨物。交易以這套單證為對象,誰拿到了這套單證,誰就是貨物的主人。由單證的持有者決定何時以及如何最終處理貨物。這套單證,通常包括幾個核心文件:
1.提單(B/L),最重要的,後文講。
2.發票(invoice),與普通發票的概念不同,這里是指自己製作的列明該批貨物名稱、數量和價格的一份署名文件。
3.裝箱單(packing list),自己製作的列明該批貨物體積、重量及包裝情況的一份署名文件。
4.其他說明貨物情況的文件,如檢驗證書,產地證等等。
著重說說提單。提單就是貨物交付貨運公司以後,由貨運公司出具的證明,用以代表物權,以及在目的地提貨。每個船公司都有自己式樣的提單,但內容則大同小異。根據運輸方式不同,分為空運提單和海運提單等,但實務中海運提單最常見,空運提單次之。
提單由貨運公司根據發貨人提供的發貨人和收貨人名址、目的地、貨物描述等相關數據來填制,經發貨人確認無誤後簽章出具。除了提單上固定欄目外,海運提單在簽發的時候還必須加註「上船時間」字樣,這是計算實際交貨期的標准。
其實外貿人買賣的不是一堆堆物品,而是一疊紙片,一套單據。外貿實際上就是買賣一套單據。所以建立起這個概念,對每一套單證都認真對待,才會做好外貿的保障。
二、退稅制度
退稅是目前外貿業務中利潤的主要來源。我相信大家對退稅政策都不陌生,還是要簡單介紹下退稅是怎麼來的。
國家假定所有產品均在國內流通和消費,因此普遍徵收增值稅,稅率高達售價的5%-17%(根據商品性質和納稅人不同)不等。正規情況下,國內采購(貿易公司出口)或出口(工廠自營出口)前的價格均為含稅價,即已經繳納了增值稅的價格,而產品用於出口的話,這部分稅就不應徵收了(增值稅只應用於產品在國內的流通和消費),已經徵收的可按照程序部分或全部退回給出口商。
外貿交易通常貨值比較高,相應的退稅金也很可觀。現在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成了是否成交的唯一因素,有很多中國廠家以低於國內銷售成本的價格出口貨物,即使這樣,他們還是有可觀的利潤。退稅在帶給我利潤的同時,也帶來了弊端:更為嚴峻的外貿市場,越來越低的市場價格,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
很多人都在福步裡面問,退稅到底怎麼算?其實每個角色對應不同的退稅方式和計算方法。
如果你是貿易公司,退稅款=開票金額/1.17*退稅率 (假設17%的征稅率)。因為你采購的產品是含稅的,算退稅需要凈價,所以需要先算凈價。
如果你是個人,演算法如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個人是不能退稅的,因為個人不具備進出口權,即使你有香港賬戶能收外匯,也不能在國內退稅,這是兩個概念。個人只能掛靠貿易公司、工廠或者純代理公司幫你退稅,不過三種掛靠方式各有利弊,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
如果你是工廠,可以自營出口的話,退稅算起來比較麻煩。國家規定,自營出口工廠退稅的「免抵扣」制度,即針對工廠的免銷項稅、抵進項稅和退進項稅。具體演算法比較復雜難懂,不是簡單的乘除。需要具體的進項稅和前期非出口業務中的銷項稅相抵扣。
但是簡單地說,工廠的理論退稅就是出口價*退稅率,有些工廠因為自己操作不熟,即使有出口權也委託貿易公司或代理退稅。從長期來看,還是工廠自營出口時得到的退稅優惠更大(不用扣除當期銷項稅)。只是通過貿易公司代理出口時,工廠當期能拿到的退稅更多.(這可能適合資金比較短缺的工廠,而且通過代理公司退稅,還可享受墊稅服務,不失為一種融資途徑)。
這里也要舉出個特例,那就是買單出口。有些產品因為退稅率低或為0,量小不想折騰,工廠開不了票等等問題,出口是直接找貨代買單,沒有後顧之憂。這里要說一下,出現以上問題時,買單出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解決途徑。但是要考慮到:1.買單有風險,這算是擦邊球,用別的公司的名出口,沒發生實際業務,假如查起來不太好收尾;2.沒有退稅,利潤上不去,成本下不來。
所以買單出口可以偶爾為之,如果想長期穩定從事外貿,還是考慮正常報關退稅。
三、收取貨款方式
只有收到貨款,我們才有實際的money,才能賺錢才能投入下次生產。根據貿易體的不同,也會有多種的收款方式。
個人或者外貿剛起步的小企業來講,方式比較多。如果金額小(樣品,小小單),可以使用銀行的可收外匯的私人賬戶、可注冊paypal(外國人比較認,相當於國內額支付寶);如果金額稍大些,可以注冊離岸賬戶收匯;如果想通過正規途徑收匯,找代理公司收T/T、L/C、D/P等。
正規的貿易公司,就直接T/T、D/P、L/C以及其他比較靈活的收款方式。
A 電匯(T/T),最簡單的收款方式,外商直接將貨款匯至出口商銀行賬戶內。何時匯款,由雙方協商。一般習慣是簽訂合同時,外商電匯部分貨款作為預付,出貨後,出口商從貨代取得提單,通知外商電匯餘款,收到款項後再把連同提單在內的全套單證交付給外商。100%前T/T非常難得,如果碰上,好好抓住這個實誠人。
電匯對出口商來說很穩妥,收到錢才寄送單證(或者收到匯款水單)。如果外商同意使用T/T,說明對方非常有誠意,T/T對外商來說很不利,首先預付款積壓的資金壓力,再就是擔心出口商收到錢後不寄單。
但是T/T也存在問題,銀行會收取手續費,有時候會扣幾十美金。所以如果金額比較小,直接用國內私人賬戶就可以。
B 付款交單(D/P),外商比較喜歡的方式。相當於「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簡單來說,出口商把全套單據交給銀行,委託銀行向客戶收款,銀行會通知客戶付款,並在收到貨款的同時將全套單證交給客戶。這也是對雙方都比較穩妥的方式。如果外商不付款,銀行就不交付單證,但同時因為必須經過銀行,所以銀行的手續費高於T/T。
其實這種方式也有弊端。出口商已經把貨物運出境了,如果市場發生變故,外商想毀約或者降低買價,拒絕付款等無賴行為,這時出口商就面臨貨物返回的雙重費用和手續。銀行在其中只是敦促作用,沒有監督權。
假設外商在我們交貨以後突然變卦想降低價格,損失又不高於來迴路費,那我們只能吃啞巴虧了。
所以說T/T有利於出口商,D/P有利於進口商。這種不公平性產生了目前最常用的方式:信用證。
C 信用證(L/C),簡單來講,就是買賣雙方都同意由銀行作為外商的信用擔保人,一方面出口商只有交貨才能領取貨款,另一方面確保只要出口商按要求交付單據後,外商就必須付款,不得中途反悔。信用證有時限,當然即期信用證要比遠期好。
使用信用證,雙方都有保證,但同時銀行承擔巨大責任,所以手續費也最高了,這樣就加大了交易成本。所以對於合作多年的外商或者交易值較小的買賣,一般不要用信用證。
使用信用證,最為注意的就是外貿單證。因為銀行全憑出口商的全套單證為是否履約交貨的依據,即「看單不看貨」,單證必須完全符合信用證 要求,任何錯誤都會被判為「不符點」。出現不符點,信用證即告失效,銀行不再擔保付款。所以,再次注意。單據製作一定要仔細仔細再仔細!
其實付款方式也可以很靈活。如果想要預付款緩解壓力,你可以和外商協商30% T/T,剩下70%信用證。
說了這么多,其實是比較基本的入門知識,我只是從代理的視角覺得比較重要和基礎的東西。更具體詳實的知識需要自己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積累。碼了這么多字,希望能給新人或者正迷惑在某一環節的盆友一些提示。
C. 關於貿易公司出口退稅的問題
2萬元,1萬元你的是
進項發票
,需要找出項的對沖。另外還要看你2萬元是FOB價格專還是EXW價格,如果是EXW的話,就是屬2萬元,FOB的話還要算
FOB費用
,FOB費用不算在退稅范圍內的,納稅也要分開FOB費用和出廠價格來算。
D. 出口退稅企業注意事項有哪些
出口退來稅企業注意事源項:
1、生產型退稅企業要符合稅務局對生產型企業認定標准;
2、貿易型退稅企業進貨發票與報關單(商品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單位)必須保持一致;外貿企業出口貨物與內銷貨物的進項發票分開開具;
3、必須與退稅企業名義報關出口;
4、收匯金額必須與報關金額幣種及金額總體保持一致;
5、備案單證齊全;
6、交易真實合法;
7、4月15日之前必須完成上年度出口數據的申報;
8、以報關單的出口日期確認收入;
9、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確認出口收入以報關單的FOB價及出口當月第一個工作日匯率折算為人民幣開具發票;
10、貿易企業出口當期對應的進項稅額在增值稅申報表填列待抵扣進項稅額中的按照稅法規定不允許抵扣;
11、貿易企業出口報關時貨源地要與供應商地址一致;涉及多票多地采購的填寫最高退稅率貨源地,另其他貨源地在備注欄註明;
12、出口貨物報關單的商品名稱、數量、重量與出口運輸單據保持一致;
E. 關於退稅 我是新開的貿易公司,涉及到出口退稅,有以下疑問請教。
不行,我沒做過進口,只做過出口,出口退稅,必須是一票對一票,因出口的貨物品名、數回量、貨值報關答時都要提供。同樣的,工廠必須提供相應的增值稅發票,發票的貨物品名必須與報關品名一致,有一點出入都無法辦理退稅的。
F. 貿易公司怎麼辦理出口退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版局公告2013年第65號)第八權條,「出口企業或其他單位出口適用免稅政策的貨物勞務,在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增值稅、消費稅免稅申報時,不再報送《免稅出口貨物勞務明細表》及其電子數據。」
自2014年6月1日起,小規模出口、外貿企業一般納稅人出口、非外貿一般納稅人出口免稅貨物勞務等三個優惠備案項目取消。因此,出口企業辦理免稅無需再到各徵收分局辦理優惠備案。
一般納稅人要進行免稅申報,必須先到各徵收分局或直屬稅務分局(生產企業到各主管的區分局,外貿企業到直屬分局)辦理出口企業退(免)稅資格認定,才能在增值稅日常申報時將出口銷售額填入「免稅銷售額」一欄。
參考:《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辦法》
G. 貿易公司問題代理出口退稅問題
你賣給貿易公司做出口的話是劃不來的
你應該找進出口代理公司合作,用他回們的進出口經營權,幫你們操作報關,答商檢,收匯,退稅等等流程,你做其中的貿易,他們只負責流程,收費也比貿易公司的按點收費便宜的多,也專業的多
H. 開辦的貿易公司是一般納稅人後才能申請出口退稅嗎
目前,國家不斷鼓勵自主創業,很多人都在摩拳擦掌,想要注冊一家公司。但是有對注冊公司的相關知識不太了解,今天呢企盈小編就給大家來講下關於公司注冊完成後要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嗎的問題吧,歡迎大家來閱讀討論。
其實,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選擇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的問題。在增值稅管理上,把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這兩種類型的納稅人在稅收規定、申報繳納稅款、計算方法等方面有著很大的區別。下面簡要介紹一下:
一、計稅方法不同
一般納稅人適用於一般計稅方法,可以利用稅款抵扣的方式來計算增值稅,也就是說,他當期需要繳納的增值稅=本期產生的銷項稅額—本期的進項稅額。
小規模納稅人不適用於一般計稅方法,適用於簡易計稅方法,也就是說,直接用收入乘以徵收率來進行計算繳納,徵收率一般為3%,不動產銷售等特別的業務適用於5%的徵收率。
二、稅收優惠
在稅收優惠方面,一般納稅人除了傳統的政策性優惠外,如免稅農產品等,其他的相關優惠很少。
在今年深化增值稅改革中,為小規模納稅人出台了一個非常大的增值稅優惠,就是每月不超過10萬元的銷售收入免徵增值稅,按季申報的可以享受每個季度30萬元銷售收入的免徵增值稅優惠政策,這個優惠政策是一個空前的,對於中小企業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政策紅包。
三、客戶需求
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在業務開展方面,需要根據客戶的需求來開具發票,很多的客戶是需要專用發票,而小規模納稅人,除了8個試點行業可以自行開具發票專用發票外,其他的小規模納稅人都不能自行開具發票,要到稅務機關代開專用發票,因此可能對業務開展是有一些影響。
第二,由於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的3%徵收率,而一般納稅人適用13%的稅率,如果含稅價相同的情況下,客戶方更希望獲得13%稅率的發票,這樣可以獲得更多稅款抵扣,在企業所得稅費用扣除方面也能獲得更大的優勢。
四、類型轉換
小規模納稅人,可以根據將來的發展需要,隨時可以申請登記為一般納稅人
一般納稅人一般情況下,不能再轉為小規模納稅人。今年國家又出台了一個優惠政策,就是在2019年12月31日前,連續12個月累計銷售收入不超過500萬的一般納稅人,可以申請轉回小規模納稅人,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優惠政策,而且只是到今年年底。到明年,還不知道有沒有,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一般納稅人是不能再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的,一旦選定,一般納稅人基本上就不能再回頭選擇為小規模納稅人了。
因此你是否選擇一般納稅人,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和客戶的需求來慎重選擇。
I. 貿易公司出口問題
出口貨物退稅問題:
一、出口退稅的基本流程:
1、有關證件的送驗及登記表的領取
企業在取得有關部門批准其經營出口產品業務的文件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工商登記證明後,應於30日內辦理出口企業退稅登記。
2、 退稅登記的申報和受理
企業領到「出口企業退稅登記表」後,即按登記表及有關要求填寫,加蓋企業公章和有關人員印章後,連同出口產品經營權批准文件、工商登記證明等證明資料一起報送稅務機關,稅務機關經審核無誤後,即受理登記。
3、填發出口退稅登記證
稅務機關接到企業的正式申請,經審核無誤並按規定的程序批准後,核發給企業「出口退稅登記」。
4、出口退稅登記的變更或注銷
當企業經營狀況發生變化或某些退稅政策發生變動時,應根據實際需要變更或注銷退稅登記。
二、出口退稅申請條件:
1、必須經營出口產品業務,這是企業申辦出口退稅登記最基本的條件。
2、必須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營業執照是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簡稱,是企業或組織是合法經營權的憑證。
3、必須是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企業單位,具有法人地位,有完整的會計工作體系,獨立編制財務收支計劃和資金平衡表,並在銀行開設獨立帳戶,可以對外辦理購銷業務和貨款結算。
凡不同時具備上述條件的企業單位,一般不予以辦理出口企業退稅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