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絕對優勢理論的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
所謂絕對成本,是指某兩個國家之間生產某種產品的勞動成本的絕對差異,即一個國家所耗費的勞動成本絕對低於另一個國家。
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說主要闡明了如下內容:
(1)分工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國民財富。斯密認為 ,交換是出於利己心並為達到利己目的而進行的活動,是人類的一種天然傾向。人類的交換傾向產生分工,社會勞動生產率的巨大進步是分工的結果。他以制針業為例說明其觀點。
根據斯密所舉的例子,分工前,一個粗工每天至多能製造20枚針;分工後,平均每人每天可製造4800枚針,每個工人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幾百倍。由此可見,分工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國民財富。
(2)分工的原則是成本的絕對優勢或絕對利益。斯密進而分析到,分工既然可以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那麼每個人專門從事他最有優勢的產品的生產,然後彼此交換,則對每個人都是有利的。即分工的原則是成本的絕對優勢或絕對利益。他以家庭之間的分工為例說明了這個道理。
他說,如果一件東西購買所花費用比在家內生產的少,就應該去購買而不要在家內生產,這是每一個精明的家長都知道的格言 。裁縫不為自己做鞋子,鞋匠不為自己裁衣服,農場主既不打算自己做鞋子,也不打算縫衣服。
他們都認識到,應當把他們的全部精力集中用於比鄰人有利地位的職業,用自己的產品去交換其他物品,會比自己生產一切物品得到更多的利益。
(3)國際分工是各種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階段,在國際分工基礎上開展國際貿易,對各國都會產生良好效果。斯密由家庭推及國家,論證了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必要性。他認為,適用於一國內部不同個人或家庭之間的分工原則,也適用於各國之間。國際分工是各種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階段。
他主張,如果外國的產品比自己國內生產的要便宜,那麼最好是輸出在本國有利的生產條件下生產的產品,去交換外國的產品,而不要自己去生產。他舉例說,在蘇格蘭可以利用溫室種植葡萄,並釀造出同國外一樣好的葡萄酒,但要付出比國外高30倍的代價。
他認為,如果真的這樣做,顯然是愚蠢的行為。每一個國家都有其適宜於生產某些特定產品的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如果每一個國家都按照其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即生產成本絕對低)去進行專業化生產,然後彼此進行交換,則對所有國家都是有利的,世界的財富也會因此而增加。
(4)國際分工的基礎是有利的自然稟賦或後天的有利條件。斯密認為,有利的生產條件來源於有利的自然稟賦或後天的有利條件。
自然稟賦和後天的條件因國家而不同,這就為國際分工提供了基礎。因為有利的自然稟賦或後天的有利條件可以使一個國家生產某種產品的成本絕對低於別國而在該產品的生產和交換上處於絕對有利地位。
各國按照各自的有利條件進行分工和交換,將會使各國的資源、勞動和資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將會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增加物質財富,並使各國從貿易中獲益。這便是絕對成本說的基本精神。
(1)斯密倡導的國際貿易政策擴展閱讀
絕對成本說、比較成本說與要素稟賦論
(1)亞當·斯密是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理論的創始者。在其代表著作《國富論》中,他提出了國際分工與自由貿易的理論。在對其理論的論述中,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在他看來,適用於一國內部的不同職業之間、不同工種之間的分工原則,也適用於各國之間。
他認為,每一個國家都有其適宜於生產的某些特定的產品的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去進行專業化生產,然後彼此進行交換,則對所有交換國家都有利,這就是「絕對利益論」。絕對成本學說這一學說從勞動分工原理出發,在人類認識史上第一次論證了貿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義者認為國際貿易只是對單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
這種貿易分工互利的雙贏思想,到現代也沒有過時,將來也不會過時。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雙贏理念仍然是當代各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貿易的指導思想。
(2)比較成本說是對絕對成本說的繼承和發展,進一步完善了古典學派的國際貿易理論。它由英國古典經濟學派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大衛·李嘉圖創立。
比較成本學說認為:國際貿易產生的基礎並不限於生產技術的絕對差別,只要各國之間存在著生產技術上的相對差別,就會出現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的相對差別,從而使各國在不同的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使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成為可能,進而獲得比較利益。
總之,比較利益學說,進一步分析,揭示了國際貿易所具有的互利性和國際分工的必要性。它證明各國通過出口相對成本較低的產品,進口相對成本較高的產品就可能實現貿易的互利。李嘉圖比較成本學說的核心是比較優勢原則。比較成本說揭示了人類分工協作的大道理。
自其創立的一百多年來,它一直被西方國際經濟學界奉為經典,並成為國際貿易分工理論發展的主線。即使在當代,它也是研究國際貿易理論的邏輯起點。比較成本說的啟示:「各國應該實行自由貿易政策,以保證參加國際分工和貿易所能得到的利益。」
然而這個理論只提出國際分工的一個依據,未能揭示出國際分工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原因和價值規律的國際內容。
(3)赫克歇爾—俄林繼承和發展了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提出了要素稟賦論,用生產要素的豐缺來解釋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俄林認為,商品價格的絕對差異是由於成本的絕對差異,而成本的絕對差異是由於:
第一生產要素的供給不同,即兩國的要素稟賦不同;
第二,不同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要素的比例不同(要素密集程度不同)。生產要素稟賦理論自創立以來,雖然受到里昂惕夫等學者的質疑,但仍被奉為當代國際經濟理論中的圭臬,西方經濟學界認為該理論構成了對古典學派李嘉圖比較成本說的重大挑戰,奠定了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石。
俄林理論有助於我們分析,判斷和預測世界各國的貿易模式,並制定相應對策,在充滿風險的國際競爭中知己知彼,掌握主動權,此外,我們應認識到一國的生產要素實際是變數,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科技和教育的發展,生產要素的數量、質量和結構相應發生變化。
當代技術革命已改變了要素的內涵,促進了人力資本,技術創新信息資本等無形要素和有形要素的相融合,賦於生產要素以全新的內涵。因此我們不能片面靜止地對待要素稟賦上的比較優勢,這是我們借鑒俄林理論應持有的科學態度。
⑵ 亞當. 斯密和大衛. 李嘉圖的國際貿易理論是什麼啊他們有什麼區別與聯系啊
亞當.斯密提出絕對成本說,李嘉圖提出比較成本說。亞當.斯密的國際貿易理論沒有正確地解釋國際貿易形成的原因,而李嘉圖的理論彌補了這一缺陷。
⑶ 比較斯密於李嘉圖國際貿易理論
...剛寫完1000字的李嘉圖.
亞當斯密是提出絕對成本優勢:認為人與人天生無大區別,後天差版異取決社會分工權和勞動生產率.優勢皆因熟能生巧.各有所長後產生交換因而使得雙方得利.假設兩國各自有一項產品有絕對優勢.
李嘉圖提出的是比較成本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也強調以各自較優勢的高勞動生產率產品進行交換以獲利.假設一國兩樣產品的勞動生產率都高於另外一個但是將其中一個相對較弱的轉給另一國生產然後再通過國際貿易進行交換.李嘉圖對於國際貿易有更完善明確的闡述.
⑷ (7分)[選做題《經濟學常識》]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自由放任思想在對外貿易方面的表現,就是主張對外貿
(1)在對外貿易中,不同國家生產相同的產品,其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國有各國的優勢。(2)如果各國將本國全部資源用於生產在成本上具有絕對優勢的商品,然後通過對外貿易,用本國生產的東西換取本國需要而由其他國家生產的東西,在投入不變的情況下,貿易參與國均可從中獲得好處,所以各國都應該參加對外貿易。
立意:考查學生對經濟學基本問題分析方法的掌握情況,以及對經濟學分析現實問題、解決現實問題的致用性本質特徵的理解。 ⑸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自由放任思想在對外貿易方面的表現,就是主張對外貿易的自由化,反對對外貿易壟斷
⑹ 斯密提出的國際貿易理論被稱為什麼
斯密提出的國際貿易理論被稱為絕對成本說 ⑺ 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和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的區別與聯系
亞當斯密於《國富論》中最早提出了絕對優勢理論,指各國在生產同樣產品時,勞動生產率的絕對差異所導致的各國之間生產優勢的不同,因此各國專門生產本國勞動生產率較高的產品。比較優勢理論最早由英國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在《政治經濟學及其賦稅原理》中提出,是用國與國之間生產同一產品相對勞動生產率優勢解釋國際貿易原因的理論。兩者既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⑻ 在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理論中,對外貿易產生和發展的原因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斯密在其代表著作《國富論》中,提出了國際分工與自由貿易的理論,並以此作為內他反容對重商主義的「貿易差額論」和保護貿易政策的重要武器。他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認為分工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原因是:分工能提高勞動的熟練程度;分工使每個人 ⑼ 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說中的貿易基礎和貿易模式分別是什麼 來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說自是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的。斯密認為,一國在某種產品的生產上所花費的成本絕對地低於他國,就稱為「絕對優勢」。如果這種絕對優勢是該國所固有的「自然優勢」或已有的「獲得優勢」,它就應該充分利用這種優勢,發展某種產品的生產,並且出口這種產品,以換回他國在生產上佔有絕對優勢的產品,這樣做對貿易雙方都更加有利。斯密的這種國際貿易理論被稱作「絕對優勢說」,也稱「絕對成本論」,又稱「地域分工論」。 與斯密倡導的國際貿易政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