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國際貿易術語風險控制

國際貿易術語風險控制

發布時間:2021-01-22 12:17:10

A. 什麼是國際貿易術語下的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是指通來過合同自或非合同的方式將風險轉嫁給另一個人或單位的一種風險處理方式。風險轉移是對風險造成的損失的承擔的轉移,在國際貨物買賣中具體是指原由賣方承擔的貨物的風險在某個時候改歸買方承擔。在當事人沒有約定的情況下,風險轉移的主要問題是風險在何時由賣方轉移給買方。
基本原則
前提
有約定按約定,無約定交付轉移
構成要件
動產:買賣合同生效→交付=風險轉移
不動產:買賣合同生效→(交付)佔有=風險轉移
動產交付規則
1.直接交付至買方,交付後由買方承擔。
2.標的物由第三人運輸——交付第一承運人,即為交付(包括賣方代辦托運,交付第一承運人視為交付)由買方承擔。
3.簡易交付——合同生效時,視為交付,之後的風險責任由買方承擔。
4.買賣在途標的物——合同生效時,風險轉移;合同生效之前標的物已毀損滅失的,出賣人承擔。
5.一方違約在先——違約方承擔。
①出賣人交貨不合格買受人拒收→出賣人承擔;②買受人違約不領取→買方承擔。
特殊風險問題
特殊合同風險問題——歸所有權人
1.借用、租賃、保管、質押合同:歸所有權人
2.試用買賣:試用期間,歸賣方;試用期滿明示不購買,歸賣方

B. 國際貿易術語CFR是什麼意思比如交貨地點、風險轉移、保險費、運費

CFR是指賣方必須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期內,在裝運港將貨物交至運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負擔貨物越過船舷為止的一切費用和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並負責租船或訂艙,支付抵達目的港的正常運費。

C. 關於國際貿易術語風險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呵呵,你這是論文題目吧,這沒人能幫你,去學校電子論文庫裡面找找

D. 國際貿易術語案例分析

1、根據CFR,風險的轉移應當在裝貨港「越過船舷」一刻,故基本同意賣方說法。文中沒有提到賣方裝船後是否通知Shipment Advice給買方,實務中應當通知,否則假如買方因此沒有購買保險,賣方也有責任。

2、首先實務中應當以英文報價。
(1)CIF後應當是目的地/港口,不應該是美國
(2)CIF後是不是應該加個C?
(3)元沒有註明是什麼單位
(4)CFR上海或如果加C應該註明傭金%幾?
(5)沒有數量單位,FCA好象是陸路邊境交貨吧,實務中很少用到的。

E. 關於國際貿易術語CFR的風險轉移問題

按理這兩個案例都屬於同一性質,即貨物都是混裝而沒有進行特定化(劃撥)。因此,前一個案例的分析和結論是恰當和正確的,而後面一個案例的解釋不恰當。

F. 國際貿易術語和國際貿易風險規避的關系 誰懂這類的開題報告。

國際貿易術語很多,你要一一論證嗎?
我現在只拿幾個常用的來說說回吧。
EXW, 工廠交貨,買方直答接到工廠倉庫去提貨,由其承擔從此後的出口國國內到進口國的一起費用和風險,包括運費,清關和保險------賣方資金和貨物風險最小,買方資金和貨物風險最大
FOB, 貨交承運人,買方承擔進口清關和從出口國到進口國的運費以及風險。------賣方的風險大於EXW, 因為如果付款條件是付款交單的話,很容易被客戶指定的貨代直接放單,而後拖欠貨款。所以賣方的貨物風險比較大,資金風險也很大。
CFR,運費預付,買方無需支付從出口國到進口國的運費和清關費,但是買方沒有給貨物買保險。-----賣方的資金風險較FOB小,但是貨物風險也還是比較大。買方的資金風險大些,但是貨物風險較FOB小。
CIF, 運費保費預付。買方只支付貨款,進口清關和進口國內陸費。其他費用賣方已付-----賣方的資金風險同CFR一樣小,不過貨物因為買了保險,風險系數減低。而對於買方來說,資金風險比較大,貨物如果出現問題,他們也無法預先知道,所以貨物風險也比較大。
DDP, 貨到目的地,賣方承擔一切風險和費用。---此種方式,賣方的風險最大,買方的最小。

G. 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EFCD組,買賣方承擔的貨物風險如何變化

國際貨物買賣中,交易雙方分處兩國,相距遙遠,所交易的商品在流轉過程內中往往需要經過容儲存、裝卸、長途運輸,可能遭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和其他各種外來風險,需要辦理進出口清關手續。因此,交易雙方除了在成交時賣方要交貨,買方要付款,並各自承擔自己控制貨物時的風險外,還有許多應該分別承擔的責任、費用和風險。

承擔的責任主要有辦理出口、進口許可證手續,辦理出口、進口報關手續,裝卸運輸出口、進口貨物,辦理貨物運輸保險手續等。承擔的費用主要有:辦理進出口許可證須支付手續費,辦理進出口報關須繳納關稅,裝卸運輸貨物須支付裝卸費和運輸費,辦理保險須支付保險費等。承擔的風險主要有:進出口貿易貨物在裝、運、卸、貯的整個流轉過程中都存在著風險,在一般情況下賣方或買方都已向保險公司辦理了投保手續,但是有些風險任何保險公司都不予承保,即使投了保,也存在著保險責任范圍外的風險;即使在保險責任范圍以內也仍然存在著來不及投保或保險公司破產倒閉不能賠償的風險。

有關上述手續由誰辦理,費用由誰負責,風險如何劃分就成為國際貿易實際業務中交易雙方在洽談交易、訂立合同時必須加以明確的問題。

H. 請列表分析國際貿易術語風險轉移,出口報關責任,交貨點,進口報關責任,運輸方式

從進口貿易的角度來說,常用的幾種貿易方式:
EXW:它指賣方負有在其所在地即車間、工專廠、倉庫等屬把備妥的貨物交付給買方的責任, 但通常不負責將貨物裝上買方准備的車輛上或辦理貨物結關。 買方承擔自賣方的所在地將貨物運至預期的目的地的全部費用和風險。
FOB:離岸價。當貨物在指定的裝運港越過船舷,賣方即完成交貨。這意味著買方必須從該點起承擔貨物滅失或損壞的一切風險。此外賣方必須辦理貨物出口相關手續。
CIF:中譯名為成本加保險費加運費,(指定目的港,其原文為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insert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按此術語成交,貨價的構成因素中包括從裝運港至約定目的地港的通常運費和約定的保險費,故賣方除具有與CFR術語的相同的義務外,還要為買方辦理貨運保險,支付保險費。

I. 國際貿易術語中賣方風險最大和最小的術語各是什麼,詳述其中英文表達及內涵

國際貿易術語中賣方風險最大和最小的術語分別是:DDP和EXW。前者表示在進口國目的地完稅後交貨,護著是在出口國賣方的工廠或倉庫交貨。

閱讀全文

與國際貿易術語風險控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