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美國的國際貿易政策

美國的國際貿易政策

發布時間:2021-01-23 14:00:16

⑴ 美國與法國在國際文化貿易的政策有何不同

政策的話,主要是美國的文化在國際上的地位比較主動,法國的話影響力則不是這么大,所以美國的話,政策比較主動,法國比較保守。

⑵ 美國的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美國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是最高的,作用也是無可替代。

⑶ 美國為什麼把自由貿易改為公平貿易

本質自由貿易沒錯,實際情況卻是兩個情況

出口到美國相對是暢通的內。
實際美國出口其他容國家的東西被掃堂腿,只有剛需晶元和名氣大的品牌不明顯,其他普通美國貨想賣其實很困難。比如控制了進出口商,美國貨源就會不穩定沒有市場,舉步維艱。

⑷ 美國對外貿易的特點

1、進出口商品眾多

美國主要出口商品為:化工產品、機械、汽車、飛機、電子信息設備、武器、食品、葯品、飲料等。主要進口商品是:食品、服裝、電子器材、機械、鋼材、紡織品、石油、天然橡膠以及錫、鉻等金屬。

2、主要貿易對象為中國、日本等

2017年美國前五大貨物貿易夥伴為中國、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德國。美國前五大貨物出口市場為加拿大、墨西哥、中國、日本和英國。美國前五大貨物進口市場為中國、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和德國。

3、交易額數年增加

2017年,美國貨物貿易總額約為39143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6.8%;其中出口額15534億美元,同比增長約6.6%;進口額約23609億美元,增長6.9%;逆差8075億美元,增長約7.5%。

(4)美國的國際貿易政策擴展閱讀:

美國對外投資和外國資本

據統計,2017年,美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約3423億美元,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約2754億美元。

美國對外援助

據美國國際開發署統計,2018財年美國對外援助預算總額約為273.4億美元,約佔2017年美GDP的0.15%,包括安全援助經費77.2億美元,醫療援助額68.6億美元,人道主義救災52.7億美元,經濟發展援助13.1億美元等項目。

主要投向南亞、中東北非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阿富汗是接受美經濟和軍事援助最多的國家,其次是巴基斯坦、以色列、伊拉克、印度等。美國國際開發署、國務院、農業部、國防部和千年挑戰公司(MCC)等是執行美雙邊對外援助的主要機構。

⑸ 特朗普時期美國對外貿易政策有哪些

控制中國的貿易逆差
減少對中東事務的管理

⑹ 美國對外貿易發展的趨勢

以特朗普的政策看,回歸製造業,限制金融,把市場和投資留在美國是基本方向。
對外保守,限制進口,同時用雙邊協議迫使對方開放市場。

⑺ 第一次工業革命後,美國對外貿易政策的演變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美國的生產力大大提高,商品越來越豐富,其次美國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技術傳播到各地,沖擊著舊制度、舊思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加快了對西部的開拓和國土的擴張。

自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以來,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先後經歷了三個階段:保護貿易與自由貿易交替、多邊自由貿易和多軌並進自由貿易政策(簡稱多軌公平貿易政策)。其中保護主義始終貫穿於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之中,雖然自由貿易有時偶占上風,但這種所謂的自由貿易是有條件的、相對的,是美國打著「互惠、公平、非歧視」的幌子,欲搶占別國市場。為了實現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最大化,美國總是將貿易保護政策奉為圭臬,這一政策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獨立戰爭後,在漢密爾頓精明的領導下,建立了一項財政政策,使新政府建立在穩固的財政基礎之上。憲法禁止向出口貨物征稅,這當然就轉而對進口貨物徵收關稅,作為國庫正當的和最易得到的收入來源。1789年7月4日新政府首次頒布的「關稅法令」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要增加國庫的收入,但是它也具有保護性質的特點。在八十一種列舉征稅的物品中,有三十種以上徵收特種關稅,其餘的徵收7.5%到15%的計價稅。對於許多沒有被列舉的進口物品則徵收5%的計價稅。雖然稅率很低,平均都沒有超過8.5%,但是已經起了保護的作用。可是,不久就發現1789年的關稅並沒有提供足夠的政府收入,因此便在1790,1792和1794年提高了稅率。
華盛頓總統就職後不到兩個月就通過了美國的第一個關稅法令,1816年以前的各種關稅,主要仍然是為了增加國庫的收入,只起了偶然性的保護作用。從1816年到1833年,保護關稅運動在穩步發展著。1832年到「南北戰爭」時的關稅,一般是趨於下降的,雖然保護的原則從來沒有被放棄過。美國實行高額保護關稅制度的時期,可以說是從「南北戰爭」時開始的。當然,在那個時期以前已經有過保護關稅,但是稅率並不太高,而且在戰爭剛要開始的前幾年,一直有降低的趨勢。1861年通過了莫里爾法令,這個法令從開始生效以後就實行了高額的關稅制度。「南北戰爭」開始以後,不僅保留了「莫里爾法令」,而且沒有一次國會的會議不把稅率提高的。
此後,美國的關稅稅率有升有降,隨需要而變動。早期的美國對外貿易政策是為保護國內產業服務的,因而是以保護主義為特點的。1934年是美國對外貿易政策發生改變的關鍵性一年。這一年,美國《互惠貿易協定法》建立,它標志著自由貿易主義在美國政治中占據了統治地位,也是美國走向多邊貿易體制的起點。該法案宣布通過互惠貿易協定減讓關稅,並提出了「無條件最惠國待遇」條款,規定美國政府與任一國家簽訂的關稅減讓協定,均自動地適用於其他與美國訂有互惠貿易協定的國家。而降低關稅壁壘和無條件最惠國待遇日後成為了關稅總協定的基石。
從1776年到南北戰爭期間,美國主要實行的是保護貿易政策,促進了農產品的生產和農業技術的進步,為美國工業革命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從南北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美國的貿易政策由保護主義向自由主義演化,這促成了一次完全成熟的工業革命,促進了農業機器的發明和科技耕種方法的日益推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這段時間,對外貿易政策促進了美國進出口的增長。

⑻ 2020年美國取消了中國外貿優惠政策嗎

這個優惠政策是一年一審的,就看今年能否通過了。

⑼ 面對美國推行的孤立主義政策――貿易保護主義,我國外貿型企業應如何應對

面對美國團險的鼓勵最長慘么以保護自己,我國外貿企業應如何應對?我們加嗯我。嗯,估計美國的政策讓我們的棺材政策將行走就行啦。

⑽ 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具有兩面性與雙重標準的特徵對外出口主張自由貿易進口商品卻實施()政策

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相關介紹:

貿易保護主義是指在對外貿易中實行限制進口以保護本版國商權品在國內市場免受外國商品競爭,並向本國商品提供各種優惠以增強其國際競爭力的主張和政策。貿易保護主義在限制進口方面,主要是採取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兩種措施。

前者主要是通過徵收高額進口關稅阻止外國商品的大量進口;後者則包括採取進口許可證制、進口配額制等一系列非關稅措施來限制外國商品自由進口。

(10)美國的國際貿易政策擴展閱讀

貿易保護主義主要是為了保護國內市場以促進國內生產力的發展。這與早期的重商主義的保護貿易目的很不相同。重商主義限制進口,鼓勵出口,其目的是為了積累金銀財富;主張的保護貿易的目的則是為了提高創造財富的生產力。

表現方式主要有:出口補貼,進口關稅和進口配額。 國家廣泛利用各種限制進口的措施,保護本國市場免受外國商品的競爭,並對本國商品給予優待和補貼,以鼓勵出口。

閱讀全文

與美國的國際貿易政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