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期刊的中圖分類號怎麼確定
根據內容而定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原稱《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簡稱《中圖法》,是我國建國後編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綜合性分類法,是當今國內圖書館使用最廣泛的分類法體系。《中圖法》初版於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
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軍事
A/K 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
B 哲學
B9 宗教
C 社會科學總論
C95 民族學
(1)國際貿易的中圖分類號擴展閱讀:
《中圖法》初版於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訂後的《中圖法》第四版增加了類分資料的類目,並與類分圖書的類目以「+」標識進行了區分,因此正式改名為《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簡稱不變。
《中圖法》第四版全面補充新主題、擴充類目體系,使分類法跟上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同時規范類目,完善參照系統、注釋系統,調整類目體系,增修復分表,明顯加強類目的擴容性和分類的准確性。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共分5個基本部類、22個大類。採用英文字母與阿拉伯數字相結合的混合號碼,用一個字母代表一個大類,以字母順序反映大類的次序,在字母後用數字作標記。為適應工業技術發展及該類文獻的分類,對工業技術二級類目,採用雙字母。
Ⅱ 如何查詢中圖分類號
《中圖法》共分個基本部類、22個大類。採用漢語拼音字母與阿拉伯數字相結合的混合號碼,用一個字母代表一個大類,以字母順序反映大類的次序,在字母後用數字作標記。為適應工業技術發展及該類文獻的分類,對工業技術二級類目,採用雙字母。
類目名稱如下:
A.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B.哲學、宗教
C.社會科學總論
D.政治、法律
E.軍事
F.經濟
G.文化、科學、教育、體育
H.語言、文字
I.文學
J.藝術
K.歷史、地理
N.自然科學總論
O.數理科學和化學
P.天文學、地球科學
Q.生物科學
R.醫葯、衛生
S.農業科學
T.工業技術
U.交通運輸
V.航空、航天
X.環境科學、安全科學
Z.綜合性圖書
(2)國際貿易的中圖分類號擴展閱讀:
基本結構
1、基本部類:如中圖法分五大類部:馬列毛鄧;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綜合性圖書。
2、基本大類:構成分類表的第一級類目。中圖法為22個基本大類。
3、簡表:由基本大類與由其直接展開的一、二類目所形成的類目表。如:
4、詳表:由簡表展開的各種不同登記的類目所組成的類目表,是文獻分類的真正依據。
是按照圖書的內容、形式、體裁和讀者用途等,在一定的哲學思想指導下,運用知識分類的原理,採用邏輯方法,將所有學科的圖書按其學科內容分成幾大類,每一大類下分許多小類,每一小類下再分子小類。
最後,每一種書都可以分到某一個類目下,每一個類目都有一個類號 。 分類詞表是層次結構的類號和類目的集合。
Ⅲ 中圖法分類號是什麼
中圖分類號
編輯
中圖分類號,是指採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對科技文獻進行主題分析,並依照文獻內容的學科屬性和特徵,分門別類地組織文獻,所獲取的分類代號。
目錄
1簡介
2目錄
1簡介編輯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原稱《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簡稱《中圖法》,是我國建國後編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綜合性分類法,是當今國內圖書館使用最廣泛的分類法體系。《中圖法》初版於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訂後的《中圖法》第四版增加了類分資料的類目,並與類分圖書的類目以「+」標識進行了區分,因此正式改名為《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簡稱不變。《中圖法》第四版全面補充新主題、擴充類目體系,使分類法跟上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同時規范類目,完善參照系統、注釋系統,調整類目體系,增修復分表,明顯加強類目的擴容性和分類的准確性。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共分5個基本部類、22個大類。採用漢語拼音字母與阿拉伯數字相結合的混合號碼,用一個字母代表一個大類,以字母順序反映大類的次序,在字母後用數字作標記。為適應工業技術發展及該類文獻的分類,對工業技術二級類目,採用雙字母。
2目錄編輯
類目名稱如下:
+ A 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 B 哲學、宗教
+ C 社會科學總論
+ D 政治、法律
+ E 軍事
+ F 經濟
+ G 文化、科學、教育、體育
+ H 語言、文字
+ I 文學
+ J 藝術
+ K 歷史、地理
+ N 自然科學總論
+ O 數理科學和化學
+ P 天文學、地球科學
+ Q 生物科學
+ R 醫葯、衛生
+ S 農業科學
+ T 工業技術
TB一般工業技術
TD礦業工程
TE石油、天然氣工業
TF冶金工業
TG金屬學與金屬工藝
TH機械、儀表工業
TJ武器工業
TK能源與動力工程
TL原子能技術
TM電工技術
TN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
TP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
TQ化學工業
TS輕工業、手工業
TU建築科學
TV水利工程
+ U 交通運輸
+ V 航空、航天
+ X 環境科學、安全科學
+ Z 綜合性圖書
Ⅳ 什麼是中圖分類號
以C93開頭編號的圖書;
2.具體分類如下:
中圖分類號查詢 > 社會科學總論 > 管理學回
C93-0管理學理論與方法論
C931管理技答術與方法
C932咨詢學
C933領導學
C934決策學
C935管理計劃和控制
C936管理組織學
C939應用管理學
Ⅳ 文章的「中圖分類號」指的是什麼
中圖分類號 是圖書中的分類,,,一般是指在圖書領域中的,,,圖書分為25大類,,每類分有更加詳細的分類號 像是文學I264.7 教育G643.5 等等 每本書的版權頁 上標有分類號
Ⅵ 中圖分類號如何確定
中圖分類號是期刊論文內容提要下面的一個標示碼,一般和文獻標識碼並列。版
如果您在投稿時能權夠同時填上這兩個代碼,無疑將減少編輯的工作量,
同時也讓您的文章顯得更加規范。
甚至有的雜志直接要求作者填上該代碼。
從而有助於您文章的發表。
中圖分類號
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四版)》一書標識分類號,一般標識一個,應用型論文根據內容也可標識兩個。
Ⅶ 中圖分類號怎麼寫
中圖分類號的寫法可參考《中國圖書館分類法》裡面的分類來寫。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中的分類(一共分為七編):
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軍事
A/K 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
B 哲學
B9 宗教
C 社會科學總論
C95 民族學
D 政治、法律
D9 法律
E 軍事
第二編 經 濟
F0/F2 經濟,綜合性經濟科學
F23 會計
F27 企業經濟
F3 農業經濟
F4/6 工業經濟
F7貿易經濟
F81 財政
F82/84 貨幣/金融、銀行/保險
第三編 文化、教育、歷史
G 文化、科學、教育、體育
GO 綜合性文化刊物
G1 世界各國文化事業
G2 各項文化事業
G3 科學、科學研究工作
G4 教育
G8 體育
G25 圖書館學
G27檔案學
G35 情報學
H 語言、文字
I 文學 術
J 藝術
K 歷史、地理
K9
第四編 自然科學
N 自然科學總論
O 數理科學和化學
O1 數學
O3 力學
O4 物理學
O6 化學
O7 晶體學
P 天文學、地球科學
P1 天文學
P2 測繪學
P3 地球物理學
P4 大氣科學(氣象學)
P5 地質學
Q 生物科學
第五編 醫葯、衛生
R 醫葯、衛生,綜合性醫葯衛生
R1 預防醫學、衛生學
R2 中國醫學
R3 基礎醫學
R4 臨床醫學
R8 特種醫學
R9 葯學
第六編 農業科學
S 農業、林業,綜合性農業科學
S1 農業基礎科學
S2 農業工程
S3 農學
S4 植物保護
S5 農作物
S6 園藝
S7 林業
S8 畜牧、動物醫學、狩獵、蠶、蜂
S9 水產、漁業
第七編 工業技術
T 工業技術總論
TB 一般工業技術
TD 礦業工程
TE 石油、天然氣工業
TF 冶金工業
TG 金屬學、金屬工藝
TH 機械、儀表工業
TJ 武器工業
TK 動力工程
TL 原子能技術
TM 電工技術
TN 無線電電子學、電訊技
TP 自動化技術、計算技術
TQ 化學工業
TS 輕工業、手工業
TU 建築科學
TV 水利工程
U 交通運輸
V 航空、宇宙飛行
X 環境科學、安全科學
Z 綜合性期刊
擴展內容:
中圖分類號:
中圖分類號,是指採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對科技文獻進行主題分析,並依照文獻內容的學科屬性和特徵,分門別類地組織文獻,所獲取的分類代號。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原稱《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簡稱《中圖法》,是我國建國後編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綜合性分類法,是當今國內圖書館使用最廣泛的分類法體系。《中圖法》初版於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訂後的《中圖法》第四版增加了類分資料的類目,並與類分圖書的類目以「+」標識進行了區分,因此正式改名為《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簡稱不變。《中圖法》第四版全面補充新主題、擴充類目體系,使分類法跟上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同時規范類目,完善參照系統、注釋系統,調整類目體系,增修復分表,明顯加強類目的擴容性和分類的准確性。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共分5個基本部類、22個大類。採用英文字母與阿拉伯數字相結合的混合號碼,用一個字母代表一個大類,以字母順序反映大類的次序,在字母後用數字作標記。為適應工業技術發展及該類文獻的分類,對工業技術二級類目,採用雙字母。
參考來源:中圖分類號 - 網路
Ⅷ 什麼叫中圖分類號啊
中圖分類號,是復指採制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對科技文獻進行主題分析,並依照文獻內容的學科屬性和特徵,分門別類地組織文獻,所獲取的分類代號。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共分5個基本部類、22個大類。採用英文字母與阿拉伯數字相結合的混合號碼,用一個字母代表一個大類,以字母順序反映大類的次序,在字母後用數字作標記。為適應工業技術發展及該類文獻的分類,對工業技術二級類目,採用雙字母。
(8)國際貿易的中圖分類號擴展閱讀: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原稱《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簡稱《中圖法》,是我國建國後編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綜合性分類法,是當今國內圖書館使用最廣泛的分類法體系。《中圖法》初版於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訂後的《中圖法》第四版增加了類分資料的類目,並與類分圖書的類目以「+」標識進行了區分,因此正式改名為《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簡稱不變。
《中圖法》第四版全面補充新主題、擴充類目體系,使分類法跟上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同時規范類目,完善參照系統、注釋系統,調整類目體系,增修復分表,明顯加強類目的擴容性和分類的准確性。
Ⅸ 啥是中圖分類號呀
中圖分類號——是指採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對科技文獻進行主題分析,並依照文版獻內容的學科屬權性和特徵,分門別類地組織文獻,所獲取的分類代號。《中圖法》共分5個基本部類、22個大類。採用漢語拼音字母與阿拉伯數字相結合的混合號碼,用一個字母代表一個大類,以字母順序反映大類的次序,在字母後用數字作標記。為適應工業技術發展及該類文獻的分類,對工業技術二級類目,採用雙字母。類目名稱如下:
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