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0-11-25 16:11:16

1. 誰知道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國際貿易和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在線等 著急

、外國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的
影響
1、負面影響
近年來,歐盟國家、日本、美國、加拿大、瑞士、韓
國等40個國家和地區已對我國的出口產品實施了
各種形式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中國國家質檢總局發
布的《中國技術性貿易措施年度報告( 2007 ) 》稱,
2006年中國全年出口貿易因技術性措施造成直接
損失達359. 20 億美元,占同期出口額的3. 71%。
全國31. 4%的出口企業受到技術性貿易措施不同
程度的影響,比2005年增長6. 3個百分點。受影響
較大的是機電、農食產品、化礦、塑料皮革和紡織鞋
帽等行業, 分別占直接損失總額的24. 20%、23.
77%、23. 76%、9. 30%和7. 72%。廣東、浙江、上
海、北京和福建成為受技術性貿易壁壘影響最大的
五個省市。技術性貿易壁壘正在成為影響我國越來
越多產品出口的重要因素。在本世紀進入關稅大幅
度降低和非關稅壁壘大量削減的情況下,若不建立
有效,強有力的技術防範體系,國內企業將面臨嚴重
的挑戰。
2、積極影響
對TBT的研究不能一味的強調它是一種壁壘,
它也有其合理成分可以利用,但必須遵守國際規則。
技術貿易標准化是各國政府在對外貿易中出於保護
健康安全環保方面的原因所作的一系列強制合法的
對產品性能進行檢驗的技術標准和測試方法。這些
被廣泛接受的產品技術方法可以使生產上採取統一
的設計生產,有利於形成規模效應,同時也保證了產
品質量。另一方面,技術性壁壘尤其是其中的綠色
壁壘對人類的生存也產生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有利
於全球環境狀況的改觀,保護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
有利於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因此說技術
性貿易壁壘也有積極的一面。
所以,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把「雙刃劍」,如何更
217
技術貿易壁壘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及對策
好地發揮其正面影響,抑制其負面影響,是突破技術
性貿易壁壘的重要對策思路。

2. 哪些條件會影響貿易行業的發展

我是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的,今年大四要畢業了,周圍同學在找工作,自己也保送到回了對外經貿大學的國際答貿易學攻讀碩士,對這行業也有一定的認識,姑且說一說。

貿易類前景不看好。經濟學大類有很多,所以你可以把眼光放寬,國企、外企、銀行業、互聯網業、物流業等等都可以涉足,不必局限於貿易類。貿易類是不大好找工作的,最近幾年金融很火爆。可以考慮自學一些金融和會計(會計是管理類)這方面知識,為工作做准備。

貿易行業發展的制約來自兩方面:一個是匯率,人民幣持續升值對外貿企業傷害很大,出口賣不動了;一個是外貿協定,即外部貿易環境如何,其他國家願不願意與我國進行貿易,也不太樂觀。美國最近在弱化WTO的作用,而是搞起了TPP和TTIP並不納入中國,我國很被動,所以搞起了上海自貿區和人民幣國際化。此外,包括我國勞動力成本上漲,人口紅利耗盡,也對傳統的外貿加工企業雪上加霜。
如果實在想做貿易類,建議從事物流領域,國際2物流,或者國內物流,前景都看好。
粗淺認識,自己手打,往採納。

3. 高分求論文材料!~~「論非關稅壁壘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都有現成的嘛!
《非關稅壁壘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非關稅壁壘措施種類繁多,涉及面較廣,常常牽涉到各國國內經濟政策和對外政策。各種非關稅壁壘措施的影響有所不同,當某些情況發生變化時,非關稅壁壘措施的影響也將發生變化。因此,非關稅壁壘措施對國際貿易和有關的進出口國家的影響程度較難估計,現從幾方面簡述如下:
一、對世界貿易的影響
(一)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
一般說來,非關稅壁壘對國際貿易發展起著重大的阻礙作用。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世界性的非關稅壁壘加強的程度與國際貿易增長的速度成反比關系。當非關稅壁壘趨向加強,國際貿易的增長將趨向下降;反之,當非關稅壁壘趨向緩和或逐漸拆除時,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將趨於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50年代到60年代初,在關稅大幅度下降的同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還大幅度地放寬和取消了進口數量限制等非關稅措施,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從1950年到1973年間,世界貿易量年平均增長率達到7.2%。但從70年代中期以後,非關稅壁壘進一步加強,形形色色的非關稅壁壘措施層出不窮,形成了一個以直接進口數量限制為主幹的非關稅壁壘網,嚴重地阻礙著國際貿易的發展。1973-1989年,世界貿易量年平均增長率僅為4.5%,1980-1985年降為3%左右。
(二)對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影響
非關稅壁壘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貿易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70年代中期以來,農產品貿易受到非關稅壁壘影響的程度超過工業製成品,勞動密集型產品貿易受到非關稅壁壘影響的程度超過技術密集型產品;同時,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和社會主義國家對外貿易受到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非關稅壁壘影響的程度超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本身。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際貿易商品結構與地理方向的變化,阻礙和損害著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對外貿易的發展。
與此同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以及不同的經濟集團之間相互限制彼此的某些商品進口,加強非關稅壁壘,加劇了它們之間的貿易摩擦和沖突。
二、對進口國的影響
非關稅壁壘和關稅壁壘一樣,起到限制進口、引起進口國國內市場價格上漲和保護本國的市場和生產的作用。例如,美國通過「自限協定」,限制日本汽車進口,結果在美國市場上每輛日本汽車價格在1981-1983年間分別提高185美元、359美元和831美元,美國國內生產的汽車價格也上漲了。
在保護關稅的情況下,國內外價格仍維持著較為密切的關系,進口數量將隨著國內外價格的漲落而有所不同。但是如果進口國採取直接的進口數量限制措施,情況就不同了。如實行進口數量限制,固定了進口數量,超過絕對進口配額的該種商品不準進口。當國外該種商品價格下降時,對進口國這種商品的進口數量的增長無影響。在限制進口引起進口國國內價格上漲時,也不增加進口,以減緩價格的上漲。因而兩國之間的價格差距將會擴大。
一般說來,在一定的條件下,進口數量限制對價格的影響還可由於下列的情況不同而有所不同:
1.外國商品的供給受進口限制的數量愈大,進口國的國內市場價格上漲的幅度愈大;
2.進口國的國內需求量愈大,而外國商品進口受到限制的程度也愈大時,其國內市場價格上漲的幅度將愈大;
3.進口國國內需求彈性愈大,其國內市場價格上漲幅度愈小;
4.進口國國內供應彈性愈大,其國內市場價格上漲幅度也愈小。
進口數量限制等措施導致價格的上漲,成為進口國的同類產品生產的重要的「價格保護傘」,在一定條件下起到保護和促進本國有關產品的生產和發展的作用。
但是,非關稅壁壘的加強使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由於國內價格上漲,進口國的消費者必須以更高價格購買所需的商品,而有關廠商,特別是資本主義的壟斷組織卻從中獲得高額利潤。同時,隨著國內市場價格上漲,其出口商品成本與價格也將相應提高,削弱了出口商品競爭能力。為了擴大出口,許多資本主義國家採取了出口補貼等措施鼓勵出口,增加了國家預算支出和加重了廣大人民的稅收負擔。
三、對出口國的影響
一般說來,進口國加強非關稅壁壘,特別是實行直接的進口數量限制,固定了進口數量,將使出口國的商品出口數量和價格受到嚴重的影響,造成出口商品增長率下降或出口數量的減少和出口價格下跌。
由於各輸出國的經濟結構和出口商品結構不同,其出口商品受到非關稅壁壘措施的影響也可能不同。同時,各種出口商品的供給彈性的不同,其價格所受的影響也將不同。一般說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許多出口商品的供給彈性較大,這些商品的價格受到進口國的非關稅壁壘所引起的價格下跌將較小;反之,許多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某些出口商品的供給彈性較小,其所引起的價格下跌將較大。因此,發展中國家或地區蒙受非關稅壁壘限制的損失超過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還利用非關稅壁壘對各出口國家實行差別和歧視待遇,因而各輸出國所受的影響也有所不同。例如,以絕對進口配額為例,由於進口配額的實施方式不同,各輸出國所受到的影響也將不同。如果進口國對某種商品實行全球性進口配額,則進口國的鄰近出口國家的出口就處於較為有利的地位,可能增加該種商品出口,而距離進口國較遠的國家的出口就處於較為不利的地位,可能減少該種商品出口。如果進口國對某種商品實行國別進口配額,其採用的配額分配方法不同,各出口國的商品出口所受到的影響也將不同。如配額採用均等分配法,則實施配額以前該商品出口較多的國家將可能減少出口,而過去出口較少的國家將可能增加出口;如配額參照出口國過去的出口實績按比例分配,則各出口國所分到的新額度也將不同;如配額按雙邊協議分配,各出口國出口將由於協議配額的不同而各有差異。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還往往採取歧視性的非關稅措施嚴重地損害社會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利益。
在非關稅壁壘加強的情況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一方面採取各種措施鼓勵商品出口;另一方面採取報復性和歧視性的措施限制對方商品進口,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它們之間的貿易摩擦和沖突。

4. 貿易壁壘對中國進出口的影響

貿易壁壘(Barrier to trade) 又稱貿易障礙。對國外國間商品勞務交換所設置的人為限制,主要是指導一國對外國商品勞務進口所實行的各種限制措施。一般分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兩類。就廣義而言,凡使正常貿易受到阻礙,市場競爭機製作用受到干擾的 貿易壁壘各種人為措施,均屬貿易壁壘的范疇。如進口稅或起同等作用的其他捐稅;商品流通的各種數量限制;在生產者之間、購買者之間或使用者之間實行的各種歧視措施或做法(特別是關於價格或交易條件和運費方面);國家給予的各種補貼或強加的各種特殊負擔;以及為劃分市場范圍或謀取額外利潤而實行的各種限制性做法等等。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所推行的關稅自由化、商品貿易自由化與勞務貿易壁壘,盡管在關稅方面取得較大進展,在其他方面卻收效甚微。某種形式的貿易壁壘削弱了,其他形式的貿易壁壘卻加強了,各種新的貿易壁壘反而層出不窮。 隨著WTO等國際間貿易組織成員的不斷增加以及各地區組織的建立,如北美自由貿易區等,對這兩類組織的非成員國關稅壁壘還在起著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國際上非關稅壁壘的作用正在上升,或有上升的趨勢。一些發達國家利用其自身的技術優勢對來自其它國家產品的認證要求,極大地阻礙了欠發達和發展中國家製成品的出口;而只能出些資源性的初級產品。加劇了南北間的經濟及貿易發展差距。另外,發達國家,以及一些次發達甚至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多地採用的反傾銷手段,也是非關稅壁壘之一。就我國而言,配額,許可證制度也屬於後者。 所謂關稅壁壘,是指進出口商品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所設置海關向進出口商徵收關稅所形成的一種貿易障礙。按徵收關稅的目的來劃分,關稅有兩種:一是財政關稅,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二是保護關稅,其主要目的是為保護本國經濟發展而對外國商品的進口徵收高額關稅。保護關稅愈高,保護的作用就愈大,甚至實際上等於禁止進口。 非關稅壁壘,是指除關稅以外的一切限制進口措施所形成的貿易障礙,又可分為直接限制和間接限制兩類。直接限制是指進口國採取某些措施,直接限制進口商品的數量或金額,如進口配額制、進口許可證制、外匯管制、進口最低限價等。間接限制是通過對進口商品制訂嚴格的條例、法規等間接地限制商品進口,如歧視性的政府采購政策,苛刻的技術標准、衛生安全法規,檢查和包裝、標簽規定以及其他各種強制性的技術法規。 外國(或地區)政府實施或支持實施的措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貿易壁壘: l、違反該國(或地區)與我國共同參加的多邊貿易條約或與我國簽定的雙邊貿易協定; 2、對我國產品或服務進入該國(或地區)市場或第三國(或地區)市場構成或可能構成不合理的阻礙或限制; 3、對我國產品或服務在該國(或地區)市場或第三國(或地區)市場的競爭力造成或可能造成不合理的損害。 外國(或地區)政府未履行與我國共同參加的多邊貿易條約或與我國簽定的雙邊貿易協定規定的義務的,也視為貿易壁壘。 實踐中較為常見的貿易壁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違反承諾的關稅措施;缺乏規則依據的進口管理限制(包括通關限制、國內稅費、進口禁令、進口許可等);缺乏科學依據的技術法規、產品標准、合格評定程序、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不合理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等貿易救濟措施;政府采購中違反有關規則限制進口產品的做法;出口限制;補貼;服務貿易准入和經營限制;不合理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措施;其它貿易壁壘等。在當今國際經濟一體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大背景下,國際貿易作為國際經濟一體化主要推動力之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各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愈加頻繁、關系愈加密切。同時,各國間的貿易競爭也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一些國家為了達到保護本國產業與市場的目的,採取了一系列貿易限制措施,其中綠色貿易壁壘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使用最頻繁的一種,也是當今國際貿易領域主要的貿易壁壘之一。
隨著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不斷發展,綠色壁壘(Green Barriers , GBs)已經成為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在國際文獻中並沒有「綠色壁壘」一詞,綠色壁壘也稱為環境壁壘。「綠色壁壘」可以說是我國自己創造的一個新詞。在國際上並沒有權威的定義。我國有些學者提出的綠色壁壘概念,大多是從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利益立場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我認為,綠色壁壘是指那些為了保護生態環境而直接或間接採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貿易的措施。通常,綠色壁壘應由進出口國為保護本國生態環境和公眾健康而設置的各種環境保護措施、法規標准等,是對進出口貿易產生影響的一種技術性貿易壁壘。

5. 綠色貿易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有哪些

1、綠色貿易壁壘的概念
在當今國際經濟一體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大背景下,國際貿易作為國際經濟一體化主要推動力之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各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愈加頻繁、關系愈加密切。同時,各國間的貿易競爭也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一些國家為了達到保護本國產業與市場的目的,採取了一系列貿易限制措施,其中綠色貿易壁壘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使用最頻繁的一種,也是當今國際貿易領域主要的貿易壁壘之一。
隨著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不斷發展,綠色壁壘(Green Barriers , GBs)已經成為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在國際文獻中並沒有「綠色壁壘」一詞,綠色壁壘也稱為環境壁壘。「綠色壁壘」可以說是我國自己創造的一個新詞。在國際上並沒有權威的定義。我國有些學者提出的綠色壁壘概念,大多是從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利益立場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我認為,綠色壁壘是指那些為了保護生態環境而直接或間接採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貿易的措施。通常,綠色壁壘應由進出口國為保護本國生態環境和公眾健康而設置的各種環境保護措施、法規標准等,是對進出口貿易產生影響的一種技術性貿易壁壘。①
2、綠色貿易壁壘的產生背景
綠色壁壘的產生是環境保護的國際需求以及國際貿易發展的必然產物。從國際背景來看,下列因素促進了綠色壁壘的產生和發展。
(1)全球環境問題使環境保護成為全球共同的呼聲。世界二次大戰後,各國經濟在高速增長的同時,全球環境問題也日益加重。在生態環境的承受力達到極限時,開始對人類進行可怕的報復。全世界每分鍾有28人死於環境污染,每年有1500萬人因此而喪命;有8億人因飲用污染水而患病,每天有2.5萬人因此而死亡。②面對自然環境日益嚴厲的報復,國際社會掀起了強勁的環保浪潮。人們也逐漸認識到,保護環境是人類共同的責任,必須採取共同的行動。
(2)貿易與環境問題的產生使綠色壁壘的實施找到了合理借口。減少污染,節約能源,合理利用資源已成為新的國際焦點。人們普遍認為,經濟增長的代價之一即是環境惡化,特別是自由貿易,則被看作是加速環境惡化的因素。各國因此而制定了一些相應的環境法規和貿易政策,希望通過政府對貿易進行一定的干預,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事實上環境保護與貿易自由化二者之間本不存在不可調和的分歧甚至沖突,而是可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合理的貿易自由化不僅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相反在環保方面,國際商品和服務貿易的進一步自由化可以發揮關鍵的作用。同時,一個健康安全的環境可以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不斷擴大的貿易市場提供必需的生態環境資源。
(3)GATT和WTO中的有關規定為綠色壁壘的實施提供了合法性。在關貿總協定成立之初,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的問題尚未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隨著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環境污染的日益嚴懲人們的環保意識才逐漸提高。1972年11月,在GATT中設立了一個「環境措施與國際貿易工作組」。進入1990年代後,隨著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的日漸激化。為了爭奪國際市場,保護國內市場,一些國家用國內環境法規或措施作為保護的手段;另一方面,環境污染的加劇,公眾對環境保護的強烈呼籲,國家不得不制定涉及生產、加工、運輸、銷售、包括進出口貿易在內的各個環節的環境標准和措施。1994年4月世界貿易組織決定成立一個貿易與環境委員會,協調貿易措施與環境措施之間的相互關系。
(4)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科技、經濟發展上的差距是綠色壁壘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由於生產力水平的差異,特別是出於資源保護和經濟利益上的考慮,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環境和貿易問題上存在著許多矛盾,這些矛盾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發展和競爭的不斷加劇而日趨尖銳化。發達國家利用這種由於經濟水平差距造成的不同環境標准,一方面,加緊掠奪發展中國家的資源初級產品,同時把污染企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使得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更加惡化;另一方面,又極力將環境問題與貿易條約機制緊密掛鉤,把環境問題作為新的貿易壁壘,從而抵消發展中國家資源與廉價勞動力方面的比較優勢,限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以保持其在國際多邊經濟貿易領域的主導地位。這種以「環境保護」名義在國際貿易中引入所謂「環境條款」,藉以歧視乃至限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及其產品的市場准入的做法使綠色壁壘迅速發展。
3、綠色貿易壁壘的表現形式
目前國際上使用的綠色貿易壁壘主要有以下形式:
(1)綠色關稅制度。進口國對可能造成環境威脅及破壞的進口產品徵收的一種進口附加稅。
(2)綠色市場准入制度。進口國以污染環境、危害人類健康以及違反有關國際環境公約或國內環境法律、規章而採取的限制國外產品進口的措施。如1994年美國環保署規定,進口汽油中硫、苯等有害物質必須低於有關標准,否則禁止進口。③
(3)「綠色反補貼」、「綠色反傾銷」以及環境貿易制裁。一國懷疑進口產品的低價是由於接受了來自於出口國政府的環境補貼或未將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成本內在化,對進口商品採取的一種限制措施或給予相應的制裁。
(4)推行國內PPMs標准及其他環保標准。PPMs是'PROCESSING &PRODUCT METHOD',的縮寫,是對產品生產和加工過程所制定的特定環境標准。有的國家生產技術水平較高,隨著人們對生存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這些國家制定了較為嚴格的PPMs標准以及其他一些近乎苛刻的環保標准,要求進口商品必須達到。
(5)強制性綠色標志(簽)、強制要求ISO 14000認證等。綠色標志(簽)、認證制度本身是非強制性的,各類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而決定是否申請,但是如果進口國政府把通過認證規定作為進口商品的必要條件或國內企業對外合作的必要條件,對於想要出口到對方國家的產品來說,就必須選擇通過認證,取得標簽這條路。
(6)繁瑣的進口檢驗程序和檢驗制度。綠色貿易壁壘有很多是針對有毒有害物質的含量而設置的,為了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進口國政府不惜重力研究制定了一整套嚴密的檢驗制度和繁瑣的檢驗程序,利用其先進的檢驗設備和條件對進口貨物實施檢驗,使進口貨物難以通過。
(7)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購、押金制度等強制性措施。例如荷蘭政府規定啤酒飲料一律採用可以回收利用的包裝容器,實際上為進口的同類產品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4、綠色貿易壁壘的地位和作用
綠色壁壘除了能超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外,在貿易與環境甚至社會經濟發展方面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主要表現為:
(1)綠色壁壘是保護生態環境,促使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保護生態環境,促使全球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是國際社會的共識。
(2)綠色壁壘是促進技術進步、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手段。綠色壁是技術進步的產生,同時通過不斷提高環保技術法規的要求和標准,特別是採取國際標准和合格評定體系也有利於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生產效率,鼓勵具備較高技術水平和能達到較高標准企業的發展,淘汰低環境標准和不合格產品,促使優勝劣汰,從而有利於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
(3)綠色壁壘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的有效工具。通過運用綠色壁壘,限制甚至有害於人類健康和安全的產品的貿易,從而有利保護人類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4)綠色壁壘是維護國家基本安全的重要武器。建立有效的綠色壁壘體系可以幫助一國維護國家基本安全。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損害人類生存與活動所領帶的自然支持系統,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命與健康。尤其是全球性環境問題對所有國家的安全都構成現實威脅。因此,環境安全是最根本的安全問題,環境安全與軍事安全、政治安全及經濟安全等相互聯系,互相作用,構成完整的安全概念。
(5)綠色壁壘是調節進出口貿易的重要杠桿。綠色壁壘措施在調節貿易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日趨增多和復雜的綠色壁壘措施正在對國際貿易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能過建立綠色壁壘體系來調節貿易進出口,已經迫在眉睫。④
二、 綠色貿易壁壘的現狀

1、綠色貿易壁壘在近十年的時間里被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成為繼反傾銷措施以後的又一重要的貿易措施。在全球4917種產品中,受綠色貿易壁壘影響的3746種產品的貿易額達47320億美元,佔1999年世界進口額的88%,其中直接受影響的達6790億美元,佔13%,共計有137個進口國採用了綠色貿易壁壘措施。據歐盟環保機構的一項調查顯示:僅1998年,歐盟國家禁止進口的「非綠色產品」價值就達300億美元,其中90%來自於發展中國家,涉及紡織、成衣、化妝品、日用品、玩具、傢具和家用電器等幾千種商品。又據中國首屆國際綠色化學高級研討會提供的資料,1997年我國至少有74億美元的出口商品因環保因素而受阻。⑤
2、綠色貿易壁壘措施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泛。一方面綠色貿易壁壘本身也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在不斷調整和補充,出現了層出不窮、變化多端的綠色貿易措施,涉及包括環境保護、人類健康、生物多樣性、動植物安全等多個領域;另一方面,綠色貿易壁壘所管轄的對象范圍越來越廣泛,近年來,它不僅對產品 (消費)本身提出綠色環保要求,還對產品的設計開發、原料投入、生產方式、包裝材料、運輸、銷售、售後服務、甚至工廠的廠房、後勤設施、操作人員醫療衛生條件等整個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提出了綠色環保的要求,如美國實施的HACCP計劃,其目的是更方便、更有效地實施其綠色貿易壁壘措施。更為嚴重的是,目前的綠色貿易壁壘不僅表現為環境技術規定、標准,而且這些規定的執行過程也逐漸成為外國商品進入市場的嚴重障礙,執行過程中的一些爭議往往導致曠日持久的調查和取證,導致成本大大增加並延誤了良好的商機。例如中國出口到韓國的活魚,就遭到長達45天的批批檢驗待遇,致使大量的活魚死在碼頭,幾乎無法再出口。⑥
3、綠色貿易壁壘設置的對象國具有一定的針對性。綠色貿易壁壘往往針對那些新興的發展中國家,因其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基礎,能夠利用本國資源及勞動力的優勢大量生產並出口資源或勞動密集性的產品,其出口產品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優勢,容易對進口國國內同類產業形成威脅。所以,這類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商品最易遭到來自於發達國家的綠色貿易壁壘阻撓。
4、綠色貿易壁壘措施具有動態性的特點。隨著形勢發展的需要,各國所確定的綠色貿易壁壘措施必將進行不斷的調整,包括壁壘設置的內容、方式、手段、目標以及設置壁壘的程度等都在根據需要進行適當變動;另外綠色貿易壁壘的動態性還表現在綠色貿易壁壘的實施往往會產生聯動反應,一國實施立即會引起其他國家的紛紛效仿,由一個設限國快速擴散到多個設限國,給出口國造成重大的打擊。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綠色貿易壁壘在當今國際貿易領域的廣泛使用,己經嚴重影響到了國際貿易的正常開展以及各國經濟的順利發展。對於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像我國這樣的外向型經濟發展中大國來說,綠色貿易壁壘無疑是一把「溫柔」的利刃,「溫情脈脈」地刺向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命脈。
三、 綠色貿易壁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 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
綠色壁壘和其他貿易壁壘一樣,會對國際貿易的發展起到阻礙作用。設置綠色壁壘之後,受限產品的國際貿易額減少。但是如果在設置綠色壁壘之前,該類產品的國際貿易額有一定的增長速度下降,而並不必然導致國際貿易額絕對量的減少。
2、 對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影響
一般來講,農產品貿易受到綠色壁壘影響的程度超過工業製成品,勞動密集型產品貿易受到綠色壁壘影響的程度超過技術密集型產品,同時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受到發達國家綠色壁壘影響的程度超過發達國家本身,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際貿易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變化,阻礙和損害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的發展。
3、 對進口國的影響
綠色壁壘和其他貿易壁壘一樣,起到限制進口,引起進口國國內市場價格上漲和保護本國的市場和生產的作用。由於有污染的產品被綠色壁壘阻於國門之外,進口國消費者享受到更加健康、安全、清潔的產品,但由於產品價格上升,進口國的消費者必須以更高的價格購買所需的商品,而有關廠商卻從中獲得高額利潤。
4、 對出口國的影響
綠色壁壘對出口國不同的生產廠商的影響是有所不同的。對於及時改用清潔生產技術、生產綠色產品的生產廠商,其在市場上處於有利的地位,綠色壁壘阻礙了國內許多廠商的出口,競爭對手銳減,出口市場廣闊,而且國際市場上綠色產品價格上升,更使得生產綠色產品的廠商能夠補償由於採用清潔生產技術而增加的成本。對於不能及時改用清潔生產技術,依舊採用舊的有污染的生產技術進行生產的廠商,其境況將嚴重惡化。國內該類產品供給大大多於需求,短期內產品積壓,使得價格下跌,產量減少。消費者將得到價格上的實惠,但同時卻要承受使用有污染產品所帶來的副作用。
5、 對我國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正面臨越來越多來自於發達國家甚至發展中國家的綠色貿易壁壘的挑戰。總體來說,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市場份額、貿易機會、企業和商品信譽等方面都產生了不利影響,導致國外消費者對我國部分產品尤其是農產品食品信心下降,對我國出口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具體地說,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從產品出口的市場范圍來看,我國目前的主要出口方向仍然是日本、美國、東南亞、歐盟、韓國等國家,對它們的出口份額占我國外貿出口總額的80%,而這些國家(或地區)多數是環保主義倡導者和擁護者,也是綠色貿易壁壘的發源地。我國出口商品的市場銷路極易受綠色貿易壁壘的影響。從產品的出口增長速度來看,由於我國的出口市場相對單一、固定,一旦目前的市場銷路受到影響,出口的增長速度必然有所下降,尤其是在一些發達國家專門針對我國的某些商品設置綠色貿易壁壘的情況下,該商品的出口會立即出現停滯,如不及時採取對策,就會影響到整個產業的發展。從企業的出口成本和出口效益來看,由於綠色貿易壁壘多數是以環境標准和標志的形式出現,要想實現其環境標准、獲取其環境標志,就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進行技術改造,改善環境質量;同時還將增加有關的檢驗、測試、認證和公關等手續以及相關的費用,從而使企業出口產品的成本大幅度上升,價格優勢大大削弱,喪失了國際市場競爭力,企業的出口效益日漸下降。從我國的對外貿易關系來看,由於遭遇了越來越多的綠色貿易壁壘,我國與主要貿易夥伴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不斷,稍有處理不當,就會影響到雙邊或多邊貿易關系,因此,必須恰當處理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對外貿易產生的沖擊。⑦
四、 我國應採取的對策

1、堅持可持續發展為主導的工業化模式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制定21世紀議程的發展中國家,「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中國在未來和下一個世紀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擇」。在中共中央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指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關系中華民族生產和發展的長遠大計」。建議明確提出以可持續發展為主導的工業化模式,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內涵。⑧
2、發展綠色產業,提升我國國際形象
目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己高於美國、日本、印度和巴西,如果只注重提高開放程度,會因貿易條件的惡化,造成資源外流。因此應該提高我國貿易的質量,優化貿易結構,其中使產品符合環境標準是提高出口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
(1)重視科技投入,發展綠色產業
既然綠色貿易壁壘是我國企業無法迴避的貿易問題,那麼,利用綠色貿易壁壘帶給我們的啟示,提高我國產業的環保標准,發展綠色產業,實現體現人性化的生產和管理以及服務過程,就成為未來企業發展的方向,政府應該從宏觀上給予企業相應的引導和支持。
(2)以環境標志為引導,提升工業製成品質量
工業製成品質量的提高是突破國際市場環境壁壘的關鍵。因此應該在有條件的企業和產品中,推廣環境標志的認證工作,以環境標志為引導,提升工業製成品質量。
(3)結合IS014000標准,促進環境友好產品出口的貿易
IS014000系列環境標准作為一套科學有效的環境管理標准,其實施已成為國際潮流。但在我國,IS014000管理體系的實施還剛剛起步,需要進一步發展和推進。因此要盡快配置環境管理的硬體設備和完善各種法規,積極推行IS014000,使更多的企業生產符合國際環境標准要求,促進其產品進入國際市場。
3、建立綠色貿易壁壘預警及快速反應機制
(1)收集、跟蹤國外的環境壁壘動態,建立有關的信息中心和資料庫及咨詢機構,加強研究和信息收集工作。主要貿易對象國環境壁壘繁多,對我國出口產品的影響大,應該設置專門的部門負責環境壁壘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了解主要貿易對象國的法規、技術和標准,同時加強對有關環境問題的公共技術的研究,建立咨詢點,便於為企業服務。
(2)加快我國相關產品標准和檢驗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並與國際先進標准逐步接軌。應該投入必要的資金以完善檢測的技術條件,使部分有條件的專業檢驗機構通過國際認證以獲取直接頒發國際綠色通行證的授權,並力爭成為相關國際組織的成員。
(3)為確保國家安全、保護人民健康和環境,合理有效地保護國內主導產業和幼稚產業,應參考國際規范,建立自己的環境壁壘體系。堅決禁止環境污染嚴重的產品(包括危險廢棄物和國外淘汰的嚴重污染環境的產品、技術和設備等)進口,加強進口商品檢驗和檢疫力度,防止危害人民安全的產品進入國內市場。
(4)建立我國綠色貿易壁壘預警及快速反應機制。國際標准、各國政府及其標准化機構經常對其環保法規和標准進行修訂,如果企業信息不暢,不能及時掌握變化了的標准和相關信息,就無法及時調整自己的生產和經營對策,無法有效地應對綠色貿易壁壘。因此,政府及相關的行業協會必須高度重視建立綠色貿易壁壘預警機制的重要性,及時搜集、反饋國外貿易壁壘的變化情況,認真研究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主要出口產品的影響,並提出相應的建議,為出口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出口環境。⑨
4、重視環境法規的完善和對外協調
(1)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強化環境執法,真正實現環境成本內在化。從環境稅收立法入手逐步完善各項環保法規,使之向綠色產業傾斜,鼓勵清潔生產;環境立法應以預防為主,強化監督管理、尤其是政府的監督管理職能,對經濟活動中的違犯環境法規的行為要依法嚴懲。要建立一套綠色保障制度體系,在推進清潔生產的過程中,要注意處理好清潔生產工藝技術與成本間的關系,達到環境保護與降低生產成本目標的「雙贏」。
(2)應加強對外的公關協調工作。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應聯合其他發展中國家,利用各種國際公開場合反對發達國家過於苛刻的環境壁壘要求,要求給予發展中國家相應的優惠政策,同時在制定新標准時應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以保護發展中國家的合法權益。⑩
5、加強環境宣傳教育,廣泛樹立全社會的環境意識
發達國家之所以能夠建立起符合嚴格環境標準的產業體系,並運用綠色貿易壁壘來阻撓發展中國家的商品出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漸高漲的公眾環保熱情和環保要求。我們就以全民環境教育為基礎,逐步樹立「誠實、守信、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倫理道德觀,積極倡導綠色消費和綠色生活方式,樹立「科學、合理、健康的需求」,摒棄「奢侈浪費、污染環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廣泛提高公眾的環境意識,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6. 研究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發展,各國的關稅水平大幅度降低,配額、許可證等非關稅措施逐步取消,大大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同時,為了各自的利益,很多國家利用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合理性和復雜性作為貿易保護的手段,阻擾其他國家的產品進入本國市場,成為貿易發展的障礙。如此,技術貿易措施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技術性貿易措施已成為國際上重要貿易壁壘主要形式之一。國際上技術性貿易措施限制進口的案例很多。法國在食品衛生法規定禁止含有紅黴素的糖果進口,英國很快失去了法國市場;1994年9月美國環保署根據《清潔空氣法案》,對進口汽油化學特性規定了比國產汽油更為嚴格的標准,委內瑞拉是向美國出口汽油最多的國家,也成為這一規定的最大受害者。

我國加入WTO後,隨著出口量大幅增長,世界上許多國家開始使用技術性壁壘對我出口產品設限。目前我國很多的出口產品深受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困擾。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已經涉及三分之二以上的出口企業、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商品,每年造成的損失約200億美元。有關研究表明,國外設置的技術壁壘對我國出口的直接和間接影響超過450億美元,佔全年出口總額的25%以上,而在包裝方面,據商務部統計,我國每年有價值近240億美元的出口商品因達不到國外發達國家的包裝要求而受影響,我國各行業外貿企業在實踐中幾乎都遇到過各種涉及貿易技術壁壘有關內容的問題和障礙,對企業擴大出口和增長都產生了嚴重的消極影響。1994年4月1日,德國正式禁止含偶氮染料的紡織品進口,被禁止的118種物品有104種是我國各式行業的主要產品。蘇南一家服裝廠出口的服裝因拉鏈材料含鉛過高,最終導致企業破產。因此,加強對價值貿易壁壘的研究,採取相應的對策,對突破技術壁壘,促進我國對貿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7. WTO保障措施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WTO是一個旨在通過達成互惠互利安排,大幅度削減關稅和其他國
際貿易壁壘,消除歧視性待遇,擴大市場准入程度,提高國際貿易政策和法規的透
明度,並對發展中國家成員給予特殊和差別待遇的世界性國際貿易組織。WTO的法
律文件以《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議》這一章程性文件為核心,以GATT烏拉圭回合達
成的各項協議以及修改後的東京回合協議為附件,形成傘式結構。這些協議既包括
實體法文件,也包括程序法文件;既包括國際貨物貿易的法律文件,也包括國際服
務貿易以及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的法律文件。其中,多
邊貿易協議具有強制性法律效力,各成員必須遵守和執行。

WTO關於國際貨物貿易的多邊協議有:1.1994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協定
確立了國際貨物貿易的一般性原則,例如,非歧視原則,即最惠國待遇、互惠待遇
和國民待遇的原則;關稅減讓原則;公平貿易原則,即反傾銷、反補貼和一般取消
數量限制;爭端協商解決原則;對發展中國家的特別優惠原則等。2.《農產品協議
》:該要求在規定期限內,各成員應逐步對農產品的支持和保護進行實質性的削減
,糾正和防止世界農產品貿易中的限制和扭曲。協議在減讓安排方面照顧發展中國
家和最不發達的國家利益,對農產品市場開放的要求是逐漸的。3.《衛生與植物檢
疫措施協議》:該協議規范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國際貿易的衛生和植物檢疫措施。
同時,進一步推動各成員使用以有關國際組織所制定的國際標准、准則和建議為基
礎的統一的衛生與植物檢疫措施。4.《紡織品與服裝協議》:協議旨在將長期游離
於GATT規則之外的紡織品和服裝貿易全部納入GATT1994的約束范圍。到2005年1月
1日,除非依據《保障措施協議》說明設限的合理性,任何成員都不能再對紡織品
和服裝進口實施限制。此外,在過渡期內,協議要求各成員簽訂的雙邊紡織品協議
所規定的產品配額的年增長率必須不斷遞增,以給紡織品和服裝貿易提供更好和更
大的市場准入機會。5.《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該協議並不阻止任何成員在其認
為適當的程度內採取必要手段和措施,確保其出口產品的質量,保護人類、動物和
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護環境,或防止欺騙行為,但要求各成員的各項技術規章和
標准以及評定是否符合技術規章和標準的程序,不應對國際貿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礙
或構成對國際貿易的隱蔽限制。為此,協議規定了中央政府機構、地方政府機構和
非政府機構對技術規章的制定、採用和實施,對合格評定程序及合格評定的認可等
方面的要求。6.《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基於某些投資措施會對貨物貿易
產生限制和扭曲作用而制定。協議要求發達國家成員在《WTO協議》生效後2年內、
發展中國家成員在5年內、最不發達國家成員在7年內取消與GATT1994關於國民待遇
和一般性禁止數量限制原則不符的投資措施,包括當地成分要求、貿易(外匯)平衡
要求、進口用匯要求以及國內銷售要求。7.《反傾銷協議》:協議詳細主要規定了
反傾銷的實體問題和程序問題,要求各成員的反傾銷措施應在GATT1994第6條規定
的情況下實施,並按照《反傾銷協議》的規定發起和進行調查。8.《海關估價協議
》協議只適用子對進口貨物徵收從價關稅的商品的估價。並未規定出口關稅的徵收
或依據商品價值實行配額管理時也有義務採用這種估價方法,也未規定徵收國內稅
或外匯管制時有義務採用這種估價方法。此外,估價程度不應用來對付傾銷。9.《
裝運前檢驗協議》:協議對用戶成員以及出口成員的權利義務、與裝運前檢驗有關
的法律和法規的透明度等問題作出了統一規定,以防止成員利用裝運前檢驗措施施
加不平等的待遇。10.《原產地規則協議):協議旨在制定明確的、可預知的原產地
規則並確保其不會對國際貿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礙。協議只是原則性規定了各成員實
施原產地規則的紀律,具體條款將按協議規定的計劃在協議簽訂後制定協調原產地
規則。在協調原產地規則完成之前,確定原產地的標准仍由各國自主決定。11.《
進口許可程序協議》:協議對自動和非自動進口許可程序分別作了具體規定,並要
求進口許可(尤其是非自動進口許可)程序簡單、透明和可預見,並不得對貿易構成
阻礙。12.《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協議沒有禁止一切補貼,而是限制專向性
補貼的使用,即非專向性補貼可以採用。協議將專向性補貼分為禁止使用的補貼、
可訴訟補貼、不可訴訟補貼三種,並分別規定了補救問題。13.《保障措施協議》
:協議以GATT1994第19條為基礎詳細規定了採取保障措施的條件,以重建對保障措
施的多邊控制,消除規避此類控制的措施。協議允許各成員在實施貿易自由化的同
時,為適當維護其經濟利益和經濟安全,採取符合協議規定條件的保障措施。

8. 從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的角度分析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產生影響的原因及對策

祝你好運

一、美國金融危機概述
自2007年下半年起,美國開始爆發次貸危機。繼2008年3月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因瀕臨破產被摩根大通收購之後,2008年10月初,美國政府宣布接管房地美和房利美兩大住房抵押貸款機構。2008年10月中旬,美國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收購,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破產,美國的保險巨頭——美國國際集團向美聯儲尋求短期融資支持。至此,在美國資本市場前五大投資銀行當中,僅有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兩家公司倖存下來,且也搖搖欲墜。美國出現的金融動盪和經濟危機,給世界經濟增長投下了濃重的陰影,引發了全球經濟全面衰退。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把這次危機稱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也認為,世界正面臨罕見的「全球金融危機」。由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已經波及實體經濟和人們的生活,並向世界擴散,將不可避免地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從而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我國的出口貿易。
二、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中美兩國是交往甚密的貿易夥伴國,近年來,中美兩國間貿易發展迅速,發展勢頭良好。目前,中國是美國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和第三大出口對象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市場,美國市場在我國的出口市場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由美國次貸危機演變而來的金融危機已經使得美國經濟衰退,引起了美國消費疲軟,消費的抑制不可避免要影響到我國對美的出口,從而影響我國整體的出口貿易情況。

1.美國金融危機使得我國出口增長趨緩。我國是一個對外依存度較大的國家,對美國出口和對美國經濟的依賴較大。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出口貿易和對美出口貿易的依存程度都有所提高,其中出口依存度每年高於20%,對美出口貿易的依存度(2001-2007年)七年平均為6.72%,已經逐步形成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次貸危機發生後,美國國民財富大幅縮水,信用規模急劇收縮,使得美國居民消費支出減少。而美國個人消費是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這樣由次貸危機演變而成的金融危機導致美國經濟減速,產出和需求下降,由此引起的私人消費、公司開支以及產出的下降導致美國從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外市場進口的消費品、資本貨物、農礦產品以及其他原材料減少。金融危機還影響人們對未來經濟增長前景的預期,從而減少當前消費。據測算,美國經濟增長率每下降1%,中國對美出口就會下降5%-6%。目前美國消費者對就業市場以及薪酬的預期都比較悲觀,而信貸緊縮和就業市場的惡化使美國消費者對經濟前景感到擔憂。據2008年3月25日美國經濟咨詢商會報告顯示,2008年3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繼續下降,從2008年2月份的76.4降低至64.5,遠低於市場預期的73.3,是2003年3月以來最低水平;預計未來就業機會減少的人數,由28%增至29%;而消費者對於收入水平的預測,同樣並不樂觀,認為收入會增長的人數,從18%下降到14.9%。而我國對美國出口的主要是消費品,美國政府的一些數據已經表明,美國消費者在購買必需品方面已經緊縮開支。消費和進口需求的下降,必然導致對我國產品需求增長速度放慢。據海關統計,2008年1-11月,我國對美出口2330.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6%,增速回落了5.6個百分點,低於同期我國出口總體增速9.7個百分點。

以上是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直接影響。如果考慮到美國金融危機對世界其他國家經濟增長的影響,那麼,我國出口貿易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
2.美國金融危機使得國外加大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力度。金融危機已經導致美國經濟增長趨緩,失業率上升。在美國經濟復甦乏力和美國貿易逆差高居不下的情況下,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將更加頻繁。雖然美國一直倡導自由貿易,但當其利益受損時,往往就會違反自由貿易的規則,以「公平貿易」代替「自由貿易」。這樣各種名義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將紛紛出籠。同時金融危機使得美國經濟放緩,導致美國「需求內部化」的微觀要求不斷增強,這也使得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可能持續抬頭,對中國設立更多的貿易壁壘,這一切便構成我國食品、機電產品、紡織品和服裝以及玩具鞋類對美出口的障礙。比如,前一段時間,美國不斷炒作我國玩具、牙膏、水產品、輪胎、寵物食品等產品的安全問題,限制對我國有關產品的進口,嚴重損害我國產品的國際聲譽和相關出口企業的利益。在對待我國輸出的紡織品上,為了移植金融危機帶來的壓力,美國除了壓價之外,還通過抬高技術測試標准等非價格手段極力將市場風險轉嫁給我國紡織出口企業,如故意提高產品測試標准,有些標准明顯超出我國企業能力范圍,從而製造出大量「不合格」產品,客戶先「勉強」接受,一旦日後因產品品質問題而滯銷、退貨,就將全部責任推給我國出口企業,這種技術性軟條款,給我國紡織業帶來巨大的壓力和訂單風險。
這些便是美國加大貿易保護主義力度的很好的例證。另外,美參眾兩院還相繼出台針對我國匯率問題的議案,要求美國政府對通過「匯率失調」而獲取對美國大量貿易順差的國家進行制裁。因此,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美國對華貿易壁壘有進一步政治化的趨勢,對華經貿政策將更趨強硬。除了美國加大貿易保護主義力度以外,其他國家也因為美國金融危機導致的經濟不穩,為轉移國內經濟和輿論的壓力,也利用我國出口的個別產品的安全問題大做文章,藉此打壓中國的商品出口。
這些都顯示,美國金融危機的蔓延已經讓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針對我國商品的貿易壁壘或會層出不窮。在美國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我國的外貿出口會遭遇到更多的艱險。
3.美國金融危機降低了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金融危機使得美國經濟增長乏力,為應對金融危機造成的負面影響,美國政府採取了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弱勢美元的匯率政策,這樣,美聯儲不斷降低利率,美元不斷走軟。美聯儲的降息政策導致人民幣和美元利率出現倒掛,使得人民幣和美元息差進一步拉大,從而導致美元資本持續流入我國市場,進一步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從而推動人民幣對美元加快升值。人民幣升值不利於我國商品的出口。由於人民幣升值,我國企業出口的商品按美元計算的價格會上升,這樣便降低了我國商品的出口競爭力,從而導致我國出口的下降。另外,在金融危機下,美元走軟還影響了國際市場上大宗商品的價格,比如原油、鐵礦石等,使得這些商品的價格都出現了大幅度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一些出口行業的生產成本。為了獲得原先相同的利潤水平,出口企業勢必要提高價格,這樣就減弱了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同時,國際市場上大宗商品價格的提高,也向其他國家包括我國輸出了通貨膨脹,加大了我國國內通脹的壓力,促使我國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這勢必會影響出口企業特別是中小出口企業的融資,從而影響其出口。
三、化解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影響的對策
面對美國金融危機給我國出口貿易帶來的消極影響,應該積極應對,採取一些措施來消除或減輕這種消極影響。
1.優化出口市場結構,積極開拓多元化的海外市場。我國出口市場主要集中於美國等貿易大國,一旦這些國家發生經濟危機,我國的出口都會受到負面影響。因此,必須調整出口市場,盡快優化出口市場結構,積極開拓多元化的海外市場,這是目前最主要的辦法,而且,調整的步伐要在穩健中盡量加快。在鞏固原有市場的同時,也要大力開拓新的市場。2008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我國對美國出口的下降,很大程度上被其他市場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的市場所消化了。
放眼全球,近年來,拉丁美洲、南亞、南非、土耳其等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較快,這些市場擁有巨大商機,進口需求也越來越大,值得我國外貿出口企業更加關注,把這些市場作為自己較好的出口市場加以考慮,適時調整自己的出口市場。因此,要緩解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造成的壓力,就應該擺脫單一的貿易依賴,考慮更加廣闊的出口渠道。只有通過優化出口市場結構、積極開拓多元化的出口市場來拓寬我國產品的國際市場空間,增加貿易渠道,才能分散我國出口過度集中少數發達國家的風險。
2.降低出口產品的成本,提高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在美國金融危機導致的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美國需求萎縮等因素共同作用的背景下,外貿出口企業可以把低附加值的訂單進行跨地區轉移,從沿海發達地區轉移到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區,以進一步降低成本;還可以把訂單向一些關稅政策優惠的國家轉移,享受與所在國企業同等市場待遇,以獲得資源、勞動力的比較優勢,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另外,出口企業還可以充分利用電子商務平台,降低貿易成本,從而降低出口產品的成本。在美國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國外買家為了減少一些成本支出,勢必會減少商務旅行和參加展會的數量,進而更依賴電子商務平台進行采購。這給我國的外貿出口企業提供了一次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的契機。通過電子商務直接與外商面對面交易,不僅可以減少交易環節、降低貿易成本,還增加了拼單的勝率。
3.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和檔次。我國的出口產品必須圍繞世界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加速升級換代,緊跟當今世界一些新興產業發展的潮流,力爭在外貿增長途徑上實現新跨越和新突破,徹底擺脫資源、技術的束縛,使產品結構往中高檔方向調整,堅持不懈地推動企業加大創新和研發的投入與力度,由產業鏈中利潤最低的加工環節向高端發展,向設計、研發、品牌、服務、營銷等環節延伸,提高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贏利空間和整體競爭力。
4.繼續加大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力度。我國應繼續加大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力度,鼓勵和支持國內企業以多種手段開拓國際市場,不要局限於單純以貿易方式來擴大出口。畢竟單純以貿易方式擴大出口的作用比較有限,並極易引起反傾銷、反補貼等限制措施,增加貿易糾紛。目前,以投資帶動貿易已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趨勢。因此,要鼓勵相關企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以到國外投資等多種方式來擴大我國的出口。
綜上所述,面對美國金融危機,既要清醒認識到它對我國出口貿易影響的嚴重性,又要進行理性的分析,積極採取對策。把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促進我國出口貿易穩定、健康、快速的發展。

9. 美國的非關稅壁壘政策對中國國際貿易的影響

非關稅壁壘是一個國家的政府採取關稅以外的辦法,對本國的對外貿易活動進行調節、管理和控制的政策與手段,其目的是試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進口,以保護國內市場和國內產業的發展,或者限制甚至打擊國外的相關產業。非關稅壁壘的種類有政治壁壘,如社會責任標准、人權標准、市場經濟地位標准等;技術壁壘,包括技術法規、技術標准和合格評定程序等;綠色壁壘,包括環保技術標准、衛生檢疫制度、綠色環境標志、綠色包裝制度、動物福利壁壘、物種壁壘等;數量限制,包括反傾銷、反規避調查、保障措施、進口限制措施、反補貼、部分國家設置的反劇增機制等。 中國出口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成本低,因為這個原因,使很多進口國都抵制中國的出口產品,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而他們針對中國所採用的非關稅壁壘主要是反傾銷和技術性貿易壁壘。 近年來,隨著中國出口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在世界上的貿易排名不斷前移, 目前中國已躍居僅位於美國、德國之後,成為名副其實世界第三位的世界貿易大國。中國遭受國外非關稅壁壘的頻率逐漸增多,所受危害也在不斷加大,已成為國外非關稅壁壘的最大受害者。
(1)反傾銷 中國產品一旦被裁定傾銷,往往被徵收100%到300%的反傾銷稅。在中國加入WTO之前,每年都會遭到幾十起反傾銷調查,最終裁定率超過60% ,給中國的對外貿易帶來超過百億美元的損失。據統計,上世紀80年代針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案件平均每年為6.3起,90年代達到每年30.3起。其中,歐盟和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阿根廷、南非、墨西哥等國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案數量相當可觀。墨西哥對中國出口鞋類曾徵收過高達1105%的反傾銷稅。 2001年,全球反傾銷立案134起,涉及中國的案件22起。2002年上半年,共有17個WTO成員發起104起反傾銷調查,其中針對中國的就有16起。 另外,中國加入WTO時,有3個成員對中國部分產品提出保留。墨西哥在中國加入WTO6年內將保留對中國紡織品(人造和合成纖維紗線和織物,涉及到33個4位稅號下的403個小稅號)的反傾銷措施不受WTO有關規定的約束。阿根廷在中國加入WTO5年內將對進口中國的部分紡織品和服裝(涉及83個稅號)實行35%的從價稅,超過35%的關稅逐年削減超出部分。匈牙利在2005年前對從中國進口的外衣(涉及19個稅號)實行配額控制。
(2)技術性貿易壁壘 技術性貿易壁壘是阻礙中國產品進入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地區的主要手段。據統計,1997年到2000年因發達國家的技術壁壘而受阻的中國出口產品總值達700億美元,佔中國出口總額的近25%。所針對主要是中國具有較大競爭力的家用電器、紡織品、農產品和鋼材等。 技術壁壘雖然不對產品市場准人直接設限,但為滿足要求而進行設備人力的投人及昂貴的檢測費已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從而削弱了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此外,由於國內商檢部門缺乏檢測評價的方法技術和標准樣品,不得不進口大量的檢測設備,致使出口產品成本大幅度上升,競爭力下降。同時,由於發達國家的TBT措施具有隱蔽性、歧視性、廣泛性等特點且相互混雜,致使中國同貿易對象國之間難以協調,爭端不斷,嚴重影響了中國同對象國的貿易關系。中國的許多產品由於苛刻的技術要求而無法進人國際市場,比如,由於中國的海洋環境不斷惡化,出口歐盟的貝類產品已達不到所需的衛生標准,被長期排斥在市場外;在植物方面,除河北鴨梨外,龍眼、柑桔、蘋果、香蕉等均不能出口到美國。尤為嚴重的是,一些產品由於不符合衛生檢疫要求而被扣留、查封或銷毀,出口利潤損失慘重。不僅如此,在較高的技術和安全衛生檢疫標准面前,有些已經進人國際市場的產品也被迫退出。 以紡織品為例,綠色壁壘對纖維生產、棉花種植和處理、產品加工及製造等,都作出了明確的環保要求和規定,如織物酸鹼度、染色牢度和特殊氣味等。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此類產品不符合「 綠色」 要求的覆蓋面大約在15%左右,影響出口近80億美元。美國通過技術壁壘限制進口中國生產的電風扇、電動工具、螺絲釘、蘑菇罐頭等產品。美國、加拿大自1998年起先後開始對所有從中國進口貨物的木質包裝和木質鋪墊材料提出嚴格的技術處理要求和認證要求,此舉增加中國出口產品包裝成本20%。自美、加之後,歐盟也提出對我出口貨物木質包裝的檢疫要求,至少影響中國70多億美元的對歐出口貿易。1996年8月1日,歐盟以不符合其衛生檢疫標准為由,禁止進口中國凍雞和部分水產品,每年給中國造成損失達數億美元。歐盟還以中國食品含有氯黴素不符合其農葯殘留量最高限量的指令為由,禁止進口中國動物源性食品。1999年12月,歐盟有關供3歲以下兒童使用的聚氯乙烯(PVC)軟塑料玩具標准,直接影響中國每年4億美元的玩具出口,中國玩具製造業蒙受巨大損失,150萬勞動力就業受到影響。2002年初,歐盟《 產品安全條例》規定:凡是進口價格在2歐元以下的打火機,必須要配置安全裝置,否則不得在歐盟區域內銷售。這一規定把價格要求、專利要示和安全技術要求復合在一起,形成針對中國打火機生產廠家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使中國大批企業陷入困境。通過技術性貿易壁壘限制中國產品出口的除幾個主要發達國家外,還有巴西、印度和韓國等部分發展中國家。據不完全測算,1999年中國僅因為國外技術規定、標准和合格評定程序而減少的出口至少達500億美元;而中國在進口方面,除傳統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之外,基本上沒有採取系統、有效的技術性措施。
(3)中國應採取的對策 1.必須提高企業應對反傾銷意識。 面對國外的反傾銷指控,中國的企業要積極應訴、敢於應訴,充分利用WTO的規則和國外法律法規來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如果企業消極應對,不去應訴,那必將丟掉一國市場,甚至全球市場。受損害的不僅是一家企業,而是全行業、整個國家。 2.充分發揮商會、行業協會的作用。 商會、行業協會是非政府組織,它們在國際貿易談判中、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起訴中能起到獨特的作用。因為按照國際慣例,單個企業提起的反傾銷調查立案是不予受理的,而商會或行業協會提起的立案則是必須受理的。如果由政府來做這件事,則程序繁雜,拖得時間很長,所以商會、行業協會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此外,商會、行業協會在協調生產者、出口商等各方的利益,加強行業自律,避免低價競銷等方面都能發揮其積極的作用。 3.建立起比較有效的預警機制。 要全面收集國際市場動態信息,不僅要了解產品生產、消費及價格變化的情況,還要掌握國際上產品標准化制定及立法程序的相關資料,並對可能發生的貿易爭端提前預警,以便企業做好應對准備。預警系統的建立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外貿主管部門、海關、境外使領館、境外律師事務所等多方面協同作戰。 4.調整外貿出口策略。 一是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在保住原有出口產品和市場的前提下,積極擴大其他產品出口,實現出口產品多元化,變單一品種為多品種,由初級產品向中、高級產品轉變。 二是調整出口產品方向。目前中國出口產品的主要市場是在美國、歐盟和日本,而它們是反傾銷壁壘和技術壁壘最苛刻的國家,其標准遠遠高於其他國家,中國有的企業如果達不到這些標准要求的話,就會遭受重大的損失。因此,為了規避風險,中國有些企業可以獨辟蹊徑,開拓新的市場,向其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轉移。 5.加大科技投人,提高產品質量。 沖破發達國家設置的技術壁壘的最好辦法,就是提高企業的科技水平,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因此企業要真正樹立起「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捨得花錢用在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和技術引進上,不斷提升出口產品的高科技含量和環保化程度,以高科技拓展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空間,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和競爭力。同時,要爭取獲得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國際環境管理體系等國際認證機構的認證,加快與國際標准接軌的步伐。只有獲得了國際上的「通行證」,中國企業的出口產品才能減少各種麻煩,克服技術壁壘,暢通無阻地走向國際市場。 6.建立健全完整的會計賬簿。 會計真實地反映了資金在企業生產過程中的運動狀態,企業的原材料成本、勞動力價格、機器設備折舊、管理費用支出等等產品成本價格都詳細記錄在會計資料當中,因此完整的會計賬薄就能准確測算出企業的成本價格。事實上,國外反傾銷調查確定價格是否正常的數據依據就是會計資料。但是中國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尤其是民營小企業很不重視會計賬薄的建立、收集、整理和保存。一旦發生反傾銷投訴,它們往往不知所措,不能提供充分的證據證實自己的產品不存在傾銷,沒有原始的會計資料作為證據,這樣的官司必敗無疑。由此可見,建立健全完整的會計賬簿,對中國企業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10. 怎麼寫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及對策開題報告

暈,你這抄個問題需要找一些襲參考文獻看下。建議你從我國的對外貿易現狀入手:我國大量輸出的主要是原材料、初加工的產品以及對技術要求比較低的產品。這些情況導致了我國在對外貿易中輸出利潤大大小於進口貿易。至於對策方面,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1.從基礎做起,提高並改良我國的教育:2.通過加入WTO後的國際環境要求外國開放技術貿易;3.引進外資企業,進行國有控股下的中外合資,從而隱性獲得技術。
以上僅僅是我個人的一點意見,樓主有情況的話還可以找我再討論討論

閱讀全文

與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