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中國的國際貿易政策

中國的國際貿易政策

發布時間:2020-11-24 21:09:04

① 關於中國國際貿易政策的建議

論點,

從經濟的角度和長期來看,中國應該實施較大的自由貿易政策,有利

引進先進科學技術
獲得成本優勢,優化資源配置
自由貿易是全球化趨勢

但從政治的角度和短期來看,中國應該實施適當的保護貿易政策,有利
扶持落後產業,維持穩定就業率
關系國計民生產業,國防產業,處於政治需要
適當實施保護貿易政策

② 論述中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及其改革

對外貿易政策有自由與保護之分,縱觀各國對外貿易政策的歷史,基本上都經歷了由保護到自由再到保護的過程。中國外貿政策的發展演變過程也始自保護貿易政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中國對外貿易政策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存在不同的特點,理論依據也在不斷地更新,具體的貿易措施在不斷改進和完善,對外貿易的國別和區域政策開始逐漸得到重視。
一、建國後改革開放之前的國家統制型的封閉式保護貿易政策(1949-1978年)

1949年9月通過的政協會議共同綱領規定,中國對外貿易政策是「實行對外貿易的管制,並採用保護貿易政策」,明確指出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的保護傾向。同時,由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經濟封鎖和禁運政策,使得自力更生和自給自足成為中國發展經濟的指導思想。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選擇了在資金短缺的經濟中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戰略,使對外貿易成為調劑餘缺的手段,對外貿易政策的目標就是換取進口必要機器設備所必須的外匯,基本上忽略了對外貿易的效率原則。

在這個階段,中國執行的是國家統制型的封閉式保護貿易政策。具體而言,在對外貿易體制上建立了傳統的「高度集中、獨家經營、政企合一」的形式,完全由政府來取代市場進行資源配置;在政府的對外貿易管理手段上,基本以行政計劃為主,主要靠計劃和數量限制來直接干預進出口,不參與世界性的貿易組織,很少進行雙邊經濟貿易合作(除了早期與蘇東國家之間的經濟來往);同時對外貿易的目的主要是創匯,為滿足必須的進口對外匯的需求,而採取人民幣幣值高估以及外匯管制的匯率政策(從中國對外貿易的數據來分析,人民幣幣值高估實際上鼓勵了進口,抑制了出口,導致建國後20年中出現進口贏利,出口虧損的局面)。

在對外貿易戰略方面,中國此時基本上採取的是「進口替代」戰略。在1960年之前選擇的進口替代行業基本上是重工業,這與中國當時的工業化戰略是相輔相成的,隨後才開始有計劃地引進部分基礎工業。但是,與拉美國家的經歷相同,完全的進口替代政策也導致國際收支狀況日益惡化,外匯收不抵支;引進的技術和設備消化吸收不良;企業缺乏發展的動力,即使是先進技術設備的引進,一段時間後,又成為落後。

在此階段,政府也採取進行進出口管制、徵收關稅、海關監管和商品檢驗等具體的貿易措施。制訂關稅政策的目的是「保護國家生產」和增加財政收入,保護國家生產就是用較高的關稅稅率加重進口商品的成本,以保護中國已有一定基礎的手工業和輕工業產品以及其它新興工業產品的正常生產和發展,不致遭受外來商品的競爭。

二、改革開放後有計劃商品經濟體制下的國家統制型的開放式保護貿易政策(1978-1992年)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對外貿易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和指導思想。由於經濟體制從嚴格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商品經濟體制,使得中國對外貿易政策開始變化。這一階段對外貿易政策的主要標志有兩個,一是1982年1月黨中央書記處會議,它為對外經濟工作確定了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二是1986年「七五」計劃的公開發表,為對外貿易戰略設計了明確的藍圖。此外,中國在1986年7月正式向關貿總協定(GATT)遞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制度備忘錄》,提請恢復中國在GATT的創始締約國地位。

根據外貿體制改革的力度,可以把這一階段區分為1978-1987年、1988-1992年兩個時期。前一時期是改革初期,對外貿易體制改革主要體現在下放對外貿易經營權,開始工貿結合的試點,簡化對外貿易計劃的內容,並實行出口承包經營責任制度。後一時期的對外貿易體制改革的重點則體現在外匯管制制度的放寬、出口退稅政策的實行、進出口協調服務機制的建立、開始鼓勵發展加工貿易。

對外貿易政策著重體現在獎出限入的政策上:(1)採取出口導向戰略,鼓勵和扶持出口型的產業,並進口相應的技術設備,實施物資分配、稅收和利率等優惠,組建出口生產體系;實行外匯留成和復匯率制度;限制外資企業商品的內銷;開始實行出口退稅制度;建立進出口協調服務機制等一系列措施。(2)實施較嚴格的傳統進口限制措施,通過關稅、進口許可證、外匯管制、進口商品分類經營管理、國營貿易等措施實施進口限制。(3)鼓勵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政策,鼓勵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和引進先進技術。

比較優勢理論逐漸成為中國開展對外貿易的理論基礎。中國對外貿易國別結構和進出口的商品結構明顯地體現了這一點。中國出口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的主要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產品。與改革開放前相比,這一階段的對外貿易政策更注重獎出與限入的結合,實行的是有條件的、動態的貿易保護手段,因此稱此階段的對外貿易政策為國家統制下的開放型保護貿易政策。

三、入世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有貿易自由化傾向的保護貿易政策(1992-2001年)

1992年10月後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階段,對外貿易政策開始進行廣泛的改革。

中國在進口限制方面的改革包括:(1)對關稅政策進行調整,1992年1月1日採用了按照《國際商品名稱和編碼協調制度》調整的關稅稅則,並降低了225個稅目的進口稅率。其後進行多次的關稅下調,到1996年中國的關稅總水平已經下降到23%。(2)減少、規范非關稅措施,包括進口外匯體制的改革,實行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大量取消配額許可證和進口控制措施,配額的分配也轉向公開招標和規范化分配製度。(3)依據GATT/WTO的規則對中國的涉外法律體系進行完善,其中包括建立了大量的技術法規、反傾銷條例等。

在出口促進方面的改革包括:(1)繼續執行出口退稅政策;(2)成立中國進出口銀行,扶持企業的對外出口;(3)採取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4)成立各類商會和協會,並積極組織和參與國際性貿易博覽會和展覽會等;(5)大力發展出口援助等。

在這個階段,中國政府幹預對外貿易的目的盡管與改革開放前不同,但是依然受到古典重商主義觀念的影響,奉行「順差就是成績,順差就是目的」的「順差至上」的重商主義思想,不遺餘力地從事賠本出口創匯。這種觀點應該說沒有脫離中國的傳統經濟思想——「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等保守的觀念。但是,長期的越來越大的貿易順差雖然給中國帶來了某種程度的「放心」,也為中國「創造」了越來越多的貿易摩擦。

這10年中,中國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基本指導理論實際上就是比較優勢理論,而且從靜態比較優勢理論開始向動態比較優勢理論轉移。根據靜態比較優勢理論,或者說是外生比較優勢,中國是勞動力豐裕的國家,有數字表明,中國勞動力的年均工資大約為1371美元,是美國勞動力年均工資的2.2%。所以中國大力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並鼓勵出口勞動力密集型產品。自1996年開始中國的機電產品出口取代了傳統的紡織品成為最主要的出口產品,表面上看中國已經走出了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這個圈子。但是,因為90年代全球經濟增長,以及經濟全球化和跨國公司的全球生產鏈的轉移,使得中國成為全球生產中的一環,跨國公司進入中國主要進行的資源配置就是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這里所說的廉價勞動力不等同於簡單勞動力,它包括跨國公司廉價地在中國僱傭高級技術人員和知識人員。這一點表現在兩點上:一是中國的出口貿易方式主要是以加工貿易、代工貿易為主,二是三資企業出口比重逐年在上升。

四、入世後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的走向(2001年以後)

2001年12月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為履行入世的承諾,以及適應新的國際經濟環境,中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出現了大幅度的調整。對外貿易政策目標已經成為:促進對外貿易發展,構造有利於經濟均衡發展的產業結構,實現產業的持續升級,推動中國經濟在適度內外均衡基礎之上高速發展。由中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國別結構以及所處的國內外政治經濟關系,決定著對外貿易政策的取向。

自1996年開始,機電產品的出口就已經占據中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的第一位,但主要的出口方式是加工貿易或代工貿易,而且三資企業在進出口總額中所佔的比重在逐年上升,再加上出口產品的附加值仍然不高,所以對外貿易政策的選擇應傾向於出口商品結構的優化,或者中國國內產業結構優化。

中國主要的貿易對象是美國、日本、歐盟、東盟和韓國,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也主要來自這些國家或地區,因此,中國對外貿易政策必須根據這些國家或地區的政治經濟情勢的變動而有所變動。例如,在美國、日本以及歐盟對中國的匯率制度提出質疑和責難之時,為了保持國民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可能從其他的對外貿易措施上進行協調。
另外,針對國際社會中區域集團化的傾向,中國在近年也開始逐漸通過雙邊和多邊磋商參與到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之中,為中國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發展創造良好的周邊環境和國家環境。例如中國與東盟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區意向協定,積極開展湄公河流域經濟合作等等。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固然能夠給中國經濟發展和中國企業的成長帶來相當大的好處,但是獲得好處的同時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也就是中國對世界貿易組織及其成員的承諾。從現有的資料和兩年的發展來看,中國議定書中有三方面的內容將對中國產生相當大的影響:第一是特別產品保障措施條款,印度和美國已經對中國使用過此條款;第二,在進行反傾銷調查等程序時,在中國入世15年內WTO成員依然可以將中國等同於非市場經濟國家看待;第三,入世後8年內每年對中國的貿易政策進行審議。

這些都意味著中國對外貿易政策會出現大幅度調整。例如農產品貿易方面的政策,中國入世議定書中規定「中國應該執行中國貨物減讓和承諾表的規定,以及本『議定書』中具體談到的農產品的那些規定。在這方面,中國不得保持或採取對農產品的任何出口補貼。中國應按『過渡期內審議機制』規定將農業部門的國有企業(不論是國家級還是地方級)與農業部門用作經辦國家壟斷貿易的其他企業之間,或者上述各企業相互之間的財務或其他轉移,做出通知。」從這些條款可以看出,中國農產品的出口補貼政策已經無法使用,根據WTO農業協定,中國對農業的扶持政策只能從國內支持上出發,或者說只能採取「綠箱措施」和「黃箱措施」。對於農產品的進口,中國已經約定關稅稅率和關稅配額,但是,根據WTO的若干例外條款——如國家安全例外、環境例外和國際收支例外等,可以採取一些臨時性的限制措施,但前提是符合WTO的例外規定。

各國制定對外貿易政策時主要考慮國內的政治經濟狀況,國際經濟環境以及各主要貿易對象國的政治經濟狀況,和本國參加的國際或區域性經濟組織的要求。對於中國來說,國家安全、可持續發展應該是考慮對外貿易政策的重要因素。由於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納入了全球生產鏈、資本鏈、產品鏈的環節,中國依靠傳統的勞動力比較優勢已經不能維持長久的優勢,因為勞動力比較優勢極容易為它國取代,或被機器節約。從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的經驗出發,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的指導理論應該從傳統的外生比較優勢理論轉移到內生比較優勢,從靜態比較優勢轉移到動態比較優勢。

簡而言之就是:首先,認識到比較優勢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形成的,所以政府可以採取各種措施來扶持比較優勢產業的形成;其次,比較優勢不是靜止的,而是不斷發生變化的,在整個的生命周期中,產品和技術會從知識密集型轉移到資本密集型再到勞動力密集型,所以一國在某種產品和技術的生產上是不可能永遠具備比較優勢的。這就意味著,每個國家都必須在產品和技術的創新與模仿上做文章,而且根據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可以知道,要素越是高級、專業,其帶來的競爭優勢或比較優勢就越持久,企業自身管理和競爭情況也可以帶來強大的競爭優勢。因此,中國的對外貿易政策的選擇就應該圍繞培養更持久的競爭優勢或比較優勢,換句話說,就是斟酌採取某些戰略性貿易政策。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開始從自由貿易或貿易自由化傾向逐漸轉向「公平貿易」政策的實行。所謂「公平貿易」主要是指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必要時採取反傾銷、反補貼或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貿易救濟措施以恢復市場的可競爭性。WTO的規則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了美日歐的這些做法,因此,中國在入世之後的對外貿易政策必須加強這方面政策措施的改進與完善,防止本國產業和企業或產品在遭受類似的損害之時無法可依,在遭遇貿易對象國的指責時無以回應,當然首要的還是《反壟斷法》出台。

綜合來說,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的趨向應該是依據WTO的基本原則以及例外條款,以國內經濟發展要求為基礎,在兼顧區域經濟發展的利益上進行完善,傾向於採取開放型的公平與保護並存的貿易政策。

③ 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對外貿易實行的政策是

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實行的對外改革開放的政策。開始吸引外資的投資。

④ 試述中國實施對外貿易的演化過程及該政策對中國的影響(答案好的話懸賞100)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隨著世界格局兩極對峙的結束,一場無硝煙的戰爭已在全球開始,這便是以經濟和科技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競賽。展望未來的新格局或新秩序,與其說各國在預想或既定的格局中尋找自己的位置,不如說是在發展自己的過程中謀求適宜於自己的秩序。本文擬從反映世界經濟最直接的國際貿易的變化出發,對國際貿易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以期把握時勢、因勢利導。

綜觀這幾年國際貿易的變化,有如下一些初露端倪的大勢之趨:

一、國際貿易仍然是在世界經濟的體系和邏輯之下演變,並且日益成為世界經濟全球化、國際化的集中表現。

從總體上來說,世界經濟體系還是在原先的商品經濟市場體系之下演變的,即它是沿著市場化——社會化的途徑發展,走的是社會化——一體化——國際化——區域集團化的道路。從世界經濟演變的邏輯來看,「跨國思想」可以說是西方發達國家倡導的「新秩序」的核心理論。的確,二戰之後,跨國公司蓬勃發展,通過它的全球化經營,既拓展了市場,又滲透於生產,使世界經濟發生了質的變化,即從國際貿易走向國際生產,從世界生產走向世界工廠,從而促進了經濟的一體化和國際化。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世界資本主義的經濟和政治生活,使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在貨幣、金融、科技和商品市場等方面處於霸主的地位。它們在世界范圍內生產和再生產著一種不平等的依賴關系,並企圖使其久遠地保持下去。

國際貿易受制於世界經濟「跨國思想」的邏輯體系,呈現出如下一些特點:

1、實物經濟日益和虛擬經濟相分離,生產要素得以充分地流動。

首先,服務貿易發展迅速,越來越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服務貿易的增長率多年來持續地高於貨物貿易,如1992年突破了1萬億美元大關,而當年的貨物貿易不過3.6萬多億美元。1993年貨物貿易價值額下降了2%,服務貿易卻相反繼增3%。烏拉圭回合《服務貿易總協定》的生效,這一趨勢將更加不可逆轉。其次,金融國際化和金融市場世界化進一步發展,國際金融自由化、國際化、證券化趨勢更加明顯,企業籌資越來越多地通過證券市場走向國際,國際金融市場的主角已由國際銀行貸款轉為證券市場。而且由於科技發展,世界金融市場已建成24小時全球營運系統,從而為證券市場的國際化奠定了基礎。最後,國際間的生產協作特別是高科技研製合作方興未艾,這主要是跨國公司國際性生產的結果。綜上可以看出,隨著經濟和貿易的發展,從貿易的層次上來說由商品上升為勞務、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貿易是一大趨勢,並且虛擬經濟急劇膨脹(如目前金融創新之一的金融派生工具發展迅猛,其衍生資本的「名義價值」已高達17萬億美元,銀行持有的衍生資本的評估價值已相當於銀行自有資本的2/3。《人民日報》1995.12.18蕭琛《重塑全球金融秩序》),由於實物經

濟與虛擬經濟的發展並不同步,這樣摩擦、矛盾在所難免,而動盪將主要發生在易變因素較高、投機性較強的虛擬領域,因之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將在所難免(如1994.12.29爆發的墨西哥金融危機;1995.2.25.擁有233年歷史的英國巴林銀行的倒閉;1995.11.2.日本大和銀行的違紀丑聞)。不僅如此,由此還有可能導致「泡沫經濟。」(如日本經濟的低彌徘徊,就是由「泡沫經濟」破滅造成的)。因此,盡管西方經濟近幾年有復甦的跡象,但整個九十年代世界經濟和貿易將打上重組、動盪和低速增長的印記。

2、國際貿易仍將以高於世界經濟增長率的速度發展。

進入90年代,受經濟衰退和長期蕭條的影響,國際貿易也有所減緩,但仍比經濟增長快。1990年的貿易增長率達6%左右,高出世界經濟增長一倍多。1993年經濟增長為2.3%,而國際貿易的增長率為4%,1994年經濟增長率為3.75%,世界貿易卻擴張了9.5%,這說明全球貿易並未因經濟的徘徊而低落,將來它仍將比經濟的增長更快,由此一方面說明實物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分離傾向,另一方面也強調了國際貿易對於經濟國際化的作用。

3、國際貿易的重點從主要在流通領域轉移到國際生產和國際投資領域,使國際經貿發生了質的變化。

這主要是跨國公司這一主體作用的結果。跨國公司是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國際化和資本國際化加深的產物。它的迅速發展已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國際化的主要組織形式。目前跨國公司的總產值已佔資本主義世界總產值的1/3,已有3.7萬家,加上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已超過20萬家。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3年,它的全球銷售額達5.5萬億美元,截止1993年,全球累計跨國直接投資達21250億美元,其中近90%為跨國公司所為,而且其中1%的最大跨國公司擁有全球跨國直接投資的50%以上。它控制了50%的國際貿易、80%的工藝研製、30%的國際技術轉讓。它的全球經營反過來加深了生產的國際化和資本的國際化。這種國際化發展的總體表現則是國際貿易增長快於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增長;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增長又快於國際貿易的增長。正基於此,西方經濟學家斷言:「今後將是資本的流動而不是國際貿易決定世界的興衰。」

4、受「跨國公司」發展變化的影響,國際貿易更多的是部門內部貿易和集團內部貿易,國際市場也日益成為有控制、有組織的市場,國際貿易由比較利益的「互補」向相互競爭的「共生」轉變。

由於跨國公司的滲透和發展,貿易更多地是在一個跨國公司內部或集團之間進行,跨國公司已經控制了世界貿易的50%,它們的子公司和分公司的銷售額相當於世界出口額的70%,而這還不包括公司內部的貿易額。可見跨國公司的擴大,內部貿易也會隨之增加,從而國際市場也變得更有組織。其中根本的原因在於跨國公司通過控制多部門的生產結構,爭奪銷售市場,以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這樣也使它成為多目標生產經營的綜合體。與此同時,國際貿易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調劑餘缺、取長補短」的優勢互補特徵,而變為「你有我也有,你強我更強」的競爭「共生」特徵。不過,我們也應看到資本主義經濟的國際化是建立在壟斷基礎上的,如果說以前僅憑對原料和銷售市場的壟斷就可獲得豐厚的壟斷利潤的話,現在它就有有必要也有條件從全球利益目標出發,把「世界市場戰略」、「產品多樣化戰略」和「技術轉讓戰略」有機結合起來。如此也就導致了貿易的內趨化、市場的管理化和競爭的同一化。

二、貿易區域集團化趨勢更加明顯,形成對多邊自由貿易體制的嚴重挑戰,未來的貿易格局便在這一演化背景下產生。

在關貿總協定(GATT)主導國際貿易的時期,總幹事薩瑟蘭說,自1986年烏拉圭回合開始以來,向GATT登記的已有25個地區性特惠貿易安排,主要形式是自由貿易區。現在幾乎所有總協定締約國都至少參加了一個特惠貿易安排。這種區域集團化是兩種力量交織而成的,一方面是世界經濟走向一體化、國際貿易自由化在市場區間的必然反映,是走向一體化市場的必經階段;另一方面又是企業一體化潮流的必然體現,即要建立一體化的跨國家、跨地區的國際壟斷集團。這樣兩股潮流相互交織、相互矛盾、共同形成區域集團化的趨勢。因此區域化是國際貿易內在聯系的深化,而不是鞏固地區性邊界。但區域化集團往往「對內自由,對外保護」,無形中也就助長了保護主義,強化了人為的主觀性,削弱了多邊貿易體制的約束力。不過烏拉圭回合通過的有關對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限制的決議,以及國際貿易組織(WTO)的建立則有可能重新恢復多邊貿易體制對區域化排他性傾向的約束力。值得指出的是:

1、在世界經濟貿易從舊體系的崩潰到新體系的建立這一過渡時期,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跨國集團日益與國家權力相結合左右國際貿易的發展。如美國柯林頓政府,把外貿視作「經濟安全」的首要因素,採取強硬的對外貿易方針,不厭其煩地動輒制裁他人,總想把國內法置於國際法及他國法之上。

2、貿易保護主義仍將是貿易自由化的障礙。盡管烏拉圭回合達成協議,世貿組織(WTO)創立,但大多數國家更為熱衷的仍是具有防禦性和排他性的區域化市場。象歐共體的創立本身就是為了與其他地區或國家相抗衡;美國積極推動下的「美加墨貿易協定」也有這種色彩。這與各國還處在調整階段相吻合。

3、目前已呈現出比較清晰的貿易格局:即分別以美、日、歐為中心的地區統一市場三足鼎立的局面。這些市場多少滲透著地域主義、民族主義、國家主義以及資本主義,帶有很強的保護主義色彩。

4、由跨國公司為主體的拓展市場、壟斷市場被國與國的協議市場或區域市場所滲透,體現出市場的壟斷性與國家權力的結合,從而改變了競爭的主體,即公司之間的競爭讓位於國家介於其間的有組織市場之間的競爭。今天不管哪個國家,走向國際市場,首先要面對區域集團化市場。

5、單邊行動越來越不得人心,將受到制約。美國似乎嗅覺到了冷戰之後的保護主義潮流,也自以為把准了國家主體地位上升的勢頭。於是便動不動捍舞制裁的大棒,扛起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旗,但殊不知今日之世界是多邊多極化的世界,並非一國能夠主導;也不思量所謂保護主義的含義,它是以區域集團化市場為前提的,一國是絕不能左右貿易和市場的;尤其不知道多邊貿易體制的廣泛性。美政府官員也承認,如果美實行制裁,只表示美國的失敗,因此烏拉圭回合協議在美國國會得以順利通過。

三、受科技革命的影響,國際分工深化,全球結構調整緊迫,建立在分工基礎之上的國際貿易必然受其影響。

二戰之後,一場由生物工程、海洋工程、計算機等為主體的科技革命席捲全球,既引起了全球范圍的調整改革,又從根本上改變了國際分工。從根本上來說各國經濟的聯系和依賴,其基礎是國際分工。就國際分工而言,隨著科技——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分工將逐漸取代垂直分工。這樣有可能影響國際貿易的格局,使依垂直分工建立的南北經貿格局發生變化。又由於跨國公司內部分工的發展,隨其拓展,水平分工將更多地在發達國家范圍內發展。今後由國際分工決定著的國際貿易將有如下特點:

1、南北關系的不平衡將進一步加劇。這是因為一方面傳統的垂直分工層次差距拉大,傳統的不平等的經貿格局出現傾斜。據統計,現在42%的美國出口、20%的西歐國家出口、48%的日本出口都是銷往第三世界和前蘇東國家,發展中國家成為發達國家產品越來越重要的銷售市場。另一方面垂直分工與水平分工相比較相對下降,相應降低了南北經貿在國際經濟關系中的比重,於發展中國家不利。

2、受科技革命的影響,發達國家關注於「高、精、尖」技術產業和拳頭產品,以及內部區域市場的協調,從而將促進水平分工的發展,這樣發達國家間的經濟關系將進一步發展,它們之間的貿易、金融、相互投資在世界總額中將占更大的份額。

四、就總體趨勢而言,與世界經濟的多極化和政治多元化相適應,國際貿易也將向多邊化和自由化發展。尤其是烏拉圭回合談判的結束和世貿組織的創立,將促使世界多邊自由化貿易進入一個新階段。

針對如上這些變化的大趨勢,這里談些對策建議:

(一)積極發展市場經濟,一方面是順應時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掌握它的運作機制。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成為指導我們改革和發展的指導思想,對其的駕馭把握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二)要看到實物經濟與虛擬經濟分離造成泡沫經濟的不良影響,及早進行對策研究,協調二者關系。時下我國經濟的過熱、波動及通脹有很多因素就是在虛擬層次上產生的。同時這方面也要注意減少和避免外來因素的影響。

(三)積極發展我國的跨國公司,走實業化、專業化、集團化和國際化的跨國經營之路。目前,我國已有中化、中信、首鋼、華潤等跨國經營性的公司,但總的來說還處在初級水平,與國外跨國公司不可同日而語。究竟如何加快跨國經營的步伐,在理論界和實業界都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針對國際貿易領域層次的變化,即向生產和投資的變化。大力優化環境,引進外資,理順融資渠道,轉變傳統的借貸方式,鼓勵協助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籌措資金。

(五)針對國際貿易多邊自由化和區域集團化的趨勢,一方面積極但又審慎地加入世貿組織,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加入一些區域集團化組織。順應國際貿易內趨化的特點,打入內部集團,進入區域市場,以獲得發展貿易的新契機。一句話,要發展多元化的市場。

(六)針對國家作用在貿易中上升的特點,我們也要綜合運用政治的、經濟的、外交的、文化的各種手段,發展國家關系,推動經貿發展,更好地貫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指導方針,繼續貫徹外貿外交相配合的原則。

(七)把握國際分工的導向,大力發展我國的高精尖技術產業,改變我國因垂直分工造成的不利地位。同時不斷深化外貿體制改革,使其逐步向國際規范靠攏。

(八)針對服務貿易上升的趨勢,要及早作好准備。烏拉圭回合《服務貿易協定》的生效,為其進入國際市場掃清了道路。它與GATT最大的不同在於一般義務(MFN)同具體承諾(市場准入、國民待遇)相分離,即具體承諾不是自動生效的,必須通過談判來達成,故我們需要在全國范圍內作好統一的戰略規劃,以便逐步開放服務貿易市場。

⑤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後,在國際貿易政策方面借鑒了哪些國際貿易理論

1.國際貿易運行方式和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網上訂貨、促銷、談判都為國際貿易開辟了新的發展形勢。EDI工程是信息技術與社會化服務系統的結合,進出口商利用電子表格進行商品的報關、商檢、保險、運輸、結匯等工作,大大減少了人力、物力和時間的消耗,降低了流通成本和交易費用,加快了國際貿易的節奏。這種網上的信息交換,開辟了一個嶄新的市場空間,突破了傳統市場必須以一定的地域存在為前提的條件,全球以信息網路為紐帶連成一個統一的大「市場」,促進了世界經濟全球市場化的形成。信息流帶來的商品、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全球加速流動導致了全球「網路經濟」的崛起,在這種網路貿易的環境下各國間的經貿聯系與合作得以大大加強。
2.國際貿易經營主體發生重大變化。現代信息溝通技術通過單個公司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擁有的核心技術,由眾多公司相互聯合而成的公司網路,完成一個公司不能承擔的市場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場提供商品和服務。這種新型的企業組織形式在資本關繫上不具有強制各個公司發生聯系的權力,而是由於承擔了一定的信息功能而看來具有某種實體性。
3.國際貿易經營管理方式發生重大變革。以計算機網路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電子商務系統,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貿易,為國際貿易提供一種信息較為完全的市場環境,達到跨國界資源和生產要素的最優配置,從而使市場機制能夠更為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這種方式突破了傳統貿易以單向物流為主的運作格局,實現了物流、信息流、商流高度統一的全新戰略。這種經營戰略,把代理、展銷等多種傳統貿易方式融為一體,把全部進出口貨物所需要的主要流程如市場調研、國際營銷、倉儲報關、商檢等引入計算機網路中,為世界各地的製造商和貿易商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互動式的商貿服務,解除了傳統貿易活動中的物質、時間、空間對交易雙方的限制,促進了國際貿易的深化發展。
4.國際貿易中間組織結構引發革命。生產者與用戶及消費者之間通過網路直接接觸,使及時供貨制度和「零庫存」生產得以實現,商品流動更加順暢,信息網路成為最大的中間商,國際貿易中由進出口商作為國家間商品買賣媒介的傳統方式受到挑戰,由信息不對稱形成的委託——代理關系與方式發生動搖,貿易中間商、代理商和專業的進出口公司地位相對降低,從而引發國際貿易中間組織結構的革命。
5.對外貿公司和生產企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電子商務網路具有以下幾方面優勢:(1)廣告功能。Internet上有介紹產品和公司的網頁、國際貿易信息資料庫和徵求產品代理的廣告等,以展現公司和企業的實力,擴大知名度,尋找最佳的國際分工合作夥伴,便於國際名牌效應的產生,海外市場的開拓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2)情報功能。通過Internet的各項網上服務,可以了解客戶的各項最新信息、其他公司動向,跟蹤國際市場和國外產業政策的變化,掌握最新市場動態,明晰國際經濟發展趨勢,收集顧客的需求信息和對產品的意見反饋,完善售後服務體系。(3)業務功能。新興的電子商務系統,從提供信息服務的商情信息傳遞機構,向著既提供商務與信息服務,又組織多功能交易的綜合機構方向發展。
6.促進國際分工的擴大和深化及跨國公司內部貿易的增長。信息網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發達國家之間水平型的國際分工。在Internet上可以進行原材料、資金、技術人員等生產要素的調度控制,使跨國公司的母子公司之間通過網路盡展所長,充分發揮其生產能力、資源和人才的優勢,促進跨國公司內部國際分工的發展。網上「虛擬現實」的技術能夠讓世界各地公司、企業之間進行直觀的生產和協調,形成生產的國際化。國際分工擴大和深化導致了成品和半成品在國家和地區間迅速流動,從而帶動了國際貿易額的增長。
7.促進世界技術貿易的發展。現代工業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加快,生命周期縮短,製成品中的科技含量增高。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信息技術的普及和發展對此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任何科技新成果一出現馬上「家喻戶曉」,成為同行業趕超的目標。信息技術大量應用於產品的開發和生產,提高了相關產品的貿易量,國際貿易額也隨之增加。
8.促進世界服務貿易的擴大。現代信息技術突破了時空限制,服務貿易的提供者不必跨出國門就能為其他國家的客戶提供國際服務。同時,一公司足不出戶就可以同時承接來自不同國家的業務,而不必擔心國際旅費和日程安排方面的問題。這種服務需求的擴大導致了國際貿易的飛速發展,促進國際貿易商品結構的高級化、軟化。

⑥ 中國對外貿易中的補貼政策有哪些主要有什麼用途

1.直接補貼(Direct
Subsidies):出口某種商品時,直接付給出口廠商的現金補貼。
2.間接補貼(Indirect
Subsidies):政府對某些出口商品給予財政上的優惠。
「烏拉圭回合」達成「補貼與反補貼協議」又把名目繁多的補貼措施分為三大類:
1.被禁止使用的補貼措施,即對進口替代品或出口品在生產、銷售環節,直接間接提供的補貼。它直接扭曲進出口貿易,或嚴重損害別國經濟利益。
2.允許使用,但可提出反對申訴的補貼措施。它可在一定范圍實施,但如在實施中對其他締約國貿易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或產生嚴重歧視性影響時,受損的締約方可以向實施補貼的締約方提出反對,或提起申訴。
3.不可申訴的補貼措施。它一般具有普遍適應性和發展經濟的必要性,不會受到其他締約方的反對或引起反措施。
世界貿易組織中的《補貼與反補貼協議》將出口補貼分為禁止性補貼、可申訴補貼和不可申訴補貼三種。禁止性補貼是不允許成員政府實施的補貼,如果實施,有關利益方可以採取反補貼措施;可申訴補貼指一成員所使用的各種補貼如果對其他成員國內的工業造成損害,或者使其他成員利益受損時,該補貼行為可被訴諸爭端解決;不可申訴補貼即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不大,不可被訴諸爭端解決,但需要及時通知成員。實施不可申訴補貼的主要目的是對某些地區的發展給予支持,或對研究與開發、環境保護及就業調整提供的援助等。
補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利用為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工具,成為國際貿易中的非關稅壁壘。在國內行政法律制度上,授予利益的行政行為不會構成違法受到追究,但在國際貿易中對國內相關人的利益行為可能構成對其他成員方貿易商的不利,補貼可以影響國際市場的貨物流向,補貼經常被作為刺激出口或限制進口的一種手段。

⑦ 中國目前的貿易政策

調整對外貿易政策 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

2006-05-09 08:43 文章類型:轉載
文章來源:經濟信息網 內容分類:工作隨筆
源自博客專欄:趙麗專欄

一、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處理好規模與效益的關系

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中國建立新的發展模式的核心內容之一,它意味著中國要從過度依賴資金、自然和環境資源投入的擴張實現增長,轉向更多依靠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技術進步來獲取經濟增長。

今後,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將達到空前的廣度和深度,中國選擇什麼樣的發展模式將對世界產生極重大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實現了科學發展,才可能實現對內的「和諧發展」和對外的「和平發展」。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一系列挑戰,我們只有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和效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做到將外貿增長方式從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還要做到充分發揮我國固有的靜態比較優勢和發掘動態的競爭優勢。

加快出口增長方式轉變,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應該繼續深入實施「以質取勝」、「市場多元化」和「科技興貿」戰略,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加快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出口產業,全面提升傳統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擴大引進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加強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與創新;支持企業進行自主研發,切實保護知識產權;發展以技術外包為代表的服務貿易。形成以技術為核心的質量效益型增長模式。

二、提升國際分工地位,優化產業和貿易結構

目前我國出口產品在總體上處於國際分工價值鏈的低端,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預計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中國外貿增長速度都將高於GDP增長速度。在這種情況下,切實轉變貿易增長方式是一項緊迫的任務,高科技自主品牌是實現中國貿易增長方式轉變的核心環節。要抓住新一輪全球生產要素重組和產業轉移的機遇,實現我國產業的升級換代,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優化出口產品結構。遵循「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提供明確的政策導向。重視技術創新投入,提高研發水平、積累技術專利,鼓勵企業創造知名品牌,扶持自主品牌產品的出口,建立海外營銷渠道。延伸加工貿易上游研發和零部件、下游服務業的產業鏈,將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環節掌握在自己手中。形成適度增長、梯度合理、經濟效益好、可持續發展的商品和服務貿易結構。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遲緩,外貿的迅速增長主要是靠數量擴張實現。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其意義不僅在於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又在於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將帶動整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如果我們實現產品結構優化和質量的提高,與發展中國家形成錯位競爭,我國的發展空間就會更為廣闊。既能避免低層次競爭,減少摩擦,又能夠有效實現向貿易強國的轉變。

三、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加快創新體系建設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明確要求把自主創新作為制定「十一五」規劃的著力點,強調科技發展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不斷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科技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是強國富民的重要基礎,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證。發展中國家要實現後發優勢和經濟趕超戰略,缺乏科技創新能力是無法實現的,而沒有政府堅強而有效的引導,也是無法實現的。我國已經進入經濟起飛階段,正朝技術創新階段前進,建立和完善國家創新體系,是加快我國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戰略舉措。

主要措施應包括以下方面:國家在政策上給予引導和支持,提高全民族的科技創新意識;加強貿易政策、科技政策和產業政策的相互協調,形成協調一致和分工合作的良性機制,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鼓勵企業成為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的主體;以國際國內市場為導向,提高企業自主創新的主動性和緊迫感,打造知名品牌,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重視和加強基礎研究;建立軍民結合的科技體制,將軍工技術向民用技術轉移;完善專利制度,保護知識產權,堅決打擊制假售假、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

對外貿易的發展要能夠推動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同時將科技創新作為改善我國外貿進出口結構的主要內在力量,推動我國對外貿易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四、完善制度建設,加快市場經濟改革,進一步解放生產力

雖然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但許多制約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仍然存在。我們要加快市場化取向的改革,改善體制環境、政策環境、法治環境、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和公共服務環境,特別是要增強政府服務意識,強化對市場主體的服務,改善企業發展的生態環境,煥發企業的生機與活力,進一步解放生產力。

轉變政府職能應解決和處理好三個關系:政府與企業的關系、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和政府與管理經濟的關系。減少政府對企業微觀活動的干預,充分發揮企業競爭主體的作用;加大政府對市場環境的治理,維護企業的正當權利,創造一個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場;依法行政,規范和界定政府的權力和義務,用經濟和法律的手段進行宏觀調控。

完善法律環境、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促進有效競爭機制的形成,為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從制度上保障我國國際競爭力的提高。

五、從保護轉向鼓勵競爭,並進一步鼓勵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根據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政府對外貿易政策的重點應該是制定具體政策措施,鼓勵競爭機制的發育和完善,把企業和市場納入國際國內競爭體系當中,通過有效競爭逐步提高其競爭力。

長期以來,通過關稅和非關稅措施對國內市場提供保護是我國對外貿易政策的基本措施。其結果是國內企業和市場嚴重缺乏競爭機制,整個國民經濟處於低效率的運行狀態。隨著關稅的降低和各種行政性壟斷的逐步減少,國內外企業將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我國的外貿政策應從保護企業轉為鼓勵競爭,以實現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和社會有限資源向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轉移,嚴厲制止和打擊各種不正當的競爭行為。

鼓勵我國具備到海外投資的實力的企業 「走出去」,是新形勢下我國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重大舉措。要想培育出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企業,就必須走向國際市場參與競爭、經受磨練,以提高我國商品國際化、企業國際化和產業國際化的程度,逐步建立我國的國際經營體系和國際生產體系,形成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和生產要素全球配置的發展格局,在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上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明確政策導向,改善政府服務環境,在政策上鼓勵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培育中國的跨國企業,實現我國國際競爭力的全面提升。

六、結束語

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部署是到二十一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按照這個部署,我國將用100年左右的時間,走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用了200多年走完的路程。從中國現在所取得的成就和發展趨勢看,這個任務是完全能夠提前實現的。2004年,我國人均國民產值達到1000美元,西方國家用了100多年的時間達到的水平,我國僅用了二十多年。世界銀行專家說:「中國只用了一代人的時間,就取得了其他國家用了幾個世紀才能取得的成就。」

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實現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胡錦濤主席在2005年10月15日第七屆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中央銀行行長會議開幕式上表示,我國將用15年時間,把GDP提高到40000億美元左右,人均GDP提高到3000美元左右。在這一發展階段,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將加速變化,高新技術產業和對外貿易將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我國與世界經濟發展的融合度將顯著提升,對世界市場供求關系影響力大幅增強,對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參與國際分工的能力將進一步增強;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帶來的效應將進一步顯現,經濟發展將日趨向國際規則靠攏,貿易管理方式將進一步規范。對外開放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對外貿易也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歷程。

二十一世紀是中國崛起的世紀,這一過程充滿了機遇和挑戰。提高國際競爭力是我國的發展目標,「和平崛起」是我國的國家戰略,對外貿易的發展是實現這一目標、實施這一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平、發展、合作是當今世界的主旋律,中國在發展自己的同時,將成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加強區域合作的主要推動力量。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不僅提高了我國的國際競爭力、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繁榮和發展,還將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以一個繁榮的、和平的、倍受尊重的大國的形象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⑧ 國際貿易對中國的作用和意義

作用是調節各國市場的供求關系,意義是把握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機遇。

1、國際貿易對中國的作用:調節各國市場的供求關系。延續社會再生產。促進生產要素的充分利用。發揮比較優勢,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優化國內產業結構。增加財政收入。加強各國經濟聯系,促進經濟發展 。

2、以貿易全球化為首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和商務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深入分析和把握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對於我們科學決策,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把握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機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8)中國的國際貿易政策擴展閱讀

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和國際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貿易專業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

電子商務將國際貿易帶進了一個信息化時代,特別是國際貿易專業的興起和網路貿易的誕生,導致國際貿易運作方式發生巨大變化,信息通過全球網路在世界各國和地區間流動,推動了國際貿易向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也為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為了解決與貿易有關的環境問題,1993年12月15日,在烏拉圭回合的貿易談判委員會議上,通過一項「關於貿易與環境」的決議,決定起草一份貿易與環境的工作方案,並制定有關貿易與環境措施之間增強相互作用的規則,監督用於環境目的的貿易措施,以及與貿易有關的環保措施。

⑨ 中國的對外貿易有哪些法律法規要求

中國的對外貿易法律法規要求:現行外貿法包括總則、外貿經營者、貨物進出口和技術進出口、國際服務貿易、對外貿易秩序、對外貿易調查、對外貿易救濟、對外貿易促進、法律責任和附則幾部分。

⑩ 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

  1. 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中國是世界貿易大國,是美國、日本、歐盟、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國;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順差國,對主要的貿易國家都有貿易順差;中國是貿易大國,但還不是貿易強國。貿易產品集中在服裝、電子產品等低端製造產品上,在汽車、機床、軟體等高技術含量的行業不具備競爭優勢。

  2. 加入WTO的利與弊:好處:使國內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更快成長,使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內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加快國內法制化進程,更快走向市場化經濟道路。弊端:開放一些國際競爭力較弱的行業,造成了行業的衰弱。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國際貿易政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