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東印度公司有沒有火葯武器
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成立之初就不是一個商業公司,它是英國政府在殖民擴張時期的工具。雖然英國國力有限,而且新興的資本家財力也有限,但是他們利用創新性的制度設計-股份制,實現了早期資本的快速擴張。同時英國政府又通過特許狀的形式賦予了東印度公司的多項壟斷權力,幫助其快速成長。壟斷權曾經是東印度公司發展的基礎,但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展,商業資本的繁榮,壟斷的貿易方式成為經濟發展的阻礙,東印度公司最終被歷史淘汰了。這是淺田實《東印度公司》的概述,下面我為大家詳細解讀這本書。
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建立
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地理大發現與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市場不斷擴展。西班牙在美洲發現了大量白銀,葡萄牙在非洲發現了大量的黃金,當這些硬通貨流入歐洲市場的時候,引起了整個歐洲市場的通貨膨脹以及物價上漲,史稱「價格革命」。
價格革命打破了西歐原有的經濟結構,從事商業發大財成為當時社會主流思想,在重商主義影響下,法國、荷蘭、英國的商業發展極為迅速,面對提前搶跑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出現後發不利的局面。
16世紀前期,英國最初對外貿易主要是倫敦與歐洲大陸安特衛普之間的貿易,50年代英國呢絨在安特衛普出現供過於求的局面,價格的降低,也隨之帶來關稅收的降低,導致英國對外財政稅收減少近40%。
1566年,西班牙尼德蘭爆發反對專制統治的革命運動,局勢動盪加劇了對安特衛普貿易的影響,而且信奉新教的英國與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宗教矛盾越來越深。當時流行一句諺語,異教徒比敵人更可怕,敵人可能俘虜你,但是異教徒卻要屠戮你。
1568年,英國默認搶劫西班牙商船,此時的西班牙尼德蘭的阿爾法公爵下令抓捕這些英國海盜,並且宣布禁止英國商人到西班牙尼德蘭進行貿易的規定,否則沒收其財產,這樣導致了與安特衛普貿易也徹底中斷,因此英國人只能另闢蹊徑,尋找新的商路與市場。
而此時以殖民地貿易為基礎的外貿利潤是最高的,但是遠洋貿易時間長,距離遠,不但面臨天氣的威脅,還有殖民地土著人帶來的危險,這是單個資本所承擔不了的,同時還要從英國政府那裡謀取貿易的特權,都需要眾多資本操作完成。在高額利潤強烈慾望驅使下,人們很快想到了股份公司的這種結構形式。
1555年,英國第一個商業股份公司-俄羅斯公司組建完成,此後按照這種模式,新的商業股份公司紛紛成立。1600年,一群商人在英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倫敦商人對東印度貿易聯合體與管理的公司,這就是英國東印度公司。
成立之初,共募集資本3萬英鎊,而且有101個股東,每人認購的股份從100英鎊到3000英鎊不等。到了1657年,從最初的3萬英鎊增至73萬英鎊,並且產生了一名總裁,24名董事管理公司的日常業務。
股份制相對優勢是可以無限期經營,如果某個投資人不想再做這筆生意,就可以把自己的那一份轉手賣給別人。所以,無論誰離開,這個公司的生意都能長期做下去。
東印度公司主要負責英國與南亞、東南亞之間的貿易往來;還有東地公司,主要負責英國與波羅的海的貿易往來;利凡特公司負責地中海東部的貿易。東印度公司剛成立的時候,就獲得了英國伊麗莎白一世所頒發的特許狀,賜予了東印度公司好望角到麥哲倫海峽之間的貿易特權15年。
根據當時英王室的規定,東印度公司所獲得特權有:
1、自好望角以東一直到麥哲倫海峽整個東方地區的貿易,屬於東印度公司所獨有,如果有侵犯公司貿易專利權的,可以沒收貨物,並且上繳國庫一半,另一半歸公司所有。
② 歷史上比國家還強大的的「東印度公司」,到底是個什麼公司
東印度公司是一個披著貿易的流氓公司,主要是靠剝削殖民地而獲得財富。
在十七世紀的時候,有許多西方強國看到荷蘭通過殖民能為自己國家帶來了大量的財富。所以這些國家紛紛效仿荷蘭,開始對印度等國進行殖民統治,壓榨他們獲得大量財富。
東印度公司就是通過征服一個弱小的國家,將其變成自己的殖民地,然後低價收購當地的特色產品,將其以高價賣給歐洲國家賺取差價的方法,一步一步積累自己的財富。甚至更過分的是將那些鴉片賣給亞洲國家,以獲取巨大的利益。
③ 新航路的開辟給人類帶來的是曙光還是災難
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傳播先進的技術,壞處是對殖民地的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在15~16世紀之交,西歐各國本想探尋通往東方的航線,經過一系列航海探險活動開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商業革命的表現為世界市場的擴大,流通商品種類的增多和商路貿易中心轉移。新航路開辟以後,世界上原來互相隔絕的地區溝通起來,這可以說是世界各個地區之間聯系加強的第一步。於是,歐洲同非洲、美洲和亞洲之間的貿易日益發展,世界市場擴大了。世界市場的擴大也意味著新的產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國的市場上,特別是美洲的許多農產品傳播到歐亞大陸。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世界貿易的中心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義大利的威尼斯、熱那亞等商業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維爾等城市。北海兩岸的港口更是後來居上,越來越占據海上貿易的中心地位。
許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煙草,可可和中國的茶葉等出現在歐洲市場上,香料等傳統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同時,市場的擴大有力的刺激了西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為了控制國外貿易,英、法、荷等國建立了一批特權貿易公司,如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就負有軍事政治等職責。權貿易公司的活動推動了西歐資本原始積累的進程。新航路開通後,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區域成為歐洲商路的貿易的樞紐。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薩維利亞、尼德蘭的安特衛普和英國的倫敦等逐漸成為國際貿易中
殖民掠奪
以西班牙,葡萄牙為首的殖民國家對亞非拉各國進行了早期的殖民擴張,西方殖民時代就此開始。
商品經濟
封建制度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而加速了它的衰落,資本主義也隨之加速興起,他們共同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④ 16到18世紀的歐洲有沒有東印度公司呢
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或作「英國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簡稱BEIC),有時也被稱為約翰公司(John Company),1600年12月31日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授予該公司皇家特許狀,給予它在印度貿易的特權而組成。實際上這個特許狀給予東印度貿易的壟斷權21年。隨時間的變遷東印度公司從一個商業貿易企業變成印度的實際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權力為止,它還獲得了助理政府和軍事作用。
東印度公司的總部在倫敦利德賀街(Leadenhall Street)。它主要建立了英屬印度。
公司總部設於東印度大樓
1717年莫卧爾帝國皇帝下令免除東印度公司在孟加拉的關稅,這給該公司對印度貿易一巨大優勢。
1757年羅伯特·克萊武爵士在普拉西戰役中的決定性勝利使東印度公司成為了一股有力的經濟和軍事力量。
1760年除少數海岸貿易點外(如本地治里等),法國已被逐出印度。
東印度公司對從英國到印度的路途也有興趣。早在1620年該公司就聲稱對南非桌山一帶有擁有權。後來它佔領和統治了聖赫勒拿島;又參與佔領和建設香港和新加坡;以及僱傭威廉·基德對付海盜;另外,公司在印度引入和種植茶。公司歷史上其它值得注意的事件包括:將拿破崙關押在聖赫勒拿島上、伊利胡·耶魯靠東印度公司發財,而其貿易在英國美洲殖民地則導致了波士頓傾茶事件。
東印度公司最初的旗幟由聖喬治十字和橫杠組成,這有可能是美國國旗的榜樣。對歷史上兩面旗幟的比較說明這個論點有一定的道理。東印度公司的旗幟是1600年代設計的,美國國旗是1777年設計的。
東印度公司的船塢為聖彼得堡提供了一個原型,其管理機構的一些成分一直延用到印度的官僚機構,而其公司組織則是早期股份公司的一個成功的典範。該公司對孟加拉地區的財政要求使得當地政府面臨1770年的飢荒束手無策,這次飢荒在1770年到1773年間導致上百萬人死亡。
⑤ 新航路開辟對世界的影響 小作文
新航路的開辟引起了「商業革命」
商業革命的表現為世界市場的擴大,流通商品種類的增多和商路貿易中心轉移。 新航路開辟以後,世界上原來互相隔絕的地區溝通起來,這可以說是世界各個地區之間聯系加強的第一步。於是,歐洲同非洲、美洲和亞洲之間的貿易日益發展,世界市場擴大了。世界市場的擴大也意味著新的產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國的市場上,特別是美洲的許多農產品傳播到歐亞大陸。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世界貿易的中心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義大利的威尼斯、熱那亞等商業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維爾等城市。北海兩岸的港口更是後來居上,越來越占據海上貿易的中心地位。 許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煙草,可可和中國的茶葉等出現在歐洲市場上,香料等傳統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同時,市場的擴大有力的刺激了西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為了控制國外貿易,英、法、荷等國建立了一批特權貿易公司,如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就負有軍事政治等職責。權貿易公司的活動推動了西歐資本原始積累的進程。新航路開通後,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區域成為歐洲商路的貿易的樞紐。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薩維利亞、尼德蘭的安特衛普和英國的倫敦等逐漸成為國際貿易中心。
引起「價格革命」
價格革命的表現是: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西班牙,再從西班牙流向熱那亞,最後甚至流入奧斯曼帝國。在白銀向東流動時,所經地區物價迅速上漲,貨幣貶值。物價猛漲對歐洲國家的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價格革命促進了歐洲國家階級關系的變化。一是按傳統方式收取定額貨幣地租的封建地主,他們的實際收入因貨幣貶值而減少,陷於貧困破產;二是手工工場主、資本主義農場主和新貴族獲利很大。他們既能夠更廉價地購買勞動力,又有大量產品待價而沽。可見,價格革命有力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是價格革命對西班牙所起的作用卻不同。16世紀前期,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推行稱霸歐洲的政策,將巨額財富用於軍事和政治活動;西班牙貴族為了追求奢侈生活,大肆揮霍,導致從美洲殖民地運回的金銀很快就轉到其他國家的供貨者和債權人手中的局面。西班牙進行的殖民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為他人做嫁衣。它從殖民地掠奪的財富,並未轉化為工業資本,而是輾轉流入英法等國後才轉化為資本。
為世界市場的准備了條件
世界由此開始打破以往孤立封閉的狀態,增強了聯系,逐漸開始了的一體化過程。
殖民活動與掠奪開始
以西班牙,葡萄牙為首的殖民帝國對亞非拉各國進行了早期的殖民擴張,西方殖民時代就此開始。
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封建制度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而加速了它的衰落,資本主義也隨之加速興起,他們共同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⑥ 公司章程與公司法關系的論文
http://www.66law.cn/channel/viewlawarticle.aspx?lawarticleid=1432
http://www.chinado.cn/ReadNews.asp?NewsID=522
⑦ 一道歷史題
答案:A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這些公司都是在工業革命之前,西方國家推行重商主義時回代設立的。因此④項錯答誤,排除BCD三項。興起於地理大發現,衰落於自由貿易時代,是特權貿易公司,負有政治、軍事職責,極大地推動了西歐資本原始積累的進程,因此①②③正確,故選A。
考點:早期殖民擴張中的特權公司
點評:16--18世紀是早期殖民擴張時期,也是資本原始積累的時期。西方國家紛紛成立特權公司,掠取財富,典型的有英國和和荷蘭的東印度公司等,隨著工業革命的進展,自由主義思想興起,西方國家紛紛解散特權公司,靠商品銷售獲取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