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商貿企業銷項與進項的數量要一致嗎
一定得索要發票才可以正式入帳,確認入庫。如果只是由於時間問題回暫時未取得發票,可以先答暫估入庫。建議按以後等發票到了再付款。如果對方無理由拒開發票,你可以到稅務機關舉報他偷稅漏稅。
發票未到可暫估入賬
借:庫存商品
(含稅價)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或現金
貸:商品銷售收入
應交稅金-銷項稅
開來發票時先用紅字沖銷之前做的估價入賬憑證再做以下憑證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⑵ 商貿企業銷項和進項不匹配,成本如何結轉
一定得索要發票才可以正式入帳,確認入庫。如果只是由於時間問題暫時未取得回發票,可以先暫估入庫答。建議按以後等發票到了再付款。如果對方無理由拒開發票,你可以到稅務機關舉報他偷稅漏稅。
發票未到可暫估入賬 借:庫存商品 (含稅價)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或現金
貸:商品銷售收入
應交稅金-銷項稅
開來發票時先用紅字沖銷之前做的估價入賬憑證再做以下憑證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⑶ 商貿公司,收到進項發票商品名稱與銷項發票不符可以嗎
嚴格說不可以的,你做庫存商品明細可以用「盆」。稅務局問就說是盆,寫摘要也寫購進「盆」
進項、銷項都說是盆
⑷ 請問貿易公司進項與銷項的問題
這個只要你們的庫存數(A+B)=A商品的入庫數+B商品的入庫數- 以A商品的名專稱的出庫數即可。換屬句話說就是,進/銷和庫存數平衡,並在稅務局核查時能夠解釋清楚即可。
或者在出庫單上區分A和B,並在其上註明B將以A的名稱開具發票,這樣也是向稅務局解釋的旁證。
最好再咨詢一下你們當地的稅務局。
⑸ 貿易公司,進項票和銷項票貨名一致,但單位不一致,抵扣和會計上有問題嗎
本月進項認證本月抵扣銷項會計分錄
不需要編制會計分錄;
銷項大於進項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⑹ 進項銷項數量不一致
增值稅抄管理中對進項稅和銷項稅沒有要求企業銷售貨物必須金額和數量對等或同一批次。根據公司業務計算進項和銷項即可。
你描述的業務,只能說本月你進項稅和銷項稅持平,本月不繳納增值稅及附加稅。稅務方面沒有問題。
稅務也不會根據你一個月的增值稅稅負衡量你企業,如果是一個年度,你的增值稅稅負都是0,那就會找你公司了,會不會存在虛開進項發票了。
⑺ 單位是貿易公司,請問銷項發票與進項發票的貨物名稱 可以不一致嗎謝謝
不可以的,這樣的發票不能抵扣
⑻ 貿易公司進項與銷項問題
這些在實務中是存在的,也是允許的。稅法、稅務機關是不幹預企業經營的,回只要是真是業務,答就沒有問題的。但有個問題,你既然分開買的,為什麼不直接進零部件,進產品不是還得拆開嗎?量不大沒問題,如果量大那是不符合生產經營常規的。
至於買進多種零部件組裝是很正常的業務,只要通過生產成本核算清楚組裝的成本即可。
購進時,
借:原材料
應繳稅費——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生產領用時,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發生組裝費用等
借:生產成本
貸:銀行存款、應付工資薪酬等
組裝完成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⑼ 商貿企業進項發票名稱和銷項發票名稱不一致
這樣是可以的。
只銷售與購進的商品是同一種商品就行。開具發銷項發票選擇的稅版收分類編碼時權,選擇進項發票的大類分類編碼,這樣就保持一致性了。
商品和服務稅收分類與編碼是指在增值稅發票升級版中,納稅人開具發票時票面上的商品應與稅務總局核定的稅收編碼進行關聯,按分類編碼上註明的稅率和徵收率開具發票。
編碼選擇時,盡量考慮按使用的材料和用途去選擇,提供服務方面按服務分類去選擇。
⑽ 貿易公司開票時進項發票名稱和銷項發票名稱要一致嗎
進項發票和銷來項發票的貨品名稱不源一致是可以的,原因分析如下:
1、對於生產型企業,進項發票上的貨品是本單位從外部采購的原材料、其他初級產品、輔料、燃料和動力等,銷項發票上的貨品是本企業進行生產加工後完工的產成品,二者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一致的,只有企業多餘的原材料出售時其銷貳發票的貨品才會與進項發票貨品名稱一致;
2、對於從事批發貿易類企業,買進的貨品與出售的貨品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同一種貨品,所以進項發票與銷項發票的貨品是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情況,比如從事多種產品經營的貿易批發企業,本期購進a產品未出售,本期未購進b產品但出售了前期庫存的b產品,這樣有a產品的進項發票,有b產品的銷項發票,二者也是不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