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主要進出口什麼
給你一個具體列表吧,這是今年最新(1-9月)的我國進出口商品排名情況(按進出口金額大小排列):
出口:
服裝及衣著附件
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
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
手持無線電話機及其零件
鞋類
鋼材
集成電路
傢具及其零件
塑料製品
箱包及類似容器
彩色電視接收機
進口:
原油
初級形狀的塑料
鐵礦砂及其精礦
鋼材
成品油
未鍛造的銅及銅材
飛機
大豆
汽車和汽車底盤
2. 當前中國國際貿易的發展現狀是什麼
從世界135個經濟體先後加入關貿總協定到世界貿易組織的多邊組織,迄今沒有一個成員退出,30多個經濟體正在努力申請加入和我國13年孜孜不倦的努力可以看出,加入多邊組織對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盡管中國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需要付出一定的「入門費」,為此可能產生一定的臨時性的負面影響。但只要我們拿出應對措施,正面影響一定會遠勝於負面影響:
1.有利於中國更快、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社會。
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加入這個主流,可以充分分享國際分工利益,與世界先進經濟技術同步前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可以幫助中國經濟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社會,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2.有利於維護我國的經濟利益。
WTO是三大全球性國際經濟組織之一,被稱為「經濟聯合國」。WTO具有制訂和管理世界經貿秩序的作用,目前WTO規則主要由美歐等發達國家制訂。加入WTO,將使我國在國際經濟舞台上擁有更大的發言權,可以為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維護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作出更大的貢獻。
3.有利於推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
WTO是以市場經濟為基點的一整套多邊秩序。加入WTO,與我國建立市場經濟方向的改革目標相一致。可以鞏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並以WTO規則為參照,有力推進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全和完善。
4.有利於擴大出口貿易。
加入WTO後,我國可獲得多邊、穩定、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並以發展中國家身份獲得普惠制等特殊優惠待遇,有利於實現市場的多元化,使我國出口貿易有較大的增加,短期內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將受益最大。由於目前中國尚不是WTO的締約方,中國的出口商品常常受到歧視性待遇,比如在一些國家我國不能獲得普惠制待遇,在有的國家被實施配額限制,還有一些國家以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在反傾銷案中主觀選定類比國價格或生產成本作為測算中國出口商品傾銷率的依據,致使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案不斷增多。加入WTO後,當與其他國家發生貿易糾紛時,可以通過WTO貿易爭端解決機制,比較公正、合理地解決貿易爭端,維護我國國家和企業利益。
5.有利於引進外資。
加入WTO,實施WTO的有關協議,中國的國內市場,尤其是服務市場將更加開放;對外商投資企業的產品外銷比例將不再適用;外匯平衡制約不復存在;外經貿政策的透明度增加;中國將給予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這樣,隨著投資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外國直接投資的總量將大幅增加,投資方式實現多樣化,從而大大活躍投資市場,擴大生產規模,有力地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6.有利於激發中國企業的競爭意識。
加入WTO後,將有更多的外國跨國公司進軍中國市場,從而將強化競爭機制,激發中國企業的競爭意識,迫使國內企業注重研究開發和對品牌的培育,加大技術投入,竭力提高員工素質和企業管理水平。競爭的壓力會促使國有企業加快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加速改制、重組、聯合、兼並的進程。由於進口原材料價格的下降,有利於降低某些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提高他們的競爭能力。
7.有利於我國技術進步。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由於我國不是WTO的締約方,目前主要工業發達國對我國實行技術出口管制,同時由於我國未參加WTO知識產權保護協議,外國企業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環境尚存疑慮,不願向我國出售先進技術。加入WTO後,我國在獲得高新技術產品和先進技術方面的條件將大大改善。
8.有利於國民生產總值(GDP)的增長。
據國外專家估計,加入WTO,中國的GDP可增長2~4個百分點。
9.有利於擴大就業機會。
加入WTO後,投資和出口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從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參考資料:http://wenku..com/link?url=_BGSUW_
3. 國際貿易對中國的作用和意義
作用是調節各國市場的供求關系,意義是把握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機遇。
1、國際貿易對中國的作用:調節各國市場的供求關系。延續社會再生產。促進生產要素的充分利用。發揮比較優勢,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優化國內產業結構。增加財政收入。加強各國經濟聯系,促進經濟發展 。
2、以貿易全球化為首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和商務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深入分析和把握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對於我們科學決策,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把握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機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和國際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貿易專業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
電子商務將國際貿易帶進了一個信息化時代,特別是國際貿易專業的興起和網路貿易的誕生,導致國際貿易運作方式發生巨大變化,信息通過全球網路在世界各國和地區間流動,推動了國際貿易向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也為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為了解決與貿易有關的環境問題,1993年12月15日,在烏拉圭回合的貿易談判委員會議上,通過一項「關於貿易與環境」的決議,決定起草一份貿易與環境的工作方案,並制定有關貿易與環境措施之間增強相互作用的規則,監督用於環境目的的貿易措施,以及與貿易有關的環保措施。
4. 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外貿行業行業憑借優越的人口紅利,以低成本優勢完成了跨越式發展,特別是在上世紀末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和虛擬經濟盛行時代,中國外貿行業更是在全球引領風騷。然而,30年的好時光過去之後,人口紅利基本釋放,虛擬經濟的泡沫擠破,過去那種宏觀無限的日子已不復存在了。有兩個方面的現象值得關注,一個就是大家在前幾年就熟知的製造業從中國沿海向內地遷移,逐步向東南亞、印度等地遷移,這說明我們的成本優勢不復存在,資本追逐利潤的特性引導產業在地域上開始轉移,一個就是美國最近提出的再工業化政策,製造業被重新收到美國政府的重視。這兩個方面(當然還有更多方面)對我國作為製造大國的繼續生存帶來了重大挑戰。至於說要成為創造大國,在有限的時間內恐怕只有三歲小孩才信。因此,整個外貿行業的生存會因製造產業的競爭劣勢收到牽連,發展前景不可與十年前、五年前同日而語。
但是,從經濟的全球化格局趨於穩定和趨勢更強的前提下,全球分工協作是不可逆的,而且對整個經濟系統的影響日趨加強,外貿行業的發展也會相應得到強化。所以,外貿企業的發展機會還是相當多的。
總之,我國外貿公司的發展前景,將因製造產業的競爭劣勢和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各國經濟政策的調整,發展空間和行業利潤都將受到擠壓,發展的壓力將會增加。在這樣的形勢下,要做好外貿公司的業務,必須在產品質量、服務水平和物流配送等多個方面下功夫,特別是,通過積累行業經驗,找到業務藍海,才能找到光明的發展前景。
5. 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
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中國是世界貿易大國,是美國、日本、歐盟、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國;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順差國,對主要的貿易國家都有貿易順差;中國是貿易大國,但還不是貿易強國。貿易產品集中在服裝、電子產品等低端製造產品上,在汽車、機床、軟體等高技術含量的行業不具備競爭優勢。
加入WTO的利與弊:好處:使國內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更快成長,使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內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加快國內法制化進程,更快走向市場化經濟道路。弊端:開放一些國際競爭力較弱的行業,造成了行業的衰弱。
6. 中國國際貿易的現狀及特點是什麼
商務部4月30日發布了春季《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報告指出,從今年一季度情況來看,我國進出口仍處於正常范圍,對外貿易運行總體良好。同時,我國對外貿易面臨的國內外環境趨緊,不確定因素還在進一步增加,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
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放緩是首要因素
「世界經濟和貿易形勢的變化將是今年我國出口形勢所面臨的最大的不確定性。」商務部綜合司副司長劉海泉在媒體發布會上說。
根據《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美國次貸危機還在進一步加深和蔓延,已經開始向消費、投資等實體經濟縱深發展。「如果美國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中國對美國出口增長下滑的態勢還將持續。」
2007年,歐盟、美國、日本為我國前三大貿易夥伴。據劉海泉介紹,目前美國占我國直接出口額的17.5%,算上轉口貿易在內,我國對美國出口仍要佔到我國出口額的五分之一以上。從世界貿易結構看,如果美國經濟陷入衰退,那麼歐盟、日本的經濟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將2008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4.1%調降至3.7%,為2002年以來最低增速。其中預計美國經濟增長今年將回落至0.5%,歐元區和日本回落到1.4%。
我國成為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主要承擔者
《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說,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進口成本,構成通脹壓力。同時,也將使出口企業的經營壓力繼續增加。通常情況下,受國際市場需求低迷、競爭激烈制約,工業製成品價格漲幅遠遠落後於初級產品,靠提價轉移原材料成本上升會越來越困難。
「作為製造業大國和貿易大國,中國成為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主要承擔者,出口企業利潤空間將受到擠壓,盈利水平將下降,經營壓力增加。」報告說。
商務部提供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原油、成品油、鐵礦石、大豆、食用植物油的進口價格分別增長了66%、60.6%、80.6%、77%和69.3%。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雨時說,我國勞動密集型行業、小企業的利潤不斷下滑,特別是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的壓力非常大。他認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應當通過技術改造、產品升級換代來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國內人民幣升值加快等影響更加明顯
目前國內影響出口的主要因素有,人民幣升值加快、原材料漲價、勞動力和環保成本上升、利率提高以及去年外貿政策調整等因素產生疊加。
報告稱,從近期來看,企業結構調整和消化成本上升需要一個過程,短期內可能影響企業利潤。去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名義匯率升值步伐加快,今年1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超過4%。同時,今年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9.8%,比去年同期加快5.7個百分點。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和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越來越多的進出口企業感受到流動資金緊張和資金成本壓力增加。
許多企業反映,消化成本上升的空間相當有限,在國際市場低迷的條件下通過提價轉移成本越來越困難,出口利潤率下降甚至虧損。許多出口企業出現了有單不敢接或長單改短單的情況,中小企業和勞動密集型行業尤為明顯。
報告指出,由於紡織輕工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利潤率較低,消化成本上升的空間非常有限,調低輕紡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這些行業的出口競爭優勢,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7. 中國國際貿易現狀
當代經濟全球化的生產基礎是產業內分工。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對經濟生活國際化作過十分精闢的論述,闡明了這個歷史趨勢是在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發展的。產業革命即第一次科技革命塑造了19世紀的國際分工,即英國作為工業的太陽與廣大農業和原料附庸之間的分工,從而就像《黨宣言》所說,生產和消費都變成世界性的了。隨著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過渡,第二次科技革命又導致了工業國之間的水平型分工。例如,英國的優勢在鋼鐵、造船、採煤等工業,德國則擅長電氣、化學等工業。二次戰後,除了上述的垂直型和水平型分工,第三次科技革命又使國際分工出現了一種新的模式,並佔了主導地位,這就是產業內分工。過去的國際分工主要是要素稟賦所制約,現在科技優勢足以減輕甚至擺脫對自然資源的依賴,以至同一行業內的各個部門或同一企業內的各個分廠、車間和工藝流程,都可分散到全球部署定位,實現最優配置。
產業內貿易便是上述這種分工的表現形式,這種貿易60年代以來發展十分迅速,從而在西方國際貿易理論中也得到了反映。1975年格魯伯爾和勞埃德(H.G.Grubel and P.J.Leoyd)的論著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他們提出的定義和測量方法為學術界廣泛接受。產業內貿易就是一國同時既出口又進口某一同類產品,所謂同類產品則按聯合國的國際貿易標准分類(SITC)的三位數來劃分。SITC將國際貿易中的商品分為10大類(Section),大類以下分63個部(Division),部以下又分為233個組(Group),組以下再分為786個小組(Subgroup),小組以下分為2000個基本項目(Item)。這就是說屬於同一「組」的產品就是同類產品,但也有人採用較為寬松的劃分標准,即以同一「部」的產品作同類產品。他們提出的計算公式如下:
(Z[,i]+M[,i])-|Z[,i]-M[,i]|
B[,i]=—————————————————×100
(Z[,i]+M[,i])
上式也可寫作
|Z[,i]-M[,i]|
B[,i]=(1- ————————————)×100
(Z[,i]+M[,i])
在上式中,B[,i]便是反映產業內貿易的指標,稱之G-L指數,在0-100間變動,愈趨向於100,表示產業內貿易水平愈高。i指產業,Z指出口額,M指進口額。他們和其他西方學者的研究都表明:(1)產業內貿易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的製造業,據經合組織的材料,1991年6個西歐國家的製造業中有60%以上是產業內貿易,另外6個西歐國家這一比重為50%~60%。(2)製成品的產業內貿易遠高於初級產品,最高的當推機械和運輸設備以及化學工業,科技密集度愈高的部門,其產業內貿易的傾向也愈大。(3)一國的經濟增長與產業內貿易水平存在著密切的相關。根據上述,我們可將世界G-L指數當作反映全球化的生產指標,因為G-L指數愈大,說明各國在生產專業化方面的相互依存度愈高。產業內分工的主要形式有同一產品不同檔次、品質或僅僅是型號、規模不同的專業化,例如大量出口若干品牌的汽車,同時又大量進口另一些品牌的汽車。還有零部件或工藝流程的專業化,由各有關企業參加協作來完成最終產品。我國的加工貿易可說屬於後一種形式,它是通過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進行加工裝配而又出口來完成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加工貿易發展迅速,80年代中期加工貿易出口額還只有56億美元,在我國全部出口中也僅佔18%,而一般貿易的比重則高達82%,但到1995年其金額增至740億美元,10年內增長了12倍之多,比重也上升為50%,開始超過一般貿易;到1996年加工貿易金額增至1044.7億美元,比80年代中期增長了將近18倍,比重約佔57%。加工貿易在外資企業出口中的比重更高,而外資企業目前在我國全部出口中已佔45%,其增長勢頭之強勁遠勝於國有企業。因此可以說近十多年來,我國對外貿易之所以能夠持續地迅速增長,加工貿易是主要的支撐力量,它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工貿易擴大了我國的就業規模,據廣東省公布,1997年全省加工貿易在全國加工貿易總額中約佔55%,吸收了約1000萬人就業,估計全國藉此解決就業的人數約近2000萬。加工貿易還帶動了我國加工技術水平的提高,促進了某些製造業部門的成長,有的可說是從零開始的,例如,家用電器就是從組裝起步,後來成長為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製成品的出口比重得以在較短時間內超過初級產品,這是與加工貿易的發展分不開的。由此可見,加工貿易確實為我們參與並利用產業內分工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但加工貿易也給我們帶來了困擾和矛盾,這主要與對外貿易中的雙重機制有關。為了扶持加工貿易,對其所需的中間品免徵進口稅,同時各地區還有自己的優惠措施,於是就在一般貿易的促進機制以外,又形成了一套與之相平行的加工貿易的促進機制,從而引發了以下矛盾:
1.一般貿易的促進機制主要在於出口退稅,實現零稅出口,而加工貿易的出口只有在國內創造價值部分才給予退稅,從原則上說,二者都是合理的,可以並行不悖。但當一般貿易的出口退稅不能全部到位時,有的企業就會由一般貿易轉向加工貿易,特別是那些需用高關稅進口原材料和中間品的企業,將改做加工貿易,減少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原材料和中間品,這樣就影響了國家的關稅收入。
2.如果加工過程集中在出口加工區或保稅區進行,海關就便於實施有效的監管。但我國的加工貿易並無地域限制,從沿海到內陸,可謂星羅棋布,確實不易監管。再加外貿企業有經營權而缺乏加工能力,生產企業有加工能力而沒有經營權,工貿脫節,漏洞不少,以致不法之徒有隙可乘,將保稅進口的原材料和中間品在國內倒賣以謀取厚利。例如,1997年海關查獲的走私大案中約有一半左右的金額是利用加工貿易渠道進行的。
必須指出,以上的矛盾不是由加工貿易這個利用國際分工的形式本身所產生的,對於兩種平行機制只要不斷協調,統籌兼顧,使之保持恰當的平衡,矛盾是可以解決的。對於走私,中央已下定決心,全面進行打擊,同時1997年銀行建立了加工貿易台帳制度,海關和外匯管理局也進一步加強了加工貿易進出口的核銷措施。因此,利用加工貿易進行走私的非法活動正在受到遏制。
當前加工貿易的主要問題在於本身還處於低級階段,其特點是「兩頭在外,大進大出」,即原材料和零部件依靠客戶供應或自行從海外進口,加工裝配後的成品又通過客戶所掌握的銷售渠道進入海外市場,我國企業只是發揮了勞動力資源的優勢,收取有限的工繳費,而要創收更多的外匯,就只有大進大出。為了進一步利用產業內分工的潛力,分享更大的利益,必須加快加工貿易的升級,其關鍵是抓好中間品的進口替代,即以更多的國產成份取代外來的中間品,使產品的國際價值鏈中有更多的環節轉移到國內,這不僅能提高產品的國內附加值,增加創匯,也能擴大與國內上下游相關產業的聯系,從而使加工貿易對經濟增長發生更大的拉動作用。
回顧70年代初期和末期的兩次能源危機,迫使西方發達國家加速調整產業結構,一系列產業向外進行梯度轉移,東亞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也將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向中國大陸移植。我國的加工貿易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機遇中興起的,其中較成功的便是家用電器,從加工組裝發展為成熟的產業,並開始走向世界市場。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正在進行著新一輪的產業升級,產業內分工不斷向縱深發展,客觀上出現了新的機遇,只要政策對頭,措施得當,我國的加工貿易就能登上一個更高的台階。
希望採納
8. 中國有哪些重大的國際貿易活動
在1999年在雲南舉辦了世界園藝博覽會,向世界充分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2004年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義烏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
2006年的一百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既然是經濟學類的,微積分、線性代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是必不可少的,學習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統計學等學科必須要有比較扎實的數學基礎。從事國際貿易,英語應當是相當好的,不僅僅是書面英語,比如外貿英語函電,口語也是相當重要。
還要學習譬如工科類的知識,即行業知識,作為對專業知識的補充,為日後進入工作崗位提供便利。掌握了國際貿易理論知識之後,就可以比較方便的學習行業知識了,想要在國際貿易領域取得較好的成績和長遠發展,必須學好英語和經濟學知識,了解國內外相應的法律法規。
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一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因此也可稱之為進出口貿易。國際貿易也叫世界貿易。進出口貿易可以調節國內生產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國際間的供求關系,調整經濟結構,增加財政收入等。
國際貿易專業屬於經濟學學科範疇,主要以經濟學理論為依託,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學概論、政治經濟學等。
9. 中國國際貿易的未來發展之路
目前人工智慧已經普遍運用於其他行業,國際貿易行業需要時間來整合和有效介入新技術,包括建立豐富的資料庫,沉澱下產業鏈條各個節點的數據。這也相應地伴隨著開發支持人工智慧貿易規則的建立。
人工智慧系統需要訪問大量數據乃至全球數據,需要建立規則來保障信息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保護用戶隱私;同時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避免侵權事件的發生。國際貿易的未來,必定需要建立適應人工智慧的貿易規則,更好地利用人工智慧帶來的機會,去順應當今時代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要求。
10. 中國的貿易進出口方式是什麼
1.一般貿易
2.補償貿易
3.來料加工裝配貿易
4.進料加工貿易
5.寄售、代銷貿易
6.邊境小額貿易
7.加工貿易進口設備
8.對外承包工程出口貨物
9.租賃貿易
10.外商投資企業作為投資進口的設備、物品
11.出料加工貿易
12.易貨貿易
13.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
14.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
15.加工貿易
16.境外貿易加工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監管規定的貿易方式有如下95種:
貿易 貿易方式簡稱 貿易方式全稱
0110 一般貿易 一般貿易
0130 易貨貿易 易貨貿易
0139 旅遊購物商品 用於旅遊者5萬美元以下的出口小批量訂貨
0200 料件放棄 主動放棄交由海關處理的來料或進料加工料件
0214 來料加工 來料加工裝配貿易進口料件及加工出口貨物
0245 來料料件內銷 來料加工料件轉內銷
0255 來料深加工 來料深加工結轉貨物
0258 來料余料結轉 來料加工余料結轉
0265 來料料件復出 來料加工復運出境的原進口料件
0300 來料料件退換 來料加工料件退換
0314 加工專用油 國營貿易企業代理來料加工企業進口柴油
0320 不作價設備 加工貿易外商提供的不作價進口設備
0345 來料成品減免 來料加工成品憑征免稅證明轉減免稅
0400 成品放棄 主動放棄交由海關處理的來料及進料加工成品
0420 加工貿易設備 加工貿易項下外商提供的進口設備
0444 保區進料成品 按成品征稅的保稅區進料加工成品轉內銷貨物
0445 保區來料成品 按成品征稅的保稅區來料加工成品轉內銷貨物
0446 加工設備內銷 加工貿易免稅進口設備轉內銷
0456 加工設備結轉 加工貿易免稅進口設備結轉
0466 加工設備退運 加工貿易免稅進口設備退運出境
0500 減免設備結轉 用於監管年限內減免稅設備的結轉
0513 補償貿易 補償貿易
0544 保區進料料件 按料件征稅的保稅區進料加工成品轉內銷貨物
0545 保區來料料件 按料件征稅的保稅區來料加工成品轉內銷貨物
0615 進料對口 進料加工(對口合同)
0642 進料以產頂進 進料加工成品以產頂進
0644 進料料件內銷 進料加工料件轉內銷
0654 進料深加工 進料深加工結轉貨物
0657 進料余料結轉 進料加工余料結轉
0664 進料料件復出 進料加工復運出境的原進口料件
0700 進料料件退換 進料加工料件退換
0715 進料非對口 進料加工(非對口合同)
0744 進料成品減免 進料加工成品憑征免稅證明轉減免稅
0815 低值輔料 低值輔料
0844 進料邊角料內銷 進料加工項下邊角料轉內銷
0845 來料邊角料內銷 來料加工項下邊角料內銷
0864 進料邊角料復出 進料加工項下邊角料復出口
0865 來料邊角料復出 來料加工項下邊角料復出口
1139 國輪油物料 中國籍運輸工具境內添加的保稅油料、物料
1200 保稅間貨物 海關保稅場所及保稅區域之間往來的貨物
1215 保稅工廠 保稅工廠
1233 保稅倉庫貨物 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
1234 保稅區倉儲轉口 保稅區進出境倉儲轉口貨物
1300 修理物品 進出境修理物品
1427 出料加工 出料加工
1500 租賃不滿1年 租期不滿1年的租賃貿易貨物
1523 租賃貿易 租期在1年及以上的租賃貿易貨物
1616 寄售代銷 寄售、代銷貿易
1741 免稅品 免稅品
1831 外匯商品 免稅外匯商品
2025 合資合作設備 合資合作企業作為投資進口設備物品
2225 外資設備物品 外資企業作為投資進口的設備物品
2439 常駐機構公用 外國常駐機構進口辦公用品
2600 暫時進出貨物 暫時進出口貨物
2700 展覽品 進出境展覽品
2939 陳列樣品 駐華商業機構不復運出口的進口陳列樣品
3010 貨樣廣告品A 有經營權單位進出口的貨樣廣告品
3039 貨樣廣告品B 無經營權單位進出口的貨樣廣告品
3100 無代價抵償 無代價抵償進出口貨物
3339 其他進出口免費 其他進出口免費提供貨物
3410 承包工程進口 對外承包工程進口物資
3422 對外承包出口 對外承包工程出口物資
3511 援助物資 國家和國際組織無償援助物資
3611 無償軍援 無償軍援
3612 捐贈物資 進出口捐贈物資
3910 軍事裝備 軍事裝備
4019 邊境小額 邊境小額貿易(邊民互市貿易除外)
4039 對台小額 對台小額貿易
4139 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 進入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專用市場的貨物
4200 駐外機構運回 我駐外機構運回舊公用物品
4239 駐外機構購進 我駐外機構境外購買運回國的公務用品
4400 來料成品退換 來料加工成品退換
4500 直接退運 直接退運
4539 進口溢誤卸 進口溢卸、誤卸貨物
4561 退運貨物 因質量不符、延誤交貨等原因退運進出境貨物
4600 進料成品退換 進料成品退換
5000 料件進出區 料件進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5010 特殊區域研發貨物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境外之間進出的研發貨物
5014 區內來料加工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境外之間進出的來料加工貨物
5015 區內進料加工貨物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境外之間進出的進料加工貨物
5033 區內倉儲貨物 加工區內倉儲企業從境外進口的貨物
5034 區內物流貨物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境外之間進出的物流貨物
5100 成品進出區 成品進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5200 區內邊角調出 用於區內外非實際進出境貨物
5300 設備進出區 設備及物資進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5335 境外設備進區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從境外進口的設備及物資
5361 區內設備退運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設備及物資退運境外
6033 物流中心進出境貨物 保稅物流中心與境外之間進出倉儲貨物
9600 內貿貨物跨境運輸 內貿貨物跨境運輸
9639 海關處理貨物 海關變賣處理的超期未報貨物、走私違規貨物
9700 後續補稅 無原始報關單的後續補稅
9739 其他貿易 其他貿易
9800 租賃征稅 租賃期1年及以上的租賃貿易貨物的租金
9839 留贈轉賣物品 外交機構轉售境內或國際活動留贈放棄特批貨物
9900 其他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