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舉一個政治因素影響國際貿易活動的例子。
2012年9月2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發行政命令,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三一集團關聯公司RallS在美建設發電廠,三一集團為此遭受巨額損失。隨後三一集團授意RallS公司將奧巴馬和CFIUS(美國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告上法庭,稱其下達的行政命令違反了憲法所規定的權利。據了解,這是中國企業投資美國遭遇不公正裁決時,首次將美國總統告上法院。
新鮮案例,望採納
『貳』 影響國際貿易的理論因素有那些
任何國家的雙來邊或多邊貿自易都受到地理位置、自然資源、經濟發展水平和政治因素的影響。
1、地理位置。中緯度地區氣候適中,沿海地區交通方便,對發展國際貿易有利。高緯度地區氣候嚴寒,內陸山區交通閉塞,則對發展國際貿易不利。日本以「貿易立國」,這與它的島國位置有關。另外,鄰國之間有利於發展雙邊貿易。
2、自然資源。一個國家的自然資源種類和豐富程度直接影響到該國國際貿易中的初級產品構成。如扎伊爾有「中非寶石」之稱,在全國出口商品中,礦產品佔70%~80%。
3、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可以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及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美國、日本和歐洲聯盟的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高,在世界進出口總額中佔了一半,而這些國家的人口只佔世界約1/7。發展中國家經濟比較落後,對外貿易額也相對少得多。
4、政治因素。世界各國的政治關系,一個國家的政策對國際貿易也有很大的影響。海灣戰爭後伊拉克石油出口銳減,就是政治原因造成的。
『叄』 影響國際貿易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在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的背景下,提高我國外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己成為關鍵。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得貿易發展的動態利益,更好地通過貿易發展戰略來促進產業結構的良性調整,提高貿易商品的國際競爭力,我國應充分利用WTO賦予的各種許可的措施,制定並建立我國面向21世紀的對外貿易發展戰略,實現我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
一、引言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國在全球范圍內的經濟融合,它是世界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其推動力是追求利潤、取得競爭優勢和謀求經濟的發展。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大大加強,導致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國際直接投資與貿易環境出現了新變化。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己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大趨勢。經濟全球化可以帶來整個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發展和資源最優配置,這一點對於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具有尤其重要的意義。可以說經濟全球化為中國實現經濟發展和趕超發達國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
同時,經濟全球化作為無法迴避的客觀現實,中國只有積極參與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實現經濟現代化的需要,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是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需要。進入世貿組織後,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將進一步發展,故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會與日俱深。中國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也將面臨國際激烈競爭的嚴峻挑戰。二、WTO與國際貿易的發展潮流
(一)國際貿易的歷史發展潮流。考察國際貿易的變遷歷史,一國對外貿易的產生、發展都是在其國家干預、保護下而進行的,國際貿易過去沒有、將來也不可能離開國家的干預而存在。那種認為國際貿易是在自由的市場經濟中自發產生、發展的觀點是沒有歷史依據的。經濟學家卡爾?博蘭尼論證了這一觀點。他認為從起源上說,對外貿易具有冒險、勘探、狩獵、掠奪和戰爭的性質,而非以物易物的市場交換關系。同時對外貿易也絕非意味著雙向的和平關系,即使它共有這樣的內涵,通常是根據互惠原則建立起來的,而不是市場交換的原則。
(二)WTO與國際貿易發展。WTO是一個調整國際經濟和貿易關系的國際經濟組織。它通過規定各國政府所應承擔的主要契約義務,來規范各國對外貿易立法與規章的制定和實施。WTO大大拓展了多邊貿易體制規范的范圍,將長期游離於GATTs規則和紀律之外的主要貨物貿易領域--農產品貿易以及紡織品與服裝貿易拉上了自由貿易之路,還擴展至服務貿易、知識貿易和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並加強了約束能力。無論是贊同或是反對WTO者,大都傾向接受WTO的角色就是要推動自由貿易。支持者自然認為WTO是在促進貿易自由化,是為了打破貿易障礙和建立一套自由和平等的競爭規則。批評者盡管對WTO有極大的保留,但在論述的層次上,卻往往未能擺脫將WTO當作為自由貿易推動者的迷惑。
『肆』 影響國際貿易利益分配的因素都有哪一些啊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進程的加快,世貿組織作用的加強,關稅逐漸降低,進出口數量配額,許可證制度,外匯管制等非關稅壁壘日益受到約束和限制。新的以技術性壁壘為核心的,包括技術壁壘、環境壁壘、社會責任壁壘、動物福利壁壘在內的貿易壁壘的影響作用越來越大,它們表現出不平衡性、隱蔽性、長期性、復雜性等特點,成為各國規避多邊貿易制約、維護本國就業、保護產業和促進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尺度。 文章在對前人研究成果借鑒的基礎上,重點從國際分工和貿易利益分配的角度闡述新貿易壁壘對貿易模式的影響。新貿易壁壘影響了各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國際分工的層次化將更加明顯,發達國家繼續處於國際分工價值鏈的前端,而發展中國家則繼續遊走在國際分工價值鏈的邊緣,同時國際分工的地位決定了各國在貿易利益分配中的多寡,選取多個層面對新貿易壁壘影響利益分配進行具體闡述並結合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我國各個行業面對新貿易壁壘產生的經濟效應進行分析,積極尋求原因,找出應對之策。全文從四個部分進行分析: (1)新貿易壁壘的產生機理及發展態勢。分析了新貿易壁壘產生的背景、存在的原因、表現的特點以及發展趨勢等問題。通過不同類別新貿易壁壘的比較,肯定相同點,找出相異點,為論題的進一步展開奠定理論基礎。 (2)新貿易壁壘對國際分工模式的影響研究。在前人總結國際分工理論的相關成果的基礎上,指出其在解釋新的經濟現象時可能出現的謬誤,在新的形式下若按傳統的國際分工理論確定國與國的分工模式,發展中國家將會加速形成「比較優勢陷阱」,新貿易壁壘的存在將會使整個國際分工呈現「製造中心一創造中心」格局。 (3)新貿易壁壘影響貿易利益的分配。從靜態與動態利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生產者與消費者,貿易條件四個方面進行分析,認為新貿易壁壘對貿易利益分配既有積極影響,又有消極影響。一方面它會使全球利益分配差異化趨勢繼續增大,但是另一方面又對全球人類健康、環境保護、職工勞動保護、動物福利均有促進作用,而且若貿易受阻一方提高自身跨越標準的能力,突破新貿易壁壘,實際上也就是零壁壘,大家都能享受自由貿易的福利。 (4)新貿易壁壘對我國參與分工及獲得貿易利益的影響。新貿易壁壘削弱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且對我國產品的市場准入實行限制,通過橫向比較新貿易壁壘對我國各個行業及產業的影響,指出我國在參與分工及貿易利益分配上處於弱勢地位。最後,從政府和企業的層面找出我國的應對之策,以供決策參考。 本文吸收並借鑒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學理論的基本研究成果,通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結合,理論分析和實際案例相結合,以新貿易壁壘的產生機理與發展趨勢為起點,把對分工模式及利益分配的影響分析為主線,不僅在理論上梳理並界定了新貿易壁壘的概念、種類及產生的積極效應,在實踐意義上,從政府和企業兩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為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我國如何在參與國際分工及獲得更多貿易利益上提供參考。www.jcthesis.com 代寫碩士論文 本文的創新之處:盡管國內對新貿易壁壘的研究很多,但大多局限於對新貿易壁壘的某一具體種類的單個研究,從研究范圍上看也多局限於對新貿易壁壘概念、特點、對國際貿易產生的消極影響等層面的分析,能以貿易模式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的文獻卻並不多見。因此,本文的創新之處表現在: (1)在選題上力求以一個新的視角來探討問題,從國際分工模式和貿易利益分配的角度闡述新貿易壁壘對貿易參與國的影響,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影響,研究角度和深度有所創新; (2)從內容上看,從多個不同層面來分析新貿易壁壘對國際分工和利益分配的影響,重點介紹了新貿易壁壘給各國帶來福利分配的差異化以及國民福利凈損失的影響,同時肯定了其積極作用。 (3)在對新貿易壁壘對我國參與國際分工及利益分配的具體影響的分析及具體建議的提出有一定的創新。
『伍』 如今影響國際貿易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哪些
通貨膨脹從本質上講是流通中的貨幣增長超過了經濟增長所需要的通貨,其表現為生產資料、生活資料或者貨幣價格對內貶值或者對外升值。目前中國經濟生活中,確實出現了生產資料、生活資料或者貨幣價格對內貶值或者對外升值等現象,但全面通貨膨脹還不會全面到來。這個結論必須將通貨膨脹的形成機制放在國際歷史背景下考察才可能有一清晰脈絡。 本輪原料、能源、資源類商品的價格上升,是中國為應對東南來金融危機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取得成功、中國加入WTO後和逐步形成的。中國加入WTO是中國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從此,中國經濟必須按照國際慣例進行運轉,不管你冠上什麼名稱。國際慣例是能夠定價世界商品價格的國家或者企業來制定的,即以有利於這些國家和企業的利益為前提制定的。工業化初期,剩餘價值的獲得是低級的,如延長工時或者增加勞動強度或者商品傾銷來實現。隨著後工業化時代的到來和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國際間的財富轉移完全可以在和平的條件下,通過貨幣傾銷來實現。東南亞金融危機與其說是某個國際投機者打跨幾個國家,還不如說是國際壟斷資本集體通過外率這一新式武器對民族國家經濟發展的一次大規模扼殺。 中國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雖然挺過來了,但仍然面臨著國際壟斷資本間一場更大規模的博奕:加入WTO後中國突然打開了一個巨大的國際市場,中國利用勞動力價格優勢,擴大出口、迅速積累了巨額外匯儲備。幾十年的外匯儲備不足和東南亞危機的影響造成了中國藏錢的民族文化心理或者民族潛意識,這種民族潛意識表現為國家意志即為對外匯的國家集中管理制度。但現在的對外匯儲備集中偏好與歷史時空形成了錯位,歷史上對貨幣的儲備是以金銀形式存在,但如今的外幣已經脫離 了金銀的聯系,其內在價值完全是一種國家政策執行的後果,這就造成了持續不斷的外匯積累過程中可能造成國民財富的快速外流過程: (1)外向型經濟是推動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中國不到十年時間,經濟增長的外向依賴度從不到30%迅速上升到70%以上,因此,中國經濟已經離不開對外開放,也即國際經濟的任何波動特別是價格波動將無所阻擋地影響到國內經濟中來。 (2)加入WTO後迅速積累的外匯儲備,確實為增強抵抗風險能力起到巨大作用,但其反作用力同樣巨大。由於美國經濟特別是美元在世界經濟中的巨大力量存在,美元的持續貶值已經成為上升為美國的國家意志。只有美元不斷貶值,美國才能將其國內積聚的巨額雙赤字問題化解於無形,即通過美元的傾銷轉移全世界財富的同時還注銷了美國對全世界的欠帳,因此,美元形式的儲備越多的國家,對美國的貢獻自然越大,中國就是首當其沖的國家。 (3)國家高額的儲蓄和外匯儲備的迅速積聚,中國實際上已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資本輸出國。但中國的資本輸出到目前為止主要不是以對外投資而是以相對低價的商品出口和對美國國債的投資等形式出現。美元的貶值,使中國出口商品在低價的基礎了二次貶值,當中國再次巨額投資美元國債時,實際工資上三億民工為美國財政部在送錢。 就在大量出口的同時,中國需要進口能源和原料,剛剛好在中國加入WTO後出口大增長的時候,國際上卻吹起了中國概念的炒作,所有宏觀商品(國內稱為物資),凡是中國沒有定權又需要進口的,都出現了成倍的漲價,無論是鐵礦石還是石油。這樣,已經成為外向型上癮的的中國經濟形成了高價進口原料、相對便宜出口(因為處於微笑曲線低端)、外匯儲備又因美元貶值而不斷損耗的狀態。這是一次世界規模的價值轉移過程,其基礎是三億民工的低勞動力成本,低勞動力成本又與中國嚴格的戶口制度下形成的勞動力組織低成本相應。因此,除非出現突然的自然周期形成的農業生產成本上升和糧食減產原因,上游生產資料價格上升,將在下游企業利潤率逐步下降的過程同步中消化,而工資水平的上升因為無法與企業生產率上升對應,消費增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這種建築於民工低水平工資基礎上的外向型經濟的最大好處是不大容易出現需求推動型的通貨膨脹,即上游原料和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升不會全面傳導到下游消費品價格上來。
『陸』 影響國際貿易結算方式選擇的因素
1、客戶資信,如客戶的企業性質、規模、經營范圍、往來銀行名稱及賬號,與中國其他公司有無其他業務關系、公司有無網站等。
2、經營意圖,如果賣方銷售的是暢銷貨物,即可以提高售價,又可以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結算方式與資金佔用方式,如信用證結算。
3、貿易術語,如對象徵性的交貨術語(如CIF/CFR),可以採用L/C或D/P方式;對實際交貨的術語(如EXW/DAP),一般不能使用托收,而對於FOB或FCA合同,雖然可以憑運輸單據交貨與收款,但由於運輸由買方安排,賣方較難控制貨物,一般也不宜採用托收方式。
4.、運輸單據,若採用不同的貨物運輸方式,賣方掌握的運輸單據性質也不同,從而影響結算方式的選擇。如採用海運,賣方裝運貨物後得到的是海運提單,而提單具有物權憑證的作用,提單在交付給買方之前,賣方能夠通過控制提單從而控制貨物,因此可以選擇信用證結算或托收結算。
『柒』 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我國對外貿易在市場多元化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從經濟地理的角度看,我國對外貿易仍然是以發達國家為主的結構。其中對歐盟的貿易已經升至第一位。另外,我國對東南亞、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貿易都有較快增長。 我國外貿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和爭議。
其一,我國外貿目前主要還是數量型增長。例如出口加工貿易現已佔我國出口總額的50%,佔比較高,但附加價值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所佔比重低。因此,要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現在已經在向這個方向努力了,而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還不夠,還要繼續努力。
其二,從世界范圍看,現在正處於國際貿易磨擦的高發期,這對我國外貿發展有負面影響。這種貿易磨擦有幾個特點:一是展於世界貿易中的自然磨擦,而且我國涉及到此類磨擦的貨物所佔比例較大。這種自然磨擦在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日本、八十年代的韓國這類經濟快速發展階段的國家,也都發生過。二是貿易保護主義引起的磨擦。貿易保護主義樹起了各種新型壁壘,包括環境型壁壘和技術型壁壘。
例如歐盟就存在環境壁壘,其制訂的技術標准要求很高,包括涉及環保的汽車廢氣排放標准。這種壁壘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例如日本對進口大米制訂了100多種檢測標准,實際上讓發展中國家達到這種標准不太現實。我國制訂的產品標准與西方國家有較大差距,而且西方國家制訂和調高標准又相當快,這是今後若干年都將面臨的問題。三是外貿規則中一些對我不利的條款引起磨擦。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總體看利大於弊,積極因素很多。但同時我們接受了一些對我方不利的條款。現在我國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高,而我們作出的承諾比一般發展中國家要多一些,因此,發達國家就要利用一些條款。例如外資零售業進入,以及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等等。
四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結束後,對我方仍有一些制約和限制。例如有關特殊保障條款,還有12年的有效期。在此期間,只要國際貿易中的一方以為你的產品擾亂了他的國內市場、侵犯了他的市場利益,就可以單方面提出制裁。
紡織品出口就是一個實例,現在取消配額了,但還有一個特保條款,對我方出口形成限制。 現在外貿發展中爭論較多的問題是: 一是關於外貿依存度的爭論。 有一種看法認為,我國外貿依存度已經較高,佔GDP比重已達60%-70%,如果世界經濟出現波動甚至發生經濟危機,對我國經濟影響較大,所以要調整經濟發展戰略,外向型經濟之路不應再走,要轉為內需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 我對上述觀點不太同意,理由有三條:一是我國實際外貿依存度並沒有這么高。計算外貿依存度實際應當單算出口
,那麼我國出口佔GDP的比重是30%強。
當然,比美國的10%、日本的12%、巴西的10%要高。但是我國的現實情況是外商主導的加工貿易數量很大,佔了50%的比重,這實際是不出國的勞務出口,扣除這一塊,我國實際出口額佔比沒有那麼大。二是我們為什麼要發展加工貿易,主要是受三個條件的約束:1、資源約束。主要指能源、鐵礦砂、木材等資源、以及高新技術能力的約束。2、市場約束。我們的外部市場是逐步擴大的,這是市場發展的規律。3、勞動力約束。我國勞動力數量很大,單靠國內難以徹底解決就業問題,因此,部分要靠發展世界范圍的貿易來解決,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因此,發展加工貿易的重大意義,在於通過對外貿易實現資源轉換,在約束條件存在的前提下實現我國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等目標。三是從國家經濟安全形度看,我們參與國際經濟分工越廣泛,越深入,實際反而更安全。當然,一些重要資源產品,對國內市場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政策結論:還是要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對外貿易。發展外貿有風險問題,但無安全問題。因此國家還是應當採取措施,鼓勵發展外貿。不僅出口,進口也一樣。 二是關於引進外資的爭論。 我國吸收外資形勢很好,2004年超過了600億美元。1、現在一種有代表性的觀點認為,外商匯出利潤越來越大,不好控制,而且影響匯率穩定,因此有風險。2、隨著外商投資增加,跨國公司壟斷了國內市場。3、對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造成了不平等競爭,對國內企業發展不利。4、外方掌握技術和銷售渠道,利潤大部分被外商獲取。這種觀點的結論是:限制外商投資,取消外商優惠政策。 我認為上述觀點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
『捌』 求關於"地理環境因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的資料
地理環境分為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兩大部分,前者包括地理位置、地質地貌、氣候條件和自然資源等方面,它們是國際貿易的自然地理基礎。
一、地理位置的影響
地理位置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可以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交通位置和鄰國位置等方面反映出來。
地球表面的熱量、降水量等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廣大中緯度地區因其位置居中,致使這一地帶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降水適中,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和貿易等活動都較適宜,是人們生存、發展和交往等的理想環境。舉世矚目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埃及和巴比倫,是古代文化、經濟和貿易等發展最早與最繁榮的地區和國家。他們疆域的主要部分就是位於中緯度的溫帶和亞熱帶范圍。我國漢代就開拓的溝通歐亞非三洲的古代「絲綢之路」即是世界上著名的最早的國際貿易通道。同樣,從世界地圖上可以清楚看出,當今地球上社會經濟最繁榮、交往最密切、經貿活動最活躍的幾個區域,也往往在北半球中緯度的北美洲、歐洲和亞洲等三洲的沿海地區,其中包括北美洲五大湖區與大西洋沿岸區域,西歐地區和亞洲日本的「三灣一海」地區以及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等世界重要經貿區域,上述地區其土地面積只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0%,而工農業總產值和進出口貿易總額卻分別約佔世界的80%和70%。
與上述情況相反,國土遼闊的獨聯體(前蘇聯),雖然是世界上土地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但是由於其國土的大部分處在高、中緯度,相當大部分的疆域,特別是廣闊的東北部地區,自然條件嚴酷,冬季漫長,寒冷乾燥,夏季短促,永久冰土帶廣布,以農業綜合自然條件分析,遠不如同緯度的西歐諸國和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故其農業土地的生物潛力可能性要比美國低57%,比法國低53%,比德國和英國分別低38%和32%,不僅嚴重影響種植業的發展,而且對工業生產和城市建設以及交通運輸與經貿活動等都帶來不少困難。至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伸入北極圈和南極洲的那些地區,由於位處高緯度,氣候嚴酷,對社會經濟的制約作用更大,故至今仍然是地球上經濟、貿易活動最不發達地區之一。
瀕臨海洋還是深居內陸的位置,對於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生產發展和貿易交往等亦會產生重要影響。沿海地區(尤其是開放地區)與內陸地區(特別是邊遠偏僻山區)相比,因為環境、交通和出海口等條件大不一樣,使這些國家(或地區)之間以及內部,其經貿狀況會形成明顯的差異。一般前者發展較快,成為發達地區;而後者則發展較慢,往往是比較閉塞和落後的地區。例如,我國東部沿海一帶,因為緊臨太平洋,海運的地理優勢突出,加之沿海都市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科技先進,實力雄厚(總人口不足全國的8%,工業產值卻佔全國的25%左右,高等學校也佔全國的17%多),又臨近港澳地區和國際市場,僑商、僑眷眾多,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後,先後開放了「5個特區」、「14個沿海港口城市」和多個三角洲地帶,形成了由南向北的沿海開放前沿地帶,與世界170多個國家、地區建立了經濟貿易往來,各個方面發展迅速,已成為我國經濟騰飛的前沿陣地。相比之下,西部內陸地區則較為閉塞落後,與東部沿海地區存在很大差距。
地球上有20多個內陸國家,除歐洲的8個屬於發達國家外,其餘都是發展中國家。位處歐洲的內陸國家所以會比較發達,這與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歷史較早,現代化鐵路、內河航運與航空運輸等交通較方便以及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等較好緊密相關。其他廣大內陸國家之所以較貧困,經貿活動不夠發達,有其經濟、政治、文化和歷史等復雜原因,而距離海洋較遙遠,沒有方便的出海口這一重要地理環境因素,是嚴重影響他們經貿發展的帶根本性的共同原因。眾所周知,海運是當今國際間經濟貿易活動聯系的主要手段,內陸國家只有取得通暢的出海口才有發展經濟、繁榮貿易的現實可能,而要做到這點,首先必須與鄰近的海運便利、經濟又較發達的國家建立良好的雙邊關系。由於歷史的原因,南美洲的玻利維亞100多年來一直是借道智利的港口進行對外貿易活動。又如非洲的尚比亞,其傳統的出海口在南非,由於南非推行種族主義政策,尚比亞被迫又重開坦尚尼亞和莫三比克道路,這才保證了其最重要的外貿物資——銅礦的正常外運出口,使開展經貿活動的願望變成現實。
當然,具體問題要作具體分析。獨聯體雖然為北冰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所包圍,但是,由於北冰洋長年封凍,成為天然障礙,太平洋岸僅有的港口距西部經貿重心地區遙遠,交通很是不便,西部出海口被土耳其海峽所扼,北冰洋西部的摩爾曼斯克港,雖為不凍港,但航線需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控制的挪威海峽,因政治原因,進出口甚為不便,所以前蘇聯雖瀕臨三大洋,但卻酷似內陸國家,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它的對外貿易的發展。
交通地理位置對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和對外貿易的影響亦是很大的。這是因為交通運輸條件既是生產力布局的重要內容與條件之一,又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美國是地跨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兩洋國家」,在世界以北大西洋為經濟貿易重心區的100多年時間里,它利用便捷的北大西洋航線開展對歐洲的經貿活動,使其東北部和東部大西洋沿岸地區經濟獲得迅速發展,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北美東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地區經濟貿易重心區。而今,美國又乘日本、澳大利亞和中國等太平洋東部國家的迅猛崛起,世界經濟重心呈現從大西洋地區向太平洋地區轉移趨勢的契機,利用其便利而發達的太平洋航運,促使西部和南部「陽光地帶」的經濟繁榮發展起來,率先搶佔了太平洋地區的市場。統計資料表明,目前,美國與亞太地區的貿易總額已超過其與歐洲的貿易總額,達到2,000多億美元。這對緩解美國的經濟矛盾和穩定國內政局等方面都起了積極作用,充分顯示了美國瀕臨世界兩大海洋的交通地理位置優勢。至於跨越亞非兩大洲的埃及,溝通地中海與紅海,扼亞、非、歐三大洲的交通要沖——蘇伊士運河開通後,每年獲得10多億美元的運河船隻通行費,極大地促進了埃及的經濟、交通和貿易的發展。此外,新加坡、巴拿馬等國家,亦因位處溝通兩大海洋的重要通道和國際航線的要沖等優越的交通地理位置,大量船舶過往、停靠及其供養補給、維修保養,使其成為周圍地區與國家的物資轉運點或集散中心,繁榮了該地區的經濟和貿易活動。
除上以外,因為臨近或者毗連一些經濟發達、經貿活動頻繁的國家與地區,也會使一些國家、地區得益,促進經濟貿易得到一定的發展。
二、地形條件的影響
這里的地形概念,內容廣泛,不僅包括類型、坡度,還包括地面的覆蓋層等方面。地形對於經濟和貿易活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地形差異是造成以後各項指標差異的「主導」因素。美國,由於平原廣布,所佔比例頗高,使發展農牧業有了良好基礎,為美國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農業國家創造了條件。因而,美國農牧業生產發達,農產品不僅能滿足本國需要,還可以有1/3~2/5的農產品用於出口。大量農產品的出口,不僅創造了占該國外匯總收入20%的外匯,而且在繁榮國際貿易、改善美國的國標收支和外貿平衡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反之,地形破碎,沙漠戈壁遍地,崇山峻嶺,或險惡地形直逼沿海,則必然對其經濟的發展,尤其是農業生產產生嚴重影響,難以展開對外貿易。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橫亘於非洲偏北部的廣大地區,使這里的阿爾及利亞、利比亞、蘇丹、埃及等國家,經濟發展和貿易活動深受影響。
可見,地形條件對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農牧業生產的制約作用是很大的,以致將影響整個國家與地區的經貿活動開展。
三、氣候條件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氣候變化的規律性是很明顯的。春夏秋冬,四季更迭,這是一種表現形式。從赤道向南北兩極延伸,氣候帶排列有序,分別為熱帶、溫帶和寒帶,緯度地帶性清楚,這又是一種表現形式。這種氣候的節律性和地帶性,對生產事業,尤其是農業生產產生著深刻影響,進而制約著經貿活動。例如,溫帶地區適宜農作物的生長,所以作為人類衣食主要來源的棉花和糧食,主要產於溫帶地區,以1989年為例,世界糧食總產量約是18億噸,其中70%左右產於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同樣,目前世界上穀物的主要出口國是位於溫帶范圍的美國、法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阿根廷、巴西等國家。而工業原料的橡膠、劍麻、椰子、丁香以及咖啡、可可等飲料作物則完全產於熱帶地區。氣候條件也會對國際貿易活動直接產生影響。北半球的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的部分地帶已經伸入寒冷的北極圈范圍內,因此,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沿岸的一些位處高緯度的港口,氣溫太低,秋冬季節洋面封冰,致使不少港口一年中有半年因航船無法運行而被迫停用,國際貿易近乎癱瘓或停頓。自本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氣候明顯變暖,1990年地球上出現了創紀錄的高溫,對國際貿易也產生了影響。由於近幾年持續暖冬,我國銷往加拿大和北歐等國家的滑雪手套等很不景氣,客戶紛紛減少定貨量乃至解除合同,貿易量大減,造成我方貨物積壓,經濟受損。
災害性天氣(如寒潮、霜凍、風暴、乾旱、洪澇、冰雹等),對於生產活動、經濟發展和貿易往來等產生的破壞性影響更為直接和嚴重。例如,一些外貿船隻往往因風暴襲擊而被迫停航,如果不掌握氣象資料,冒然遠航,外貿船舶很可能會被風浪浸沒,造成慘重的損失。
自然界中變化多端,可謂「天有不測風雲」。因種種原因造成的全球性或區域性氣候異常,經常干擾正常的工農業生產和經貿活動。1972年,由於氣候異常,南美秘魯沙丁魚的捕獲量減少2/3,致使當作飼料的魚粉銳減。與此同時,印度和西非的花生,蘇聯的向日葵等,也因天旱而大量減產,致使能當飼料的大豆,價格成倍上漲,由此引起了世界飼料與穀物市場的供求矛盾和國際貿易活動范圍的擴大。
日本的丸紅商社曾根據天氣預報:該國關東地區梅雨結束時間將比往常推遲,以及世界范圍將是個涼夏,作出消暑飲料的銷售量會有所減少,會造成製造飲料罐的馬口鐵銷售量的下降和價格的下滑的預測。事實果真如此,1981年和1982年其社馬口鐵的出口量分別減少13萬噸和6萬噸之巨,美洲的墨西哥亦因此取消了與該社簽訂的進口合同。氣候條件的變化直接和馬口鐵生產與國際貿易掛上了鉤。1989年,美國發生了近百年少有的乾旱,玉米、小麥等穀物產量減少1/3左右,這不僅使農場主和農業工人在經濟上蒙受了巨大損失,而且使美國與全球的糧食出口量大為減少,加劇了世界市場上糧食貿易的緊張狀態。可見,氣候異常將直接影響工農業生產和貿易活動發生重大變化。
重視氣象現象和氣候條件的觀測與分析,特別是較大范圍的氣候異常的觀測研究,了解氣候變化態勢,熟悉氣候條件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從中掌握世界市場動向,以便主動地採取措施,搞好進出口貿易,已成為世界各國、各地區政府和經貿界人士的一項基礎工作。
四、資源條件的影響
所謂資源,內涵廣泛,這里著重論述礦產資源對經貿活動的影響。
礦產資源是寶貴的物質財富,也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和活躍貿易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之一。它具有非再生性質,且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其消耗量與日俱增。因此,礦產資源的賦存儲量、規格品種、組合結構、品位狀況、地理分布以及新礦產、新礦點的發現等,不僅嚴重影響著一個國家與地區的經貿活動,而且強烈地影響著整個世界的國際分工、商品交往、貨物流向、貿易格局和貿易運輸等。
20世紀50年代,廣大西亞地區還被列為世界最貧困地區之一,經濟相當落後,在世界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更是微不足道;進入20世紀60年代之後,西方壟斷資本集團進入該地區大規模石油地質勘探,找到了豐富的石油資源,並陸續進行大規模開采,西亞已經成為世界上石油儲量、產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區,是名符其實的「世界油極」。大量外匯財源滾滾而來,帶動和促進了該地區民族工業的蓬勃發展,對外貿易突飛猛進,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昔日的貧困地區,當今已跨入人均產值最高行列,成了世界上重要的資金、勞務和消費市場之一。
如果將美國和前蘇聯這兩個世界經濟發達大國的礦產資源作一下分析研究,是很能說明問題的。從總體講,兩國的礦產資源均較豐富,但相比之下,前蘇聯更為富足些,很多種礦產的儲量都列世界前茅,而且品種齊全,不但為其發展基礎工業,以及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奠定了很好的物質基礎,而且每年有20~30種礦產品供出口換匯;美國則不然,為了滿足現代科技、軍事工業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每年要從國外進口40~50種礦產品,形成了美蘇在初級產品進出口貿易結構上的明顯差異。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進入60年代中期,石油取代了煤炭,成為主要能源,世界進入稱為能源的「石油時代」。以西亞為代表的廣大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和前蘇聯以及西北歐一些國家,一大批大油田相繼發現,大力組織開采,使世界石油產量迅速增加。70年代中期,北海海域發現油氣田。至80年代初,荷蘭的天然氣、英國和挪威等國的石油產量除滿足本國需要外,還有相當部分出口歐洲共同體其他國家,促進了其經濟發展,而且使西北歐部分國家的進出口商品格局和貿易格局產生了明顯變化。另外,前蘇聯、中國、墨西哥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等新油田的不斷發現和開采,也使世界石油儲藏的地理分布、生產格局和貿易格局出現了新的態勢。
至於世界鐵礦石新礦點的發現、生產的地區布局變化和生產量的增減等,與世界石油的情況相似,均對世界和各國的經貿活動產生重要影響。可見,礦產資源對國家、地區的經貿發展和世界初級產品市場格局等,必然產生深遠的影響作用。
『玖』 影響國際貿易的理論因素有那些
任何國復家的雙邊或多邊貿易都受到地制理位置、自然資源、經濟發展水平和政治因素的影響。
1、地理位置。中緯度地區氣候適中,沿海地區交通方便,對發展國際貿易有利。高緯度地區氣候嚴寒,內陸山區交通閉塞,則對發展國際貿易不利。日本以「貿易立國」,這與它的島國位置有關。另外,鄰國之間有利於發展雙邊貿易。
2、自然資源。一個國家的自然資源種類和豐富程度直接影響到該國國際貿易中的初級產品構成。如扎伊爾有「中非寶石」之稱,在全國出口商品中,礦產品佔70%~80%。
3、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可以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及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美國、日本和歐洲聯盟的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高,在世界進出口總額中佔了一半,而這些國家的人口只佔世界約1/7。發展中國家經濟比較落後,對外貿易額也相對少得多。
4、政治因素。世界各國的政治關系,一個國家的政策對國際貿易也有很大的影響。海灣戰爭後伊拉克石油出口銳減,就是政治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