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國際貿易量
1、國際貿易量是指以一定時期的不變價格為標准計算的各個時期的國際貿易值。
計算方法是:用進出口價格指數去除進出口額,便得出按不同價格計算的國際貿易近似值,也就是國際貿易量。以一定時期的國際貿易量作比較,就得出貿易量變化的物量指數。計算國際貿易量的主要特點是採用固定價格(即不變價格)。
2、對外貿易量是剔除了價格變動因素後的對外貿易值。以貨幣所表示的對外貿易值常受價格變動的影響,為准確地反映一國進、出貿易的實際規模,通常以一定年份為基期,用進、出口值除進、出口價格指數,便剔除了價格變動因素,得出按不變價格計算的貿易值,即對外貿易量。
(1)國際貿易三個流動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統計不應包括的項目
1、貨幣黃金。黃金分為貨幣黃金和非貨幣黃金兩種。貨幣黃金是掌握在政府主管貨幣的當局和中央銀行金庫中的大量純金和金硬幣,這些黃金是國家作為貨幣儲備和國際貿易的支付手段的。因此,貨幣黃金的流動不屬於商貨的國際貿易,不包括在國際貿易統計范圍之內。
2、流通中的硬幣和銀行紙幣。它們以同樣原因不予包括。
3、政府運給駐在外國的外交代表機構和駐軍的貨物。這類貨物的流通按外交上的慣例不作為國際商貨的流通。但如以後由外交機構或駐軍轉移給所在國國民時,應在轉移時作為出口,同時所在國應作為進口統計。
4、臨時貿易。臨時貿易指進口或出口的貨物在短期內再出口或再進口的貨物。如比賽或育種用的動物,展覽物品,旅客和旅遊者攜帶的財物,可以回收的樣品和包裝用品,為了臨時貯存而裝運進口或出口的貨物,以及專為運載兩國貨物和旅客的運輸工具等。
⑵ 國際貿易的三個基本理論問題是什麼
1、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理論和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利益理論。
2、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比例說"和里昂惕夫反論。
3、保護貿易理論。
國際貿易理論試圖解釋為什麼有國際貿易,以及作為一個國家應當如何對待國際貿易。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古典、新古典、新貿易理論以及新興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四大階段。
古典和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以完全競爭市場等假設為前提,強調貿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釋了產業間貿易。
(2)國際貿易三個流動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的作用:
一、國際貿易對國民的作用
1、增加國民福利。
2、滿足國民不同的需求偏好。
3、國際貿易提高國民生活水平。
4、國際貿易影響國民的文化和價值觀。
5、提供就業崗位。、
二、國際貿易對企業的作用
1、強化品質管理,提高企業效益。
2、在產品品質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3、有利於國際間的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
4、有利於企業自我改進能力的提高。
5、有效地避免產品責任。
三、國際貿易對單一國家的作用
1、調節各國市場的供求關系。
2、延續社會再生產。
3、促進生產要素的充分利用。
4、發揮比較優勢,提高生產效率。
5、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優化國內產業結構。
6、增加財政收入。
7、加強各國經濟聯系,促進經濟發展 。
四、國際貿易對世界的作用
1、國際貿易是世界各國參與國際分工,實現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
2、國際貿易是世界各國間進行科學技術交流的重要途徑。
3、國際貿易是世界各國進行政治、外交斗爭的重要工具。
4、國際貿易是世界各國對外經濟關系的核心。
5、國際貿易是國際經濟中「傳遞」的重要渠道。
⑶ 誰能舉個生產要素流動的例子,國際貿易
【摘要】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生產要素的貢獻不可或缺。本文首先闡明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對生產要素的影響,指出了增強生產要素流動性的制度保障——制度創新,最後針對生產要素地域性弱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生產要素 地域性 效應
一、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對生產要素的影響
1、生產要素地域性特徵變遷的發展路徑溯源
在古典經濟學中,土地、資本和勞動力是經濟發展的三大要素。低下的科技水平和生產力水平條件下,三類生產要素的流動性均很低,生產要素的地域性特徵十分明顯,此時的區域經濟處於近似封閉狀態,地區(包括一國之內的地區或國家)之間大規模生產要素流動基本不存在。即便存在,也往往驅動原因較為特殊,如以英法等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對於新大陸的開發,其主因是資本主義國家對於殖民地的瓜分,而且新航路的開辟與新大陸的發現都是航海技術進步,增強了勞動力與資本流動性的結果。
自18世紀中葉至今的三次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帶來了生產力的極大飛躍與社會的明顯進步。與此相伴隨,經濟發展的要素數量多少及其作用的大小也在不斷演變。隨著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的爆發及發展,傳統的生產三要素論並不能全面解釋經濟的成長。因此,一些經濟學家將科技進步因素導入生產要素理論之中,以致生產三要素變為四要素。科技的日新月異與生產力的極大飛躍以及近現代教育的發展更刺激了人們的創新精神,增強了勞動力的流動能力,擴大了勞動力的流動規模。信用制度體系的創立與信用關系的規范加快了資本的流動速度,擴大了資本的流動規模並使其流動井然有序,進一步削弱了勞動力和資本的地域性限制,增強了流動性,區域經濟的發展對當地資源的依賴性也因此日益削弱。
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被急劇放大,並在構成經濟成長的諸要素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此背景下,信息被作為第五個導入生產要素理論之中。信息作為經濟資源之一,既高度共享,又高度分割。共享的信息資源不需支出成本或成本很低,而分割的信息資源則必須支付成本,有些情況下成本很高。目前一般的情況是,發達地區信息資源豐富,而不發達地區則較為貧乏,似乎信息資源地域性特徵較明顯,但實質上信息的流動性極強,已很少受地域的限制。
一般而言,生產要素的地域性是與其流動性相對應的,某種要素的流動性越強,則其地域性限制愈弱。若一地區生產要素均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則意味著該地區經濟成長對區域性資源的依賴性較弱,而發展的變數則較大,區域經濟發展活力也較強,利用區域外部經濟資源發展本區經濟的可能性也越大。
產業經濟理論認為,隨著科技進步與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主導產業發展會依次交替發生由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到技術密集型產業的過渡,這一過程也伴隨著各類生產要素流動性的提高。區域經濟由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向以資本密集型產業為主的轉變,生產要素由勞動相對稀缺演變為資本相對稀缺,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客觀地促進了區域勞動力與資本流動性的增強,即區域發展的非地域性因素增強。由資本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的轉變,意味著技術相對稀缺。每一次主導產業的更替並不意味著該產業所賴以發展的生產要素功能的喪失或弱化,只是表明其相對貢獻有所下降。
2、生產要素地域性限制弱化的載體——要素市場
生產要素流動性的增強與地域性的削弱是建立在要素市場成長的基礎之上的,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和房地產市場被稱為三大產業生產要素市場。金融市場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信用制度的形成和發展;貨幣借貸從雙方直接借貸的初級作用形式逐步發展為以銀行為中介的借貸形式,這種間接融資形式的出現,又促進了以債券、股票為內容的直接融資形式的發展,金融資本的流動性大大增強,而地域性則大為削弱。
勞動力市場是指勞動力進行流動和交流的場所,其作用是運用市場機制調節勞動力供求關系,推動人才的合理流動,實現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勞動力市場的建立與發展為勞動力的區內、區際合理流動創造了條件。
房地產市場包括房產市場和地產市場,是指進行土地使用權交易和轉讓的市場,我國的地產市場與一般商品市場相比有自己的特性,土地市場上流通的是土地的使用權,而沒有土地所有權的讓渡。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使得土地這種生產要素的使用者不必局限於區域之內。
除以上三大產業生產要素市場之外,在現代高技術和信息化的時代,技術和信息更是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其所組成的市場也是市場體系的重要內容,技術和信息是市場的發展對經濟成長的貢獻越來越大。在現代社會,信息的生產、儲存、分配和交換日益成為一個專門的部門與行業。信息市場提供的商品是信息,信息的使用價值最終表現為通過信息的使用,可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其效益遠大於信息自身的價值。信息產業是一種知識密集型產業,它的生產需要大量知識、技術,要消耗人們大量的勞動,技術和信息產業市場的發展為技術和信息的流動與轉移創造條件。
總之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豐富了生產要素的內涵,增強了生產要素的流動性,弱化了要素的地域性限制。
二、增強生產要素流動性的制度保障——制度創新
經濟發展中的制度理論研究表明,發展中國家普遍面臨著維持經濟增長和提高經濟效率兩大難題,而問題的根源必須從基本制度框架中去探尋。如尋租行為,權力過於集中、市場制度不完善等制度結構方面的缺陷影響了資源的配置和人力資本的發展。制度安排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源泉,其表現首要是制度通過影響區域信息和資源的可獲得性、塑造動力以及建立社會交易的基本規劃而擴展了區域經濟發展的選擇。其次,制度結構決定著「矯正價格」的努力成效。如大量的研究表明,欠發達區經濟制度的弱點導致了大量的價格扭曲,造成其要素流動受阻,經濟增長緩慢。因此通過制度創新矯正價格可以為區域為區域政治發展作出基本的、長期的貢獻。再次,技術創新能推動經濟增長,但如果區域要素市場欠發達並存在大量尋租活動,那麼技術創新將會十分緩慢,而要促進區域制度創新,就必須在產權界定和契約關系及分擔外在性風險等方面作出合宜的制度安排,以促進要素市場的建立,消除尋租活動,加快要素流動,弱化要素的地域性限制。
從市場經濟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現狀看,根本問題是缺乏發展市場經濟的制度背景,如法律和秩序、產權界定、人力資本積累的供給、支配交易和風險分擔的法規等。正是由於存在這樣一些制度方面的限制性因素,阻遏了區域內以及區域間的要素流動,限制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因此,促進要素流動的制度建設對於區域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三、生產要素地域性弱化對區域經濟發展影響的簡要分析
目前在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區域,要素流動性是有差別的,這是與區域要素市場體系是否成熟和完善相聯系的。如果市場制度健全,五大要素市場交易規則規范,市場比較成熟,那麼生產要素流動性就較強,反之亦然。生產要素流動性的強弱對區域經濟發展可謂是一柄雙刃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一國之內的區域角度看,經濟發達區有可能更多地獲「利」,而經濟欠發達區則更有可能遭其「害」。
1、生產要素地域性限制弱化對發達區經濟的影響
一般而言,經濟發達區生產要素的綜合稟賦較強,勞動力素質較高,流動能力較強;房地產市場活躍,土地使用權乃至所有權流動順暢;資本市場相對發達,融資十分便利;科技發展水平較高,專利制度完善,產權制度比較健全,技術市場比較成熟,技術交易量較大;信息產業相對發達,信息量大且流通迅速。所有這一切都為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流動性較強的生產要素使得區域經濟更具活力,區域經濟成長不僅可以依賴區內資源,也可以利用區外資源。如著名發展經濟學家佩魯在其「增長極」理論中談到的「極化效應」與此類似,繆爾達爾在「區域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中所論及的「迴流效應」描述的就是這種情況。在缺少非經濟(非市場)手段干預的情況下,生產要素流動性的增強在一段時間之內更有可能使區域經濟「富者愈富」。
2、生產要素地域性弱化對欠發達區經濟發展的影響
與經濟發達區情況相反,欠發達區生產要素綜合稟賦較差,各類生產要素市場發展水平低下,市場的低成熟度限制了生產要素的流動。在某種程度上講,這種狀況使得欠發達區經濟資源不致於過度流失,有效阻滯了發達地區的極化效應與迴流效應的完全發揮,有利於維持欠發達區較低水平上的經濟循環。但是,面對經濟發達區的市場、收益等多重優勢,欠發達區的生產要素既有現實的流失,也有持續流失之虞。如在「迴流效應」中,流出人口往往都是最富有事業心,具有良好技能,就業能力強的人,它們的離開只能使僱傭留下來的人更困難,甚至產品的當地市場也會隨之萎縮。在經濟發展面臨的環境日益開放的今天,不能有效利用流動性較強的生產要素就會為其他區域所用,從而勢必導致區域相對劣勢的形成與進一步惡化。生產要素流動性的增強是不可迴避的趨勢,欠發達區應正視生產要素流動性的增強,加強要素市場體系與制度建設,區域經濟發展才有出路。
四、結語
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為生產要素地域性弱化創造了客觀條件,生產要素地域性限制的減弱反過來促進了整個經濟的快速發展及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進一步深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要素流動性的增強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是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的。簡言之,對發達區而言可謂是「錦上添花」,而對欠發達區則會「雪上加霜」。縱觀世界經濟及各國經濟的發展史,生產要素地域性限制弱化是必然趨勢,不可迴避。對欠發達區來講,如何利用要素流動性增強的「利」而去其「弊」,是值得深思的重大課題。在解決欠發達區經濟發展這一難題過程中,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制定出一套公開、透明的規則體系,防止尋租、以權謀私和欺詐行為,促進各類要素市場盡快建成、完善。此外,應制定有關傾斜政策,如財政、稅收、融資等方面的優惠措施,引導欠發達區經濟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參考文獻】
[1] 周起業等:區域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2] 胡佛(Hoover,E.M.):An Intro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75.
[3] 庫茲涅茨:各國的經濟增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4] 羅斯托:從起飛進入持續增長的經濟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⑷ 請問在國際貿易中信用證的流動流程是怎樣的啊
流程圖:
https://gss0..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ke/pic/item/dbf554ed9806cec7b31cb1ae.jpg
⑸ 描述三個國際貿易主要參與者
國際貿易主要參與者有以下幾個:進口商、貨運代理和承運人等。
1、是指從事進口貿易的企業或商人。他們以自己的資金從國外購入商品(包括原料、半成品、輔料、零部件等),然後出售給所在國的工礦企業、批發商、零售商;或經過加工或稍作貯存,再轉口輸往其他國家或地區銷售。
2、貨物運輸代理,有些是中間商就是自己沒有船或者飛機的 或者船公司、航空公司,都是貨代。職責是,把委託者委託的貨物,通過制定的運輸途徑,從一地運往另一地,貨運代理是為運輸公司(海、陸、空)代理收運貨物、攬貨,從而在完成貨主與客商之間的貿易中起到重要的連接作用的公司。
3、承運人是指本人或者委託他人以本人名義與托運人訂立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人。
⑹ 國際貿易的四大定理是什麼
國際抄貿易有四大模型:
李嘉襲圖模型——比較優勢模型
HO赫克歇爾俄林模型
克魯格曼產業內貿易模型
特定要素模型。
樓主說的四大定理是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系列中包括的四大定理:
H-O定理
斯圖爾帕-薩繆爾森定理
羅伯津斯基定理
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
⑺ 世界各地區貿易發展不平衡的主要三個主要原因是什麼
國際貿易格局分布不平衡加大經濟差距 21世紀初的前5年,國際貿易格局分布的不平衡將進一步拉開不同類型國家間的經濟差距。下述幾個方面的狀況可能在未來5年裡繼續存在。 (1)發達國家仍將占據國際貿易的主導地位。 (2)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所佔比重呈下降趨勢,發展中國家所佔比重呈上升趨勢。這一現象一方面說明,有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參加到國際貿易中來,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在增加;另一方面,發達國家所佔份額下降,並不意味著發達國家主導地位的喪失。 (3)發展中國家內部將進一步拉開差距。一些經濟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將成為重要的貿易國,在經濟發展上更接近於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水平。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基本上仍處於原料提供國和製成品銷售市場的地位。 這些國家由於處在國際生產與分工體系的最底層,受到種種國際、國內因素的限制,因此,從國際貿易的發展中獲得的利益將是有限的,經濟可能繼續處於低水平狀態。 (四)跨國公司、區域經濟合作對國際貿易的推動 國際貿易發展中,服務貿易將會有很大發展,在整個貿易中的比重將顯著加強,可望由90年代中期的約1/5強,上升到21世紀初的1/3以上。服務貿易、技術貿易與商品貿易成為國際貿易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 跨國公司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主力,在下世紀初的國際貿易中,必定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區域經濟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對貿易的推動也將是十分明顯的。無論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還是亞歐經濟合作,或者是跨大西洋的歐盟與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合作,其目標都是推動區內相互貿易的自由化。北美、西歐、日本、東亞和拉丁美洲部分國家將保持世界主要市場或重要市場的地位。這是同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聯系在一起的。 (五)國際資本流動的發展變化 (1)國際資本流動的基本形式有三種,即銀行貸款、證券投資和直接投資。21世紀初國際資本流動的一個重要變化,是證券投資將成為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要方式,這是信息革命推動下,金融全球化發展的結果。另外,國際直接投資在下世紀初,仍將是國際資本流動的重要形式,但投資的方式將有很大變化,對各國經濟的影響十分顯著。 (2)未來幾年國際資本的流向仍然是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也是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要輸出國。一部分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將成為國際投資的重要吸收國。原因是這部分國家在下世紀初,將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率,自由化和私營化將進一步發展。 (3)伴隨國際直接投資在21世紀的擴張,投資部門結構也將發生變化,即從初級產業、資源加工型產業轉而投向服務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將進一步趨向於採用兼並與收購。 (4)跨國共購繼續成為外國直接投資(下文簡稱FDI)的重要方式。東道國吸引投資的目的是刺激本國經濟的發展,而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目的則是為了在國際間增強競爭力,兩者之間必須進行協調。從國際間的情況來看,能否更多更好地吸引FDI,關鍵在於能否採取適應跨國公司的政策。據聯合國貿發會議《1999年世界投資報告》,1998年全世界有60個國家對145項涉及外國直接投資的法規進行了修改,其中136項(占總數的94%)的修改是為了給FDI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 21世紀前15年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 (-)世界經濟的調整完成,進入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期 在經濟全球化的強有力推動下,世界經濟調整的完成,將使各國按照比較利益原則參與國際分工,在更大范圍內追求要素的最佳組合。整個世界經濟將進入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時期。 (1)始於20世紀90年代的全球性經濟調整將推動各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向高級化方向發展,特別是作為世界經濟增長主要推動者的發達國家以及經濟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因利用了這次經濟調整的契機,不同程度地將高科技、信息和知識作為下一個世紀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所以其發展將是很迅速的。因此,下一個世紀前15年內,世界經濟高速增長的原因主要源於高科技,信息和知識在投資、貿易和生產等領域的高度應用。 (2)下一輪世界經濟的高速增長必然會繼續加劇世界經濟的不平衡。對於「邊緣化」國家來說,同世界其他國家的差距將會進一步擴大。聯合國發展計劃委員會1971年制訂了最初的最不發達國家標准,到1994年進行了5次修訂。伴隨著每一次修訂,最不發達國家的數量也在增加。按照1994年的標准,到1994年底全世界共有48個最不發達國家(1971年時有25個),分布在非洲(33國)、亞洲(9國)、美洲(1國)和大洋洲(5國)。 上述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是未來15年裡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一個不穩定因素。消除貧困,緩和不平衡是國際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貿易自由化成為基本潮流,但仍有變數存在 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的區域經濟合作,在未來15年裡將形成機制化。不僅區域經濟合作圈內部,貿易壁壘將極大地降低甚至基本消除,而且區域經濟合作圈相互之間的貿易自由化也將得到極大發展。貿易自由化成為不可逆轉的基本潮流。 在貿易自由化潮流下,發達國家是主要獲利者。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貿易自由化不啻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有助於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本國市場與本國工業將受到發達國家資本強有力的沖擊。 從總體趨勢上說,貿易自由化不可逆轉,各國間的貿易因此將得到迅速發展。但應當指出,一些國家為了本國的國家利益,將會製造出一些新的貿易壁壘,從而對貿易自由化形成障礙。當發展中國家和一些努力加入世貿組織的國家,還未來得及處理如何將其國內經濟政策適應世貿組織的多邊貿易體制規則這類嚴肅問題的時候,發達國家已把更多的新議題,列入世貿組織新的議事日程中去了,使這些國家面臨嚴峻的國際環境。例如,貿易與環境保護,貿易與勞工標准以及貿易與競爭政策等等類似的「新貿易問題」,都已列入了世貿組織的談判議程。這些問題以抵制「生態傾銷」、「社會傾銷」及「不公平競爭」為借口,必然會給21世紀的國際貿易帶來新的障礙,對發展中國家貿易條件的改善帶來阻力,從而也給未來的多邊貿易體制帶來幾多變數。 (三)高新技術產品貿易在各國進出口貿易中將占很大比重 未來世界經濟的增長主要是建立在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之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高科技產業日益成為產業結構的中堅,高新技術產品將不斷涌現並成為未來15年內重要的貿易內容。世界銀行《1998/99年世界發展報告》指出,幾乎所有的經合組織成員,高科技產業在製造業總增加值中的比重增加,在出口中的增加相當顯著。 近年來美國的經濟增長中有2/3來源於美國發展最快的信息技術產業。美國信息技術產品的出口額已佔出口的總額的40%,下一世紀這個比例還將有更大的增加。這種變化在其他國家亦是如此。以中國為例,高新技術產業今後幾年內也將保持高速增長,據估計全社會電子信息產品市場規模在2000年將達到1萬億人民幣,2010年可能達到6萬億人民幣。中國將成為世界電子信息業的強國和全球最大的電子市場之一。 高新技術產品生產和出口的增加,不僅提高了人類生活質量,而且,其產品生產的擴大會在規模效應的作用下,急劇地降低生產成本,並帶動相關產品的出口。這對於發展中國家,尤其是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形成嚴峻挑戰,同時也是一個發展機遇。 (四)國際貿易的變化趨勢 (1)綠色貿易成為主流。將在未來獲得長足發展的知識經濟,可以說是一種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這與傳統工業不同,傳統工業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的,因而不考慮或很少考慮環境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未來15年裡,生產、貿易和消費的觀念將發生很大變化。高技術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將遵循一種新的指導思想,即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同時開發尚未利用的富裕自然資源,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資源。因此知識經濟下的生產更注重與自然、環境的和諧配合。在此基礎上,綠色消費將成為潮流,綠色貿易將順應環境保護的客觀要求而得到極大發展。 (2)發展中國家將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推動力量。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十年的奮斗,一些發展中國家(地區)在邁向工業化的目標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其經濟結構正在迅速與發達國家趨同,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非常突出。中國、韓國和東南亞國家將發揮重要作用。1995年7月的第28屆東盟外長會議表示,與會各國將全力支持在2003年建成東盟自由貿易區,屆時將出現一個約4.7億人口的大市場。盡管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使東盟受到沉重打擊,但從目前情況看,東盟已從打擊中復甦,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同時也必定是貿易大國爭奪的重要市場。 雖然上述發展中國家(地區)不可能與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於同等地位,但新的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將大大促進其國民經濟的發展。隨著國際經濟新秩序的逐步發展,一部分較先進的發展中國家必定會成為未來國際貿易重要的推動力量。 (五)資本將在全球各地加速流動,成為各國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經過對90年代兩次重大金融危機(墨西哥危機與亞洲危機)的反思,各國的金融改革將逐步完成,從而有利於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促進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以高科技、信息、知識為內容的國際分工,也將促進資本在國際間的快速流動。資本在全球各地的快速流動,對各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可能遠遠超出20世紀。未來15年裡,歐元可望確立其國際貨幣的地位,並同美元、日元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⑻ 國際貿易原理的3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問題!!
因為自由貿易條件,所以商品X的在各國的價格都相等,都為世界價格,否則就沒有達到回均衡。由於A,B兩國的供給答與需求曲線都相同,所以A,B兩國必定平均負擔C國的需求,這樣才能達到整個世界的均衡。
那麼在世界的自由貿易條件下,
A國的需求不變,為D=200-20P;供給為A國本身的供給+C國一半的需求,為:S=150+20P+1/2*(100-20P)
利用A國需求與供給達到平衡的等式,解出世界價格為p=2
所以A國供給為190單位X商品,需求為160單位X商品。
B國同理,
也就是說A國和B國各出口到C國30單位的X商品。
整個世界達到了均衡。
⑼ 實例說明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物流之間的關系
國際物流是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同時國際物流也已成為影響和制約國際貿易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國際物流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國際貿易的環境,為國際貿易提供了各種便利的條件,世界貿易的飛速增長與國際物流的發展是分不開的。國際貿易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國際物流的支持,如果國際物流的發展無法跟上國際貿易發展的腳步,將會大大阻礙國際貿易的縱深發展。
本文主要研究國際貿易和國際物流發展的關系,並以北美、日本和歐洲這三個世界上貿易活動最活躍和物流水平較為先進的國家和地區的資料對國際貿易和國際物流的關系做進一步的實證分析。
一、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關系的理論分析
(一)國際貿易促進了國際物流的產生與發展
所謂國際物流,是國內物流的延伸和進一步擴展,是跨越國界的、流通范圍擴大了的「物的流通」,是實現貨物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間的物理性移動而發生的國際貿易活動。1從這個概念中可以看到,國際物流實質上就是國際貿易活動的一部分,是為國際貿易活動服務的。因此,國際物流得以產生的前提就是國際貿易的存在。如果沒有國際貿易,也就沒有商品的國際間流動,因此也就不需要有國際物流。
1、國際貿易促進了國際物流的產生
國際貿易是國際物流產生的前提,同時,國際物流也是國際貿易得以實現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國際物流的支持,商品無法在國家間進行移動,國際貿易也就無法完成。因此,國際貿易必然會推動國際物流的產生。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貿易雙方對國際物流服務的專業化、一體化要求加強,使得國際物流由早期的僅指將貨物由一國供應者向另一國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動,發展成為今天的集采購、包裝、運輸、儲存、搬運、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於一身的綜合性的系統。可以說,國際貿易產生了國際物流,並且促進了其向現代化國際物流的發展。
2、國際貿易的發展促進了國際物流技術的進步
物流技術(Logistics technology)是指物流活動中所採用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方面的理論、方法,以及設施、設備、裝置與工藝的總稱。國際貿易的發展給企業及社會的物流預測管理等技術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促使物流技術發展的主要動因之一。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世界各國,各大企業在世界市場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雖然質量在消費者眼中越來越重要,消費者關注的不僅僅是價格,但價格仍然是取勝的一個重要因素。國際貿易的發展要求從各個方面降低成本:原材料價格、訂單成本、運輸價格、庫存成本等等。這就對國際物流的各個環節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在國際貿易的這種推動下,國際物流從理論上到技術上都有了重大的創新和發展。
3、國際貿易的發展不斷對國際物流提出新的要求
全球經濟的發展,人類需求層次的提高,一方面,使得國家貿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一是貿易量的快速增長,二是可貿易商品種類極大豐富;另一方面,也使國際貿易的結構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初級產品、原料等貿易品種正逐步讓位於高附加值、精密加工的產品。國際貿易的變化發展對國際物流的質量、效率、安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4、國際貿易對國際物流發展趨勢的影響
由於國際貿易發展到了買方市場,很多貿易商為迎合消費者日益凈化、個性化的產品需求,而採取多樣、少量的貿易方式,因而高頻度、小批量的配送需求也隨之產生。在美國、日本和歐洲等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這些專業的物流服務已形成規模,並有著廣泛的發展前途。伴隨著國際貿易商經營取向的變革應運而生了物流經營的專業化、集約化、電子物流和綠色物流等。
總之,國際貿易的發展必將推動國際物流在各個方面取得新的進展和突破。當今世界,各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全球的貿易量也在不斷上升,這必將給國際物流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也會給國際物流的發展以更大的推動力。
(二)高效的國際物流系統成為國際貿易持續發展的保證
國際貿易導致了國際物流的誕生,但是,從其誕生之日起,國際物流就開始了自己獨立發展的歷程,不斷發展壯大,並且,國際物流不息的進步與發展對國際貿易的發展也起到了深遠的促進作用。
在大量跨越國境的貿易中,不可忽視的是貨物跨國轉移所帶來的國際物流量的上升。貿易量勢必帶來更多的物流量,這要求國際物流為貨物轉移在貨物的運輸、裝卸、倉儲、信息傳輸等各個環節都提供便利。現代物流運用科技手段,使信息快速,准確反饋,採用貨物流通的最優渠道,將產品按消費者的需求生產出來,快速送到消費者手中,提高了服務質量,刺激消費需求,加快了企業對市場的反應速度。在供應鏈聯結的各企業間實現了資源共享,大大縮短產品的流通周期,加快物流配送速度。企業的物流渠道、物流功能、物流環節與製造環節集成化,使物流服務擴大化和系列化,並通過規范作業,使貿易過程中延遲交貨、送貨不及時或貨物損壞滅失等不可控制風險大大降低,從而便利各國企業間達成貿易。低效率的物流體系同樣會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瓶頸,從事國際貿易帶來的利益會被巨大的流通費用開支所抵消。
物流系統的功能要素一般認為有運輸、儲存保管、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各要素充分發揮各自功能,從而合理、有效地實現物流系統作用的目的。
在貨物的國際轉移中,對物流各功能的要求更高。以運輸為例,與國內運輸相比,國際運輸涉及的環節多,風險較大,線長面廣,情況更為復雜。國際運輸主要是供應及銷售物流中的海運、陸運、空運、管道及多式聯運等運輸方式的選擇,確定合理的運輸路線,並對運輸活動進行有效的管理。在整個運輸過程中,使用多種運送工具,變化不同運輸方式,中途還要經過多次裝卸搬運,經過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與各國的貨主、保險公司、銀行、海關和各種中間代理人打交道。各國政治、法律、金融貨幣制度不同,可變的因素非常多,其中某個環節發生問題,會影響到整個物流的效率。所以,要符合國際貿易對於運輸的要求,就必須充分發揮運輸在整個國際物流系統中的作用,實現安全、迅速、准確、節省、方便的目標。
隨著全球化市場競爭的加劇,很多產品完成了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貿易商競爭的重點是如何更好、更快地滿足客戶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國際貿易中的產品和服務趨向於多樣化、定製化。生產商用標准化的零件實現規模經濟,貿易商獲知國際市場上客戶的具體要求,通過物流的流通加工功能,對零部件按照多種方式進行組合,形成符合客戶要求個性化產品,再經過包裝、運輸、配送把產品送到消費者的手中,實現「門到門」的服務。
高效的物流系統為國際貿易不斷發展提供了有利支持,使各國參與貿易的利益提高,使更多的非貿易品變為貿易品。
為了實現成本最低化,很多企業從世界成本最低的國家和地區進行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購,同時,又把產成品銷往世界各地。跨國企業的采購和銷售在國際貿易中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據統計,跨國企業掌握著全球2/3的國際貿易。在目前的生產多品種、小批量生產趨勢逐漸加強、產品生命周期日益縮短以及日趨激烈的貿易競爭情況下,企業不可能孤軍奮戰,通過合作夥伴,如供應商、貿易商、零售商、代理商共同參與,才能對產品進行動態改進,不斷挖掘客戶新的需求,這就需要形成高效的全球供應鏈體系來不斷整合全球資源。企業可以憑借高度靈活和快速響應的物流和供應鏈系統,世界全方位重組、要素進一步優化配置,生產定位和布局,進而實現貿易利益的最大化。
在全球供應鏈的管理中,利用電子商務技術優化供應鏈管理,首先完成企業內部業務流程一體化,然後再向企業外的合作夥伴延伸,達到生產、采購、庫存、銷售以及財務和人力資源管理的全面整合,使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發揮最大效能,把理想的供應鏈運做變為現實。供應鏈中的全部物流管理可通過供應鏈所有成員之間的信息溝通、責任分配和相互合作來協調,這樣就可以減少鏈上每個成員的不確定性,減少每個成員的營運成本。企業可以用較少的設備完成庫存的周轉,減少資金佔用量、削減管理費用,從而降低成本,並提高運輸、包裝、標識和文書處理等活動的效率。
由此可見,國際物流也已成為影響和制約國際貿易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國際物流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國際貿易的環境,為國際貿易提供了各種便利的條件,世界貿易的飛速增長與國際物流的發展是分不開的。
(三)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的關系
由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存在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國際貿易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國際物流的支持,如果國際物流的發展無法跟上國際貿易發展的腳步,將會大大阻礙國際貿易的縱深發展。因此,除了政策支持、全球合作等促進國際貿易的傳統方法以外,必須大力發展國際物流,以適應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促進國際貿易的持久發展。
二、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關系的實證分析
為了更准確地揭示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的因果關系,第二部分將從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國家出發,利用時間序列數據,採取Granger因果檢驗的方法對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的因果關系進行實證分析。
1、北美地區
下文所用進出口額採用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編寫的《國際金融年鑒》從1983年到2004年的數據,海運運輸量數據采自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所編寫的Review of Maritime Transport 1983-2004。北美地區的進出口總額和貿易貨物海運運輸量的關系如下圖二所示。
利用Eviews對進出口總額和海運運輸量的數據特徵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表明,外貿貨物海運運輸量T和進出口總額E都是一階單整的,兩者之間具有協整關系。(具體檢驗過程見附錄)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如下:
在5%的顯著水平下,F統計值大於其臨界值,可以拒絕零假設,也就是說,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的結論都確認了我們有95%的把握說,外貿貨物海運運輸量和進出口總額之間具有反饋性的互為因果關系。
2、日本
日本的進出口總額和貿易貨物海運運輸量的關系如圖二所示。
利用Eviews對進出口總額和海運運輸量的數據特徵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表明,外貿貨物海運運輸量T和進出口總額E都是一階單整的,兩者之間具有協整關系。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如下:
在5%的顯著水平下,F統計值大於其臨界值,可以拒絕零假設,也就是說,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的結論都確認我們有95%的把握說,外貿貨物海運運輸量和進出口總額之間具有反饋性的互為因果關系。
利用Eviews對進出口總額和海運運輸量的數據特徵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表明,外貿貨物海運運輸量T和進出口總額E都是平穩序列,兩者之間具備了Granger因果檢驗的前提。(具體檢驗過程見附錄)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如下:
在5%的顯著水平下,F統計值大於其臨界值,可以拒絕零假設,也就是說,Granger因果檢
⑽ 國際投資區域流向變化
21世紀初世界經濟貿易發展趨勢
世界經濟的發展具有連續性的特徵。20世紀後半期,尤其是80年代末以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將深刻地影響21世紀初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區域經濟合作的加深和知識經濟的推進對新世紀的影響最大。國際貿易、投資與生產的變化,是世界經濟發展變化的晴雨表。反過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又在質與量兩方面影響著國際貿易、投資與生產。
21世紀前5年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
21世紀初世界經濟的基本特徵並不是一夜之間突然形成的,它同20世紀的國際政治、經濟現實緊密相關。20世紀國際政治、經濟的發展變化,建立在兩次世界大戰和持續近半個世紀的美、蘇兩極世界之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冷戰,反映在經濟上,實質是兩種經濟體制的競爭。90年代初,冷戰格局隨著蘇聯和東歐劇變而宣告結束。90年代前期,世界經濟經歷了一個從衰退到緩慢回升的階段。發生在90年代後半期的亞洲金融危機,以及由此引起的世界經濟陷入低谷,也說明現在的世界經濟體系並不完全適應變化中的國際經濟的需要。
(一)世界經濟仍處於調整期,呈現低速穩定增長態勢
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經歷了一個激烈動盪的階段,出現了兩次經濟增長速度大幅下降的局面,最終導致90年代的全球平均經濟增長率低於80年代與70年代。由此世界經濟進入調整期,一方面,在世界不同區域,經濟狀況的差異比較大;另一方面,這個調整在對世紀的前5年還將繼續。
(1)東亞地區的經濟調整將基本完成
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最近20年,東亞經濟年平均增長8%,遠遠高於全部發展中國家年平均4.3%、發達國家年平均3%的經濟增長率。東亞地區成為世界上最具經濟活力的區域,同時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與投資市場之一。1997年的金融危機不僅打斷了東亞經濟的高速增長,而且不同程度蔓延到了其他地區,對90年代末世界經濟的影響很大。
因此,我們的一個基本觀點是,21世紀的前5年中,東亞經濟將進入一個低速、穩定增長的階段。東亞區域各國將進一步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以求重新成為全球經濟的增長點。東亞區域經濟復甦,對我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貿易與投資方面。我國同東亞其他國家的競爭將會加劇。
(2)以歐洲聯盟為代表的歐洲經濟將逐步走出低谷
歐洲經濟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但歐洲的不同區域其影響力又有較大的差別。歐洲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塊,俄羅斯、獨聯體和歐洲其他國家以及波羅的海三國為一塊,這一塊除俄羅斯外,其餘國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不甚顯著。第二塊是前東歐國家(現在一般稱為中東歐國家),包括10個國家。它們在政治、經濟方面都積極向歐洲聯盟靠攏,但自身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較小。中東歐國家同我國的經貿合作規模較小,對我國的影響也不大。第三塊是以歐洲聯盟為代表的西歐國家。這一塊是歐洲經濟的主要部分,對整個世界經濟的影響極大,同我國的聯系也很密切。
進入21世紀時,歐盟在經濟調整方面將可能加快步伐,其經濟增長速度仍將維持低速穩定增長的態勢。21世紀前5年,歐盟對世界經濟將會產生影響的事件有:歐元完成過渡階段正式進入流通領域和歐盟的東擴(第五次擴大)。
歐元能否順利完成過渡正式進入流通,對世界經濟將產生很大的影響。1999年1月1日歐元在領定同區內各成員貨幣匯率的同時,正式亮相。原本各國寄予厚望,預測歐元將是一種強勢貨幣,但歐元一登台很快就開始持續走低。歐元走低是有利於歐盟經濟發展與調整的,它可以推動歐盟出口增加,但歐元走低卻不利於歐盟形象,也不利於歐元區下一步的擴大。如何提高人們對歐元的信心,是 歐盟進入新世紀時的一項重要任務。歐元的發展必定會對國際貨幣體系產生重大影響。
歐盟已經開始了東擴的行動,准備將中東歐10個轉軌國家和1個地中海國家分批吸納到歐盟。東擴如果成功,歐盟將由現在的15國擴大到26國,從長遠來說將使歐盟在國際競爭中處於更為有利的地位。
盡管歐盟在一體化進程方面進展較大,但它在經濟調整方面也存在一些難題。例如,目前的失業率仍處於較高水平(1998年為10.6 %)。降低失業率成為歐盟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還有如歐元區成員同其它歐盟成員之間的經濟協調問題。經濟一體化的任何措施、行動,都必須首先確保整個歐盟一體化不受到損害。
(3)美國仍將保持世界經濟領頭羊的地位
美國在21世紀的前5年中,將進一步調整其以全球為目標的政治、安全和經濟戰略。依據在經濟、科技領域的絕對優勢,以加強其在全球的主導地位,繼續發揮對整個世界繹經濟的領導作用。1996年7月,美國國家科技委員會發表的題為《利國的技術》報告,得出的 一項結論是,「到20世紀結束時,信息將成為世界經濟系統中的最重要商品。美國創造知識 的速度以及利用新知識的能力,將決定下一世紀美國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
在信息產業發展的強有力帶動下,美國經濟已連續增長約107個月。從美國經濟目前調整的情況看,只要沒有重大偶然因素,未來5年中美國經濟將保持穩定發展。
綜上所述,由於受到90年代後半期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因此進入到了一個調整階段。這一調整在下一世紀初的5年裡可望完成。整個世界經濟將呈現低速、穩定增長態勢。發達國家以及受90年代末金融危機影響較小的國家,調整速度可能會快一些,調整的效益更容易體現。
從經濟調整的內容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仍將處於工業化產業結構調整的水平。有一些發展中國家,甚至僅僅處於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過渡的時期,但一些經濟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已經或正在進入「先進經濟體」的行列。在21世紀的前5年裡,這部分國家進入後工業化時代的走向將趨於明確,它們努力在科技、信息、服務和管理等領域推進和提升自己的產業結構。發達國家將真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它們的經濟調整是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知識與智力資源,藉助所擁有的強大經濟基礎,在世界范圍內獲取高額利潤。
這次世界經濟調整的三個主要特點;一是持續時間長,可能到2005年方能結束;二是涉及范圍廣,大多數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將被捲入這一調整的潮流;三是調整內容發生質的改變,不僅要解決產業結構失衡問題,而且要通過科技和信息來推動這一調整進程
(二)貿易的增長速度將繼續超過生產的增長速度
進入90年代以來,世界貿易的增長率連續超過世界生產的增長率。世界貿易增長與生產發展的相關程度不斷提高。據一份研究報告稱,1960年一1969年間,世界生產每增長1%,世界貿易量增加1.42%;1970年—1979年間,世界生產每增長1%,世界貿易量增加1.25%;1990年—1994年間,世界生產每增長1%,貿易量增長2%。貿易增長與生產發展的相關度達到空前的水平,並且還在不斷提高。
世界經濟的結構性調整,將使世界各國(地區)的比較利益更加明顯,促使各國進行進出口結構調整。如果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得以更好地推進,將使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獲得一定改善。國家間的貿易活動將更加頻繁,貿易仍將是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在21世紀的前5年裡,國際貿易結構也將發生重大變化。可能出現的一種情況是,原材料等初級產品貿易數量將大幅增加,但價格則相對較低且變化無常。同它相對應的是,製成品貿易將大幅增長,特別是高新技術產品貿易將佔世界貿易總額的較大比重。出現這種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人口增加的壓力將推動初級產品貿易的發展。
第二,相當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那些最不發達國家只能依靠初級產品出口量的增加,緩慢推動經濟增長。
第三,世界出口商品結構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展示知識化經濟時代的特徵。以微電子、生物工程、新材料、光導纖維、航天工程海洋工程、計算機軟體和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興工業日新月異,極大地推動了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從而推動出口商品結構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深加工、附加值高的高新技術產品的貿易將成為製成品貿易的主要內容。
(三)國際貿易格局分布不平衡加大經濟差距
21世紀初的前5年,國際貿易格局分布的不平衡將進一步拉開不同類型國家間的經濟差距。下述幾個方面的狀況可能在未來5年裡繼續存在。
(1)發達國家仍將占據國際貿易的主導地位。
(2)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所佔比重呈下降趨勢,發展中國家所佔比重呈上升趨勢。這一現象一方面說明,有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參加到國際貿易中來,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在增加;另一方面,發達國家所佔份額下降,並不意味著發達國家主導地位的喪失。
(3)發展中國家內部將進一步拉開差距。一些經濟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將成為重要的貿易國,在經濟發展上更接近於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水平。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基本上仍處於原料提供國和製成品銷售市場的地位。
這些國家由於處在國際生產與分工體系的最底層,受到種種國際、國內因素的限制,因此,從國際貿易的發展中獲得的利益將是有限的,經濟可能繼續處於低水平狀態。
(四)跨國公司、區域經濟合作對國際貿易的推動
國際貿易發展中,服務貿易將會有很大發展,在整個貿易中的比重將顯著加強,可望由90年代中期的約1/5強,上升到21世紀初的1/3以上。服務貿易、技術貿易與商品貿易成為國際貿易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
跨國公司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主力,在下世紀初的國際貿易中,必定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區域經濟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對貿易的推動也將是十分明顯的。無論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還是亞歐經濟合作,或者是跨大西洋的歐盟與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合作,其目標都是推動區內相互貿易的自由化。北美、西歐、日本、東亞和拉丁美洲部分國家將保持世界主要市場或重要市場的地位。這是同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聯系在一起的。
(五)國際資本流動的發展變化
(1)國際資本流動的基本形式有三種,即銀行貸款、證券投資和直接投資。21世紀初國際資本流動的一個重要變化,是證券投資將成為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要方式,這是信息革命推動下,金融全球化發展的結果。另外,國際直接投資在下世紀初,仍將是國際資本流動的重要形式,但投資的方式將有很大變化,對各國經濟的影響十分顯著。
(2)未來幾年國際資本的流向仍然是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也是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要輸出國。一部分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將成為國際投資的重要吸收國。原因是這部分國家在下世紀初,將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率,自由化和私營化將進一步發展。
(3)伴隨國際直接投資在21世紀的擴張,投資部門結構也將發生變化,即從初級產業、資源加工型產業轉而投向服務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將進一步趨向於採用兼並與收購。
(4)跨國共購繼續成為外國直接投資(下文簡稱FDI)的重要方式。東道國吸引投資的目的是刺激本國經濟的發展,而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目的則是為了在國際間增強競爭力,兩者之間必須進行協調。從國際間的情況來看,能否更多更好地吸引FDI,關鍵在於能否採取適應跨國公司的政策。據聯合國貿發會議《1999年世界投資報告》,1998年全世界有60個國家對145項涉及外國直接投資的法規進行了修改,其中136項(占總數的94%)的修改是為了給FDI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