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古典國際貿易理論與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的差異

古典國際貿易理論與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的差異

發布時間:2021-02-28 20:22:00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中國際貿易理論有哪些及其異同點

《國際貿易理論》試圖解釋為什麼有國際貿易,以及作為一個國家應當如何對待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對國際貿易理論、政策以及全球與區域經濟貿易體制進行了比較全面和系統的介紹。全書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為國際貿易理論,介紹了古典國際貿易理論、近代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標准模型,以及壟斷競爭和產業內貿易理論、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貿易和經濟增長;中篇為國際貿易政策,介紹了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理論及政策、國際貿易壁壘和管制措施、國際貿易救濟政策措施、關稅壁壘政策的經濟效應分析、非關稅壁壘及其政策效應分析;下篇為國際貿易體制與規則,介紹了區域經濟貿易一體化和全球貿易體制與政策協調。
《國際貿易理論》偏重於理論性的,重點是介紹國際貿易及其發揮的作用和重要性,《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則更加實用,重點介紹國際貿易在具體運行中的游戲規則

⑵ 傳統貿易理論與新貿易理論的異同點

新貿易理論與傳統貿易理論之比較:

主流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理論作為理論的專門分支始於亞當·斯密。他在其《國富論》中提出了絕對成本的概念,後經李嘉圖修正,形成了比較成本理論。比較成本理論提示了互利貿易的基礎以及貿易利益的來源。

繼而俄林在其《區域間貿易與國際貿易》一書中對此作出了解釋,提出了要素稟賦理論(即H—0模型)。這一理論指出:比較成本差異的原因在於各國資源稟賦的不同,並且對國際貿易的商品和要素模式作了確定性的結論。至此,奠定了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兩個層次的核心。

(2)古典國際貿易理論與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的差異擴展閱讀:

新生產要素理論:

新生產要素理論賦予了生產要素除了土地、勞動和資本以外更豐富的內涵,認為它還包括自然資源、技術、人力資本、研究與開發、信息、管理等新型生產要素,從新要素的角度說明國際貿易的基礎和貿易格局的變化。

1、自然資源理論

1959年,美國學者凡涅克(J. Vanek)提出了以自然資源的稀缺解釋里昂惕夫悖論的觀點,認為美國進口自然資源的開發或提煉是耗費大量資本的,會使進口替代產品中的資本密集度上升。扣除資源的影響,美國資本密集型產品的進口就會小於其出口。

2、人力資本理論

人力資本理論以基辛(D. B. Keesing)、凱南(P. B. Kenen)、舒爾茨(T. W. Schultz)為代表,對H-O理論作了進一步擴展,將人力資本作為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引入。

⑶ 國際貿易理論,古典貿易理論,新古典貿易理論,現代貿易理論的共同和區別

1.理論的思想淵源不同

以斯密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的思想精華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1)市場競爭在資源配置過程中能使社會福利最大化;(2 )勞動分工能使生產率提高並受到市場范圍的限制。

應該說,新古典經濟學成功地描述了古典經濟學的第一個思想,卻與第二個思想相沖突。新古典經濟學在將市場競爭的作用形式化時,最初採用了無規模報酬的生產函數這種最簡單的數學工具,它使古典經濟學的分工思想變成了與市場競爭不相容的東西。因為按照斯密的分工理論,分工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是基於專業化能夠提高生產率的原理,而這一原理與遞增規模報酬有關。新古典貿易理論也採用無規模報酬的假設,從而先天不足,以致於企業的組織結構、規模大小、市場競爭地位及其相應的市場結構都對貿易的模式、成因、結構、得益等沒有影響。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就在於新古典的生產函數只表明一種投入產出的純技術關系,不允許遞增報酬的存在,並且忽視了社會經濟組織的演進與生產率的互動關系。

事實上,古典經濟學家的研究重點是專業化、勞動分工和交換的關系。在斯密和馬克思看來,勞動分工是經濟生活的核心現象,社會經濟組織結構是經濟學研究的中心,馬克思更將其歸結為生產關系的研究。楊格(Allyn Young,1928)的經典論文指出:「在全部經濟學文獻中,最富有啟發、富有成果的一般法則就是斯密定理(勞動分工受到市場范圍的限制)。」(註:Young A.(1928),Increasing Returna andEconomic Progress, The Economic Journal,38:P527—42。)然而,由於後來德布魯把新古典經濟學變成公理化體系,用斯密的分工思想來解釋國際貿易的理論逐漸地為人們所拋棄。70年代以來,依託於新古典框架的新貿易理論逐步產生和發展,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不足,但始終難逃「舊瓶裝新酒」之嫌。楊小凱用現代數學分析工具將古典經濟學的思想精華充分發揮並加以形式化,創立了以古典經濟學的分工思想為基礎的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堪稱是貿易理論領域的一次革命。

2.前提假設、分析方法不同

就前提假設和分析方法來看,新古典經濟學存在三個致命缺陷:第一是採用消費者——生產者的兩分法。消費者不生產,必須從廠商處購買所有消費品,因此國內貿易必然存在,消費者不能選擇自給自足,也不能選擇專業化的水平和方向;而廠商的存在是給定的,所以導致新古典經濟學的研究重點是給定經濟組織結構下的最優資源配置問題。這種兩分法使得新古典貿易理論無法解釋經濟組織如何從自給自足變得越來越專業化,也無法解釋國際貿易如何從國內貿易中產生等現象。第二,新古典經濟學用規模經濟概念替代專業化經濟概念,而規模經濟概念只能表明投入產出間的純技術關系,卻不能反映專業化水平、經濟組織結構的演進對生產率的影響。第三,新古典經濟學採用馬歇爾開創的邊際分析方法。邊際分析主要用於處理內點解問題,而現實生活中的經濟決策往往是角點解問題。(註:角點解意味著某些決策變數的最優值是零。一般講,買汽車的人不會自己生產汽車,即其購買量為正數,而其生產量為零;在自給自足的情況下,產品的生產量為正數,而其購買量則為零。相反,內點解則意味著決策變數的最優值不是零。)

新興古典經濟學克服了上述缺陷。首先,在該體系中每個決策者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這意味著每個決策者可以選擇專業化方向和水平。廠商的出現也不是外生給定的,而是從模型中內生而來。其次,用專業化經濟來替代規模經濟那種純技術概念,並且引入交易費用的概念,從而產生專業化經濟與交易費用的兩難沖突,即專業化一方面提高生產率,使決策者擁有更高的生產能力;另一方面由於多樣化消費的偏好,專業化必然意味著要從其他專業的決策者手中購買更多的商品,這就需要支付更大的交易費用。最後,新興古典經濟學採用超邊際分析方法(Inframarginal analysis),即對每一角點進行邊際分析, 然後在角點之間用總效益費用分析,這是處理最優決策的角點解所必須的。

3.對貿易基礎的認識不同

當代貿易理論公認的一個事實是: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是對斯密的絕對優勢的一個發展。當然,如果靜態地看,情況確實如此。但是,如果允許比較優勢在模型中內生,並且隨著分工的發展而不斷演進,那麼斯密基於分工和專業化的絕對優勢概念比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概念更為寬泛和重要。許多經濟學家曾指出,個人之間生產各種物品的生產率的先天性差異遠不如個人之間由於分工和專業化而產生的生產率差異來得重要。正如斯密所說:「人們天賦才能的差異,實際上並不象我們所感覺的那麼大。人們壯年時在不同職業上表現出來的極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數場合,與其說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說是分工的結果」(註:亞當·斯密著,郭大力、王亞南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商務印書館,1997年上卷,第15頁。)。如果我們接受先天的生產率差異(即外生比較優勢)作為分工的條件,那麼就會導致貿易產品、方向和格局的靜態化,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比較利益陷阱的根本原因。而作為分工的結果出現的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則預示著一國貿易動態發展和經濟持續增長的可能性。

基於分工造成生產率差異的內生比較優勢能夠隨著分工的逐步發展而不斷演進,而且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是加速知識積累和生產率內生進展的動力並且楊格定理告訴我們,分工存在自我繁殖的機制,因此基於分工和專業化的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就成為一國貿易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持續不斷的源泉。而外生比較優勢不能內生地演進,對於分工、生產率進步和加速知識積累沒有什麼影響,因而一國的貿易發展和經濟增長就只能歸功於新古典經濟學無法解釋的外生技術進步。這是新古典貿易理論無法解釋很多現象的根本原因。

根據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如果事前相同的個人選擇不同的專業化水平生產不同的產品,只要專業化報酬遞增,就可能存在比較優勢。這就是說,按照斯密的定義,比較優勢可能存在於所有個人事前相同的場合。而根據李嘉圖的定義,在這種場合比較利益不可能存在。換句話說,這種比較優勢的存在與否,取決於人們對於專業化程度的決策。我們將這種由於選擇不同專業方向的決策造成的事後生產率差別稱做內生比較優勢,而將以外生給定的個人之間的技術和稟賦差異為基礎的比較優勢概念稱為外生比較優勢。

新貿易理論也對此作出了相似的研究。 格羅斯曼和赫爾普曼(1989)把以規模報酬遞增為基礎的比較優勢稱為後天獲得的比較優勢,而把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概念稱為先天自然的比較優勢。

4.對貿易利益的主張不同

按照新古典貿易理論,如果國與國之間存在外生比較優勢,則在沒有政府幹預的情況下,國際貿易必定會產生,而且實行自由貿易能夠提高一國的福利水平。新貿易理論中的規模報酬遞增的貿易模型預言,國際貿易總是優於自給自足,因為世界市場上一個經濟聯合體的規模總比一個國家的經濟規模要大得多。因此,沒有政府幹預時不可能出現自給自足。那麼,國際貿易的存在一定會帶來貿易利益嗎?它一定優於自給自足的封閉經濟狀態下的福利水平嗎?

新興古典貿易理論通過引入交易效率的概念,能夠解釋國際貿易之所以從國內貿易中產生是因為一國的交易效率的改進。交易效率與交易費用負相關,各種交易費用(內生或外生)越高則交易效率越低。如果交易效率極低,則自給自足是均衡,因而無需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如果交易效率得到改進,則國內貿易將因一國之內的分工水平提高而產生。但如果交易效率改進的幅度不是很大,則在沒有形成全國統一市場時,貿易可能在各個地方性市場內進行。隨著交易效率的進一步改進,全國性市場便因分工水平的提高而產生。如果交易效率繼續提高的話,則高效率的分工水平便會要求更大的市場規模與其相適應,此時局限於一國市場之內的貿易和產品交換無法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分工經濟,因此國際貿易便會從國內貿易中產生。總之,國際貿易給一國帶來貿易利益的先決條件是該國的交易效率應當足夠高,以便適應分工水平的提高,而分工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規模的市場與之相適應,由此國際貿易才成為必要。

⑷ 國際貿易新理論與傳統貿易理論的區別與聯系

國際貿易理論作為現代經濟理論的專門分支始於亞當·斯密。他在其《國富論》中提出了絕對成本的概念,後經李嘉圖修正,形成了比較成本理論。比較成本理論提示了互利貿易的基礎以及貿易利益的來源。繼而俄林在其《區域間貿易與國際貿易》一書中對此作出了解釋,提出了要素稟賦理論(即H—0模型)。這一理論指出:比較成本差異的原因在於各國資源稟賦的不同,並且對國際貿易的商品和要素模式作了確定性的結論。至此,奠定了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兩個層次的核心。

比較成本理論與要素稟賦理論。此後,雷布津斯基、薩繆爾森等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補充,形成了我們所熟知的流行的國際貿易理論的內容。

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的最大特點是邏輯嚴密,形式完美。但這也是它的弱點所在。因為現實的世界畢竟不如它想像的完美。事實上,傳統國際貿易理論自它誕生之日起,就不斷遭到嚴峻的挑戰。里昂惕夫之迷,首先通過實證研究對它關於國際貿易商品和要素模式的預測提出了疑問。戰後,尤其是60年代以後,國際貿易領域出現了許多新的現象。發達國家間(即要素稟賦相似國家間)的貿易以及相似產品之間(即生產所需要素比例相似的產品之間)的貿易等。對此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一籌莫展。80年代以來,許多西方經濟學家致力於利用產業組織理論和市場結構理論來解釋國際貿易現象,用不完全競爭、規模報酬遞增和相異產品等概念及思想來構造新的貿易理論模型。以斯蒂格利、克魯格曼、格羅斯曼以及赫爾普曼為主要代表的一批經濟學家創建了一個新的分析框架,吸取了以往諸多貿易理論的合理因素,發展出自己的理論。這一理論因其理論的新穎、分析方法的獨到和解釋現實的能力逐步為大家所贊同,其地位已遠遠超過了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格羅斯曼、克魯格曼為此先後獲得了克拉克獎。該理論也被稱為「新貿易理論Neo—tradetheory」。

1.國際貿易形成的根本原因。傳統的貿易理論認為:需求偏好和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分配決定了對最終產品的需求,由此導出了對要素的派生需求。對要素的派生需求和要素的供給決定了要素價格。要素價格和生產技術決定了商品價格。商品價格差異則是貿易產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假定了兩國需求偏好與生產技術是相同的,得出兩國間相對要素稟賦的差異決定了兩國相對要素報酬的差異,又直接導出了兩國相對商品價格的差異、相對要素報酬差異和相對商品價格三者在解釋貿易原因的功能上是等效的。相對要素稟賦的差異是根本的原因。反過來,如果兩國間不存在相對要素稟賦差異,則兩國間的貿易不存在。新貿易理論則認為由於規模經濟的存在,兩國相對商品價格的差異就不能由要素價格差異直接得出,必須加入生產技術的因素。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兩國經濟規模的不同就會導致生產成本的不同,也就影響到商品的價格。商品相對價格差異決定的軌跡為,相對要素稟賦的差異決定了相對要素價格差異,相對要素價格的差異和國家間的經濟規模差異(具體地說是產出水平的差異)共同決定商品相對價格的差異。因此,相對要素稟賦差異與相對要素價格差異是等價的,但兩者與相對商品價格差異不再等價。相對要素稟賦差異與國家大小決定的經濟規模的差異共同作用的結果是貿易的根本原因。反過來說,即使兩國間沒有要素稟賦的差異,由於經濟規模的不同也會出現貿易。這就解釋了傳統貿易理論面臨的發達國家間存在大量貿易這一難題。

2.貿易的商品模式。傳統的貿易理論根據2×2×2 模型得出:一個國家將出口的商品是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該國相對豐饒和便宜要素的產品,而進口的商品是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相對稀缺和昂貴要素的產品。簡言之,這里存在著一種必然性,勞動相對豐裕的國家出口勞動相對密集型商品而進口資本相對密集型商品,另一國則相反。新貿易理論突破了2×2×2模型的限制,指出,當貿易商品數量大於要素數目時,兩國商品生產和商品貿易中存在著不確定性。一國在一個生產模式下可以出口一種商品,在另一個生產模式下則可能進口該商品。而生產模式卻可能是由一些偶然的歷史原因決定的,如政府計劃等。下面我們假定存在兩個國家(甲、乙),兩種要素(K和L),3種商品(X、Y、Z),解釋這種可能情況。

設全世界總資源為K=7,L=9。X、Y、Z的生產函數分別為:X =1K+3L;Y=2K+2L;Z=3K+1L。考慮:(1)資源集中於一國,則可生產X=2,Y=1,Z=1,經濟達到充分就業均衡;(2 )資源分布於兩國甲國為K=3,L=5,乙國為K=4,L=4,則以下兩種生產模式:①甲國(X,Y,Z)=(1,0,1),乙國(X,Y,Z)=(1,0,1);②甲國(X,Y,Z)=(1.5,0,0.5),乙國(X,Y,Z)=(0.5,1,0.5)都能使兩國達到充分就業均衡,即生產模式是不確定的。並且在第一種情況下,甲國出口Y商品到乙國,第二種生產模式下,甲國從乙國進口Y商品。對一國而言,Y商品既可能是出口商品也可能是進口商品。即貿易的商品模式也是不確定的。

3.貿易的要素模式。傳統貿易理論的貿易要素模式很簡單,貿易中要素的凈流動方向為:一國出口本國相對豐富的要素,進口本國相對稀缺的要素。新貿易理論則指出,即使兩國的貿易是平衡的,一國也可能是所有要素的凈流入國。原因是:由於規模經濟的存在,公司不可能遵循邊際成本定價原則。同時,如果由於規模、政府管制或是其他原因使進入受到限制,則規模報酬遞增的行為中存在著壟斷利潤(經濟租),當這些產業的商品出口到國外時,壟斷利潤將從國外獲得。而兩國獲得的壟斷利潤的幅度(即壟斷利潤率)由於管理程度不同而不等時,一國就可以利用獲得的壟斷利潤購買另一國商品,甚至可能達到進口所有要素的狀況。這部分解釋了當前世界貿易中初級產品生產國貿易條件不斷惡化的現象。發達國家的產業一般具有強大的規模經濟和壟斷程度,以美國為例,在原鋁、電話電報器材、機動車、合成纖維等行業中,前四大公司的工業產量均佔全行業的90%以上。而1987年,埃克森公司、通用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莫比爾石油公司銷售額竟超過了挪威、希臘、芬蘭等中等發達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憑借這些強大的壟斷的優勢,發達國家的工業製成品在世界市場上以高價出售,獲得了巨額的壟斷利潤,而從初級產品生產國獲得廉價的原料、燃料、間接地佔有了這些國家的資源。隨著這種壟斷趨勢的加強,初級產品生產國的貿易條件不斷惡化。

4.貿易構成和貿易量。傳統的貿易理論認為,一國必然出口相對豐富要素密集型產品而進口本國相對稀缺要素密集型產品。兩國間只存在產業間貿易,產業內貿易(要素密集度相似的產品的貿易)不可能存在。並且在一定范圍內,兩國要素稟賦相對差異越大,貿易量越大。當兩國要素稟賦無相對差異時,不存在相互貿易。現實情況卻不然,不僅許多產業內(如小汽車、機械、電子)等存在著大量貿易;而且戰後世界貿易量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經濟增長速度。更有甚者,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增長更快,這些都是傳統貿易理論無法作出解釋的。

新貿易理論則引入了相異產品的概念來建立貿易模型。所謂相異產品是:我們確定了商品部門結構後,屬於這一商品部門的不同種類的產品。譬如說,我們確定「石英錶」為一商品部門,則精工牌、北極星牌、海達牌等市場上可以買到的各種品牌的石英錶均為「石英錶」這一商品的相異產品(也稱「變體」),不僅如此,有更多的變體可以潛在地生產出來,例如,一年後可能會出現「夢想牌」、「虛構牌」石英錶,這些都屬於新貿易理論相異產品的范疇。尤其重要的是,各種相異產品都能因其自身有價值(市場上總有一些人喜好這種變體)而存在,並且,相異產品各類越多,消費者可選擇餘地越大,社會福利越高。然而在一國自給自足的情況下,由於規模的限制。變體的種類不可能很多,因為變體的數目越多,則生產規模越小,規模越小,規模經濟效益受到限制。變體種類將保持在與規模經濟權衡的水平上。開展貿易後,兩國市場合一,兩國分別生產幾種變體,互不重合,但總數目大於貿易前任一國的數目。在需求方面,由於可消費變體數目的增加將提高福利,兩國互相進口對方的變體。於是,產業內貿易產生。並且,就貿易量而言,存在相異產品的世界經濟與傳統的貿易理論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區別,此時,國家相對規模對貿易量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國家大小越相似,產業內貿易量越大。就總的貿易量而言,要素稟賦的相對差異(決定產業間貿易量)和國家相對規模(決定產業內貿易量)共同決定了貿易量。

5.貿易利益。傳統的貿易理論認為:不考慮貿易產生的動態利益,當存在著要素稟賦相對差異的兩國分別進行不完全專業化生產,各自發揮比較優勢,然後進行貿易,則雙方都能獲利。這種靜態的貿易利益來自專業化生產的生產效率的提高。新貿易理論則指出,在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下,經濟不可能達到完全競爭市場下的資源最佳配置狀態,只能在一種次優狀態下運行。但相比於各國自給自足的情況,開展貿易後,全世界的總體福利水平提高。這不僅得自於傳統的比較優勢利益,而且由於存在以下的潛在得益:(1)生產效率效益。貿易使報酬遞增的產業由於市場的擴大而擴大,規模經濟增加,提高了生產率。(2)生產集中。貿易使報酬遞增的產業,集中於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國家生產,使商品價格下降。(3)生產的合理化。貿易的開展的增加了不完全的競爭產業的競爭,減少了壟斷利潤,緩和了價格扭曲,資源配置優化。(4)產品多樣性。貿易使世界市場遠大於國內市場, 可選擇的變體增多,福利增加。但新貿易理論也指出,對一國而言,也存在著貿易受損的可能性。當貿易使得本國以遞增規模生產的行業和高度壟斷的行業收縮,(這是因為本國生產效率低於國外,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失敗),而貿易帶來的其他利益不足以補償這種收縮帶來的規模經濟損失和壟斷利潤損失(此時壟斷利潤由外國獲得)時,貿易使本國受損,當然這種可能性不大。所要重視的是貿易利益分配不公的問題。

⑸ 當代貿易理論和傳統貿易理論的區別

去看看國際貿易來理論的書吧

是很簡要自的概括:
傳統貿易理論分為古典貿易理論和新古典貿易理論
古典貿易理論關鍵假設是:勞動是唯一要素投入固定的產品邊際成本,完全競爭的商品和要素市場,固定的規模報酬
新古典貿易理論關鍵假設是 2種以上要素投入,產品的邊際成本遞增,完全競爭的商品和要素市場,固定的規模報酬
當代貿易理論關鍵假設是:產品生產具有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的商品市場;競爭的要素市場

⑹ 古典和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的相似之處

隨便說說,不一定準確。
1、國際貿易原因方面:雖然新古典貿易理論放內鬆了假設條件,但是本質容上二者卻有共同之處,說到底,新古典還是對古典的延續,二者都認為國際貿易產生的直接原因就是相對價格存在差異,兩者不同的是各自的相對價格差異產生的原因不同。
2、國際貿易結構方面:由於原因方面存在的相同之處,貿易結構方面的相似之處也來源於此,那就是古典新古典都認為各國出口的商品是他們具有價格優勢(相對或絕對)的商品。
3.國際貿易結果方面:古典新古典的理論都是為了國際自由貿易找施政基礎,所以他們都是想方設法的把國際自由貿易描述成各方都收益的模型,所以他們認為國際貿易的結果是共贏的。(但有例外)

⑺ 傳統貿易理論與現代貿易理論有什麼不同

去看看國際貿易理論的書吧
是很簡要的概括:
傳統貿易理論分為古典貿易理論和新古典貿易理論
古典貿易理論關鍵假設是:勞動是唯一要素投入固定的產品邊際成本,完全競爭的商品和要素市場,固定的規模報酬
新古典貿易理論關鍵假設是
2種以上要素投入,產品的邊際成本遞增,完全競爭的商品和要素市場,固定的規模報酬
當代貿易理論關鍵假設是:產品生產具有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的商品市場;競爭的要素市場

⑻ 傳統國際貿易理論與新型國際貿易理論的異同點

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主要是:絕對優勢理論、相對優勢理論或比較優勢理論、H-O-S模型。
李嘉圖的比較優勢學說,即是各個國家分別從事有利於改善商品交換條件的專業化生產,通過國際交換,以改進各國收入和福利。比較優勢理論主要強調的是國家之間在需求、供給方面具有不同的函數特徵。國與國之間的勞動分工也即專業化生產可以發展不同的技術。因而即使是相同的勞動力,各國的生產函數也不相同,從而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濟出現分化,各司其職。
赫克歇爾-俄林理論(H-O-S,Eli Heckscher-Bertil Ohin-Paul Semuelson)模型是一個兩國、兩商品、兩資源稟賦的模型。它最主要的前提假設是以下這么幾點:
1)生產要素是同質的、或者說生產的技術水平是相同的,因而產品的生產函數是相同的。2)生產的規模報酬不變。3)符合完全競爭市場模型的前提假設。4)生產要素完全利用。5)各國的生產要素不同,因而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也就是一般來說的勞動密集型與資本密集型。
H-O-S理論的主要結論是:某一個國家主要出口那種本國所具有的相對豐裕和廉價的生產要素所生產出的產品,同時進口那種本土相對稀缺的生產要素所生產出的產品。
然而,美國經濟學家裡昂剔夫早在1953年根據美國1947年的統計數據發現,美國進口產品的資本/勞動比率>出口產品的資本/勞動比率。這就是說,美國作為一個資本富裕的發達國家出口勞力密集型產品,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這與H-O-S的理論預測不符,被稱為「里昂剔夫之謎」。里昂剔夫的發現徹底推翻了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實證基礎。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了新國際貿易理論,超越了諸如H-O-S model之類的強調稟賦的傳統國際貿易模型。
其中比較著名的理論有:《高級宏觀經濟理論》作者諾貝爾獎獲得者Romer提出知識資本理論,盧卡斯提出的人力資本理論。經濟學家斯托齊(1988)還提出這樣的觀點:不能夠積極學習新技術與新管理方法的技術停滯部門會導致國家經濟陷入「非增長陷阱」。
在考慮到行業內部貿易特徵與演化的路徑依賴性、FDI(外國直接投資)與跨國公司、專利許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技術、人口素質等復雜因素的情況下,新國際貿易理論引進了人力資本、技術進步、規模內部與外部的效應、不完全競爭、跨國資本等新變數。新的理論是從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經濟靜態分析轉變為經濟動態分析。,強調了戰略性國際貿易政策的作用。
傳統的國家貿易理論認為國際間的自由競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源泉。主流則是依賴這種傳統理論不斷鼓吹貿易自由化對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性,我們經常聽到的詞語——「雙贏」,就是這種觀念的反映。
而新的國際貿易理論則引入內生經濟理論,得出的結論是非完全競爭才是真正的國家競爭優勢的來源。新國際貿易理論認為:國際貿易提高了資本租金或投資回報,長期說來資本積累的分化愈加嚴重,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富國越來越富,資本密集型進口的國家則會由富變窮。這種情況的典型例證就是北美與南美之間的歷史演變。

⑼ 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的觀點是什麼

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的觀點是勞動生產率的可以說明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結構和利益分配。

古典國際貿易理論主要包括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和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

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及原因的研究》(國富論)中,斯密指出國際貿易的基礎,在於各國商品之間存在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的絕對差異,而這種差異來源於自然稟賦和後天的生產條件。

亞當·斯密認為在國際分工中,每個國家應該專門生產自己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並用其中一部分交換其具有絕對劣勢的產品,這樣就會使各國的資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更好地促進分工和交換,使每個國家都獲得最大利益。

李嘉圖認為國際貿易分工的基礎不限於絕對成本差異,即使一國在所有產品的生產中勞動生產率都處於全面優勢或全面劣勢的地位,只要有利或不利的程度有所不同,該國就可以通過生產勞動生產率差異較小的產品參加國際貿易,從而獲得比較利益。

比較優勢理論遵循「兩優取其重,兩劣取其輕」的原則,認為國家間技術水平的相對差異產生了比較成本的差異,構成國際貿易的原因,並決定著國際貿易的模式。


(9)古典國際貿易理論與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的差異擴展閱讀:

1、絕對優勢理論

該理論可以看成是解釋國際貿易產生原因的最早的理論,它第一次用勞動價值論說明國際貿易的利益和基礎,為互惠互利的國際貿易理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絕對優勢理論倡導自由貿易,因此,它是反對重商主義的銳利武器,加速了近代工業的發展。

該理論最大的貢獻在於說明國際貿易並不一定是「零和游戲」,折射出了國際交往活動中的「雙贏」思想。

2、比較優勢理論

比較優勢理論繼承了絕對優勢理論的科學成分。如勞動價值論、專業化分工、自由貿易等,更為重要的是用比較成本概念代替了絕對成本概念。使自由貿易政策有了更加堅實的理論基礎,為當時自由貿易政策取得最後勝利發揮了重大作用。

⑽ 分析古典國際貿易理論與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的異同點這個問題的答案

給一樓點贊的都沒仔細讀吧…人家問的是古典與新古典,他回的是新古典與新興古典。版古權典貿易模型有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和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新古典模型主要是赫克歇爾—俄林貿易模型以及特定要素模型。
二者不同主要表現在,第一,古典貿易以一種生產要素(勞動生產率)為對象分析,新古典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生產要素框架下分析。第二,假定不同。關於兩國生產能力不同的原因,古典認為技術不同,新古典強調要素秉賦不同;關於產品生產機會成本假定,古典假設勞動是唯一生產要素,每單位勞動投入的產出不變,即每單位機會成本不變,生產可能性曲線是一條直線。古典假設兩種要素投入,機會成本是遞增的,生產可能性曲線是外凸的曲線。

閱讀全文

與古典國際貿易理論與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的差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