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三壙國庫鋼材貿易公司電話

三壙國庫鋼材貿易公司電話

發布時間:2021-03-03 15:05:21

㈠ 中國貿易順差形成的原因及其反思

研究一國對外貿易發展情況,主要藉助於政府定期公布的對外貿易平衡表。一般而言,平衡表比較系統地載有表明出口和進口的數字統計,大體可反映一國在特定時期內對外貿易乃至國民經濟發展狀況。一國對外貿易按出口大於、小於或等於進口等情況,分別構成貿易順差、貿易逆差或貿易平衡。

1 .貿易順差( 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所謂貿易順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國出口貿易總額大於進口貿易總額,又稱 「 出超 」.表示該國當年對外貿易處於有利地位。貿易順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國在特定年份對外貿易活動狀況。通常情況下,一國不宜長期大量出現對外貿易順差,因為此舉很容易引起與有關貿易夥伴國的摩擦。例如,美、日兩國雙邊關系市場發生波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長期處於巨額順差狀況。與此同時,大量外匯盈餘通常會致使一國市場上本幣投放量隨之增長,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貨膨脹壓力,不利於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 .貿易逆差( Un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所謂貿易逆差是指一國在特定年度內進口貿易總值大於出口總值,俗稱 「 入超 」,反映該國當年在對外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同樣,一國政府當局應當設法避免長期出現貿易逆差,因為大量逆差將致使國內資源外流,對外債務增加。這種狀況同樣會影響國民經濟正常運行.

3 .貿易平衡( Balance of Trade )。貿易平衡是指一國在特定年度內外貿進、出口總額基本上趨於平衡。縱觀世界各國 ( 地區 ) 政府的外貿政策實踐,這種現象並不多。一般來說,一國政府在對外貿易中應設法保持進出口基本平衡,略有結余,此舉有利於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0
04271237 2009-6-12 16:13:49 219.235.129.* 舉報 貿易順差的利: 1 客觀上表明了出口國成功打開了國際貿易市場並佔取了相當的國際貿易份額。2 客觀上使得國內失業人數減少。3 很明顯,出口越多賺回的外匯(硬通貨)就越多。這樣就增強了該國的國際市場購買力。
貿易順差的前提:1 守合同 2 講信用 3 價格優勢(說白了就是較便宜)。

國際貿易的弊:實質上與上面所述相關聯。1 當 國在國際市場上獲取的份額越大,別國的份額就減少。因為任何商品在單位時間內的消耗量是有限的。這樣客觀上會引起別國的不滿和反對;2 別國的失業人口增加。因為 國出口產品便宜就會使得國外同行業減產或倒閉;3 國外由於無法與 們競爭自然外匯收入就會減少。這樣一來別國的國際購買力勢必減弱。
在「弊」的方面,如果嚴重會招致國際社會的各種經濟制裁。近幾年的各種商品的對華反傾銷就是例證。
最後給你舉個例子來辯證地看待貿易順差的微妙性:
近幾年 國的鋼材大量出口。這是源於 國的產量大、價格相對便宜。但結果沖擊了發達國家的鋼材生產和鋼鐵市場。因為這不僅阻止了它們的出口、搶佔了他們在國外的市場,還削弱了其本國鋼鐵市場(有鋼鐵企業的所在國企業也願意進口比本國鋼鐵便宜的中國鋼材)。結果造成所在國鋼鐵企業萎縮;工人失業。這是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特別是歐美市場。他們的總統們位置能否保住就得看失業人口的多與少。此時,它們就會對中國發出警告:如果不減少出口量或者抬高價格, 們就會反傾銷。反傾銷的結果是令人恐怖的。當一種商品正式被反傾銷時,就意味著國內的該商品賣不出去。同時也意味著產業投入部分或全部失敗。工人也會失業(在wto框架內有一種不成文的認識:各國都要平均承擔失業人口。一邊倒是不公平的)。在這種情況下, 國的做法時:1 利用人民幣升值、增加出口稅等方法提高出口商品的價格;2 利用許可證形式減少出口量來平息對方的怒火。只要反傾銷還沒有開始就有救。此時雖然出口量減少、外匯收入減少但至少還有一部分產品能出去。一旦反傾銷開始那就一點也出不去了。
所以,順差雖然是好事但得有個度!把別人的飯碗都搶了最終就會砸自己的飯碗。很多朋友不明白這個道理經常會提出下面兩個問題:
1 為什麼 們的商品出口這么便宜?
回答:當中國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時許多份額已經被佔領。用便宜的產品搶走國際市場份額也是商場上常用的戰術
2 們不出口不行嗎?就給國內用不行嗎?
回答:國內早已飽和。如果所有出口企業都不出口全部用於國內,那仍然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企業倒閉。那失業人口可就是嘩嘩的。1

0
aaubb 2009-6-12 16:16:18 202.109.213.* 舉報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9.8%,貿易順差614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885億美元。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達到9411億美元,比年初增加1222億美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貨幣投放過多,都在提示通貨膨脹的風險。外匯儲備直逼萬億美元大關,使得各界進一步聚焦我國經濟內外失衡的爭論,加息、升值等政策選
擇又一次被廣泛關注。但顯然,這些結構性問題需要從更加長遠的視角來考量。

為此,本報特邀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商務部政研室副主任王子先,從歷史的角度分析雙順差格局,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政策方案。是為21世紀北京圓桌論壇第93期。

15年「雙順差」15條糾偏建議

余永定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不應該一味追求經常項目順差;FDI的流入應該轉化為相應的貿易逆差。

15年「雙順差」絕無僅有

「雙順差」通常指貿易順差和資本項目順差的同時存在。嚴格地說,「雙順差」應該是指國際收支表中同時出現經常項目順差和金融項目順差。

外資的流入主要採取借債和引進外國直接投資(FDI)兩種方式,而發展中經濟體引資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利用外國資源(儲蓄)以彌補本國資源(儲蓄)的不足。許多人認為,引資的目的是引入外國的先進技術、管理和市場網路。這種看法,作為一個一般性命題,嚴格說是不正確的。

引入外資不是引進外國先進技術的必要條件。外國先進技術是可以買到的,買不到的技術一般也無法通過引入FDI得到。只有在兩種情況下才可以說引入外資是引入外國先進技術的必要條件。第一:不引入外資(借款或引入FDI)就無法解決外匯短缺問題,從而就無法購買外國設備和其他產品。但是,這種情況依然屬於如何利用外國資源(彌補本國資源不足)的問題。第二:FDI(外國投資者擁有所有權)和先進技術、先進管理和銷售網路不可分割。但是,這種情況只有在特定的時期和領域才會出現。事實上,日本和韓國就不是依靠引入FDI獲得先進技術和管理的。在這里,重要的問題是:發展中經濟體必須把通過借款或FDI而得到的外匯用於購買外國資本品、技術、管理和支付其他費用。正如著名經濟學家威廉姆森所指出的:「引資國必須把資本流入轉化為經常項目逆差」。換言之,對應於每一筆資本項目下的流入都應該在經常項目下有一筆流出(經常項目逆差)。否則就談不上對外資的利用。因而,在正常情況下,無論是借款還是引入FDI最終都不應該導致外匯儲備的增加。

一國經常項目逆差的存在意味著外國資源的流入或外國儲蓄的利用。而外國資源之所以會流入是因為外資投資對該國的經濟發展前景有信心,願意將資源借給這個國家,以此實現本國的儲蓄意願。由於外國資金的源源流入,發展中經濟體得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經常項目逆差。但是,如果一國保持經常項目逆差的時間過長、外債余額對GDP之比過高、外國投資者對該國還本、付息和支付紅利的能力失去信心,外資停止流入甚至撤出、外匯儲備就會枯竭、國際收支危機就會發生。

在什麼情況下一國會出現「雙順差」呢?最常見的情況是,在國際收支危機發生後,危機國必須設法增加外匯儲備,以恢復國際金融市場對該國的信心。為此,該國必須實行緊縮性財政貨幣政策、實行貨幣貶值,以減小投資-儲蓄缺口,變貿易逆差為順差,同時積極吸收外資。東亞許多國家在亞洲金融危機後出現「雙順差」,就是由這個原因造成的。當危機的後遺症消失、外匯儲備達到足夠高水平後,「雙順差」的局面也會隨之改變。在非危機期間,「雙順差」往往是短期的、同宏觀經濟波動有關。像中國這樣,連續15年基本保持「雙順差」,而且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還將保持「雙順差」的情況,在歷史上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雙順差」得不償失

衡量一個國家是資本輸出國還是輸入國的尺度是該國經常項目的平衡狀況。如果該國有經常項目順差,該國就是資本凈輸出國;反之,就是資本凈輸入國。在經常項目平衡時,如果一個國家的資本項目是順差,所流入的外國資本實際上就是由這個國家自己提供融資的,該國的資本凈輸入量為零。此時,資本項目順差等於所增加的外匯儲備(美國國庫券之類的外國資產)。而外匯儲備增加則意味著本國資本的輸出。因而,只要經常項目處於平衡狀態,無論資本項目下引入的外資有多少,這些外資都已通過增加外匯儲備的方式而重新流出。

中國目前不但有大量的資本項目順差,而且有大量的經常項目順差。存在經常項目順差這一事實表明,盡管是世界第三大FDI引入國,中國不但沒有利用外國資源以彌補本國儲蓄的不足,反而大量輸出了資源。這些資源被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用於彌補它們國內儲蓄的不足。「雙順差」導致了外匯儲備的增加。而外匯儲備的增加是中國用股權置換美國債權以及用經常項目順差購買美國債權的結果。

在維持資本項目順差的同時維持經常項目順差的福利含義是什麼呢?正如著名經濟學家登布希所指出的,「對於一個貧窮國家,不把資源用於國內投資以提高生產率和生活水平,而將其用於購買美國國庫券肯定是不理智的。」因為通常可以認定國內投資利潤率高於美國國庫券收益率,發展中國家保持經常項目順差將導致國民福利減少。在發展中國家不但取得了經常項目順差而且引入了FDI的情況下,國民福利變化分析較為復雜。但可以肯定的是,除非外國所有權同技術引入不可分割,同FDI成功轉化為相應貿易逆差的情況相比,FDI未能轉化為相應經常項目逆差(貿易逆差)將導致國民福利減少。總之,從資源優化配置的角度來說,一般情況下,一方面,發展中國家不應該追求經常項目順差;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應該把資本流入轉化為相應的經常項目逆差(貿易逆差)。FDI的引

入量在理論上是有最優值的,過多或過少都將導致國民福利的減少。

「雙順差」成因

既然「雙順差」不是一種理想的國際收支格局,為什麼中國在過去15年來保持了這樣一種格局,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中國的1990年以來(除1993年外)一直維持經常項目順差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其一,儲蓄率過高。經濟學的基本常識告訴我們,儲蓄-投資=經常項目順差。2005年中國的投資率高達48.6%,但儲蓄率則更高,因而,2005年中國的經常項目順差達到GDP的6%以上並不奇怪。但是,也不能排除至少另外兩種可能性:經常項目順差造成了中國的儲蓄缺口而不是相反;儲蓄-投資缺口和經常項目順差同時是由其他原因(如匯率低估)造成的。

其二,國內外經濟的周期性變動。2005年,特別是2005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相對疲軟,進口增長速度受到影響,故2005年中國貿易順差大幅度增加。2006年中國經濟偏熱,與2005年相比,中國貿易順差應該不會有很大增加。

其三,中國的出口鼓勵政策。

第四,出口加工貿易在中國貿易中的支配地位。在舊國際分工格局下(如在雁行模式下),比較優勢決定了各國的貿易結構。但處於這一分工格局中的發展中國家並不必然有貿易逆差或順差。事實上,大多數參與這一分工的東亞發展中國家都有貿易逆差和經常項目逆差。在當前的國際生產網路的價值增值鏈中,由於中國所處的特定位置,不管儲蓄和投資的關系如何,也不管宏觀經濟周期如何,由國際生產網路中的加工和裝配地位所決定的加工貿易是一定要創造貿易順差的。2005年在中國102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中,出口加工貿易的順差為1400億美元(這意味中國的一般貿易存在38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的加工貿易中,外資占據支配地位。可以推斷,由於長期執行鼓勵出口的政策恰逢國際生產網路的迅速發展,中國目前已經形成一種具有巨大風險的以外資為主導、出口加工貿易占支配地位的國際貿易格局。從中國經常項目順差的成因來看,中國自1990年以來的貿易順差,特別是近幾年來急劇增加的貿易順差既有短期周期性原因也有長期結構性原因。實現經常項目基本平衡需要有綜合治理措施,也不能一蹴而就。

長期以來中國基本保持了資本項目的順差,多年的資本項目順差(主要是FDI)是導致中國外匯儲備增加的主要原因。從外國投資者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以及由此帶來的利潤和利潤前景自然是首要原因。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既然中國是一個儲蓄率高於投資率,既不缺乏資金也不缺乏外匯的國家,為什麼還要吸引了如此之多的FDI?

首先,中國的金融市場仍處在不發達的狀態。盡管就總體來說,中國的儲蓄大於投資,但許多潛在投資者無法得到必要的資金。與此同時,由於中國的FDI優惠政策,建立合資企業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情。一些企業為了獲得資金,於是引進FDI。在獲得外匯之後,便將外匯賣給中央銀行,並用所得人民幣購進國產設備和其他產品。其結果是FDI流入並未轉化為貿易逆差,而是轉化為外匯儲備的增加。第二,即便可以得到國內資金,但由於資本管制中國投資者難於得到所需外匯。於是引入FDI又成為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第三,制度安排導致的決策短視性。FDI是最為昂貴的一種引資方式。由於存在風險,沒有相當高的風險貼水,外國投資者是不會進入中國的。但是,對於任期只有4年的地方官和許多公司治理結構不健全的國企老總來說,FDI是「不付費的午餐」,FDI的利潤匯出是未來的事情,與他們無關。另一方面,FDI在他們任內的好處則不勝枚舉:擴大就業和增加稅收是其中最為明顯的好處。第四,引資的多寡已經成為各級地方政府政績的最主要考核指標。在許多地方,引資指標要層層分解直至縣、鄉一級。許多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本來已經過於優惠的FDI政策的基礎上,層層加碼。如固定收益、負地租、強征土地大搞開發區、高標準的基礎設施等等層出不窮,資源浪費、環境破壞、勞動者的權益受到侵害等等都可以置之度外。第五,外逃資本的迴流。在整個1990年代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誤差與遺漏數量極大。長期以來香港是中國大陸FDI的主要提供者,目前位居第二的FDI來源地是維京群島。在2005年來自維京群島的資金佔中國FDI的19%。人所共知,在來自這兩處的FDI中不少是旨在取得優惠待遇或已經漂白的外逃資本。第六,為了引入戰略競爭者而引入股權資本。目前,中國引資的目的已經由過去所說的兩大目標———彌補本國儲蓄之不足和引進外國先進技術,變為三大目標。這第三大目標是引進戰略投資者以推進體制改革。由於中國國企改革進展緩慢,WTO的過渡期即將結束,於是引進「戰略投資者」和鼓勵收購與兼並變成深化改革的重要手段。2005年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引入數百億美元。今後通過收購與兼並流入資金的數量很可能會繼續增加。在中國外匯儲備很快就會突破1萬億美元的情況下,通過出售股權的辦法來推進國企改革,從國家的角度進行成本效益分析,例如,不管從企業的角度看如何合理,從國家的角度來看,為了2.5億美元而把徐工這樣的龍頭企業賣給海外投資者的不合理性是顯而易見的。

㈡ 鄭州鋼材市場和具體位置

鄭州的鋼材市場及具體位置如下:

1、鄭州經緯鋼材市場 南四環與新鄭路向東

2、鄭州市南四環大王莊鋼材市場 鄭州市管城回族區

3、鄭州西鋼材市場 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西四環(賈魯河橋西南490米)

4、安陽鋼鐵鄭州現貨市場(雲帆都市嘉園東) 航海東路232

5、鄭州經緯鋼材市場-辦公樓01 南四環與新鄭路交叉口向東300米路北

6、鄭州經緯鋼材市場-管委會 十八里河鎮南四環與新鄭路交叉口向東100米

鄭州的鋼鐵企業名錄:

河南昌申鋼鐵有限公司(鄭州分公司) 13037526751

河南昌申鋼鐵有限公司鄭州公司 13592205087

河南唐州貿易有限公司 15838122915

河南淘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15093152119

拓展資料

鄭州,河南省省會,是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1]、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 ,地處華北平原南部、黃河下游,居河南省中部偏北,東接開封市,西依洛陽市,南與許昌市、平頂山市接壤,北隔黃河與新鄉市、焦作市相望,介於東經112°42′—114°14′、北緯34°16′—34°58′。

鄭州市總面積7446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下轄6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5個縣級市,常住人口956.9萬人。2015年鄭州生產總值為7315.2億元。鄭州市地處中原腹地,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位於中國地貌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交接過渡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

鄭州是中國公路、鐵路、航空、通信兼具的綜合交通樞紐 ,是中國商品集散中心地之一,擁有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和中國最大的零擔貨物轉運站。 鄭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國首家期貨交易所。 鄭州航空港區是中國首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鄭州也是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鄭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 ,歷史上曾五次為都、八代為州,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成員 。全市有世界文化遺產2項1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8處43項 ,擁有黃帝故里、商城遺址、天地之中等眾多歷史人文景觀。

2017年1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復函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2017年,鄭州市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31。

閱讀全文

與三壙國庫鋼材貿易公司電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