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國際貿易讀書筆記

國際貿易讀書筆記

發布時間:2021-03-03 23:04:33

㈠ 求文檔: 《國際貿易競爭優勢》讀後感

邁克爾·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完全改變了我們原來對財富在現代全球經濟中是如何形成和保持的觀念。

——《國家競爭優勢》中文版 扉頁

一 本書核心思想及其架構體系
現代全球化經濟條件下,如何實現國家經濟持續繁榮是困擾各國研究者和政界精英的難題,而哈佛大學商學院的邁克爾·波特所著的《國家競爭優勢》一書正是為了回答「為什麼基於特定國家的企業在特定的領域和產業獲得了國際水平的成功」的核心問題。波特教授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分析,來試圖回答這一問題。第一,為什麼有些國家能在國際競爭中取勝,而另外的國家卻失敗了;第二,為什麼某些國家可以成為它在一個產業領域的國際競爭中取得持續勝利的大本營;第三,我們應該怎樣幫助不同的企業和政府選擇更好的競爭策略,以及更合理地配置和使用自然資源。全書的架構體系圍繞這些議題展開。全書共分為4篇(理論篇、產業篇、國家篇、應用篇)13章。
在第1篇(理論篇)中,波特教授開篇便明晰了競爭力的含義和來源,指出生產率(每單位勞動與資金的產出價值)的提高是國家生產力和競爭力提升的關鍵。緊接著,波特教授展示了增加國家競爭優勢的途徑和評價其地位的方法的模型工具「鑽石模型」。他圍繞國家競爭力的評價和構建,將「五力分析」和「價值鏈」框架中的重要概念有機地應用到本書最為核心的「鑽石模型」當中,並對四大要素和兩個輔助要素、「鑽石模型」的動態性、互相影響等特點進行了論述。
第2篇(產業篇),波特教授通過展示四個優勢國家、四個優勢產業的案例,分析了產業競爭力形成並提升的過程和原因。案例中值得借鑒之處包括德國印刷機產業中集群化、專業化的作用;美國醫療檢測儀器產業注重內需及其支持性產業的價值;義大利瓷磚產業發展中,國內市場競爭的意義;在日本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過程中,政府在改善國內市場需求狀況和刺激生產條件兩方面起到的恰到好處的作用等。在第2篇中,波特教授還專門提到了服務業與國家競爭優勢的關系和意義。
波特教授在第3篇(國家篇)中,綜合運用「鑽石模型」中的生產要素;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同業競爭;需求條件;相關與支持性產業四大要素情形和機會+政府兩個輔助要素扮演情況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八個國家競爭力消長的現狀、原因和前景。其中玩味的是,美國一方面由於其產業多樣化位列戰後贏家,(其他納入分析的戰後贏家還包括重視貿易的瑞士、重視科教和高標准化的德國、經濟重心集中的瑞典)同時由於其天然資源產業比重高、對產業集群表現不佳等原因,和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位列衰落的大國行列。另外,在「鑽石模型」諸要素中都有上佳表現的日本、義大利和韓國位列新興國家行列。在這篇中,波特教授還提出了經濟發展的四個階段劃分,並指出了四個階段發展、跨越、循環的過程和規律。
(1) 生產要素導向階段:基本生產要素是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轉入下一階段難度大。
(2) 投資導向階段:基本生產要素和國內需求成長是優勢。
(3) 創新導向階段:國內需求開始國際化;相關和支援產業發展良好;企業海外拓展。
(4) 富裕導向階段:社會價值掛帥、經濟活力下降;兩極化問題。
波特教授在第4篇(應用篇)中,綜合討論了企業戰略和政府戰略並且依據鑽石模型的優劣分析和經濟發展階段評估方法,提出了10個國家的行動指南。

二 「鑽石模型」分析方法——從比較優勢到競爭優勢的飛躍
《國家競爭優勢》一書的再版前言,就將「鑽石模型」為重要分析工具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與比較優勢理論做了區分和對比。比較優勢理論實際上也是一種競爭理論,不過它強調的是一國處於相對優勢的行業和產品參與國際競爭,而不是一國的所有行業和產品都參與國際競爭,形成整體競爭優勢。
波特的「鑽石模型」認為競爭力和國家繁榮不是一個零和游戲。作為一種理解國家或地區(包括省、市級別區域的)全球競爭地位的全新方法,國家競爭優勢理論的中心思想是一國興衰的根本在於國際競爭中是否贏得優勢,它強調不僅一國的所有行業和產品參與國際競爭,更為重要的是要形成國家整體的競爭優勢及其條件的促成和創建。而國家競爭優勢的取得,關鍵在於以下相互作用,動態連接著的四個基本要素和兩個輔助要素的共同作用(如下圖所示),這四大要素包括:
(1) 生產要素:一個國家在特定產業競爭中有關生產方面的表現,如人工素質或基礎設施的良莠不齊。
(2) 需求條件:本國市場對該項產業所提供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如何。
(3) 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的表現:這些產業的相關產業和上游產業是否具有國際競爭力。
(4) 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對手:企業在一個國家的基礎、組織和管理形態,以及國內市場競爭對手的表現。

除此之外,在國家環境與企業競爭力的關繫上,還有「機會」和「政府」兩個輔助要素。產業發展的機會通常要等基礎發明、技術、戰爭、政治環境發展、國外市場需求等方面出現重大變革和突破,這些機會嘗嘗是能被企業政府所控。至於政府對「鑽石模型」的影響更是全方位的、間接的、深刻的。(政府政策的思考詳見本文第三部分)
全書的核心思想,即如何評價和提升產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方法和工具便是「鑽石模型」,同時它也貫穿始終,在實證分析中證明了它的獨特價值和魅力所在。綜合第3、4篇的作者論述,針對「鑽石模型」的各要素有如下一些值得強調說明的地方:

(一)需求要素:強調挑剔的國內消費者
第一,波特十分強調國內需求在刺激和提高國家競爭優勢中的作用。第二,波特認為如果一國國內的消費者是成熟復雜和苛刻挑剔的話,會有助於該國企業贏得國際競爭優勢,因為成熟復雜和苛刻的消費者會迫使本國企業努力達到產品高質量標准和產品創新。
波特強調國內需求而將國外市場放在「機會」要素中。一般說來,企業對最接近的顧客的需求反應最敏感。因此,國內需求的特點對塑造本國產品的特色,產生技術創新和提高質量的壓力起著尤其重要的作用。
波特強調成熟復雜和苛刻挑剔的消費者而非僅僅追求需求數量,這點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歐洲斯堪的納維亞地區成熟復雜和苛刻的顧客促使本地兩大電信設備製造廠商——芬蘭的「諾基亞(Nokia )」和瑞典的「愛立信(Ericsson)」早在其它發達國家對行動電話需求形成之前就開始大規模投資行動電話技術。結果,「諾基亞(Nokia)」、 「愛立信(Ericsson)」分別位列當今全球行動電話設備行業的三大巨頭之一。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寧向東教授在《領略波特的劍氣》一文中曾就此提出疑問:中國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手機消費群體,消費者在某些方面的要求也比較苛刻,但為什麼我們無法形成有持續競爭力的手機研發與製造行業呢?當然每個要素的作用只能解答問題的一部分。

(二)關於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
波特教授在全書中始終秉持「同業需競爭」的觀點,他斷言強大的國內競爭者是一項難以衡量的國家資產,並且強調國內同行業中的激烈競爭是該行業產生競爭優勢並強勁不衰的重要條件,他反對傳統理論有關「國內競爭是一種資源浪費」的觀念,認為必須拋棄政府提供的特殊關照,以扶持國內少數企業成長的政策,否則企業將走不出「政府保護——不思創新——競爭無力——進一步保護」的怪圈。誠然國內企業之間的競爭,在短期內可能會損失一些資源,但從長遠看,則利大於弊。國內競爭給企業帶來創新、提高質量、降低成本,通過投資提升高級生產要素等一系列壓力,這一切都有利於產生具有世界競爭力的企業。同時國內的激烈競爭,也會直接削弱企業相對於國外競爭者所可能享有的一些優勢,從而促進企業努力「苦練內功」,爭取獲得更為持久更為獨特的優勢地位,最後,也正是國內激烈的競爭,迫使企業向外部擴張,力求達到和超過國際先進水平,佔領國際市場。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波特教授在書中對無序低效的同業競爭予以了警告,這種無序低效包括在缺乏核心競爭力時的簡單價格戰,這種粗糙低效的同業競爭不僅不利於提升產業乃至國家的競爭力,相反是種損害。但遺憾的是波特教授在書中對這方面的著墨不多,值得進一步研究分析。

(三)初級要素與高級要素及劣勢生產要素的功效
波特教授把生產要素按等級劃分成基本要素(或初級要素)和高級要素兩大類。前者是指一國先天擁有或不需太大代價便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資源、氣候、地理位置、人口統計特徵,後者則指必須通過長期投資和培育才能創造出來的要素,如通訊基礎設施、復雜和熟練勞動力、科研設施以及專門技術知識。國家競爭優勢認為高級要素對競爭優勢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並且認為不利的生產要素,即劣勢,往往有刺激某些產業或企業通過持續地創新來予以彌補的功效,這會促進一國的經濟發展。而要素富足型的國家卻常常因為動力不足而並不能獲得競爭優勢。
波特教授與「資源之咒」理論似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在書中用義大利鋼鐵製造商和荷蘭花卉產業的例子來佐證這一觀點,而日本企業受空間所困卻創造出了「即時生產」的競爭優勢的例子則為了強調學會不一味依賴充沛的資源和舒適的環境來發展競爭優勢的重要意義。

(四)「集群效應」的「溢出效應」
波特教授在論述相關與支持性產業要素時,提出了「集群」概念,認為產業集群就像一個緊密聯系的系統,可以促進企業在縱向和橫向之間通過積極的互動和交流來推動和鼓勵對方進行持續的產業升級和創新。特別是在文化相似、地理位置接近的時候,企業之間經常性的接觸和交流會幫助他們抓住機會、發現和應用新的技術方法,實現顯著的集群效應。
另外,波特運用瑞典在製造組裝金屬產品領域(得益於相關特種技術的領先技術)和美國的電腦產品的全球競爭優勢(得益於先進的半導體工業技術)的實例說明:在國內擁有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供應商和相關輔助性行業,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貿易能夠取得國際競爭優勢的重要條件。相關行業和輔助性行業在高級生產要素方面進行投資的好處,將會在行業之間相互擴溢而產生「溢出效應」,從而有助於這些行業取得國際競爭的有利地位。

三 政府的作用及其邊界的原著闡釋與現實思考
波特教授在第3章介紹鑽石體系時,把政府作為的輔助因素最後做了介紹,在第12章則通篇論述了政府政策及其影響。他指出政府的政策的重要性不在於政策本身,而在於它對鑽石體系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即政府的任一政策都會或多或少地對四個關鍵要素起到增強或削弱的作用。因此波特絕非認同政府無所作為的自由主義思想。但是政府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做到哪個程度就夠了,這些恰是值得深究的。具體分來,波特對於政府作為的探討集中在以下兩點:
一是針對政府產業扶持政策的探討,他認為針對某些指定產業的大力扶持,或是建立在補貼基礎上的投資對於國家提升產業的競爭力水平都是無益的,他寫道「環視各國,若是政府強力介入的產業,絕大多數無法在國際競爭上立足。在產業的國際競爭中,政府固然有它的影響力,但決非主角。」波特認為針對某些產業的補貼恰恰是對其他產業的不公平,其效用是比較差的,搞不好還會走向反面。而他認為政府幹預通知只在次級產業中才比較有效。
二是針對政府如何更有效地激勵「鑽石模型」中的四大要素發揮作用,繼而對提升競爭力發揮效用。他特別強調政府的「搭台」角色,即如果能夠搭建起很好的產業發展環境、降低通信和交通成本、重視教育和研發這些基礎性工作,這將會對在不扭曲市場價值和發展、競爭規律的前提下來提升產業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原著闡釋的邏輯通暢易懂的,但結合現實卻發現存有較大差距和可探討的空間。從政府產業扶持政策來看,以中國的例子,政府在產業發展方面從來是佔主導地位的,持積極介入的。從金融危機後中央政府推出的十大產業振興計劃到各地產業規劃,再到大飛機產業的上馬等等實例看,政府顯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人認為政府對十大產業的扶持恰是對其他產業的不平等待遇,而也有人懷疑政府的舉措是否會產生相關產業的本身原動力,進而產生惰性和依賴,這或許與波特教授的觀點有些相近,而波特以為的政府更應側重於普適的制度、環境、基礎性架構的搭建或可規避這些困擾。不過從歷史的經驗來看,政府對產業的扶持在中國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在中國從較多的初級元素向高級要素跨越的過程中,國家集中力量針對一些總量大、產業鏈條長、對於保障國家產業、金融、社會就業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具有顯著地位的產業,集中力量進行扶持和介入或者是資本積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方式之一。但至於介入的深度和政府退出的時間點需要掌握恰當,防止相關產業形成過分依賴。
就政府「搭台」角色的闡釋,對中國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國內吸引投資、發展產業一般的手段有壓低(甚至免去)土地價格、稅收減免、財政補貼等手段,以求投資增加,發展經濟。但在教育培訓、研發技術支持、發展創業環境等軟建設方面存在著較大差距。例如由於對教育培訓的投入不顯著,高端裝備製造業的人才不足,以致於中國對高端裝備製造業的吸引力始終不足。顯然中國政府更習慣於在顯而易見、出成效快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直接干預等方面有所作為,但對隱形的、帶有長期性的基礎性軟體環境建設仍是缺乏興趣且投入不足。葉裕民教授在城市經濟學的授課過程中曾介紹過美國田納西州為了吸引通用公司的企業布局在本州的斯普林山市,除了修建基礎設施外,特別提出資助企業進行工人培訓,價值為每輛車4美元。這一資助舉措培育出來的優秀產業工人對於整個產業結構的提升和進步都是具有基礎性和長期性的價值,而這類舉措在中國卻是罕見和急需的。

四 原著的幾個遺憾之處
顯然波特教授如下的這番論述是有依據的,他指出沒有哪一個國家在每個產業中所向無敵(各自要素稟賦和優勢不盡相同),因而把有限的資源運用到最有生產力的領域,即具有競爭力的產業擴張,缺乏競爭力的產業則走出去,而政府對於已經缺乏競爭力的保護性政策都無益於經濟升級和競爭力提升。
從純理性的角度來看,波特教授的見解是可以理解並且邏輯成立,但是現實與理想化的設想總是存在著差異。一些產業在國家的存在並不以盈利和提升競爭力為第一目標,如能源性工業(石油石化核能等產業)、國防工業、電力、通訊通信等產業其存在對於國家安全和核心利益具有重要價值,雖然很多產業其生產率和競爭力水平低下(並不是說沒有提升其生產率的必要),但無礙於國家的需要。波特教授此點的論述或可再補充完善。
在構建經濟發展的四個階段方面,波特教授創造性的提出了四種導向並且可以前進也可能相互間循環的四個階段。全篇以文字敘述為主,而缺乏數據具體的論述,繼而感性認識多於量化指標。比如投資導向性的發展階段,根據八個或十個國家的橫向縱向數據實證分析,投資額的比例(佔比如GDP)究竟達到什麼區間才能算是投資導向型的。事實上量化指標的運用也存在著局限性,但若能以感性的敘述結合起來,或能產生更好的效果。
波特教授大多著眼於在全球現已獲得顯著競爭力的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遇到的經濟發展困難特別是升級途徑和發展方法的著墨不多。正如波特教授所言,「目前幾乎所有的發展中國家、計劃經濟型國家都處於生產要素導向的經濟發展階段(第一階段)。一般而言,能夠從生產要素導向階段邁出並且成功轉入下一階段的國家並不多。」但針對國際貿易規則體系的不公正合理的秩序架構對發展中國家發展的影響如何評價和消除、發展中國家發展問題的解決方法等波特教授沒有或者基本較少提及。

由於能力和時間所限,波特教授的《國家競爭優勢》一書只是草覽一通,選擇了其中的第一篇、第三篇第10章和第四篇第12章進行了精讀。一些看法仍較膚淺,存在不足和考慮不當之處,對書中關於產業經濟學的部分內容理解也不夠深入,忽略了企業戰略部分的閱讀。波特教授作為當今大家,書中值得品讀之處值得以後再行閱讀和思考。上文算是階段性的讀書筆記和思想摘要吧,盼各位批評指正。

㈡ 關於國際政治專業書的讀書筆記2000字

《文明沖突論》

「如果一個學者沒有什麼新東西要說的話,他就應該保持沉默。」——塞繆爾·亨廷頓

一、倍受爭議的亨廷頓
塞繆爾·亨廷頓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位「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人物。和他接觸過的人總愛用「靦腆」、「學究氣」、「不善言辭」這類語言形容他,而讀過他書的人卻會發現另一個亨廷頓,他思想犀利、咄咄逼人、似乎總想挑起爭論。
塞繆爾·亨廷頓1927年出生於紐約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旅館業雜志的出版商,母親是一位短篇小說作家。他的外祖父是當時美國頗有名氣的「掏糞刊物」(專門揭發政界、商界丑聞內幕的雜志)《麥克盧爾》的合作編輯。亨廷頓很早便顯示出了自己在社會科學方面的才華,他16歲考入耶魯大學,兩年半之後因為「成績特優」而提前畢業。隨後他在美國陸軍服了一段時間兵役,接著又從芝加哥大學獲得政治學碩士學位。在1950年,年僅23歲的亨廷頓又獲得了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畢業之後便留校任教。
1957年,剛到而立之年的亨廷頓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士兵與國家》。在這本書的第一篇書評當中,批評家就指責這本書有軍事主義色彩,讓人聯想起墨索里尼「信仰、服從、戰斗!」的口號。在60年代,哈佛大學一些激進的學生在得知亨廷頓曾經在約翰遜政府內任職的消息後,佔領並焚燒了他辦公的哈佛大學國際事務中心,有人甚至在他的寓所門口塗上了這樣的標語:「戰爭罪犯居住於此。」
盡管在亨廷頓的同學之中有基辛格、布熱津斯基這樣的政界名流,他的學生之中也不乏福山、扎卡里亞這樣的當代精英,但是他本人卻不願在媒體上拋頭露面。人們很難在電視訪談節目中看到亨廷頓的身影,他不是那種「媒體學者」,他的學術聲譽是靠著17本著作和一系列論文建立起來的。他毫無疑問是學術界的圈內人,他曾經出任美國政治科學學會主席,又是著名的《外交政策》雜志的創辦人之一。但是他在寫作的時候卻寧可把自己當成一個圈外人,故意以一種刺激那些最終會評判自己著作的專家們的方式討論問題。亨廷頓曾經說,「如果一個學者沒有什麼新東西的話,他就應該保持沉默。對真理的探求與學術爭論是一回事。」而在他的全部著作中,最為著名、最有爭議的莫過於那本《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了。亨廷頓在這本書以及一系列相關的論文中提出了一個鮮明的觀點:冷戰後的世界將以「文明」劃線,文明認同形成了冷戰後世界上的結合、分裂和沖突模式。這無疑是一種觀察國際政治現象的新「範式」。
二、亨廷頓的範式觀
著名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庫恩在其經典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指出,當舊的範式日益無法解釋新的或新發現的事實的時候,能用更令人滿意的方法來說明那些事實的範式就取代了它,而新範式取代舊範式的過程就是思想和科學進步的過程。一種理論要想被接受為一個範式,必須看上去強於其競爭對手,但它不必要,事實上也從來沒有解釋所有它可能遇到的事實。從一定意義上說,所謂範式就像一張地圖。只有在地圖的引領下,人們才能穿過未知的地區到達自己的目的地。但是地圖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標注出地面上的所有景物,它必然有所取捨,但是只要它能夠最簡單明確地幫助路人到達目的地就是好地圖。一個好的範式應該:1、理順和總結現實;2、理解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3、預期未來的發展;4、從不重要的東西中區分出重要的東西來;5、幫助人們弄清應該選擇那條道路來實現目標。
在亨廷頓看來,自二戰結束到蘇聯解體的40多年來,支配大多數國際關系的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關於世界事務的「冷戰範式」。這一範式簡單明了又非常實用。誠然,它無法解釋這段時期內世界政治中發生的一切事情,有時還會發生一些偏離這一範式的重大事件,比如中蘇關系的破裂。但是,作為思考全球政治的簡單模式,它比其他任何競爭對手都更能說明最重要的現象,這一範式被普遍接受,並且整整影響了兩代人關於世界政治的看法。然而冷戰的結束使過去那張有效的地圖變得過時了。需要為國際政治繪制一幅新的地圖,這份地圖既描繪出了現實,又把現實簡化到能夠很好的服務於認清國際政治的目的。
事實上,冷戰後的確有不少人提出了理解國際政治的新範式。亨廷頓把這些範式歸納為四類。第一類是所謂「一個世界」的範式,亦即民主和平論。這一範式認為,冷戰的結束意味著全球政治中重大沖突的結束和相對和諧的出現。日裔美國學者福山提出了「歷史的終結」的命題,他認為人類意識形態演進到當代資本主義已經劃上了句號,作為人類征服最終形式的西方民主制度將在世界范圍內普及。重大的全球沖突已經結束,重大的思想斗爭也已經結束,未來人們要面臨的僅僅是瑣碎的經濟和技術問題。第二個範式是「兩個世界」的範式。冷戰的結束雖然終結了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的對抗,但是從很多角度看世界仍然分為兩部分。從文化和生活方式上看可以分為西方和非西方;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可以分為北方和南方;從戰爭與和平的角度來說,可以分為高度穩定的「和平區」和動盪不安的「戰爭區」。第三種範式是現實主義國際政治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國家仍然是世界事務中最重要的行為體,國家之間的關系處於無政府狀態,因此為了確保自己的生存和安全,國家總是試圖盡量擴大自己的權力。冷戰後世界中各國的利益和行為仍然可以按照這一範式來理解。第四種範式宣揚世界進入了完全混亂的狀態。一些學者的論文和專著的題目就頗有代表性,比如卡普蘭的長篇論文《即將到來的無政府狀態》、布熱津斯基的《大失控與大混亂》、莫伊尼漢的《大混亂》等等。這一範式強調,國家正在弱化,冷戰後的世界上出現了大量的「失敗國家」。政府權威的崩潰、國家的分裂、部落、種族和宗教沖突的加劇、跨國犯罪組織的出現、難民的激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恐怖主義的泛濫、種族清洗的盛行都為這一範式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亨廷頓認為以上四種範式雖然各自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都存在著重大缺陷。「一個世界」的範式所強調的世界中的整合力量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文明的力量對這種整合力量的抵抗仍然不可忽視;誠如「兩個世界」的範式所言,世界在一定意義上確實是一分為二的,主要的區別存在於占統治地位的西方文明和其他非西方文明之間,但是無論如何,並不存在一個作為統一體的非西方文明;現實主義的範式正確指出了國家仍是世界事務中最重要的因素,但這一範式過於強調了國際關系的連續性而忽略了它的變化,沒有看到國家的利益、各國的聯合與沖突正日益受到文化和文明因素的影響;「大混亂」的範式正確指出了世界的無政府狀態,但是它沒有看到給世界的穩定帶來最大危險的是那些來自不同文明和國家集團之間的沖突。
因此,亨廷頓提出了自己的範式,即文明的範式。他認為,在冷戰後的世界中,人民之間最重要的區別不是意識形態的、政治的或經濟的區別,而是文化的區別。民族國家仍然是世界事務中的主要因素。它們的行為仍像過去一樣受到對權力和財富追求的影響,但也受文化偏好、文化共性和文化差異的影響。對國家最重要的分類不再是冷戰中的三個集團,而是世界上的七八個主要文明。文化的共性和差異影響了國家的利益、對抗和聯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絕大多數來自不同的文明。最有可能升級為更大規模戰爭的地區沖突是那些來自不同文明的國家或集團之間的沖突。政治和經濟發展的主導模式因文明的不同而不同。國際議題中的關鍵爭論問題包含文明之間的差異。權力正在從長期以來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轉移。全球政治已變成多極的和多文明的。
一方面,亨廷頓對自己提出的文明的範式相當自信,他認為這一範式為理解20世紀結束之際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提供了一個相對簡單但又不過於簡單的地圖。範式應該能夠導出預測,對範式有效性的檢驗可以通過對不同範式導出的預測的准確性加以對比來進行。亨廷頓認為文明的範式能比其他範式更加准確的預測冷戰後國際事態的重大發展。另一方面,他也承認,任何範式都不可能永遠有效。早晚有一天,文明的範式必將像冷戰的範式一樣被新範式取代。
三、文明力量的消長以及文明秩序的形成
一部人類的歷史就一部文明的歷史。探索文明的起源、形成、興起、相互作用、成就、衰落和消亡的著作可謂汗牛充棟。然而,究竟什麼是文明?在這個問題上,迄今並沒有共識。亨廷頓所講的文明有五大性質。一是文明的多元性質。亨廷頓對這一點極為強調,並把它作為全書立論的一個基礎。對許多人而言,文明是相對「野蠻」而言的,因此文明是一種普遍性的標准,它只能是一元的。亨廷頓反對這種觀點,他認為存在著許多種文明,它們每一個都以自己的方式文明化了。二是文明的形而上性質。文明和文化都涉及一個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在所有界定文明的客觀因素中,最重要的通常是宗教。人類歷史上的主要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基本等同於世界上的偉大宗教。三是文明的包容性。一個文明是一個最廣泛的文化實體,是對人對最高文化歸類,是人們文化認同的最廣范圍。例如,一個羅馬居民可能以不同的強度把自己定為羅馬人、義大利人、天主教徒、基督教圖、歐洲人和西方人。他所屬的文明是他與之強烈認同的最大認同范圍。文明是最大的「我們」。亨廷頓的這個觀點其實與中國傳統文化中講的「華夷之辨」頗有相似之處。四是文明的長期性。文明總有終結,但又生存得極為長久,他們是人類最持久的結合。五是文明的超政治性。既然文明主要以宗教來劃界,那麼它就是文化實體而不是政治實體。一個文明可能包含一個或多個政治單位。
亨廷頓認為當代世界有七個或八個主要文明: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東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或許還要加上一個非洲文明。近代以前各個文明的交往是分散而有限的。自16世紀以來,西方文明開始對所有其他文明進行持續的、不可抗拒的和單方面的沖擊。但是西方贏得世界並不是通過其思想、價值或宗教的優越,而是通過它運用有組織的暴力方面的優勢。在這個過程中,西方與非西方確立了控制——從屬關系,而在西方社會內部發展出了較為平等的國際體系。這個歷史進程到20世紀中後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首先,西方的擴張終結了,對西方的反抗開始了。其次,國際體系超越了西方,成為多文明的。文明之間的相互關系由此步入了第三個歷史階段,它比第一個階段更為頻繁和緊張,又比第二個階段更為平等和互惠。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在於各個文明之間的權力關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在20世紀末,相對於其他文明而言,西方的權力呈現出兩幅畫面。第一幅是西方處於壓倒一切的、成功的、幾乎是完全的支配地位。蘇聯的瓦解消除了西方唯一最強勁的挑戰者。西方是唯一在其他各個文明或地區擁有實質利益的文明,也是唯一能夠影響其他各個文明或地區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的文明。第二幅圖畫則暗淡得多,西方越來越關注其內部問題和需求,因為它面臨著經濟增長緩慢、人口停止、失業、巨大的政府赤字、職業道德下降、儲蓄率的等問題。而其他文明正在悄然崛起。亨廷頓認為這兩幅圖畫描繪的都是現實。但是他仍然認定文明間的均勢正在發生逐步的、無情的、也是根本性的變化。西方的權力相對於其他文明正在並將繼續衰落。這一過程有三個特徵:首先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西方權力的上升歷時400年之久,它的衰退可能也需要同樣長的時間;其次,這一過程不是直線型的。西方文明有西歐和美國兩個力量中心。西歐部分的衰落早在20世紀初就開始了,然而美國在20世紀中期取得了世界霸權地位暫時扭轉了這一態勢,現在作為整體的西方文明正面臨再次衰落。第三,這一過程是由權力的相對性決定的。與其他文明相比,西方文明在其領土人口、經濟產值、軍事能力等權力資源方面都開始下降了。
與此同時,非西方文明中的兩股潮流引人注目。一股是拒絕西方文明價值觀的本土化的潮流,另一股則是宗教復興的潮流。在這兩股潮流中脫穎而出的亞洲和伊斯蘭世界對西方文明構成了重大的挑戰。東亞的經濟發展是20世紀後半葉世界上最重要的發展之一。以此為契機,東亞形成了一種強烈的自信態度。主要表現為:亞洲人相信東亞將保持經濟的快速增長,並很快在經濟上超過西方,因此與西方相比它在世界事務中將越來越有力;亞洲人相信這種經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亞洲文化的產物,亞洲文化優於文化上和社會上頹廢的西方文化;盡管東亞人意識到亞洲各社會和文明之間的差異,但他們仍認為存在著重要的共性;東亞人為,亞洲的發展和亞洲價值觀是其他非西方社會努力趕超西方時應仿效的模式,西方也應該用它自我更新。伊斯蘭文明對西方作出的調整主要是通過宗教復興運動的興起來實現的。伊斯蘭復興運動既是對現代化的接受,又是對西方化的排斥。這一運動的主要目的是強化伊斯蘭教對社會生活的規范。它的最大動力來自於伊斯蘭社會在現代化過程中產生的社會流動和人口增長。亨廷頓指出,在未來若干年裡,穆斯林人口中的年輕人將多得不成比例,而且這些人大多是城市人口並至少受過中等教育。人口增長與社會流動這兩個因素的結合將產生重大的政治後果:首先,青年人是反抗、不穩定、改革和革命的主角,伊斯蘭復興運動中已經深深地打上了青年的印記;人口構成的變化還將加劇伊斯蘭社會內部的緊張狀態;最後,持續增長的伊斯蘭人口將對伊斯蘭周圍的文明特別是西方文明構成巨大的移民壓力。總之,亨廷頓把亞洲經濟的發展和伊斯蘭世界人口的增長都看作挑戰現有國際秩序的不穩定力量,這是他關於文明的沖突這一推論的重要理論前提。
隨著文明力量的消長以及冷戰的結束,全球爆發了認同危機,人們都面臨著「我們是誰?」、「我們屬於哪?」這一類認同問題。全球政治正沿著文明的界線重構。在冷戰時期,各國作為盟國、衛星國、仆從國、中立國或不結盟國家,而與兩個超級大國相聯系。在冷戰後的世界,各國作為成員國、核心國家、孤獨國家、分裂國家和無所適從的國家而與各文明相聯系。文明的成員國是一個在文化上完全認同一種文明的國家。文明的核心國家是文明內部秩序的源泉,而核心國家之間的談判則是文明之間秩序的源泉。主要文明的核心國家正在取代冷戰期間的兩個超級大國,成為吸引和排斥其他國家的幾個基本的極。例如美國、俄羅斯、中國正在分別成為西方文明、東正教文明和中華文明的核心國家。當文明缺少核心國家的時候,在文明內部建立秩序或在文明之間通過談判建立秩序的問題就會變得更加困難。伊斯蘭文明、非洲文明和拉丁美洲文明目前都面臨這樣的問題,而這也正是非洲和伊斯蘭世界內部動盪不安的一個主要原因。所謂孤獨國家是那些在文化上缺乏與其他社會共同性的國家。最重要的孤獨國家莫過於日本,它的文化極為特殊,而且它沒有包含一種可以輸出到其他社會並據此與其他社會人民建立文化聯系的普世宗教或意識形態。孤獨國家在未來以文明劃線世界的作用將大受限制。分裂國家是那些一個國家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文明集團的國家,例如前南斯拉夫(基督教部分、東正教部分、穆斯林部分)、蘇丹(基督教部分、穆斯林部分)、奈及利亞(基督教部分、穆斯林部分)、印度(印度教部分、穆斯林部分)等等。無所適從的國家是那些屬於某種單一文明但其領導人卻想要把它轉為另一種文明的國家。土耳其、俄羅斯、墨西哥都是典型的例子,它們分別屬於伊斯蘭文明、東正教文明和拉丁美洲文明,但其領導人卻一心想把這些國家改造為西方文明的一部分,迄今為止這種努力並沒有受到多大成效。
四、文明的沖突
亨廷頓文明觀的一個中心思想就是文化共性促進人們之間的合作和凝聚力,而文化的差異卻加劇分裂和沖突。在以文明劃界的世界中,具有重大影響的沖突將沿著文明的斷層線展開,特別是將在西方和非西方之間展開。這又可以分為三類情況:西方與挑戰者文明的伊斯蘭國家和中國的關系可能會持續緊張,並經常出現嚴重的對抗;西方與屬於較弱文明的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沖突則要輕得多;西方與俄羅斯、日本、印度的關系則可能介於上述兩者之間,同時具有合作和沖突的因素。在亨廷頓看來,造成西方與伊斯蘭世界和中國沖突的原因是「西方的傲慢、伊斯蘭國家的不寬容和中國的武斷」。具體說來,西方和伊斯蘭世界以及中國的沖突將圍繞武器擴散、人權和民主以及移民三個領域而展開。發展一流的常規軍事能力需要時間、努力和資金,這就強有力地促使非西方國家尋求以其他方式來對抗西方的常規軍事力量。達到這一目的的捷徑就是獲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各文明的核心國家,以及那些渴望在區域內起支配作用的國家特別強烈的希望得到這些武器。亨廷頓認為,在武器擴散問題上存在一個儒教——伊斯蘭教聯盟。而中國在向伊斯蘭國家轉讓常規武器和非常規武器方面起了主導作用。西方基於維護自己霸權利益的考慮,竭力遏制向非西方文明的武器擴散勢頭。亨廷頓認為西方的這一政策是註定要失敗的,因為在一個多文明的世界中,核武器和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是權力緩慢地但不可避免地分散的一個主要表現。西方在民主和人權問題提上表現出了一定的虛偽性,而亞洲的經濟增長和伊斯蘭世界的宗教復興運動使得這兩個文明對西方的說教嗤之以鼻。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世界范圍內興起的民主化浪潮在那些受西方和基督教影響強大的國家最為成功,在其他文明的國家內則乏善可陳。此外,美國對伊斯蘭世界的民主化持一種虛偽的態度:它支持沙特等專制政權,對民主化程度高得多的伊朗卻竭力遏制;在人權問題上,亞洲和伊斯蘭世界對西方的價值標准並不完全接受,西方在世界范圍內推行人權的努力前景也很暗淡。從16世紀到20世紀的漫長時間里,西方人口的向外移民是西方崛起的最重要標准之一。然而到20世紀末,進入西方國家的移民人數已接近了19世紀西方外移人口的絕對數字。西方國家面臨著口前的移民壓力,因此西方對移民問題的態度也發生了重大逆轉,由原先贊同甚至鼓勵移民變為反對移民。歐洲的移民主要來自伊斯蘭世界而美國的移民主要來自墨西哥。在移民問題上西方和伊斯蘭世界以及拉丁美洲(在較小程度上)將會產生新的對立沖突。此外,大量湧入的穆斯林和墨西哥移民還有可能使歐洲和美國的社會面臨分裂的危險。作為一個西方文明的衛道士,亨廷頓對西方的處境深感憂慮,他為西方提出的對策是,首先要加強西方文明自身的團結,特別是美歐之間的團結,不給挑戰者以分化西方的機會;其次,要善於利用非西方文明之間的矛盾,從中漁利。再次,還要在各個非西方文明中分清主要對手和合作夥伴,團結大多數,鼓勵和打擊一小撮。
文明的沖突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斷層線沖突,它發生在屬於不同文明的鄰近國家之間、一個國家中屬於不同文明的集團之間、或想在廢墟中建立起新國家的不同文明集團之間。斷層線沖突在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國家或集團之間特別普遍。二是發生在全球宏觀層面上的不同文明的核心國家之間的沖突,這種沖突涉及的是國際政治中的典型問題,包括:1、對全球發展和全球性國際組織的影響力問題;2、相對軍事權力問題,主要體現在核不擴散、軍控、軍備領域;3、經濟權力和福利問題,主要體現在貿易、投資等領域;4、對人口的控制問題,包括保護本文明的人民和歧視另一文明的人民;5、價值觀念和文化沖突。
在分析斷層線沖突的時候,亨廷頓使用了「血腥的伊斯蘭邊界」這個詞彙,這可能是他這本著作中遭到批評最多的地方。但是亨廷頓為自己的觀點辯解說,穆斯林只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但是在90年代,他們比起它任何文明的人都更多地捲入了集團之間的暴力沖突,這方面的例子多得不勝枚舉。亨廷頓認為「穆斯林的好戰傾向」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從歷史上看,伊斯蘭教從創建之日起就是一個好戰的宗教,在穆斯林的教義和實踐中沒有非暴力的概念。伊斯蘭教在從其發源地阿拉伯半島向世界各地傳播的路線主要是通過陸上進行的,這也造成了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間經常的、持續的緊張沖突。另外,伊斯蘭教是一種絕對的一神教,而且強調政教合一,因此伊斯蘭教缺乏寬容精神也是沖突的一個根源。從政治上看,西方推行帝國主義和穆斯林在19、20世紀的屈從地位,促使非穆斯林將穆斯林是為進攻的目標。而伊斯蘭世界中缺乏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核心國家,是伊斯蘭世界與外部沖突不斷的又一重要原因。從人口上看,伊斯蘭社會的人口爆炸,以及大量青壯年失業者的存在,也是造成伊斯蘭暴力傾向的重要原因。
依據國家和集團介入斷層線沖突的程度不同,斷層線沖突可分為三個層次。在第一層次上,是那些實際上彼此沖突的各方,它們可能是國家,也可能是地方集團。第二層次的參與者通常是與主要交戰方相關的國家。在第三層次上是遠離實際戰斗但是與參與者有著文明上的聯系的國家,它們往往是各個文明的核心國家。例如,冷戰後俄羅斯是車臣戰爭的第一層次參與者,塔吉克沖突的第二層次參與者,前南斯拉夫戰爭的第三層次參與者。第二和第三層次的參與者提供的支持對與戰爭的進行至關重要,它們的制約對制止戰爭也至關重要。沒有第二和第三層次參與者的戰爭比起其他戰爭來說擴大的可能性要小,但也更難終止,屬於缺少核心國家的文明的集團間戰爭也是如此。斷層線戰爭自下而上地爆發,斷層線上的和平卻要自上而下地慢慢推動。
核心國家不大可能相互直接使用武力,但是如果地區集團之間的斷層線沖突不斷升級,最終將使核心國家捲入。此外,全球范圍內文明間力量對比的重大變化也有可能導致核心國家間的戰爭。亨廷頓從西方文明發展史就是一部興起和衰落國家之間的「霸權戰爭史」這一經驗推論道,中國的崛起可能引起文明之間的五專沖突。,另一方面,只要伊斯蘭仍是伊斯蘭,西方仍是西方,這兩個為大文明和生活方式之間的根本沖突在未來將繼續決定它們的關系。亨廷頓指出,伊斯蘭世界和西方自1979年伊朗革命之後一直在進行著一場文明間的准戰爭。這場准戰爭有三個特點,首先,它不是整個伊斯蘭與整個西方的爭斗,而是兩個原教旨主義國家(伊朗、蘇丹),三個非原教旨主義國家(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和各類伊斯蘭組織,在沙烏地阿拉伯等其他穆斯林國家的財政支持下,與美國,有時還與英國、法國、其它西方國家和集團,以及與以色列和一般猶太人之間的爭斗;其次,它們之間的爭斗,除了海灣戰爭之外,都是靠有限的手段進行的。在這場准戰爭中,雙方都在利用自己的實力和對方的弱點。從軍事角度看,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場恐怖主義對空軍的戰爭;第三,暴力沖突雖在繼續,但並非連續不斷的。然而,准戰爭仍然是戰爭。對西方來說,根本的問題不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而是伊斯蘭這個異質文明本身。
在分析西方文明的核心國家美國與中華文明的核心國家中國之間可能發生的沖突時,亨廷頓沿襲了傳統現實主義的思路。他認為美中沖突一方面基於兩個社會的文化差異,但也涉及到權力的根本問題。中國不願接受美國在世界上的霸權,美國也無法接受中國在亞洲的領導地位或霸權。兩百多年來,美國一直試圖阻止在歐洲出現一個絕對主導地位的大國,先在它在東亞也試圖這樣做。為了這一目的美國曾打了兩場世界大戰和一場冷戰。亨廷頓直言不諱地說,如果中國崛起的勢頭一直保持下去的話,將對美國的核心利益構成威脅。美國應該怎樣應對中國的崛起?亨廷頓提出了兩個選擇方案。一個是均勢的辦法,就是聯合日本等國家對中國進行遏制,在必要的時候甚至不惜一戰。這種辦法是一種將會導致沖突的辦法,而且它的成功與否還要看日本的作用。另一個是搭車的辦法。就是要美國放棄自己的普世主義,心甘情願地眼見自己決定亞太事務的能力下降。這種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確保亞洲的和平,但卻意味著美國霸權的喪失。與此同時,亨廷頓認為中國的崛起不大可能會導致中國文明性質的改變,西方對這一點不應有太多幻想。
最後,亨廷頓認為一個反對西方的伊斯蘭——儒教聯盟已經出露端倪,西方的當務之急是團結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並且拉攏住俄羅斯、日本、印度這三個搖擺文明的核心國家,不讓它們導向自己的對手一邊。對西方文明自身而言,當務之急有兩件事情。一是摒棄流行在國內的文化多元主義,保持西方文明的獨特性和純潔性;二是在世界范圍內摒棄西方過去的普世主義觀念,承認西方文明只是多文明世界中的一員,在首先承認全球多元文明的基礎上去尋找各個文明的共性,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㈢ 求一篇國際貿易系的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 在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 記憶,對於積累知識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記憶。列寧具有驚人的記憶力,他卻勤動筆,寫下了大量的讀書筆記。俗話說:「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所以,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要求自己:身邊永遠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的時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 寫讀書筆記,對於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學到的知識,對於積累學習資料,以備不時之需,很有必要。做讀書筆記,方法是多樣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 讀書的時候怎樣做筆記呢? 讀課外書,怎樣才能不忘呢?學到的東西怎麼才能不丟呢?正如你說的,寫讀書筆記是個好辦法。下面給你介紹幾種常見的寫讀書筆記的方法。 最簡單的一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是「摘抄法」。 所謂摘抄就是讀一本書、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來,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 摘抄的內容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可以抄錄領袖導師的教導,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的至理名言,人民群眾、英雄人物的豪言壯語和格言諺語等。例如: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還可以摘抄下你感興趣的詞段。 讀書筆記的主要內容: 摘抄精美語句,語段,詞語。 寫讀後感或讀書心得,內容鑒賞,探討主題,評論人物,評品語言。

㈣ 《中國對外貿易概括》讀後感

作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所以對本書的閱讀,增加了我對專業,國際貿易的產生與發展等多方面的了解。
國際貿易是指世界各國或地區之間在商品和服務方面的交換活動,是各國之間分工的表現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國在經濟上的相互依靠。而國際貿易也有其分類。可按商品流向、商品形態、是否有第三國直接參加、按清償工具、按統計標准分為不同的幾類貿易形式。
當社會分工逐漸擴大並產生了國家,加上各國的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有可供國際間交換的剩餘產品時,國際貿易便應運而生。國際貿易的發展,在資本主義社會以前存在的是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國際貿易,但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水平低,社會分工不發達,自然經濟占據主要地位,所以國際商品交換也只是局部現象,並不存在實際意義上的國際貿易。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航海業的發展使得世界各國的聯系越發緊密,促使了世界各國商品的流通,豐富了貿易商品的品種,各國生產力越發強大,社會分工也擴大開來。國際貿易在這些條件下得以繁榮發展。而二戰後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形勢有了新的變化,國際分工、世界市場和國際貿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第一國際貿易規模空前擴大,第二商品的結構上的變化,高技術產品增長加快,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促使各種各樣先進商品的發展,世界的等等變化促使了國際間的貿易等各方面發展。

㈤ 求國際貿易讀書筆記

你讓人家寫論文啊,我可以推薦你看一個網站,專業的外貿網站:福步外貿,上面有你要的東西

㈥ 外貿七日通讀後感600字

《外貿七日通》針對當前中小型廠商外貿中「沒有進出口權」和「通過互聯網做外貿」兩大普遍特點,完全以實際操作為範例,以「現學現用」為選材原則,從零開始一步步完成外貿的整個操作過程。教程共分七章,循序漸進。主要章節內容包括進出口權問題,外貿基礎知識和最新知識,網上外貿及市場開發的具體操作,外貿單證的處理以及事故應付,國際貨款結算,信用證審核與應用,國際貨物運輸操作等。
本書偏重實務,外貿原理亦選擇與現實密切相關的部分。並且重點講述了外貿中常見的術語、行話和各類行業經驗與小常識,這在行內往往是外貿高手秘而不宣的,對新手和業績不佳者非常實用。
作者本身即是一線出口商,常年開展網上外貿。本書中的範例幾乎都是作者親歷,對外貿新手極具參考價值。
中小型企業如何自己做外貿出口,剛被聘用的外貿新手坐在電腦前面該幹些什麼?大學里深奧的國際貿易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中具體的外貿操作往往有很大的不同。《外貿七日通》即是一部溝通二者的外貿快速操作教程。

㈦ 求一篇《國際貿易》第二版清華出版社的讀後感 急!急!急!!!! 1500到2000字這樣

不確定是不是http://wenku..com/view/268889be1a37f111f1855bee.html

㈧ 誰能給我寫個WTO的讀書筆記啊

《世界貿易組織》讀書筆記(2008-07-08 12:51:39)標簽:財經 分類:讀書

世界貿易組織總部設在瑞士的日內瓦,其基本職能為:

1、管理並執行構成世界貿易的多邊貿易協定及簡單多邊(或稱"復邊")貿易協定;

2、提供多邊貿易談判的場所;

3、解決貿易爭端;

4、監督各國貿易政策;

5、與其它參與全球經濟決策的國際組織進行合作。

世界貿易組織的原則:《世界貿易組織協定》包括29個獨立的法律文件,其范圍涵蓋農業、紡織品及服裝、服務、政府采購、原產地規則及知識產權等。其一些根本性的原則有:1、非歧視原則;2、可預見的和不斷擴大的市場准入;3、促進公平競爭;4、鼓勵發展與經濟改革。

世界貿易組織的架構

世界貿易組織的最高權力機關是由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代表組成的部長會議,部長會議至少每兩年舉行一次,它可就任何多邊貿易協議的任何問題作出決議。世界貿易組織的日常工作由總理事會負責,總理事會由所有成員國代表組成,除日常工作外,還有兩項特別工作:一、作為爭端解決機構,審查爭端解決程序;二、作為貿易政策評審機構,定期審查各成員的貿易政策。總理事會下設三個機構:貨物貿易理事會,服務貿易理事會和知識產權貿易理事會。

部長會議還下設三個機構:貿易與發展委員會,負責與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有關的事務;收支平衡委員會,負責採取貿易措施解決成員國收支平衡困難;預算、財務和行政管理委員會,負責世貿組織財政和預算方面的事務。

世界貿易組織如何決策?

世貿組織的決策力求一致同意,如果無法達成一致,通過投票,"一國一票",多數票通過。四種表決情況:第一,對任何多邊貿易協議的解釋必須以成員四分之三多數通過;第二,以上述同樣的多數票通過,部長會議可決定豁免特定國家的多邊協議義務;第三,對多邊協議的修改由成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但是修改的協議只對接受修改的成員有效;最後,接受新成員必須由部長會議的三分之二多數通過。

世界貿易組織如何解決貿易爭端?

各成員發現有違反貿易規則的行為時,不採取單邊行動,而是通過多邊爭端解決機制尋求救濟並遵守規則及所作出的裁決。

解決爭端的第一階段要求先行協商。協商不成,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可將爭端提交總幹事。總幹事以其職權進行斡旋、調解和調停。

如果在60天後協商仍未達成一項解決辦法,則申述方可通過"爭端解決機構"成立專家組審查案件。專家組一般應在6個月內向爭端方提交終期報告,在緊急情況下,包括遇到爭端所涉貨物為易腐貨物時,提交終期報告的時間將縮短為3個月。

如果當事方對專家組建議不服,可以提起上訴,但是,上述只能涉及專家組報告中的法律問題及專家組所作出的法律解釋。上訴由"爭端解決機構"設立的常設機構受理。這一上訴機構由7名工作人員組成,任期四年,這些人員都是國際貿易和法律界的權威。

每一次的上訴審查由上訴機構中的三名成員進行審理,他們可維持、修改或推翻專家組就法律事項作出的裁決或決定。一般情況下,上訴審不得超過60天,而且,在任何情況下也不得超過90天。上訴機構的報告作出30天後,除非"爭端解決機構"一致反對,"爭端解決機構"將予以採納。報告一經採納,則爭端各方必須無條件執行。

——鍾興國、林忠:《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貿易新體制》,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1997年。

㈨ 有什麼與國際貿易有關的課外書,不要教材。寫讀後感用的

課外書跟教材都是一樣的

國際貿易說起來就是一個簡單的買賣流程,其中涉及的一樣術語,法規都是教材上有的.

如果有機會 還是實際參與到其中去學得更多更快

閱讀全文

與國際貿易讀書筆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