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國際貿易對我國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國際貿易對我國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發布時間:2021-03-05 08:11:32

A. 求國貿類知識:國際反規避措施及其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的有利影響方面,主要是在國際貿易方面的。

國際商務碩士(MIB) 一、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對國際商務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國際商務人才培養體系,創新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國際商務人才培養質量,特設置國際商務碩士專業(MIB)學位。 二、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英文名稱為「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簡稱MIB。 三、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目標是:適應經濟全球化需要,培養勝任在涉外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從事國際商務經營運作與管理工作,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通曉現代商務基礎理論,具備完善的國際商務知識、國際商務分析與決策能力,熟練掌握現代國際商務實踐技能,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較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商務專門人才。 四、國際商務碩士的課程設置要充分反映國際商務實踐領域對專門人才的知識與素質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教學方法要重視運用團隊學習、案例分析、現場研究、模擬訓練等方法。 五、國際商務碩士培養過程須突出國際商務實踐導向,加強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時間不少於半年。 六、國際商務碩士專任教師須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重視吸收來自國際商務實踐領域的專業人員參與課程設計、專業課程教學和實習實踐,構建「雙師型」的師資結構。 七、學位論文須與國際商務實踐緊密結合,體現學生運用國際商務及相關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國際商務實際問題的能力。論文類型可以是理論與政策研究、國際商務案例分析、國際市場調研報告、商業計劃書、項目可行性報告等多種形式。論文答辯形式可多種多樣,答辯成員中須有國際商務實踐領域具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 八、修滿規定學分、完成國際商務專業實習並通過論文答辯者,授予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 九、積極推進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與國際商務類職業資格考試的有效銜接。 十、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由經國家批準的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授予。 十一、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證書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統一印製。 MIB-Dauphine通過與數十家國際大型企業人力資源部的深度溝通,創立了現在的教學模式。並根據現代企業的切實需求,定向為其培養並輸送新型綜合管理人才。 MIB課程共計18門,其中10門核心課程由巴黎第九大學教授上課。課程設計全面考慮國際項目經理人所需的各方面能力及性格表現力,囊括國際商務、MBA及國際項目管理三方核心相關課程: 以項目管理核心課程培養科學專業的項目管理技能,並配合大量實際操作演練;以MBA最新精華課程培養戰略思維,以多文化學習環境培養國際視野,並完全採用歐美高等商業教育模式:以大量案例模擬、團隊作業及企業實踐培養高效執行力及溝通領導能力。

B. 求助了:國際貿易對我國的影響

哈哈!搜了個給你看看!

本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來,隨著計算機產業的迅速發展,世界經濟逐漸由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過渡,國際間開始出現了信息產品貿易。進入90年代以後,現代信息網路技術更是突飛猛進地向前發展,將國際貿易帶進了一個信息化時代,信息要素已成為影響21世紀國際貿易走向和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電子商務的興起和網路貿易的誕生,導致國際貿易運作方式發生巨大變化。信息通過全球網路在世界各國和地區間流動,推動了國際貿易向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也為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一、電子商務興起的意義

電子商務(Electronic Business或Electronic Commerce)是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興起的一種新型商務模式。目前,電子商務有兩層含義:從狹義上看,電子商務一般指基於數據的處理和傳輸,通過開放的網路進行的商業交易,包括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活動。從廣義上看,電子商務是指Internet(國際互聯網)、Intranet(企業內部網)、Extranet(企業外部網)的整個商務活動及其相關領域的綜合電子化運作方式。

近幾年來,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是市場、金融、經濟全球一體化趨勢的必然產物。這種依託Internet,Intranet(企業內部網)、Extranet(企業外部網)的工作方式,利用Internet技術將企業、用戶、供應商以及商業和貿易所需環節聯接到現有的信息技術系統上,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業務作業方式和手段,是全球信息流動在國際貿易領域得以實現的形式。電子商務拓展了國際貿易的空間和場所,縮短了國際貿易的距離和時間,簡化了國際貿易的程序和過程,使國際貿易活動全球化、智能化、無紙化和簡易化,並實現了劃時代的深刻變革。據聯合國貿發會議估計,如果在全球國際貿易中使用電子商務,每年可帶來大約1000億美元的收益,因此貿發會議將之譽為「提高世界貿易效率的革新方法」。還有專家認為,按照現在的發展勢頭,未來10年全世界國際貿易將會有1/3是通過網路貿易的形式來完成的。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全世界進出口貿易通過電子商務完成的比重還將會逐步增加。

電子商務正在掀起國際貿易領域里的一場新的革命。電子商務是經濟全球化的技術基礎,它沖破了國家和地區間設置的各種障礙,使國際貿易走向無國界貿易,引起了世界經濟貿易的巨大變革。

首先,國際貿易市場交易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虛擬市場」。電子商務通過網上「虛擬」的信息交換,開辟了一個嶄新的開放、多維、立體的市場空間,突破了傳統市場必須以一定的地域存在為前提的條件,全球以信息網路為紐帶連成一個統一的「大市場」,促進了世界經濟全球市場化的形成。信息流動帶來的資本、商品、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全球加速流動,促進了全球「網路經濟」的迅速發展。在這種網路貿易的環境下各國間的經貿聯系與合作得以大大加強。

其次,國際貿易經營主體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虛擬公司」。現代信息通訊技術通過單個公司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擁有的核心技術,把眾多公司相互聯接為公司群體網路,完成一個公司不能承擔的市場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場提供商品和服務。這種新型的企業組織形式,在資本關繫上不具有強制各個公司發生聯系的權力,而是由於承擔了一定的信息搜集處理和傳遞功能似乎具有某種實體性。跨國公司戰略聯盟便是這種「虛擬公司」的主要表現形式,通過開放系統的動態網路組合尋找資源和聯盟,實現「虛擬經營」以適應瞬息萬變的經濟競爭環境和消費需求向個性化、多樣化方向發展的趨勢,給跨國公司帶來分工合作、優勢互補、資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處。

再次,國際貿易經營管理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電子商務提供的互動式網路運行機制,為國際貨易提供了一種信息較為完備的市場環境,通過國際貿易這一世界經濟運行的紐帶達到跨國界資源和生產要素的最優配置,使市場機制在全球范圍內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這種貿易方式突破了傳統貿易以單向物流為主的運作格局,實現了「四流一體」,即以物流為依託,資金流為形式,信息流為核心,商流為主體的全新經營管理模式,這種經營方式通過信息網路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互動式的商貿服務。生產者與用戶及消費者通過網路,使及時供貨制度和「零庫存」生產得以實現,商品流動更加順暢,信息網路成為最大的中間商,國際貿易中由進出口商作為國家間商品買賣媒介的傳統方式受到挑戰,由信息不對稱形成的委託——代理關系與方式發生動搖,貿易中間商、代理商和專業進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對減弱,引發了國際貿易中間組織結構的革命。

二、網路貿易的迅猛發展及其帶來的問題和挑戰

網路貿易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在網路平台基礎上直接進行在線交易(Trade on Line),利用數字化技術將企業、海關、運輸、金融、商檢和稅務等有關部門有機連接起來,實現從瀏覽、洽談、簽約、交貨到付款等全部或部分業務自動化處理。廣義的網路貿易主要包括網際網路貿易和EDI無紙貿易兩種類型;狹義的網路貿易則僅指網際網路貿易。電子數據交換(EDI)技術開發應用時間較早,但它是一個封閉性系統,費用昂貴,且技術標准復雜,缺少通用性,至今EDI無紙貿易的發展仍較緩慢。而網際網路是一種開放性的網路系統,有統一的協議標准,通信費用低廉,更能適應市場日益擴大的需要,相比較而言,網際網路貿易將是未來網路貿易發展的主流方向。

目前,網路貿易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一個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開始形成。可以預見,網路貿易在未來的21世紀內,將會成為主導性的貿易方式。網路貿易產生的客觀基礎,從根本上講是科技革命的大發展,要求經濟關系的全球化和一體化。眾所周知,科技進步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以微電子技術為基礎的信息技術革命以及國際互聯網路的形成,正在把世界經濟融合成以全球為一體的「網路經濟」,經濟活動的國內國際界限逐漸模糊,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配置已開始突破時間概念和空間界限,計算機網路的覆蓋范圍成為信息社會中阻礙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主要障礙。全球經濟網路一體化趨勢,給傳統貿易的改造與創新提供了動力和機會。網路貿易突破了傳統貿易活動中物質、時間、空間對交易雙方的限制,它的產生與發展必將對世界經濟貿易的增長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網路貿易與傳統貿易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幾個優勢:(1)網路貿易將會大大降低買賣雙方的交易成本。買賣雙方通過網路直接接觸,無需貿易中介的參與,減少了交易的中間環節;參與交易的各方只需支付較低的網路通信和管理費用就可獲得存儲、交換和處理信息,節省了資金,降低了成本;由於Internet是全球性開放網路,有利於交易雙方獲得「完整信息」,降低了市場上的搜尋成本,減少了交易的不確定性;在網上直接傳遞電子單證,既節約了紙單證的製作費用,又可縮短交單結匯時間,加快資金周轉,節省利息開支。(2)網路貿易提高了工作效率。現有網路技術實現了商業用戶間標准格式文件(如合同、提單、發票等)即時傳送和交換,買賣雙方足不出戶就可在網上直接辦理訂購、談判、簽約、報關、報檢、租船訂艙、繳稅、支付結算等各項外貿業務手續,大大縮短了交易時間,使整個交易非常快捷方便,從而帶動了金融、海關、運輸、保險等有關部門工作效率的提高。(3)網路貿易有利於企業增強競爭地位。公司和廠商可以申請注冊域名,在Internet網上建立自己的網站,通過網頁介紹產品、勞務和宣傳企業形象,有利於擴大企業知名度,開拓海外市場和提高國際競爭力。此外,網路貿易無時間、地域的限制,受自然條件影響小,可?越

C. 對外貿易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和對策

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1979--1991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由293.33億美元擴大為995億美元(經貿部業務統計,海關統計為1357億美元),13年累計進出口總額達7734.7億美元,為改革開放前29年累計總額的4.56倍左右,翻了兩番多,1991年進出口總額比1979年增長3.39倍。我國出口貿易額在世界出口貿易總額中的比重,已經由1978年的0.75%上升為1.7%左右(按海關統計為2.0%);在各國出口貿易的排列次序中,也由第32位躍居到第13位(按國際可比口徑計算)。
外貿的發展,首先取決於出口,我國外貿出口規模不斷擴大,其速度明顯高於同期世界大多數國家的速度。13年間,我國累計出口總額達4059.4億美元,年均增長15%,1991年出口總額為609美元(海關統計為719.1億美元),1979年的136.58億美元增長3.45倍。
特別是在80年代中後期和90年代以後,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下跌,需求減少,石油價格起伏不定,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盪,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以及1989年6月以後的一段時間,西方國家對我國實行「經濟制裁」和貿易限制的情況下,由於我國始終堅持改革開放的方針,促進技術進步,提高工農業生產水平,逐步深化外貿體制改革,並採取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出口的有效政策措施,調動了各地方、部門和各行各業發展出口生產、擴大出口創匯的積極性,從而出口保持了以較高速度持續增長。出口的發展有力地支持了進口。
13年間,我國進口總額累計達3674.4億美元,為改革開放前29年累計總額的4.57 倍,年均增長10.2%。1991年進口額385億美元(海關統計為637.9億美元),比1979年的156.8億美元增長2.45倍。通過擴大出口,保持適度進口,扭轉了一度貿易逆差較大的局面,從1987年起國家外匯儲備逐年增加,到1991年底,外匯儲備總額已達426億美元,其中國家外匯結存達217億美元,銀行頭寸209億美元。大大增強了國際支付能力,保證我國能按期償還外債,應付各種緊急情況,進一步提高了國際支付的信譽。

D. 跪求一篇論文啊,「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對策」。

首先闡明我國對外貿易現狀.其次,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
1人民幣適度內升值有利容於我國經濟和國際貿易的和諧發展
2人民幣適度升值有利於我國產品成本構成的調整
3人民幣適度升值,可以更好地理順各種貿易關系
4人民幣升值有利於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三、結論
參考文獻:

姜波克. 國際金融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張二震,馬野清. 國際貿易學(第二版). 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尹翔碩. 國際貿易教程(第二版).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1.
祝你成功!

E. 金融危機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金融危機是怎樣產生的?答。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壟斷經濟和國家貨幣被私有所有操作造成。例如貨幣和資源的投機炒作等等。過度的私有制自由化必然會導致金融危機造成隱患和危機。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金融危機就不會停止,只是顯現時間的周期遲與早的問題。資本主義制度不僅滋生金融危機而且還有轉嫁危機的可能。比如發動戰爭入侵,進行經濟封鎖,經濟干預等等。因為高度的私有化自由貿易制度決定了無限制的壟斷膨脹,必然會導致各種危機。解決危機和隱患必須從社會制度上思考,使社會制度為大多數人民利益的平衡發展為目標。反對壟斷和制止壟斷。及時平衡和調整經濟發展目標和方向,向有利於百分九十以上的大多數人民利益方向調整,向不平衡的國家和地區調整,實行共同發展和共享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我國人民幣如何應對金融危機。人民幣是中國的國家貨幣,隨著中國貿易走向世界,中國的貿易額差越來越大,中國的國際信譽增強,實行的國際結算辦法依原來的結算方式在國際金融危機的環境下風險越來越大。為了規避風險,保持國家利益不受侵害,不縮水,不受影響,可在貿易國設置中國銀行分理處依所在國實行人民幣當時匯價結算。人民幣果斷的向更多的國家覆蓋。堅定信譽,堅定信心,堅定發展,走向世界,承擔責任,規避風險。人民幣在國際舞台上必定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那些重要影響 ,我們應如何應對。答:應該說全球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發展機遇和挑戰,帶來了現實教材和答案。也就是說資本主義完全的自由化貿易和壟斷,瘋狂的投機和炒作,必然會導致並往復危機。這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出了警示和思考。調產業,調結構,調協調,調平衡,創新型,增實體,扶薇企,已成為我們的主導意識和共識。防泡沫,防炒作,防投機,防壟斷已成為我們的警示和思考。我國將依協調平衡,創新思維,全面發展,穩定發展,科技創新,良性發展。並以我們發展的優秀範例為世界所借鑒,引導發展,共享發展,互惠發展,互利發展。共同前進。我們將在不斷的學習、借鑒、創新、探索、思考中穩妥前進,走向輝煌。
我們應從西方金融危機中吸取那些教訓,總結經驗,警示後人.金融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是國家經濟穩定的基石,是人民生活保障與提升的後盾.強化國家金融的穩定性,可控性,導向性,指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發展實踐充分證明穩定國家金融,有秩序的強化金融目標管理.有秩序及時重點的調整經濟發展結構,發展方向,風險予警是保障金融風險,防止金融危機的重要措施和可靠保障.警示1.金融禁止私有和私有利益集團駕馭;2.嚴禁期貨,股票,資源,信息投機和炒買炒賣;3.嚴禁各種形式的包裝打包方式轉嫁危機;4.嚴禁私有和私有利益集團操縱關繫到國計民生的交通電力能源礦藏等重要資源;5.積極發展適度比重的國有企業主導經濟.6.積極培植創新產業和創新企業;7.積極扶持和發展中小企業小微企業;8.積極推進和發展實體企業產業;9.積極推進區域一體化產業企業發展;10.積極調整平衡產業行業企業區域發展;11.積極加強國際間的互惠交流互補發展協商互通;12.積極推進和諧建設和平建設.世界將會穩定協調發展,福惠各國人民。這些均可以供你參考。

F. 電子商務對我國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及對策的選題背景怎麼寫

選題背景就是這個選題現在處於一個什麼環境和狀態,為什麼要選這個題目,還有選題的意義,圍繞這幾個方面寫就可以

G. 《入世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與對策研究》論文可以參考什麼文獻啊

《入世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與對策研究》論文可以參考以下文獻:

1 李吉明; 我國農產品出口受阻綠色壁壘的原因及對策[J]; 國際貿易問題; 2003年10期; 12-16
2 張會,徐軍宏,夏顯力; 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及對策選擇[J]; 生態經濟; 2003年10期; 174-176
3 歐陽婷,李雪筠; 綠色壁壘與我國農產品貿易[J]; 經濟論壇; 2004年10期; 125-126
4 韓勇,虞斌; 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及其對策[J]; 學術交流; 2003年07期; 58-62
5 李琳; 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J]; 中國經貿導刊; 2003年02期; 36
6 羅冰,張雅維; 農產品如何跨越綠色壁壘[J]; 價格月刊; 2003年04期; 6-7
7 李榮富; 農產品出口遭遇綠色壁壘的原因及對策[J]; 企業經濟; 2003年07期; 58-59
8 王曉來,牛德林; 對農產品突破綠色壁壘的幾點思考[J]; 學術交流; 2003年03期; 77-81
9 羅丹; 綠色壁壘與中國農產品貿易[J]; 經濟縱橫; 2000年02期; 22-25
10 李茜; 中國農產品如何應對綠色壁壘?[J]; 江蘇商論; 2003年09期; 57-58

H. 《電子商務對我國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與對策 》結合題目寫論文大綱,要詳細到3級標題

現代信息網路技術突飛猛進地向前發展,將國際貿易帶進了一個信息化時代,信息要素已成為影響21世紀國際貿易走向和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電子商務的興起和網路貿易的誕生,導致國際貿易運作方式發生巨大變化。信息通過全球網路在世界各國和地區間流動,推動了國際貿易向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也為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一、電子商務興起的意義

電子商務(Electronic Business或Electronic Commerce)是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興起的一種新型商務模式。

近幾年來,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是市場、金融、經濟全球一體化趨勢的必然產物。這種依託Internet,Intranet(企業內部網)、Extranet(企業外部網)的工作方式,利用Internet技術將企業、用戶、供應商以及商業和貿易所需環節聯接到現有的信息技術系統上,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業務作業方式和手段,是全球信息流動在國際貿易領域得以實現的形式。

電子商務正在掀起國際貿易領域里的一場新的革命。電子商務是經濟全球化的技術基礎,它沖破了國家和地區間設置的各種障礙,使國際貿易走向無國界貿易,引起了世界經濟貿易的巨大變革。

1.國際貿易市場交易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虛擬市場」。電子商務通過網上「虛擬」的信息交換,開辟了一個嶄新的開放、多維、立體的市場空間,突破了傳統市場必須以一定的地域存在為前提的條件,全球以信息網路為紐帶連成一個統一的「大市場」,促進了世界經濟全球市場化的形成。

2.國際貿易經營主體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虛擬公司」。現代信息通訊技術通過單個公司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擁有的核心技術,把眾多公司相互聯接為公司群體網路,完成一個公司不能承擔的市場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場提供商品和服務。

3.國際貿易經營管理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電子商務提供的互動式網路運行機制,為國際貿易提供了一種信息較為完備的市場環境,通過國際貿易這一世界經濟運行的紐帶達到跨國界資源和生產要素的最優配置,使市場機制在全球范圍內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這種貿易方式突破了傳統貿易以單向物流為主的運作格局,實現了「四流一體」,即以物流為依託,資金流為形式,信息流為核心,商流為主體的全新經營管理模式,這種經營方式通過信息網路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互動式的商貿服務。

二、網路貿易的迅猛發展及其帶來的問題和挑戰

網路貿易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在網路平台基礎上直接進行在線交易(Trade on Line),利用數字化技術將企業、海關、運輸、金融、商檢和稅務等有關部門有機連接起來,實現從瀏覽、洽談、簽約、交貨到付款等全部或部分業務自動化處理。網際網路是一種開放性的網路系統,有統一的協議標准,通信費用低廉,更能適應市場日益擴大的需要,可見,網際網路貿易將是未來網路貿易發展的主流方向。

網路貿易與傳統貿易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幾個優勢:

網路貿易將會大大降低買賣雙方的交易成本。

網路貿易提高了工作效率。

網路貿易有利於企業增強競爭地位。

但是,網路貿易在改變國際貿易的方式和內容的同時,也對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跨國公司理論和國際貿易法規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挑戰。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各國比較優勢的形成基礎是自然資源、資本、勞動力和人力資源等方面存在著差異。而在網路貿易的條件下,信息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和資源,這就改變了傳統國際分工理論的基礎,即國與國之間對信息的生產、傳播、反饋與使用能力上的差異—信息比較優勢,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國際貿易中信息技術因素成為貿易國或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構成要素,國家或企業的信息處理效率成為其參與國際競爭的基礎和條件,信息基礎設施的發達程度和信息產業的規模比重,都極大地影響了一國在國際貿易甚至世界經濟中的競爭實力和競爭地位。世界各國和地區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程度不同,導致了全球網路化發展很不平衡。

電子商務和網路貿易的發展,對傳統的國際貿易法規提出了挑戰。傳統上的貿易合同必須由書面訂立,通過手寫簽名或印章來辨別身份。但在網路交易中,由於大量運用電子貨幣和電子簽名,有形合同的法律規定很難適用網上無形的合同,而無形的網上合同如何確定權利和義務,尚待進一步明確規定。此外,網路信息的隱私權與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電子數據及網上信息的證據效力問題;電子簽名和認證問題;無形產品的網路交易對徵收海關進出口關稅和國內其他財政貿易政策與市場准入等問題,都要求在貿易立法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變更,使之有利於保護貿易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國際貿易遵循統一的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運行。因此,要為「數字市場」建立基本的游戲規則。1996年聯合國貿易與發展委員會第29屆年會通過的《電子商業示範法》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部關於電子商務的法律,目前只起「示範」作用,不具有強制性,但向各國立法者提供了一套國際公認的規則,創造了一種比較可靠的法律環境。

三、網路貿易在我國的發展及其對策

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仍處在萌芽階段,至今國內尚無一家實際網上銀行,海關、商檢、保險、稅收、運輸等部門實現網路化的目標尚需時日。我國現階段不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網路貿易,而只能做到「在線瀏覽,離線交易」。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國網路貿易的發展已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國政府自90年代初開始,就相繼實施了「金橋」、「金卡」、「金關」等一系列金字工程,這些工程已初有成效。1998年7月8日,在外經貿部互聯網官方站點組建的「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正式運行,這是我國第一個由政府組建的網上交易市場。它標志著我國在網路貿易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具體實例驗證可以可以拿世界工廠食品網對食品行業的影響為例,世界工廠食品網是一個專業的食品行業的B2B電子商務平台,而且注冊會員和發布產品信息完全免費,這樣為食品行業國際貿易直接起到了橋梁作用。

從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企業的經營狀況來看,網路貿易是機遇與挑戰並存,而且是挑戰大於機遇。為了推動網路貿易在我國的健康發展,我們應該採取以下一些積極對策:

1.轉變觀念,迎接網路時代的挑戰。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網路時代已快步向我們走來。網路將會對人類社會的政治、文化、經濟等各方面造成巨大的沖擊,只有及早融入全球數字化競爭,才能更好地參與全球經濟的運行,分享國際分工的利益。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大力宣傳網路和信息在未來競爭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居民和企業轉變觀念,重視網路貿易的發展,構築推進網路貿易發展的輿論環境。

2.加快信息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信息基礎設施是制約網路貿易發展的「瓶頸」。我國在信息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網路架構已基本形成,但與國外相比,國內信息基礎設施的投資仍嚴重不足,其建設仍是初步的,金融電子化和商業電子化的目標還很遙遠。

3.加快企業經營管理的網路信息化建設,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單靠傳統管理方式從事經營活動,已經遠遠不能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上網開拓市場,已被全球大公司認為是成本最低而效率最高的經營手段。

4.加強對網路貿易的研究,規范網路貿易的發展。網路貿易是一種全新的商業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少新的問題,如交易的安全性、網路貿易的征免稅、知識產權的保護、電子合同的有效性及糾紛的處理,等等。

總之,電子商務和網路貿易的興起,是國際貿易領域里一場深刻的商業革命。隨著新世紀的來臨,人類社會即將步入知識經濟時代。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面臨著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同樣的機遇與挑戰。為了能更有效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和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獲取更大的利益,我們應高度重視網路貿易的發展態勢,認真研究和探索網路貿易發展規律及其對國際貿易產生的影響,以便採取積極的對策措施,培育企業的創新機制和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使我國對外貿易在新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贏得優勢和主動,保持快速和健康的發展。

I. 貿易全球化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和我國的對策

二戰以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已成為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它對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及其重大的影響,也直接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對於我國來說,經濟全球化既有正面影響,又有負面影響,如何正確認識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正面影響,揚長避短,更好融入全球化的大家庭是十分必要的。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為貿易全球化、生產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三個方面,隨之帶來的對我國的正面影響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一、經濟全球化加速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1、市場全球化促進了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
經濟全球化是以市場經濟體制為基礎的。沒有市場經濟體制的全球化,就沒有生產要素全球性的自由流動,也就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市場化有利於資源全球性的優化配置,它是經濟全球化的前提。當市場經濟體製成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選擇後,全球經濟逐漸趨於市場化。我國從黨的十四大開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體制,經過不斷深化改革,已經逐步形成了全面開放的市場體系。
2、貿易全球化提高了我國對外貿易的國際地位
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世界各國都把對外貿易作為發展本國經濟的重點。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對外貿易數量上很少,貿易結構和質量也偏低。隨著外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逐步與世界接軌,對外貿易迅猛發展並且持續穩定增長。這與貿易全球化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貿易全球化為我國提供了有利的國際環境,在全球貿易中突出了我國的外貿優勢。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現在,我國每年的出口產品中有50%以上是由外資企業提供的,而且其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80%也是由外資企業提供的。可以說,貿易全球化促進了我國成為貿易大國。
3、經濟全球化促進了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二戰後,一些世界經濟組織在調節世界經濟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其中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是世界經濟組織的三大支柱。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取代關貿總協定,成為國際多邊貿易的基礎和法律載體。世界貿易組織對國際貿易的協調作用促進了市場規則的全球化。2001年我國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從此融入了一個全球開放的多邊貿易體系之中。我國可以享受100多個成員國的多邊最惠國待遇和發達國家的普惠制待遇。在國際貿易上,改善了我國與世界各國經濟往來的國際環境,有助於更快地發展我國的對外貿易。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大大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也提高了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二、經濟全球化增強了我國企業的實力
1、生產全球化加強了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經濟全球化為我國企業生產創造了較優越的國際環境,從而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當前,我國在經濟全球化中處於十分有利的地位。我們可以引進短缺的生產要素,如資金、技術等。同時,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優勢。一是迅速成長的巨大的市場;二是低成本的製造能力和很好的配套能力,還有潛在的科技能力。
2、生產全球化提高了我國企業的科技水平
作為生產全球化載體的跨國公司20世紀90年代紛紛搶灘中國。其目的是開拓市場,贏得利潤。但也有助於我國獲得自身發展所需要的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和其他一切人類文明成果。一些企業通過生產與跨國公司該產品相關聯的零部件,更多地參與國際分工,不出國門就可以學習到世界上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
三、經濟全球化促進了我國金融業的發展
1、金融全球化加速了我國金融體制的改革
20世紀90年代,隨著現代電子技術與通訊手段的飛速發展,尤其是世界各國紛紛解除了對資本流動的管制,貨幣的國際交換和流動規模日益擴大,使經濟信息資源在全球迅速准確地傳遞,大大推動了全球金融市場的發展。我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建立了中央銀行體制,發展了多種金融工具和多種信用形式,1996年我國正式宣布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完全可兌換。
2、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我國大量引進外資。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政府提出了「以市場換技術」的戰略,放寬了對三資企業的股權、市場、技術等方面的限制。在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下,外商投資猛增,對外開放呈現了一片嶄新氣象。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我國大量引進外資,彌補了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3、經濟全球化促進了我國的對外投資的發展
從80年代起,我國一批較有實力的大型企業開始走出國門,開展對外投資。進入90年代,隨著經濟全球化風起雲涌,我國企業對外投資和發展海外企業有了新的發展,投資領域不斷拓寬。從工程承包、加工裝配到資源開發、交通運輸、科研合作等多方位的開展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
綜上所述,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起源於資本主義誕生之時,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貿易、生產、金融等方面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強,直至20世紀90年代經濟全球化成為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經濟全球化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既有正面影響,也有反面影響。因此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不斷提高我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

J. (全球電子商務的興起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我國的對策)論文誰有資料

中國利用電子商務促進對外貿易的策略

(一)電子商務在出口貿易中的效益體現

美商網總裁童家威在本屆國際周「矽谷傑出華人論壇」上稱,國內中小企業要做電子商務,目前最現實、最有效益的就是出口貿易。

在美國的許多商場超市,國內製造的產品比比皆是,但其價格卻是國內價格的5至10倍,因為這是層層轉手的結果。而電子商務可以避免這些環節。

目前互聯網模式可分為三種,一種是內容模式,像雅虎、搜狐、新浪網等,以媒體的方式出現,以新聞信息為主要內容,又可提供娛樂、聊天之所,這類網站收入的來源是提高訪問率以獲取網上廣告,屬於「眼球經濟」。應該說國內此類網站比美國落後了3~4年。第二種是社區模式,在國外已開始出現,比如關於「鞋」的網站,「鍾表」的網站,滿足網民的專類需求,這類網站目前國內還沒有;第三種是整合模式。是針對電子商務的一種模式,這種網站是為買家、賣家提供第三方服務的整合平台。它使買賣雙方在網上溝通、洽談,同時為可能達成的貿易合同提供整套的一站式服務。

認為,整合模式在國內做產品外貿最有效,因為買家——外國商家上網,那麼賣家——國內企業依靠這類電子商務網站就立刻可以做生意,從而實現企業與電子商務網站雙贏。而如果電子商務立足於內貿,根據互聯網相關調查,目前上網最多的是學生而非企業家和商家。

(二)開拓新的國際市場要求發展無紙貿易

開拓新的國際市場的途徑比比皆是,唯獨網路貿易成本低廉,發展迅猛,覆蓋面廣,是90年代興起的一種國際貿易方式。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單靠傳統手段搞經營已經遠遠不夠。上網開拓新的國際市場已被全球大公司認為是成本最低而效率最高的經營手段。面對蓬勃興起的網路貿易,我國的外經貿企業正在抓住機遇,制定對策,積極參與。現在已有不少企業在網上建立了站點,通過網路獲取市場信息,並把自己的產品介紹出去。但這遠遠不夠,還必須從戰略的高度出發,設計網路貿易的環境和模式,調整企業管理模式、信息溝通方式,將網路貿易與企業現有的經營規模相結合,為企業創造一個新型經營管理模式。第一,利用網路貿易對國際生產領域產生的影響,發展有利於數字化產品的國際貿易,推動金融、保險、電訊、影視、音樂、信息咨詢、程序設計、工程開發、旅遊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根據訂單來組織生產、管理零庫存。第二,利用網路貿易對國際消費的影響,及時了解國際市場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同時廣泛收集市場對產品的反饋,及早調整產品結構。第三,網路貿易在發達國家已普遍採用,發展中國家在電子商務交易中還處於劣勢。我國的信息網路產業雖在近幾年有了很大發展,但離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些差距,因此,外經貿企業應急起直追,爭取改變網路貿易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利益分配不均的現狀。對於眾多的中國外經貿企業,特別是近100萬戶的私營企業來說,網路貿易是企業開拓新的國際市場的必由之路。

因為中國正面對與世界經濟多極化格局相對應的各種區域貿易網路,許多國家作為中國的貿易夥伴,90年代初就開始接收EDI方式的訂單,如美國和歐盟大部分國家的海關則宣布,對於非EDI方式的報關請求推遲處理,或不再選擇為貿易夥伴。可見,今後沒有EDI就如同沒有電話一樣,沒有EDI就不會有訂單。為了加快我國全國外經貿信息化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外經貿部於1996年2月成立了國際貿易EDI服務中心,1997年5月正式更名為「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並負責建設、運營及管理「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IBM公司與中軟賽博公司聯合開發的中國第一個超大型電子商務軟體系統,中國商品交易中心的CCEC網路於1997年10月28日正式開通,並開始進入了實質性的操作階段,揭開了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新篇章。綜上所述,電子商務是科技發展及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產物。由於它的出現,傳統的經營模式和經營理論將發生重大變化,電子商務會創造巨大的效益和機會,會將市場的空間形態、時間形態和虛擬形態結合起來,將物質流、現金流、信息流匯成開放的、良性循環的環路,使經營者以市場為紐帶,在市場上發揮最佳的作用,得到最大的效益。電子商務會創造巨大的效益和機會,帶來一個經濟更加繁榮的時代。

(三)迎接挑戰的對策

對於一國的貿易發展來講,電子商務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無論是機遇還是挑戰,電子商務取代傳統貿易方式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只有快速發展電子商務,才可能在21世紀貿易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贏得與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機會。

1. 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電子商務在一國的應用與發展有賴於完備的信息基礎設施作為基礎。目前,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的80%發生在美國,美國在競爭中的優勢地位是以其資金、技術的高投入和完備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基礎的。目前,美國已基本形成一個由地下光纜、海底光纜和通信衛星組成的海陸空立體化高速通訊網路。電子商務在歐洲的推行與發展也與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同步。1994年2月,歐盟委員會主席德洛爾宣布了建設歐洲信息高速公路的計劃,這一工程預計為期5年,耗資850億美元。歐盟各國在積極支持這一計劃的同時,也加緊自己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歐洲信息高速公路及歐盟各國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快了電子商務在歐洲的發展。在亞洲,電子商務發展得比較好的一些國家,如日本、新加坡、韓國等,也無一例外,都有較為完備的信息基礎設施作為基礎。與發達國家的高投入及密如蛛網的信息高速公路相比較,我國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上明顯投入不足、基礎薄弱。全國只有上海、天津等幾座城市信息設施建設搞得比較好,形成一定規模。從全國的范圍來看,我們在光纜鋪設、電腦普及以及網路建設方面明顯落後,許多邊遠貧困地區至今沒有建立網點,成為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的「盲點」或「荒漠」。目前,我國電話普及率不到5%,家庭電腦擁有率不到1%,而這一數字在美國為93%和45%,在澳大利亞為96%和33%。「信息貧困化」被視為下世紀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瓶頸,而我國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落後,有可能使我們失去電子商務給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在競爭中拉大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為了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在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更要有效利用現有的網路資源。

(1)打破行業分割管理體制,提高資源效益

由於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發展信息產業的資源本來就十分有限,現行的行業分割造成了信息產業整體管理混亂,資源緊缺與大量重復建設所帶來的資源閑置並存,限制了資源的有效利用。以網路建設為例,郵電網和廣電網、中國電信網和聯通網各自為政,外貿、海關、稅務等政府部門各有自己的一套網路系統,大量的重復建設致使我國網路傳輸能力的利用率只有20%~30%,遠低於發達國家70%~80%的水平。

(2)改革現行收費制度,把過高的資費降下來

過高的收費是制約電子商務在我國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以上網費為例,目前我國國內互聯網的上網費是美國的15倍,國際專線價格昂貴,DDN專線不但收取月基本費用,同時收取流量費。改革現行收費制度,建立一個完整的符合市場要求的資費體系,把過高的資費降下來,是提高我國社會公眾對電子商務的接受水平,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條件。

2. 加強關鍵技術研究

技術問題是各國發展電子商務共同面臨的問題,由於我國技術研究力量相對薄弱,對這一問題的解決尤顯迫切。通過電子商務發展國際貿易,涉及外經貿及與其業務相關的銀行、稅務、海關、外匯、保險等諸多部門和行業,電子商務在我國的推行也有賴於以上各行業、部門和單位之間的協調與共同努力。當前圍繞著保密技術、安全管理、CA認證及電子支付等關鍵技術的研究,各方應加強聯系、緊密合作、共同開發,改變國內網路「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早日實現國內網互聯,建立起全國外貿專用信息網,進而有計劃、有組織地實現同聯合國貿易信息網及其他國際商務信息網路的聯網,並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我國的技術研究力量有一個明顯的提高。

3. 推動社會公眾認識

在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政府的支持、鼓勵與引導至關重要,這是推行電子商務比較成功的國家的共同經驗。以新加坡為例,政府在EDI的推廣、應用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早在1990年,新加坡政府就投資2.1億新元建成全國貿易信息網TRADENET,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全國性貿易網路,為新加坡創造了良好的無紙貿易環境。在設立多個培訓中心進行普及性培訓之後,政府強制規定自1991年起所有進出口商品都要採用EDI報關。目前,EDI廣泛應用於報關、稅收、貿易、運輸、教育、醫療等各個方面,在貿易領域,應用水平更達到95%以上,超過歐美發達國家水平。我國政府信息化意識較為淡薄,雖然中央政府已於1998年4月組建成立信息產業部,但地方各級政府對全球信息化浪潮所可能帶來的沖擊認識不夠,在推廣電子商務的活動中缺乏主動性,措施不得力,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目前,電子商務在我國仍處於起步階段,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4. 大力推動企業信息化

企業是推行電子商務的重要主體,企業的積極參與是發展電子商務的必要保證。但目前,我國企業正處於改革的攻堅階段,在企業經營機制及領導、員工思想觀念上,還沒有真正實現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沒有良好的效益和追求發展的內在動因做基礎,必然造成企業信息化意識淡薄,缺乏發展電子商務的積極性。統計資料表明,在1~5萬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只有10%的企業初步實現信息化或運用信息手段比較好;大約有70%的企業擁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正著手向實現企業信息化的方向努力;而20%的企業只有少量計算機,並且僅用於財務和文字處理工作,中小型企業信息化程度則更低。

5. 加強法律法規的研究與制定

現行國際貿易法是基於傳統的有紙貿易方式而制定的,許多規定不適用於電子商務方式,對電子商務的發展會帶來許多難以克服的障礙。為了保證電子商務的發展,圍繞電子商務發展及相關的網路管理、信息安全、金融結算、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應加快現行法律的修改步伐,及時制定、出台新的貿易法規。

6. 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對話

電子商務打破了時空界限,加快了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面對電子商務帶來的諸如關稅與稅收、統一商業代碼、知識產權保護等一系列新問題,各國加強了對話與合作。對於國際性討論對話活動,我國政府雖有參與,但不夠積極。事實上,這些對話活動不但直接影響著電子商務下新貿易規則的制定,決定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利益分配,而且加強了各國與世界的交流,提高了各國電子商務的國際兼容性。對此,我國政府應予以足夠重視。

7. 參加國際公約和貿易夥伴協議

目前,世界上制定的關於電子商務方面的貿易夥伴協議有:歐共體1990年擬定的《貿易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協議草案》、芬蘭和經互會成員國1991的商定的《傳遞國際貿易數據範本》、英國EDI協會1990年擬定的《英國標准交換協議》和美國律師協會1990年擬定的《電子數據交換貿易夥伴協議範本》等。另外,對由於網路信息中傳輸錯誤的責任承擔問題,可以參照1924年的《海牙規則》、1968年的《維斯比規則》、1978年的《漢堡規則》等國際運輸公約對承運人責任的規定,簽訂一個網路經營者和用戶之間的服務協議。

結 論

信息經濟是從信息角度對經濟的描述,也是從經濟角度對信息的描述,從工業社會的產業經濟,向信息社會的信息經濟轉換,這是一種經濟形態的變遷。這種經濟變遷包容力之大,乃至涵蓋了在世紀之交的產業社會——知識社會轉換歷程中,從經濟理論、社會經濟結構,經濟增長到企業內部管理的社會經濟變革,現有宏觀,又有微觀。

在這一轉換過程中,電子商務是一種重要的非常關鍵的手段和措施,因為它是信息技術與傳統經濟的橋梁,對世界經濟發展和競爭格局都產生巨大影響,從各國對電子商務發展戰略的態度和規劃,便可窺一斑。發展電子商務不僅是技術問題,而且關繫到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

電子商務大大縮短了生產廠家與消費者之間供求鏈的距離,改變了傳統的市場結構。從它的交易方式可以看出,電子商務拉近了廠商與客戶的距離,企業可以跳過傳統的經銷商跑去跟客戶直接聯系,客戶的需求就直接轉化為企業生產的指令,於是,減少了中間環節,大幅度降低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成本,這種廠家到消費者的市場模式,是一種間接經濟到直接經濟的變革。在EC的推動下,由於市場結構的變化,也使商業活動發生了變化。原來的在傳統商場經營的商業已經不知不覺面臨一種通過網路進行購物的境地。

機會和挑戰似乎從來都是並存的,電子商務對我國的外貿而言,不僅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機遇,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國正處在經濟體制改革時期,市場體制化建設尚處在進行之中,國有企業的改革也處於攻堅階段。再加上電子商務本身的管理體制問題,電子商務的法律問題,安全問題,以及進行電子商務時人員素質的要求問題,都是我國當前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銀行、信息管理部門、各級經貿管理部門以及從事相關理論和方法研究的工作者必須面對和認真解決的問題。

風雲變幻的國際貿易環境不會為誰而有所遲疑,在電子商務鋪天蓋地的巨大推動之下,無論是大小企業,還是整個外貿政策,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中國在入世之初的良性互動下,應該抓緊時機,以電子商務為切口,國際貿易為依託,在將整個國民經濟推上一個新的台階,在新的世界經濟格局中有所作為。

閱讀全文

與國際貿易對我國的影響及對策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